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

合集下载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

三十年战争:新旧欧洲的分水岭文渊紫光昨天 23:43目录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3、 30年战争的具体经过第一阶段:哈布斯堡的暂时得势第二阶段:战争的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参与第三阶段:瑞典入局与战局扭转第四阶段:哈布斯堡家族的最终战败4、战争的终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战争的影响概述: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混战。

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纷争,后期则演变为欧洲列强对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的挑战。

战争最终以哈布斯堡的战败告终,各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后世欧洲的政治格局,标志着欧洲进入了近代史阶段。

1、战争的背景:宗教改革运动激化的矛盾由于天主教会一直以来的支配地位,对欧洲人的全方面压制使得欧洲人民的不满由来已久。

而新兴的君主集权国家也对天主教廷对本国政治的干预也是强烈反感。

1517年(明朝正德十二年,王阳明时期),由德国传教士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纲领》为起点,宗教改革在欧洲迅速扩展开来。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波西米亚(今捷克西部)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一些德意志邦国纷纷转投新教。

法国虽然保持着天主教为主的局面,但是新入主法国的波旁王室是从新教信仰转为天主教,并颁布了《南特敕令》允许天主教与新教在法国共存,因此实际上也成了半个新教国家。

在这种情形下,以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两者均为哈布斯堡王室统治)、波兰为首的天主教传统势力对此相当忌恨,对新教势力意欲除之而后快。

而新教国家多是新兴的民族国家,他们也欲击败哈布斯堡王室谋求欧洲霸权,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战争一触即发。

2、冲突的导火索:扔出窗外事件捷克的前身波西米亚王国,早在15世纪就由教士胡斯发起过一次失败的宗教改革,并爆发扬·杰什卡领导的胡斯战争。

这次改革最终被天主教势力所镇压,但波西米亚人试图转信新教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经济瓶颈引发的大混战——三十年战争

经济瓶颈引发的大混战——三十年战争

经济瓶颈引发的大混战——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地理大发现100年之后,西欧经济受制于供需疲软,达到天花板,在技术革命和制度转型之前,西欧这块经济蛋糕难以继续增大。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使西欧告别千篇一律的中世纪封建统治,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直接后果就是西欧各国的不均衡发展。

经济停滞和财富分配不均引发西欧各国争夺利益,终于爆发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利益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名义上它是宗教战争的高潮,实质上宗教彻底成为战争的幌子,是一场最不纯粹的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秩序,是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此时正是明亡清兴时期,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与三十年战争的时间基本吻合,十分巧合。

一德意志五十年“冷战”与宗教改革一样,三十年战争起始于德意志内乱,战场也在德意志。

我们先来看看德意志的情况。

1政治胜利,而非宗教胜利16世纪下半叶,当英法等国忙着处理国内的宗教战争时,德意志并没有卷入其中。

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在德意志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间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停战,一直持续到1618年。

《奥格斯堡条约》的指导原则是“诸侯决定领土范围内的宗教信仰”,天主教诸侯可以将天主教教义强加到所有臣民身上,路德教诸侯也是如此。

按照宗教的不同,德意志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南部天主教,北部路德教,从此德意志不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紫色是路德教,灰色是天主教但是,与英格兰、苏格兰和尼德兰的宗教战争结局不同,《奥格斯堡条约》是宗教妥协,而不是政治妥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是诸侯为巩固自身权利的维稳措施,对整个德意志和单个诸侯国的政治体制没有造成影响。

所以,这个条约谈不上是路德教的胜利,而是诸侯的胜利。

与加尔文教奋力向天主教和封建传统发起猛烈攻击不同,路德教“自甘堕落”地倒向诸侯怀抱,丧失活力。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

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

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1、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主权国家缺失。

2、现代欧洲诞生的要素所谓“现代”,是相对于“中世纪”而言,现代欧洲诞生之根本在于冲破中世纪教会帝国的樊笼。

以下三大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A、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鼎盛于16世纪(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B、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最初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而加强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的精神凝聚力。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教廷权威,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持续100多年,大致到1648年告一段落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神学家,1650年代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C、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发生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期开辟了欧洲前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使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

跨洋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

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3、现代国际理念意大利城邦的外交实践现实主义政治理念国家主权概念现代国际法4、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四个阶段1.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2.丹麦阶段(1625-1629)3.瑞典阶段(1630-1635)4.瑞典-法国阶段(1636-1648)战争爆发: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644-1648)5、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影响1.领土安排2.宗教安排3.主权概念4.国际规范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1733—17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1733—17

欧洲历史上的两次三十年战争——1618—1648 &1733—1763战端之起源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平”使德意志内部的宗教纷争得以暂时平息。

然而这一纸协定仅仅涉及新教路德派和罗马教会,却未曾考虑到加尔文派在德意志各邦迅速发展的事实。

三十年战争肇始自加尔文教徒争取权利的斗争,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波希米亚王国是战争的发源地。

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1617年波希米亚的议会选举斯蒂利亚的菲迪南为波希米亚的国王。

(身为哈布斯堡王朝王子的菲迪南在两年后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世称菲迪南二世(1619--1637),这位帝国的未来皇帝是罗马天主教的狂热信徒。

)菲迪南的当选使波希米亚的加尔文教徒非常恐慌,他们害怕自己会失去原本就不很牢固的宗教权利。

而1618年5月布拉格的新教徒暴动,他们将国王的两个钦差从七层楼的窗户扔了出去,幸好楼下堆了厚厚的一堆牛粪两人只受了一点轻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事件发生后,波希米亚组成以图伦伯爵为首的政府,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

1619年,波希米亚议会选举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候腓特烈为国王(史称腓特烈五世)并向哈布斯堡王朝宣战。

菲迪南得到了天主教同盟的领袖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1651)的支持。

由梯里(1559--1632)指挥的帝国军队和巴伐利亚王国军队侵入了波希米亚,1620年报11月在布拉格附近发生的白山会战中梯里取得了对波希米亚军队的决定性胜利,战败的腓特烈流亡荷兰。

菲迪南重新获得了波希米亚,而马可西米利安则得到了原属腓特烈的帝国选侯地位。

三十年战争的波希米亚篇章就此以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之介入战争源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他也是丹麦的路德教徒的领袖)支持帝国的新教徒反对菲迪南二世。

当然克里斯蒂安作为帝国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的身份也是他于皇帝对立的原因之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

使主权理论彻底摆脱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影 响的,是荷兰法学家古果·格老秀斯。 1625年,他在《战争与和平法》著作中, 论述了自然法、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理论, 认为按自然法原则构成的国家主权,是一 种独立于任何其他更高权力的权力。 在法律方面,格老秀斯把罗马的万民法发 展成为近代的国际法,故被称为“国际法 之父”。
B.国际矛盾还表现在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争夺 波罗的海的斗争。 丹麦原与瑞典、挪威结盟并处于统治地位。 1523年瑞典获得独立。17世纪初,丹麦企图 再次制服瑞典,控制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 口,导致了1611—1613年的对瑞典战争。此 外,丹麦还企图夺取北德意志的一些主教区 而卷入三十年战争。而瑞典因与德意志北部 各诸侯国的领土之争,及与丹麦在波罗的海 沿岸地区的争霸而参与三十年战争。
2.德意志内部矛盾(内部因素) 新教联盟与天主教同盟的矛盾 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 浪潮。宗教改革运动后,神圣罗马帝国内新教与 天主教、诸侯与皇帝、各邦之间扩展领土、争夺 教产的斗争十分激烈。
1608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结成了新教联盟。1609年 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及小封建主组成天主教同盟, 并得到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支持。这样,德 意志分裂为两个教派对峙的阵营,而宗教问题总 是和政治、经济问题紧密相连。
哈布斯堡王室分成奥地利—德意志支系和西 班牙—尼德兰支系。 其中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袭领地在德意 各邦中版图最大。但从新航路开辟后,德意 志因远离西欧新兴经济中心,经济逐渐落后。 哈布斯堡家族的旁支西班牙,原是欧陆大国 和海上强国,在海外占有广大的殖民地,长 期以来在欧陆与荷兰、法国,在海上及海外 殖民地同英国竞争激烈。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常驻公使团是1455年米 兰派驻热那亚的使团。以后,西班牙、英国、 法国也曾向外国派遣常驻使节,但在实践上 只是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才确 立了常驻外交机关的制度,并在欧洲开始普 遍实行起来。

三十年战争:揭秘欧洲军事史上的最残暴巅峰解读

三十年战争:揭秘欧洲军事史上的最残暴巅峰解读

三十年战争:揭秘欧洲军事史上的最残暴巅峰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主战场在德国,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饱受摧残,人口锐减。

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

在之后的奥地利王室继承战,七年战争,普法战争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不曾遭遇这样惨痛的人口灾难。

什么因素导致如此惊人的死亡规模?规模扩张与军费猛增现代早期的欧洲战争不再是封建骑士主导的小规模战争。

14世纪的步兵革命后,良好组织的农民步兵也可以战胜骑士。

相对于装备昂贵、训练周期长因而数量有限的骑士,步兵的长矛和防护甲胄价格低廉,而且培训简单,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兵源。

从1450年到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一倍,而军队人数则翻几番地增长(详见下表)。

到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兵力之和达到一百万,其中来源于德国的士兵占近一半。

17世纪上半叶火药武器普及,加农炮机动性提高,轻便的滑膛枪取代了原来的火绳枪,长矛等传统兵器逐渐被淘汰。

火药武器尤其是加农炮的制造、维护、修理、消耗和运输等费用明显高于冷兵器。

意大利战争时期(1495-1559年)的城防堡垒令早期火炮的威力大减,后来发展成更复杂坚固的棱堡防御系统。

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初期,西班牙军队在尼德兰的荷兰省几乎寸步难行,就是因为这种城堡遍布荷兰。

三十年战争不乏著名的野战战役(白山战役、吕岑战役等),但是各国军队无不在功城(防)战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

进攻武器和防御手段的互相竞争导致欧洲军费猛增。

16世纪中期以后美洲白银的涌入加剧了欧洲早已存在的通货膨胀,1500-1630年工业品价格涨了三倍,食品价格上涨五倍,通货膨胀更加刺激军费飙升。

西班牙腓力二世(1556-1598年)每个士兵的军费是查理五世(1516—1555年)时期的三倍。

欧洲王室政府的财政收入虽也持续增长,但无法应对战争期间军费(包括武器装备、军饷、补给、运输等)的暴涨。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

关于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十年战争,又称为德国宗教战争或德国内战,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在17世纪初,持续了整整三十年之久,波及了欧洲大部分国家,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三十年战争以宗教和政治冲突为起因,导致了欧洲各个势力之间的复杂纠葛,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新教改革的影响日益扩大,教会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各国内部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也变得越发紧张,不同信仰的人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各大势力都有自己的参与和动机。

天主教势力主要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组成,他们试图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而新教势力则主要由瑞典、丹麦、法国等国家组成,他们试图抵抗天主教势力的压迫,捍卫新教徒的权益。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首先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冲突。

帝国内部有着各种不同的教派和信仰,而且教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导致了各种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这些内部冲突逐渐升级为国际性的宗教战争,波及了整个欧洲大陆。

在整个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大陆上发生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和冲突。

战争的规模之大,造成的破坏之广泛,使得整个欧洲社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农民和城市居民遭受了无辜的伤害,城市和乡村被焚毁,人口锐减,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尽管双方都感到疲惫不堪,但战争依然持续,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才结束了这场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宗教战争。

这一条约正式结束了战争,规定了各国之间的边界和领土归属,维护了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争使得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加深了各国之间的仇恨和敌意,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内部的分裂和冲突。

袁明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

袁明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

A. 领土问题: 瑞士、荷兰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独立; 法国得到阿尔萨斯-洛林;瑞典在波罗的海沿海 取得控制权。
B. 宗教问题:确定“教随国定”原则,根据世俗原 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争端。
C. 确定德意志国家体制,德意志从法律上被分裂--法国的胜利。
第一,主权独立平等原则 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三,势力均衡原则
在论述帝国历史时,往往定义为“第一帝 国”;将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 1918年)称为第二帝国,希特勒执政时期 (1933年-1945年)称为第三帝国。
1806年,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 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 (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
根据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产 生了未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800年查理曼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 帝”,开创帝国
查理曼死后,帝国皇帝这个头衔,一直延续到十 世纪,911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四世去世,加洛 林王朝终结。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 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 世后其子奥托继位。
解决了过去遗留问题但缺乏应对未来变化的 机制 丛林状态
无法对大国任意扩展其实力进行限制,在当 时的情况下,大国=法国、瑞典(到今天仍 无法解决)
法国是威斯特法利亚和会上最大受惠国之一。 取得阿尔萨斯、梅斯。开始追求“天然疆界”。
瑞典取得了波罗的海周边重要港口、土地和保 证国地位
支持土耳其、瑞典-牵涉到波罗的海、中东
3、欧洲的内战和对外扩张
法国是威斯特法利亚和会最大受惠国之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太阳王)(1638-1715)亲政
的55年中(1661-1715),法国达到极盛时期,曾 一度称霸欧洲。 路易十四建立了一支自罗马帝国统治以来欧洲人数 最多、最强大的常备军。人数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 人数总和相当。路易十四依靠这支军队进行了一系 列大规模的政府战争

三十年战争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是指最后在1618年至1648年间发生的一场欧洲历史上最为长久、最为残酷的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哥特人和斯拉夫人之间的宗教冲突,但很快就发展成为一场欧洲大规模的内战,参与其中的国家有西班牙、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和汉堡等等。

这场战争持续了30年,期间非常惨烈,大量人员伤亡,许多国家经济负担沉重,贫穷和饥荒令人发指。

各国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受到沉重的影响,因此这场战争被誉为“古代欧洲最大的内战”。

三十年战争也使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场战争中,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原有的宗教和封建制度,开启了欧洲跨越黑暗时期,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先河。

同时,这场战争也使欧洲社会的宗教分裂变得更加明显,使得欧洲社会变得更加复杂。

三十年战争也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军事科学到宗教学,从天文学到自然学,都受到了极大的推动。

总之,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影响了欧洲政治格局,改变了欧洲文化,也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永远在欧洲历史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三十年战争的简介

三十年战争的简介

三十年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三十年战争参战部队:瑞典、波希米亚、丹麦、荷兰、法国、苏格兰、英格兰、萨克森,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战争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地点:整个欧洲人物:古斯塔夫二世斐迪南二世华伦斯坦孔代亲王三十年战争的详情30年战争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

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组成临时政府并宣布独立,次年选举新教同盟的首领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国王。

捷克与巴拉丁联军初战告捷,攻入奥地利,逼近维也纳。

但后来由于得不到新教诸侯的支持,在旧教诸侯和西班牙援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捷克和巴拉丁联军节节败退,并于1620年11月8日的白山战役中北彻底打败。

自此,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成为奥地利的波希米亚省。

在德国境内,巴拉丁被西班牙军队占领。

到1624年初,旧教势力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第二阶段,丹麦时期(1625~1629年)。

天主教同盟的胜利和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增强,引起德国新教诸侯的不安,也威胁着法、英、荷、丹等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促成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各国资助丹麦出兵德国,这样一来,德国的内战演变成一场国际战争。

1626~1628年,德皇在天主教同盟的支持下,依靠捷克贵族瓦伦斯坦的雇佣军,打败丹麦军队,占领整个北德地区。

1629年,丹麦被迫与德皇签订《卢卑克和约》,保证不再干涉德国事务。

同年,德皇颁布《复原敕令》,规定凡1552年以来没收的天主教会的一切财产,都必须归还天主教会。

第三阶段,瑞典时期(1630~1635年)。

哈布斯堡家族在北德的胜利,使追求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惴惴不安。

于是,法国以巨额金钱,俄国以大宗粮食、硝石援助瑞典,怂恿瑞典出兵德国。

1630年7月,瑞典军队在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统率下,从波美拉尼亚登陆,相继占领了德国北部、中部许多地区。

后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战死,瑞典军心涣散。

第2讲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

第2讲   三十年战争 (1618-1648)

未卷入的国家

英国、俄国、波兰、奥斯曼土耳其。
英国的对外政策
历代君主支持新教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争夺海外 殖民地。与西班牙有较深矛盾,支持尼德兰革命,与 西班牙公开冲突。1588年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 海上扩张更甚,积极干预欧洲大陆政治,但是1603年 进入斯图亚特王朝后,国内矛盾激化,酝酿资产阶级 革命,所以不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角,没有参加威斯特 伐利亚和会。
历史的回声

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美国学者亨廷顿)
这场反恐十字军战争是要花时间的(美国总统布什) 美国向伊斯兰世界发起了十字军战争。要重现撒拉丁 手提利剑,异教徒的鲜血从剑锋滴滴下落的情景。 (本· 拉登 )


(3)英法百年战争 1337-1453
争夺王位和土地,仅限于英法两国之间。
始终在法国境内进行,许多法国城市被毁,首都巴黎 30万居民中有8万沦为乞丐。 圣女贞德。 法国获胜。 英国放弃谋求大陆霸权的企图,而把全部精力向自己 岛屿周围的海洋发展,走上了海洋扩张的道路。
天主诸侯教同盟(罗马教皇、德国皇帝、西班牙支持)

2.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1)宗教(意识形态) (2)王室关系(历史、身份、认同) (3)物质利益 (4)权力
(1)宗教


新教-天主教 但是宗教因素并非战争的决定因素,例如,法国是天 主教,却支持新教同盟,与奥地利和西班牙为敌。 因此战争也被称为“最后一场宗教战争”。
五、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性质:从从宗教意识形态战争转变为争夺权力和物质 利益的战争。
结果:新教稍占优,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 和约》。

六、历史影响

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

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

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三十年战争堪称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三十年战争有著名的吕岑会战、罗克鲁瓦会战等战役,这场战争也被视为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希望你喜欢。

三十年战争的两大阵营它们分别是欧洲的两个在各个方面都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强国集团。

这两个集团代表着两个王朝,即哈布斯堡王朝和另外一个专门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而建立的王朝集团。

只不过这两大阵营的前一个是属于国家性质的王朝,而后一个则是由于人民对于王朝制度不满而自行组织的王朝。

三十年战争就是围绕着这两大阵营为了争夺权势以及自己的领土霸业而逐步展开的。

三十年战争的作用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三十年战争过程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的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因此,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30年战争

30年战争
战争导火线是1618年的波希米亚(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民族及宗教起义。而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在查理五世(1500-1558)之后,神圣罗马帝国渐渐衰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当时欧洲以马丁·路德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为标志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全欧分为天主教与新教两大阵营,而德意志内部诸侯则在信仰上出现了严重歧见,同样地分裂为天主教与新教两派。欧洲列强均想插手德意志事务,以获取利益。他们分为两派,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与德意志的天主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及波兰的支持;而另一方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法国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在首相黎塞留的主导下,坚持王权高于神权,为消弱大陆上竞争对手哈布斯堡王朝,毅然支持新教国家阵营。
战争影响
德意志分裂
由于德意志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
荷瑞独立
这场战争后,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而荷兰更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并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法国获胜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打败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原来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1643年5月,第四代孔代亲王与蒂雷纳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共同击溃西班牙陆军的主力。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三十年战争:1618年,新教联盟公开起义反对哈布斯堡王室。

三十年战争由此爆发。

在战争爆发之初,它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战争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波西米亚起义阶段(1618-1623);丹麦参战阶段(1624-1629);瑞典参战阶段(1630-1634);法国参战阶段(1635-1648)。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以宗教因素为起因的,但是很快就发展成欧洲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厮杀的一场实力较量。

欧洲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深远影响在于它们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

《乌得勒支和约》: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大战的结果是签订了一系列的国际条约。

它们主要是《乌得勒支和约》,《赖斯塔得和约》与《尼斯塔得和约》。

1713年,英国和法国在荷兰的乌得勒支签订了和约。

主要内容:各国承认波旁王室的菲利浦为西班牙国王;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这一战略要地,并获得在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专卖黑奴的权利。

英国从法国取得纽芬兰、阿卡第亚和哈得逊湾等北美属地。

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

和约的签订使英国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的势力大大增强。

法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受到严重挫折。

《乌得勒支和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将“势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这一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

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是第一次实践。

从这一意义上说,它进一步发展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北方大战:18世纪初,曾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称雄一时的瑞典王国已开始衰落。

但是,它在北欧尤其是波罗的海地区还有相当的影响。

1700年,俄国向瑞典宣战。

彼得乘西欧各国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进而将俄国主要兵力投入北方大战战场。

在瑞典军队的败退中,俄军迅速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各省,占领里加并进逼芬兰。

彼得大帝创建的俄国海军控制了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并不断向瑞典炮击。

三十年战争和_威斯特发里亚和约_

三十年战争和_威斯特发里亚和约_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发里亚和约》闫 瑜摘 要:三十年战争是中世纪末期在经历了宗教改革后欧洲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战争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欧洲近代的基本政治格局。

本文从宗教与主权国家形成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三十年战争爆发前的国际背景,阐述了其在各个方面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宗教改革; 国家主义; 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发里亚和约》作者简介:同济大学 德国问题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上海 200092中图分类号:K51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71(2003)03005306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近代早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它是16181648年间一系列的宗教、政治和军事冲突的统称。

战争以及战后签署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当时及后来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一、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一统天下,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国家、社会、民族都与宗教问题密切交织在一起。

此时的欧洲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罗马教皇不光是精神上的最高领袖,同时还牢牢控制着世俗政权。

天主教的专制统治导致了各种社会弊端的产生,其治下的诸侯臣民不堪重压,“廉价教会”的呼声日益高涨。

1517年,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前贴出《九十五条论纲》,严厉抨击罗马教廷以出售“赎罪券”募集钱财的做法,揭露罗马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腐败堕落行为,提出了以“因信称义”为核心的宗教观,即人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根据这一原则,一直以神与人之间中介自居的教皇和教士就失去了立足依据。

路德的主张在宗教界引起大辩论,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被打破,基督教从此一分为二,即赞成宗教改革的新教和反对改革的旧教(即天主教)。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并且迅速扩大。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就为—35—Deutschland2S tudien当地的世俗政权提供了稳定而庞大的税源基础和物质支持。

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

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

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坦因第一部:大时代,欧洲历史的传奇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单单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来,可以跟二十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不仅德意志诸侯,而且欧洲各个主要强国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

这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本人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

要解释清楚古斯塔夫和华伦施坦因成为主角的这场战争,读者非得有一个对欧洲古代和近代历史的全景式了解不行。

在此,笔者不揣浅漏,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分几条线索概略地叙述这个大时代,以期给大家一个大致的轮廓。

为了增加趣味起见,也会引用一些野史和文学、影视、艺术作品,水平不到的地方,还请专精历史的方家不要见笑。

1.宗教背景自从公元330年古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并定基督教为国教以后,基督教就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信仰。

尤其是欧洲分裂成各个王国以后,在欧洲大地上唯一超越国家之上的跨国权力,就是罗马天主教会了。

罗马天主教有一个严格完善的等级制度,教皇通过各国的主教和各级教士来保证人民的信仰纯正,并执行一些今天一般认为是世俗国家的职能,例如收税,有些地区的大主教本来就是诸侯。

教皇和各个世俗诸侯不可避免地具有矛盾,整部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史,充满了诸侯、皇帝和教皇的矛盾和斗争。

大家都从中学历史课本里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那是16世纪上半叶的事情了(马丁。

路德死于1546年)。

其实一些新教异端思想的发端,比那更早两三百年,在十字军东征的时代就开始了。

所以传统的天主教称为旧教,而异端的各派统称为新教。

新教有很多派系和学说,比马丁。

路德更早的新教是胡斯的思想。

胡斯的学说在波希米亚(今天的捷克)境内广为流传,而波希米亚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王国。

三十年战争的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的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的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是指从1618年爆发到1648年结束的欧洲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争。

这场战争起因于欧洲多国间的宗教冲突,最终演变为一场政治、宗教、经济等多因素交织的复杂冲突。

它不仅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对欧洲历史、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宗教改革,具体而言是新教改革与天主教改革之间的对立。

16世纪初,德国神职人员马丁·路德提出了新教的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欧洲的许多地方。

然而,天主教会对新教改革的抵制和镇压激起了新教徒的反抗,形成了欧洲南北两大阵营。

这导致了宗教冲突的升级,为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战争中,各种武力行动、外交斡旋、联盟组建、贸易封锁等手段被广泛运用。

战争的规模庞大,参战国家众多,对欧洲的发展和局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十年战争的战场主要位于中欧,涉及的国家包括德意志诸邦、法国、瑞典等。

这场战争可分为四个阶段:Bohemian阶段、Danish阶段、Swedish阶段和Swedish-French阶段。

在Bohemian阶段,波希米亚地区爆发了最早的冲突。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波希米亚王位的继承问题,新教贵族推选了一位新教国王,引起了天主教阵营的反应。

随后,波希米亚王位之争演变为其他宗教和政治势力的角逐,使战争的燃点扩大。

Danish阶段是战争进一步蔓延的时期。

丹麦国王为了维护新教徒的利益,出兵支持波希米亚新教徒。

然而,丹麦的介入激起了天主教势力的反击,由此引发了更广泛的战争。

最终,丹麦被击败,这标志着战争进入新的阶段。

Swedish阶段是三十年战争中最为激烈和重要的阶段。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这一阶段加入战争,并很快取得了重大胜利。

他领导的瑞典军队战斗勇敢,在波尔特瓦的战役中击败了维也纳同盟,为瑞典在欧洲事务上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此后,法国也加入了战争,因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Swedish-French阶段。

三十年战争对欧洲造成了巨大破坏,给德意志地区带来了深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三十年战争(1)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

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1648年10月24日签订。

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主要内容)(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
三十年战争堪称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三十年战争有著名的吕岑会战、罗克鲁瓦会战等战役,这场战争也被视为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希望你喜欢。

三十年战争的两大阵营它们分别是欧洲的两个在各个方面都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强国集团。

这两个集团代表着两个王朝,即哈布斯堡王朝和另外一个专门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而建立的王朝集团。

只不过这两大阵营的前一个是属于国家性质的王朝,而后一个则是由于人民对于王朝制度不满而自行组织的王朝。

三十年战争就是围绕着这两大阵营为了争夺权势以及自己的领土霸业而逐步展开的。

三十年战争的作用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三十年战争过程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的掩饰下争夺地盘
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因此,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第二年,起义军进攻奥地利,包围了维也纳,斐迪南惊恐万分,急忙向天主教同盟求救。

1620年,提利率领天主教联盟军队2.4万人攻入捷克,击败起义军。

1620年11月,曼斯菲尔德统帅的新教联盟军和提利天主教联盟军在布拉格决战,新教盟军很快被击溃。

1620年底,西班牙军和天主教联盟军攻入普法尔茨,1623年再度击败新教联军。

天主教联盟的胜利威胁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1625年丹麦在英、法、荷盟国的支持下和新教联盟联合向帝国皇帝发起进攻,很快攻入德国西北部,曼斯菲尔德率英军占领捷克西部。

1624年皇帝起用华伦斯坦雇佣军。

4月华伦斯坦击败曼斯菲尔德,之后击败丹麦,控制了萨克森地区。

丹麦被迫于次年5月同皇帝签订《吕贝克和约》退出
德意志。

丹麦失败后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势力扩张到波罗的海,引起瑞典的不满,1630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法国支持下率军在奥德河口登陆,在盟国支持下迅速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土。

1631年7月,瑞典军和提利雇佣军进行维尔本会战,提利溃败,同年9月17日,双方集中主力进行布赖滕菲尔德会战,瑞典和萨克森联军依靠古斯塔夫创造的全新战术大败提利,1632年4月古斯塔夫帅新教联盟军在莱茵河再次击败提利残部,提利阵亡,瑞典军进而驱逐西班牙军占领莱茵区。

皇帝再次起用华伦斯坦,华伦斯坦学习了古斯塔夫战术并切断了瑞典军后勤补给线,阻止了瑞典军的攻势,1632年11月两军在吕岑决战,瑞典军获胜,但双方均损失惨重,古斯塔夫二世阵亡,这使得瑞典军停止了扩张。

1634年9月,天主教和西班牙联军在纳德林根会战中击败瑞典和新教联军,瑞典军主力损失殆尽,失去了德意志中部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领地。

1635年,法国直接出兵德意志、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

瑞典军趁机再次侵入德意志中南部。

1642年11月瑞典军再次在布赖滕菲尔德击败皇帝军,此时丹麦却向瑞典宣战,于1644年击溃瑞典荷兰联合舰队,不久瑞荷联合舰队歼灭了丹麦海军,丹麦退出战争。

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皇帝军,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皇帝军,皇帝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皇帝军。

同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和
参战各方签订《维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第一次对立集团间爆发的欧洲大战,反哈布斯堡集团取得胜利,法国取得欧洲霸权,瑞典取得波罗的海霸权,荷兰和瑞士彻底独立;德意志遭到严重破坏,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西班牙进一步衰落,葡萄牙获得独立。

这场战争过后,新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教皇的权势一落千丈,从此对欧洲政治的影响微乎其微。

三十年战争有哪两大阵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