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结论—— • 1.只有考虑了运输成本之后的贸易净收
入为正数时,放松“相同的生产率”假 设,才会导致区域内贸易的发生 • 2.在运输方式既定的前提下,运输成本 的大小取决于交易地点(市场)的位置 ,能够使运输成本尽可能低的地点将受 到贸易者的青睐
庭进行分工 • 北部家庭专门生产毛料,南部家庭专门
生产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小麦(公斤) 毛料(码)
• 北部家庭
8
1
• 南部家庭
12
6
• 运用机会成本,找出北部家庭和南部家庭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 北部家庭 • 南部家庭
• 486: Number of UAs
• 3,087: Number of UCs
• 249,253,271—— Total urban population
• 219,922,123: UAs population
• 29,331,148: UCs population
• 59,492,276—— Total rural population
• 不考虑运输成本 • 4公斤小麦 = 1码毛料 • 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码毛料 • 南部家庭单位时间的净收益12公斤小麦
Urban Economics(chapter 1)
• 考虑运输成本 • 北部家庭行走2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负数 • 北部家庭行走0.5小时,到达交易地点 • 贸易净收益为正数
• 80.7%——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5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STC、FC与VC曲线
STC FC VC
STC VC
FC
O
Q
图5-1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
咖啡厅的主要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FC ➢租金 ➢咖啡机 ➢桌椅
VC ➢员工工资 ➢咖啡杯 ➢咖啡豆原料 ➢水电支出
固定成本FC
(1)定义 不随产量而变动的成本。
(2)分类 厂房与设备的折旧费及保养维修费 借款利息、契约性的租金 财产税 管理人员的薪酬
5.4.6利润的来源
实训10 教材P105练习题五.1, 六.1 5.4.7利润的作用
5.3长期成本函数
5.3.1长期总成本 5.3.2长期平均成本
实训11 教材P105练习题六.2(答 案) 复习与测试 教材P103~105 练习题 一~五
5.1.1 成本的定义
是厂商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是投入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第五章
第 五 章
一 学习目标
学习 目标
➢ 理解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 掌握经济成本、短期成本、收益、利润等重要概念 ➢ 掌握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 掌握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的经济意义 ➢ 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 ➢ 能初步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进行盈亏分析和经营决策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1成本理论概述
(3)停止营业点= AVC最低点。 令AVC’=( Q2-20Q+17)’=2Q-20=0,Q=10
5.3.1 长期总成本LTC
1.定义 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
的最低总成本。
2.函数式 LTC = f ( Q )
3.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是STC曲线的包络线 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变化过程呈现三段式 LTC曲线如图5-4所示
经济学基础完整 ppt课件

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 000万美 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 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 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 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 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 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12
矛盾
经济学产生
欲望 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 渴求和愿望
特点 多层次:需求的多样性 无限性:欲望是无穷尽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
至未得已满足时,欲望就产生了。)
13
资源的稀缺性
一、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以分为:
1、自由取用物品: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9
目录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二 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三 选择资源与配置 四 资源利用与经济制度 五 经济学十大规律
1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具体来讲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如何被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有限的资源满 足无限的欲望。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你是否有经济头脑??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 卖20元,顾客来卖鞋给了张50,王师 傅没有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 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陪 了邻居50。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虽然姚明有时 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 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 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 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 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欲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
12
矛盾
经济学产生
欲望 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 渴求和愿望
特点 多层次:需求的多样性 无限性:欲望是无穷尽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
至未得已满足时,欲望就产生了。)
13
资源的稀缺性
一、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可以分为:
1、自由取用物品: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9
目录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二 经济学产生的前提 三 选择资源与配置 四 资源利用与经济制度 五 经济学十大规律
1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学的定义
具体来讲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如何被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以有限的资源满 足无限的欲望。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你是否有经济头脑??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 卖20元,顾客来卖鞋给了张50,王师 傅没有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 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陪 了邻居50。
经济学说课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14
04 生产者行为与市 场结构分析
2024/3/28
15
生产者行为决策
2024/3/28
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
01
描述生产者如何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
况。
利润最大化原则
02
生产者在给定成本和市场价格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产量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风险与不确定性
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等,用于调节经济中的总需 求水平。
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通过乘数效应、挤出效应等指标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物 价的影响。
2024/3/28
24
货币政策及其工具选择
2024/3/28
货币政策定义与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影响总需求,实现物 价稳定、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目标。
数字化与智能化对经济学的影响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学研究方 法、理论体系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学
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国 际经济学的影响。
ABCD
2024/3/28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学
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经济学 提出的新要求。
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
9
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价格信号引 导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运行机制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相 互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 的动态平衡。
2024/3/28
10
03 供给与需求理论 及应用
2024/3/28
1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详细描述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寻求最优的生产规模,以达到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平衡。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词
市场结构类型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厂商需要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消费者最优选择是指在给定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最优选择:边际效用理论
定义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最优选择点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即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06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行为经济学
研究在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下,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并执行决策的科学。
神经经济学
利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以揭示经济行为的神经基础。
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规制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要点一
要点二
偏好公理
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和无差异曲线凸性等公理性质。
效用函数
对于每个消费者,都存在一个效用函数,该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
要点三
定义
消费者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消费者预算约束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寻求最优的生产规模,以达到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平衡。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词
市场结构类型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厂商需要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消费者最优选择是指在给定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最优选择:边际效用理论
定义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最优选择点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即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06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行为经济学
研究在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下,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并执行决策的科学。
神经经济学
利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以揭示经济行为的神经基础。
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规制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要点一
要点二
偏好公理
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和无差异曲线凸性等公理性质。
效用函数
对于每个消费者,都存在一个效用函数,该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
要点三
定义
消费者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消费者预算约束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动态效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个社会无法拥有他想要
生产可能性边界
拥有的一切东西,这要受 到资源及可利用的技术的
制约。☺当社会生产效率的充
Y E
分就业状态,当处在生产可
C●
能性边界以内时,表示社会 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
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运行过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它通过 研究要回答“it is…”.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 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 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it should be…”.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章 导 言
一、经济学的对象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象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因。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的联系
1.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边际分析 (三)均衡分析 (四)经济模型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关于理性人的假设
广义而言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他同 在给定条件或约束下最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相 关。具体地讲,理性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 (1)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替代方案; (2)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净 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 (3)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 收益的方案。 (西蒙,1964)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个社会无法拥有他想要
生产可能性边界
拥有的一切东西,这要受 到资源及可利用的技术的
制约。☺当社会生产效率的充
Y E
分就业状态,当处在生产可
C●
能性边界以内时,表示社会 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即存在
闲置资源,也就是存在失业.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运行过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 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它通过 研究要回答“it is…”.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 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 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it should be…”.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经济学1第一章经济学导言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章 导 言
一、经济学的对象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象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因。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的联系
1.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2.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
3.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边际分析 (三)均衡分析 (四)经济模型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关于理性人的假设
广义而言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他同 在给定条件或约束下最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相 关。具体地讲,理性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 (1)存在一组可供选择的备选或替代方案; (2)每一种方案均对应着某种特定的预期净 收益或满足程度或目标实现程度; (3)人们总是选择那个能够带来最大预期净 收益的方案。 (西蒙,1964)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不存在政府与对外贸易,则S=I就成为实现总供求平衡的唯一关键因素。S-I是存货投资的非计划增减。若 S=I,则说明不存在非计划的存货变动,这时的总供求相等;若S>I,则说明存货投资非计划地增加了,即库存过 多,这时的总供给必定大于总需求;若S<I,则说明存货投资非计划地减少了,即库存过少,这时的总供给必定 小于总需求。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三、 消费理论
(一) 绝对收入假说 (二) 相对收入假说 (三) 持久收入假说 (四) 生命周期假说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四、 投资函数
(一) 投资函数概述 (二)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三) 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 (四) 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
图3-8 投资函数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目录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第四节 乘数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一、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研究宏观经济均衡需要考察的变量有总供给、总需求、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等。为了进行深入分 析,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这些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反映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不是单独存 在的,而是依赖于消费函数。储蓄可定义为Y-C,即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 蓄函数的公式为:
S S(Y)
dS
dC 2
(满足条件dY >0; d2Y >0)
线性消费函数为C=α+βY,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Y-C =-α+(1-β)Y(1>β>0)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三、 消费理论
(一) 绝对收入假说 (二) 相对收入假说 (三) 持久收入假说 (四) 生命周期假说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四、 投资函数
(一) 投资函数概述 (二)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三) 投资动机与储蓄动机 (四) 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
图3-8 投资函数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宏观经济学
第三章 简单宏观经济(AE-NI)模型
目录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AE-NI)模型 第四节 乘数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的引出——AE-NI决定的预备知识
一、 两类宏观经济变量
研究宏观经济均衡需要考察的变量有总供给、总需求、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等。为了进行深入分 析,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这些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反映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不是单独存 在的,而是依赖于消费函数。储蓄可定义为Y-C,即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 蓄函数的公式为:
S S(Y)
dS
dC 2
(满足条件dY >0; d2Y >0)
线性消费函数为C=α+βY,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Y-C =-α+(1-β)Y(1>β>0)
人民大2024数字经济学-教学PPT课件第2章 数据要素

《数据二十条》提出: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动数据 产权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结合数据要素特性强化高质 量数据要素供给;在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下,推进 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健全数据 要素权益保护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 度体系。
《数据二十条》数据产权制度创新实践
2.数据要素
本章学习目标
• 数据的概念界定与经济属性 • 数据要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数据产权界定与数据市场 • 数据治理框架
2.1 数据及其经济属性
•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数据已取代石油成为了最 有价值的资源。
•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resource is no longer oil, but data
• 假设存在一种经济物品A,该物品的潜在使用者共有10家企业, 企业1至企业10,这些企业使用该物品的潜在价值创造分别为10, 9 8,......1。为简化分析,假设物品开发利用的成本 为0。经济物品A的持有人和潜在使用者之间交易通过市场谈判 确定的竞争性出价来实现。
• 两种场景:竞争性物品、非竞争性物品
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建立健全个人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2.3.2 数据要素市场
• 数据要素市场 包括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数据加工、数 据流通、数据 分析、数据应 用、生态保障 七大模块。
2016-2025 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
•数据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治理制度、数据流转交易治理制 度、数据开放共享治理制度、数据公平竞争治理制度。
市场竞争性交易过程
情况1:竞争性物品 • 市场交易机制——价格者得——企业1得到物品——纳什均衡谈判解—
《数据二十条》数据产权制度创新实践
2.数据要素
本章学习目标
• 数据的概念界定与经济属性 • 数据要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数据产权界定与数据市场 • 数据治理框架
2.1 数据及其经济属性
•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数据已取代石油成为了最 有价值的资源。
•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resource is no longer oil, but data
• 假设存在一种经济物品A,该物品的潜在使用者共有10家企业, 企业1至企业10,这些企业使用该物品的潜在价值创造分别为10, 9 8,......1。为简化分析,假设物品开发利用的成本 为0。经济物品A的持有人和潜在使用者之间交易通过市场谈判 确定的竞争性出价来实现。
• 两种场景:竞争性物品、非竞争性物品
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推进实施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推动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建立健全个人数据确权授权机制
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2.3.2 数据要素市场
• 数据要素市场 包括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数据加工、数 据流通、数据 分析、数据应 用、生态保障 七大模块。
2016-2025 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
•数据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治理制度、数据流转交易治理制 度、数据开放共享治理制度、数据公平竞争治理制度。
市场竞争性交易过程
情况1:竞争性物品 • 市场交易机制——价格者得——企业1得到物品——纳什均衡谈判解—
《经济学基础》教学课件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去向

(1)GDP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2)GDP是流量的概念,而不是存量的概念。 (3)GDP测度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而不是 所售卖掉的产品。
(4)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5)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6)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 易(如家务劳动)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如购买债券)带来的价值。
三、GDP的积极意义及缺陷
1.GDP的积极意义
(1)GDP可作为官方经济稳健的主要参考依据。
(2)GDP可作为表明国家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
(3)GDP可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力量大小的指标,并据 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4)GDP可作为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报刊等进行 经济活动和预测的依据。
(5)国民收入资料作为经济学的分析重点,称为经济 学家和政府推行经济稳定政策之间的桥梁。
如果用AD表示总需求、C表示消费 需求、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购买 需求、X-M表示净出口需求,则:
AD=C+I+G+X-M
(二)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产 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1)资源未充分利用阶段。即AB 段,这时社会上有大量资源闲置,所以, 经济社会可以在不提高价格水平的情况 下增加总供给。
1.利率
利率通过影响储蓄来影响消费。利率的变动会对储蓄 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利率提高使储蓄增 加,收入效应即利率提高会使高收入者认为自己更为富有, 以致增加目前的消费,从而减少储蓄。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货币收入不 变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收入下降,假如消费者要保持 原有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 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4)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5)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6)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包括非市场交 易(如家务劳动)和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如购买债券)带来的价值。
三、GDP的积极意义及缺陷
1.GDP的积极意义
(1)GDP可作为官方经济稳健的主要参考依据。
(2)GDP可作为表明国家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
(3)GDP可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力量大小的指标,并据 以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4)GDP可作为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报刊等进行 经济活动和预测的依据。
(5)国民收入资料作为经济学的分析重点,称为经济 学家和政府推行经济稳定政策之间的桥梁。
如果用AD表示总需求、C表示消费 需求、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购买 需求、X-M表示净出口需求,则:
AD=C+I+G+X-M
(二)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产 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1)资源未充分利用阶段。即AB 段,这时社会上有大量资源闲置,所以, 经济社会可以在不提高价格水平的情况 下增加总供给。
1.利率
利率通过影响储蓄来影响消费。利率的变动会对储蓄 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利率提高使储蓄增 加,收入效应即利率提高会使高收入者认为自己更为富有, 以致增加目前的消费,从而减少储蓄。
2.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收入来影响消费。货币收入不 变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收入下降,假如消费者要保持 原有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 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经济学基础-完整ppt课件

8:成本(工资、租金、利息)13:转移支付;14:个人所
15:补贴 16:税收 17、18:进出口;19、20:要素的国际
精选课件PPT
13
现代经济中的政府的作用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
精选课件PPT
14
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具体考察的领域和角 度的不同,通常被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 济学。
精选课件PPT
15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 象,通过研究个量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 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 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 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均衡理 论和分配理论等,其中心是价格理论。
精选课件PPT
21
经济分析工具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动态均衡分析 定性与定量分析
精选课件PPT
22
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商品市场
出售商品与服务
厂商
供给要素
要素市场
成本 购买要素
精选课件PPT
12
B. 现代市场
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
1
2
9 10
3
4
13
15
家庭
政府
厂商
14
16
5
6
11 12
7
8
要素市场
17
18
外国 19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competence and abuse of power. • To the extent that central bankers ally
themselves with politicians, discretionary policy can lead to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at reflect the electoral calendar—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Fiscal policy works with a lag because of the
long political process that governs changes in spending and taxes. • It can take years to propose, pass, and implement a major change in fiscal policy.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Policymakers Should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There is no reason for society to suffer through
the booms and busts of the business cycle. •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can stabilize
aggregate demand and, thereby,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Monetary policy affects the economy with long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Debate #2
• Should monetary policy be made by rule rather than by discreti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Made by Rule • 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can suffer from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All too often policymakers can inadvertently
exacerbate rather than mitigate the magnitude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 It might be desirable if policy makers could eliminate all economic fluctuations, but this is not a realistic goal.
its own will fluctuate. • Policy can manage aggregate demand in order
to offset this inherent instability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Debate #1
• Shoul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makers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Policymakers Should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The economy is inherently unstable, and left 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Five Debates over Macroeconomic Policy
1.Shoul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makers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2.Should monetary policy be made by rule rather than by dis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ti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Made by Rule • There may be a discrepancy between what
3.Should the central bank aim for zero inflation? 4.Should the government balance its budget? 5.Should the tax laws be reformed to encourage
saving?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and unpredictable lags between the need to act and the time that it takes for these policies to work. • Many studies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monetary policy have little effect on aggregate demand until about six months after the change is made.
themselves with politicians, discretionary policy can lead to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at reflect the electoral calendar—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Fiscal policy works with a lag because of the
long political process that governs changes in spending and taxes. • It can take years to propose, pass, and implement a major change in fiscal policy.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Policymakers Should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There is no reason for society to suffer through
the booms and busts of the business cycle. •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can stabilize
aggregate demand and, thereby,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Monetary policy affects the economy with long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Debate #2
• Should monetary policy be made by rule rather than by discreti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Made by Rule • Discretionary monetary policy can suffer from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Con: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All too often policymakers can inadvertently
exacerbate rather than mitigate the magnitude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 It might be desirable if policy makers could eliminate all economic fluctuations, but this is not a realistic goal.
its own will fluctuate. • Policy can manage aggregate demand in order
to offset this inherent instability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Debate #1
• Shoul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makers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Policymakers Should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 The economy is inherently unstable, and left 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Five Debates over Macroeconomic Policy
1.Shoul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makers try to stabilize the economy?
2.Should monetary policy be made by rule rather than by dis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tion?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Pro: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Made by Rule • There may be a discrepancy between what
3.Should the central bank aim for zero inflation? 4.Should the government balance its budget? 5.Should the tax laws be reformed to encourage
saving?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and unpredictable lags between the need to act and the time that it takes for these policies to work. • Many studies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monetary policy have little effect on aggregate demand until about six months after the change is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