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核心竞争力之沟通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核心竞争力之沟通能力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在书面沟通方式上,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在表达能力上,也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

这是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比较多的一个感受。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在《挺你第一次》主题上,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普遍缺失沟通能力针对李正豪先生提出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的问题,对一些学校的采访中得到了一些心理学教师的认同,他们表示,现在由于一些大学生不善于沟通或不会沟通,在人际关系上反映出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

比如在某大学举行的一场研究生辩论赛上,双方正在为“学历和能力那个重要”而唇枪舌剑。

但是,这种友好的争论却因有的辩手因肢体语言使用不当,慢慢地转变成了正反双方的相互蔑视甚至是个人攻击。

在评审官的制止下,一场本是提高沟通能力的活动却因不会沟通而流产了。

这件事引起了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反思。

说明一些同学缺乏团队意识,缺乏对别人的尊重,缺乏起码的沟通能力和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针对上述案例建议说。

“从对某校研究生的一份调查统计来看,‘在经常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一项中,表示非常同意的占4.49%,比较同意的占7.96%,说明有13%的人不太能与别人和睦相处。

在‘感到自己受到别人的排斥和冷漠’一项中,非常同意的占3.11%,比较同意的占8.95%,两者相加是12.06%.”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说。

根据某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本校因不善于沟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本科生中更多地表现为来自宿舍的矛盾。

许多来自城市的孩子,过去都是自己独处一室。

上了大学后,至少4人一屋,免不了发生各种矛盾,相互间又不能包容和谅解,致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长也被卷入进来,直到系里或学校出面加以解决。

某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一位老师也说,宿舍关系紧张的不在少数。

而据林教授介绍,在某所大学,因宿舍关系紧张,曾发生过两名博士生的决斗事件,结果两败俱伤,一人惨死,另一人变成了植物人。

在北京的一所民办大学,也发生过宿舍群殴的人命案。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的确不容乐观。

政府相关部门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连续搞了3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首因,占了40%以上,已经超过了择业的压力、学业的压力以及与异性交往的压力。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用调查数据证实了问题的严重性。

李正豪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所谓沟通,就是
一个信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享用,满足彼此需要的过程。

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如果遵循一些社会准则、法律原则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可持续性的人际关系。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沟通需要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化解,需要调查研究,需要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大学生所欠缺和亟须弥补的。

现在大学生或研究生在人际关系上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想沟通。

多为一些性格内向的人;二是不善于沟通。

缺乏沟通的基本常识和礼节;三是不利于沟通。

因道德品质有缺陷,在沟通中总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

沟通课程并未普遍开设从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了解到,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欠缺已引起了一些大学的重视。

在北大,面向各院系开设了“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的选修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的同学都可选修。

这门课是以小组做游戏的方式进行。

在一个设定的场景下,比如在宿舍里,已经熄灯了,有的同学要睡觉,有的却在发短信,有的在用电脑,同学之间通过设计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进行沟通,达到相互谅解,而不是互相伤害的目的。

“这种轻松活泼的以聊天为主的上课方式,不仅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他们选课踊跃,而且比单纯的讲授方式更加有效。

”某老师说。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社会工作与心理系,开设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也叫团体辅导小组)的必修课程。

课程共有7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也是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

在真诚友好的气氛下,赞美、倾听、说服、拒绝、语言表达、表情、语态、肢体语言,各种有利于沟通的行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但是,被访问的老师也承认,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

而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往往没有时间上此类选修课程。

其实他们更需要补上这一课。

从提高表达能力来说,辩论赛或演讲比赛是一种很好的课外活动方式,虽然现在在大学里,辩论赛很流行,但多是能言善辩者的“游戏”,不善交流的学生只是“望赛兴叹”罢了。

所以任何能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提升的,沟通能力也是如此。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要提高这种竞争力就需要:用理论武装沟通。

企业招聘看重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什么样的大学生企业欢迎?不少企业透露,在专业成绩相近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

有的企业直言不讳地说,对专业成绩要求不高,但沟通能力一定要过硬。

再看看一些知名企业对职场新人的要求,“沟通能力”也一定在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列。

企业对沟通能力的关注度之高,莘莘学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

某职业顾问公司出炉的“XXXX年大学生职业发展调查”显示,33.83%的学生认为“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是最能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超过“专业知识技能”选项居第一。

那么,沟通能力是否天生?职业顾问表示,沟通能力和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性格可以通过后天的
锤炼得到改善。

下面提供几条培养沟通能力的途径,供大学生们参考。

1.公司实习。

利用寒暑假去企业实习,是培养沟通能力的传统方式。

实习能使大学生熟悉公司文化,知道如何和上级、同事相处,等于提前补上了社会大学的课程,有未雨绸缪的功效。

如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主题活动《挺你第一次》需要大量的实习岗位。

熟悉外资企业的管理流程等。

2.勤工俭学。

部分勤工俭学方式也能有效锻造沟通能力。

做家教时,如何让学生听懂你讲的课?如何让家长认同你?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得到提高。

3.参加社团活动。

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能力的舞台。

社团常常和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像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

大学生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还能和学校内外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小到借一间教室,大到去企业拉赞助,都要亲力亲为,使沟通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4.当志愿者。

当志愿者是大学生锻炼沟通能力的又一途径。

在国际西博会、国际艺术节、嘉年华、世博会、F1赛事上作为翻译、会场联络员、临时演员、组委会工作人员身份出现,可广泛接触世界各地的文化,学会和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士沟通交流。

因此市场调查和促销是较有挑战性的项目,因为它要求大学生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言辞富有说服力,这样受众才可能接受调查并购买产品。

这种勤工俭学能有效打磨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主持、礼仪也是考验沟通能力的项目,它要求大学生有亲和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强,不过参与面较窄,只有少数形象气质好的大学生能够从事。

点评:任何能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提升的,沟通能力也是如此。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要提高这种竞争力就需要:用理论武装沟通。

如开设《走对下一步的人生棋盘》、《毕业祭-突破就业的冰河》、《90秒内让人喜欢你》、《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管理沟通》、《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加强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用言辞修饰沟通。

要具有较好的言辞修饰、表达能力,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在言语沟通中提高言辞智商;用身体语言强化沟通。

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在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同时,还在运用许多非语言的行为进行沟通,包括身体动作、姿态、仪容仪表等形式。

这种通过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统称为“身体语言沟通”。

管理界中所说的领导魅力就是一项很强的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