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
一、概念
概念的发展: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植物配置:20世纪50年代初。

较适合微观或私家庭院。

植物造景: 20世纪90年代初,汪菊渊院士提出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正当园林城市,提高绿地率。

1.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汪菊渊
2. 园林种植设计的概念:p1
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p11)
二、植物造景的意义
1、美学意义:(自然式、规则式、植物的时序景观、空间变化、地域景
观、意境创作等)
2、生态效应:改善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3、社会意义:科普、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
4、经济效益:间接效益为直接效益的8-16倍。

第二节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一生态学原则
1 重视提高绿地比例和绿化覆盖率
2 注重普遍绿化,重视生态效益
3 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指数
4 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植物种类多样性
二艺术性原则
1 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
2 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3 创立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
三经济性原则
(一)通过合理选择树种来降低成本
1 节约并合理使用名贵树种
2 以乡土植物为主进行植物配置
3 合理选用苗木规格
4 适地适树,审慎安排植物的种间关系
(二)妥善结合生产,注重改变环境质量的植物配置方式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汪菊渊
第三节植物造景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植物造景概况
(一)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造景简史及相关著作
1 植物造景简史
•秦始皇时期的行道树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大发展
•隋代种植植物以观赏为主(西苑)
•唐代配置日趋合理
•宋代配置与山水、地形、建筑等结合
•明代迁都北京,平地造园。

江南私家园林
•清朝注重大片绿化:颐和园圆明园
2、古代植物造景相关著作
•《园冶》明,计成。

是历史上第一步论述造园技艺的著作。

•《长物志》明,文震亨。

对江南园林常用花木进行论述。

•《花镜》清,陈淏子。

课花十八法,对植物种植进行全面总结。

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色
•最大特色: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遵循画理、讲究诗情画意(人格化)
•三五成林、咫尺山林,运用少量树木概括自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着重欣赏植物的个体美,孤植居多,少修剪。

•与其他要素结合:植物为衬托。

海棠春坞、梧竹幽居等
(二)中国近代园林植物造景概况
•民国时期,政府或商团自建公园及利用皇家苑园、庙宇、官署园林改造的公园,仍沿用古典园林造景的原理及手法。

•西方园林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式园林,如上海中山公园、上海法国公园(复兴公园)
(三)中国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
•注重生态效益,创造生态景观
•挖掘种种潜力,增加植物种类
•继承传统理论,扩充种植形式
•顺应时代步伐,丰富种植手法
2、我国植物造景存在问题
(1)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

(2)过分追求形式:修剪成几何形、图案。

(3)群落的人工气息浓厚:片面强调乔灌草模式
(4)大树移植。

(5)物种多样性不足
二、西方园林植物造景概况
目前对西方园林的研究多为历史、风格等方面,对植物造景的研究不深。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造园家多为建筑师。

整形植物、花结坛、植物凉亭、迷宫等。

•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

规则式(凡尔赛宫)整形植物、植物迷宫、花坛
•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

花境、绿廊、植物凉亭为主要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保及生态为主,开朗的空间、宽阔的草坪、明净的湖水、草木郁郁葱葱。

野花园、观赏草的应用,均体现了自然美
(一)、国外园林的发展
1、古典园林
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

形式上追求规则,中轴线和气势宏伟,规模宏大。

强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对我国造园有很大影响。

2、随科学和经济的发展,艺术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成为新潮。

规则式到自然式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

模拟自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

3 近代西方生态园林的特点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划式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村化设计:通过对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学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化特点
1 科学合理,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特色鲜明,指标先进
(1)注重城市绿色网络
(2)融历史、文化、休闲为一体
(3)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结合
(4)不囿于城区,城乡一体化,造城市森林
(5)绿地合理分级,绿地率高,大型绿地比例大
2 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将自然列为城市绿化的基本内容
3 植物配置合理,城市景观优美
4 非政府组织的互动管理,法制健全、执法严格
5 园林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健全
第四节、课程内容及要求
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 60%
•期中考试 10%
•实验课: 20%
•平时成绩 10%
参考资料
•苏雪痕主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园林植物造景,臧德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9月1日
•《手绘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叶理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6月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何平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王玉晶等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园林植物造景(上)》,刘少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园林》杂志
•讨论:5-6人一组
•主题:如何理解“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他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思考题:p12
第二章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一节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概念
1、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2.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和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 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的基础
2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源泉
(1)中国有直接开发价值的花卉1000种以上,有发展潜力的10000种以上,但目前国内城市应用种类少,切花市场的主流切花基本引进国外,90%以上盆花种类为引进;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花卉产业在国际上影响力不高,很难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1999年,我国是向日本出口鲜切花最多的国家,占其进口总量的50.7%,而金额却只占7.4%。


(2)国际上高度重视花卉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创新
⏹美国新花卉开发技术:资源评价-资源收集-栽培、繁殖技术-全国
(区域)生产评价-采前(后)生理-采前(后)技术-生产推广-市

⏹以色列:资源收集-选择改良-开发繁殖-生长、开花生理-实用技术
-技术评价-采前-采后-商业化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土地辽阔、地形多变,兼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湿润、半湿润、干旱及半干旱性气候,分布着极丰富的植物资源。

被子植物总数世界第三,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3万多高等植物,很多为北半球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植物,新生孤立的类群。

特有属(243)、种极多(527)(1991年12月)。

原产木本植物7500多种
中国是很多观赏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全国有近3万种高等植物,其中观赏植物占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中国西部及西南部的特定地理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某些园艺植物的分布中心,仅云南省就有18 000多种植物,如杜鹃属(Rhododendron L.)、报春属(Primula L.)、龙胆属、山茶属(Camellia L.)、中国兰花(Cymbidium Sw.)、石斛属(Dedrobium Sw.)、凤仙属及绿绒蒿。

蔷薇属、菊属(Dendranthema )也是世界分布中心。

此外,中国海南岛属沙漠气候型,是中国仙人掌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

(二)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桃花在中国栽培有3000年的历史,有直枝桃、垂枝桃、寿星桃、洒金桃、五宝桃、绯桃、碧桃、绎桃等多种类型和品种。

李属(Prunus)中的杏花、樱花等也有此类似的变异类型和品种。

(三)花卉优良的遗传品质突出:
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
早花种类及品种多
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
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第二节中国花卉对世界园艺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对世界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
早在公元300年,中国的桃花就传到了伊朗,以后通过伊朗传到欧洲各国,目前桃花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栽培观赏;公元5世纪,中国荷花经朝鲜传到日本。

公元14世纪山茶花传到日本,17世纪从日本又传到欧洲和美国。

中国石竹(Dianthus chinensis)于1702年首次传入英国。

翠菊1728年传入法国。

公元8世纪,中国的梅花、菊花、牡丹、芍药相继传到日本和朝鲜,至今,韩国最传统的花卉仍然是中国古时的四大名花:梅兰竹菊。

约在公元14世纪,中国兰花传到日本,以后由日本传到欧洲及美国。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随着国外植物收集家在中国的考察和采集,大量的花卉被引到国外,特别是引入欧洲各国和美国等地。

从1839年至1939年,从中国引至国外的植物达到1000多种,这一期间,受雇于英国和美国的一些植物分类学家和植物采集家到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采集。

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1839 -1860年中曾四次来华调查及引种。

收集花卉种子、球根、插穗、植株等,将中国大量的植物引种到英国。

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走6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导致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茶叶生产兴旺发达。

写了四本书:《漫游华北三年》、《在茶叶的故乡——中国的旅游》、《居住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
英国亨利.威尔逊(Wilson)从1899至1918年四次到中国,在湖北、四川采集的植物种子、球根、插穗及苗木达3500号,1000余种,70,000份植物标本。

把引进的种子和鳞茎交给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繁殖栽培,1913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他的著作《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A natruralist in western China),向西方国家展示了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花卉资源。

1929年再版于美国,改名为《中国——花园之母》(《China, The mother of gardens》)书中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及他采集、引种的工作经过,对各国纷纷派员来华收集和引种园林植物资源起了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书中写道:“中国的确是世界花园之母,因为所有其他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

那里有优异独特的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夏季开花的牡丹、芍药与蔷薇、月季,直至秋天开花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里的珍宝,还有现代月季的亲本、温室的杜鹃、报春,吃的桃、桔、柠檬、柚子等都是。

老实说来,美国或欧洲的园林中无不具备中国代表性的植物,而
这些都是乔木、灌木或藤本中最好的种类,假如中国原产的这些花卉全部撤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黯然失色。


威尔逊带走了许多当时世界上尚未定名的奇花异草传到世界各地,如珙桐、银杏等。

据不完全统计,从18世纪以来,国外引种中国的花卉近3000余种。

其中北美达1500种以上,意大利1000种以上;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引种的树木约占该园的三分之一;美国加州的园林植物有70%来自中国;联邦德国现有植物中有50%来源于中国,荷兰40%的花木由中国引入。

(二)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及其产业的贡献
中国花卉资源具有很多重要特点,如四季开花、早花性、高抗性、奇异性、花型、花姿多样性等。

这些重要的基因资源为世界的花卉育种和花卉产业化栽培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月季是世界花卉育种史上的奇迹之一,已经登录的月季品种达20000多个。

现代月季由于四季开花不断,花大色香,类型丰富多彩,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现代月季最初由15个原种育成,其中来源中国的原种有十余个。

对现代月季育种起着重要作用的亲本是中国的月季和中国的香水月季(Rosaⅹodorata)
第四节关于中国花卉种质资源保护
⏹就地保存及迁地保存结合
⏹国家在全国分设若干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站,设立国家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研究中心,制订并定期修改全国重点保护濒危植物目录《红皮书》
本章思考题
1 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其外延包括哪些层次。

2 研究花卉种质资源的意义何在?
3 论述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在我国园林造景中的利用现状及存在
问题,并谈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第三章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本章重点: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包括哪些;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第一节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
一、统一的原则
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

树形、体量、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种植设计中如何创造统一感:
1 树木种类的统一:基调树
2 树种观赏性的统一:树形相近、花色相同……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

注意: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二、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一)协调:相似协调、近似协调
1 相似协调
⏹如形状相似而大小或排列上有变化称为相似协调。

如大圆的花坛中排列一些小圆的花卉图案和圆形的水池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

⏹两种体形不同而重复出现的结果,虽显得变化丰富而形成协调,也要进
行适当的端头处理。

2 近似协调
⏹两种近似的体形重复出现,可以使变化更为丰富并有协调感。

如方形与
长方形的变化,圆形与椭圆形的变化。

⏹比较起来,后者更为常用而且富于变化。

种植设计中可用同一色相、类似色相、相似姿态、近似质感、体量来达到协调。

专类园的设计如丁香园
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
⏹如广州中山纪念堂主建筑两旁各用一棵庞大的白兰花与之相协调;
⏹南京中山陵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
⏹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
⏹质地细腻的磁砖、马赛克及较精细的耐火砖墙,则应选择纤细的攀缓植
物来美化。

(二)对比
对比(contrast)的形成是差异大的变化结果,由于差异大而失去了协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成对比。

园林许多方面可形成对比:体形、体量、方向、开合、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等; 对比引起的感觉是激动、强烈、浓重、兴奋、突然、崇高、仰慕等等。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对比的形成
变化程度统一感强度
相似的变化强
近似的或微差的变化弱
差距大的变化极弱,形成对比
植物景观设计形成对比常用手法
(1)烘托的手法
植物烘托植物:“万绿丛中一点红” ,以常绿树作背景衬托花灌木
植物烘托建筑的手法也很常用,其中包含着人工与自然的对比,质地(texture)的对比线条、色彩的对比等,烘托的效果极好。

(2)优势的手法
优势的形成:面积、数量、色彩鲜明、位置高耸
(3)明暗对比的手法
⏹造园家改造一个林地最好的办法是开辟林间隙地,那里象天窗一样,使
暗中有明,形成明暗对比,非常引人入胜。

⏹草坪上阳光充沛,上面点缀一些疏林,造成明中有暗也是对比。

注意:对比的手法不能多用!
“对比手法用得频繁等于不用”
三、均衡的原则
对称(symmetry)是客观世界的实际规律在艺术中的反映,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通过和谐的布置而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

(一)形成平衡的要点:
(1)必须有一个视点或视点连成的轴线,在这个点或线上欣赏才能感到对称平衡的美,这一条线可能是一条道路,或一个透视夹景,也可能是一条虚无的视线,由你去发现。

(2)对称的景物两者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恰在视点或轴线的左右。

这两组景物的形象、色彩、质地、分量、无论是集体或个体,要给人以相等的感觉才算是成功的对称。

最容易成功的布置布置是两个相同的景物
(3)绝对对称(同种植物整形修剪)、相对对称
对称的景物如沿着道路连续出现,人们既可以静观其中的一对景物,也可以动观连续出现的对称景物,如十三陵总干道两旁成排成对的翁仲和石兽以及路边的行道树等,统称为“流动对称” (fluid symmetry)。

(4)对于一个单体的景物给人孤赏,如一组假山,一个雕像等,也要讲求平衡,如果在视轴上欣赏,左右的成分相同,是近乎绝对对称引起的平衡感,又称为“对称平衡” (symmetrical balance),效果虽庄严而可能呆板。

另一种虽不对称但也给人以平衡感。

这在雕塑艺术中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称为“不对称的平衡” (asymmetrical balance)。

(二)园林中对称平衡的用法
(1)用非生物体构成对称平衡
“园林小品”的各种雕塑艺术品,包括古典的、现代的、铜的、石的,种类繁多。

其他如喷泉、水池、日晷(gui)、旗杆、灯柱、纪念碑等,都很常用。

(2)利用植物材料形成对称平衡
两侧对称中最常见的是行道树。

(3) 综合平衡 (associative balance)的手法
一块顽石可以平衡一个树丛
一丛树木枝叶扶苏结人以轻快感,成丛种植,结果感觉上的分量平衡了。

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四、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希腊文rhythmos。

它的原意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可比成分连续不断交替出现而产生的美感。

是多样统一这个原则的引伸部分。

1 、行道树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的重复出现形成韵律
➢“简单韵律”:一种树等距离排列
➢“交替韵律”:两种树木相间;三种植物或更多交替
➢“形状韵律”:修剪的绿篱
➢季相韵律”:丹麦用山楂作绿篱:秋季变红,美国南部用法氏石柿作绿篱:春季嫩梢红色
2 花坛:形状变化,植物内容、色彩及排列纹样的变化,富有韵律感。

3 花境:高矮、色彩、季相
4 水边倒影:沿水边种植木芙蓉、夹竹桃、杜鹃花等,倒影成双,一虚一实形成韵律
5 林冠线与林缘线:一片林木,树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线,与青天白云相映,风起树摇,林冠线随风流动也是一种韵律。

五、比例与尺度的原则
1 比例:
“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包括(1)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间长、宽、厚的比例,(2)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两种关系并不一定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

比例适当形成的亲切感或宏伟感:例如日本的古典园林,由于面积较小,树木、置石或其他装饰小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亲切合宜。

大型园林如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宽敞轴线上,水池、草地、大乔木、纪念碑等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伟。

2 、尺度
“尺度”在西方认为是十分微妙而且难以捉摸的原则,其中既有比例关系,还有匀称、协调、平衡的审美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联系到人的体形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关系。

植物配植影响比例关系
(1)植物在增长比例关系也在变,起初在窗前恰当地种一株灌木,过几年成了庞然大物,打破了原来的比例关系遮挡了光线
(2)日本古典园林喜用体形小的常绿灌木及针叶树。

一方面力求生长缓慢。

一方面用控制盆景的办法常加修剪,相对地保持着比例适当的体形。

(3)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乔灌木由它自然生长结果一些古老的园林大树参天,艺术效早趋向于幽邃、隐蔽,附近的山与亭都显得矮小了,如苏州的留园,山巅的大银杏就使旁边的可亭显得矮小了。

六联系与分隔的原则
1) “俗则屏之”
2)分区之后,这一区的性质有必要与邻近的一区隔开,如读书区、钓鱼区、安静休息;体育区、儿童区、比较镇闹,应当设法分开或适当地保持一定距离。

3)在景观上具有独特的内容,与四周格格不入
4)在艺术构图上需要一个闭锁的空间;
5)要特殊管理。

如仓库区、修理车间、办公室、苗圃或繁殖温室等。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观赏特性主要指树木的根、干、枝、花、叶、果实、树冠、树皮、毛刺等。

园林植物按观赏特性可分为观形、观叶、观花、观果、观芽、观枝、观干及观根等类。

一、植物的大小(整体类型)
通常情况下按大小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

1乔木:室外环境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在景观设计的综合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在平面布局中,它将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充当视线的焦点。

设计时应首先确定大乔木的位置,然后,其它植物才得以安排,以完善和增强大乔木形成的结构和空间特征。

小乔木(高度在4.5-6m),首先,树干--“框景”。

当视线能透过树千和枝叶时--漏窗。

再次,作为焦点和构图中心。

明显的形态、花或果实来完成的,布置在醒目的地方,如入口、通往空间的标志及突出的景点等。

在狭窄的空间末端小乔木也可以引导和吸引游人进入此空间。

2 灌木
主干不明显、丛生。

分大、中、矮三种。

(1)大灌木,高度在3-4.5m
能在垂直面上构成四面封闭、顶部开敞的空间。

这种空间具有极强向上的趋向性,给人明亮、欢快感,它还能构成极强烈的长廊性空间,将人的视线和行动直接引向终端。

大灌木可用来作视线屏障和私密控制之用。

⏹构图的焦点:其形态越狭窄、色彩和质地越明显,其效果越突出。

⏹背景:突出置于其前的一件雕塑或低矮的灌木,因其落叶或常绿的种类不
同而效果各异。

(2)小灌木,1m左右。

如迎春、月季等,在构图上具有从视觉上连接其它不相关因素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它只能在设计中充当附属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