《铁道概论》课程标准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标准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e4f38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4.png)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而设置的。
主要讲授高速铁路线路、牵引动力、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及通信系统,高速铁路车站设置,高速铁路的运营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施工岗位、管理岗位的基本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工程地质》,后续课程有《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施工技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建立铁路运输的整体概念,树立铁路运输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理念,了解铁路各专业之间的关系理念和铁路运输机制,确定本专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及其主要技术经济优势。
2)掌握高速铁路对线路平纵断面、轨道、路基、桥梁和隧道设计的特殊性,对维修养护作业的特殊要求。
3)掌握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受电弓、车辆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
4)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基本类型、主要技术特点、基本构造和关键技术。
5)掌握高速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6)掌握高速铁路车站的技术特点、分类、车站技术设备和枢纽的基本概念。
7)掌握高速铁路运输计划编制、通过能力计算、车站作业组织、调度指挥、客运服务、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1)依据相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
依托铁道运输类岗位职业标准,以铁道运输类岗位技能构建课程内容,针对铁道运输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2)、基于一线铁路工作岗位确定学习情景进行职业岗位(群)调研,分析确定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把各岗位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设计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景。
《铁道概论》课程建设方案
![《铁道概论》课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5310bbb0717fd5360cdcc2.png)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铁道概论》课程建设方案一、现有基础随着中国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剧增,培养更好的专业人才是各铁路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铁路高校基础课程《铁道概论》的教学应提起重视。
《铁道概论》课程现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及教学设备,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雄厚的师资力量基础之上,应切实做好《铁道概论》课程建设与发展方案。
二、建设目标为增强学生对铁路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铁路专业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现有条件,按照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改课程。
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基础、深化改革、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注重实践、突出特色。
根据铁路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需求,结合课程原有特色和优势,建立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前瞻性的课程体系。
三、建设内容1、课程标准优化。
通过课程标准的改革与调整,使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衔接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进一步明确,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2、课程内容调整。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
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项目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内容,使整个课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规范性,凸显应用性。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不断推进课程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外引内培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强、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团队。
4、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0cc6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f.png)
铁道概论教案教案标题:铁道概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铁道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2. 掌握铁道的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3. 了解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铁道,引发学生对铁道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铁道了解多少?你们知道铁道的作用和意义吗?知识讲解:2. 讲解铁道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包括铁道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铁道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
通过图表、地图等辅助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铁道的发展历程。
3. 介绍铁道的组成部分,包括轨道、枕木、道钉、铁轨等,以及铁道的运行原理,包括列车的行驶、制动和转向等。
4. 引导学生思考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的出行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铁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5.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铁路站点或铁道施工现场。
学生可以观察铁道的构造、列车的运行情况,并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更多关于铁道的实际应用和运行细节。
6.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铁道模型。
学生可以使用纸板、轨道模型等材料,展示他们对铁道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与评价:7.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对铁道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体会?你认为铁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有哪些?你在设计铁道模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8. 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拓展,提出更多问题和观点。
扩展活动:9. 鼓励学生阅读与铁道相关的文章、书籍或新闻报道,拓宽对铁道的了解和认识。
10.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讨论或辩论活动,探讨铁道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案评估:1. 学生对铁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铁道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铁道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程度;4.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学生在总结与评价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铁道概论课时教学计划
![铁道概论课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4ae60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7.png)
铁道概论课时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铁道概论是一门介绍铁路相关知识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对铁路运输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铁路对交通运输的意义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了解铁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并培养学生对铁道交通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1. 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铁路运输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 3. 了解铁道交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4. 培养学生对铁道交通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讲:铁路运输的概述•介绍铁路运输的概念和特点;•讲解铁路运输在现代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铁路运输的历史与发展。
2. 第二讲:铁路线路与结构•介绍铁路线路的组成和要素;•讲解铁路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分析不同类型铁路线路的特点。
3. 第三讲:铁路车辆与机车•着重介绍铁路客货车辆的构造和分类;•讲解机车的原理和结构;•介绍铁路车辆和机车的运行与维护。
4. 第四讲:铁路工程与施工•介绍铁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铁路线路的建设与维护;•分析铁路工程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5. 第五讲:铁路安全与管理•介绍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和管理要点;•讲解铁路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探讨铁路运输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6. 第六讲:铁路运输的发展和展望•回顾铁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分析铁路运输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望铁路运输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PPT演示和讲解,向学生讲述铁道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实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铁道概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铁路线路、车辆等实地考察,加深对铁道概论的实践理解和体验。
铁道概论教案
![铁道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66e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f.png)
铁道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铁道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铁路线路、车辆、机车、车站、信号等主要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培养学生对铁道运输行业的兴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铁路线路的构成和技术标准。
(2)车辆和机车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3)车站的分类和作业流程。
(4)铁路信号的种类和作用。
2、难点(1)机车的牵引原理和动力传动系统。
(2)铁路运输组织的复杂流程和调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铁道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铁路设备和运输流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铁路运输组织和管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铁路运输的视频,如高速列车飞驰、货运列车运输大宗货物等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铁路运输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铁道概论。
(二)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20 分钟)1、介绍世界铁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如 1825 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
2、讲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到现代高速铁路的崛起。
3、分析铁路运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技术进步对铁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铁路线路(30 分钟)1、讲解铁路线路的构成,包括路基、轨道、桥隧建筑物等。
2、介绍轨道的组成部分,如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等,并解释其作用。
3、阐述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包括曲线半径、坡度、限界等技术标准。
4、结合实例,说明铁路线路的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四)铁路车辆(30 分钟)1、介绍铁路车辆的分类,如客车、货车、特种车辆等。
2、讲解车辆的结构,包括车体、走行部、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
3、解释车辆的载重、容积、速度等主要技术参数的含义和作用。
铁道概论讲稿
![铁道概论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f1f531647d27284b735196.png)
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我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要对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以及铁路运输相关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要有热爱铁路事业、献身铁路事业的热情,为学习专业知识及今后工作奠定初步的思想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应能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以及铁路运输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从事铁路相关工作的思想和技术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认识铁路运输的性质及其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内外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概况以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铁路的铁路政策、发展规划、前景及我国现行铁路管理体制;2、熟悉铁路各种建筑物和设备的作用、构造及性能等基本知识;3、熟悉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工作的组织及运行;4、熟悉铁路行车组织;5、了解铁路军事运输的基础建设和军运组织;6、认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了解铁路安全保障措施。
三、课时安排第一章概述(4学时)第二章铁路线路(8学时)第三章铁路车辆(2学时)第四章铁路机车(4学时)第五章铁路车站(4学时)第六章铁路信号与通信(6学时)第七章铁路旅客运输(2学时)第八章铁路货物运输(2学时)第九章铁路行车组织(4学时)第十章铁路军事运输(2学时)第十一章铁路安全工作(4学时)录像(8学时)实验内容:1. 铁路建筑物现场参观学习(2学时)2. 车站、行车设备、运输设备、客货运输及行车组织现场参观学习(2学时)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使用教材:《铁道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1.8)杨素亭编著参考书目:《铁道概论(第四版)》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 佟立本主编《铁路基本知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7) 艾迪拓编第一讲世界铁路发展概述引入:从单词Rail引入。
重点: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的具体时间难点:本讲学时:1学时一、铁路前身——木路“Rail”这个英语单词最初的意思是木栏杆、木栅栏。
铁道概论简介及说课
![铁道概论简介及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b83339d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a.png)
理论 实训
4
0
二
铁路线路
6
2
课
三
铁路车站
4
2
四
铁路车辆
6
2
程
五
铁路机车
6
2
构
六
铁路动车组
6
2
成
七
铁路信号
4
0
八
铁路通信
4
0
九
铁路运输组织
2
0
十
高速铁路
2
0
十一
重载运输
2
0
小计
46
10Leabharlann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目标
教学 过程与方法 方法 目标
情感与价值 目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 方法
多媒体教学 讨论法教学 启发式教学
目录
一 课程设置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方法与形式 四 教学过程 五 教学效果 六 教学反思
一、课程设置分析
性质
课程 设置 分析
学情
作用
构成
《铁道概论》 作者:周平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 ISBN:978-7-113-20563-8
章节 一
教学内容 绪论
学时分配
组牵引传动设备,提升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30分钟 5分钟
教学 三、新课讲授
1.让大家复习之前学过的电力机车牵引传动
1.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系统。
方法 2.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主要设备 2.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两种牵引传动系统 之间的区别和共同之处。
3.教师重点讲授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主要设
备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
教案1《铁道概论》
![教案1《铁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efd535065ce05087732136e.png)
(一)、旧中国铁路
1、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条铁路是1881年修建的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2、最值得骄傲的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领导下修建的京张铁路(北京丰台至张家口),1909年修建成功,全长201km。
3、存在缺点:
①、数量少、分布偏;
②、标准杂、质量差;
③、管理分割、经营落后。
⑵特点: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全天候。
2、公路运输:
⑴定义: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⑵特点: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与其他运输业相比,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周期短和技术改造较容易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新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1、1950年6月13日修建成渝铁路开始,打响了全国铁路建设的第一战役。
2、取得成就:
①、路网布局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有所提高;
②、铁路运输取得显著成绩;
③、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
④、铁路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⑤、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三、铁路运输业的特点与任务
(一)特点: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1、运输业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三要素。
2、运输是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
3、运输业的产品是“位移”。
计算单位是“人.km”或“t.km”。
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种类
(一)、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
⑴定义: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道路,由轨道机械动力牵引车辆运送旅客和货物及由动车组运送旅客的运输方式。
⑶缺点:运载能力小、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教案2《铁道概论》
![教案2《铁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89965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2.png)
教案2《铁道概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铁道概论》,是一本介绍铁路相关知识的教材。
本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铁路的起源与发展、铁路的组成和功能、铁路接触导线。
主要内容包括铁路的历史背景、铁路的发展与现状、轨道构造和运行方式等。
本教材适合初级阶段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铁路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还能了解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铁路事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铁路的起源与发展,掌握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掌握铁路的运行方式和相关安全知识。
(3)了解铁路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了解铁路的运行方式和安全知识。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轨道构造和运行方式。
(2)引导学生关注铁路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介绍铁路运输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板书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铁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铁路线路、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
3.示范和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角色(如乘务员、车站工作人员等),通过模拟场景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铁路的运行方式,包括车次安排、行车规则等。
4.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资料和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铁路安全知识,包括如何安全乘坐火车、注意事项等。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铁路在现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内容包括现代高铁的发展和国际铁路合作等。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DOC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b77eec5cbed5b9f3f90f1cc5.png)
13级机车车辆专业、动车组检修专业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1.2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准确描述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作用;能够准确地位自己所学专业定位;形成善于分析、勤于思考、自主学习、概括汇总的学习能力。
2.1知识
●掌握铁路线路的等级,平面与纵断面,以及轨道的组成;
●掌握车站的分类以及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作用;
●掌握铁路车辆的分类与车辆的基本构造;
●掌握机车车辆与动车组的构造与基本维修知识;
●掌握铁路信号的作用、分类与设备;
●掌握铁路运输的条件与内容;
2
4.1
●
●
●
4.2
●
●
●
●正确引导学生,在提高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4.3教学条件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建议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并结合现场教学。
4.4课程资源
●不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加强课程资
4
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
●
4.5
●。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15652331b765ce0508145b.png)
13级机车车辆专业、动车组检修专业《铁道概论》课程标准1 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检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铁路线路、车站、铁路车辆、通信信号与铁路运输。
《铁道概论》为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铁路系统的机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铁路系统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而了解自己专业的概况与地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知识与兴趣基础。
1.2设计思路《铁道概论》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场参观为辅助手段,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授课,主要内容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利用真实的工程图片与影片打破理论教学的单调与枯燥,以此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与积极性,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地参观,从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30学时。
2 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准确描述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作用;能够准确地位自己所学专业定位;形成善于分析、勤于思考、自主学习、概括汇总的学习能力。
2.1知识●掌握铁路线路的等级,平面与纵断面,以及轨道的组成;●掌握车站的分类以及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作用;●掌握铁路车辆的分类与车辆的基本构造;●掌握机车车辆与动车组的构造与基本维修知识;●掌握铁路信号的作用、分类与设备;●掌握铁路运输的条件与内容;●掌握重载列车与重载铁路线路技术的基本知识。
2.2技能●能准确地为自己所学专业定位;●有能力参加铁路知识竞赛;●能够准确全面地应付用人单位的基本面试内容。
2.3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汇总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细心思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和要求4.1教材编写●教材应按照课程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课程的理念;●教材应按照完成城轨车辆总体结构和各部分结构检查等工作领域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及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组织教材内容;教材中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内容的表述应精准和科学;●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铁道概论讲稿详解
![铁道概论讲稿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4c89054b35eefdc8d333b8.png)
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我们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要对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以及铁路运输相关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要有热爱铁路事业、献身铁路事业的热情,为学习专业知识及今后工作奠定初步的思想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应能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以及铁路运输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从事铁路相关工作的思想和技术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认识铁路运输的性质及其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内外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概况以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铁路的铁路政策、发展规划、前景及我国现行铁路管理体制;2、熟悉铁路各种建筑物和设备的作用、构造及性能等基本知识;3、熟悉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工作的组织及运行;4、熟悉铁路行车组织;5、了解铁路军事运输的基础建设和军运组织;6、认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了解铁路安全保障措施。
三、课时安排第一章概述(4学时)第二章铁路线路(8学时)第三章铁路车辆(2学时)第四章铁路机车(4学时)第五章铁路车站(4学时)第六章铁路信号与通信(6学时)第七章铁路旅客运输(2学时)第八章铁路货物运输(2学时)第九章铁路行车组织(4学时)第十章铁路军事运输(2学时)第十一章铁路安全工作(4学时)录像 (8学时)实验内容:1. 铁路建筑物现场参观学习(2学时)2. 车站、行车设备、运输设备、客货运输及行车组织现场参观学习 (2学时)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使用教材:《铁道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1.8)杨素亭编著参考书目:《铁道概论(第四版)》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 佟立本主编《铁路基本知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7) 艾迪拓编第一讲 世界铁路发展概述引入:从单词Rail 引入。
重点: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的具体时间难点:本讲学时:1学时一、铁路前身——木路“Rail ”这个英语单词最初的意思是木栏杆、木栅栏。
课程标准《 铁道概论》
![课程标准《 铁道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eb92c0beff9aef8941e069e.png)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二、课程性质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铁路线路、了解铁路线路和轨道的组成;2、能够识别铁路车辆和机车;3、能够识别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包括继电器和信号室外设备(信号机、转辙机和轨道电路);4、能够识别铁路各种信号设备,包括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与计算机联锁设备)、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编组站信号控制设备等。
5、能够掌握铁路运输发展的动态以及发展方向。
(二)知识目标1、了解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2、能够区分铁路车辆和机车,并了解车辆和机车的组成;3、了解铁路车站的分类及各种铁路车站所完成的运输任务;4、了解铁路信号的通信的基本知识;5、能够分辨铁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和行车组织的分别,识别列车运行图。
6、能够认识到铁路运输发展的动向,了解高速铁路和重载运输以及铁路动车组的发展情况。
(三)素质目标通过对铁道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铁路运输整体概念;掌握铁路运营机制,树立铁路全局观念;了解铁路各专业(机、车、工、电、辆)之间的关系,确立本专业在整个铁路运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一体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和团结精神,树立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学习领域结构与学时分配五、学习情境设计六、考核方式与标准七、教师要求要求教师为铁路相关专业教师,能够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相关概念,并且具有铁路运输全局观念,能够将机、车、工、电、辆融为一体,为学生介绍最全面的铁路运输知识。
八、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1、使用教材《铁道概论》(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周平.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北京2、参考资料【1】佟立本.铁道概论.5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2】周平.铁道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3】常治平.铁路线路及站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4】戴实.铁路货运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5】赵矿英.铁路行车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6】董昱.区间信号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2aa1f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5.png)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铁道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995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7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选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铁道概论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运输业对我们国家、社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铁路工程相关专业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该课程系统地又扼要地讲述铁路史、铁路运输业、铁路运输设备以及铁路运输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铁道概论》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铁路运输业有概括的认识和了解,尤其要求学生掌握铁路运输设备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
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充分了解铁路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借此开拓眼界和思路,及时地去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的铁路运输设备的新知识、新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知识内涵,标准的服务技能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3.课程设计本课程依据铁路的知识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
设计这样的学习情境,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方法能力和组织管理、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表2课程总体设计4.教学设计表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1现代交通运输与铁路建设发展史教学设计学习情境2铁路运输基本设备教学设计学习情境3铁路运输工作组织教学设计学习情境4高速铁路与重载铁路教学设计5.课程考核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办法。
(1)考核方式:态度考核(20%):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出勤情况。
课堂表现(30%):根据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讨论情况等评分。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0c538c14791711cc7917bc.png)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内学时:54大纲本文第一篇绪论第一章(1—2节)现代交通运输的种类及特征,各种运输的相互关系、地位与作用。
掌握运输业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章(1—2节)世界铁路的发展和最新成就,我国铁路的兴起和发展。
掌握我国铁路网的设置和成就。
第二篇铁路运输基本设备第一章线路(1—6节)铁路等级、铁路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概念、路基和桥隧建筑物、轨道的组成及要求、限界的概念、工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平面和纵断面的基本要素、桥梁的种类及结构、设置隧道饿必要性、无缝线路。
第二章车辆(1—3节)车辆的分类、车辆标记和主要技术参数、车辆的检修。
掌握车辆的基本构造及运用。
第三章机车(1—3节)机车的分类、各种机车的发展及比较、机车的运用操作。
掌握各种机车的构造及原理和牵引特性。
第四章车站(1—5节)车站的含义、车站的类型。
各种车站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车站的设备及设计要求、站场的布局形式。
第五章信号与通信设备(1—5节)铁路信号的发展、信号机的种类及用途、信号表示器及信号标志、铁路通信的特点及要求、施工及维修。
掌握铁路信号各项规定和信号设备。
联锁设备及其原理、闭塞设备及其原理、信号故障的防止措施。
第三篇铁路运输工作组织(1—3章)1—3章的内容。
重点掌握旅客运输计划、旅客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和集装运输、列车运输图和铁路的通过能力。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铁道概论》是铁路系统中相关专业设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任务是:比较全面、系统及扼要地介绍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概况、性质、特点。
今后的发展方向、铁路运输生产所用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为了使学生对铁路运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培养学生热爱铁路事业的情趣,进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日后工作打下一定的技术基础。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习为54学时,一学期授完。
具体分配如下:第一篇绪论(共8学时)第一章4学时第二章4学时第二篇铁路运输基本设备(共28学时)第一章8学时第二章4学时第三章4学时第四章6学时第五章6学时第三篇铁路运输工作组织(共18学时)第一章6学时第二章6学时第三章6学时四、教学用书该课程采用北方交通大学佟立本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道概论》(第四版)一书作为教学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级机车车辆专业、动车组检修专业
《铁道概论》课程标准
1 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检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铁路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铁路线路、车站、铁路车辆、通信信号与铁路运输。
《铁道概论》为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铁路系统的机会,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铁路系统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而了解自己专业的概况与地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知识与兴趣基础。
1.2设计思路
《铁道概论》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场参观为辅助手段,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授课,主要内容是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利用真实的工程图片与影片打破理论教学的单调与枯燥,以此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与积极性,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地参观,从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30学时。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准确描述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作用;能够准确地位自己所学专业定位;形成善于分析、勤于思考、自主学习、概括汇总的学习能力。
2.1知识
掌握铁路线路的等级,平面与纵断面,以及轨道的组成;
掌握车站的分类以及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作用;
掌握铁路车辆的分类与车辆的基本构造;
掌握机车车辆与动车组的构造与基本维修知识;
掌握铁路信号的作用、分类与设备;
掌握铁路运输的条件与内容;
掌握重载列车与重载铁路线路技术的基本知识。
2.2技能
能准确地为自己所学专业定位;
有能力参加铁路知识竞赛;
能够准确全面地应付用人单位的基本面试内容。
2.3态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汇总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细心思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
号
课题教学任务知识要求课时
1绪论世界与中国铁路发展
能说出中国铁路的六
次大提速;
能够说出四纵四横的
具体路线。
2
2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分类;
车辆的基本构造;
机车车辆的原理与基
本维修;
动车组的原理与基本
维修。
了解车辆的基本构造
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了解机车与动车组的
基本知识。
8
3铁路线路线路等级划分;
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轨道的组成。
掌握线路的平面与纵
断面概念,能够看懂平
面图与纵断面图;
掌握轨道的组成;
能够准确地回答如何
消除轨道有害空间。
6
4铁路信号与通
信
铁路信号设备的介绍;
设备的工作过程;
掌握驼峰的概念与作
用;
6
序
号
课题教学任务知识要求课时
铁路信号系统的分类。
了解铁路通信系统的
分类与基本功能。
5铁路车站车站的分类;
中间站、区段站、编组
站的作用与主要设备;
铁路枢纽。
中间站、区段站、编
组站的作用与设备
4
6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条件与主
要内容;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
掌握列车编组、运行
图及通过能力、运输调
度等基本概念;
了解行车安全、人身
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重载列车与重载
线路
2
4.1教材编写
教材应按照课程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课程的理念;
教材应按照完成城轨车辆总体结构和各部分结构检查等工作领域的各项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及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组织教材内容;教材中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材内容的表述应精准和科学;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2教学建议
多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
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根据专业领域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正确引导学生,在提高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4.3教学条件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建议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并结合现场教学。
4.4课程资源
不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
4.5教学评价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实作考核(20%)、期末成绩(60%)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