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
为了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本文将以某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为例,探讨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掌握音乐欣赏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案例内容1. 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音乐的历史、风格、形式等。
(2)音乐欣赏技巧:听音、识谱、分析、评价等。
(3)音乐作品欣赏:中外名曲、民歌、戏曲等。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音乐欣赏基本知识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的历史、风格、形式等,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背景。
(3)讲解音乐欣赏技巧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听音、识谱、分析、评价等音乐欣赏技巧,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
(4)欣赏音乐作品教师播放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5)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特点、表现手法等。
(6)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特点。
(7)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四、案例实施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作品分析: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解读、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音乐欣赏技巧的能力。
五、案例反思1. 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成功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成功案例在当今这个时代,音乐教育在我国小学课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深感音乐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成功案例,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和成长。
让我们来看看这次改革的具体措施。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调整,将音乐课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引入了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教学内容。
例如,学校开设了合唱团、民族舞蹈、乐器演奏等特色课程,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
学校还邀请了专业音乐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领域知识和技能。
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创新。
教师们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歌曲时,教师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合唱、分组竞赛等形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在教授乐器时,教师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弹奏、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们对乐器的兴趣和操作能力。
学校还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学校组织了校园歌手大赛、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同时,学校还与企业、社区合作,开展了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次音乐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潜力,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唱歌、跳舞、弹奏乐器,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个成功案例告诉我们,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音乐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3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3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篇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一、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并进行反思,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案例一:《小星星》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小星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然后进行集体合唱,最后进行小组合唱比赛。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合唱活动,提高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三、案例二:《彩虹》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彩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彩虹》MV,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然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情感演绎。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唱《彩虹》,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案例三:《小苹果》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小苹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小苹果》MV,了解歌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然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舞蹈表演。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唱《小苹果》,提高了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五、反思与总结1.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看视频、集体合唱、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音乐教材和歌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3. 教学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六、结语通过对三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可以得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及时的教学评价。
教研典型案例音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日益多样化。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唱游式”教学策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效性,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青睐。
本文将以一个教研典型案例,探讨“唱游式”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四年级音乐课上,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小螺号》这首歌曲时,存在以下问题:1. 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掌握不牢固;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情不够丰富,缺乏表现力;3. 学生在合作演唱时,协调性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决定采用“唱游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小螺号》这首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称吗?它是谁创作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游戏热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唱游热身”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具体游戏如下:(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音乐做拍手、跺脚等动作;(2)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学生根据节奏卡片做动作;(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演唱歌曲中的一段,其他组欣赏。
3.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用“小螺号”的形状来表现旋律的高低起伏;(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逐步提高演唱水平;(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意境;(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表演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歌曲的意境。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效果通过“唱游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掌握更加牢固;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表情更加丰富,表现力增强;3. 学生在合作演唱时,协调性得到提高;4.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5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5篇第一篇一、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
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
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
”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
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
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
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
教育案例_小学音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案例以某小学四年级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和谐共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小星星》的节奏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
2. 教学内容歌曲教学:《小星星》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学习歌曲a. 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踏脚,熟悉歌曲的节奏。
b. 旋律学习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跟随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c.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歌曲。
小组内,组长带领成员进行节奏和旋律的练习,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3)角色扮演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如小星星、小月亮等,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表演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案例分析1. 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2)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 教学效果(1)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较高。
(2)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音乐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一、引言音乐节奏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手段,它通过时间、速度、力度等要素,使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节奏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探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目标与内容1. 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知识,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内容(1)基本节奏知识:包括音符、休止符、节奏型等。
(2)节奏训练:通过简单的节奏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3)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节奏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实践方法1. 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游戏:(1)节奏猜谜:教师说出一个节奏型,学生根据提示猜测节奏。
(2)节奏接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依次说出一个节奏型,要求接在前一个节奏型的基础上。
(3)节奏传递:教师将一个节奏型传递给学生,学生需要按照节奏型进行动作或舞蹈。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情境:(1)音乐剧:通过编排音乐剧,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感受节奏。
(2)音乐游戏:设计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节奏。
(3)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多样性。
3. 实物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实物或教具,直观、形象地展示音乐节奏的教学方法。
音乐课综合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音乐课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以一堂小学音乐课为例,探讨音乐课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情景创设教师创设一个音乐主题,如“春天的旋律”,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欣赏与鉴赏教师播放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如歌曲的调式、旋律的起伏等。
4. 演唱实践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唱歌曲,其他学生作为听众。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演唱中的困难。
5. 指挥实践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指挥。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练习指挥动作,并进行指挥比赛。
通过比赛,让学生掌握指挥的基本技巧。
6. 合唱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美。
在合唱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和声感。
7. 乐器演奏实践教师邀请擅长乐器的学生上台演奏,其他学生欣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器的音色、音量和音域等特点。
8. 创作实践教师让学生根据“春天的旋律”主题,创作一首歌曲。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挥创意。
9.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欣赏、演唱、演奏、合唱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总结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研究和兴趣培养有积极影响。
这些案例涉及了多种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声乐、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研究。
引言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以促进对教师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改进。
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 分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相互交流和合作。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动力。
2. 创意教学:运用创意教学法,如游戏、艺术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创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元素,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研究效果,并提高学生的研究参与度。
4. 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创作和演奏,通过实践体验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能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和知识。
案例分析1. 声乐教学案例:通过让学生参与合唱团的练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声乐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研究和互助,提高他们的声乐水平。
2. 乐器演奏教学案例:通过引导学生研究乐器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师使用创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乐器演奏水平。
3. 音乐欣赏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践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音乐。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参观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结论小学音乐教学案例的分析告诉我们,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兴趣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
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
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
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
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们):孔雀。
二:学习孔雀舞音乐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
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三:学习孔雀舞蹈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
音乐主题教研案例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音乐主题教研活动为切入点,探讨音乐主题教研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旨在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主题教研;实践路径;实施策略;音乐教育一、引言音乐主题教研活动是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主题教研,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音乐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以某学校音乐教研组为例,探讨音乐主题教研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
二、音乐主题教研的实践路径1. 确定主题音乐主题教研的开展首先需要确定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紧密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例如,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开展教研活动:(1)音乐教学与课程改革(2)音乐课堂中的信息技术应用(3)音乐教学评价策略(4)音乐教师专业发展2. 制定计划确定主题后,教研组应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等。
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研主题的背景和意义(2)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3)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4)教研活动的预期成果3. 实施教研活动(1)开展讲座和研讨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分享音乐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
同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难题。
(2)观摩优质课组织教师观摩优质音乐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3)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与推广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应进行总结,梳理经验,形成成果。
同时,将优秀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三、音乐主题教研的实施策略1.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2. 优化音乐教学设计(1)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学音乐教育案例论文(2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无伴奏合唱”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无”与“有”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无伴奏合唱”教学的特点和实施策略,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无伴奏合唱;教育策略;审美能力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有”即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的“无”即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的培养。
本文以“无伴奏合唱”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无”与“有”有机结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二、无伴奏合唱教学的特点1. 简洁性:无伴奏合唱主要依靠人声表现音乐,无需借助乐器,具有简洁性。
2. 互动性:无伴奏合唱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创新性:无伴奏合唱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4. 情感性:无伴奏合唱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
三、无伴奏合唱教学的实施策略1. 注重基础训练:在无伴奏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如音准、节奏、呼吸等,为合唱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强化合作意识:通过分组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合唱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如编创歌词、调整音色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4. 引导情感表达:通过情境创设、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合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5. 注重评价反馈:在无伴奏合唱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四、结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无”与“有”相辅相成,无伴奏合唱教学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通过无伴奏合唱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将“无”与“有”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5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5篇)学校音乐教学论文(5篇)学校音乐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1.1做好教学预备,敬重同学的主体性同学才是音乐课堂的仆人,老师要敬重同学的主体性,真正将音乐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同学,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另外,完善的教学预备是实现互动音乐课堂的先决条件,老师的教具、教材预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上课质量,而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互动性,老师要依据学校生的自身特点设置互动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留意学习任务的设计,每个同学都盼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老师在预备课堂的时候多留意让更多的同学参加到课堂小活动中去,其次老师要擅长利用多媒体和乐器来帮助音乐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新奇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和同学科学互动,比如说对唱、伴奏和使用科学软件为同学唱歌进行系统打分,这都是互动环节设置需要留意的问题和方法。
1.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同学学习音乐的主要场所,让同学在课堂上以放松享受的状态学习不仅可以让同学不断增加对音乐课堂的宠爱,更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课堂任务。
最重要的是,课堂气氛是否融洽直接影响老师与同学的互动效果。
众所周知,良好的心情可以使人发散思维,进行超常的记忆,要在音乐课上实现师生互动,老师就要努力为同学营造轻松开心的课堂气氛,让同学在音乐课上的到放松,乐观参加到互动环节。
学校生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发育都还不够成熟,具有留意力不长久,贪玩好动,易被新奇事物吸引的特点,因此,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校生自身的进展状况,同学都喜爱轻松、公平、开心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同学的身心舒服,思维才会得到解放,学习的乐观性自然也就被调动起来,师生互动教学才能发挥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要让敬重同学,以急躁、宽容的态度对待同学,留意爱护学校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另外,老师要给同学肯定的自由空间,不要过分限制他们的共性进展,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公平、和谐、敬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地营造一种公平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学校生供应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的课堂环境,这样,不仅同学学的快乐,也能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同参加音乐课。
小学音乐教研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音乐教研组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本文将以一次具体的教研活动为例,探讨小学音乐教研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案例主题: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2. 案例背景: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不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音乐教研组决定开展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3. 案例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研组长组织全体音乐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如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
同时,收集整理了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为教研活动提供参考。
(2)活动开展①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音乐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在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②经验分享:邀请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分享他们在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成功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③小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④教学实践:教师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尝试在课堂上实施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师生互动。
(3)活动总结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享在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同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 案例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为部分成果:(1)教师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师们认识到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教学策略得到丰富:教师们掌握了多种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方法,如游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
(3)课堂氛围得到改善:师生互动增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本案例以某小学五年级一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索,设计并实施了一节富有创意的音乐课。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案例实施(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春天在哪里》歌曲的乐谱、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2. 学生准备:学会《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二)课堂实施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的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春天在哪里?2. 教学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4. 课堂活动(1)分组合作,编排舞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好。
在编排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小组展示,互评互学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案例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本节课的反思: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小学音乐唱歌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教学质量,成为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3. 分组合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唱、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视听结合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图片、视频等元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1. 选用合适的歌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
如儿童歌曲、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
2. 注重歌唱技巧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发声、咬字等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3. 强化音乐素养培养:通过音乐欣赏、音乐知识讲解、音乐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创设互动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5.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音乐成长。
五、案例分析以《小星星》这首歌曲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1. 导入:播放《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音乐风格等,让学生了解歌曲。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通用3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通用3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并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生物科普知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动物的情感。
知识目标:唱好歌曲中的变化音。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的意境。
2、唱好歌曲中有#2和弱拍起唱的乐句。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视听相结合、启发引导式、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手风琴养成教育训练点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
(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铃儿想叮当》2、出示课件—雪景图片,讲解各个城市因气候原因不同的冬天。
冬天里有哪些活动啊?这时候却有许多小动物们在做着甜美的梦二、新课(一)听1、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2、复听。
思考: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内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一句话。
3、想知道这首歌到底讲述些什么?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不过你要仔细的听,歌声中我唱的两个梦到底是哪两个梦?冬天的梦甜蜜的梦4、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两个梦5、那这些美丽的梦都是谁做的呢?让我们看歌谱,在音乐中寻找答案吧。
(二)唱1、录音范唱2、听唱几遍后验收成果,逐句逐句纠正错误3 完整的唱一唱。
4、带着问题聆听全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雪花都告诉哪些小动物了?用歌声该如何表现?这两个乐句感觉像吗?他么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第一句神秘的第二句亲切的呼唤第三句温柔的第四句期待的5、轮唱学习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飘到东,飘到西,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小动物们该冬眠了,我们能结合刚才开头的那个小游戏,变化第三乐句的演唱形式?1)、师生配合进行轮唱,让学生去发现。
2)、师生对换进行轮唱练习。
3)、学生分组进行轮唱的演唱。
4)、师总结这个演唱形式——轮唱。
校本教研案例小学音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案例以小学音乐《小毛驴》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小毛驴》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活泼,易于学生演唱。
歌曲通过描绘小毛驴的形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演唱歌曲《小毛驴》,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创编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小毛驴》歌曲,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
(3)演唱练习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4)创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活动,如改变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歌曲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三、校本教研活动1. 集体备课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教学观摩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四、案例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小毛驴》,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运用情况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欣赏、模仿、创编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案例解析
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案例解析
介绍
本文将分析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实际案例,探讨其中的教育方
法和策略。
案例描述
该案例发生在某小学的音乐课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
种创新的教育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创作歌曲来音乐知识和技能。
方法和策略
创新的教育方法
教师采用了合作创作的方法,让学生一起参与歌曲的创作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强调实践和体验
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音乐知识和技能。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歌曲创作和演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要素和表达方式。
兼顾趣味和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保持的趣味性。
通过创作有趣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多样化评估方式
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成果。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教师还鼓励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歌曲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结论
该案例中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了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效果和兴趣。
这种实践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尝试类似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论文
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关于学习共同体还有很多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与探索,在这些方式的实践中,仍旧会存在着问题与困惑,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改进。
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关于学习共同体还有很多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与探索,在这些方式的实践中,仍旧会存在着问题与困惑,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改进。
教学是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用。
让我们敞开胸怀,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接纳孩子们的心灵,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享受音乐的美好。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而负责”。
这就需要一种合作的精神,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也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因此,让学生“学会合作”是每个音乐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热闹有余,成效不高,甚至成为耗时的“表演课”。
究竟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才不仅仅流于形式,发挥它真正的魅力呢?本文就在学习和实践中合作学习失效的案例进行分析,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教学案例
五年级上册有一首欣赏曲《祝你快乐》。
此曲是一首铜管乐合奏曲,乐曲热情欢快,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乐曲以aba的形式
构成,主题旋律采用不同的铜管乐器主奏,充满着朝气。
从富有变化的音色和欢快活泼的风格来看,是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的,而且对于铜管乐器家族的了解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来体验音乐,通过听、唱、表演、演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试图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音乐的乐趣。
因而在目标的设计上我注重了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让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不同的音色和乐器的演奏,并能通过相互合作,创造性地来表演乐曲。
为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也是对合作教学的尝试,根据课前的预设,我在乐曲表现的环节中安排了合作的版块,试图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创造性表现音乐的乐趣。
◆片段——失效:热闹的过场形式
师:接下来让我们分成四人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乐器或者声势来表现乐曲,请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分配组员的表演任务。
(在打击乐器的嘈杂中、在学生热闹的聊天中度过了难熬的五分钟后)。
师:讨论结束。
现在请小组上来汇报表演。
小组依次上前表演。
汇报过程中,有些小组仍在排练,不关注台上的表演;学生选择的乐器节奏比较雷同,基本都为恒拍;乐器大多为齐奏,没有对比变化;只有少数小组组员配合默契,与音乐速度吻合,其他小组在搭配音乐时都略显凌乱,连贯性不足。
◆片段——策略:赋予合作的实效
1.教师对合作学习提出要求,并采用打分制。
2.同桌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明确乐曲的结构,讨论每个主题音乐搭配怎样的节奏比较合适。
3.各组交流创编的节奏。
4.组员选择自己能够表现的乐器进行练习。
5.组长进行组员的演奏检测,并适当调整。
6.各组合作表演乐曲。
(上述过程中教师都在学生中间进行指导)
7.选择几个小组代表进行表演。
8.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思
1.合作需要务实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与同学、教师在互相讨论、交流、表演中共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只图热闹,为了合作而合作。
应当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合作,使学生更容易体验音乐的本身。
由于之前的课堂中没有小组合作的训练,对组长的安排和合作过程的要求都缺少一些实效性的指导和技术上的
引导,以至于学生和我在这个环节目标性都很不明确,合作过程偏离中心,有些学生趁机讨论与音乐无关问题的现象,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因此,在进行合作教学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求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往、交流与相互帮助;肯定他们在合作中的良好表现,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欲望。
其次,要了解合作方法。
可采取合作小组成员依次轮流表演,或“有一位同学表演,
其他同学伴奏。
再者,要规范合作行为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为每个小组的表现打分。
对于表现较差、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进程的同学,老师要及时干预,用正当的教育手段阻止其不当言行,在教学中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机制并付于实施,使每个孩子会合作,会交流,真正享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2.教师指导不足,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合作学习,并不是把任务交代下去,就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去讨论。
虽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仍旧是这个环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案例中我在提出要求后,只是在计算环节中耗用的时间,随意地在各小组间巡视了一遍。
没有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也没有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的交流方法。
小组长在合作小组中占有绝对的领导权,主张采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压制组员们的其他见解。
有的组员被动接受组长的意见,有的乘机聊天、哄闹,把合作学习当作与自己无关的事。
导致讨论过程嘈杂无序,表演水平不高。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开始了重新的定位。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讨论之中,并且适时改变自己的身份。
其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并不是清闲了,反而管理的难度加大了,需要关注的事情更多了。
有时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引导者。
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给予帮助引导。
对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教师不但要给予表扬,还可提出更深层次的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合作学习后评价不全面,激励性不足
评价的激励能带给学生动力,使每一位学生去积极的开展合作学习音乐。
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合作学习后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小组在合作的过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表示肯定,而不是仅仅表扬获胜的小组。
也可以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对评价结果发表意见,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关于学习共同体还有很多方式等待我们去研究与探索,在这些方式的实践中,仍旧会存在着问题与困惑,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去改进。
教学是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用。
让我们敞开胸怀,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接纳孩子们的心灵,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享受音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