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初中化学总复习经典习题(含答案)
典型例题
1.某种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稀有气体
B.该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肯定是单质
D.该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由于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如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单质。

而物质又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当一种元素只构成一种单质时,该物质为纯净物;当一种元素构成的几种单质混合在一起时,则为混合物。

故D正确而B、C不一定正确。

而单质不一定是稀有气体,还可能有其它的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故A也不全面。

因此,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该物质可能为单质,也可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粒子为原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阳离子时,n的数值为;
该粒子为阴离子时,n的数值为。

解析:该粒子核外共有18个电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8,则为中性原子;如果该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大于18,应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如果该粒子核内质子数小于18,应是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

因此,要清楚原子与阴、阳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

答案:18;大于18;小于18
3.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取样品,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把足量的盐酸滴入冷却后的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问:
(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

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该方法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对于这类问题,抓住特征反应就找到了突破口。

由①知,产生的气体是CO2。

而能产生CO2的反应有三种:碳酸钙分解、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炭粉与氧化铜反应。

由②知,残渣全部溶于酸,因铁、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故残渣不可能是铜,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氧化铜。

铁与盐酸产生的氢气可燃,故肯定有炭粉与氧化铁。

而碳酸钙有否则无法确定,只能利用碳酸钙与盐酸作用产生CO2的反应来确认。

答案:(1)氧化铜
(2)炭粉和氧化铁;3C+Fe2O33CO↑+2Fe,Fe+2HCl=FeCl2+H2↑
(3)碳酸钙;取样品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4.某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B(块状是银白色),同时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向黑色粉末B中加入稀盐酸后,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D 的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E。

(1)试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2)试写出红色氧化物A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黑色粉末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推断题,选好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突破口是红色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CO反应生成的黑色粉末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说明该氧化物A 应是Fe2O3。

再按题意就不难推出其他物质了。

答案:(1) Fe2O3;Fe;CO2;H2;FeCl2
(2) 3CO+Fe2O33CO2+2Fe
5.有一不纯的CO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

现提供如下图中的装置(每种装置均有若干个),若用来: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CO2已除尽。

请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丙装置的作用是。

(2)为达到①~③的目的,请用各装置接口的代号,表示出正确的连接顺序。

不纯的CO →→纯净的CO
解析:如何达到实验的三个目的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要正确回答本题,必须知道三个装置的作用,混合气体通过各装置后成分的变化。

另外,还要注意甲、丙两装置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确定。

由题意可知,①为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水蒸气,应选用乙装置(无水硫酸铜变蓝),为证明混合气体中含CO2应选用丙装置(石灰水变浑浊)。

②除去水蒸气应选用甲装置,除去CO2仍可选用丙装置。

③确认CO2已除尽也需选用丙装置(石灰水变浑浊)。

为达到①~③的目的,在选择连接顺序时,要先证明溶液中有这两种气体,然后再除去这两种气体。

按照气体净化的一般原则,要先除杂后干燥。

证明时不能先通过石灰水,否则会带出水蒸气,不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除去气体时,应先用石灰水除去CO2,再确认CO2已除尽(仪器丙将重复使用)时,才能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

答案:(1)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原来的以及通过石灰水带出的);证明混合气体中含CO2,除去CO2,并确认CO2已除尽。

(2) c、d、e、f、e、f、b、a或d、c、e、f、e、f、b、a
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混合,从中取出15.04 g 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剩下11.2 g 固体。

再另取30.08 g 此混合物,加热片刻后剩下28.16 g 固体。

求第二次加热后剩余的固体中各种物质的质量。

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取的药品中氯酸钾已分解完全,而由相对量的比较可看出第二次取的药品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因此,剩余固体中就有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

(1) 设第一次取的药品15.04 g 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氧气的质量为15.04 g -11.2 g =3.84 g
245 96
x 3.84 g x 245=g 84.396 x =9.8 g (KClO 3)
m (MnO 2)=15.04 g -9.8 g =5.24 g
由此可知,第二次所取的药品30.08 g 中应有KClO 3为9.8 g ×2=19.6g ,MnO 2为5.24 g ×2=10.48g 。

设第二次所取的药品30.08 g 中氯酸钾反应的质量为y ,
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0.08 g -28.16 g =1.92 g g 84.3g 8.9=g 92.1y y =4.9 g (反应的KClO 3)
剩余固体中:m (KClO 3)=19.6g -4.9 g =14.7 g m (KCl )=28.16 g -14.7 g -10.48g =2.98 g
答:剩余固体中,KClO 3为14.7g ,KCl 为2.98 g ,MnO 2为10.48g 。

应用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电子数等于中子数
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 钢铁生锈
B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 燃放鞭炮
D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3.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属于气态化合物的是 ( )
A . 干冰
B . 氢气
C . 空气
D . 熟石灰 4.下列物质燃烧后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
A . 煤
B . 汽油
C . 氢气
D . 硫粉
5.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A.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是一种氧化物
6.对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7.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表示一致的是()
A.干冰(CO2)
B.醋酸(C2H4O2)
C.石灰石[Ca(OH)2]
D.煤气(CH4)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氧化物的是()
A.红磷、氧气
B.冰、氧化汞
C.氯气、五氧化二磷
D.镁条、氢氧化钾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
C.用镊子夹取粉末状固体
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嘴吹灭
10.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了()
A.制取更多的氧气
B.使氯酸钾又快又多地生成氧气
C.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D.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分解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的质量()
A.小于镁条的质量
B.大于镁条的质量
C.等于镁条的质量
D.无法确定
12.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C+CO22CO
B. C+2CuO2Cu+CO2↑
C. CaCO3CaO+CO2↑
D. 2KMnO4K2MnO4+MnO2+O2↑13.下列物质间的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铁的质量分数:生铁>钢
B.含有氢的质量分数:煤>石油
C.海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氢>氧
D.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3O4>Fe2O3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用于充灌气球
B.二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氧气用于做液氧炸药
D.干冰用于保存易腐败食品
15.下列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的是()
A. CuO
B. CaO
C. MgO
D. Na2O
二、填空题
16.将下面的A、B、C、D序号填入相应空格:
(1)氧气能助燃(2).电视机打开有了图像
(3)氢气燃烧生成水(4)空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17.在①氯化钠,②水,③汞中,用序号填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18.根据下列要求,选取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水、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铁、氧化钙、盐酸、硫酸、氢氧化铜、氢氧化钙、氯酸钾、硫酸铜。

①最轻的气体;②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③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酸;
④燃烧石灰石生成的固体产物;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⑥能形成蓝色溶液的物质;⑦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⑧加热能放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的物质;⑨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含铁的化合物;⑩能用于冶炼金属的一种化合物(作还原剂) ;⑾铁锈的主要成份。

19.烧水的铝壶中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掉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盐酸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某元素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它与氯元素组成的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Cl2,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X2Y3,X与Y的质量比为9∶8,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若Y 为氧元素,则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三、简答题
22.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时也能迅速放出氧气,原因是
23.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补血的作用。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24.如图,有下列五种仪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过滤或向口径容器中转移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2)检验氢气纯度时用到的是;
(3)可作反应容器,并且能盛较多液体的是;
(4)制取H2、CO2时用装置D而不用E,原因是。

五、计算题
25.将3.6 g 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固体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6%,求固体剩余物中氧化钙的质量。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汽化
B.发光、着火点
C.挥发性、导电性
D.易燃性、自燃
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一种物质能与另外三种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A. O2
B. Fe
C. H2SO4
D. CuSO4
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铜绿、氧化镁
B.空气、石灰水
C.矿泉水、水煤气
D.海水、胆矾
4.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K2S中,钾原子显 +1价,硫原子显-2价
B.在锌粒中,锌元素显-2价
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定显-2价,氢元素一定显 +1价
D.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5.为了森林防火,常常在树林中间留出一定距离的通道,其原因是()
A.便于通风
B.隔离可燃物
C.方便交通
D.隔绝空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③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④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物质为:KHS、S、M、Al2(SO4)3、,其中物质M可能是()
A. H2S
B. Na2SO4
C. SO3
D. SO2
8.在下列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C.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粉反应
9.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
10.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一种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它是()
A. N2O
B. NO2
C. NO
D. N2O5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1.既具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A.氢气
B.活性炭
C.一氧化碳
D.木炭
12.下列物质分别在充满氧气的密闭瓶内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瓶塞难以开启的是()
A.红磷
B. 木炭
C. 硫磺
D. 氢气
13.下列实验中,能有效区别H2、CO、CH4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后的产物
D.分别用小老鼠检验
14.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加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加入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观察,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

试判断下列有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一定是硫酸铜
C.不溶物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有铁
D.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但不一定含有硫酸铜
15.关于Na2SO4、Na2S、H2S、SO2 4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硫元素
B. 都含有硫单质
C. 都含有一个硫原子
D. 都是化合物
三、填空题
16.将下列化学符号或结构示意图的序号写在相应空格处:
表示离子的有;表示原子的有;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有;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

17.酒精是色,具有的液体,易,能与水以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化学式为,学名。

18.某种无色气体可能含有N2、CO、CO2、H2,使该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没有变色。

通过加热的CuO时有红色物质出现。

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则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有Fe、Fe2O3、FeO、CuO四种物质,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否继续得氧或失氧的角度分析:
(1)只能用作还原剂的是;
(2)只能用作氧化剂的是;
(3)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的是。

20.A、B、C、D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①B和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

②A和氧气反应生成B。

③C和氧气反应也生成B。

④ B和石灰水反应生成D和水。

⑤ D和盐酸反应放出B。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

(2)①~⑤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四、实验题
21.如右图所示,集气瓶中事先收集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烧杯用带导管(导管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的胶塞塞紧。

当拔出
胶塞,迅速倒入浓NaOH溶液后,立即塞紧振荡,可看到气球
逐渐涨大,瓶中气体可能是,试着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

22.已知有如下反应可以发生:HCl+NaOH=NaCl+H2O,浓硫
酸可吸水,CuSO4(白)+5H2O=CuSO4·5H2O(蓝)。

如下图所示,将锌粒放入盛有稀盐酸容器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给装置D中的药品加热,稍后可见E中白色粉末变蓝。

请回答:
(1) E中白色粉末变蓝说明D中反应产物有生成,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

(3) A装置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再给装置D中药品加热,其目的是。

五、计算题
23.加热氧化铜与木炭的混合物30 g,经过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1.6 g。

求反应中有几克氧化铜被还原了。

六、创新题
24.某学生用一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制CO 2的装置(如图所示),在铜网上应盛放 ,广口瓶中应盛有 。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那么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 案
应用练习
一、1. C 2. B 3. A 4. C 5. C 6. D 7. A 8. C 9. A 10. D 11. B 12. B 13. D
14. B 15. C
二、16. (1) C (2) B (3) D (4) A
17. ②;③;① 18. H 2;N 2;HCl ;CaO ;H 2O ;CuSO 4;Cu(OH) 2;KClO 3;FeCl 2;CO ;Fe 2O 3
19.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2Al +6HCl =2AlCl 3+3H 2↑
20. MgO 21. 27∶16; 102 三、22. 高锰酸钾可在较低温度下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而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23. (1) O 2+2Mg 2MgO (2) Fe +2HCl =FeCl 2+H 2↑
四、24. (1) B (2) A (3) C (4) E 装置中长颈漏斗没有浸在液面下,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这里逸出。

五、25. 解:固体剩余物中的钙元素应和3.6 g CaCO 3中的钙元素质量相等。


3.6 g ×)CaCO ()Ca (3M M ×100%=3.6 g ×40%×100%=1.44 g 则剩余固体为57.6%g 4
4.1=2.5 g
生成CO 2的质量为3.6 g -2.5 g =1.1 g
设生成1.1 g CO 2时,生成CaO 的质量为x ,
CaCO 3CaO +CO 2↑
56 44 x 1.1 g
x 56=g 1.144 x =1.4 g 答:剩余固体中氧化钙为1.4 g 。

能力测试
一、1. A 2. B 3. D 4. D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11. AC 12. AD 13. C 14. C 15. AD
三、16. ①④⑤;⑥⑦;⑤⑥;②
17. 无;特殊气味;挥发;任意比;C 2H 5OH ;酒精
18. H ;CO 和CO 2;N 2;H 2+CuO Cu +H 2O
19. (1) Fe (2) Fe 2O 3、CuO (3) FeO
20. (1) CO ;CO 2;C ;CaCO 3 ① C +CO 2
2CO ② 2CO +O 22CO 2
③ C +O 2
CO 2 ④ Ca(OH)2+CO 2=CaCO 3↓+H 2O
⑤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四、21. CO 2;2NaOH +CO 2=Na 2CO 3+H 2O
22. (1) H 2O ;Zn +2HCl =ZnCl 2+H 2↑;H 2+CuO Cu +H 2O
(2) 吸收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干燥H 2
(3) 排尽试管内空气,防止加热时,H 2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五、23. 解: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为产生的CO 2质量。

m (CO 2)=30 g -21.6 g =8.4 g
设被还原的CuO 的质量为x
C +2CuO 2Cu +CO 2↑
2×80 44
x 8.4 g
x 160=g 4.844 x =30.5 g 答:有30.5 g CuO 被还原。

六、24.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铁网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使制得的CO 2不纯;Fe +2HCl =FeCl 2+H 2↑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小明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操作①是___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_______。

(3)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

(4)上述实验 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答案】过滤 CuSO4 2NaOH+ MgCl2== Mg(OH)2↓+2NaCl不能
【解析】
【详解】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固体粉末溶解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没有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镁,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但由于氯化镁中有氯离子,因此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有氯化钠。

故:
操作①是过滤,目的是将沉淀与溶液分离;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的成分是硫酸铜;
生成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 MgCl2== Mg(OH)2↓+2NaCl;
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中含有NaCl、NaNO3。

3.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紫色石蕊试液 Fe2O3 Fe+2HCl═FeCl2+H2↑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黄色溶液应该是铁盐的溶液,浅绿色的溶液应该是亚铁盐的溶液,蓝色溶液应该是铜盐的溶液,那么无色溶液就应该是酸的溶液,从而可以得出,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所以A为紫色石蕊,B为氧化铁,C为铁,D为氢氧化铜或氧化铜,同时蓝色溶液可以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也可以验证C为铁。

【详解】
(1)通过推导可知,溶液X是酸,试剂A的名称是紫色石蕊溶液;
(2)若X为稀硫酸,B为氧化物,它们生成的是黄色溶液,我们知道的黄色溶液应该为铁盐的溶液,所以B应该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C与X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是3:8,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且F和G组成元素相同;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G→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CO2
2
2222
2H O2
O
H
n
O+O
M
2
HCl+NaOH=NaCl+H O放出
【解析】
【分析】
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是3:8,则B是CO2,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故D是盐酸,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是水,则F是H2O,F和G组成元素相同,
G 是H 2O 2,222222H O 2O H n O+O M ↑,G →C ,则C 是O 2。

A 可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与E 之间可相互转化,A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A 是可以是NaOH 。

E 与CO 2之间可相互转化,与NaOH 之间可相互转化,且E 可与盐酸反应,E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E 是Na 2CO 3。

【详解】
(1)B 物质的化学式为CO 2;
(2)G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222H O 2O H n O+O M ↑;
(3)A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OH=NaCl+H O ,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故该反应是放出热量。

【点睛】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5.甲、乙两物质可相互转化:“甲−−→←−−
乙”(“→”表示一步进行转化)。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则甲为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写出甲和乙的一种组合:甲 ______、乙 ______ 。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CO 2 Fe H 2 Na 2CO 3+Ba(OH)2= BaCO 3↓+2NaOH [或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或Na 2SO 4+Ba(OH)2= BaSO 4↓+2NaOH 或2NaCl+2H 2O
通电2NaOH+H 2↑+Cl 2↑]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都属于同类别物质
①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甲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
②若甲、乙均为单质,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甲和乙的一种组合:甲是铁,化学式为Fe ;乙 是氢气,化学式为H 2;
(2)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或碳酸钡),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碳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Ba(OH)2= BaCO 3↓+2NaOH [或
Na2CO3+Ca(OH)2= CaCO3↓+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硫酸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与氢氧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硫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硫酸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 BaSO4↓+2NaOH;或者:
若甲、乙属于不同类别的含钠化合物,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氯化钠能与氢氧化钠相互转化,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乙是氯化钠,甲是氢氧化钠,则“乙→甲”的化学方
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6.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以下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操作I和操作II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

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
(2)反应(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蒸发浓缩过滤镁 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复分解
【解析】
【详解】
:(1)操作Ⅰ中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过程,属于蒸发结晶;操作Ⅱ分离粗盐和母液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加入石灰乳能生成氢氧化镁,故一定含有钠元素和镁元素,故填:蒸发结晶;过滤;钠和镁;
(2)反应(2)是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1)是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复分解反应。

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