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明清)导学案(无答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A. 都江堰 B .长城C .大运河 D.北京故宫 3 •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 自然力相配合•这本书的作者是( )A .李春B .毕昇C .曹雪芹D.宋应星4•它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作 者是( ) A .张仲景B .华佗C .李时珍D.宋应星5•“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 省庆元宵。
”涉及到的文学作品有()A .《水浒传》、《西游记》B .《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红楼梦》 D.《水浒传》、《牡丹亭》 6.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众多影视明星出演的电影《赤壁》 ,再现了赤壁之战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该电影取材于我国古代哪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7.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是我国哪一时期的皇宫( )A .明朝时期B .唐朝时期C .宋朝时期D .隋朝时期&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 界.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B. 南宋时指南针传人欧洲,为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C.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 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D.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最早传播西方技术的农书 9.阅读下图:请回答: (1) 明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2) 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 (3)如何评价明长城?反思:明I 19►AWQi• ・■・ IW9 * 工程。
明清 北京城的前 身为1264年 营建的元大 都城。
大都城 设计时曾参 照《周礼•考 工记》中“九 经九纬”、 “前朝后 市”、“左祖 右社 ”的记 载, 规模宏 伟, 规划严 整, 设施完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名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一、教学目标目标A: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
目标B: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二、问题引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问题组A:(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背景: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________。
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发明:北宋时,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发展:后来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到了元代,王祯发明了?元朝中期出现了?意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播:13世纪时,传入哪里,之后传到哪里,又经丝绸之路传到哪里,后来经过什么途径传入?(二)指南针的应用发明: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
传播:由_________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作用:大大促进了?(三)火药的应用发明: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应用:_______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元朝发明了_________。
传播: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哪里?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哪里?影响?(对……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目标B:发达的中外交通3、陆路:(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的原因?(2)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是?(3)宋代_________比较发达,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哪些地方?海路:(3)宋代的海路可通往哪些地方?远至哪里?(4)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5)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起来。
(6)元朝重视外来科技和文化,在中央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机构。
三、问题发现,合作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四、基础达标1、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

宋,得到很大由北宋时的发明的。
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元朝中期,出现了印刷。
③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
5、指南针、火药的应用:A、指南针的演变、传播、影响:①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②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③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乘坐中国海船的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B、火药的发展应用:①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领域。
③南宋时出现了突火枪(揭开热兵器时代)。
④元朝时发明了。
C、火药的传播和影响:①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地区,14世纪初又经传到欧洲。
②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初一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和专题复习的知识点补充1、581年,(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589年,隋文帝灭,统一全国。
2、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局面为“”。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后期年号为“天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历史上称为“”。
4、唐玄宗统治后期(年号“天宝”),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杨国忠、李林甫),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各地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755年-763年(共8年),和部将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这场战乱,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民族关系和科举制发展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

的恢复和发展。
2、西夏(族)的建立与北宋的和战
①政权的建立:1038年,党 项族首领称大夏皇帝,定都,史称西夏。
北宋与西夏和战
①背景: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②宋夏多年互战后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①雏形:隋文帝时期,废除前朝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诞生:时期,创立,标志着正式确立。
③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
科举制度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皇帝在的权力,
扩大了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参政,同时也推动 的发展。从此,科举制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1300年。
②唐朝朝廷中,有很多重要官职有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④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 族首领尊奉为“”,
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1、辽与北宋的和战(“”)
①背景:时,辽军攻宋至澶州,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②结果:辽宋于澶州议和,辽向北宋称兄,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
③危害: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它是维护封
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飞抗金: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南宋初年,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
收复许多失地。在大败金军主力,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以
的罪名杀害。
②宋金和议:岳飞被杀害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局面形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明清)名师导学案(无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
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
光启,农学家。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朝经改良,成为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是
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庸俗作品,
再加上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四大徽班的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新和改进,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它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重要的生产工具( (耕 作工具)和 (灌溉工具)),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A 、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四川地区)冠于全国; 、陶瓷生产水平很高,有 (“如冰如玉”), (“类雪似银”); (陶器)色彩亮丽,在世界工艺的珍品中最为著名; ④商业繁荣:都城 规模宏伟,商业繁荣,城内市坊分开(东市西市为商业区,坊为居民 区),既是当时中国政冶、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 的大都市。
南方战乱少;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 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
③长江下游和 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 ”或“苏常熟,天下足”谚语。
④南方普遍种植 。
⑤南宋后期,种植棉花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纺织业:①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
四川、 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 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宋朝时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给人以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 ,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 。
南宋时, 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造船业: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建有世界 上最早的 ;南宋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 。
商业市镇:①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和 。
②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 和 。
③乡镇也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 ”。
海外贸易: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 东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纸币:(原因: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 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商品经济发达和 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地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班级___ 小组__ 姓名___ __一、学习目标目标A: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
目标B: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目标C:掌握科学制的诞生,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目标D: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二、问题引领(以下问题答案酌情标注在课本上或简写在学案上)问题组A: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隋朝统一全国时间和统一后全国后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独学)问题组B:开通大运河目的、时间?大运河的基本概况、作用?(独学后有问题师友互助)问题组C(先独学后有问题师友互助):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2、简述隋朝科举取士制度开创和确立:3、隋朝创立的科举制的影响:问题组D:隋炀帝残暴统治的表现?(独学)三、当堂检测1.隋朝的建立者是:()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A.581年B.589年C.605年D.608年3.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武则天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在隋朝时被称为:()A. 杭州B. 余杭C. 江都D.建业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北魏7、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8、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9、阅读下列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五大水系分别是什么?本节课我的收获与反思:。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社会经济名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重要的生产工具( (耕 作工具)和 (灌溉工具)),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A 、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四川地区)冠于全国; 、陶瓷生产水平很高,有 (“如冰如玉”), (“类雪似银”); (陶器)色彩亮丽,在世界工艺的珍品中最为著名; ④商业繁荣:都城 规模宏伟,商业繁荣,城内市坊分开(东市西市为商业区,坊为居民 区),既是当时中国政冶、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 的大都市。
南方战乱少;②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优越。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 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
③长江下游和 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 ”或“苏常熟,天下足”谚语。
④南方普遍种植 。
⑤南宋后期,种植棉花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纺织业:①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
四川、 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 兴起,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宋朝时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给人以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 ,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 。
南宋时, 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造船业: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建有世界 上最早的 ;南宋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 。
商业市镇:①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和 。
②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 和 。
③乡镇也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 ”。
海外贸易: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 东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纸币:(原因: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 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商品经济发达和 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地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①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目的),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②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③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制度、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民间交往)①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6次东渡日本)。
②贡献:在日本传授佛经、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民间交往)①时间与过程: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古印度)取经(走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一路西行),遍访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
②著作:《大唐西域记》它记载了玄奘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四、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宋朝的对外关系: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闻名世界大商港。
②宋代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中国商船可通往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远达半岛(波斯湾)和岸,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国家有五六十个。
③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海关),加以管理。
①陆路: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
元代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进入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国家有140多个。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入西方,西方药物、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和,“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
: 从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满载中国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及大量金银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new)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2。
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二、问题引领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_____,(3)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___,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是____________,(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包含了什么技艺?形成于什么时候?兴盛于?(5)宋朝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词 :(1)词在_______出现,_________发展,_________达到顶峰。
(2)宋朝著名的词人有?特点各是?元曲:1。
元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代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____,与他齐名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明代以后被誉为?三、基础达标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2、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A 、陶渊明B、王昭君 C、李清照D、辛弃疾3、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声声慢》B、《资治通鉴》C、《念奴娇》D、《窦娥冤》4、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大都市的是( )A、开封B、临安C、大都D、南京5、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1)完成词的发展历程表格.出现发展顶峰(2)宋朝著名的词人有哪些?其中豪放派的人物有哪些?(3)写出元代剧作家的优秀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6、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回答:(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有哪些?(2)在都市中出现了许多瓦子,什么是瓦子?瓦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教学反馈](学习心得)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K12学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明清)导
![[K12学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明清)导](https://img.taocdn.com/s3/m/3f51583f03d8ce2f01662310.png)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
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
光启,农学家。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朝经改良,成为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是
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庸俗作品,
再加上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四大徽班的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新和
改进,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它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
被称为“京戏”或“”。
K12学习教育资源。
【配套K1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知识点填空复习2(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教育配套资料K12期末复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辽(契丹族)的建立与北宋的和战(一)辽的建立1、契丹的兴起(1)政权的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辽),定都上京临潢府((2)契丹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时,辽军攻宋至澶州,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澶州之战”)。
2、结果:辽宋于澶州议和,辽向北宋称兄,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3、影响:增加了负担老百姓,但从长远来看,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和平局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西夏(党项族族)的建立与北宋的和战(一)西夏的建立1、政权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西夏的统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二)北宋与西夏和战1、背景: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2、宋夏多年互战后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金的建立(女真族族)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史称金太祖。
3、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金灭北宋。
三、南宋的偏安1、南宋的建立:北宋灭亡后,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南宋初年,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古典小说。
2.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文学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学习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激情导入、明确目标】2008年,新北京,新奥运,古老的北京以崭新的姿态,海纳八方来客。
可你知道北京作为都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吗?通常我们所说的北京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76页-78页,完成学案。
(自学)1.医学:写的《》,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科技:写的《》,被称为“”。
3.农业:写的《》,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阅读教材P79-81页,完成学案。
(自学后师友互助)1.明长城修筑的目的:2.明长城的起止地点:3.拓展延伸:比较明长城和秦长城的不同(目的、起止、修筑)。
4.简述营建紫禁城的情况:5.简述北京城建筑布局特点:6.简述紫禁城的历史地位:三.阅读教材P82-83页,完成学案。
(自学)1.文学:《三国演义》:作者,是小说。
《水浒传》:作者,是小说。
《西游记》:作者,是小说。
2.戏剧:的代表作是《》。
3.拓展延伸:明朝的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为什么?四.当堂总结:1、科技名著:()、()、()2、明长城北京城:明长城起止点:()北京城的组成:()3、小说和戏剧:小说:()、()、()戏剧:()、五、随堂小测: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3、明长城的东端起于()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4、北京城的中心是()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6、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7、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该查阅()A、《天工开物》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8.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9、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2.掌握“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对评价唐太宗;3.了解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1、掌握“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对评价唐太宗;【学习过程】:1、导入:借助学案回顾温习上节课的内容。
2、阅读“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先自学将答案标注在书中,后师友交流)A.唐朝的建立:建立者?时间?都城?B.“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用人、政治、经济、军事)?C.唐太宗时期盛世局面表现。
历史上称之为“”。
D.借助多媒体小组讨论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3.阅读“女皇武则天”的内容,简述武则天称帝的过程和武则天称帝后的治国措施?(先自学将答案标注在书中,后师友交流)A.借助多媒体小组讨论“我心中女皇武则天”。
4.阅读“开元盛世”的内容,简述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及实施措施后形成盛世局面的名称。
(先自学将答案标注在书中,后师友交流)5、借助多媒体对当堂内容进行总结。
【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2016•厦门中考)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 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注重任用贤才 D.提倡节俭4.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5.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本节课我的收获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科技和社会文化
一、明朝科技名著:
1、《 》——明代,李时珍,医药学家。
这是一本规模空前的 著作。
这本 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2、《天工开物》——明代, ,科学家。
这是一本 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天
工开物》被誉为 。
3、《 》——明代,徐光启,农学家。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东起 、西至 ,总长万余里。
长城是一个完整的 体系, 同时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今天看到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明长城是规模最大,历史最久)。
2、明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 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后 明朝 朱棣进行大规模扩建,并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宫城即 (今称 )。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 ,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一)小说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
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是我国 小说的开山之作。
2、《水浒传》——元末明初, 。
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 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 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水浒传》运用
了 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
3、《西游记》——明代中期, 。
这是一部富于 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刻画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
雄。
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景,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二)戏剧
1、《 》——明朝后期,汤显祖。
他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这部作品通过杜丽
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四、清朝《红楼梦》
1、概况: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红楼梦》。
它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最高峰。
2、成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 》,曹雪芹通过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前80回,
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提名《红楼梦》,在 晚期时排印面世。
3、主要内容:以贵族青年 与 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玉、薛四大家族
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统治阶级
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 的历史命运。
五、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
清朝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和 。
1、昆曲:
明朝经改良,成为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是 ——《牡丹亭》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了 。
昆曲的传世之作是: 。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上演的剧目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庸俗作品,
再加上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四大徽班的 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新和
改进,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它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
被称为“京戏”或“ ”。
明清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