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刘天佑)习题解答
地球物理勘探课后习题
绪论1、什么是地球物理场及地球物理异常?答:地球物理场,是指存在于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物质空间。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
2、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答:地球物理勘探就是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异常,取得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形态等有关地球物理资料,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确定岩土介质的性质,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3、地球物理勘探如何分类?答:1)按场分:重、磁、电、震、放、热;2)按工作空间:航空、地面、海洋、井下;3)按目的:金属、石油、煤炭、水文、工程、环境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的前提是什么?答:有物性差异、有一定规模、干扰小。
5、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解决哪些地质问题?答:1)覆盖层、风化带厚度、基岩起伏形态、潜水位深度;2)断层、破碎带、裂隙带、溶洞等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推断含水情况;3)岩土,岩石动弹参数测定,岩体稳定性评价;4)滑坡、陷落柱、洞穴探测,路基、水坝探查;5)桩基检测;6)地下电缆、管道分布探查,检漏;7)地下水资源勘查;8)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监测。
第一章1. 重力勘探中所谓的“重力”,实际上是哪一个参量?为什么通过测量该参量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就可以达到研究固体地球、寻找矿产等的目的?答:重力g2. 什么是重力异常?引起重力异常的原因是什么?答:实测重力值与由正常重力公式计算出的正常重力值之差统称为重力异常。
造成重力异常的主要原因有:1)地球的自然表面并不像大地水准面那样光滑,而是起伏不平的;2)地球内部介质密度分布不均匀。
这种密度的不均匀性有一部分是地质构造和矿产引起的。
所以这类异常是重力勘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5.哪些因素影响重力测量的观测精度?而哪些因素又影响重力异常的精度?答,地下密度,地球形状,测点高度,地形不平整有关。
勘探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磁法,电法,放射性
勘探地球物理概论(二)重力勘探1. 熟悉地球重力场模型2. 了解重力测量野外工作方法3. 熟悉常见岩(矿)石密度4. 掌握重力异常数据处理方法5. 熟悉重力资料解释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三)磁法勘探1. 熟悉地磁要素及地磁场的解析表示2. 了解磁法勘探野外工作方法3. 熟悉常见岩石磁性特征4. 掌握磁异常各分量转换方法及简单形体磁异常解释方法(四)电法勘探1. 掌握岩石电阻率的测定方法,熟悉电阻率剖面法、测深法基本装置类型2. 了解岩石的自然极化特性,熟悉常见自然极化电场特点及自然电场法的应用3. 了解岩石的激发极化机理,熟悉激发极化的频率特性、时间特性及其应用4. 掌握电磁法的理论基础,熟悉电磁测量剖面法、测深法的分类特点及应用(五)放射性和地热勘探1. 熟悉放射性现象及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基本特点2. 了解放射性测量方法原理3. 熟悉地热学中的常见物理量含义及岩石热物理性质4. 了解地球热结构特点,掌握大地热流密度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物探”):是以岩矿石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等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
应用物探方法所必须具备的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1.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必须具有较明显的物性差异;2.探测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即其大小相对于埋藏深度必须有相应的规模),能产生在地面上可观测的地球物理异常场。
3.各种干扰因素产生的干扰场相对于有效异常场必须足够小,或具有不同的特征,以便能进行异常的识别。
物探的多解性:物探资料往往具有多解性,即对同一异常场有时可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地质解释,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场场论自身局限性所造成的。
且不可避免。
产生多解的原因:(1)数学解的不稳定性(2)观测误差(3)干扰因素(4)地球深部的不可入性所带来的观测数据中“信息量”的不足物探工作:先局部后整体第一章: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以研究对象与围岩存在着密度上的差异为前提条件的。
《地球物理勘探》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地球物理勘探》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 费马原理:在几何地震学中,用波射线和波前来表示时间场,地震波射线垂直于一系列波前,费马原理就是地震波沿射线的旅行时与沿其它任何路径的旅行时相比最小,亦是波旅行时最小的传播路径。
它从射线角度描述波传播的特点。
2. 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差异(1分)而划分界线或界面的地下断面称为地电断面。
(2分)3. 波阻抗: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密度ρ与波速V的乘积称为波阻抗(2分),即Z = ρ·V。
(1分)4. 偏移距:是指激发点到最近的检波器组中心的距离(1分),常常分解为两个分量:垂直偏移距,即以直角到排列线的距离;(1分)纵偏移距,从激发点在排列线的投影到第一个检波器组中心的距离(1分)。
5. 激发极化现象:在地下岩石、矿石中供稳压直流电△U1,通过测电量电极M、N可观测到其间的电位差△U1(t) 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几秒钟至几分钟后,△U1(t) 逐渐趋于稳定△U(t) 的饱和值△U。
(1分)当供电线路断开后,发现M、N间电极间的电位差△U(t) 并未马上消失,而是在断电后最初一瞬间快速衰减到某一数值△U2(t),然后随时间的延续,△U(t) 缓慢衰减,经过几秒甚至几分钟后衰减为零。
(1分)显然,△U(t) 的变化与电容器充放电过程具有相似的特性,岩石、矿石的这一特性称为激发极化现象。
(1分)6. 动校正:叠加前将全部CDP集合的记录变换成零偏移距的记录(2分),这种处理叫做动校正,或叫做正常时差校正(NMO)。
(1分)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四、作图与读图题(共22分)1、根据右图所给的地电模型绘出选用对称四级装置时的电剖面曲线(电流线)。
并绘出相应的装置形式。
(5′)2、温纳微分装置形式:温纳三极(W-A)装置形式:2、绘出四层介质QH型电测深曲线。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地面电磁法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A. 瞬变电磁法B. 频率域电磁法C. 直流电法D. 地质雷达法答案:D2. 在地震勘探中,用于记录地震波的仪器是什么?A. 地震检波器B. 地震发射器C. 地震分析仪D. 地震定位仪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重力勘探的主要用途?A. 确定地质构造B. 寻找油气藏C. 测量地球形状D. 探测地下水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可以用于确定地下岩石密度差异的有()。
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答案:A C5.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A. 岩石的密度B. 岩石的孔隙度C. 岩石的弹性模量D. 岩石的湿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6. 所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都依赖于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差异。
()答案:正确7. 磁法勘探只能用于寻找铁磁性矿物的矿藏。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地球物理勘探中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
答:电法勘探是基于岩石和矿物的电学性质差异进行的。
它通过在地面或地下设置电极,向地下岩石施加电流,测量由此产生的电位差或电磁场的变化。
不同的岩石和矿物因其导电性、介电常数等电学性质的差异,会对通过的电流产生不同的响应,从而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分布情况。
9. 描述一下地震勘探中反射波法的工作原理。
答:反射波法是一种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石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来探测地下结构。
当人工产生的地震波(通常由地震振动器或炸药爆炸产生)在地下传播并遇到岩石界面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地表。
这些反射波被地震检波器接收并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这些波的旅行时间和强度,可以推断出地下岩石的分布和结构。
五、计算题10. 假设在一个均匀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600米/秒。
如果一个反射波从地下1200米的深度返回到地表,请问这个反射波的旅行时间是多少?(忽略波在介质中的衰减和散射)答:旅行时间是波从发射点传播到接收点再返回的总时间。
(6)--第二章重力勘探概论-第1套试卷参考答案
课程答案网课刷课f l y i n g j g h《地球物理勘探概论》第二章 重力勘探概论部分第1套 试题参考答案(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成绩:1.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重力场强度: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
(2)重力位:重力场的性质除了用重力场强度矢量来描述外,还可以用重力位这一标量函数来描述,对该标量函数沿不同方向求导数,恰好等于重力场强度在相应方向上的分量。
(3)地形校正:地形起伏往往使得测点周围的物质不能处于同一水准面内,对实测重力异常造成干扰,必须通过地形校正予以消除。
(4)重力高:等值线圈闭中心处在重力异常值比周围的大。
(5)区域异常:由大而深的岩体或地质构造产生的,幅值大、范围大、变化平缓的异常。
2.简述地球表面正常重力场的基本特征、重力随时间变化的原因及其特点。
(15分)答:地球表面正常重力场的基本特征:①正常重力值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根据需要而提出来的;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50000 g.u.;③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为45°处最大,而在赤道和两极处为零;④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3.086 g.u. /m 。
重力随时间变化的原因及特点:重力随时间变化分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长期变化与地壳内部的物质运动,如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板块运动有关。
其特点为变化十分缓慢、幅度小,在短时间内变化很弱,故在重力勘探中不予考虑。
短期变化与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的相互位置变化,即与天体运动有关。
其特点为周期短、变化幅度较大,可达2~3g.u.。
3.重力勘探可分成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是什么?(15分)答:重力勘探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①重力预查,获得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如断裂带、岩体的分布等)的资料;②重力普查,划分区域地质构造、圈定岩体及储油构造,比较确切地指示成矿远景区;③重力详查,详细地研究工区重力异常的规律和特点,寻找局部构造或课程答案网课刷课f l y i n g j g h 岩、矿体;④重力细测,获得构造、岩体、矿体的形态及产状。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刘天佑习题解答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刘天佑)习题解答1、外生矿床是指在地球表层由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是在岩石圈表层与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下,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和富集形成的。
内生矿床是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内生矿床既可由岩浆作用形成,也可由气化热液作用形成,主要包括三大类: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化热液矿床。
变质矿床是指早期形成的矿床或岩石,受到新的温度、压力、构造变动或热水溶液等因素的影响,即遭受变质作用,使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发生剧烈变化所形成的矿床。
2、煤的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2-1.7g/cm-3,相对较低;表土、粘土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0-2.0g/cm-3,密度较低;砂岩、页岩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2.0-2.8g/cm-3,密度偏低;橄榄岩、玄武岩、辉长岩、花岗岩、大理岩等大部分岩矿石密度范围主要分布于2.5-3.5g/cm-3;各种铁矿、铜矿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4.5-5.2g/cm-3,密度较大;锰矿、钙矿密度很大,多分布于5.0-6.0g/cm-3。
研究表明,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岩石所承受得压力。
3、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属顺磁性与抗磁性。
例如:橄榄石、辉石、云母属于顺磁性;而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石墨属于抗磁性。
自然界中不存在纯铁磁性矿物,最重要的磁性矿物当推铁-钛氧化物。
沉积岩的磁性一般较弱,主要决定于副矿物的含量和成分;火成岩的磁性一般较强,且具体明显的天然剩磁;变质岩的磁性主要与其原岩有关。
岩石的磁性是由所含磁性矿物的类型、含量、颗粒大小与结构,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决定。
4、金属导体的导电性十分好,其电阻率ρ值很低,一般ρ≤10-6Ω·m;大多数金属矿物属于半导体,其电阻率ρ通常分布在10-6-106Ω•m;绝大多数造岩矿物(如辉石、长石、云母、方解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等)在导电机制上属于固体电解质,电阻率很高,一般大于106Ω•m。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物理勘探中,以下哪项技术是利用地下介质的磁性差异进行勘探?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电法勘探D. 地震勘探答案:B2. 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下介质的哪种性质有关?A. 密度B. 温度C. 弹性模量D. 磁性答案:C3. 地温梯度是指单位深度内温度的变化率,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地温梯度?A. 地壳厚度B. 地下水流动C. 地层岩性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4. 地球物理勘探中,地层的______可以用来判断地层的岩性。
答案:电阻率5. 重力勘探中,重力异常是指观测值与______的差值。
答案:正常重力场6. 磁法勘探中,磁异常的产生是由于地下介质的______不同。
答案:磁性三、简答题7.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波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结构和介质性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8. 描述电磁法勘探的一般步骤。
答案:电磁法勘探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地表设置发射源,产生交变电磁场;然后,地下介质中的导电性差异会导致电磁场的分布发生变化;接着,通过在地表或地下设置接收器,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地下介质的电性特征。
四、计算题9. 假设在一个均匀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3000米/秒,如果接收到的地震波到达时间是0.5秒,求该介质的深度。
答案:介质深度 = 地震波速度× 到达时间 = 3000米/秒× 0.5秒 = 1500米。
五、论述题10. 论述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法勘探等,可以有效地探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岩性特征,从而预测油气藏的位置。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勘探效率,降低了勘探成本,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是现代石油勘探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物理勘探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的磁性物质?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2. 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通常与地下的哪种物理属性相关?A. 密度B. 磁化率C. 电阻率D. 弹性模量3. 在电法勘探中,电阻率是地下岩石的哪种物理量?A. 力学性质B. 热学性质C. 电学性质D. 光学性质4. 以下哪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不依赖于地下岩石的电导率?A. 电磁法勘探B. 电阻率法勘探C. 地震勘探D. 重力勘探5. 重力勘探的原理是什么?A. 利用地下岩石的磁化率差异B. 利用地下岩石的密度差异C. 利用地下岩石的电阻率差异D. 利用地下岩石的弹性模量差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物理勘探中,________是指地下岩石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7. 磁法勘探中,________是指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
8. 电法勘探中,________是指地下岩石的电导率。
9. 重力勘探中,________是指地下岩石的密度。
10. 地震勘探中,________是指地震波在地下的反射和折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
12. 描述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类型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已知某地区重力异常值为-20mGal,试计算该地区地下岩石的密度异常。
14. 假设在电法勘探中,某点的电阻率测量值为100Ω·m,试计算该点的电导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B二、填空题6. 地震波速度7. 磁化率8. 电导率9. 密度10. 反射波和折射波三、简答题11. 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对磁场的影响,通过测量地表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石的磁性特征和分布。
在磁法勘探中,地下岩石的磁化率差异会导致地表磁场的局部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被磁力计测量并用于解释地下岩石的磁性结构。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的?- A. 重力勘探- B. 磁法勘探- C. 地震勘探- D. 电法勘探2. 地震勘探中,反射波法主要用于探测哪种类型的地下结构?- A. 地壳结构- B. 地表覆盖层- C. 断层- D. 矿体3.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电法勘探中的电阻率测量?- A. 重力仪- B. 磁力计- C. 地震仪- D. 电阻率仪4. 重力勘探的原理是利用地球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测量什么来反映地下结构?- A. 重力加速度- B. 重力势- C. 重力梯度- D. 重力方向5. 磁法勘探中,磁异常通常是由哪种原因引起的?- A. 地表植被分布- B. 地下岩石的磁性差异- C. 大气电离层变化- D. 地球自转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根据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分为______波和______波。
8. 在电法勘探中,电阻率法是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______来推断地下结构的。
9. 磁法勘探中,地磁场的______变化可以反映地下磁性体的存在。
10. 重力勘探中,重力异常的______可以用来推断地下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地震勘探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地震波速度分析?- 答案要点:地震波速度分析是地震勘探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确定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可以推断出地下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进而对地下结构进行更精确的解释。
12. 描述电法勘探中,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 答案要点:电阻率法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结构的电法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库(付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试题库一、填空题 (36道)1. 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 用人工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地下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物探方法,叫地震勘探。
3. 地震勘探分反射波地震法、折射波地震法和透射波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反射波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地层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成反射波。
5. 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振动.检波器把地表的 机械振动转换成电振动,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数字磁带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处理,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解释,做出地震构造图,并提出井位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恢复层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弹性.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弹性体。
8. 物体在作用下,弹性体外力所发生的体积或形状的变化,就叫做弹性形变.9.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若去掉外力以后, 物体仍旧保持其受外力时的形状,这样的特性称为塑性.这种物体称为塑性体。
10. 弹性和塑性是物质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特性,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同时具有这两种特性,在外力作用下既产生弹性形变,也产生塑性形变。
11. 弹性和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弹性形变或塑性形变.这取决于物质本身的物理物质,作用其上的外力大小作用力延续时间的长短,变化快慢,以及物体所处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
12. 当外力作用很小, 而且作用时间又很短,大部分物质主表现为弹性性质。
13. 当外力作用大,且作用时间长时, 所有物质都表现为塑性性质。
14. 当采用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时,在药包附近爆炸产生的高压热气球,爆炸前沿压强,经测定达几十万个大气压,大大超过岩石的抗压温度,岩石遭到破坏,炸成空穴叫实际空。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地质信息进行研究和探测的技术手段。
其目的是什么?a) 探测地下资源b) 研究地球构造和动力学c) 预测地震活动d) 应用于环境工程答案:a) 探测地下资源2. 地球物理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地震勘探3. 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研究地质结构。
以下哪种地震波在固体物质中无法传播?a) P波b) S波c) 表面波d) 纵波答案:d) 纵波4. 电磁勘探是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来探测地下地质信息的方法。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磁勘探常用的方法?a) 电阻率法b) 磁化率法c) 电感耦合法d) 磁力法答案:d) 磁力法第二部分:填空题1. 重力勘探是通过测定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研究地下的 _______ 分布。
答案:密度2.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 _______ 法常用于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等可燃性地下资源。
答案:震电联合3.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多种方法可以相互配合,形成 _______ 信息,提高勘探效果。
答案:综合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方法及其原理。
答案:地震勘探是通过在地表或井孔中人工产生地震波并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情况来研究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通过分析记录到的地震数据,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
地震勘探可分为地震震源法和地震波记录法两种主要方法。
2. 请简要介绍电磁勘探中的电阻率法及其应用。
答案:电阻率法是利用地下岩石和地层的电阻率差异来研究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通过在地下埋设电极,施加电流并测量电场分布,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导电性质。
电阻率法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环境工程和地下水等领域的勘探和研究。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简要论述地球物理勘探在勘探和开发地下资源中的重要性。
地球物理勘探习题集
习题全集第一章习题(重力)1.绘出下图中各点的引力、离心力和重力的方向。
2. 假定地球是一个密度均匀的正球体,位于球心处单位质点所受的引力应是多大?有人说,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该处的引力应为无穷大(因为2lim r GM r ),对不对?为什么?3.“引起重力变化的因素就是引起重力异常变化的因素.”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将地球近似看成半径为6370km 的均匀球体,若极地处重力值为9.82/m s ,试估取地球的总质且J 为多少吨?5.重力等位面上重力值是否处处相等7为什么?如果处处相等,等位面的形状如何?如果重力有变化,等位面的形状又有何变化?6.从我国最南边的南沙群岛(约北纬5o )到最北边的黑龙江省漠河(北纬约54o ),正常重力值变化有多大(用赫尔默特公式计算)?7.请用赫尔默特公式计算:1)两极与赤道间的重力差是多大?2)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仅是由于地球形状引起的极地与赤道间重力差为多少?8.假定沿某一剖面上各点的正常重力值其大小和方向皆相同,试示意绘出当地下存在有剩余密度小于零的球形地质体时,沿剖面各点的重力分布图。
9.请考虑如图2所示的两种剖面情况,能否在地面上观测出有相对变化的重力异常来?这对重力勘探的应用条件提供了什么启示?10.请给出图3中各剖而内研究对象(划斜线的部分)的剩余密度值。
11.“同一质量的地质体在各处产生的重力异常胶应该都一样。
”你能指出这一说法的正误吗?12.若有一剩余质量为50万吨的球形矿体(可当作点质量看),当其中心埋深为100 m 时,请计算:1)在地面产生的异常极大值是多少?2)异常值为极大值的1/3的点距极大值距离为多少米?3)若该矿体与岩围密度分别为3.03/g cm 和2.53/g cm ,该矿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吨?13.解释下列名词:地磁要紊、国际地磁参考场、地磁图、IGRF .14.试述地磁场随空间、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15.磁偏角在全球有几处为不定值?为什么?16.绘图表示一个通过重心绕水平轴自由转动的磁针其水平轴分别平行于磁子午面、垂直于磁子午面由地磁南极向北极移动时,磁针的静止状态。
地球物理勘探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2019年)答案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是一一对应的。
(错误)2.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错误)3.均匀介质就是各向同性介质。
(错误)4.地震资料的解释可分为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三个阶段。
(正确)5.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正确)6.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三维偏移数控题不会出现测线交点不闭合现象。
(正确)7.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速。
(正确)8.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总会相交。
(错误)9.在实际的地层剖面中,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得多。
(正确)10.瑞雷面波的振幅随深度增加呈线性衰减。
(错误)11.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错误)12.实现层位标定的基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三种。
(正确)13.地球物理的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力、电法、地震勘探、测井。
(正确)14.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正确)15.品质因子Q表示的是地震波振幅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相对变化。
(正确)16.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
(错误)17.从波动方程数值解的方式上看,偏移方法可分为有限差分法、Kihhoff积分法、F-K(频率~波数)域法,有限元法。
(正确)18.在第一菲涅尔带范围内的绕射子波是相互加强的。
(正确)19.D ix公式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
(正确)20.已知地震子波w(t)和反射系数r(t)求取地震记录s(t)的过程称为褶积模型法正演模拟(正确)21.均匀介质就是各向同性介质(错误)22.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均方根速度(错误)23.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错误)24.把追踪对比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含义的过程称为层位标定。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总结复习题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docx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总结复习题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docx地球物理勘探习题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 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 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 制中为m· s-2,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 ;② SI和CGS的换算: .=10-1mGal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 ;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 ./w 。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 到 1/4 为宜。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勘探中,重力勘探主要研究的是:A. 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B. 地球表面的磁场分布C.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答案:A2. 地震勘探中,反射波法主要用于:A. 确定地下岩石的磁性B. 确定地下岩石的密度C. 确定地下岩石的弹性D. 确定地下岩石的导电性答案:C3. 电磁勘探中,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A. 介质的密度B. 介质的磁性C. 介质的电阻率D. 介质的温度答案:C4.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不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A. 重力勘探B. 地震勘探C. 遥感勘探D. 地质勘探5.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电阻率仪答案:C6.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电磁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电磁仪答案:D7.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重力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电磁仪答案:A8.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磁力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电磁仪答案:B9.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电阻率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B. 磁力仪C. 地震仪D. 电阻率仪答案:D10. 地球物理勘探中,下列哪项是放射性勘探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伽马射线仪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勘探中,______勘探可以用于确定地下岩石的磁性。
答案:磁力2. 地震勘探中,______波法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和折射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
答案:反射3. 电磁勘探中,______仪是测量地下介质电阻率的设备。
答案:电阻率4. 地球物理勘探中,______勘探可以用于确定地下岩石的密度。
地球物理勘探期末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对地球内部的探测与研究。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A. 重力勘探B. 地震勘探C. 地磁勘探D. 遥感勘探答案:D2. 地震波分为哪几种类型?A. 纵波和横波B. P波和S波C. 爆震波和地表波D. 震源波和反射波答案:B3. 下列哪个方法适用于判断地下构造的类型与层序?A. 电磁法B. 雷达波C. 震源波D. 磁法答案:C4. 下列哪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多用于石油、矿藏的勘探探测?A. 重力勘探B. 磁法C. 雷达波D. 地电法答案:B5. 在电磁法勘探中,通过变化的电磁场来检测地下结构的方法是?A. 差异法B. 层次法C. 震源法D. 谐波法答案:A二、填空题1. 地震波在地壳、地幔、地核界面上折射、反射和透射,从而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地震波在地壳界面上反射形成的波称为______波。
答案:反射波2.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磁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方法。
其中,通过测定地球重力场变化来探测地下密度变化的方法是______勘探。
答案:重力勘探3. 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在地下勘探时,通过测定地球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变化来探测地下的______。
答案:磁性物质4.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电磁法勘探是通过测定地球内部不同物理性质的______对电磁场的响应来推测地下结构。
答案:差异5.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来推测地下的结构和______。
答案:性质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答: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球内部不同物质对物理场的响应特性,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地下结构和性质。
其主要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磁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重力勘探是通过测定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的密度变化;磁法勘探是通过测定地球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变化来探测地下的磁性物质;电磁法勘探是通过测定地球内部不同物理性质的差异对电磁场的响应来推测地下结构;地震勘探则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来推测地下的结构和性质。
地球物理勘探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在线考试判断题1.实现层位标定的基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三种。
(10分)2.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10分)错误3.简单线性组合只能压制沿测线方向传播的规则干扰波,而不能压制重直或科交于测线方向到达的规则干扰波。
(10 分)。
正确4、静校正参数来源于低整速带的测定,(10分)错误5.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10分)正确二判断题1.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碱法电法、地震勘保测井(10分)正确2、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时.三维偏移数据体不会出现测线交点不闭合现象,(10分)正确3、平均速度定大于均方根速度。
(10分)正确4.波动是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10分)正确5.在实际的地层创面中,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得多。
(10分)正确6.在测线同点,根据钻井科得到的地质剖面1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而I的反射波同相独在数量上.出现位西上,星对应的错误7、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度。
(10分正确8、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10分)错误9.均与介质就是昌向同性介质。
(10分)错误10.一个分胃面情况下直达减与反射波的票曲线总会别定(10分)销误(10分)6.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是校正不足。
错误7.在第菲涅尔带范围内的烧射子波是相互加强的。
(10 分)正确8.在测线上同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是一错误9.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10分)错误10.从输入资科的性质上看,偏移方法可分为壹后偏移和登前偏移。
(10分)正确1.振动传播的速度为波速,与质点本身运动的速度有关。
错误2.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正确3.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
地球物理勘探课后习题教学内容
地球物理勘探课后习题绪论1、什么是地球物理场及地球物理异常?答:地球物理场,是指存在于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物质空间。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
2、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答:地球物理勘探就是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异常,取得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形态等有关地球物理资料,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确定岩土介质的性质,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3、地球物理勘探如何分类?答:1)按场分:重、磁、电、震、放、热;2)按工作空间:航空、地面、海洋、井下;3)按目的:金属、石油、煤炭、水文、工程、环境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的前提是什么?答:有物性差异、有一定规模、干扰小。
5、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解决哪些地质问题?答: 1)覆盖层、风化带厚度、基岩起伏形态、潜水位深度;2)断层、破碎带、裂隙带、溶洞等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推断含水情况;3)岩土,岩石动弹参数测定,岩体稳定性评价;4)滑坡、陷落柱、洞穴探测,路基、水坝探查;5)桩基检测;6)地下电缆、管道分布探查,检漏;7)地下水资源勘查;8)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监测。
第一章1. 重力勘探中所谓的“重力”,实际上是哪一个参量?为什么通过测量该参量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就可以达到研究固体地球、寻找矿产等的目的?答:重力g2. 什么是重力异常?引起重力异常的原因是什么?答:实测重力值与由正常重力公式计算出的正常重力值之差统称为重力异常。
造成重力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1)地球的自然表面并不像大地水准面那样光滑,而是起伏不平的;2)地球内部介质密度分布不均匀。
这种密度的不均匀性有一部分是地质构造和矿产引起的。
所以这类异常是重力勘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5.哪些因素影响重力测量的观测精度?而哪些因素又影响重力异常的精度?答,地下密度,地球形状,测点高度,地形不平整有关。
《地球物理勘探》例题(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地球物理勘探》例题一、填空题1.沉积岩密度值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干燥的岩石随孔隙度减少密度呈线性__________。
2.按照导电机制可将固体矿物分为三种类型:金属导体、半导体和__________。
3.电子导电矿物或矿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上升,但__________岩石的电阻率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4.在岩(矿)石的主要物理性质中,__________的变化范围是最大。
5.由不同地质体接触处由岩石的固相骨架与充满空隙空间的液相接触处的电荷自然产生的电动势的物理 - 化学过程称为__________。
6.地球的重力场可分为正常重力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及重力异常三部分,其中地球的正常重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
7. 在重力测量重,由于负地形部分相对水准面缺少一部分物质,空缺物质产生的引力可以认为是负值,其垂直分量也是向上的,使仪器读数__________。
8.电法勘探是根据所测得的地下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常用物探方法。
9.电阻率法是__________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它是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矿石之间具有导电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寻找矿产资源之目的。
10.根据地质任务的不同,重力勘探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__________四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1、磁化率2、视电阻率3、有效磁化强度4、二度体异常三、简答题1、简述地球物理学的组成及研究内容2、什么是地球物理正演(正问题)和地球物理反演(反问题)?3、什么是重磁场的解析延拓,向上和向下延拓分别有什么作用?4、地磁要素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请画图说明。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勘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通过()手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A. 地表观测B. 实地调查C. 无人机扫描D. 电磁波或震动传播答案:D2.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来推断地下结构。
A. 速度B. 距离C. 能量D. 频率答案:A3. 电磁方法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用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进行探测。
B. 折射C. 吸收D. 散射答案:C4. 磁法是利用地下物质所具有的不同磁性特征来研究地下结构的勘探方法。
磁法勘探中,测量的主要物理量是()。
A. 地磁场的强度B. 地磁场的方向C. 地磁场的倾角D. 地磁场的变化率答案:A5. 集成勘探是指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和解释。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集成勘探的范畴?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磁法勘探D. 岩石力学勘探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震波、电磁波或磁场等物理现象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面上或地下的物理信号,推断地下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是物理信号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地下介质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影响,不同地下介质会对物理信号产生不同的响应,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响应,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一些参数,如速度、密度、电阻率、磁导率等,从而了解地球内部的状况。
2. 地球物理勘探在探明矿产、发现油气田和地震预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应用并阐述其原理。
答案:以地震勘探为例,它在地质勘探、矿产勘查和油气田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震勘探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通过放置震源产生震波,然后利用地震仪器在地面或井下接收震波信号,最后分析这些信号得出地下结构的信息。
在矿产勘查中,地震勘探可以通过分析和解释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特征,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储存体,以及矿产储存体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表明,决定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中孔隙度大小及孔隙中的充填物成分;岩石所承受得压力。
变质矿床是指早期形成的矿床或岩石,受到新的温度、压力、构造变动或热水溶液等因素的影响,即遭受变质作用,使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发生剧烈变化所形成的矿床。
2、煤的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2-1.7g/cm-3,相对较低;
表土、粘土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1.0-2.0g/cm-3,密度较低;
地球层由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是在岩石圈表层与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下 ,成矿物质经过迁移和富集形成的 。
内生矿床是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内生矿床既可由岩浆作用形成,也可由气化热液作用形成,主要包括三大类: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化热液矿床。
砂岩、页岩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2.0-2.8g/cm-3,密度偏低;
橄榄岩、玄武岩、辉长岩、花岗岩、大理岩等大部分岩矿石密度范围主要分布于2.5-3.5g/cm-3;
各种铁矿、铜矿密度范围主要分布在4.5-5.2g/cm-3,密度较大; 锰矿、钙矿密度很大,多分布于5.0-6.0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