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村课程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论文
挖掘农村独有的语文教学资源(人教版 教学论文)
挖掘农村独有的语文教学资源(人教版教学论文)我们习惯于用一种城乡对立的思维考虑问题,农村教学就意味着闭塞与落后、简陋,其实不然。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在资源相对贫瘠的农村语文教学中拓开新的一隅,如何挖掘农村所独有的教学资源,成为每个农村语文教师新的抉择。
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均是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的好素材。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
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开始,老师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叩开学生探究生活、自然、身边文化底蕴的心灵之门,让学生把五彩斑斓的现实内化为情感顿悟,把学语文与生活完美地相融合。
一、采撷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
一切文学大师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是真实的发现者,他的作品也是其个性和审美态度的产物。
故乡是文学一个永恒的母语,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农村中学生的视野里,农村所独有的简单的景致:青山、绿树、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风雨中的小楼阁、低矮的屋檐、老屋......不再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已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有时候也成为他们情感归属的寄托。
在写作《启示》一文中,学生开始的思维模式固定在一些笼统而说教的事件中,我追问学生: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独有的触动心灵的东西有什么?学生把视野投到窗外,看到这般美的乡村,学生开始了心灵的探究,有学生这样写到:“在上学的途中,我看到一簇枯败的小草,已经布满灰尘,在这片草丛中有一抹黄色引人注目,那是一株小黄菊,她静穆着,在风中摇曳,一刹那,我楞住了,生命是如此的美好!原来,生活之美就蕴涵在平凡之中......”这样的习作来自学生的细心观察,来自于自身的丰富精神体验,学生阅读自然更能让他们悟尽自我,农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屏弃一些客观干扰,守得一隅精神家园。
同样,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譬如“赶集、庙会”,内容以饮食、百货、游戏为主,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学生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提高农村学生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 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 语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互为补充, 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但是, 目前初中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课外阅读中面临时间少、文本缺、不会用等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这表明,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在实际教学中, 课外阅读这一领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课外阅读是巩固课内新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以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本文主要从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挖掘学生阅读资源方面来阐述如何加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 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素养00G632 000B 001002-766111-242-01《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7-9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
"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的确,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增加阅读量, 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储备, 获得审美体验, 挖掘潜能, 提高素质, 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农村初中生中, 由于受信息、条件、家庭、观念等多种原因的影响, 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极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那么,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呢?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要以课内带课外, 课外促课内的方法, 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
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 且题材丰富, 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 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
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 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的现象, 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浅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友来稿)(精选6篇)
浅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的开发与利用(您来稿)〔精选6篇〕篇1:浅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的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包括课堂教学资和课外学习资。
”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
老师们为了进步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展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
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开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开展。
”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
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和教学资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老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老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构造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
老师们假设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究,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文课程施行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是课程资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文将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加强听说训练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开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老师要有强烈的资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理论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
”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方面,老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气氛。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结合农村实际 挖掘习作资源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结合农村实际挖掘习作资源新课改要求各地方、各学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加强语文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作为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同城里的孩子相比,虽然有自己的不足或弱点,如课外阅读少,见识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不强,家庭辅导不够等,但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有许多是城里没有的,其中蕴含着不少的语文教学资源,值得我们好好挖掘。
现就农村学校习作教学资源的挖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劳动生活。
一身泥一身土伴随着农村孩子的成长,哪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沾满泥土的气息呢?泥团是他们的玩具,田野是他们的游乐场,劳动是他们的第一课。
对于劳动,他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栽秧打谷、点麦挖苕、种豆收瓜,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活都是他们的亲见、亲做的。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不同季节的农活,引导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的习作材料。
如在种麦子挖红苕的农忙时节,我先布置学生在家里帮忙干农活,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干的。
因为是亲身所做,他们大部分都说得比较具体。
如种麦子要拿上锄头,挑上粪桶,还要带两根小木棍和一条细绳,在打麦窝时用两根木棍拴上绳子拉直,作为打窝时的参照。
种麦子的过程要先松土,再打窝,然后点麦,泼粪。
还有点麦子时每窝丢麦粒的颗数,抓麦用哪几根手指,点麦子的姿势,点麦子后的感觉,都说得比较清楚。
最后,他们还说出了自己的收获,有的同学说自己原来喜欢买零食、乱花钱,通过劳动知道应该节约;有的同学说自己有时在学校里吃不完的饭就随手倒了,很不应该;有的说更加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说完后进行作文,效果还不错。
二、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城里有公园的绿树成荫、鲜花簇簇,有大街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但乡村的田园风光也自有其独特魅力。
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炫人眼目,粉艳艳的桃花如霞似锦,白嫩嫩的梨花雪铺云涌。
夏天,棵棵桃李挂满累累果实,使人不由得馋涎欲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语文素养》摘要: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
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提高语文素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要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掌握语文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课程。
它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地点、内容,更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实践。
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课堂是一个由语文实践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语文能力同时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实践基地。
激活语文教学,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寻求发现,获得体会,使体验和感悟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成为语文学习的主线。
第一,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论文篇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仍是我们当前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我认为这其中最值得和必须强调是阅读,阅读教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善于读书,通过读书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且将终身受益。
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阅读动机的稳定性与深刻性。
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我们现用的阅读课程来看,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阅读课程,按照设定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身心愉悦,让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充实。
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在我国已全面实施,广大语文工作者对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并付诸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创出了一条条有效的路径。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因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阅读课程,严格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论文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桃源县西安镇中学谢爱琼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关在语文素养方面的现状,提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教学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理念与实践的碰撞越来越激烈。
在这个步伐中,我们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深入钻研新课程理念,并要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与理念两者进行协调统一。
语文课标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不知不觉中,“语文素养”这个新鲜词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
我一直在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城市小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缩小和改变这种差距呢? 这是大批农村语文教师苦苦探求的课题。
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并实践着,同样的课程标准、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师资,为什么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城市小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课内原因。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是配角。
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感受不到语文是有趣的、有用的。
学生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和动力,普遍存在厌恶学语文的情况。
再加上评价手段落后,也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题偏难偏深,偏重于思想的挖掘和支解式分析,试题成人化倾向严重,且重视“读、写”等书面考试,忽视“听、说”等口头测试。
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以一次考试论英雄。
这样评价方式无不在打击着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二是课外原因。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读课外书的诸多益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虽然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挖掘利用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450000)【摘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世纪,这无疑是对中小学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挑战。
农村中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挖掘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着眼于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创造出妙趣横生的学习场景。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课程资源【abstract】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a century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explosion, this is undoubtedly for teaching in schools, especially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new challenges.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one’s ability and cleverness, from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needs,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advantages, focus on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classroom teaching, creating study scene be full of wit and humour.【key 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 primary school chinese;curriculum resources【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85-0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习国、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留给学校较大的课程开发的空间,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践行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谈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
谈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摘要〕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农村学生整天在题海中奔忙,语文素养很难提高。
我尝试从“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挖掘学生丰富的自身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见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农村学生整天在题海中奔忙,语文素养很难提高。
我尝试从“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挖掘学生丰富的自身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见成效。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处理教材。
教材不仅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作为教师,要发挥个人潜能,精心设计每个堂课,让学生在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中受益。
2、利用教学内容本身。
课文中选用的内容本身就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师讲课的同时要记住通过课文给孩子们传达文中渗透的思想,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同样接受思想的熏陶。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给孩子们介绍或推荐类似的文章、书籍,让他们更广地涉猎。
还可以根据课文的作者,给孩子们推荐此作者更多的作品。
例如学完毛泽东的诗歌,学完了朱自清的《匆匆》可以进行“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来拓展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
开发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反哺语文——开发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语文教师,因为我校地理独特的位置,和学生一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走入乡村、深入生活。
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掘农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自然,让语文走进生活,不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真正的语文学习是在生活中而不是课堂里。
于是我和学生一同走进美丽的自然、淳朴的乡村去发现、体验和感悟。
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语文课程的审美素材无处不在:鹤舞九天是美、渔舟唱晚是美、广阔田野是美、无垠草原是美、袅袅炊烟是美、鸡犬相闻是美……我适时把学生领到自然乡村中,我们“听取蛙声一片”“叶底黄鹂一两声”,倾听雪花的低吟,蚂蚁操练的足音,从而感悟生命的律动;去欣赏“绿树村边合”“小桥流水人家”,观赏“日出东南隅”“夕阳无限好”,从而感悟生活的温馨;“敲门试问野人家”去寻找“衣冠简朴古风存”,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去体会淳朴的民风……在这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民风民俗之美,从而知家乡,爱家乡,更增添了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生活激发人的真情实感,自然陶冶人的情操。
春寒料峭时节,我和学生到郊外踏青,亲身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春》,感受春风的温暖,春草的柔美,体验春花的娇艳,春雨的柔情,我们幕天席地,侧耳聆听《春》的录音,享受春的馈赠。
酷热的夏季,我们一同到学校旁边的农田,尝试“量度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感受封建社会农民的辛劳,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比优越秋季。
“天高云淡”的日子里,我和学生注视着一群群的大雁南飞,去感受毛主席在这样背景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豪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去领略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如粉如沙”,“蓬勃地奋飞”,学习其斗争的精神。
这些真切的感受和收获岂是一堂课上所能达到的,有了真情实感,学生的篇篇佳作也就萌情而生,这又是哪一节作文课所能企及的呢!此时,生命的感悟来得真、来得深!在生活中学习,学生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们认知世界;拥有了一双灵巧的手,他们创造生命,拥有了一颗纯朴的心灵,他们热爱生活,插上理想的翅膀,他们勇敢地飞翔!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反哺学生,我将不断探索、开发农村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更多机会走进生活学生语文,培养他们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
挖掘农村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正 确 的 态度 和 价 值 观 , 这是 传 统 的教 科 书所 无 法替 代 的 。 1 展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高 学 生 “ 语 文 ” 能 力 。 综 . 开 提 用 的 合 实践 活 动 是 新课 程 的 增 长点 ,对 于 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 力 至 关重 要 。教 师应 鼓 起 热情 , 予 关 注 . 学 生 给 给
道 : 妈 妈 这些 水 草 为 什 么 长得 这 么 整齐 啊 ? 同行 的人 不 禁 “ ”
以其 具 体形 象 、 生动 活 泼 和学 生 能 够 亲 自参 与等 特 点 , 给学 生 多 方 面 的信 息 刺 激 , 调动 学 生 各种 感 观 参 与 活 动 , 发 学 激
生 学 习 兴趣 。 愉 悦 中增长 知 识 、 养 能 力 、 在 培 陶冶 情 操 . 成 形
二 、 极开 掘 社 会 课 程资 源 . 升 学 生语 文素 养 积 提 社会 课 程 资 源 对学 生 的 发展 具 有 独 特 的 价 值 .与传 统 教 科 书 相 比 , 程资 源 是 丰 富的 、 量 的 , 有 开 放 性 的 , 课 大 具 它
、
合 理 利用 家庭 课 程 资源 。 升 学 生语 文素 养 提
色 的农 民 企业 家 、 殖 大 王 、 养 菜农 大户 、 育 世 家 等 进 行 采 教
和语 文 表 达 能力 。 访 养 殖大 王 时 。 录 养 殖业 的 现 况 和养 采 记
诉 我 们 , 村 孩子 的见 闻也 不 少 , 村特 有 的 生 活 和学 习语 访 、 乡 乡 调查 和 研 究 , 学 生 在社 会 实 践 中提 高处 理 信 息 的 能力 使 2凭 借 学 生 的 经 历 体 验 , 理 解 课 文 与 切 身 感 受 相 结 殖 人 对 学 生 的寄 语 ,并 以小 传 记 的形 式 写 出养 殖 大王 的坎 . 使 合 。 学 生 本 身 就 是特 殊 的课 程 资源 。 他们 有 特 殊 的 生 活经 坷 的创 业 经历 。 样 让 学 生进 行 口语 交际 就 不 是无 源 之 水 . 这 历和家庭故事 , : 游见 闻、 险 、 救 , 学 、 如 旅 探 急 失 父母 打 工 、 就 能 切 实 提高 口语 表 达能 力 和 交 际能 力 。 家庭 离 异 、 山崩 屋 塌 … …也 有 做农 活 。 鱼 、 鸟 、 蔬 果 的 捕 逮 种 炼 、 作精 神 的形 成都 有 一 定 的 积 极作 用 。 师要 善 于引 导 合 教 册第 5课 《 山工 》 课 中讲 到 “ 山的 时 候 , 们 走 的 路 线 挑 一 登 他 2开发 利 用 农 情 农 俗 , . 培养 学 生 爱 乡 情 感 。 作 为 农 村 体验 和收 获 。 些 经历 和体 验对 学 生 兴 趣 的 培养 , 这 能力 的锻 小 学 ,应 当让 学 生 了解 并 熟悉 农 业 生 产 ,培 养学 生 热 爱 农 民 、 心 农 业 、 爱 家 乡 的思想 感 情 。 每 个 地 方 的农 业 发 展 关 热 和利 用 , 把学 生 的 这些 经验 同课 文 的感 悟 结 合起 来 。 第 九 状 况 各 不相 同 , 就 给 学生 提 供 了一 个 广 阔 的报 道 空 间 。 如 这 教 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 情 ” 照片 , 写关于 “ 情” 农 的 撰 农 的 是折 尺 形 的 … …每 转 一 次 身 , 扁担 换 一 次 肩 。 ” 里 的 孩 子 报 道 。在 深 入 农村 生 活 、 有 切 身体 验 的 基 础 上 的作 品 . 城 具 显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摘要:主要研究方向是综合分析农村中学目前在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上所存在的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以素质教育为主,从更高的程度上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相关水平。
另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积极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想象力,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有着极大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综合探究随着我国不断地对教育进行改革,新课标对语文教育中的课外学习资源方面以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新要求,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课堂方面的知识讲解到社会上的人文风情与相关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农村中学的相关资源。
就相关资料文献报道显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育教学通常把课堂的教材当成唯一的教育教学资源,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只是不断地要求学生重复地进行同一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导致农村中学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
那么,如何使得农村中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需要摒弃只讲教材里面的相关内容这一习惯,应该充分地利用以及开发语文课的教学资源,结合农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此来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原则与方法1.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课堂教育教学的局限性,提高农村中学生与课外资源知识的接触面,提高学校学习氛围,让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与农村中学生更加贴切。
在开发与利用语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
结合语文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个性化原则。
在这一原则里,主要考虑的是农村中学学生生活在农村的特殊存在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农村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实施教学计划。
充分挖掘资源 提高语文素养论文
充分挖掘资源提高语文素养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而农村课外阅读由于家庭不重视,阅读条件的限制,同时教师缺乏指导方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较大障碍。
关键词:挖掘资源课外阅读语文素养课外阅读能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如此之高,而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由于家庭不重视,大多数教师缺乏指导方法,学生阅读内容单一,阅读途径单一,大部分学生只有一本课外书,大多数还是作文书,只有少数学生有几本课外书。
如此的课外阅读导致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差,运用语言时词汇贫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较大障碍。
如此现状,令许多农村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就教材教教材,把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局限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如何让学生拓宽阅读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采用多种方法,使其爱读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是首要条件。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其他指导工作就只是空中楼阁。
1.榜样激励古今中外,有哪位名人、领袖不酷爱读书?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读书的故事,以及他们取得成就与读书的关系。
了解他们通过读书增长知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环境熏染每周在班集体中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可交流摘录的重要段落、精彩片断,可交流制作的读书卡,还可交流读后感等。
在活动中,教师采用灵活的激励评价方式如对阅读较好的学生奖励荣誉,例如“读书大王”、“阅读之星”等。
还可以给一些赞扬的语言,如:“通过读书,老师发现你又长大了。
”“这样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自然会在这样热烈的环境中愉快地加入课外阅读的行列。
3.活动促读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探索一、挖掘文本——出新资源1. 活用教材资源。
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我们要“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活动。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组第6课《爬山虎的脚》,可组织学生观察爬山虎,实地考察爬山虎的特点,写观察日记,进行口语交际等。
这样,化静为动,学生主动参与,效率高、效果好。
其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增删、补充、链接教材所提供的内容。
第三,要通过教学给学生传达教材中渗透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接受思想的熏陶。
2. 置换生疏资源。
由于区域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不可能是每个地方的学生都熟悉的、感兴趣的。
尤其是某些“城市内容”素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相当生疏的。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组的主题是“异域风情”。
我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学生自身资源等资源。
在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盛开的鲜花,写片断,以表达赞扬花之美的情感。
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领略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时,组织学生进行滑板花样比赛。
学生现场做记录,即兴进行口语交际、写片断等活动。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农村现实背景,置换教材中生疏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 用好教材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或情景图),这些插图(或情境图)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可进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可进行看图复述、背诵课文训练,也可进行创新训练。
因此,充分利用插图或情境图,对理解文本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学习《触摸春天》一文,学生观察插图,让图中的线条、色调、姿态等形象地表达生活,可实现互动交流。
4. 重视教材延伸。
浅谈农村中学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浅谈农村中学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我们早已提出,根底教育改革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样,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根底,在后天的语文环境和语文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形成并开展起来的内在的、较为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人的语文活动的特征。
然而这一概念在广阔经济、教育相对的农村地区,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因此,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面向未来,为新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已迫在眉睫。
那么,在详细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何做起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应试教育是片面教育,是扼杀人才的。
因为,它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却忽略了多数中差生,它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轻视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重提高全体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是全体的全面的教育。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文讲解分析为根本活动模式,以课文结论和知识传授为根本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充满教坛,实际上教师是中心,学生是容器,只能跟随老师的思维转,语文“最根本的能力反而被冲淡了”(于漪语)。
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只把学生培养成了“知识的书橱、书口袋”。
它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著名语文改革家魏书生的话应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他说:“语文教学必须‘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为目的,全面开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课文,课文仅仅是同任何一份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一样的一篇范文,一个个例而已。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体验。
二、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1.丰富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1.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拓展阅读、案例分析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2.整合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调查、演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5.利用社区资源:结合社区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6.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开发课程资源是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体验。
通过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将乡土文化纳入校本课程 之中,将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开发利用, 必定可以令乡土的芬芳弥漫于校园,令民 族文化的魅力绽放于课堂,令家国情怀浸 染于学子心田。这不仅是当前语文新课程 改革的需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的需要。
情感,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特
乡土文化符合语文人文性、知识性和
别是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趣味性的特点。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吴川
关键词:开发 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 山歌,我们指导学生用“吴川山歌”的腔调
素养 提高
来唱一些唐诗宋词,让学生在课前诵读。学
语文学科具有显著的人文特征,语文 生感到十分有趣,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语言的知识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都跟其
技巧,更要传承中华民民族积淀千年的人 他学科有关联,涉及诸如历史、地理、文
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而乡土文化是极佳的 化、经济、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可
载体,它不仅包含有汉语丰富的知识与技 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相应的内容,让
能,也反映了地方的风俗人情,体现了民 学生在拓展延伸阅读中了解家乡。例如,
三、开展“乡土文化之旅”第二课堂活 动,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堂、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课 外活动,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之外,学习语 文的重要场地,因为它具有自由、新鲜、灵 活、亲切等诸多特点,深受学生欢迎。经过 精心设计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 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好地亲近自然、感 悟自然,学习知识,体味生活中的语文,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校课题 组曾多次带领学生探访过状元林召棠、驻 美大使陈兰彬、抗日名将张炎将军故居, 吴川八景之极浦亭等家乡的名人古迹。 学生在探访过程中,感受到了地方文化 的源远流长,为我们家乡出过状元、驻美 大使、抗日名将等而自豪。结合“乡土文 化之旅”第二课堂活动,我们课题组举行 了题为“《悠悠鉴水情》征文活动”。学生 能从不同角度写下不少佳作,他们的作 品文笔优美,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农村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教师怎样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呢?
一、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
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
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二、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等。
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
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
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
如第九册第5课《挑山工》一课中讲到“登山的时候,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城里的孩子对挑山工为什么这样做不易理解,农村的孩子有的做过活,挑过担,还能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课堂上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这样曲折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石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就能体会挑山工这样登山的巧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引发学生的纯真情感,使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
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
类似于《少年闰土》中“看瓜刺猹”的农趣,“乡村孩子”的农心,“锄禾日当午”的农活,无不隐藏着乡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
乡村里的人们有“桃花源”式的绿色交往、张扬人性的交往,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
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五、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
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
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虽然我国各种资源丰富,但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六、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
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
样生动的语言。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或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
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
第十册《月光曲》写到“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本文通过描写《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传说故事,把贝多芬对穷苦人家的友善与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说”成了生成“课程资源”的一个亮点。
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
如:家喻户晓的刘三姐、石达开等等,教师可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再进行整理、编写、交流,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化组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科学。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教师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特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的乡村语文教育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地有效地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