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论语12章译文七年级上册

论语12章译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论语12章译文1.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原文: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4.译文:1.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2.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小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5.原文: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译文:1.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原文及译文】(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好学)的快乐。

多么高尚啊,颜回!”(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翻译及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翻译及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11、子曰:12、子夏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习题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习题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与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与同步练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及专题练习1.文学常识(1)《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2)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后人尊为“至圣”“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文章中心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修身做人。

3.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2)古今异义①学而时.习之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②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③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⑤可以..为师矣今义:可能、许可(3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②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③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④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时:原意为时间,文中名词作状语,按时。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译文及知识点《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弟子·春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要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学习方法、修养)注释时:时常、经常说:同“悦”,愉快。

通假字。

朋:志同道合的人,(非朋友)
愠:生气,发怒,怨恨。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第一个“而”:表顺承。

第二个“而”:表转折,但,却,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不是尽心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学习方法)注释日:每天三:多次。

为:替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老师讲的知识3.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法度。

”(修养)注释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通假字。

志:有志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欲:欲望、意愿
逾:越过。

矩:法度。

四十而不惑,而:表顺承,四十岁不疑惑。

不是转折。

4.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

”(学习方法)注释温:复习,故:学过的知识,知:知道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

12 《论语》十二章翻译专题练习部编版语文七上第三单元负责人:吴文凤 2017年11月班级:姓名:号数:翻译加点字词,并解释全文意思(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经典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经典练习题

篇目二《论语十二章》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下列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礼》、《易》、《春秋》)(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

2.解释加点词语(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3.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音,意思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翻译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论语》是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我们理解儒家思想、传统价值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翻译《论语》中的十二章,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章学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喜欢学习的人会感到快乐。

他还说,当朋友从远方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会感到快乐。

而当别人不了解我们,对我们不以为然时,我们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第二章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执政。

孔子认为,一个人执政应该以道德为根本准则,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如同北辰一样引领其他星星。

第三章八佾子曰:“八佾舞,一曰大夏,二曰散佾,三曰古夏,四曰散曲,五曰太常舞,六曰古武,七曰大武,八曰飞舞。

”这一章主要描述了古代宫廷舞蹈“八佾”。

孔子将“八佾”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给出了对应的名称。

这体现了对舞蹈的重视,以及对古代礼仪的尊重。

第四章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如何传承古人的学说。

孔子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传承古人的学说而不是自己创造,要相信并喜爱古人的学说。

孔子还谦虚地把自己与古代圣人老彭作比较,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

第五章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古代贤人泰伯的德行。

孔子称赞泰伯是一个非常有道德的人,他三次放弃了天下,让位给别人,没有人能够称得上是像他那样的人。

第六章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利益、命运和仁爱的理解。

孔子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是没有价值的,真正重要的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关心他人。

第七章郁雠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7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

7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

7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B.吾日三省.(shěng)吾身。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昼夜。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择其/善者而从之C.仁在/其中矣D.匹夫不/可夺志也3.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

B.匹夫不可夺专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时:按时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C.学而不思则罔.罔:疑惑D.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优点5.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下列选项中“而”表转折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7.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题冀教版 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题冀教版 试题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2〕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HY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

〞。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接下来分享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十二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12章知识点归纳及相关练习及答案《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

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题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论语》十二章翻译练习题 冀教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1)子曰:“学而 时.( )习之,不亦 说.( )乎?有朋.
(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
( )乎?”
(2)曾子曰:“吾.( )日.( ) 三.( )省.( )吾身:为.
(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传.
( )不习乎?”
(3)子曰:“吾.( )十有.( )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 惑.( ),五十而知 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 )。


(4)子曰:“温故.( )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
(),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八、 成 语归 类(写 出文
中成语 , 至少 五个 )
九、 按 要求 默写
1. 阐述 “学” 和 “思”
辩 证关 系 的句 子是 :
2.求学 应该 谦虚, 正如
《 论语 》 中所 说:
3.复习 是学 习的重 要方
法,且 对 学习 者有 重要的 意 义:
4.当别 人不 了解自 己、
误 解自 己 时, 孔子 提 出不 要 焦虑 :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
福州 超德中 学2020-2020学年七年 级 上语文 练 习卷 (八)
(经 典 《论 语十二 章》 专题练 习 )
七年 级 高 艳珍
一、 文 学常 识填空
1.《论 语》是的 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 子编撰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
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
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28.匹夫 不可夺 志 也()
29.博学 而 笃志 ( )
30.切问 而 Biblioteka 思 ( )( )1.不亦 说乎

,意思是
2.吾十 有五 而志于 学

,意思是
五、 古 今异 义 词语
1.学而 时习之 (时 ,古义:
今义 : 。
义:; 今义:)
2.吾 日 三 省 吾 身 ( 日 , 古 义 :
今义 : 。
义:, 今义:)
3.温故 而知 新(古 义:;
今 义:

4.择其 善者 而从之 (善 者,古 义 :
;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
5.可以 为师 矣(古 义:;
今 义:

四、 通 假字
习,古
三,古
。从,
六、 一 词多 义
1.为 : 为人 谋 而不 忠乎 ()
可以 为 师矣 ( )
2.而 : 人不 知 而不 愠()
而成 。 它以 体 为主 ,记录 了孔子 及其 弟 子言 行。
《论 语》与 、 、 并称 “四 书”。
共二 十 篇

人,春秋末期的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
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
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
则罔(
) 不学则殆(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笃志(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
温故 而 知新 ( )
七、 词 语活 用归类
3. 知: 人不 知而不 愠( )

4.乐: 不亦 乐乎(
)
好知 者 不如 乐知者 (
)
1.学而 时习 之(
)
2.吾日 三省 吾身(
)
3.传不 习乎 (
)
4.好之 者不 如乐之 者(
)( )
5.饭疏 食饮 水(
)
6.择其 善者 而从之 (
)
7.温故 而知 新(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
11、子曰:
12、子夏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志也。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
5.孔子 赞叹 颜回安 贫乐
道的高 尚 品质 的句 子是:
温故 而 知新 (
)
6.孔子 在《 述而》 篇中 论述君 子 对富 贵的 正确态 度 是:
18.饭疏 食 饮水 ( )( )( )
19.曲 肱 而枕 之 ( )( )
2020义而 富且 贵()
21.于我 如 浮云 ( )
22.三人 行必有 我 师焉()( )
23.择其 善者而 从 之()
24子在 川 上曰 ()
25.逝者 如 斯夫 ( )( )
26.不舍 昼 夜( )
27.三军 可夺帅 也 ()
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 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10.不逾 矩 (
11.温故 而 知新 ( )( )
12.学而 不思则 罔 ()
13.思而 不学则 殆 ()
14.可以 为 师矣 ( )( )( )
15.人不 堪 其忧 ( )
16.知之 者不如 好 之者()( )
()
17.好知 者不如 乐 知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