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复习资料
33.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34.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放出水量的比值。
35.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36.轮灌:同一级渠道在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内轮流输水的工作方式,实行轮灌的渠道称为轮灌渠道。
37.渠道最小流量:在设计标准条件下,渠道在正常工作中输送的最小流量。
14.径流总量:某段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流量。
15.径流深:将径流总量均匀分布在流域集上的水层深度。
16.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的径流量。
17.作物需水规律:作物生长过程中,日需水量及阶段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18.灌溉渠道系统: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向农田供水、经由田间工程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包括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三大部分。
9.确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总结群众生产灌水经验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0.降水历时:一次降水至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11.降水时间:相当于某一降水量所经历的时间。
12.降水量:在一段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储水量。
13.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19.原材料系数:局部原材料比重与制成品材料总数之比。
20.斗、农渠上的分水闸叫斗门、农门。
21.渡槽:过水桥,是用明槽代替渠道穿越障碍的一种交叉建筑物。
22.倒虹吸:用敷设在地面或地下的压力管道输送渠道水流穿越障碍的一种交叉建筑物。
23.涵洞:横穿渠堤、路堤、路基,具有封闭断面的输水或泄水建筑物。
1.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农田水利学复习

农田水利学复习

灌溉用水量一、名词解释1.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吸湿系数。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

3.田间持水率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4.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及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5.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7.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8.灌水率(灌水模数)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q净。

9.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

二、简答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其中土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按形态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主要有四种:质量百分数,以水分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体积百分数,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或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相对含水率,以土壤实际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水层厚度,将某一土层所含的水量折算成水层厚度,以mm计。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按是否能被作物利用而划分为无效水、过剩水和有效水。

其中无效水是指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过剩水是指重力水,有效水是指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农田水分不足引起作物产量减少或绝收的灾害称为旱灾。

洪灾主要是指河、湖泛滥开形成的灾害。

涝灾是指旱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导致农业减产的现象。

渍害是指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头疼或失收的现象。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①总量大,人均少②时间分布不均衡③空间分布不均衡④水土资源不匹配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灌溉: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水利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人工措施。

农田排水:将农田中过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人工措施。

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灌溉分区:①常年灌溉带②不稳定灌溉带③水稻灌溉带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土壤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渡环节;存储的水随大气降水或灌溉补给增加;通过蒸发蒸腾的消耗而减少;在土壤中存储之外的剩余水经向下渗漏或形成地表径流而排出。

土壤水按其形态分:形式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其所占的比例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有关1、汽态水: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利于微生物活动,数量少,忽略。

2、吸着水:①吸湿水:分子力、紧紧束缚在土粒表面、不能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移动、分子状态水(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②薄膜水:分子力、束缚在土粒表面、可沿表面移动但不能脱离土粒表面、液态水膜(最大分子持水率: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3、毛管水:在毛管作用下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或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排除的水分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①上升毛管水: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水分②悬着毛管水:不受地下水补给时,上层土壤由于毛细管作用所能保持的地面渗入的水(土壤储存水的主要形式)4、重力水:土壤中超过田间持水率的那部分水;重力水以深层渗漏的形式进入更下的土层或地下水;旱地应避免深层渗漏,防止水的浪费和肥料的流失;水田保持适宜的深层渗漏是有益的,增加根部氧分,有利于根系发育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2024年农田水利行业培训资料

2024年农田水利行业培训资料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求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 品的过量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智慧农田水利关键技术装备介绍
智能感知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条件 、作物生长状况等,为精准灌溉提供数据支撑。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农田水利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 挖掘,为决策提供支持。

减灾措施
通过修建防洪堤坝、开挖导流沟 渠等措施,减轻洪水对农田的冲
刷和淹没程度。
效果评估
定期对防洪减灾策略的实施效果 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方案,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生态修复在农田排水和防洪中应用
生态修复措施
采用湿地恢复、植被种植等生态修复措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 自我修复能力。
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可持续利用途径探讨
发展生态农业
01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02
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
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03
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缓解
水资源短缺问题。
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设计
推广应用
将成功案例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应用,提高全国农田水利行业应 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06
现代农业发展与智慧农田水 利建设
现代农业对农田水利需求变革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需求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现代农业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迫切 ,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
农田排水与防洪需求
现代农业需要完善的农田排水系统和防洪措施,以确保作物生长安 全和农业生产稳定。

农田水利学教案

农田水利学教案

系吸水层储水量的变化情况,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是以主要
根系吸水层作为灌水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并要求该土层
难道储水量能保持在作物所要求的范围内,使土壤的水气
热状况适合作物生长。
1、水量平衡方程
旱作物灌溉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调节这个土层内的水分状
况。我们把计划调节和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称为计
划湿润层。计算出其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灌
所需 补充 内容
或 改进 教学 方法
布置 作业
教学 总结
12
授课时间 课题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2.3 作物的灌溉制度 ㈡


学时 2
重点 难点
旱作物确定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安排
复习上次课程内容:提问:灌水定额?
5
讲授新课:
二、旱作物的灌溉制度
㈠旱作物农田水量平衡基本原理
旱作物使依靠其主要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以满足 其正常的需要。因此,旱作物的水量平衡是分析其主要根 20
15
2.作物种植的基本概况
3.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现状
通过此方面的讲授,使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有
较为清晰的认识,明确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紧
提高对农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热爱农田水利事业的
坚定信心。
二、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20
1、我国水土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 28124 亿 m3 ,河川径流量 27115 亿 m3,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 2223m3(2002 年),为世界人均的 1/4, 为日本人均的 1/2,美国人均的 1/5,印尼人均的 1/7,加 拿大人均的 1/50,实际人均占有量更低。

农田水利学复习

农田水利学复习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

包括作物播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非充分灌溉: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取最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优化灌溉制度。

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农田,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的灌溉水)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有效降雨量:一般认为是设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与深层渗漏量之后,保持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

地下水补给量:指地下水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作物根系活动层内而被作物利用的水量。

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件范围。

一般称为灌水地段或地块。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管作用浸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

可分为畦灌、沟灌和淹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狭长地块——畦田,水从输水沟或直接从毛渠引入畦田后,在畦田表面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坡度方向均匀流动,边流边渗,润湿土壤。

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以垂直下渗的方式逐渐湿润土壤。

畦灌适用于小麦,谷子等窄行距密播作物以及牧草和某些蔬菜。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使水在沟中边流动边渗透的一种灌水方法。

沟灌适用于宽行距中耕作物。

淹灌:先使水分饱和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形成水层的一种灌水方法,仅适用于水田。

需水临界期:通常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需水最迫切以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的时期。

农田水利工程学 课程

农田水利工程学 课程

农田水利工程学课程
农田水利工程学课程主要学习:
1.水文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水文观测,分析水文循环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2.工程力学:这是一门研究力在物体上作用效果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主要应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中,如水利工程结构的分析、设计等。

3.土壤农作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此外,还涉及到如何通过土壤改良、耕作方式等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灌溉排水工程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灌溉和排水工程来调节农田的水分状况,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包括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合理规划、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同时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涉及到水资源评价、水资源供需分析、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学的毕业生具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可能会因学校和专
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农田水利复习大纲

农田水利复习大纲

农田水利复习大纲第一章1农田水分状况的概念。

农田水分状况系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2凋萎系数。

当土壤含水率低至吸湿系数的1.5~2倍时,就会使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这时的含水率为凋萎系数。

3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一般用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4、SPAC系统。

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

近代文献中将这一连续体称为SPAC系统。

5、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及相应措施。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灌溉(补充水分不足),排水(排水、排盐,控制地下水位)】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蓄水保水(水库等),调水排水(渠道、隧洞、渡槽等)】6、农田水分组成的两种分类。

第二章1、作物需水量。

作物正常生长时,植株蒸腾+株间蒸发2、田间耗水量。

植株蒸腾+株间蒸发+稻田渗漏3、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灌水定额之和。

4、充分灌溉: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

非充分灌溉:是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农田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

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6、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7、修正灌水率的原则。

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第三章1、灌水方法的分类。

全面灌溉【地面灌溉(灌,沟灌,淹灌,漫灌),喷灌】局部【渗灌,滴灌,微喷灌,涌灌,膜上灌】2、各种灌水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对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应优先采用滴管、渗灌、微喷灌和喷灌;在地形坡度较陡而且地形复杂的地区及土壤透水性大的地区,应考虑采用喷灌;对于宽行作物可用沟灌;密植作物以采用畦灌为宜;果蔬和瓜类等可用滴灌;水稻主要用淹灌;在地形平坦、土壤透水性不打的地方为了节约投资,可考虑用畦灌、沟灌和淹灌。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

《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第一篇:《农田水利学》考试重点【复习版】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一、绪论: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1)“α”值法基本公式:ET=αE0或ET=aE0 +b 式中:ET ——某时段内作物田间需水量,mm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基本公式:ET=KY或ET=KYn+c 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一)泡田定额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S1 ——泡田期渗漏量,mm;t1 ——泡田期的天数,d,e1 ——t1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P1 —— t1时期内的降雨量,mm。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培训教材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培训教材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培训教材1. 引言农田水利是指为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而进行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措施。

它是农业生产的根底,对于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农作物产量有着重要作用。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关键,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培训教材的编写。

本教材旨在介绍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常用工程和施工操作考前须知,帮助读者掌握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提高其实践能力。

2.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包括以下内容:•农田水利工程的分类和功能•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原那么•农田水利工程的根本计算方法•农田水利工程的流程和施工要求理解这些根本理论是学习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前提,是正确进行施工操作的根底。

3. 常用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包括根本的灌溉和排水建设,还包括排灌配套设施和节水技术等方面。

本节将介绍常用的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渠道建设与维护•塘坝建设与修复•排水工程和地下水利设施•灌溉系统和设备•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学习这些工程,读者可以了解各类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领。

4. 农田水利施工操作考前须知农田水利施工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平安措施•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施工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通过掌握这些考前须知,读者可以提高农田水利施工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5. 结语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

本教材通过介绍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根本理论、常用工程和施工操作考前须知,帮助读者掌握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提高其实践能力。

希望本教材对广阔农田水利从业人员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有所帮助,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开展做出奉献。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指南. 农业出版社, 2024.2.王五, 赵六.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 水利出版社, 2024.注意:本教材仅供参考,请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操作。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田水利(大学期末复习资料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①总量大,人均少②时间分布不均衡③空间分布不均衡④水土资源不匹配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灌溉:按照作物生长的需要,利用水利工程设施将水送到田间,以补充农田水分的人工措施。

农田排水:将农田中过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人工措施。

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灌溉分区:①常年灌溉带②不稳定灌溉带③水稻灌溉带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土壤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渡环节;存储的水随大气降水或灌溉补给增加;通过蒸发蒸腾的消耗而减少;在土壤中存储之外的剩余水经向下渗漏或形成地表径流而排出。

土壤水按其形态分: 1、汽态水:2、吸着水:3、毛管水:形式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其所占的比例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有关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利于微生物活动,数量少,忽略。

①吸湿水:分子力、紧紧束缚在土粒表面、不能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移动、分子状态水(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②薄膜水:分子力、束缚在土粒表面、可沿表面移动但不能脱离土粒表面、液态水膜(最大分子持水率: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在毛管作用下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或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排除的水分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① 上升毛管水: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水分② 悬着毛管水:不受地下水补给时,上层土壤由于毛细管作用所能保持的地面渗入的水(土壤储存水的主要形式)土壤中超过田间持水率的那部分水;重力水以深层渗漏的形式进入更下的土层或地下水;旱地应避4、重力水:免深层渗漏,防止水的浪费和肥料的流失;水田保持适宜的深层渗漏是有益的,增加根部氧分,有利于根系发育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汇总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农田的灌溉、排水、防洪等方面。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农田水利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农田水利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农田水利的概念和作用农田水利是指人为调节农田水分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

农田水利的主要作用有:1. 灌溉作用:通过引水灌溉,提供农田所需的水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2. 排水作用:排除因降雨或灌溉引起的积水,防止土壤过湿和水患。

3. 防洪作用:通过合理利用水利设施,减少洪水对农田的损害。

4. 调节气候作用:水能吸收和释放热量,通过水的调节,能够缓和气温的变化,调节农田气候。

5. 调节土壤作用:水分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二、农田水利的主要方式和工程农田水利的主要方式包括人力灌溉、重力流灌溉和机械化灌溉。

1. 人力灌溉:利用人力将水分引到农田,采用的方式有提桶灌溉、牵水灌溉等。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面积、坡度大的农田。

2. 重力流灌溉:利用自然水势,通过渠道将水引入农田。

包括的方法有引水渠、坡灌和梯田灌溉等,适用于地势较为平缓的农田。

3. 机械化灌溉: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灌溉,能够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包括的方式有喷灌、滴灌和喷雾灌溉等,适用于大面积、平坦的农田。

农田水利的工程包括了各种人工建设的水利设施,如水库、水闸、引水渠、排水渠等。

这些工程设施能够有效地调节农田水分,提高灌溉效率和农田防洪能力。

三、农田水利的影响因素农田水利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土壤、作物类型和经济条件等。

1. 气候:气温、降雨量和蒸发量等气候因素会直接影响农田水利的需求和供应。

2. 地形:地形的高度、坡度和地势起伏等会影响灌溉的方式和效果。

3. 土壤:土壤的质地、排水性和持水能力等会影响农田的水分保持和排水情况。

4. 作物类型: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农田水利需要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一、绪论:1、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2、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3、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1、土壤水的分类:吸着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3、区别涝灾和滞害:涝:降水过多形成田面积水并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渍害: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

4、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3个方程式: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5、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6、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1)“α”值法基本公式:ET=αE0 或ET=aE0 +b式中:ET ——某时段内作物田间需水量,mmE0 ——与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mm;α——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a,b——经验常数。

(2)“K ”值法基本公式:ET=KY 或ET=KYn+c式中:ET——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3/亩Y——作物单位面积产量,kg/亩;K——以产量为指标的需水系数,m3/kg;n、c ——分别为经验指数和常数。

7、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8、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9、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0、水稻充分灌溉制度的基本方程式及原则:(一)泡田定额计算公式:M1=0.667(h0+S1+e1t1-P1)式中: M1——泡田定额,m3/亩;h0 ——插秧时田面所需水深,mm;S1 ——泡田期渗漏量,mm;t1 ——泡田期的天数,d,e1 —— t1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P1 —— t1时期内的降雨量,mm 。

江西考研农业工程复习指南农田水利工程重难点

江西考研农业工程复习指南农田水利工程重难点

江西考研农业工程复习指南农田水利工程重难点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农田灌溉、排水、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和工程。

考研农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复习内容,本文将分享江西考研农业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工程的重难点及复习指南。

一、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合理的灌溉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复习时应重点掌握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1)重量法:通过测定土壤样品在水分增加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土壤含水量。

(2)感应法:利用感应式水位计等设备,根据土壤含水量与电容的相关性测量土壤水分。

(3)压力板法: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土壤接触,测量土壤水分及压力差。

2.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1)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降水、蒸发散发、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等。

(2)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水量,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3.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有蒸发皿法、蒸发割愈法、蒸发替代法等,复习时需掌握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农田土壤盐渍化防治农田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盐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

农田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工作备受关注。

复习时应重点了解盐渍化的成因、分类以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1. 盐渍化的成因盐渍化的主要成因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

复习时应重点掌握各个因素对盐渍化的影响机理。

2. 盐渍化的分类盐渍化可以分为干旱区盐渍化、沿海盐渍化、内陆盐渍化等。

复习时应了解各类盐渍化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盐渍化的防治措施防治盐渍化的主要措施有农事措施、水源管理、生物修复等。

复习时应了解各种措施适用的情况和操作方法。

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环节,主要包括灌溉渠道设计、水库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

农田水利复习

农田水利复习

农田水利复习一一、名词解释1.灌水率:2、灌溉水利用系数:3、流量:4、枯水期: 5节水灌溉:1.灌水率:2、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3、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4、枯水期:亦称枯水季。

指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时期。

在一年内枯水期历时久暂,随流域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而异。

5、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

主要措施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

6.田间持水率7.喷灌强度8.渠道设计流量9.排涝设计模数 10.田间工程二、填空题1、灌溉制度主要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2、有四种: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水库取水和泵站提水。

3_水面蒸发、渗水损失、漏水损失4、对农作物有效的土壤水分是指__田间持水率_和_凋萎系数_之间的土壤水分。

5、作物需水量是作物植株蒸腾量与棵间蒸发量之和6、水的利用系数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7、量水建筑物:在干支渠上量水一般利用利用闸、涵、渡槽等量水,在斗、农渠上一般采用特设量水设备,如三角堰、梯形堰、巴歇尔量水槽、喷嘴等。

8、交叉建筑物主要的三种:渡槽、倒虹吸、涵洞。

9、排水系统可分为明沟排水系统和暗沟排水系统。

暗沟排水系统常用混凝土管、陶管、埋块石等,但造价过高。

一般大面积农田排水都采用明沟排水。

10、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地下渗灌,相对于地面灌溉和喷灌而言,微灌属局部、精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11.土壤水分类型有、、。

12.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

13.无坝引水枢纽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4.低压管道灌溉系统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15.渠道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三、选择题1、灌排相邻布置适用于()地形。

A.平原地区B.地形微起伏地区C.地形向一侧倾斜的地区D.山丘区2、取上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

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农田水利学复习提纲〔终极版〕一、题型 (1)二、名词解释 (1)三、各章节重点 (2)四、习题汇总 (10)一、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计算二、名词解释〔按拼音排序〕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

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是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矮草地上的蒸发量,一般是指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

承泄区:指位于排水区域外,承纳排水系统排出水量的河流、湖泊或海洋等。

大田蓄水能力:指田块内部拦蓄雨水能力的限度。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其大小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气象条件、灌溉排水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

凋萎系数:使植物发生永久凋萎现象时土壤的含水率。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

灌溉制度: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水率: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

方案湿润层:通常以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作为灌水时的土壤方案湿润层。

加大流量:灌溉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准确估计的附加流量,把设计流量适当放大后所得到的平安流量。

抗旱天数:是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

临界不冲流速:在稳定渠道中,允许的最大平均流速成为临界不冲流速,简称不冲流速,最小平均流速称为临界不淤流速,简称不淤流速排涝模数:单位排水区域面积上的排涝流量排涝水位: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灌溉系统、水利工程、水利技术等。

它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灌溉系统灌溉系统是指为了使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而建立的一种水利系统。

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修建沟渠、堤坝、水闸等工程设施,将水源引入农田,实现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

1. 沟渠古代中国的农田灌溉主要通过沟渠来实现。

人们挖掘河渠,将水引入沉田,再通过渠道将水分配到各个农田中。

沟渠的灌溉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供给和渠道的通畅,因此在修建沟渠时需要注意选择水源地和合理规划渠道。

2. 堤坝和水闸为了保证农田的灌溉效果,人们还修筑了堤坝和水闸。

堤坝可以防止河水泛滥,提供灌溉水源;水闸则可以控制水流,保证农田的灌溉和排水。

二、水利工程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离不开一系列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设施既为灌溉提供了便利,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1. 大型水利工程古代中国有许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其中最著名的是修建的出水工程。

这些大型工程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利用水力驱动磨坊、锻造等手工业,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 小型水利工程除了大型水利工程外,古代中国还有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如水车、水车房等。

这些小型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水利技术古代中国在农田水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其中一些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1. 水车技术水车技术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水利技术之一。

通过利用水流的动力,驱动水车转动,从而将水从低处提到高处进行灌溉。

水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和劳动生产力。

2. 引黄灌溉古代中国的农田水利使用了引黄灌溉的技术。

通过修建渠道,将黄河的水引至干旱的地区进行农田灌溉。

这项技术在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减水旱灾害和充分利用水资源,为创造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中的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与其相关的养分、通气和热量状况。

3、调节农田水分不足或过多的主要措施是灌溉和排水。

4、地区水情是指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5、农田水分状况系指农田中的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分布、形态及其变化状况。

6、土壤水是指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7、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和灌水。

8、在生产实践中,常把灌水或降雨两天后测得的土壤含水率作为田间持水率。

9、土壤含水率又叫土壤含水量,也叫土壤湿度,它是衡量土壤含水多少的数量指标。

10、土壤中的水分能不能被作物吸收,取决于作物根系和土壤对水分吸力的对比11、农田水分消耗的三个途径:作物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12、作物需水特性是作物对水的需求和反映的性能,是作物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表征。

13、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1)气候条件:气温、日照、空气湿度、风速等气候条件对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影响。

气温越高,日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越强。

空气湿度越低,风速越大,作物的需水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2)作物特性。

(3)土壤特性。

(4)农业技术措施。

14、作物需水量的估算有两种方法:(1)以水面蒸发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

简称a值法。

(2)以作物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

简称K值法。

15、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百分数叫需水模系数。

16、灌溉制度是指根据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及灌水技术等条件,为作物高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

17、生产实践常用以下三种方法制定灌溉制度:(1)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

(2)运用灌溉试验资料。

(3)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计算。

18、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2)土壤适宜含水率及允许最大、最小含水率(3)有效降雨量(4)地下水补给量。

(5)由于计划湿润层加深而曾加的水量。

19、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是指灌区需要从水源引入的水量和流量。

20、灌水模数是指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作物所需要的净灌水流量,又叫灌水率。

21、灌水时间为横坐标。

22、年灌溉用水量的大小及其在年内的变化过程,与灌区的气候、土壤、作物、渠系质量、灌水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一般用下列方法进行计算:(1)根据灌溉用水流量计算(2)根据灌溉制度计算(3)根据综合灌水定额计算23、灌溉水源系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

24、地下水包括河川径流和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

地下水主要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是主要的灌溉水源,我国灌溉面积中约有77%以地表水为水源。

城市污水也是一种主要的灌溉水源。

25、灌溉用水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河川径流:指江河、湖泊中的水体。

(2)当地地面径流:指由于当地降雨所产生的径流,如小河、沟溪和塘堰中的水。

(3)底下径流:指埋藏在地面下的潜水和层间水。

(4)城市污水:一般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26、灌溉水质是指灌溉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的成分及数量。

粒径大于0.1—0.15mm的泥沙,禁止引入渠道和送入田间。

27、地下水中可溶性盐的含量,通常用矿化度来表示。

28、灌溉水质主要包括:灌溉水中的泥沙、灌溉水的含盐量、灌溉水的温度、灌溉水的酸碱度、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及病菌。

29、灌溉取水的方式:蓄水灌溉、引水灌溉、提水灌溉和蓄引提结合灌溉等几种方式。

30、选择设计年所依据的标准为灌溉设计标准。

31、抗旱天数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够保证灌区作物用水要求的天数。

32、灌溉用水设计年的选择:按年雨量选择、按主要作物生长期的降雨量选择、按干旱年份的雨型分配选择。

33、引水灌溉工程没有调节河流来水量过程的能力,所以水利计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供需过程配合计算,推求设计灌溉面积、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枢纽主要建筑物尺寸。

34、无坝引水工程的水力计算:(1)设计灌溉面积的确定(2)设计引水流量的确定(3)进水闸闸孔尺寸的确定:闸前设计水位的确定、闸后设计水位的确定、进水闸闸孔尺寸的确定。

35有坝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1)设计灌溉面积和设计引水流量的确定。

(2)河坝高的确定:拦河坝高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应满足灌溉引水对水源水位的要求;在满足灌溉引水水位要求的前提下,使筑坝上有的淹没损失最小,即在宣泄设计洪水时,使溢流坝的壅水高度最小;适当考虑综合利用的要求,如发电、通航、过鱼等。

(3)上游淹没范围及防洪措施的确定。

(4)进水闸闸孔尺寸的确定。

36、灌溉系统是指从水源取水并输送,分配到田间的灌溉工程设施。

按输水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大类。

37、灌溉渠道一般可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

干、支渠只要起输水作用,称为输水渠道;斗、农渠只要起配水作用,称为配水渠道。

渠道的级数多少主要视灌区面积大小和地形条件而定。

38、灌溉渠系布置的原则:(1)沿高地布置,力求控制灌溉面积最大。

(2)灌排系统结合考虑,同意规划布置。

(3)力求经济贺礼,尽可能做到渠线短,交叉建筑物少,土石方量少,占用耕地少,拆迁民房少。

(4)要安全可靠,尽可能避免深挖方、高填方和难工险段,以求渠床稳固,施工方便,输水安全。

(5)便于管理。

(6)要考虑综合利用,尽可能满足其它用水部门的要求。

(7)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8)建筑物要尽量联合修建,形成枢纽;要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降低工程造价。

39、干、支渠的布置要点:(1)位置和高程的合理确定(2)解决好灌区排水(3)作好渠道防洪(4)合理穿越障碍(5)力求经济,确保安全。

40、当渠首位置和水源水位已定时,渠道的位置和高程主要取决于取水定位。

41、渠道防洪的主要措施:小水入渠、开挖撇洪沟、修建排洪涵洞、修建输水涵洞。

42、渠系建筑物布置原则:(1)渠系建筑物的位置和型式,应根据渠系平面布置图、渠道纵横断面图以及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布局,使建筑物的位置和数量恰当,工程效益最大。

(2)满足渠道输水、配水、泄水和量水的需要。

(3)尽量减少建筑物数量,尽可能联合修建。

(4)应便利交通,便于生产。

43、渠系建筑物的选型原则:(1)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物。

(2)向“拱、壳、圆、管”和“薄、轻、巧”方向发展。

(3)尽量选用当地材料修建。

(4)应考虑当地的地址和施工技术条件,以使施工方便,造价经济。

44、节制闸的主要作用:(1)抬高渠中水位,便于下级渠道引水。

(2)截断渠道水流,保护下游建筑物和渠道的安全。

(3)为了实行轮灌。

45、涵洞是渠道穿越障碍时常用的一种交叉建筑物,适用于:(1)渠道与道路相交,渠水面低于路面,渠道流量较小时用涵洞,渠道流量较大且水面较宽时用桥梁。

(2)渠道与河沟相交时,也可修建涵洞(3)渠道与洼谷相交,渠水面低于洼谷底,可用涵洞代替明渠。

(4)挖方渠道通过土质极不稳定的地段,也可修建涵洞代替明渠。

46、泄水闸是保证渠道和建筑物安全的水闸,一般应设在重要建筑物和大填方段的上游,渠首进水闸和大量山洪入渠处的下游。

47、田间渠道与道路相交时,多采用倒虹吸。

48、倒虹吸是用敷设在地面或地下的压力管道输送渠道水流穿越障碍的一种交叉建筑物。

49、渠道设计流量是指在设计年内作物灌水期间渠道需要通过的最大流量,或者说渠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需要通过的流量,因而又叫正常流量。

50、渠道的设计流量与渠道的灌溉面积、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渠道的工作制度以及渠道的输水损失等因素有关。

51、渗水损失是指通过渠床土壤孔隙渗漏掉的水量。

52、水的利用系数是反映渠道输水损失大小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灌区工程质量好坏,管理水平和灌水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

53、常用的水的利用系数有以下四种:(1)田间水利系数,是指农渠的田间径流量与农渠的径流量之比值,一般取0.95.(2)渠道水利用系数,是指某一条渠道的径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3)渠系水利用系数,是指某渠道系统控制灌溉面积上的田间径流量与该渠系最上一级渠道引水口处的毛流量的比值。

(4)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实际进入全灌区面积上的田间径流量与干渠渠首毛流量的比值。

54、渠道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渠道的横断面尺寸。

包括梯形、矩形、U型、复式断面。

55、渠底比降i是指单位渠长的渠底降落值。

56、选择比降的一般原则:(1)渠底比降应尽量接近地面比降,以避免深挖高填。

(2)流量大的渠道,为控制较多的自流灌溉面积和防止冲刷,比降应小些;流量小的渠道,为加大流速,减少渗漏和防止淤积,比降可大些。

(3)渠床土质松散易冲时,比降应小些,反之可大些。

(4)渠水含沙量大时,为防止淤积,比降应大些,反之应小些。

(5)水库灌区和扬水灌区,水头宝贵,比降应尽量小些;自流灌区,水头富裕时。

可大些。

57、渠道的边坡系数m表示渠道边斜坡倾斜程度的指标,它的大小关系到渠道的工程量、占地、输水损失和稳定。

M太大,渠道工程量大,占地多,输水损失大;m太小,边坡不稳定,容易坍塌,不仅管理维修困难,而且影响渠道正常输水。

58、渠道设计参数的确定:渠底比降i、渠床糙率n、渠道的边坡系数m、渠道横断面形式、渠道宽深比β、渠道的不冲,不淤流速。

59、渠道的宽深比是指底宽b和水深h的比值。

60、渠道的水利计算:一般梯形断面、梯形水力最优断面、梯形实用经济断面、梯形不冲不淤断面、梯形冲淤平衡断面、u形断面。

61、渠道的横断面结构:挖方渠道、填方渠道、半挖半填渠道62、渠道纵断面图的绘制:选择比例尺、绘制地面高程、绘制设计水位线、绘制渠底高程线,最小水位线和堤顶高程线、标出建筑物的位置和形式。

63、田间工程是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灌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工程。

64、灌水方法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又称灌水技术,一般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几种类型。

65、田间工程通常是指最末一级固定沟渠控制范围内的工程设施。

66、田间工程的规划要求:(1)要有完善的田间灌排系统,做到灌溉有渠道,排水有沟道,水稻有格田,旱地有畦、沟。

(2)扩大田块面积,并使田块方整,地面平整,保水、保土、保肥。

(3)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有利于机械操作和农业生产,促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4)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作物高产稳产。

67、田间工程的规划原则:(1)田间工程必须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工程,当年施工,当年增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