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012年2月24日)去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月24日上午公布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晒”一“晒”上海的“家底”。

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高于平均水平公报中称,据抽样调查,去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6230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5644元,增长13.8%。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102元,比上年增长8.2%。

市统计局分析,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两个快于、一个同步”的特点:一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是2000年以来(除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物价下跌外)首次出现的格局;二是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最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7%,高于全市城市居民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城市居民保持同步。

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轿车18辆统计公报显示,至去年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轿车18辆,家用空调207台,移动电话236部,家用电脑138台。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10辆,彩电188台,洗衣机88台,移动电话189部,家用空调130台,家用电脑50台。

至去年年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17958.22亿元,当年新增1521.36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平方米。

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

至去年年末,全市共有1290.88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60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21.9万人。

人均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领先去年本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基于灰色理论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灰色理论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灰色理论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梦汝罗娟单路路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31期摘要:外来常住人口作为上海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人口规模对上海人口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外来常住人口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由于上海经济发展、地域环境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基于2010—2019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据,利用灰色理论的GM (1,1)预测模型对上海市未来十年外来常住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相关的六个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养老机构数量和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关联较大。

结合GM(1,1)预测模型和关联度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参考建议。

关键词:上海;常住人口;GM(1,1);影响因素;关联度;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291X(2021)31-0041-03上海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 428.14万。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1]。

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人口的快速聚集、城市的承受能力一直都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 500万以内,并以2 500万规模作为2035年常住人口的调控目标[2]。

刘彩云(2020)对上海流动人口迁移距离及影响因素分析,其结果对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合具有参考价值[3]。

上海整体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剧烈变化,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结构多元化等趋势不断增强[4],未来城市规划需要更加关注结构性问题,提升空间治理能力。

一、基于灰色GM(1,1)人口模型预测的分析(一)上海人口结构现状2019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 428.14万,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 450.43万,外来常住人口977.71万。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428元)测算,2014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3611万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6652元,约合7595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2014年年末人口为13.6782亿,年中人口约为13.6427亿)2014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同时,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据统计,1998年我国GDP为8.4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5万亿美元。

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6年。

相比之下,美国196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早于中国29年;而到2000年才达到10万亿美元,从1万亿到10万亿,美国用时31年。

据有关预测,2014年日本GDP大约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图表:一张图读懂2014中国经济年报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新作为呈现新变化——《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重庆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201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

统计公报展现了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在新常态下谋求新作为、实现新变化,全市经济平稳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增长《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重庆经济同全国一样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位居全国第1位,高于全国增速3.5个百分点,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增长。

从经济波动幅度看,全年季度累计增速波动幅度在0.1 个百分点以内,总体处于合理范围。

从经济增长支撑因素看,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从要素保障看,用电量、交通运输、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平稳运行,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增速放缓适应了调整结构、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就业、居民收入、物价指标处于良好运行态势。

二、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全市相继出台并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各区县也依托自身区位和功能定位要求,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全市各区域初步形成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新格局,区域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2014 年,都市功能核心区服务业发展加快,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了较快发展,渝东北、渝东南两个生态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取得较好成效。

《统计公报》显示,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重心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2%,占比达78.0%,达到全国服务业先进发达地区的水平。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 年实现 上海市 生产 总值 ( DP)1 8 24 亿元 ,按可 G 6 7 .2
比价 格计 算 ,比上年 增长99 ( .% 见图 1)。 其中 ,第一 产业
增 加值 1 4 1 亿 元 ,下 降66 ;第 二产业 增加值 7 3 .6 .5 1 .% 1 99 亿 元 ,增 长1 .% :第三 产业 增加值 9 1 .1 元 ,增 长5 68 6 83 亿 %。 “ 一五 ”时期上 海市 生产 总值 达  ̄6 0 49 亿元 ,按 可 比 十 J9 5 .9 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 1 .%。 11
( %)
7 本 2:2 1 8
1 O0 亿元 ,增长 2 .% ;城 乡社 区事务 支 出4 54 亿 元 , 6 .7 05 7 .7 下 降 1 .%。 “ 一 五 ”时 期地 方财政 收 入达 到 1 4 92 46 十 1 9 .亿 元 ,年均增长1 .%。 49
全年 完成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5 1 7 元,比上年 3 6 亿 7
 ̄ 2 8 4 1 1, ,年均增长 1 %。 J3 0 .5Z '元 0
《 亿
60 00
粮 田86 万公 顷 。其 中 ,年 内建 成 O7 7 公 顷 。设 施 菜 田 .5 .5
11 7 公顷 。其 中 ,年 内建成0 1 7 公 顷。标准 化 畜禽养 殖 .5 5 - .3 场 1O 2 家。其 中,年内建成6 家。标准 化水产养殖面积O 1 万 0 .8 公 顷。其 中 ,年 内建成01 万 公顷 。年 内新 认定 1 家国 家级 .1 5 和 5 家市 级农业产 业化 重点龙 头企业 。全年 农业组 织化 水平 O 达  ̄ 6 .%。拥 有各 类农 民专业合作 社2 7 家 ,农业产 业化 l 25 J 57 龙头企业4 2 0 家。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上海市统计公共关系协调委员会 2011-03-07世博之年成绩辉煌《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已经发布。

《统计公报》中的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图表,生动展示了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巨大成就;真实记录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历程;全面反映了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和管理、改革创新等各方面取得的新成绩。

一、举全市之力办好头等大事,世博会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统计公报》显示,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吸引了包括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在内的246个官方参展者,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是世博会历史上参与度最广泛的一次盛会,是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盛会,是成功、精彩、难忘的一次盛会。

世博会生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全面促进了国际国内经济文化交流,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兑现了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同时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

自2002年10月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以来,精心筹备世博长达8年,充满了诸多艰辛;确保成功办博历经184天,应对了许多挑战。

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宏观效益持续向好。

《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87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增幅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873.58亿元,增长13.1%。

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结构加快升级。

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01.02.03•【字号】•【施行日期】2001.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2001年2月3日)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实现了为“十五”计划开好局的基本目标。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5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显现,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5.53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09.81亿元,增长8.7%。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50.7%。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9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完成年度预算的111.2%。

其中,增值税111.95亿元,增长19.7%;营业税191.12亿元,增长24.3%;个人所得税78.44亿元,增长30.2%;房产税14.66亿元,增长10.7%。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2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固定资产投资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2011-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02-24 09:30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66199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7.3%。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4900.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82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5939.96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8847.15亿元,增长12.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8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73.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89.8。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累计上涨7.4%。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3.13亿元,比上年下降0.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9.33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21.68万吨,比上年增长5.2%。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74.91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52.02亿元,增长3%。

全年工业总产值24888.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873.08亿元,增长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实现税金总额1114.42亿元,增长33.4%。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8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032.62万平方米,增长5.4%;竣工面积5397.15万平方米,下降5.7%。

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4.09万元,比上年提高16.1%。

四、批发和零售业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1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197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428元)测算,2014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3611万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6652元,约合7595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2014年年末人口为13.6782亿,年中人口约为13.6427亿)2014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同时,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据统计,1998年我国GDP为8.4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5万亿美元。

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6年。

相比之下,美国196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早于中国29年;而到2000年才达到10万亿美元,从1万亿到10万亿,美国用时31年。

据有关预测,2014年日本GDP大约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图表:一张图读懂2014中国经济年报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解放日报分享| 收藏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五个确保”的要求,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15亿元,下降6.6%;第二产业增加值7139.9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618.31亿元,增长5%。

“十一五”时期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69054.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1%。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537.87亿元,比上年增长8.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334.55亿元,增长11.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4%提高到49.4%。

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4060.29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1%。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8.45万户,比上年增长9.4%。

其中,企业12.52万户,增长16.4%;个体工商户5.81万户,下降3.2%。

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155户,增长5%;外商投资企业6457户,增长27.1%;私营企业11.46万户,增长16.3%。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87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增值税388.62亿元,增长4.3%;营业税933.91亿元,增长11.2%;个人所得税261.2亿元,增长13.3%;企业所得税606.05亿元,增长25.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30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2013年闸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013年闸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闸统(2014)2号2013年闸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闸北区统计局2014年3月2013年以来,全区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南高中繁北产业”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活力闸北、平安闸北、和谐闸北”的目标,坚持“两聚焦三确保”,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区域经济总体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4.32亿元,比上年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全年实现区增加值1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图1 区增加值和区级财政收入情况全年财政总收入178.4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区级财政收入达到70.5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营业税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企业所得税8.88亿元,比上年下降8.1%;增值税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个人所得税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全年财政支出107.2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10.08亿元,比上年下降44.0%,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9%;房地产开发投资1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投资总额的93.41%。

全年工商登记企业比上年末增加1607户,增长8.3%。

二、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7.39亿元,比上年增长8.9%。

区域工业总产值187.0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6.48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

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公报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18年,全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包容性增强,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I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见图1),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35000--------------------------------------------------------------------------------------------30000仙2014^201再2016年2017年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一•-比上年增长图12014-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3.50万元。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896.97亿元,比上年增长6.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782.90亿元,增长6.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上海市历年收入法GDP数据及各收入份额

上海市历年收入法GDP数据及各收入份额

1、由图可看出,从1990年至2009年期间,上海市劳动收入劳动份 额保持在0.35左右,变化幅度在0.1内。由图,可以明显看出,上海 市劳动收入份额在90年代中期,及2000年后波动较为明显,原因 在 于9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大量职工下岗,进 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之后随着下岗职工通过参与个体经济实现再 就业,劳动收入份额回升。而2000年后的波动则是由于2000年为第 九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2、由图可看出,上海市资本收入份额保持在0.45左右,上海市政府 收入份额保持在0.2左右。可以得出:上海市的生产总值中有45%的 收入归资本,35%收入归劳动,20%归税收。 3、由图可看出,资本收入份额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方向相反,此 消彼长。而政府收入份额则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方向基本相同。原 因在于,当劳动力市场低迷时,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此时企业或政 府便会增加资本投资。而当劳动收入份额增长时,则会带动税收的 增长,进而导致政府收入份额的增长。
政府收入份额
0.19 0.19 0.19 0.17 0.18 0.17 0.19 0.21 0.21 0.22 0.24 0.23 0.21 0.19 0.16 0.16 0.16 0.17 0.19 0.19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注:计算方法 1、劳动收入份额=劳动收入/生产总值 2、资本收入份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总值 3、政府收入份额=生产税净额/生产总值
上海市历年收入法GDP数据 上海市历年收入法GDP数据 及各收入份额的变动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林振裕
上海市生产总值收入法项目
1990年-2009年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上海市生产总值 781.68 893.77 1114.32 1519.23 1990.86 2499.43 2957.55 3438.49 3801.09 4188.73 4771.17 5210.12 5741.03 6694.23 8072.83 9247.66 10572.24 12494.01 14096.87 15046.45 劳动者报酬 244.03 302.94 397.32 563.59 692.40 901.83 1065.85 1195.63 1341.22 1518.26 1724.29 1934.27 2205.79 2452.32 2771.77 3312.31 3846.06 4481.91 5417.93 5901.84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060.58亿元,增长14.5%;穿的商品零售 额639.9亿元,增长15%;用的商品零售额2296.21亿元,增长14.9%。分 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9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61.5亿元,增长13.7%。
图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 至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3256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3107 家,便利店4352家。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181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42.13亿元,比上年下降 4.2%。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6967.57万吨,比上年下降8.8%。 旅客发送总量11136.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见表4)。
表5 旅游设施情况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星级宾馆

298
# 五星级

38
四星级

58
旅行社

923
# 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
家42ຫໍສະໝຸດ 行社A级旅游景点家
50
# 5A级景点

2
4A级景点

25
红色旅游基地

27
# 全国红色旅游基地 个
4
工业旅游示范点

53
农业旅游示范点

18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30
旅游集散中心站点
图5 国际旅游入境人数 六、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单位98家。其中,银行业9家,保险业16家。至年 末,全市有各类金融单位787家。其中,银行业132家,证券业93家,保 险业307家。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单位数达到170家。其中,年 内新增11家。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20.27亿元,贷款 余额29684.1亿元(见表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079.22亿元,现 金支出29033.36亿元,现金净投放954.14亿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1978年-1998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1978年-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亿元,增长7.6%。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401元,比上年提高6.9%。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全国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亿元,增长2.9%;税金总额308亿元,增长13.4%。

施工面积1310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0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705万平方米,减少3539万平方米。

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房地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较快。

全年经济适用房投资791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

全年出生人口1991万人,出生率为16.03‰;死亡人口807万人,死亡率为6.50‰;全年净增人口1184万人,自然增长率9.53‰,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

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481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7942万人,占30.4%;乡村人口86868万人,占69.6%。

0-14岁人口比重为25.7%,15-64岁人口比重为67.6%,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7%,老年人口达到8375万人。

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63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5元,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5.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0元,实际增长4.3%。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4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1亿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4亿元,增长3.5%,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6770亿元,增长10.8%,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8亿元,增长8.2%,比重上升l.7个百分点。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15.02.26•【字号】•【施行日期】2015.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根据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本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本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9775个,从业人员369.5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下降1.5%和5.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71691个,占8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14个,占3.3%;外商投资企业5470个,占6.9%。

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48个,占全部内资企业的0.3%;集体企业1330个,占1.9%;私营企业65303个,占91.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56.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2.3%,外商投资企业占31.7%。

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内资企业的2.5%,集体企业占1.9%,私营企业占69.5%(详见表2-1)。

表2-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个;制造业79608个,占9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65个,占0.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制造业占9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3%。

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2.9%、10.2%和8.2%(详见表2-2)。

表2-2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8248.2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54.5%(详见表2-3)。

表2-3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三)总资产贡献率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2.8%,比2008年提高3.3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3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169.52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1664件,比上年下降5.5%,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33件,下降0.1%。

全年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614件,增长9.1%。

全市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 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家,市级创新型企业500家。

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225家,高新技术企业543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2家。

年内全市认定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552家。

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4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6.5%。

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897项。

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5238件,比上年下降4%;合同金额667.99亿元,增长7.6%。

十二、文化和卫生
年内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

全年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达到3100万人次。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三年万人培训计划”,年内培训4050人次。

至年末,全市有市、区(县)级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6个,艺术表演团体180个,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25个,档案馆44个,博物馆120个。

全市共有公共广播节目21套,公共电视节目25套。

有线电视用户687.48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64.73万户。

全年生产电视剧49部,共1774集;动画电视4386分钟。

全年共出版报纸12.01亿份、各类期刊1.45亿册、图书3.26亿册。

摄制完成36部故事片。

人计划”。

全年共完成职业培训53.40万人,其中,农民工24.64万人。

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图4 2010-2014年新增就业岗位情况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7710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 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192元,比上年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30520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91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房和实施旧住房改造13.9万套,基本建成11.3万套。

拆除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63.9万平方米。

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1平方米,折合人均住房居住面积17.8平方米(见图5)。

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6.6%。

图5 2010-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至年末,全市共有1373.3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7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的每人每月640元提高到71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7440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620元提高到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4元提高到17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1353.5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达257.66万人。

至年末,全市民政部门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667个,床位11.87万张,其中,养老机构660家,床位11.49万张。

在全市养老机构中,由社会投资开办的有334家,床位5.66万张。

至年末,全市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224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81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576个,服务老年人29.4万人。

全年各级政府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56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9亿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0.14亿元、粮油帮困资金0.56亿元、医疗救助金1.58亿元。

年内新办福利企业14家,新安置32 2名残疾人就业。

十五、环境保护
全年全社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699.89亿元,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7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氧化硫年日均值1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二氧化氮年日均值45微克/立方米,下降6.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日均值71微克/立方米,下降13.4%;一氧化碳年日均值0.77毫克/立方米,下降9.4%;细颗粒物(PM2.5)年日均值52微
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92.9%。

全市平均区域降尘量5.4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6.9%。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786.5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0.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年清运生活垃圾742.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年内新增636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试点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区覆盖家庭280万户。

全年新建绿地110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2公顷。

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4%。

全年新增造林面积899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99公顷。

至年末,自然保护区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

十六、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事故7364起,造成死亡118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8%和3.1%。

其中,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283起,造成死亡225人,分别比上年上升7. 2%和下降4.7%;道路交通事故1172起,造成死亡90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1.7%和1.3%;火灾事故5899起,造成死亡59人;铁路交通事故5起,未发生人员死亡;农业机械事故5起,比上年下降73.7%,未发生人员死亡。

全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50人。

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5年2月28日说明: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上海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数据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3.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均为规模以上口径。

4.域外市属农场是指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外地农场,其产量和产值不包括在上海市总量中。

5.电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6.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增加值是依据若干行业的有关资料进行跨行业核算的,不能将其与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其他行业的增加值进行简单加总,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7.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是国家发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AQI监测体系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项污染物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