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水质原始记录

环境监测水质原始记录

环境监测水质原始记录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污水采样记录表
采样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
配置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pH测定原始记录表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溶解氧分析记录表
(电化学探头法)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化学需氧量测定原始记录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第页共页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截距a 斜率b 相关系数r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截距 a 斜率 b 相关系数 r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空气有害物质检测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见证人
监理单位 室气
序日 时 温压
号 期 间 ℃ k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采样点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气相色谱仪 可见分光光度计
大气采样仪 环境氡测量仪
样品状态
房间总数
抽检数量
封闭 情况
样品 谱图号醛 氨 苯 TVOC 氡
mg/ m3 mg/ m3 mg/ m3 mg/ m3 Bq/ m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醛标准曲线记录号: 氨标准曲线记录号: 备 苯标准曲线记录号: 注 TVOC 标准曲线记录号:
体积换算系数=[273/(273+室温)]×(气压/101.3)
标准曲线:A=MC+N
甲醛: M=
N=
R=
氨: M=
N=
R=
审 核:
检 测: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HJ00002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HJ00003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HJ00005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备注
******
数据分析表:

吸光度

甲醛

样品 空白 样品 空白
显示值
苯(mg/m3)
样品 谱图号 浓度
空白 谱图号 浓度
TVOC(mg/m3)
气体 流量 l/min

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V(L)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
(μg)
空气中苯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TVOC采样检测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热解析/气相色谱法
检测设备
热解析、气相色谱仪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Tenax管
采样点温度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
V (L)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μg)
空气中TVOC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游离甲醛现场检验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温度

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
湿度
%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本底值
响应值
甲醛浓度(mg/m³)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氨采样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检测设备
分光光度计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气泡吸收管
采样点温度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Vt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0(L)
样品溶液吸光度A
空气中氨浓度(mg/m³)
Y=bX+a格式的标准曲线为: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XXXHJ-03-YJ00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详细见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共页第页XXXHJ-03-YJ003 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5分析项目:样品类型:样品来源:室温:仪器型号:电极型号:检验记录注:第页56XXXHJ-03-YJ004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7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共页第XXXXHJ-03-YJ005 pH值测定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注:共页第页59XXXXHJ-03-YJ006 环境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记录(分光光度法)受测单位: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年月日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室温:测定波长(nm): 仪器型号:标准溶液浓度: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0采样点名称: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1XXXXHJ-03-YJ007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计算公式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62检验记录标准溶液名称: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标准溶液浓度:63XXXXHJ-03-YJ008WJ-60B型皮托管平行法自动跟踪烟尘测试仪原始记录受测单位锅炉型号除尘设备烟囱高度(m)额定蒸发量(t/h)工况蒸发量(t/h)额定工作压力(MPa)工况工作压力(MPa)烟道截面面积(m2)烟气温度(℃)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皮托管系数测试断面位置采样咀直径(mm)含湿量(%)环境温度(℃)大气压(KPa)烟道全压(KPa)烟道静压(KPa)锅炉安装日期测量日期过剩空气系数林格曼黑度(级)SO2测试浓度(mg/m3)折算浓度(mg/m3) SO2排放量(kg/h)测量人员:分析人员:复核人:审核人:共页第页64XXXXHJ-03-YJ011自采样品流转单XXXXHJ-03-YJ0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现场记录表测试人员:复核:审核: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XXXXHJ-03-YJ017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第页共页测试人员:复核者:审核者:XXXXHJ-03-YJ019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分析项目: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XXXXHJ-03-YJ019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测定波长(nm):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记录共页第页。

监测原始记录表格(环保)(2018)(修改版)

监测原始记录表格(环保)(2018)(修改版)

附录武威市保护环境监测站原始记录表目录目录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采样记录表采样人:同步方采样人:复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现场监测记录表水体名称:断面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现场监测记录表(续)监测人:同步方监测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样品交接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样品流转记录表采样日期: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实验室温度:湿度:天平型号:天平编号:称量物:干燥条件:±℃小时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配制人:复核人:年月日年月日WWHJ-JL-2020-YS-SZ-007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标准溶液标定记录表LHJ-JJ-04-012pH值测定原始记录表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溶解氧(滴定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溶解氧(滴定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化学需氧量(容量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化学需氧量(容量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LHJ-JJ-04-017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LHJ-JJ-04-017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Ⅱ(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WWHJ-JL-2020-YS-SZ-015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原始记录表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WWHJ-JL-2020-YS-SZ-017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氮校准曲线原始记录表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WWHJ-JL-2020-YS-SZ-021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3)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氟化物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氟化物测定原始记录(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离子色谱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离子色谱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离子色谱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石油类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监测原始记录表格(环保)(2018)(修改版)

监测原始记录表格(环保)(2018)(修改版)

附录武威市保护环境监测站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米样记录表米样人:同步方米样人:复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现场监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现场监测记录表(续)监测人:同步方监测人: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样品交接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水质样品流转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分析人:校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监测任务名称: WWHJ-JL-2020-YS-SZ-006合同编号标准溶液配制记录表监测任务名称:复核人:年 月 日配制人:年 月 日WWHJ-JL-2020-YS-SZ-007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标准溶液标定记录表LHJ-JJ-O4-012PH值测定原始记录表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溶解氧(滴定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溶解氧(滴定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合同编号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合同编号精 密 度 检 查平行样 样品编号平行样 样品编号平行样 样品编号样品浓度 ( )样品浓度 ( )样品浓度 ( )均值()均值( )均值(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是 □否是否合格 □是 □否是否合格□是 □否准 确 度检 查质控样 样品编号保证值 ( )测定值 ( )是否合格□是 □否计算公式: 1.样品不经稀释: I10 K 10 c 8 1000I Mn1002.样品经稀释:V 1:滴定样品时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ml ); V 0:滴定空白时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ml ); V 3:样品体积(ml ); K :校正系数;c :草酸钠溶液浓度(mol/L ); f :稀释样品时,蒸馏水在100ml 测定用体积内所占比例。

10 V 1 K 10Mn 10 V 0 K 10 C 8 1000分析人:年 月 日复核人:审核人:年 月 日年 月LHJ-JJ-O4-014化学需氧量(容量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化学需氧量(容量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年月日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LHJ-JJ-O4-014WWHJ-JL-2020-YS-SZ-012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合同编号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 WWHJ-JL-2020-YS-SZ-012合同编号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分析人:复核人: 审核人: 年月日LHJ-JJ-O4-017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LHJ-JJ-O4-017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WWHJ-JL-2020-YS-SZ-014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H监测机构名称: WWHJ-JL-2020-YS-SZ-14监测任务名称:合同编号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H(续)监测机构名称:WWHJ-JL-2020-YS-SZ-15监测任务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H(续)复核人: 审核人: 分析人:年月日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 WWHJ-JL-2020-YS-SZ-16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原始记录表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合同编号标液名称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WWHJ-JL-2020-YS-SZ-17合同编号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续)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WWHJ-JL-2020-YS-SZ-016 合同编号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 WWHJ-JL-2020-YS-SZ-17总氮校准曲线原始记录表标液名称标液浓度()配制日期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合同编号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WWHJ-JL-2020-YS-SZ-181 1 1 1合同编号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采样 日期 分析 日期 年 月 日 时分析仪器名称及型号 年 月 日 时 仪器溯源方式背景扣除方式元素 干燥温度(C ) 原子化温(C ) 干燥温度 (C ) 原子化温(C ) 干燥温度(C ) 原子化温(C )干燥时间 原子化时间 干燥时间 原子化时间 干燥时间 原子化时间 元素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检出限 ()前处理方法 序号 样品编号元素样品 吸光 度仪器 编号仪器溯源有效期前处理设备名称及编号 原子化条件灰化温度(C )净化温度(C ) 灰化温度(C ) 净化温度(C ) 灰化温度(C )净化温度(C ) 测量方式 石墨炉法火焰法灯电流 (mA )灰化时间 净化时间 灰化时间 净化时间 灰化时间 净化时间波长 (nm)狭缝宽度 (nm )□电热板□微波消解 卫肖解仪□无□电热板□微波消解 卫肖解仪□无 □电热板□微波消解 卫肖解仪□无 稀释/ 样品 浓缩 浓度 倍数()元素 元素 样品 吸光度稀释/ 浓缩 倍数样品 浓度 ()样品 吸光度稀释/ 浓缩 倍数样品 浓度 ()合同编号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备注:合同编号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合同编号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监测任务名称:WWHJ-JL-202O-YS -020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WWHJ-JL-202O-YS -020合同编号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WWHJ-JL-202O-YS -020合同编号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WWHJ-JL-2020-YS-SZ-021 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WWHJ-JL-2020-YS-SZ-021 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WWHJ-JL-2020-YS-SZ-021 监测机构名称: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监测任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编号WWHJ-JL-2020-YS-SZ-021 监测机构名称:分析人:年月日复核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任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发射质谱测定原始记录表(续3)WWHJ-JL-2020-YS-SZ-022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WWHJ-JL-2020-YS-SZ-022 监测机构名称: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1)WWHJ-JL-2020-YS-SZ-022合同编号总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2)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氟化物测定原始记录表WWHJ-JL-2020-YS-SZ-023合同编号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OO九年十二月原始记录表目录、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吸收 (冷)原子荧光 法分析原始记录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I )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I )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I )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分析原始记录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01 002 003 004005 006 007 008 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煤样采样和交接记录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 24 小时)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记录 噪声监测原始记录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记录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飞机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工业企业噪声源监测原始记录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结构传播敏感建筑物室内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样品委托单(站内)监测结果统计表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 I ) 烟尘及气态污染物现场测试记录()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Ⅳ) 自动烟尘 (气)采样仪记录表 (I ) 烟气分析仪测量记录表 二恶英前处理原始记录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二噁英)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勘察记录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记录 现场监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交接单028 029 030 031032033 034 035 036 037 038039040 041 042 043 044 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室内空气现场监测(苯、 )记录表 室内空气监测(甲醛、苯系物)记录表室内空气现场监测(甲醛、氨)记录表 室内空气现场监测(氡)记录表 烟气黑度原始记录表 燃煤的煤质分析原始记录表 叶绿素 a 测定原始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结果记录表 环境臭气测定结果登记表 环境臭气测定配气记录环境臭气测定嗅辨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配气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嗅辨记录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分析原始记录 污染源监督监测评价标准确认记录表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 (I )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Ⅱ)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 浮游植物定量原始记录表 浮游植物定性原始记录表 酶联免疫反应原始记录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原始记录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Ⅰ)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Ⅱ) 流量测试记录表 分析原始记录(Ⅰ) 分析原始记录(Ⅱ) 分析原始记录(Ⅰ) 分析原始记录(Ⅱ) 红外气体分析原始记录 细菌总数检验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060 061 062 063 064065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84085085086086087088089汽车污染物监测原始记录在用汽车自由加速试验 (不透光烟度法 ) 现场测试记录 在用汽车自由加速试验 (波许烟度法 ) 现场测试记录 总有机碳()分析原始记录 土壤石油类分析原始记录 浮游动物定量原始记录表炉窑情况登记表 燃料采样记录表 油烟净化设施情况登记表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建筑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氟化物、硫化物、降尘缸放置记录 固废腐蚀性、土壤原始记录 土壤分析原始记录090 091 092 093 094095096 0970980991001011021031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 2009 年 11 月 第一版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浊度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电极常数 分析日期 温度 ℃ 标准缓冲液( Ⅰ)理论值 测定值 标准缓冲液( Ⅱ)理论值 测定值 标准缓冲液( Ⅲ )理论值 测定值分析者 校核者审核者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2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Ⅰ)(适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机)003 样品类别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适用离子色谱法)003 样品类别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适用高效液相色谱)003 样品类别分析日期室温℃ 湿度%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004采样地点点位编号天气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分析者 校核者 审核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 2009 年 11 月 第一版V %冷)原 子吸收 荧光 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 005 分析日期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006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L1L2%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007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名称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仪器主要分析条件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007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校准曲线和质控记录008 %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0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线性相关系数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011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定溶液浓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012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Ⅲ )013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化学需氧量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氯气校正法70——2001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I)014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5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6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17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18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01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室温℃;湿度:%分析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020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021 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检出限3/(100 2碱片·d) 碱片有效采样面积2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022配制日期配制人标定日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标准物质配置记录注:体积和浓度必须写明单位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26分析者 校核者 审核者 共 页 第 页般试剂配制记录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样品编号(取样量)(分取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过程)测(得)值平均值(样品浓度)计算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色度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分析条件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27项目名称监测目的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采样日期调查船(车)采样工具采样位置及层次天气气温℃采样者分析者校核者送样时间送样者接样时间接样者共页第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28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采样日期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排放方式:连续、间歇小时/日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电话采样者校核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a)029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b)029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030 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采样日期采样工具采样方式调查船天气气温℃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煤样采集和交接记录031 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采样日期采样方式:企业当事人签字电话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以下是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长达。

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学习使用环境监测仪器;3.掌握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实验仪器:1.温度计;2.湿度计;3.噪声计;4.颗粒物浓度检测器。

实验步骤:1.选择实验场地,确定环境监测点;2.安装环境监测仪器,启动检测程序;3.记录环境条件和检测数据;4.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分析环境监测数据。

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实验场地:学校南门广场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环境监测点:南门广场正中央环境条件:温度:30℃湿度:50%噪声:70dB颗粒物浓度:300ug/m3检测数据:时间温度(℃)湿度(%)噪声(dB)颗粒物浓度(ug/m3)8:00 29.6 50.2 67.3 2809:00 30.1 49.8 68.1 32010:00 30.4 49.6 69.4 34011:00 31.2 49.3 70.1 36012:00 31.5 49.2 70.5 38013:00 31.8 49.0 70.8 39014:00 32.0 48.8 71.2 40015:00 31.5 49.2 70.5 38016:00 31.3 49.5 69.8 360数据处理:1.温度变化趋势:温度呈现先升高,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最高温度为32℃,最低温度为29.6℃。

2.湿度变化趋势:湿度呈现先稳定在50%左右,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最高湿度为50.2%,最低湿度为48.8%。

3.噪声变化趋势:噪声呈现先稳定在67dB左右,然后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噪声为71.2dB,最低噪声为67dB。

4.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颗粒物浓度呈现先升高,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高颗粒物浓度为400ug/m3,最低颗粒物浓度为280ug/m3。

分析:综合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可以发现南门广场的环境状况整体上还算良好,但是颗粒物浓度较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源或加强空气净化。

水质环境检测公司原始记录表格

水质环境检测公司原始记录表格

样品编号:XL2019—检测项目:色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1铂—钴标准比色法(一)检测步骤:(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及5.00mL ,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铂-钴标准液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本批次检测结果(度):报告结果为中位数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样品编号:XL2019—检测项目:浑浊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2.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一)检测步骤: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

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2)将振摇均匀的水样盛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

(3)将水样与浑浊度标准液都摇匀,同时从瓶侧观察同一目标(如报纸铅字或划有黑线的白纸等),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读得水样的浑浊度。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001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吸收 005 (冷)原子 荧光法分析原始记录
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025 分析原始记录 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080 酶联免疫反应原始记录 081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原始记录 082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Ⅰ) 083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Ⅱ) 084 流量测试记录表 085 分析原始记录(Ⅰ) 085 分析原始记录(Ⅱ) 086 分析原始记录(Ⅰ) 086 分析原始记录(Ⅱ) 087 红外气体分析原始记录 088 细菌总数检验原始记录 089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25℃ 电 导 率 (μ-1)
计算公式 浊度()
001
温度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采样和交接记录 (18)⽔⽣⽣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业企业⼚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度原始记录表 (37)⽣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µScm-1)25℃电导率kt (µScm-1)计算公式第⼀次第⼆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期⽔温℃缓冲液名称及加⼊量室温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稀释倍数测得电位值(E)査曲线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取样量定容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体(L) 第⼀次第⼆次平均值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分析⽇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mm 参⽐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mL)定容体积(mL)稀释倍数吸光值A⽯油类测定结果()动植物油测定结果()取样量萃取液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体(L) 3030cm-12960cm-12930cm-1计算公式校正系数X=Y=Z=F=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项⽬名称分析项⽬分析条件分析⽇期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标准曲线分析编号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标液加⼊体积(mL) 加标液浓度()标准加⼊量(µg) 加标体积(mL )响应值 A 加标量()减空⽩后响应值测得值()回归⽅程Y=bx+a b= a= 原样品测值()相关系数r= 回收率(%)备注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温度℃显⾊时间______________显⾊体积___________参⽐溶液测定波长nm ⽐⾊⽫mm室温_____℃湿度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标准曲线回归⽅程Y=bx+a b= a=计算公式线性相关系数r=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样品编号取样体积()__________溶液移取量()()滴定溶液消耗量(mL)减空⽩后消耗量样品浓度()空⽩滴定消耗量(mL)V始V终V始-V终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溶液的标定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编号________溶液移取量(mL)()溶液消耗量(mL)________溶液浓度()加标液浓度()V始V终V始-V终加标体积(mL)加标量()测得值()原样品测得值()计算公式回收率(%)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培养前培养后平⾏样检平⾏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样BOD5浓度(mg/L)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样BOD5浓度(mg/L)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S(mg/L)平均值测的浓度X(mg/L)测得值X(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样浓度(mg/L)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稀释倍数C1,C2-----------⽔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 平⾏样质控样<30 ≤±25 ≤±253-100 ≤±20 ≤±20>100 ≤±15 ≤±10 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室温℃湿度 % 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样品编号取样体积V称重(恒重)( g )样品重量△W ()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容器+滤膜+样品平均值W1容器+滤膜平均值W0备注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配制⽇期配制⼈标定⽇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湿度% 基准溶液标准溶液基准溶液名称基准溶液浓度()试剂名称标准溶液名称标准溶液浓度()⼲燥条件℃⼩时℃⼩时标定记录序号0 0 均值 1 2 3 均值序号 1 2 3 1 2 基准液体积(mL)空⽩⽫重+试剂重(W1)(g)滴定记录(mL)起始读数V0⽫重+试剂重(W2)(g)终⽌读数V1试剂重(W1-W2)(g)实耗体积△V定容体积(mL)计算浓度()配制浓度()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计算公式:有证标准物质配制标样编号来源标样浓度稀释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储备液浓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1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2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3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重(g)⽫重+试剂(g)实际净重(g)定容体适⽤项⽬有效期备注:配制⽇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试剂移取(mL)定容体积(mL)浓度()适⽤项⽬有效期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定容体积()分取量()稀释倍数(过程)测得值()平均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采样和交接记录项⽬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期天⽓状况⽓温℃企业当事⼈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观监测项⽬排污⼝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固定剂加⼊情况样品内可能含有的⼲扰物⽣产负荷设运转状况备注: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 原始记录表目录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吸收冷原子法分析原始记录荧光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一般试剂配制记录分析原始记录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记录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I)烟尘及气态污染物现场测试记录(II)废气(烟尘)测定运算记录(III)噪声监测原始记录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原始记录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原始记录铁路边界噪声测量原始记录交通噪声测量原始记录飞机噪声测量原始记录汽车污染物测试原始记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勘察记录表样品委托单(站内)监测结果统计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记录现场监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交接单燃煤的煤质分析原始记录表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二噁英)实验室环境条件监控表样品保存条件监控表叶绿素a测定原始记录污染源臭气测定结果记录表室内空气现场监测(苯、TVOC)室内空气现场监测(甲醛、氨)室内空气现场监测(氡)室内空气监测(甲醛、苯系物)环境臭气测定结果记录表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Ⅳ)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电极常数 分析日期 室温 ℃ 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 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 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pH 读 数 值 样 品 编 号水 温(℃) 第一次 第二次 样 品 pH 值电 导 率kt (μScm -1)25℃ 电 导 率ks (μScm -1)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样品前处理取样量测得电位值(E)样品编号固体(g) 液体(mL) 气体(L)定容体积(mL)分取体积()稀释倍数第I次第II次平均值查曲线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分析日期 仪器名称及编号 样品前处理 室温 ℃ 湿度 %检测器色谱柱(固定相)温度条件流动相名称及流量()分析项目标准浓度保留时间峰高或峰面积检出限质控措施化合物名称化合物名称化合物名称化合物名称样品编号取样量()定容体积()响应值( )绝对量( )浓度( )响应值( )绝对量( )浓度( )响应值( )绝对量( )浓度( )响应值( )绝对量( )浓度( )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项目名称 分析条件 分析日期化合物名称 化合物名称化合物名称 化合物名称样 品 编 号取样量 ( ) 定容体积( )响应值( )绝对量( )浓 度( )响应值( )绝对量 ( ) 浓 度( )响应值( )绝对量( )浓 度( )响应值( )绝对量( ) 浓 度 ( )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冷原子 法分析原始记录吸收荧光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 分析日期 仪器名称及编号 载气名称及流量 气, ml/min 负高压 V 灯电流 mA 量程 室温 ℃ 湿度 %样品前处理取 样 量 样 品 编 号固体(g) 液体(mL) 气体(L)定容体积( mL)分取体积( mL )定容体积( mL ) 空 白 信号值 ( )样 品信号值( )减空白后信号值( )测定浓度( )样品浓度( )计算公式备注 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分析日期仪器名称及编号 萃取液名称 比色皿 mm 参比液 室温 ℃ 湿度 % 样品前处理吸光值 A取样量样品编号固体(g) 液体(mL) 气体(L)萃取液体积(mL)分取体积( mL )定容体积( mL )稀释倍数3030cm-12960 cm-12930cm-1石油类测定结果( )动植物油测定结果( )计算公式校正系数X=Y=Z=F=备注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室温 ℃ 湿度 %分析方法名称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仪器主要分析条件 样品前处理取样量样品编号固体(g) 液体(mL) 气体(L)定容体积( mL )分取体积(mL)稀释倍数空白吸光度(A O)样品吸光度(A)A-A O查曲线值( )样品浓度( )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项目名称 分析项目 分析条件 分析日期 室温 ℃湿度 %分 析 编 号 分 析 编 号 平均值标液加入体积(mL) 加标液浓度( )标准加入量(μg) 加标体积 ( mL ) 响 应 值(A) 加 标 量 ( ) 减空白后响应值测 得 值( ) 回 归 方 程 Y=bx+a b= a= 原样品测得值( ) 相 关 系 数 r=回 收 率 ( % ) 允许回收率(%)标准曲线备注加标 回 收 率检查结 果 评 判平 行 样 编 号 定 值( )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 ) 相 对 偏 差 (%)相 对 误 差(%)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平 行 样 检查结 果 评 判质 控样 检查 结 果 评 判计 算 公式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 比色皿mm室温 ℃ 湿度 %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查曲线值( )样品浓度( )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查曲线值样品浓度( ) (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bx+a b= a=线性相关系数r=计算公式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溶液的标定分 析 编 号 平均值( )溶液消耗量(mL)加标液浓度( )编号溶液 移 取 量(mL)V 始V 终V 终-V 始溶 液 浓 度( )加 标 体 积( mL) 加 标 量 ( ) 测 得 值( ) 原样品测得值 ( ) 回 收 率 ( % ) 允 许 回 收 率(%) 计算公式加标 回 收 率检 查结 果 评 判平 行 样 编 号定 值( )测得浓度(mg/L) 测 得 值( ) 相 对 偏 差 (%)相 对 误 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 % ) 平行 样 检查结 果 评 判质控 样 检查结 果 评 判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滴定溶液消耗量(mL )样 品样 品 编 号取样体积 ( ) 溶液移取量( )V 始V 终V 终- V 始减空白后消 耗 量样品浓度( )空白滴定消耗量(mL )计算公式备注 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II )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 培养前分析日期 室温 ℃;培养后分析日期 室温 ℃标准溶液消耗量(mL ) 化 学 探 头 测 定 法 培 养 前培 养 后培 养 前培 养 前溶解氧浓度(mg/L )终读数 始读数用 量终读数 始读数用 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 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稀释 水备注平 行 样 编 号定 值 (mg/L)平均值测得浓度(mg/L) 测 得 值 (mg/L) 相 对 偏 差(%)相 对 误差(%) 允许相对偏差(%) 允许相对误差(%)平行 样 检查结 果 评 判质控样检查 结 果 评 判序 号0 0123平均值 基准液体积(mL )空白溶液V 0V 1滴定记录 (mL ) ΔV相 对 偏 差(%)结 果 评 判标定Na 2S 2O 3浓度 ( )允许相对偏差(%)计算公式 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I)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标准溶液消耗量(m L)化学探头测定法培 养 前 培 养 后 培 养 前 培 养 后 溶解氧值 (mg/L)样 品 编 号 稀释比(f)培养瓶号始读数终读数用 量始读数终读数用 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水样BOD5浓 度(mg/L)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溶解氧值 (mg/L) 溶解氧值 (mg/L)样品编号 稀释比(f)培养瓶号培 养 前培 养 后水样BOD5浓 度(mg/L)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 培 养 前培 养 后水样BOD5浓 度(mg/L)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室温 ℃ 湿度 %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称 重( 恒 重 )( g ) 样 品 编 号取样体积V ( ) 容器+滤膜+样品(滤筒+样品) 平 均 值W 1容 器+滤 膜(滤 筒)平 均 值W 0样品重量ΔW ( )样品浓度( )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配制日期配制人标定日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 ℃ 湿度 %基准溶液标准溶液基准液名称基准溶液浓度()试剂名称标准液名称标准溶液浓度()干燥条件℃小时℃小时序号00均值123均值序号 1 2312基准液体积(mL) 空白皿重+试剂重(W1) (g) 起始读数V0皿重+试剂重(W2)(g) 终止读数V1试剂重(W1-W2)(g)滴定记录( mL )实耗体积ΔV定容体积( mL )计算浓度()配 制 浓 度 ( ) 标定记录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标样编号来源标准浓度稀释液移取体积定容体积储备液浓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1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2计算公式有证标准物质配置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3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一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日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皿重( g )皿重+试剂( g )试剂净重( g )定容体积( mL )浓度( )适用项目有效期配制日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试剂移取体积( mL )定容体积( mL )浓度( )适用项目有效期备注配制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分析条件 分析日期 室温 ℃ 湿度 %样 品 编 号取样量( )分取量( )定容体积( )稀释倍数(过程)测 得 值( )平均值样品浓度( )计算备注分析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 检出限 mgSO 3/(100cm 2碱片·d) 碱片有效采样面积 cm2分析日期 室温 ℃ 湿度 %称 重 (mg)样 品 编 号 采 样 起 止 时 间天数d/n 采 样 前采 样 后增 重(mg)减空白后重 量(mg) 硫酸盐化速率 mg SO 3/(100cm 2碱片·d)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 监测目的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调查船(车)采样工具采样位置及层次采样日期天气气温℃采样者 DO分析者 pH分析者 校对者 送样时间 送样者 接样时间 接样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采样者pH分析者送样者送样时间共页第页接样者接样时间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项 目 名 称 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及时间 断面深度及特征 类 型 母质类型 土 壤 性 状生物状况植被及耕作情况土表状况 农药肥料使用情况采 样 方 法 采 样 工 具 监 测 项 目 土 壤 层 次 样 品 编 号 颜 色污染状况周 围 环 境 及备 注采样者 送 样 者 送样时间接样者 接样时间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 水域名称 水域功能类别 调查船 采样工具 采样方式 采样日期 天气 气温 ℃ 站 位 名 称 站 位 编 号 采 样 位 置 采 样 时 间 水 深(m) 样 品 编 号 嗅 味 颜 色 表 观 样品描述其 它生 物 状 况 周围环境情况(污 染 源)监 测 项 目备注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 水域名称 水域功能类别 调查船 采样工具 采样方式 采样日期 天气 气温 ℃采 样 地 点 采 样 时 间 样 品 种 类 样 品 编 号 采样位置 (m) 水 深(m) 样品现场保存措施:水 温(℃)流 速(m/s) 外 观 性 状(色、溴、浊) 样品描述透 明 度 (m)周 围 环 境 情 况( 污 染 源 )监 测 项 目备注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项目名称 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期间气象条件采样点序号测试项目样品编号采样起止时间采样流量(L/min)采样体积(L)标态体积(L) 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天气情况备注采样人员采样日期送样者送样日期接样者接样日期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项目名称 采样地点 测点编号 功能区类 采样器名称及编号 流量校准值 校准人 校准日期采 样 期 间 气 象 条 件 样 品 编 号 测 试项 目 采 样 起 止 时 间采样时间( h )采 样 流 量 (L/min 标·干)采样体积(标·干)(L) 风 向风 速(m/s)气 温(℃)气 压(KPa)天 气情 况备注 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采样者 送样者 送样时间 接样者 接样时间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记录项目名称 采样地点采样器名称及编号电导仪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酸度计名称及编号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测得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测得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测得值;降水起止时间降水期间气象条件采样日期起 止 样品编号降水类型采样容器截面积(cm2)样品体积(mL)降水量(mm)风向风速(m/s)气温(℃)电导率k t(μscm-1)25℃电导率k s(μscm-1)pH 值采 样 者分 析 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得数据 dB (A)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声源类型功能类型监测时段测点示意图校准器声级值:测量前校准值:测量后校准值:备注电脑打印原始记录粘贴处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天气状况风力测试日期测点名称测点编号测量时间( 月日时)声源类型功能类型L10L50L90L eqσ周围环境情况备注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厂界及测点分布示意图昼间Leq 夜间Leq测点编号测点位置主要声源测量时间测量值测量时间测量值备注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测量日期测点与轨道间地面状况线路股数车流密度(辆/小时)距轨面距离(m)测点与轨面相对高度(m) 背景噪声声级(dBA)测量时间测量编号L eq L10L50L90L max L minσ备注测点示意图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测试地点 区域功能类型 监测方法及来源 测试仪器及编号 天气状况 距路肩距离 (米) 车 流 量(辆/小时) 测量日期编 号测 量 时 间L 10L 50L 90Leq L max L min 测点高度重 型 车中 型 车轻 型 车周围环境情况测 点 示 意 图备注测试者 校对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飞机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测量地点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测点坐标:东经 北纬 测点地图坐标 测点周围环境 测量仪器及编号 背景噪声(dBA):昼间 夜间 测试日期天气状况序号测量时间(时、分)飞行状态起飞(向南向北直飞)降落飞机型号观测角Lmax(dBA)持续时间Td(S)LEPN(dB)备注: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汽车污染物监测原始记录监测目的 被测单位 联系人 电话 邮编 被测车型 车牌照号 发动机号 燃油种类 被测车已行驶公里数 节油净化器(剂)型号 测试状态 排气分析测试仪名称及编号 转速仪型号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样品委托单(站内)项目名称委托科室任务来源采样日期委托日期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结果的方式样品编号样品类型分析项目可能干扰情况要求使用的分析方法备注委托科室室主任送样人接样人受委托科室室主任接样日期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名称分析项目测试日期样品编号计算者校对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房间号仪器名称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记录人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记录人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二版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房间号保存的设备名称及编号保存类别及温度要求冷藏℃ 冷冻℃日期及时间温度(℃)记录人日期及时间温度(℃)记录人日期及时间温度(℃)记录人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I)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 电话 邮编 测试仪器名称编号 测试位置 管道尺寸 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 净化器名称及型号 排气筒高度 m 烟气温度 ℃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湿球表面压力 林格曼黑度 废(烟)气静压 废(烟)气全压 比托管型式及系数 测试日期大气压 KPa 环境温度 ℃采样孔编号测点号动压(Pa)微压计读数动压Pa等速采样流量H2O(mm)采样嘴直径d(mm)(L/min)备注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烟尘及气态污染物现场测试记录(II)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燃料种类采样位置采样器名称编号测试日期仪器直读结果:O2%SO2mg/m3NO mg/m3CO mg/m3气温℃;大气压KPa通过流量计参数采样序号样品编号测点号等速采样流量( L/min )流量(L/min)温度(℃)压力(MPa)采样时间( min ) (滤筒号)测定项目测孔号测试者校对者共页第页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二噁英)项目名称 被测单位 电话 邮编采样仪器名称编号 测氧仪型号及编号烟气测试仪型号和编号 测试位置 管道尺寸 安装孔深度 排气筒高度 m 烟气温度 o C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 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测试日期 大气压 Kpa 环境温度 o C样品编号测点编号采样嘴直径d(mm)等速采样流量(L/min)采样起止时间累积采样流量(m3)参数记录时间氧量(%)一氧化碳(mg/m3)流量计温度(o C)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勘察记录表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主要产品名称设计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主要原料吨产品消耗量工艺简述废气污染源环保设施大气环境情况功能类别采样点位监测因子废水污染源环保设施排放去向水环境情况功能类别采样点位监测因子排放口规范化噪声污染源环保设施监测点位固体废弃物其它污染源生态保护措施环保管理情况备 注注:内容较多时,可另外加页,并在表中相应位置注明。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可以修改文档);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可以修改文档);

原始记录表(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年月日水期:枯丰平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电导仪型号及编号:采样:送样:接样: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m/s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mm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监测:厂方代表:校核:第页共页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6920-86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I定位值:标准溶液II理论值:标准溶液II测定值: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分析:校核:审核: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2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3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类别:监测:厂方代表: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9 )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地点:方法依据: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检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30 )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配制:校核:审核:原始记录表(31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分析:校核:审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校核:审核:样品交接记录表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分析任务表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处理:校核:审核: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校准:校核:审核:。

环境监测所需各类原始记录填写格式模板

环境监测所需各类原始记录填写格式模板

环境监测所需各类原始记录填写格式模板环境监测站(第五版)控制状态:发放编号:持有人:二○一六年十月颁布技术记录目录记录表格名称记录表格编号1.仪器设备使用产生的记录1.1 专用仪器使用记录表格( )现场监测仪器使用记录表JYEM-TF-101-2016 多参数水质现场分析测量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02-2016 ( )分析仪器使用记录表JYEM-TF-103-2016 pH计(酸度计)使用记录表JYEM-TF-104-2016 溶解氧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05-2016 电导率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06-2016 测汞仪器使用记录表JYEM-TF-107-2016 非分散红外测油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08-2016 红外分光测油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09-2016 总有机碳使用记录表JYEM-TF-110-2016 可吸附卤素分析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11-2016 噪声仪/振动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12-2016 机动车尾气测试仪使用记录表JYEM-TF-113-2016 烟度计使用记录表JYEM-TF-114-2016 空气自动监测仪器(NO)使用记录表JYEM-TF-115-2016X空气自动监测仪器(SO)使用记录表JYEM-TF-116-20162空气自动监测仪器(CO)使用记录表JYEM-TF-117-2016)使用记录表JYEM-TF-118-2016 空气自动监测仪器(O3空气自动监测仪器(PM)使用记录表JYEM-TF-119-2016101.2 通用仪器使用记录表格分析天平使用记录表JYEM-TF-201-2016 (可见、紫外、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记录表JYEM-TF-202-2016 离子(活度)计使用记录表JYEM-TF-203-2016 ( )分析仪器使用记录表JYEM-TF-204-201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记录表JYEM-TF-205-2016 原子荧光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06-2016 气相色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07-2016 气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08-2016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质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09-2016 Heracles超快速便携色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0-2016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1-2016 液相(离子)色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2-2016 液相色谱-质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3-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4-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5-2016 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使用记录表JYEM-TF-216-2016 1.3 监测设备使用记录表格干燥箱使用记录表JYEM-TF-301-2016 微电脑程序控温仪(马弗炉)使用记录表JYEM-TF-302-2016 生化培养箱使用记录表JYEM-TF-303-2016 固相萃取仪使用记录表JYEM-TF-304-2016 快速溶剂萃取仪使用记录表JYEM-TF-305-2016 凝胶渗透色谱使用记录表JYEM-TF-306-2016 快速定量浓缩仪使用记录表JYEM-TF-307-2016 自动索氏提取仪使用记录表JYEM-TF-308-2016 ( )设备使用记录表JYEM-TF-309-2016 1.4 监测分析仪器校准记录表pH计校准记录表JYEM-TF-401-2016 电导率仪校准记录表JYEM-TF-402-2016 ( 仪)流量校准记录表JYEM-TF-403-2016 ( 仪)传感器校准记录表JYEM-TF-404-2016 ( 仪)校准记录表JYEM-TF-405-2016 1.5 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记录表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表JYEM-TF-501-2016 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JYEM-TF-502-2016 2.监测分析产生的原始记录2.1 样品采集与交接原始记录表格水质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1-2016 环境空气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2-2016 室内空气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3-2016 废气中气态污染物( )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4-2016 恶臭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5-2016 固体物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6-2016 煤质采样原始记录JYEM-TF-607-2016 外来样品交接单JYEM-TF-608-2016 样品交接及流转单JYEM-TF-609-2016 2.2 监测分析原始记录表格2.2.1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格天平称量原始记录JYEM-TF-701-2016 重量法分析水中( )原始记录JYEM-TF-702-2016 重量法分析气中( )原始记录JYEM-TF-703-2016 重量法分析固体物中( )原始记录JYEM-TF-704-2016 TSP/PM10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05-2016 标准滤筒称量原始记录JYEM-TF-706-2016 标准滤筒复称原始记录JYEM-TF-707-2016 空白滤筒称量原始记录JYEM-TF-708-2016 采样后滤筒称量原始记录JYEM-TF-709-2016 沥青烟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10-2016 油烟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11-2016 烟尘/粉尘/颗粒物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12-2016 2.2.2 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格容量法分析水中( )原始记录JYEM-TF-721-2016化学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22-2016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原始记录(一) JYEM-TF-723-2016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原始记录(二) JYEM-TF-724-2016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25-2016 容量法分析气体中( )原始记录JYEM-TF-726-2016 容量法分析土壤中(总氮)原始记录JYEM-TF-727-2016 容量法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原始记录JYEM-TF-728-2016 容量法分析固体物中( )原始记录JYEM-TF-729-2016 2.2.3 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格光度法分析水中( )原始记录JYEM-TF-731-2016 分光光度法分析(浊度)原始记录JYEM-TF-732-2016 光度法分析(余氯)原始记录JYEM-TF-733-2016 化学需氧量快速法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34-2016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石油类)原始记录JYEM-TF-735-2016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动植物油)原始记录JYEM-TF-736-2016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分析水中( )原始记录JYEM-TF-737-2016 光度法分析水中(叶绿素a)原始记录JYEM-TF-738-2016 光度法分析气体中( )原始记录JYEM-TF-739-2016 光度法分析固体物中( )原始记录JYEM-TF-740-2016 2.2.4 电化学法分析记录表格电极法分析水中( )原始记录JYEM-TF-741-2016 库仑法分析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原始记录JYEM-TF-742-2016 pH值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43-2016 溶解氧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44-2016 电导率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45-2016 电极法分析固体物中( )原始记录JYEM-TF-746-2016 测定原始记录(定电位电解法) JYEM-TF-747-2016 废气中NOX测定原始记录(定电位电解法) JYEM-TF-748-2016 废气中SO2废气中CO测定原始记录(定电位电解法) JYEM-TF-749-2016废气中NO测定原始记录(定电位电解法) JYEM-TF-750-20162废气中NO测定原始记录(定电位电解法) JYEM-TF-751-2016 气态废气污染物( )测定原始记录(一) JYEM-TF-752-2016 气态废气污染物( )测定原始记录(二) JYEM-TF-753-2016 过量空气系数(α)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54-2016 2.2.5 直读式监测分析记录表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柴油车)监测记录表JYEM-TF-761-2016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汽油车)监测记录表JYEM-TF-762-2016 ( )噪声测量原始记录JYEM-TF-763-2016 环境振动测量原始记录JYEM-TF-764-2016 室内空气氡测定记录JYEM-TF-765-2016 煤中硫分测定原始记录表JYEM-TF-766-2016 煤的发热量测定原始记录表JYEM-TF-767-2016 煤的灰分测定原始记录表JYEM-TF-768-2016 2.2.6 大型仪器分析记录表格原子荧光分析( )原始记录JYEM-TF-771-2016 原子吸收分析( )原始记录JYEM-TF-772-2016 ICP-AES原始分析数据表JYEM-TF-773-2016 ICP-MS原始分析数据表JYEM-TF-774-2016 气相色谱分析( )原始记录JYEM-TF-775-2016 液相(离子)色谱分析( )原始记录JYEM-TF-776-2016 GC–MS(定性)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77-2016 GC–MS 分析( )样品中( )原始记录(一) JYEM-TF-778-2016 GC–MS分析( )样品中( )原始记录(二) JYEM-TF-779-2016 总有机碳分析( )原始记录JYEM-TF-780-2016 2.2.7 其它监测分析记录表格标准溶液( )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JYEM-TF-781-2016 标准气体( )配制原始记录JYEM-TF-782-2016 比色法分析(色度)原始记录JYEM-TF-783-2016色度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84-2016 化学需氧量快速法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85-2016 生化需氧量快速法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86-2016 汞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87-2016 细菌学分析原始记录JYEM-TF-788-2016 环境空气( )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89-2016 ( )气体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90-2016 嗅辨配气原始记录JYEM-TF-791-2016 嗅辨结果原始记录JYEM-TF-792-2016 污染源臭气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93-2016 环境臭气测定原始记录JYEM-TF-794-2016 2.2.8 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一) JYEM-TF-801-2016 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二) JYEM-TF-802-2016 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三) JYEM-TF-803-2016 废气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一) JYEM-TF-804-2016 废气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二) JYEM-TF-805-2016 废气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三) JYEM-TF-806-2016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07-2016 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08-2016 土壤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09-2016 噪声监测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10-2016 振动监测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11-2016 室内空气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单/汇总表JYEM-TF-812-2016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测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一) JYEM-TF-813-2016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测结果报告单/汇总表(二) JYEM-TF-814-2016 2.2.9 监测分析报告监测报告JYEM-TF-901-2016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表格说明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园株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 )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
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m/s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
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7 )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厂方代表:接样: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8 )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单位名称:
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
采样:厂方代表:接样: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
单位名称:
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mm 环境温度:℃大气压:kPa
采样:厂方代表:接样:
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
单位名称:
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
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监测:厂方代表: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1 )
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GB6920-86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标准溶液I定位值:标准溶液II理论值:标准溶液II测定值:
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
(铂钴比色法)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
分析:校核:审核: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
(稀释倍数法)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
分析:校核:审核: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5 )
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
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GB7488-87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
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19 )
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0 )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
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1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
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
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2 )
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
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3 )
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
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
分析: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第页共页
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
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测定: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
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
测定: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
监测: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7 )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监测:校核:审核:
第页共页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28 )
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单位名称:监测类别:
监测:厂方代表:审核:
第页共页
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
检测地点:方法依据:
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检测:校核:审核:
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配制:校核:审核:
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31 )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
分析:校核:审核: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校核:审核:
样品交接记录表
质控人员审核:
样品分析任务表
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
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处理:校核:审核:
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 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 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
校准:校核: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