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下)doc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中国农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将课文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对农民的同情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的品质,增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主题,能够分析和解读课文内容。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中国农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
2. 将课文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 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关注,增强对农民的同情和理解。
1. 课文《蒲柳人家》的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农村风光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蒲柳人家》,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学生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和结构,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农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5.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课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农村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的生活现状和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6蒲柳人家教案新人教版
6 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出色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述,琢磨语言运用的高妙。
4.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明白得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1.朗诵,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式】:朗诵法、研讨探讨法【教具预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窗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咱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确实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咱们一路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
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的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作者及相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课文《蒲柳人家》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友情的看法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疑点和难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文本内容,掌握课文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3. 利用情感共鸣法,激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精彩8篇)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篇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
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新)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新)《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记忆、理解“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认物形象,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诵读,体验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时间:二课时课前音乐:彭丽媛的《父老乡亲》背景图片:北运河风光。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蒲柳人家。
1.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说会写些什么?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
小说会写一个普通的农家,几个普通人。
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2.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注释和前言。
3.不错。
能运用课文信息。
让我们先看看作家情况。
生齐读: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
(多媒体展示)补充:1952年,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
次年,该小说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当时,刘绍棠也读高中。
他的老师不好意思讲课,就请坐在下面的刘绍棠讲。
他的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
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多媒体展示)二、抓住文眼,以点带面1.课文《蒲柳人家》是小说的前两节,但它相对独立完整。
请同学们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说说理由。
我认为是这一句: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贱扣儿。
因为出现在第一部分的首尾和第二部分的结尾,友韦围绕它展开。
齐读: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多媒体展示)2.读了这句话,请你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提几个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教学设计
3.引入课文《蒲柳人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以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村家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重点讲解课文的生词、成语、俗语以及描写手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增进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2.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培养学生关注农村生活,理解劳动人民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农村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背景,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农村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体验农村生活,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开展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创作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4.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如采访农村老人、写信给农民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社会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简介和背景,了解小说《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主题和情节。
2.学会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能。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主题和情节。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描写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能。
2.理解和分析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阅读策略教学法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介绍《蒲柳人家》的写作背景和情节,画面地描述湘西山区的恶劣环境和穷苦的农民生活,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阅读小说(30分钟)让学生阅读小说,并记录下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难度,引导他们运用阅读策略,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3.课堂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描写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交流彼此的分析和理解。
4.讲解重点和难点(20分钟)结合短篇小说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说明,重点讲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性格描写和描写手法,难点讲解小说中的复杂情节。
5.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对带领学生分析复杂情节的有些问题进行再次强调,并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
六、课堂作业1.阅读小说后,回答本节课中提出的问题。
2.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和“阅读策略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小说《蒲柳人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讲解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锻炼了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多次互动,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蒲柳人家》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掌握生字词和词语的含义、用法。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
训练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掌握生字词和词语的含义、用法。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的把握。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以图片展示蒲柳人家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背景。
提问:“你们对家乡的自然风光有何印象?”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通过造句巩固生字词。
4.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老柳树、小河、燕子等。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如:老柳树的形态、小河的流淌等。
学生通过描绘,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的美好。
3.主题思想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主题思想,如:家乡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要求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1.作业反馈教师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2.课文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3.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1.环境描写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它们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比如‘老柳树垂下的枝条像老人的胡子,随风轻轻摇曳’,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外貌,还赋予它一种生动的情感。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蒲柳人家》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把握小说的主线情节,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蒲柳人家》的阅读兴趣,理解作品背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1. 教师简要介绍《蒲柳人家》的作者萧红及其文学地位。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及主线情节。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章节二:分析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分析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刻画手法。
教学难点:深入剖析人物性格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自关注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成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三:品味语言表达教学目标:1. 赏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2. 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赏析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1. 教师提出赏析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 学生自主赏析,记录下自己喜欢的语句及其理由。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赏析成果,师生互动,共同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章节四:探讨作品主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主题,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联系现实生活,深入剖析作品主题。
教学过程:1. 教师提出探讨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作品主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章节五:作业与拓展教学目标:1. 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四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蒲柳人家》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目标: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学习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彩语言。
重点: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教学流程论英雄蒲柳人家侠肝义胆一师: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英雄情结,他们崇拜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文学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传奇:师:有同学会说,英雄的产生必然有其壮阔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这么多英雄?其实不然,著名作家刘绍堂就将他的视线投注到了他的家乡——京东北运河两岸的蒲柳人家即穷苦农民身上。
《蒲柳人家》说的是有一个叫望日莲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养媳,从小受尽了折磨,后来与一个叫周檎的青年相爱了,杜四不甘心,勾结巡警、恶霸要将望日莲卖掉,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矛盾激化了,谁来解救这一对青年?危难时刻显英雄,这英雄不是别人,就是村里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为首的父老乡亲,他们一齐出面,淹死狗巡警,挫败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莲认为干女儿,当起了保护神,演绎了一出侠肝义胆的英雄传奇。
全篇共____节,主要情节却只占两节,其余____节分别记述了十来个与故事相关的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
这篇课文选的是前两节,浓墨重彩描绘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
小说在结构上与《水浒》一脉相承,人物刻画上也多用外号和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正是我们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常见手法。
品英雄乡间人物可敬可爱二1、说英雄人物共同特点。
师:说到水浒英雄,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些表现他们英雄性格的词语,请同学们来说一些: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大胆泼辣、敢做敢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师:那么,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有没有这些英雄的品格呢?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这两个人物英雄特点的句段朗读品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蒲柳人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有的可能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充满热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有的可能对此较为冷淡,缺乏兴趣和动力。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存在阅读习惯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蒲柳人家》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文本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蒲柳人家》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蒲柳人家》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3.人物形象:主人公XXX、母亲XXX、父亲XXX等4.情节结构:开端-发展 Nhomakorabea高潮-结局
5.文学手法:象征-比喻-拟人等
6.修辞技巧:排比-对偶-夸张等
7.语言特色:词汇丰富-句式多样-语调优美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蒲柳人家》是一部描绘中国农村生活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的艰辛生活。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蒲柳人家》,使学生了解农村生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小说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章节内容概述2.1 章节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小说的开头部分,讲述了主人公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和家庭背景。
通过阅读本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小说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2 学习重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小说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阅读理解3.1 阅读理解题目1. 主人公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2. 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 本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了农村的生活?3.2 答案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内容,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第四章:文学鉴赏4.1 文学鉴赏题目请学生分析本章中的描写手法和人物塑造,思考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农村生活和人物形象。
4.2 答案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人物塑造,让学生了解小说艺术的特点。
5.1 课程回顾5.2 作业布置请学生预习下一章内容,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并写一篇关于本章的学习心得。
第六章:章节内容概述6.1 章节介绍本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一家人在农村生活中的艰辛和努力。
通过阅读本章,学生可以了解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他面临的困境。
6.2 学习重点本章的学习重点是理解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分析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第七章:阅读理解7.1 阅读理解题目1. 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2. 主人公的家人对他的行动有何反应?3. 本章中描写了哪些细节体现了主人公的成长?7.2 答案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内容,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第八章:文学鉴赏8.1 文学鉴赏题目请学生分析本章中的描写手法和人物塑造,思考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变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6课《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学习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自己村里富有特点的老年人形象,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交流巩固生字词。
3.交流对课文内容初探结果。
三、了解人物及情节1. 本文是什么文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小说(中篇小说节选),原文共12节,课文节选的是第1、2节。
1936年。
2.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还涉及到哪几个人物?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纤夫和船老板;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老秀才;在通州潞河中学念书的周檎等。
3.将文章分为两部分,怎样分?原文为两节:第一节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开头到“一点也没有写字的兴致”);第二节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到完)。
四、分析内容及人物(一)浏览课文中描写何满子的文字,谈谈何满子的形象特点及在小说中起的作用。
何满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的眼睛,串起整个故事。
(二)浏览课文6、7自然段,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用一句话概括第7段的内容。
2.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
你知道“一丈青”出自何处、有什么含义吗?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是《水浒传》中扈三娘的外号。
至于有什么含义,请看《水浒传》:第46回扑天雕两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第47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第49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人教初中语文九下《6蒲柳人家》word教案 (5)
《蒲柳人家》(节选)学习内容: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二、探究质疑1、为什么爷爷号称“何大学问”?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这表现出他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渴求知识而不得的贫苦百姓的心声。
3、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充满乡土气息。
1、阅读“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后回答。
⑴选文第1段中的第1句的作是什么?承上启下。
⑵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那么他是不是真有大学问?(用原文回答)可从没进过学堂一天,斗大的字认不得三筐,而且只会念不会写。
⑶“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这里的“真”应如何理解?他有真正的行动: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⑷请概括选段的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充满乡土气息。
⑸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女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良、顾大嫂。
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蒲柳人家刘绍棠“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民族作风“何大学问”:民族气派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蒲柳人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课蒲柳人家教学目标1.通过赏析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2.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领略小说中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欣赏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激趣型)准备相关的图片,学生欣赏,教师适时的引导:让我们想像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风光,呼吸着瓜棚豆地泥土气息,在运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进别具乡土风味的《蒲柳人家》。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疑型)“谁知道《水浒传》中外号叫一丈青的是谁【生:扈三娘】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一丈青大娘【生:哈哈,大娘也能叫一丈青?】是啊,这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能不能和梁山上的扈三娘相媲美呢?我们抓紧时间来学习吧!导入设计3:【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
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与望日莲顺利完婚。
课堂实录一、整体感知,走近人物【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文章,了解小说中的三个人物。
】1.本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3.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4.“何大学问”爷爷的外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他“何大学问”?5.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学生初读文章,大致了解文中人物,分析问题,得出答案)(教师巡视指导,明确答案)明确:1.本文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
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蒲柳人家》,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蒲柳人家》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4.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诗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蒲柳人家》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从课文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将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蒲柳人家》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修辞手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八、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诗词、绘画、建筑等,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下)doc初中语文镇定讲课«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讲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一般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专门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
课文节选的是小讲的前两节。
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要紧人物:机警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讲的要紧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咨询是小讲的两个要紧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讲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
对作品中的要紧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动身。
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杰出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
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爱好,鼓舞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讲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白得、积存〝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1.观赏文中刻画的鲜亮、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讲中杰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明白得小讲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受小讲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讲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讲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小讲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讲语言爽朗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杰出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会小讲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舞学生结合阅读体会,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讲的专门魅力。
教具预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小讲情节场景。
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讲«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确实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专门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刘绍棠简历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讲。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讲«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讲«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讲»丛刊主编等职。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讲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讲,«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讲,«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
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讲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讲奖。
他的作品行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镇定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以下字词。
投影;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到气(dáo)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
膺:承担,承当。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概首尾贯穿。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希望殷切。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摸索:(1)小讲通过充满稚气、机警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
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咨询是课文的两个要紧描写对象。
那么,他们两人鲜亮的性格特点是什么?(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1)作者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咨询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
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
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险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闻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爷爷何大学咨询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
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大方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
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咨询〞的外号。
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讲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讲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那个人,不明白钞票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因此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钞票。
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3.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讲语言。
教师提示:小讲的语言运用专门有特色。
在表达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纳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爽朗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另一方面。
作者又继承了讲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专门有节奏感。
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然而,假如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讲增加了幽默诙谐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杰出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讲的艺术风格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讲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提示:小讲«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
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
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咨询的走西口等都不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表达在哪些方面?学生联系熟悉的占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讲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小讲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要紧表达在:第一,从人物形象来讲,小讲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咨询〝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讲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讲和民间讲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小讲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咨询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
另外,小讲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
小讲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不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
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讲和讲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总之。
小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讲的专门魅力。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
〝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
透过小讲的渲染,我们洞悉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不管是古代,依旧现在,乃至今后,生活的底色差不多上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
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六、布置作业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讲常见的表现手法。
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画生活中一位个性鲜亮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板书设计蒲柳人家刘绍棠〝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口苦心甜溺爱孙儿民族作风〝何大学咨询〞:民族气派侠肝义胆仗义轻松大方豁达爱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