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为主线发展旅游经济
旅游经济知识:旅游地域优势与产业发展方向
旅游经济知识:旅游地域优势与产业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慢生活方式之一。
而旅游的兴起也带动了一系列旅游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决定了一个地域的经济优势与发展方向。
本文将以旅游地域优势与产业发展方向为主题,探讨旅游经济知识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旅游地域优势旅游地域优势是指特定地域内拥有天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独特性,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优势和特点。
每个地方都有其所特有的地域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分为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
1.自然优势自然优势是指地域内拥有自然风光和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如自然风景、矿产资源、温泉资源、自然气候等等。
例如,桂林的山水风景、张家界的风景名胜、九寨沟的美丽风光、海南的热带海滩等都是其旅游地域优势之一。
2.人文优势人文优势是指地域内拥有人文历史和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如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色文化产品等等。
例如,北京的长城、故宫和天安门,西安的兵马俑和城墙,丽江的古城和纳西文化等都是其旅游地域优势之一。
二、产业发展方向旅游产业是一个体系完整、行业参差不齐的产业群体,其覆盖面广,可发展的领域和空间非常广阔。
按照旅游产业链的划分,旅游产业可以分为基础运输、景区开发、旅游服务、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八大板块。
1.旅游基础运输旅游基础运输是旅游产业链的第一环节,主要是指公共交通工具(航空、铁路等)和旅游大巴等私家车的运输业务。
对于具备天然优势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大大提升区域的旅游接待能力和竞争力。
2.景区开发景区开发是旅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是旅游地域优势最直接的体现。
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既要注重景区的美化和装饰,也要注重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传播效果。
同时,景区开发还需要打造如旅游手信、旅游纪念品等特色小商品,提高景区的人气。
3.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可以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如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景区接待、旅行社服务等。
旅游行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文化旅游提升地方经济
旅游行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文化旅游提升地方经济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值此年末之际,我代表旅游行业向各位领导和全体员工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及成果,特总结年度工作,并对明年的目标提出建议。
一、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全球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在文化旅游提升地方经济方面所做的工作回顾:1. 拓展旅游资源我们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们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加强对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单位的评定和监管,确保了游客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3. 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我行业积极实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通过与当地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我们不仅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鼓励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我们以推广地方特色旅游为主线,大力宣传和推广本地的独特资源和旅游品牌。
通过参加各类旅游交流展会、推介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地方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二、主要成果在我们的努力下,去年我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旅游收入通过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我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而带动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与前一年相比,旅游收入增长了XX%。
2. 促进就业岗位增加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旅游从业人员数量的增加,还间接创造了大量的相关就业岗位。
据统计,去年我行业新增了XX个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文化旅游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文化旅游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文化旅游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一、深入调研,理清思路走上文化旅游工作岗位前,由于自己多年在乡镇工作,对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情况了解不多,知之甚少,二、强化措施,重点突破两年多来,自己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人大及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旅游产业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
我县是X文化的摇篮和故乡,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省文物大县,文化积淀深厚,文物旅游资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文化旅游局长,我深谙此道。
两年来,以发掘X文化和XX文化内涵为突破口,以特色旅游为主线,充分发挥旅游资优势,突出特色,深度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抓宣传,提高知名度。
两年来,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大型宣传牌、省市旅游活动、网上宣传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外宣传。
XX庙、XXX庙等景点先后接受了中央、省、市电视台、XX卫视和XX东南卫视等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策划印刷了著名作家XXX书写的宣传XX旅游和XX面的宣传画,扩大了XX知名度。
每年策划召开全县旅游促销推介会,邀请省、市多家旅行社参加。
去年X月份,组织XX庙、XXX庙等单位参加了全市“旅游宣传大篷车”活动,远赴XX、XX、XX 等X省X市进行宣传推介。
特别是今年X月份,我还主持编印了《XX之旅》大型宣传画册,并精心策划在XX召开了全县旅游推介会,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景区形象和旅游品位,最近旅游收入明显增长。
XXXX年,两庙共接待游客XX万人次,门票收入XXX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XXXX年,虽受“非典”及汛情影响,两庙共接待游客XX万人次,门票收入XXX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比上年增长XX%。
发展旅游经济 促进文山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
改善民生福祉
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山地区提供了展示和传 承本地文化的机会,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地 方特色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提 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民生福祉。
展望未来文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
拓展旅游市场
文山地区可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观光。
提升旅游品质
乡村旅游发展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城市旅游提升
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增强城市吸引 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
改善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 感。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管理,提高旅游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业、文化、体育等,形成多 元化、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 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可以推动文山经 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地方综合竞 争力。
文山旅游资源
文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如独特的喀山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规模
文山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成 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旅游产品开发
促进社会和谐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 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社会和谐。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发展旅游经济对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部分 旅游经济基础知识第三章 文旅融合趋势下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部分旅游经济基础知识第三章文旅融合趋势下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分类:财会经济中级经济师主题:2022年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科目: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文旅融合路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旅游需求为核心B.以信息技术为手段C.以社区参与为内生力D.以文化创意为导向【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关于实现文旅融合的路径,目前已有的认识主要包括:应以资源本体文化特色为核心、信息技术为手段、产品体系为支撑、社区参与为内生力、文化创意为导向,充分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2、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手段创新和提升文化资源,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形成的具有创造财富和创造就业潜力的产业是()。
A.文化景观产业B.旅游演艺产业C.文创产业D.特色小镇产业【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项,文化景观是由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着旅游目的地文化体系的特征及其地理特征。
B项,旅游演艺是依托旅游目的地核心吸引物策划和推出的文娱演艺活动,以来访游客为主要观众,演出地点多为室外或该地的剧院,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和宣扬该地的特色文化。
C 项,文创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王段创新和提升文化资源,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形成的县有创造财富和创造就业潜力的产业。
D项,文旅特色小镇多是以古镇为载体,融入民俗、文化艺术、非遗展示、文艺酒吧、个性客械、特色文创等元素,产业发展上坚持以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两大架构;功能上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形成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形态上展现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与风情,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地标,以此去推动该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依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
依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依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 ___文化旅游业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当今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破瓶颈、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陪同家人去__旅游顺便对__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考察有幸聆听了导游人员的精彩讲解分享了文旅融合的前沿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特别是参观了__西江千户苗寨和__古城后让我在领略民族风情、品味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受和体验了__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体会到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神奇魅力启发了思维开拓了视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__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风情浓郁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目前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物古迹点229处。
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8个项目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项。
有国家级馆藏文物16件(套)其中国家二级馆藏文物4件(套)二级馆藏文物12件(套)其它出土文物3000多件。
县内自然景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交相辉映。
这些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丰富的内涵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极为宝贵的资源。
随着水西古城文化旅游区、水西泰丰园生态农业旅游区、素朴象祠文化旅游区、乌江百里画廊旅游区、沙井观音洞文化遗址公园、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等一大批旅游景区(点)的相继建设__文化旅游将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但与周边的__、大方、__等县市相比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进展慢文化旅游融合不够、景区(点)分散、产业链条较短自身历史文化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
成功借鉴其它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依托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__旅游经济提速升级势在必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2•【字号】厦府规〔2021〕5号•【施行日期】2021.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厦府规〔2021〕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政〔2021〕8号),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理念,按照“七以七为”部署要求,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运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旅游业投资、建设、生产、服务、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发展目标。
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总目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高品位打造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城市,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大力拓展全域旅游内涵,实现产业全域覆盖、景区全域联动、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品牌全域整合、市场全域营销,推动旅游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
力争到2025年旅游收入超过3700亿元,年均增幅15%;到203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
二、提升产业能级(三)优化发展格局。
着眼打造旅游核心区,突破旅游资源瓶颈,在“山海交融、岛湾一体、中西合璧”上下功夫,坚持岛湾一体,依托“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文旅载体平台,持续构建以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为吸引核,以本岛城市度假区、海湾新城休闲区、都市近郊游憩区、北部山地生态旅游区为功能区,以本岛东部片区、环东海域新城片区、集美新城片区、马銮湾新城片区、东部体育会展片区、翔安机场片区等为节点的“一核、四区、多节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申论作文 发展旅游经济
申论作文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旅游经济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我们在发展旅游经济时也要审慎思考,不能盲目追求发展规模,而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首先,要注重挖掘本地特色和文化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只有挖掘和宣传这些资源,才能使旅游业持续发展。
比如,一些历史名城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以及打造特色文化节庆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而一些自然景点则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农田观光,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度假选择。
通过挖掘特色资源,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品质。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我们应当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酒店住宿和餐饮服务的改善等。
只有提供良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同时,投资者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
再次,要加强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
旅游产业是以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只有保护好环境和资源,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和景点的规划和管理,限制开发规模,确保环境的完整性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环境造成伤害。
最后,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的结合能够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政府要加强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和扶持,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注重本地特色资源的挖掘,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和管理,避免环境破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们才能够实现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旅游服务业为支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以旅游服务业为支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县域经济的崛起备受关注。
而旅游服务业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和活力的产业,正逐渐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涵盖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产业形态。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此时,旅游服务业的独特优势便得以凸显。
旅游服务业能够为县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繁荣。
当游客涌入县域,他们需要品尝当地美食、入住舒适的酒店、选择便捷的交通方式,这无疑为这些行业创造了大量的消费需求。
以某县为例,在大力发展旅游之前,当地的餐饮和住宿业经营状况不佳。
但随着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使得当地的餐馆和酒店生意红火,营业额大幅增长,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其次,旅游服务业能够促进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
许多县域都拥有独特的手工艺品、农产品等特色产品。
旅游业的发展为这些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购买特色产品作为纪念品或礼物。
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某县以盛产特色茶叶闻名,过去由于销售渠道有限,茶叶的知名度和销量都不尽人意。
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游客在参观茶园、了解茶叶制作工艺的过程中,对当地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购买,从而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再者,旅游服务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导游、景区工作人员到酒店服务人员、手工艺者等,旅游业的发展为不同层次、不同技能的人群提供了就业岗位。
这对于解决县域的就业问题,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某旅游发达县的失业率明显低于周边其他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除了经济效益,旅游服务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旅游服务业有助于提升县域的知名度和形象。
一个拥有优质旅游资源和良好旅游服务的县域,能够在游客中树立良好的口碑,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和网络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以重庆武隆为例
二、武隆发展 旅游 业可行性分析
首先 ,随着全国经济发展 ,人均收人水平提高 ,加之政府大力扶持
进出 口 旅游特别是国内旅游的政策 ,以及武隆作为西南贫困地 区但旅游 资源丰富的代表 ,因此形成 了巨大的旅游市场 , 这是武隆发展旅游业的
外在条件。其次 ,武隆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了荚蓉洞 、 仙 女山等著
区、风情别墅群 ) 长期旅游路线、生态 ( 水果采摘 、生态茶园、农业观
名景点外还有包括矿产资源 、 动植物资源等可利用可开发 的资源。 接着 , 武隆的交通也有长足的发展 ,目 前长江嘉陵江的水运以及 国道 3 1 9 , 加上
大量的动植物 、矿产和水能等资源 。当地可 以利用茶叶 、 药材 、矿产等
资源丰富的条件 , 开发打造本土特色文化产品,以旅游胜地为营销平台 , 发展农 副产品营销势态 。比如可以开展茶博会 、药材交易会等 。要充分 发挥当地旅游优势资源 ,抓住 “ 二次”旅游 的创业契机 ,大力发展农林 乡村旅游 ,将农业林业资源引入 当地农家乐 等地 ,建立起花卉 园、果树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 ,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 土地贫瘠 ,曾 是重庆重点扶贫县。 而现在 , 武隆经济稳步向前 , 位于重庆区县 中前列。 铁路公路 网四通八达 ,是重庆 “ 一圈两翼”的交汇点 ,是重庆重要的旅 游大县 , 也是游客喜爱 的著名旅游 目的地之一。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对 比 分析加之实地考察 , 发现武隆脱贫的一个决定性 因素是旅游 , 也就是说 旅游经济带动了整个武隆经济的腾飞。
例则达到 6 2 %, 显示除了极高的区位商。
养, 让游客 自己能够亲 自 种植、采摘和品尝 , 从而使武隆由短途式旅游
向 “ 往返游” 、“ 定居游 ” 、和 “ 深度游”转变 。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旅游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是构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分支,这取决于旅游经济的运行现状。
但近年来,旅游经济还存有投入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欠缺和相对落后等问题。
本文就该问题提出相关意见,探寻旅游经济发展新方向。
标签:旅游经济的发展;措施;绿色环保的旅游项目一、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旅游业的投入资金旅游业是资金投入多,同时也具有高收益的行业。
当前国家对旅游业的投入金不足,且旅游业自身又资金借贷困难,旅游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2.旅游基础设施的欠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但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旅游经济发展跟不上我国总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旅游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欠缺和相对落后,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欠发达地区住宿条件较差,档次较低;旅游景区中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一些景区在节假日高峰的停车困难,制约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部分景区公共交通运输配套不足,造成旅客滞留现象。
3.旅游企业未形成规模化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一片繁荣,与之相关服务企业快速设立,但因企业规模较小,还未形成大规模、系统化的服务模式。
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多数旅游企业独立经营,缺乏企业间的相互合作,直接制约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4.旅游业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旅游业市场监管力度不足,旅游业的经营秩序尚不够规范,还有各种失信现象不断涌现,地方性保护主义盛行,价格缺乏市场监管,价格高低由企业自己说了算,随意变化,造成价格与服务质量不匹配,甚至相差悬殊。
这就是多地宰客现象不断出现的原因。
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保证旅游者的正当权利不再受到侵害。
5.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也是制约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西部偏远地及部分中西部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国内、外航班不足,铁路供应量不够,尤其是动车数量较少,都制约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14•【字号】新政办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2021〕24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4月14日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效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精神,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安排,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新疆是个好地方,让大美新疆通畅,为幸福旅游提速”为导向,全力推进交通强国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促进我区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
因地制宜,特色明显
因地制宜,特色明显我国双创生态圈构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包括经济、社会、地域文化、产业、自然资源等的优势,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特色。
这种情况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双创生态圈构建实现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相促动的良性格局。
就社会经济与地域文化而言,我国沪苏浙地区、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中原地区、东南、西北、西南、南部等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产业布局、产业特色、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恰恰有利于我国双创生态圈构建实现差异化发展。
例如,就旅游双创生态圈构建来说,云南和西藏都属于我国西南双创生态圈构建范围,但由于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西藏双创旅游生态圈与云南的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图3-澜湄合作·云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在昆举办(昆明信息港)云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
昆明市积极构建文化旅游融合新路径,昆明市出台的《“8185”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已强势起航,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原特色农业为主体的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图3-云南泸沽湖旅游(网络)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西藏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完善当地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3-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旅游网)西藏自治区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是“一带一路”中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当前,西藏自治区正在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旅游系统围绕全国旅游“515”战略体系,确立“特色、高端、精品”发展路径,牢固树立全域旅游新发展理念,紧扣提质增效工作主线,瞄准“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以“地球第三极”总体品牌建设为抓手,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产业间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10.29•【字号】甘办发〔2014〕26号•【施行日期】2014.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办发〔2014〕26号各县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省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州属企事业单位:《甘孜州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0月29日甘孜州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为促进东部地区领先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刻认识东部地区发展所处的关键时期和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为目标,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推进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整合资源、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的原则,通过区域内各县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示范、拉动和引领作用,使东部地区成为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二)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增速在全州“三大经济板块”中居领先地位,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左右,占全州的比重达到60%左右。
到2020年,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全州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更加显现。
——产业聚集明显加快。
产业发展和转型步伐加快,基本形成特色明显、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园区集群,传统优势产业普遍得到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单位数量明显增加。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省南雄市为例
论点 ARGUMENT 理论研究80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广东省南雄市为例文/纪声琼广东省南雄市作为广府民系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诸多优秀资源,具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南雄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韶关市的各项经济政策,全力整合、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经济实力的较大提升。
一、特色产业概念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特色产业概念特色产业一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特征和区域优势的产业。
这些产业一般都带有浓厚的地方历史文化背景,是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或者具有高新技术含量。
特色产业可以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产业,一般都是基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地理优势、人口分布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地方特征而形成的,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二)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特色产业是基于特色和优势资源整合发展起来的产业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能够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创新型、规模化发展的产业。
[1]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1.形成优势力量实现新增长一般来说,县域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附带一些工业和第三产业。
地方政府多依靠地方特色农业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及矿产资源等,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工制造业、特色旅游业、化工冶金等产业。
在特色农业方面,挖掘整合当地农副资源优势,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水平是基层地区的经济状况的集中体现。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地方服务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要,促进基层地区的全面进步。
本文概述了特色产业概念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以广东省南雄市为例,分析了其特色产业类型及其利用特色产业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最新)
推进全域旅游推动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施意见为认真践行中央“五大发展”新理念,认真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新思路,认真落实市委“两个全面”、县委“三个瞄准”新目标,苦干三年,转型升级,切实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步伐,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一)发展定位X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X具有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资源基础,全县上下应当切实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的复杂局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力供给侧改革,以“大美古城,小康X,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为指引,以加强古城保护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走出一条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X模式,引领全省、全市旅游转型升级方向,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二)发展路径1、以古城保护为基础。
在保护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的目的,要坚决守住“两条底线”:一是保护底线。
保护是X古城内外一切工作的前提红线,申请修订《X古城保护条例》,依照《条例》保护好古城;二是规划底线。
严格落实、不断完善《X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依照《规划》利用好古城。
聘请国内顶尖专家牵头,修订完善《X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编制《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引领未来X旅游发展方向。
2、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
按照省市关于A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认真研究当前制约X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高度理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政府管理与市场经营,部门监管与企业主体责任等各方面的关系,着眼发展大局,冲破利益羁绊,下定决心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在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古城门票和旅游电瓶车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3、以三个中心建设为抓手。
在全省旅游大盘中建设“三个中心”,以打造X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区。
一是以全域旅游为引导,做强“五大板块”,用好用足太原X都市圈的区位、商贸、人文、服务等综合优势,让国内外游客到X旅游首选X、住在X、消费在X,让全省百姓假日出游逛在X、吃在X、欢乐在X,成为X旅游线路中心;二是巩固提升X在XX商旅游板块中的核心地位,挖掘内涵,打好品牌,塑造X商文化形象,汇聚X商文化精粹,打造以X为核心,辐射周边的X商文化中心;三是以全面改革为引领,做大“七个融合”,汇聚文化旅游创造、融资平台创立、上市公司创投等多条通道,成为X文化旅游创新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仁和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思路仁和区地处攀枝花市近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南亚热带风光和地方特色,文明、整洁、优美的现代化城区。
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加之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生态环境切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仁和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仁和区旅游资源丰富,风格独特,主要表现为:(一)独特性,仁和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中国西部阳光地带,年日照2700小时以上,年均气温20℃左右,全年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四季可游,特别适宜冬季避寒。
境内的俚濮彝族“洞经”音乐、新山傈僳族“约德节”等,独具魅力,堪称人间瑰宝,“砚中极品”-苴却砚,都是唯攀独有的精品、绝品资源。
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品位高,而且垄断性、独特性强。
(二)多样性。
一是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仁和区境内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组合配套较好。
山、水、林、泉、洞景观多样,各具特色。
二是生物的多样性,丰富的光热和悬殊的温差,造就了瑰丽的生物大观,动植物种类众多,粮食作物一年三熟,荔枝、桂圆、芒果、石榴、枇杷等亚热带水果品丰质优,香飘四海,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是民族特色的多样性,回龙洞古人类遗迹、南丝绸之路古道、挂榜清真寺等众多少数民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
(三)神秘性。
仁和区境内以原始森林居多,由于受人为破坏较少,目前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
加之营盘山、迤沙拉等古遗址有太多未解之谜,使得这些名胜景观更具有神秘性。
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
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促进仁和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仁和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
旅游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范围广,就业层次多,吸纳了大量因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及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
(三)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
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对扩大仁和区的对外影响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有积极的作用。
(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为仁和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乡村旅游点所聘用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家庭成员和当地居民,在经营旅游服务的同时积极推销花卉、花果农作物产品,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增加了农作物附加效益。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进行“村村通”道路建设和旅游区内道路建设,以及村社环境整治活动。
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加快了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开发建设进程慢。
由于对旅游业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再加之对旅游资源缺乏宏观性、系统化的配置,仁和区已开发的景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旅游景区开发程度低。
目前全区已完全开发成熟的旅游景区点没有,而现已开发的景区也仅开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景点分布又较为分散,难于调动游客的游览兴致;二是旅游产品种类少。
已开发的产品以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为主,观光、文化旅游类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三是旅游景区容量小。
现已开发的景区容量小,旺季时过分拥挤,接待能力跟不上;四是旅游景区老化进程加快。
由于近年来旅游开发进程较为缓慢,再加之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体验项目设计少,游客的参与度低,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对游客吸引力度呈下降趋势。
(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
从目前来看,仁和区旅游业涉及的行、游、娱、购、食、宿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较差。
从市区到各景区以及各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不健全,道路指示系统不完善,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二是娱乐项目不丰富。
现有的娱乐项目内容单调、设施简陋、场所分散,而且规模档次都不是很高,缺乏大型娱乐项目,对游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强;三是旅游商品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没有成熟成形的旅游商品,专门进行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还不具备,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街区也未形成;四是住宿档次和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全区接待能力有限,旅游星级饭店为数不多,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三)对外影响力不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一是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
仁和区虽然拥有“攀西石榴节”、“美食节”等一些品牌旅游项目,有了一定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但由于缺乏世界级旅游品牌,致使仁和区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缺乏强有力的后劲支撑;二是旅游对外形象不够鲜明,客源市场较窄。
游客的主要来源也只仅限于本省、本市及周边地区;三是客源面临被抢夺的威胁。
邻近区县对旅游的大力投入和舆论宣传,争夺了部分客源市场。
四、仁和区旅游业的前景瞻望及思路(一)政府重视,政策支撑。
按照《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年)》,全市要着力打造“市区—仁和百里生态谷—迤沙拉彝族村寨”内部旅游线路。
即上岩神山览胜,品仁和农家乐,听“洞经”音乐,观彝族风情。
在《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区和生态保护区,打造以阳光休闲旅游为核心,民族风情为特色,以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为载体。
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把旅游业逐步培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点抓好迤沙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岩神山旅游风景区、仁和滨河景观、仁和镇阳光休闲疗养基地、大黑山森林公园、中坝生态谷风景区、啊喇原始森林风景区、混沙拉和普达农业观光区等一批重点旅游景观的建设。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以“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一线四点”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开发以仁和镇莲花村为代表的冬春疗养及城市近郊游;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风情游;以大田石榴、大龙潭芒果、平地葡萄等大型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观光游,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业发展。
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积极申办龙潭苴却石制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断丰富旅游内涵。
(二)以路为轴,大有可为。
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仁和区内成昆铁路纵贯南北,攀田高速、108国道与省、区、乡道形成公路交通网络。
抓住攀田高速公路开通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沿线总发、大田、平地、大龙潭、中坝、啊喇六个乡镇自身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以“精品特色农业及民族风情文化观光旅游和物流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和发展方向,以景区景点为龙头,以岩神山生态旅游区、大箐沟风景区、中坝生态谷旅游经济带、普达村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旅游开发项目为载体,形成以运动康体和冬季阳光为特色的城市近郊休闲康体旅游区。
按照“阳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思路,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突出特色。
一方面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集镇等旅游项目,努力将平地镇打造成“中国西南里泼彝族第一镇”;另一方面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三)走特色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