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未来发展条件分析
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土地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分析
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土地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分析作者:李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9期摘要简要介绍了土地荒漠化在全球及我国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辽西北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研究概况,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沙土的水分、养分和物理性状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因地制宜地利用风沙土的特点,合理选择作物种植方式,从而达到保护耕地、减缓土地沙漠化、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风蚀荒漠化;风沙土;研究现状;利用前景;辽西北地区中图分类号 S157;S1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298-021风蚀荒漠化在全球及我国的现状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
由它造成的生物产量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据198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结果认为全球约1/4的陆地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9亿多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
1977年联合国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了由94个国家500多名代表参加的“世界风蚀荒漠化大会”,讨论了荒漠化的定义、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环境与发展”世界各国首脑大会上,将全球防治荒漠化问题列入了《21世纪行动议程》。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6月公布的我国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风蚀荒漠化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全国荒漠化土地每年每年扩展1 560 km2,70年代荒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 100 km2,80年代荒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 460km2,90年代荒漠化土地扩展3 436 km2。
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已经达到263.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
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已经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4,形势非常严峻。
而风蚀荒漠化(俗称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至2004年我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94 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77%。
试论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文化建设论文
试论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文化建设论文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试论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生态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试论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文化建设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辽西北生态状况辽西北地区地处辽宁省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
本地区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温差大、日照长、积温高和降水少,导致风沙、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
从自然生态方面上看,地理位置与气候状况是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原因。
(一)降水不足,风沙、干旱严重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一地区沙化严重,水资源不足。
据统计,这一地区是全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全省倒数第一,阜新为481毫米,大水面蒸发量14001800毫米。
朝阳市年平均降水量450580毫米,风力23级。
铁岭市为460毫米。
这一地区平均最大风速15米每秒,较强的风力、干旱的地表以及毗邻科尔沁沙地造成了这一地区风沙及水土流失严重。
(二)森林覆盖率低这一地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地区之一,林业基础薄弱。
1949年阜新市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到2003年阜新市森林覆盖率已达233%。
2006年铁岭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8%,2004年朝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35%,连续6年获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先进市称号,在2003年辽宁省林业系统1010工程竞赛中获九个单项先进,名列全省第一。
虽然经过努力,已有成效,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生态防护林,如何与辽西北自然状况相联系,建立起适应这一地区环境特色的生态防护屏障,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状况2006年阜新市自然保护区的覆盖率555%。
朝阳市在2004年自然保护区已经达9处,保护面积2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1123%。
辽西北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辽西北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在省域乃至全国经济中占有着主要部分。
从辽西北的实际情况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增强辽西北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建设小城镇,不仅可以壮大县域经济,还可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标签: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
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
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
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一、辽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从总体上看,辽西北的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县域的社会主体是农民, 经济主体多为农业经济及其副业, 县域发展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
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发展县域经济增长极是关键。
城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于城镇所发挥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在宏观区域中, 区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区域中心城市;在县域经济中, 县域经济增长极就是县域中心城镇。
在辽西北地区, 县城镇往往就是县域的中心城镇, 担当着县域政治、经济、社会中心的多重职责。
辽西北未来发展条件分析
辽西北未来发展条件分析【摘要】近年来,突破辽西北政策得到有利贯彻,政策效果明显,辽西北地区处于三大战略交汇处,有利于争取多方发展政策的支持,未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后发优势逐渐释放。
但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生态环境依然脆弱,高端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对策建议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以来,辽西北地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与体制创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未来辽西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有利条件1.1突破辽西北政策得到有利贯彻,政策效果明显突破辽西北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省级以上资金大量投入、招商引资措施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实施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使辽西北地区建成了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县域经济蓬勃发展,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更是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交通、能源、水利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并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地区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为未来辽西北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1.2处于三大战略交汇处,有利于争取多方发展政策的支持辽西北三市中阜新、铁岭两市,可充分依托沈阳经济区发展优势,提升自身发展。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交通走廊、城市带、经济带建设以及社保、教育、就业等要素的资源共享,为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了有力的发展条件。
沈阳作为区域中心,未来将逐步由能量聚集向辐射扩散转变,带动能力的逐步增强,为位于沈阳经济区内的阜新、铁岭两市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机遇。
朝阳市被省政府纳入沿海经济带的决策,为朝阳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0年朝阳市享受项目财政贷款贴息346.05万元,可拉动贷款4300多万元,新批的北票市荣庆球团15万吨黑色金属粉末烘熔制作项目等获得省财政贷款贴息政策支持。
辽西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
年均 降 水 量 4 1—6 5mm, 均 蒸 发 量 187 ~ 7 5 年 4
2 19mm。多年 平 均气 温 6 7~8 4℃ , 0℃ 积 9 . . ≥1
温为 32 9~ 3 无 霜期 为 14~13d 1 352o C, 4 6 。本 区
土地 资源 丰 富 , 动 力 成 本 较 低 , 收 人 人 口 比例 劳 低
大 , 植 业 待 开发 领 域 多 。另 外 光 、 、 能 等 资 源 种 热 风
丰富 。
2 林 业产 业发展模 式
析 , 辽 西 北 地 区林 业 产 业发 展 提 供 了建设 性 意 见 。 为
关键词 : 辽西北 ; 业产业 ; 林 发展潜 力; 发展趋势
中 图 分 类 号 :3 6 2 F 1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辽 西北 地 区概 况
辽西 北地 区包 括锦 州 、 新 、 岭 、 阳、 阜 铁 朝 葫芦 岛
林 地 经济 开发 可 以达到 近期 得利 、 长期 得林 、 远
近 结合 、 以短养 长 、 体 化经 营 的产业 化效 应 。林 地 立
经 济 开发 的主 要模 式 有 : 粮 型模 式 、 药 型模 式 、 林 林
林 花 型模式 、 烟 型模式 、 瓜型 模式 、 草 型模 式 、 林 林 林 灌 草 型模式 、 菌 型模 式 、 油 型模 式 、 林 林 林地 养 殖 模
2 3 林下 养殖 产业 模式 .
改单 一 生 态 建设 为 更 加 注 重用 材 林 、 济 林 建 经 设 , 造 文冠 果 和 大 扁杏 、 杏 、 、 营 山 枣 苹果 、 子 、 、 李 桃 葡萄 、 、 子 、 栗 、 桃 、 莓 等 多种 干 鲜 果 树 经 梨 榛 板 核 树 济 林 。 同时 , 用杨 树新 品种 , 力发 展速 生林 。北 应 大 票 、 平 在 20 建 08年 新 增 经 济 林 面 积 分 别 为 170 6 h 2 60 h m 、 4 m 。其 中 : 票 新 增 水 果 类 经 济 林 北 1 5 m , 增 干果类 经 济林 35h ; 平 新 增水 0h 新 4 1 m 建 果类经济林 50h 干果类经济林 200h 7 m , 7 m 。
辽西北:新的起点新的机遇
努
发 挥 比较 优 势
,
。
力 打造 以 新 型 能 源
属及锰 深加工
、
煤 炭 和 煤 化工
、
、
精 品钢材
、
有 色金
国最 大 的汽 车 动 力转 向泵 生 产 企 业 的 带动作 用
利用铸
家
新 型 建材
氟 化 工 为 主 的 六 大新 型 产 业
她
造 产业 集 聚 优 势
“
,
依 托 铁矿 石 资 源 优 势
建 设 的可 行性 林
“
、 ,
合 理 配 置 大 凌河 水 资 源
。
。
生 态 建 设 保 障辽 西 北 突 破
三北
”
实施 辽 西 北 边 界 防护
、
防护 林
,
、
荒 山 荒 地 造林
此外
。
封 山 育 林 和 防沙
区 4 0 万 公 顷宜 林
治 沙 五 大工 程
力争 到2 0
。
12 年辽 西 北 地
,
荒 山荒地 基本实现 绿化
,
有 着 丰 富 的矿 产 资 源
加 快 建 设 五 大特 色产 业 聚 集 区
,
即农 产 品 生 产 和
但 资 源 枯 竭 的 信 号 警 醒 着 开 发 者们 必 须 要 依 法 科 学 合 理
地 进 行 矿 产 资源 的勘 察 和 开 发
,
加工 聚集 区
区
林 木加工 产业 聚集 区
,
,
汽车改装及零部件
。
壮 大 纺 织 服装 产 业
建设 集 纺
,
确保 在 2 0 年 内本 埠 煤 炭 年产 量 保
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浅议
辽西北地区包括阜新、铁岭、朝阳三市。
其共同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乡村旅游是通过给游客提供农事渔牧、瓜果采摘、民俗文化、乡野童趣、养生度假、游览观光等旅游项目,满足游客休闲、体验、娱乐、观光、度假、购物等方面的需求。
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出现了一大批乡村旅游地和乡村旅游景区。
但是,由于缺乏规划,盲目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日益显现出营销的闭塞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以及重复性等弊端。
这严重影响着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对辽西北现有的旅游产品予以改进并且研发更为有效的乡村旅游产品,是目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辽西北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1、资源优势。
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利于打造佛教文化村;古生物化石分布广、储量大,在农村发掘的化石可就近藏于乡村博物馆;阜新、朝阳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打造温泉养生度假村;铁岭地区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宜人,利于打造观光度假村;此外,辽西北的沙地也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如建造沙雕公园、开发滑沙运动等。
因此,辽西北地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2、环境优势。
辽西北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由于乡村地区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为收入来源,无工业污染,而且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因此乡村地区较于城市地区空气质量更好,水污染程度较低。
此外,每村每户自种的纯天然绿色农作物,食用更为健康。
乡村的氛围也比较宁静、闲适,无都市生活的紧迫感。
综上所述,辽西北乡村地区是个宜居宜休闲宜养生的好去处。
3、政策优势。
2015年,辽宁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县以下农村公路设施建设,完成前期工作的农村公路和村内道路,逐步解决乡道、村屯断头路和“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辽西北地区是指辽宁省辽阳市、锦州市、盘锦市和葫芦岛市等地,位于京津冀地区西北部。
随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加速推进,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这一地区提供财政支持政策,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
一、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意义1.产业转移背景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产业的北迁和东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多的企业和制造业产业链将向京津冀外围地区扩散和转移,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2.承接转移的意义辽西北地区是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域之一,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等特点。
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就业和增加税收,有效减轻环境压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的现状1.现状分析目前,辽西北地区正在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政策,以促进产业转移。
一方面,推出了各类资金、贷款等财政支持项目,用于支持新设立或搬迁到该地区的企业。
对新招商引资项目提供财政奖励和补贴。
现有政策仍然存在不够完善、不够具体、不够有效的问题。
2.问题分析目前,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面临三大主要问题。
(1)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2)财政支持政策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无法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3)政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益输送。
三、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的研究建议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1)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财政资金规模。
(2)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资金效益。
(3)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财政支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2.完善财政支持政策(1)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持。
(2)落实财政奖励和补贴政策,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并激励创新。
论述辽西北地区工业企业发展问题
论述辽西北地区工业企业发展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辽宁西北部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上升期。
但在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工业产业,普遍表现为层次不高、整体实力不强等,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推动。
而辽西北地区普遍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化进程必然成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实现产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关键。
如何有效解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成为突破辽西北战略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而要想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有效破解,首先必须找到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产品科技含量不足,企业合作意识缺乏作为老工业基地,辽西北地区虽然部分企业拥有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但比例相对较低,可谓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的产品仍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
比如在粉末冶金行业,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缺乏自己的技术研发人员,很多铁选厂的外销产品仍以铁粉等初级矿产品为主,缺乏对产品的深加工,而在从事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中,产品档次低、工艺简单、竞争能力差、附加值极低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另外,虽然个别企业掌握着先进的行业技术,但是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喜欢单打独斗,封闭式生产经营模式严重,企业间缺乏合作,信息无法共享、技术难以交流,导致行业内产业配套协作和群体效应差,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和断层现象,资源浪费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再者,企业的产品外观有待改进。
如北票市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除尘器生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市除尘装备产品以经济实用、质量好为业内所公认,391m2电除尘器一度获得国际环保设备展览会奖项,但因其笨重的外观也有了“傻大黑粗”之称,这使得产品不仅难以被国内现代企业接受,更难以在国外立足。
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创新,提高产品外观意识,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从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辽西地区调研报告
辽西地区调研报告辽西地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辽西地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辽宁省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和一些传统产业,如煤炭、石油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辽西地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辽西地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辽西地区的农村和城市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
三、调研结果1.经济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辽西地区的经济状况仍然较为薄弱。
农业仍然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
传统产业如煤炭和石油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转型升级。
2.就业情况辽西地区的就业情况相对不乐观。
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就业机会不足,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虽然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但大多数职位集中在传统行业和低端制造业,缺乏高技能人才。
3.教育和培训辽西地区的教育和培训状况较为欠缺。
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资源不足,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四、发展建议1.推进产业升级辽西地区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炭和石油等行业转型升级。
同时,应继续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
2.注重农村发展辽西地区应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3.优化教育资源辽西地区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同时,可以引进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提升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4.加强就业培训辽西地区应加强职业培训,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
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
五、总结辽西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大对产业升级、农村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辽西地区可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提升。
辽西北风蚀荒漠化土地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分析
合理 种植方 式 , 以利 用保 持风沙 土 的水分 涵养和 土壤肥 力 。
3 不 同 利 用 方 式 对 风 沙 土 养 分 的 影 响
土壤 有 机 质 主要 来源 于 生物 作 用 , 常 采用 该 指标 来 通
反映土壤 肥 力状 况 。 有研 究发现 , 未经 人 为耕作 的风 沙 土可
防 护 林 的种 植 是 一 个 行 之 有 效 的 治 理 沙 化 土壤 的措 施。 大量 的试 验说 明 , 用封 山植树 来 固定 的沙丘 比流 动沙 采
丘 有机 质 含量有 所增 加 , 增加 程度 因地 区 、 其 树种 、 时间 、 生
长 状况 等 的不 同而 不 同。 沙坡 头 地 区 , 在 固定 沙 丘 0 08t ~. i n 的结 皮层 有机 质含 量 为 l. ,g08 70c 的结皮层 有机 62g【 ,.~ . m I 质含 量为 59gk , . ,g 分别 比流沙 高 2 、 。 3 8倍 草 本 植物 有 很强 的 保持 地 表 水 土 的功 能 , 因其 根 系 集 中分 布于 0 3 m 的表 土层 中 . 外还 能防 止 土地 盐渍 化 、 ~ 0c 此
荒 漠化 ( 蚀荒漠 化 是其 主要组 成部 分 ) 当今 世 界面 风 是
临 的严峻 问题 。 由它造成 的生 物产 量下 降 、 利用土 地 资源 可 丧 失和 人 类生存 环 境 恶化 已经 引起 了世 界 各 国的 重视 。 据 18 9 4年联合 国环境 规 划署评 估 ,结果 认 为全 球约 1 / 4的陆 地面 积 受到 荒 漠化 的 威胁 , 10多个 国 家和 地 区 、 亿 多 有 0 9 人 口受 到荒漠 化 的危 害 。9 7年联 合 国在 肯 尼亚 内 罗毕 召 17 开 了由 9 4个 国家 5 0多名 代表 参加 的 “ 界风 蚀荒 漠化 大 0 世
东北将来的发展趋势
东北将来的发展趋势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富集地,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资源逐渐减少的影响,东北地区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挑战。
关于东北将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经济结构转型。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东北地区正逐渐从传统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型。
例如,推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等服务业也将成为东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加强区域合作与开放。
东北地区与腾格尔沙漠、俄罗斯等地的接壤,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应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
此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东北经济走廊,将是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推动创新和人才培养。
创新是推动东北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
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加大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基地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留在东北,推动创新和产业转型。
最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东北地区的环境问题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应加强环境治理,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
同时,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横断山地、黑土地等生态系统,还原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的发展趋势将是经济结构转型、加强区域合作与开放、推动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通过转型升级,东北地区将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合力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繁荣。
北方的未来发展趋势
北方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人口转移和城市化: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程度将进一步加速。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失业率和住房成本的上升。
2. 经济结构转型:北方地区将加速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3.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北方地区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轻污染和降低碳排放。
4. 改善公共服务:北方地区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
5. 创新与科技:北方地区将加强科技创新和引进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6. 外向型经济:北方地区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企业落户。
7. 人口老龄化:北方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愈加严重,需加大对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服务。
总之,北方地区未来发展趋势将集中在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
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人口压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推进产业转移的目标。
随着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势的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辽西北地区正逐步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承接区。
辽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了京津冀向外转移制造业的热门目的地,同时也是辽宁省主要的工业经济带之一。
但是,要让京津冀产业转移真正落地在辽西北地区,必须依靠有力的财政支持。
本文旨在研究对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财政支持政策。
一、辽西北地区产业布局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辽西北地区地处辽宁省的西北部,包括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盘锦等地,辖区总面积8597平方公里,人口2175万。
该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是辽宁省的主要工业经济带之一。
近年来,辽西北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开展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辽西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呈现出以下特点:1. 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等传统重工业为主,但新兴产业也在逐渐崛起,如光伏光热、汽车零部件等;2. 前沿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3. 与东北地区相比,劳动力成本较低,但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中高级人才缺口较大;4.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但缺少一些交通设施和服务设备,制约了发展。
辽西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京津冀地区推动产业转移的压力有所增大,使得必须寻找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地点,辽西北地区则恰恰具有这样的条件;2. 京津冀地区人才成本高,而辽西北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落地;3. 京津冀地区空气、水质等环境问题严重,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使得辽西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具有更好的环境和政策基础。
1. 辽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特别是要加快推动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 投资环境和机制性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工业用地、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3. 与东北地区相比,交通设施和服务设备不够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要的措施。
辽西北人才环境对策分析
辽西北人才环境对策分析摘要:2003年,党中央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以后,中共辽宁省委先后提出加快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当前辽西北人才环境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对策有四:一是建立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二是营造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三是社会环境;四是政府服务环境。
关键词:辽西北;人才;环境;对策人才是振兴的根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于辽西北地区来说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辽宁西北部的锦州、阜新、铁岭、朝阳、葫芦岛5市是辽宁省经济发展较慢,对外开放较晚,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各方面的条件均落后于发达的沈阳、大连、鞍山等地区。
比如即使是同样事业单位的待遇,虽然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受各级财政和环境的影响实施不了。
地域差距导致辽宁省人才分布地域失衡,发达地区人才多,落后地区人才少。
据统计,沈阳、大连人才占全省总量50%,西北部落后地区5个城市人才总量不足全省20%。
5个城市每年考上大学(含专科)的有2万多人,回到家乡创业者寥寥无几,西北部地区的有些市县已有20多年未分进大学生,生产一线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短缺。
2003年,党中央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以后,中共辽宁省委先后提出加快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笔者认为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在人才开发上取得突破,吸引大量的人才服务辽西北地区。
而吸引人才非常关键的一点要建设良好的人才环境。
人才环境即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周围空间,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一、辽西北地区人才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不够,对人才政策、先进典型、人才作用发挥等情况宣传不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不浓。
二是政治地位不高。
对人才的社会尊重程度还有差距,人才的政治地位偏低。
东北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东北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东北地区未来的趋势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经济转型:东北地区原先以重工业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东北地区正逐渐向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转型。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创新企业和科技园区。
2. 区域协同发展:随着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可能会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例如,推动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等邻国进行合作,加强跨境贸易和投资。
3.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东北地区人口出现流出趋势,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其他地区就业和生活。
未来东北地区可能会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
4.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东北地区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的挑战。
未来可能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5. 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东北地区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基础。
未来可能会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村生活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可能的趋势,实际发展情况还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气候变化、国际环境等。
辽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及促进对策
的全面 发展 ,促 进该地 区乃至全 省经 济社 会 的协调
发展 。至 此 ,辽 西 北 成 为 辽 宁 省 第 三 个 区 域 板
块 ,辽西北 地 区作 为 一 个 新 的 城 市 区 域 ,翻 开
辽 宁 区域经 济发 展 的新 篇 章 。 突 破辽 西北 战略 实施 以来 ,省委 、省 政府 进一 步 加大 了对 辽西 北 的扶 持 力 度 ,在 建设 工业 园 区 、 发 展特 色 产 业 、加 速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加 强职业 教 育 以及 地 区矿产 资源 勘查 等方 面对 辽 西北 地 区采 取 了许 多 具 体 的政 策 扶 持 。实 践 证
辽 西北地 区 由位 于辽 宁西北 部 的阜新 、东北 部 的铁岭 和西 部 的朝 阳 3个地 级市 组成 ,下 辖 4个 县 级 市 、6个 县 、2个 自治 县 。辽 西 北地 区 土地 面 积 4 5 平 方公 里 ,占全 省总 面积 的 2 . % ,接 近三 30 0 93 分 之一 。而 且 ,朝 阳市 以1 6 平方 公 里 的 土地 面 97 0 积 位列 全省 l 4个 地 级 市 之 首 ,铁 岭 以1 3 平 方 29 5 公里 的 土地 面积 位列全 省第 四 ,阜新 的土 地面 积也 超过 了 1万平 方公 里 。与广 阔 的土地 面积 相 比 ,辽 西北 地 区 的总人 口相对 较少 ,为 8 9 3万人 ,只 占 3.
期 全 国城 镇 人 口比重 仅 为 2 . % ,辽 宁 省 的 城 镇 85 化水 平 比全 国 平 均 水 平 高 1 . 5 7个 百 分 比。然 而 , 辽宁 省 的 城 镇 化 水 平 在 1 9 9 4年一2 0 0 9年 的 1 6年
辽西北计划面试题目(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辽西北地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加快辽西北地区的发展,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我国政府制定了辽西北计划。
为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投身于辽西北地区的发展,特举办辽西北计划面试。
二、面试题目一、综合分析题1. 请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辽西北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 请分析辽西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3. 请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谈谈你对辽西北地区发展的建议。
二、案例分析题1. 某辽西北地区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请分析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2. 某辽西北地区企业因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情景模拟题1. 假设你是辽西北地区某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现在有一家知名企业有意向在辽西北地区投资,请你模拟与该企业进行洽谈的过程。
2. 假设你是辽西北地区某企业的一名员工,因工作失误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请你模拟与领导沟通,表达自己的歉意,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组织协调题1. 某辽西北地区举办一场大型活动,作为活动负责人,请你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2. 某辽西北地区政府部门因工作失误,导致一项政策执行不到位。
请你模拟协调各部门,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五、人际关系题1. 你在工作中与同事产生了矛盾,请谈谈如何化解矛盾,维护团队和谐。
2. 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难以相处的领导,请谈谈如何与其相处,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应变题1. 某辽西北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作为救援人员,请你模拟如何组织救援工作。
2. 某辽西北地区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作为企业负责人,请你模拟如何处理事故,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七、言语理解与表达题1. 请用200字以内,概括以下段落的主要内容:“近年来,辽西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望辽西演讲稿
展望辽西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辽西的一名学生,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辽西未来的展望。
辽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地方。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辽西的发展一直相对较慢。
但是,我相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辽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首先,我认为辽西的交通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辽西将成为连接东北和内蒙古的重要枢纽。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加快,这将大大缩短辽西与其他地区的距离,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
其次,辽西的经济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辽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特别是煤炭、铁矿石和大豆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辽西将逐渐转型为绿色经济的示范区域,发展新能源、生态农业等产业,为辽西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此外,辽西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辽西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同时,辽西还将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辽西的文化软实力。
最后,我相信辽西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辽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辽河、大兴安岭等,这些资源是辽西发展的宝贵财富。
辽西将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源,让辽西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展望辽西的未来,我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辽西的发展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辽西的明天而奋斗!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西北未来发展条件分析
【摘要】近年来,突破辽西北政策得到有利贯彻,政策效果明显,辽西北地区处于三大战略交汇处,有利于争取多方发展政策的支持,未来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后发优势逐渐释放。
但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生态环境依然脆弱,高端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对策建议
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以来,辽西北地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与体制创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未来辽西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有利条件
1.1突破辽西北政策得到有利贯彻,政策效果明显
突破辽西北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省级以上资金大量投入、招商引资措施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实施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使辽西北地区建成了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县域经济蓬勃发展,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更是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交通、能源、水利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并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地区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
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为未来辽西北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1.2处于三大战略交汇处,有利于争取多方发展政策的支持
辽西北三市中阜新、铁岭两市,可充分依托沈阳经济区发展优势,提升自身发展。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交通走廊、城市带、经济带建设以及社保、教育、就业等要素的资源共享,为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了有力的发展条件。
沈阳作为区域中心,未来将逐步由能量聚集向辐射扩散转变,带动能力的逐步增强,为位于沈阳经济区内的阜新、铁岭两市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机遇。
朝阳市被省政府纳入沿海经济带的决策,为朝阳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0年朝阳市享受项目财政贷款贴息346.05万元,可拉动贷款4300多万元,新批的北票市荣庆球团15万吨黑色金属粉末烘熔制作项目等获得省财政贷款贴息政策支持。
同时,毗邻渤海,与锦州港、葫芦岛港距离较近的区位优势,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与良性互动,提升朝阳市经济整体竞争力。
辽西北三市不但获得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的政策支持,同时分别融入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发展之中,政策的叠加效应,将促进辽西北快速发展。
1.3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后发优势逐渐释放
有限土地资源和相对短缺的能源供给是制约辽宁“十二五”时期各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全省比较,辽西北地区恰恰在这两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辽西北地区经济密度较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为辽西北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步伐加快,矿产资源储量前景乐观,丰富的矿产资源将成为辽西北地区,乃至辽宁省的重要经济支撑。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辽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位于下游水平处于中期加速阶段,提升空间巨大。
随着全省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涨,以及辽西北地区人口素质和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辽西北地区价格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工资收入的提升,又会促进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拉动地区消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形成经济社会互动、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随着辽西北自身发展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加之自身的优势,未来辽西北后发优势将逐渐显现。
2.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2.1经济总量虽发展迅速,但综合实力不强
“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以来,各市虽发展迅速,增长速度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整体实力仍相对较弱。
在全省的经济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010年,辽宁14个地级市按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阜新、朝阳、铁岭分别位于第14位、12位和第11位,按人均GDP排名也是在第14、12和11位,排名居全省后列。
同时,虽然经济发展方式在逐步改变,但目前仍过分依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缺乏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做支撑。
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有待做大做强。
同时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也相对较少,连年赤字造成当地财政负担过重,从而导致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跟不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大
尽管经过近三四年的努力,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但生态环境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未来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仍然很大。
一方面,在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施下,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消耗会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像朝阳市,未来发展受水资源约束也会较大。
2.3高端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由于长期各市经济发展滞后的宏观环境和城市配套环境相对弱势,导致很难留住人才。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高端人才短缺。
像朝阳只有1所普通高等学校,而且中等职业学校也偏少。
辽西北各市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人才匮乏,无论从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申请专利数,还是科技人才数量三市在全省的排名都靠后。
三市科技人员大约只占全省的6%左右,申请专利数只约占全省同类企业的3%左右。
因此,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没有基础,后期又缺乏有效投入,造成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处于低层次徘徊,在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全市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3%和7%。
2.4区内区际一体化水平低,缺少分工协作
当前各市现代化、本地化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
“大而全”和“小而全”问题仍存在,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很多合作仍停留在初始的原材料供应与需求阶段上,较长的产业链尚未形成,现有加工、制造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优化组合,缺乏一批专业分工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是辽西北产业生产协作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区域内,由于各个城市之间,既存在合作关系,又因资源等存在激烈竞争,因此区域一体化水平还相对较低。
在区际间,由于辽宁乃至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相似,各地区在石化、冶金、能源和机械加工等行业围绕资源、项目和市场等方面的竞争较为激烈,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跨省间企业联合和资产重组、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也缺少相应的分工和合作。
此外,还存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约占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多些。
资源性产业根深蒂固,经济增长对资源性产业依赖度依然较高,占产业和税收比重虽有所下降,接续替代产业的规模有待进一步壮大;煤矿企业破产遗留的大集体问题还没有根治;由于劳动力技能单一,产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压力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