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细菌的致病性
• 在体内繁殖: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合
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如 变形杆菌,由于具有尿素酶,能利用尿素 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织,所以比其他细 菌引起更为严重的肾盂肾炎。又如布氏杆 菌能在胎型绒毛膜和羊水中大量生长,造 成流产,因为胚胎组织中有丰富的赤癣醇 是布氏杆菌生长的刺激素。
• 可分为天然品与半合成品两类。天然品有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半合成品有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
21
七、氯霉素类
8
9
抗生素定义
•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属)产生的一种具有抑制或杀灭其 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 天然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
获得。
• 半合成抗生素:是指通过对天然抗生素化
学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的产品。
10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 ß-内酰胺类 • 大环内酯类 • 林可霉素类 • 氨基糖甙类 • 多粘菌素类 • 四环素类 • 氯霉素类 • 糖肽类喹 • 喹诺酮类 • 碳青霉烯类
•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 • 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
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用。
• 2.抗菌谱窄,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
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体、 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
• 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 • 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静
19
五、多粘菌素类
• 多粘菌素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均
有效。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毒性 较大,主要表现在肾脏及神经系统两方面, 偶见白细胞减少和肝脏毒性。
20
六、四环素类
• 抗菌谱极广,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
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 和螺旋体,还有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 用。
11
一、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自1959年以来,先后合成了具有耐酸、耐
酶、广谱等特点的半合成青霉素。(如广谱 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它们对革兰阳 性或阴性菌均有作用。耐酸,可口服,但 不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12
• 头孢菌素类: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第一代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
5
细菌的致病性
• 扩散:某些细菌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分解
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造成皮下扩 散,如化脓性链球菌。另外有些细菌如布氏 杆菌、鼠疫杆菌,在淋巴结内不被清除, 反而能生长繁殖,通过淋巴液扩散至体内 其他部位。在机体抵抗力差时,局部感染 的细菌可侵入血循环造成菌血症。
6
细菌的致病性
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如链球菌的溶血素、 肺炎球菌的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 酶、结核杆菌的抑制和抵抗溶菌酶的作用, 有些致病菌还能产生某些物质杀伤吞噬细 胞等,这些均能使细菌在机体内存活而致 病。
18
四、氨基苷类
•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
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 共同特点:1.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
谱广。2.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3.口服难吸收,口服 用于胃肠道感染及消毒。4.易产生耐药性。5.不良反应: 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临床反应可分为两类:一为前庭功能 损害,口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等。 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过敏反应。
3
细菌Biblioteka Baidu致病性
• 侵入机体:分三种不同现象: • 1.细菌在表面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毒素进入人
体,如破伤风、白喉等。
• 2.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细菌
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如痢疾 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 3.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
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菌所致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
休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肾毒 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13
• 第一代: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头孢丙烯。口服主要治疗革兰阳 性菌,
• 第二代:头孢呋辛脂、头孢克洛、头孢孟多。
可为一般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另对革 兰阳性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14
•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
头孢地尼。口服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 各系统的中度感染。
• 第四代: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 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系统严重 感染
15
• 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抑制药(例
如克拉维酸,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 可明显增强抗菌作用);
16
二、大环内酯类
7
细菌的致病性
毒素: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肉毒杆菌的毒素和 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即是外毒素(在体外产生)。 还有在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或起部分致病作用的 如白喉、破伤风的毒素以及链球菌的红斑毒素等。 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可产生一些毒素激活腺苷 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肠道分泌增多而致腹泻。 内毒素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相关的磷脂多 糖蛋白质,大分子复合物,脂多糖是其主要成分, 内毒素可以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足,休克、弥漫性 毛细血管内凝血和施瓦茨曼氏反应(局部皮肤反 应)等。
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17
三、林可霉素类
• 此类包括林可霉素(洁霉素)和克林霉素
(氯洁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克 林霉素抗菌活性比林克霉素强,口服吸收 好且不受食物影响,毒性较小,主要经肝 代谢,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克林 霉素和林可霉素与氯霉素、红霉素的作用 靶点相同,故不宜合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赣州市肿瘤医院 黄刚
1
细菌的结构
2
细菌的致病性
• 致病性:细菌对寄主的侵犯,包括细菌吸附于体
表,侵入组织或细胞,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乃 至扩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御机能,造 成机体损伤。
• 吸附:细菌能以它表面的特殊成分和结构附着于
寄主体表或各器官的上皮粘膜,如大肠杆菌的某 些菌株借其表面抗原(K88)吸附于肠上皮,淋 球菌借其表面丝状突出物吸附于尿道上皮,化脓 性链球菌借其表面特异性M蛋白吸附于咽部粘膜 等。
细菌的致病性
• 在体内繁殖: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合
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如 变形杆菌,由于具有尿素酶,能利用尿素 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织,所以比其他细 菌引起更为严重的肾盂肾炎。又如布氏杆 菌能在胎型绒毛膜和羊水中大量生长,造 成流产,因为胚胎组织中有丰富的赤癣醇 是布氏杆菌生长的刺激素。
• 可分为天然品与半合成品两类。天然品有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半合成品有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
21
七、氯霉素类
8
9
抗生素定义
•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属)产生的一种具有抑制或杀灭其 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 天然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
获得。
• 半合成抗生素:是指通过对天然抗生素化
学结构进行改造得到的产品。
10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 ß-内酰胺类 • 大环内酯类 • 林可霉素类 • 氨基糖甙类 • 多粘菌素类 • 四环素类 • 氯霉素类 • 糖肽类喹 • 喹诺酮类 • 碳青霉烯类
•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 • 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
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用。
• 2.抗菌谱窄,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
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体、 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作用。
• 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 • 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静
19
五、多粘菌素类
• 多粘菌素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均
有效。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毒性 较大,主要表现在肾脏及神经系统两方面, 偶见白细胞减少和肝脏毒性。
20
六、四环素类
• 抗菌谱极广,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
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 和螺旋体,还有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 用。
11
一、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自1959年以来,先后合成了具有耐酸、耐
酶、广谱等特点的半合成青霉素。(如广谱 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它们对革兰阳 性或阴性菌均有作用。耐酸,可口服,但 不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12
• 头孢菌素类: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第一代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
5
细菌的致病性
• 扩散:某些细菌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分解
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造成皮下扩 散,如化脓性链球菌。另外有些细菌如布氏 杆菌、鼠疫杆菌,在淋巴结内不被清除, 反而能生长繁殖,通过淋巴液扩散至体内 其他部位。在机体抵抗力差时,局部感染 的细菌可侵入血循环造成菌血症。
6
细菌的致病性
对寄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如链球菌的溶血素、 肺炎球菌的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固 酶、结核杆菌的抑制和抵抗溶菌酶的作用, 有些致病菌还能产生某些物质杀伤吞噬细 胞等,这些均能使细菌在机体内存活而致 病。
18
四、氨基苷类
•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索米星以及人工半
合成的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 共同特点:1.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
谱广。2.水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3.口服难吸收,口服 用于胃肠道感染及消毒。4.易产生耐药性。5.不良反应: 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临床反应可分为两类:一为前庭功能 损害,口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等。 另一为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断作用;过敏反应。
3
细菌Biblioteka Baidu致病性
• 侵入机体:分三种不同现象: • 1.细菌在表面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毒素进入人
体,如破伤风、白喉等。
• 2.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细菌
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如痢疾 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 3.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
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菌所致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
休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肾毒 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13
• 第一代: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头孢丙烯。口服主要治疗革兰阳 性菌,
• 第二代:头孢呋辛脂、头孢克洛、头孢孟多。
可为一般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另对革 兰阳性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14
•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
头孢地尼。口服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 各系统的中度感染。
• 第四代:头孢皮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南。
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 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系统严重 感染
15
• 其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抑制药(例
如克拉维酸,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 可明显增强抗菌作用);
16
二、大环内酯类
7
细菌的致病性
毒素: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肉毒杆菌的毒素和 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即是外毒素(在体外产生)。 还有在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或起部分致病作用的 如白喉、破伤风的毒素以及链球菌的红斑毒素等。 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可产生一些毒素激活腺苷 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肠道分泌增多而致腹泻。 内毒素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相关的磷脂多 糖蛋白质,大分子复合物,脂多糖是其主要成分, 内毒素可以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足,休克、弥漫性 毛细血管内凝血和施瓦茨曼氏反应(局部皮肤反 应)等。
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17
三、林可霉素类
• 此类包括林可霉素(洁霉素)和克林霉素
(氯洁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克 林霉素抗菌活性比林克霉素强,口服吸收 好且不受食物影响,毒性较小,主要经肝 代谢,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克林 霉素和林可霉素与氯霉素、红霉素的作用 靶点相同,故不宜合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赣州市肿瘤医院 黄刚
1
细菌的结构
2
细菌的致病性
• 致病性:细菌对寄主的侵犯,包括细菌吸附于体
表,侵入组织或细胞,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乃 至扩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御机能,造 成机体损伤。
• 吸附:细菌能以它表面的特殊成分和结构附着于
寄主体表或各器官的上皮粘膜,如大肠杆菌的某 些菌株借其表面抗原(K88)吸附于肠上皮,淋 球菌借其表面丝状突出物吸附于尿道上皮,化脓 性链球菌借其表面特异性M蛋白吸附于咽部粘膜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