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明清古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溥之文 张溥七录书斋
三、晚明古文
• 4、小品文。 1)体制短小精练,体裁不拘一格,题材自 由多样,形式灵活,率真直露。 注重真情实感,在表达日常生活审美感 受与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方面都时有胸臆直 露之作。 2)始于公安派,中经李贽、竟陵派、王思 任等人发展,至张岱时达顶点。 推崇《世说新语》及苏轼抒情散文。
二、八股文的特征
• 好仁者之名,夫人乐得之,而吾以为未见者,以好 非感发之好,乃无以尚之之好也;恶不仁之名,夫人 乐得之,而吾以为未见者,以恶非愤激之恶,乃不使 加身之恶也。(起二股) • 惟其如是,是以难也,虽然未尝难也。有人焉奋然 而起,深明乎仁不仁之分;惕然而思,实用乎好恶之 力。(过接) • 吾知有弗好,好则仁必从之,盖无以尚之之好,亦 起于一念之好也,我未见好仁者,亦未尝见好焉而力 不足者乎?有弗恶,恶则不仁必去之,盖不使加身之 恶,亦起于一念之恶也,我未见恶不仁者,亦未尝见 恶焉而力不足者乎?(中二股)
二、清中叶古文
(2)刘大魁深化和具体化“义法”理论: 以“义理、书卷、经济”充实言之有物 的内容;高度重视“神、气、音节”,突破 言之有序的范围。 (3)姚鼐完善桐城派文论体系: 主张“道与艺合,天与人一”;提倡 “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相济;主张“阳 刚”、“阴柔”相济;将文章艺术要素提炼 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 八字。
侯方域像 魏禧像 汪琬像
国朝三家文钞
二、清中叶古文
• 1、桐城派。 方苞、刘大櫆、姚鼐为“桐城三祖”。 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先秦两汉和 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楷模,讲求凝练雅洁,文 从字顺。 (1)方苞首树“义法”大旗:“义即易之 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 也,义也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 文。”
第二节 清代古文
• • • 一、清初古文 二、清中叶古文 三、作品讲读 《登泰山记》 《哀盐船文》
一、清初古文
1、学者之文: 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 倡导经世务实之学,多明道致用、激励民 族气节散文。从内容层面抨击明散文的空 疏。
翁同和批顾亭林书影
顾 炎 武 像
一、清初古文
• 2、文人之文: 以侯方域(小说家之文),魏禧(纵横 家之文),汪琬(儒者之文)为代表,接续 唐宋古文传统,风格淳正,题材严肃。从文 统层面肃清明纤佻文风。 • 3、小品文余波: 金圣叹《水浒传序》、廖燕《金圣叹先 生传》等。
第六讲:明清散文
一、教学要点:(3点) 二、课时安排:(6—8节)
一、教学要点:(3点)
1、使学生掌握明代古文创作情况及古 文流派。 2、使学生掌握清代古文创作情况及古 文流派。 3、使学生掌握清代骈散之争与明清八 股文特征。
二、课时安排:(6—8节)
第一节 明代古文 第二节 清代古文 第三节 明清八股文
二、八股文的特征
4)大结。 阐述个人意见,口气又回归本人。 此外,①出题:在起股与中股处用散句提 出论述的分题,让论述内容更加深入。②过 接:在各股间的散句,起连接作用。 • 3、代圣立言。 题目话是哪位圣贤说的,作文者应“设身 处地”替他把题目话加以阐发、分析。 • 4、八股文示例 。
二、八股文的特征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
• 成书于光绪 十五年 (1889),共 28卷,收文 449篇。编 实是承曾国 藩《经史百 家杂钞》精 神,将姚书 予以扩增, 重点不在续, 而在扩,实为 “广古文辞 类纂”。
民国 刘声 木桐 城文 学渊 源撰 述考 黄山 书社 1989 年版
二、清中叶古文
• 2、史学家之文。
二、明后期散文
• 1、公安派。 公安三袁打破传统古文陈规定局,自然流 露个性,语言不事雕琢,流利洁净,有力冲 击前后七子的复古文风。但题材狭窄,思想 贫弱,普遍格局不大。 • 2、竟陵派。 追求“幽深孤峭”艺术风格,由于乞灵于 古人,散文表现出的作者个性单薄、苍白、 冷漠。
三、晚明古文
• 3、复社与几社文。 张溥、张采为首复社与陈子龙、夏允彝、 徐孚远为首几社彼此呼应,以“复古学”为 宗旨,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政府危亡。散 文以鲜明政治倾向,昂扬斗争意志,强烈现 实色彩独树一帜。 张溥、夏完淳最著。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归 有 光 像
归 震 川 先 生 全 集
二、明中期散文
(2)针对前后七子拟古之风,要求作文直 抒胸臆,注重散文事功与文章实用性,有浓 厚宗经明道色彩。 (3)针对前后七子为文古奥深涩之病,提 倡本色、简易、朴实文风。 归有光的成就最突出。晚明钱谦益、艾南 英能承归氏余绪。
光绪18年锡活字本线装8册《八家四六文钞注》,清吴鼒编,收袁枚 ﹑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八家骈文。
三、作品讲读
《登泰山记》 《哀盐船文》
《登泰山记》
1、全文紧扣深冬时令特征,抓住泰山景物 特点,以简洁洗练笔墨描绘出泰山苍劲峻峭、 瑰丽多姿风貌,清雅可诵 2、此文的艺术特点: (1)义理、考据、词章完美结合。 (2)点面结合,繁简得当。 (3)章法严明,脉络清晰。
(1).全祖望 • 文集有大量表彰明代忠烈之碑传文 (2).章学诚 • 以史学家之文为本位的文论
• 3、性灵古文。
袁枚、郑燮家书、沈复《浮生六记》
• 全祖望
二、清中叶古文
• 3、阳湖派。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首见张之洞《书 目答问》 重视主体写修养,强调经世致用;语言上 取法六经史汉,旁及诸子杂书,骈散交杂。
•wenku.baidu.com•
我未见好仁者--汤显祖
圣人慨成德者之难,因言弃德者之众焉。(破 题) • 夫好仁恶不仁非绝德也,特自弃者不用其力 耳,圣人所以重有慨与。(承题) • 想起意曰:君子之学,以为仁也;君子之成 仁,以其能自力也。有仁焉而无力以成之,吾 能无慨然于今乎?(起讲、小讲、原起) • 于今观之,仁可好也,而好仁者我未见也; 不仁可恶也,而恶不仁者我未见也。(入题、 入手、提笔、领上、领题)
第一节 明代古文
• • • • 一、明初期古文 二、明中期散文 三、晚明古文 四、[作品讲读] 《送东阳马生序》《卖柑者言》 《报刘一丈书》 《项脊轩志》 《西湖七月半》
一、明初期古文
• 1、元代散文继承唐宋但无甚成就,仅刘因 等人为论者称道,后人有“元无文”之讥。 • 2、黄宗羲言“有明之文,莫盛于国初,再 盛于嘉靖”充分肯定于明初散文。 以宋濂、刘基为代表。 宋濂:开国文臣之首。 刘基:诗文兼长,《郁离子》。
宋 濂 像
二、明中期散文
• 1、前后七子。 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有力冲击 “台阁体”,但又抛弃唐宋以来既成传统, 走上盲目尊古道路。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 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 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二、明中期散文
• 2、归有光与唐宋派。 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 标举唐宋古文。 古文理论与前后七子相左: (1)针对“文必秦汉”提法,肯定唐宋古 文(尤其宋文),确立唐宋古文八大家历史 地位。
二、八股文的特征
• 盖天之生人不齐,人之受质非一,则力不足于用 者,或有其人;而有志于仁者恒少,无志于仁者 恒多,则吾之于斯人也,实未之见。(后二股) • 夫力之足不足也,以用而见也,未有以用之, 胡为而邃罪乎力?仁之成不成也,以力而决也, 未有以力之,胡为而绝望于仁?(束二股) • 然则吾之所见者,非天有所限,彼自限之而已 矣,非仁远于人,人自远之而已矣。安得实用其 力者,一起焉而副吾之望焉?(大结)
二、清中叶古文
(4)姚门“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 方东树、姚莹) 桐城一派流行甚广,江西、广西、湖 南皆有师承可考。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
• 咸丰十年,曾 氏开始编撰 《经史百家杂 钞》,在《古 文辞类纂》之 外另立取径范 型,在桐城三 要素之外加上 “经济”一项, 这是为救桐城 派侈谈义理的 空疏之敝,使 其增加应对现 实、参与世务 的功能。
《卖柑者言》
• 1、借卖柑人议论形象揭露封建官僚腐败无 能、尸位素餐的实质。 • 2、艺术特色: (1)构思新巧,寓意深刻。 (2)奇巧而又贴切的比喻和对比。 (3)犀利而又饱含情感的语言。
《报刘一丈书》
• 1、揭露鞭挞严氏父子的权势、官场的黑暗、 奴才下人的卑劣行径、干谒求进者的丑态, 表明不屑同流合污的正直态度。全文5自然段 可分1/234/5三部分。 • 2、写作特点: (1)批判的形象性。 (2)运用对比手法,揭示深刻社会内容。 (3)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
是取士制度的失误,非八股文本身的缺陷。
四、[作品讲读]
《送东阳马生序》 《卖柑者言》 《报刘一丈书》 《项脊轩志》 《西湖七月半》
《送东阳马生序》
• 1、通过自身经历的叙述,勉励后辈专心求学, 刻苦自励。 • 2、写作特点: ①感情真切,以事明理,婉转迂回,如叙家 常,语言朴素无华,明白流畅。 ②借事明理,用委婉的叙事达到劝学目的。 ③用对比方法增加劝学说服力和形象性。
一、八股文称谓与起源
• 1、称谓。 八股文亦称“时文”、“时艺”、“制 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 • 2、起源。 源于唐代墨义说,源于宋代经义说,源于 儒家传疏说,源于曲剧、评话说,源于律赋 说,源于试帖诗说,源于唐宋古文说。
二、八股文的特征
• 1、题目,出题于“四书”,题意以朱注为准。 有小题、大题、截搭题之分。 • 2、结构。 1)破题、承题、起讲: 八 以散体说明题意,破题反映智慧高低。 股 文 2)入题。 结 构 散体引入本题,以“入口气”发表议论。 表 3)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文章的主体部分。
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
• 王先谦仿姚书体例, 续选清乾隆至咸丰间 诸家各类文辞,以补 姚书不足。收姚范以 下至吴敏树39家,文 455篇,编为34卷,定 名《续古文辞类纂》, 光绪八年(1882)成书, 由王氏虚受堂刊行。 此书分类一依姚书, 所补以序跋、碑志、 杂记、书说类之书及 论辨类为多,奏议、 诏令、辞赋及书说类 之说则未补采。
三、八股文的评价
• 1、历史意义。 ⑴研习八股文中受儒家伦理薰陶。(封建社会意识形态) ⑵写作理论和技巧为后人借鉴。(逻辑能力、语言锻炼) ⑶提供文精意赅的典范。(简短精炼) ⑷促进某些文学体式成熟和发展。(楹联、诗钟) • 2、罪孽深重。 ⑴败坏读书种子。(局限于四书) ⑵缺乏实用价值。(重思想轻实业) ⑶形式主义严重。(形式凝固) ⑷命题了无新意。(题目有限)
• 4、汪中与清骈文中兴。
(同治八年扬州书局重刊本)
二、清中叶古文
(1)韩、柳古文运动后,骈文失文坛正宗 地位。 明末复社作家提倡骈文,衍至清初骈文 渐兴,陈维崧,吴绮俱是骈文名家。 (2)清中叶骈文“中兴”。 “骈文八大家”(袁枚、邵齐焘、刘星 炜、孙星衍、吴锡麟、洪亮吉、曾澳、孙广 森)胡天游,汪中等。汪中最著。
《哀盐船文》
• 1、文章真实再现1770年扬州仪征县盐船失 火灾难悲惨情状,对无辜罹难者深表悲哀 和怜悯,对莫测命运表达出惶惑和恐惧之 情。 • 2、此文的艺术特点: (1)叙事生动,描写细致。 (2)情感流走,控纵自如。 (3)运笔圆活,富于辞采。
第三节 明代八股文
一、八股文称谓与起源 二、八股文的特征 三、八股文的评价
《项脊轩志》
• 1、通过对书斋项脊轩前后变化的描述和对 发生其中几件生活琐事的追忆,抒发怀念亲 人的深厚感情。 • 2、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形散而神聚。 (2)选材精当,事细而情深。 (3)用语清淡,言近而旨远。
《西湖七月半》
• 1、通过描绘五种不同类型人物的表现、作 派与趣味,勾勒出清新明丽的晚明社会风俗 画,表现超拔脱俗的风雅情怀。 • 2、艺术特点: (1)构思别开生面;看客的鲜明对照,立 意新鲜别致。 (2)点染人物与景象历历在目,笔墨变幻, 动静交织。 (3)寓情于景,感情抒发含蓄隽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