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水景设计问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水景设计问题分析

概要:本文针对在如居住区、城市广场、校园景观这样以大量硬质景观为主的小规模人工环境的水景展开讨论。归纳了水景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小规模人工环境水景设计对策。

关键词:人工水景水景维护水景问题

一、引言

冰霜雪雨,江河湖海,水的万般形态总是众多艺术审美中的点睛之笔。古典园林中“一勺则江河万里”,凡尔赛的阿波罗水池,泰姬陵的十字水渠,水景始终是人工造景的主角,是意境与游赏的中心。

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居住区绿地与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人工水景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绝大多数以硬质铺装为主的城市广场也会有适当人工水景出现;或是喷泉,或是水池,似乎水可以在空旷暴晒的花岗岩地面上保留一处清凉。而水景之处,往往成为公共活动的焦点。从更深刻的层面来说,生态公园的定义似乎总与湿地公园伴生,人工湿地更成为景观生态技术的典型代表。

但是,在小规模人工水景方面如广场喷泉,居住区水系等,始终面临维护成本高,维护效果差的种种问题,最终形成的视觉景观与设计初衷大相径庭。

二、水景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对于水景设计的理解过于片面,导致了水景的维护工作变得极其困难。有些设计虽然打着生态和水景可以调节小气候的旗号,但是并不认真落实。导致这种误区以及使后期维护工作变得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

从设计角度剖析,水景设计不仅仅需要从视觉美观出发,更需要考量水景是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水景不能只是无生命的人工建造,依赖机械设备,化学药剂来维持自身的活力。水景设计是一项与水的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的工程技术,需要大量的理性经验,并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法。好的水景设计需要能够自律运行的水循环净化系统。要清楚水不仅是为游览使用者设计,更是为运营维护者设计。

水景设计必须考虑水源的质量。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持符合标准的水源成为解决水景设备失效的关键。空气中悬浮颗粒使循环水体难以保持清洁,沙尘天气带来的大面积风沙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在一些地区气候反常造成,蒸发

量变大,水分流失造成了水中溶解物质的饱和,与沙尘杂质一起,对整个水景机械系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同时,水景的最终效果依赖于设计水量得以保持。广泛存在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更使得绝大多数水景过分依赖人工补给,景观水体内的外加水源完全依赖于基础防渗保持。一旦防渗层的施工与后期维护出现纰漏,所以使得水景的后期效果与设计之初大相径庭。

三、人工水景设计的案例分析

(一)景观水体的自我生长

人工水体的重大局限在于后期维护成本高,维护效果差。而自然界中的水,却能依赖精妙的循环系统来维持自身生长。

因此在一些需要低维护成本的人造氺景设计中,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利用水的自然生态的问题。”居住区水景生态规划的总原则应是:Reduce(减少) Reuse(回用) Recycle(循环),既尽可能节约、回收、循环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水环境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1] 一些设计师已经自觉遵循了这一原则,出现了仿照自然界循环模式与辅助技术手段形成的有机人工水体。

以某大学景观水体为例。校园水系如同绝大多数人工景观,没有条件结合到自然循环当中去,这样的水景大多是孤立与天然水系的一潭死水。该校园水体由于缺乏流动和有机物不断沉积,经年累月,水质严重恶化。最初尝试的改善方法是建造爆氧设备、定期清理水面落叶与杂物并清淤。但是这样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水系不断处于略微改善而后再度恶化的循环中。

经过全面规划,该学校重新设计了整个滨水的景观系统,把人工湿地技术与水处理技术结合进来,形成了一个实现自我生长的景观水体,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这个水系主要增加了两大类内容。首先是推动水体循环的叠水与水泵,其次是调节水质的人工湿地系统与设备。水体由河道和池塘两部分组成,水循环从池塘水流出口开始,经过砾石过滤进入人工湿地,通过一系列植物生态作用改善水质,再经由人工设备进一步调节水成分,完成水体净化。在这个循环外部,有公共浴室景观区的水处理系统提供水源补给,平衡景观用水的蒸发和渗透。

水景要立足与自身的发展。这个人工循环体系统,通过对水流过程的设计,模仿自然环境完成了水质的净化循环,并且有稳定合理的水源补给。在水质循环的过程中,把技术需要与视觉需要统一于人工湿地景观与叠水。通过这样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与自律的水景生长。

(二)充分考虑水循环各要素

居住区水景要立足与自身的发展。[2]水体是一个群落的灵魂,部分水的问题不是来自于水本身,而是来自于环境、气候、动植物生长与人类活动。解决水的问题,也要从周围众多要素入手,那是水的源头和去路,影响着水质,水的形态,水体成分的多种改变。

以德国某办公楼为例,该设计从如何利用自然降水出发,使其作为灌溉与景观用水的水源。尽量减少地面的硬质铺装,使自然降水尽可能地渗入到土层中,形成良好的涵养水源,为地下水循环做出贡献。同时屋顶和硬质地面,如主要道路或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口使自然降水在景观需水处得到收集。对屋顶进行植被覆盖储存部分降水,并经过蒸腾作用回到大气中去。

为使办公楼景观更具自然特色,设计师为屋面雨水收集处,配植桦木林灌丛以此形成半湿润的小生态环境;项目中的水渠,由储存的自然降水补充。而一组水池的设计更是充分利用了自然水源在季节上的不均衡分布,雨水充足时,形成小瀑布景观;雨水不足时,则是镜面池塘,形成动静有致的季节景观。

四、总结

城市公共空间的人工水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环境、吸尘、降噪、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项目在设计中缺乏对水景工程技术的理解,使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城市环境和生态造成了破坏。因此,在设计中应遵循生态原则,尽量提高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同时考虑地域气候特色,以合理的设计选择保障水景在运营中的稳定。

[1] 卫鹰昊.水景住宅水环境的生态设计[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5/5 : 42

[2] 赫伯特·德莱塞特尔,迪特尔·格劳.德国生态水景设计[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设,沈阳, 2001 : 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