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24ea3490c77da26925c5b058.png)
业 群
荣宗敬----棉纱大王 荣德生---面粉大王 张謇--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
英
榜
……
褚辅成,嘉兴实业家, 刘鸿生---火柴大王 味精大王吴蕴初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夹缝中求生存 ◆在斗争中求发展
一、在夹缝中生存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势力义 官僚资本主义
1、外国资本主义
不平等条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本国封建势力
封建政府不 正式承认
苛捐杂税
3.官僚资本主义和政府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直接投资、加入官股 或收买、敲诈、没收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的表现: 1)中反国对民革帝族命国资性主产;义阶;级: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 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 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1、外国资本主义
限制中 机器进口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通 过此桥大举侵华
侵华战争
•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①革命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 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②软弱性、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又有一定的 依赖关系。
发展特点: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良。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其无法领 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https://img.taocdn.com/s3/m/c45d88f279563c1ec4da71db.png)
【误区警示】 较快发展≠健康发展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kāizhǎn)“国民经济 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 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2)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主要 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 【历史纵横】 (教材第46页)本段材料讲述了国民政府官僚集 团的卑鄙行径。它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大发“国难财”,压制、 吞并民族企业,致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愈加艰难,日 益萎缩。
第十八页,共39页。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fēnx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原因。 提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第十九页,共39页。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 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 倡国货①,实为解决民生问题②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 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③……以期唤醒各 界④。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1.特点 史料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史料探究]
注:从民族工业(gōngyè)的分布区域、数量及工业(gōngyè)结构思考其特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思考 依据“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fāzhǎn)特点。 提示 民族工业发展(fāzhǎn)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 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fāzhǎn)尤为迅速;行业发展(fāzhǎn)不 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误区警示】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 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及相互(xiānghù)关系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16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5365a80e9e31433238689308.png)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 “政教是西洋立国之本,与商贾、制器等相辅相成,中国单纯学习西洋造船、制器就想富强恐很难实现”以上是材料的大意,体现了作者主张同时学习西方“政教”“技艺”强国的主张,比较备选项,可知只有B项与此立意相符。
民族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与时俱进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政局动荡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因素
列强侵略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府鼓励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救国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事业、通讯工程、各种大众传媒获得较快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公开课精选 课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件公开课精选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b3a3ee6f1aff00bed51ed3.png)
材料二: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 和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仅1937
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
请同学们阅读投影图文 资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采取了 哪些手段对中国资本主义进 行打击压迫?
阅读下 列材料
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采取 什么手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 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 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
2)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2、斗争的表现:
1)反对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中 国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③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民 族 资
④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产 阶
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级 :
革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
命
本主义
性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阅读材料,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社会革新要求? 实质?结果?
材料:夫中国改革既有绝对必要,而改革之大义 曰解放创造,非复古,亦非俄化,则大体之国是可定 矣。此无他,对内履行民主政治,提倡国民经济,采 欧美宪政之长,而去其资本家专利之短;大兴教育以 唤起民众,争回税权以发达产业;对内务求得长治久 安之规模,对外必须脱离不平等条约之束缚。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题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课件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题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7b304cc77da26924c5b0b5.png)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1.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②“_币__制__改__革__”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③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 ④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和利润的推动。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 比重增加。 (3)结果: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限制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4)作用。 ①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逐渐萎缩: (1)原因。 ①国民党发动内战,对经济造成破坏。 ②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③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④_美__国__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2.阻碍因素: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通商 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 (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探究点二 近代后期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情境素材】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发展 材料一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 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 思维交互:(1)从材料一中找出支撑中国近代火柴业发展的动力。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01b7290b4c2e3f57276338.png)
③客观因素: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 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B.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面性 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启示: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动力,是革命团结的 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妥协性 对象,但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双重压迫
六,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特点)
①是新的先进的经济因素,代表社会前进方向 ②先天不足 ▲资金少、市场窄、规模小、技术薄弱
③后天畸形 ▲地区发展不均衡 ▲行业发展不均衡
集中沿海、沿江地区 轻工业为主,重工业 基础薄弱,没有形成 独立的工业体系
四、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
1、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 目的: 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直接目的:防止白 银外流 措施: ①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内容:发行法币, ②进行“币制改革”(1935) 国银国有 地位:中国货币吏 上有重要地位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3)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1928),政 局相对稳定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专题复习
设计--赵秋月 机构--雨的国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产生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 1)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 主义萌芽;(注意: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由明清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2)主要:鸦片战后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 3)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的诱导 4)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7768c849649b6649d7470e.png)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产生、初步发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6
资本总额
短暂春天
较 快 发 展
日益萎缩 陷入困境 获得新生
年代
初步发展 产生
迅 速 萧 条
1912 1919 1927 1937
1870
含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中国,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建立和 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 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 夫)。
蒋 介 石
宋 子 文
四大家族
孔 祥 熙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陈果夫 陈立夫
6.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期间(1945—1949)
(1)特点:陷入绝境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3)原因:
材料:一战前后,中国进出口和新增工厂的比较
中国进口 (洋纱指数) 1913年 100 1914-1916 95.3 1914-1916 127 1913-1915 41.3 1917191959.2 1919年 156 1916-1919 124.6
中国出口 1913年 (洋纱指数) 100 每年平均 1903-1908 新增工厂 21.1
从思想上看: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 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于独立发展。
总结: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
先天 不足 后天 畸形
资金少
教室资格考试备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案
![教室资格考试备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e44cdeefdc8d377ee3216.png)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案亲爱的各位老师们,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特此整理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所帮忙。
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的史实。
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熟悉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同学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民族资产阶级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加深对我们这个宏大而历经困难的祖国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资产阶级的脆弱性三、教学方法史料教学法、小组商量法四、教学预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第壹页环节一:新课导入投影:民资资本主义的进展历程动态图,引导同学回顾其进展特征:曲折中前进。
进而提问民族资本主义在进展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在夹缝中求生存老师展现幻灯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同学分析、探究中国资本主义进展中的阻碍因素。
材料一:1868年,,盐商何某在江苏买山一处,预备开矿,却被地方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除。
材料二:英国驻华公使欧格那曾之言不讳得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
'一位英国人也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少销一匹布。
因而"机器不易进中国'。
材料三:1946年四月,荣德生被淞沪警备区绑架,并敲诈60万美元,宋子文。
对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施压,从而掌握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同学通过对材料的探究,商量展现答案,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1.外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压迫2.内部因素: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二)在斗争中求进展指导同学阅读教材,思索问题: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要进行斗争?第贰页同学商量后得出:近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动力和力气源泉。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4bdba6fd0a79563c1e72a0.png)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回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表现在经济方面就是三个方面: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洋务运动的开始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那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后,它又面临一个怎样的情况呢?二、新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A、第一板块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一般是指在辛亥革命之前,即1895年---1911年之前)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1)外因:①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资本是指①用来生产或经营,②以谋取暴利的生产资料或者是货币就可以称之为资本。
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就是指向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进行投资,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以榨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经济活动形式就称之为资本输出。
列强在甲午战后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进行政治性贷款(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共向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无力偿还)②修筑铁路(列强共获得中国1.9万公里长的铁路修筑权)③投资办厂(马关条约里面规定,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自由的投资办厂,从而使得外商在中国投资办厂合法化)Eg: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前的55年1840--1895期间,外企在中国只有80多家,投资额只有两千八百万元;在甲午战后的三年时间里投资额已达到5.2亿美元,新开厂数是933家综上所述:这样加紧的资本输出,就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内因: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需要赔款2.3亿两白银给日本人,清政府是没有能力赔偿债款的,除了借以外,它对内就要扩大税源,以此来解决财政危机,所以他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情景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4818dc96767f5acfa1c7cde2.png)
要说二姨的求学之路真是难啊!她追求知识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她出生在一九二九年,到了要上学的年龄,又来了日本鬼子,村子里又没有学校,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找不
出来。看到舅舅们都识文抓字,她非要上学不可。。 重庆自考 。
附近的村子也没有学校,也不知她咋打听到离宅科十多里的一个村子开了学堂,就闹着要去。这十来里路上就有鬼子两个炮楼啊,那真是冒着鬼子的炮火,穿越鬼子的封锁线 去上学啊!战争危险都不能阻止二姨去上学。
二年级的时候,初中毕业的二姨回村办起了学校。从此妈妈可以在自己的村子上学了。二姨教了妈妈二年,尽管妈妈让追求极致完美的二姨收拾的够呛,但却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是数学。
好景不长,前面说过,二姨就不应该是农村里的人。她志存高远,学霸级的人物,怎么可能安分守己地在农村靠一辈子呢。她不满于现状,和几个同学一商量考上了栖霞一中 走了。把正在读小学的妈妈丢下不管了,恨得妈妈牙根直痒痒。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c886a758fafab068dc029a.png)
四 日益萎缩(1937-1945)
(一)原因: 1、日军的摧毁、掠夺 2、官僚资本的压制
官僚资本主义:
①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 政权相结合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
探究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 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三 较快发展(1927-1936)
(一)原因: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扶植民间轻工业、
统一货币、关税自主、
(二)表现: 工业部门增多,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情境四: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1937年的一声炮 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有 的化为一片焦土。而且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 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荣氏 企业日益萎缩。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 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 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谢谢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阻碍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3、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情境一:
1895底年,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荣氏兄弟(荣宗敬与荣德 生)变卖了所有的家田得到了3000元,于1896年在上海开设广生 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 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地 方当地士绅的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 地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 ,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 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 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面粉厂,荣氏取得初步发展。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高效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2021041425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高效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2021041425](https://img.taocdn.com/s3/m/b9ddf0a9e518964bce847c21.png)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官利”的产生与西方股份制企业大为不同,不 是在借鉴西方股份制企业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与传统的商事习惯影响有 关,故选C;结合所学,洋务军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清政府,与“官利”无关, 故排除A;“官利”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这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且无法 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故排除B、D。
【思维训练】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
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
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
()
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B.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
D.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 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 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 原因。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依据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 得税的国家”可以得出,建立时间早;依据材料“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 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个人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固定化的税收”可 以得出,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依据材料一“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 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 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起征点和税率不 断提高;中下层居民负担不断减轻;
纵向贯通二:近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 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①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 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 ②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工业产生。 ③特点:地主阶级充当近代化的领导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8.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8.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d273b175ef7ba0d4b733ba8.png)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倾资销本(q主īng义xi的āo压) 制:限制机器进口;利用在华特 权,大量封商_建品__(_f_ēn_g_j_i_à和n)掠夺原料;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毁。 (2)本国势(力běn ɡuó)_________的压迫和剥削。 (3)国民政府和__官__僚__资__本_的压制。
第三十页,共60页。
【解题( jiě tí)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
所体现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 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
段及时代特征
特征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解析】选C。1914-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短 暂春天”,材料中火柴业的发展情况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非 直接导致(dǎozhì)1914-1915年工业发展,故A错误;因为华商 投资额的递增,火柴厂数量也在增加,所以火柴进口量才逐年 下降,B因果关系颠倒,故错误;
第二十三页,共60页。
中国民族资本(zīběn)主义发展的特征、地位和作用 1.特征: (1)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 受外国资本(zīběn)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zīběn)、技术、人 才),后天畸形。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第七页,共60页。
2.在斗争中求发展(fāzhǎ中n)华:民族 (1)目的:维护本阶级封和建_(_Z主_h_ō义_n_g_h_u_á的Mín利zú益) 。 (2)对象:帝国主义、(_f_ē_n_g_j_i_à__n和zh官ǔy僚ì)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https://img.taocdn.com/s3/m/b750432a31126edb6f1a1075.png)
A
C
C
D
7、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 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 110万元,接近 (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 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么?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 民族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 根本原因: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 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 (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 上年( 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 特点: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 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 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 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 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 闭。——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1.(08海南历史,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 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 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 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2.(2008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 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 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 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 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https://img.taocdn.com/s3/m/c3deca10f111f18583d05a8a.png)
解题技巧:1、看清问题,把握问题中的限制词语。2、找出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句。 3、组织语言,尽量精简。
训练设计
材料: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 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 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 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 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 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 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 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 请回答: (1)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 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2)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 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 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第一阶段 内 容 (1840--1860 )
第二阶段 (1860— 1895)
第三阶段(1895-1919)
第四阶段 (1919-1927)
第五阶段 (1927--1949 )
“师夷长 思 鸦片战争 康有为梁启 孙中 毛泽东思 想 后林则徐、 技” 超的维新变法 山新三 想(工农武装 魏源等有 “中体西 思想 民主义 割据 ) 用” 识之士 孙中山三民 马克 思主义 “开眼看 主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 世界” 民主共和 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 (新思潮 实业救国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 的萌发)、 陈独秀李大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钊等的民主和 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 科学 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
国民党被称作:种殃军
刮民党 民国万岁 荣宗敬被蒋介石摊派50万,只凑够十多万, 老家无锡被封。弟弟凑足50万,才平安回家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 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 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 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收 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 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直接投资 低价收买
在斗争中求发展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斗争的原因: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
下列哪些是你可能斗争的对象?
日本 北洋军阀 四大家族 国民政府
( ( ) )
(
( (
)
) )
美国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斗争事例:
下列哪些是你可能采用的斗争形式?
积极参加爱国运动 ( )
捐款支持爱国军队抗战
努力提高政治地位,发展实业
(
(
)
)
投靠美国,利用美国打击日本
宣传抵制洋货、购买国货
(
(
)
)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2、斗争的表现: 1)反对帝国主义;
①济南惨案——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 ③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 ④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练 习
回答下面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关问题:
3)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对中国革命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革命性使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革命 的力量之一;
——妥协性使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4)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命运,我们可以 得出怎样的认识?
——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 族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课程标准: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历 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国前期(1912-1919)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1946-1949)日益萎缩
开展反帝 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 压迫
抵制洋 货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民族资本主义在 斗争中求发展
官僚资本 主义压迫
民族资本主义在 夹缝中求生存 封建主义 压迫
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减免苛 捐杂税
提高政 治地位
练 习
回答下面关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相关问题: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社会环 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这一社会环境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 有怎样的特点? ——革命性、妥协性;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只有改变半殖半封社会性质,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 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民族资本主义才能 健康发展。
阅读教材P42、P39材料阅读与思考,你认为民
族工业的发展需具备哪些条件?
民族独立
民主改革
科教兴国
各部门协调发展
…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获得新生 夹缝产生
中 国 民 族 资 产 阶 级 : 革 命 性
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 本主义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阅读与分析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一: 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 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 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 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华商 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早期规模最大的民族 机器工业, 70 年代,它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 华人”,但是,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发动机 技术力量薄弱 器系英国制造”。到 80 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日趋衰落。 90 年代,它被英国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 厂吞并。 材料三: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 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 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葺之也。„„”
(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封建政府 不正式承认
清 政 府 国 民 政 封 府 建 官 势 僚 力 资 压 迫 本 主 义 )
外 国 侵 略 者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中 国 民 族 工 业
苛捐杂税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直接投资 加入官股 收买、敲诈 甚至没收
不平等条约
在重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 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该怎么办呢?
( B ) A、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 B、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C、必须依赖西方资本主义 D、必须依赖封建势力
7、决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 因素( A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的进步生产方式,它的产生 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但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 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 重任。
(签订不平等条约)
说明国内封建势力采取什么 手段压迫民族工业?
材料一: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 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 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 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chì 令它降低价格,明天 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 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 (没有获得政府承认,听任封建势力摆布) 署”等罪名,革去他武举功名,“交邢部照例治 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1、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 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 ②本国封建主义 ③四大家族官僚 B 资本 ④国民政府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外国资本主义打击中国民族工业的手段不包括 A利用攫取的种种特权 ( D ) B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 C发动侵华战争 D在华滥发纸币
5、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 该图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B )
A、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 B、列强侵华战火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C、限制中国进口机器 D、民族企业以各种形式坚持反抗斗争
6、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由于生产效 益好,因而经常受到官府的勒索,有的不 得不关门歇业,这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领域看: 它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利于中 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从政治领域看: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从思想领域看: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促进了中 国思想的进步,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小结与升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两面性: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另一方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妥协性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三重压迫 反抗要求 (根本原因) 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弱 依赖性 妥协性 革命性
两 面 性
点题
资产阶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先进阶级,尽
管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但由于自生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不能领导 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材料三: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 战争,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仅1937 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 失价值在8亿元之上。
(发动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一系 列条约,并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于是美货 汹涌而至,充斥了市场的各个角落。1946年7月8 日的《解放日报》载文说‚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 化’了,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 了‛。
促进中国的近代化
民 族
本
资
主
义
在 夹 缝 求 中 生 存
请同学们阅读投影图文 资料,概括出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采取了哪些手段对中 国资本主义进行打击压迫?
阅读下 列材料
说明外国侵略者采取什么手 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
材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 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 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 中国‛。 (限制机器进口) 材料二 1925年8月,禾丰造纸厂正式投产。当时,中国 处在半殖民地地位,关税不能自主,日商钻了黄纸板卷 筒免税的空子,在中国沿海市场压价倾销,加上国内同 行削价竞争,导致黄纸板价格暴跌。主产黄纸板的禾丰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厂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到 1927年底,负债已 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民族企业在内地 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 ( C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政策自由 C受到内地封建势力的束缚 D与国际社会接轨
4、导致1937—1945年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洗劫和 破坏的因素是 ( A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官僚资本的压榨 C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D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