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方案课程设计方案(变速箱)设计方案说明书
课程设计(二轴五档变速器 )
![课程设计(二轴五档变速器 )](https://img.taocdn.com/s3/m/b0101315a8114431b90dd829.png)
目录1方案的选择 (1)1.1设计任务书 (1)1.2总体方案论证 (1)1.3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2)1.3.1齿轮形式 (2)1.3.2换挡机构形式 (2)1.3.3变速器轴承 (2)2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2.1传动比范围的选择 (2)2.2.1功率转速 (2)2.2.2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初选 (3)2.2.3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4)2.2.4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4)2.2挡数 (5)2.3分配各挡传动比 (5)2.4传动路线图 (6)3变速器参数的计算与校核 (6)3.1初定中心距 (6)3.2初定齿轮参数(斜齿轮齿形参数) (7)3.2.1模数 (7)3.2.2压力角 (8)3.2.3齿宽 (8)3.2.4螺旋角 (9)3.2.5齿顶高系数与顶隙系数 (10)3.3分配各挡齿数 (10)3.3.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1)3.3.2对中心距及一挡齿轮螺旋角进行修正 (11)3.3.3确定二挡齿轮的齿数 (12)3.3.4确定三挡齿轮的齿数 (12)3.3.5确定四挡齿轮的齿数 (12)3.3.6确定五挡齿轮的齿数 (13)3.3.7确定倒挡齿轮的齿数 (13)3.3.8变位系数 (13)3.4齿轮的校核 (16)3.4.1齿轮的损坏形式 (16)3.4.2齿轮的强度计算 (16)3.4.3齿轮的材料 (21)3.5轴的设计与校核 (21)3.5.1初选轴的直径 (21)3.5.2轴的可靠性分析 (21)3.6轴承的计算与校核 (27)3.6.1轴承形式的选择 (27)3.6.2轴承尺寸的选择 (27)3.6.3轴承寿命的计算 (29)4设计参数汇总(优化后) (34)4.1汽车主要参数 (34)4.2变速器主要设计参数 (34)参考文献 (37)1方案的选择1.1设计任务书根据给定的汽车性能参数,进行汽车变速箱传动方案设计,计算各部件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表1-1 乘用车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1.2总体方案论证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形式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DOC
![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9c1dca6227284b73f2425051.png)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学院: xxxx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 xxx学号: xxxx指导老师: xxxxxx你们电子档加我时说明一下(共有4张图,这里的只是总装图)金属切削机床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二、设计参数:主电机功率: 3 KW主轴最高转速: 1660 r/min主轴最低转速: 35.5 r/min三、设计要求1、主轴变速箱装配图1张(A0)(展开图和主要的横向剖视图)2、主零件工作图(A3)和传动系统图(A3)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目录一、传动设计1.1电机的选择 (6)1.2运动参数 (6)1.3拟定结构式 (6)1.3.1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6)1.3.2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 (6)1.3.3 结构网和结构式各种方案的选择 (6)1.3.4 各方案的分析比较 (7)1.4转速图和系统图的拟定 (7)1.5确定带轮直径 (8)1.5.1确定计算功率 (8)1.5.2选择V带类型 (8)1.5.3确定带轮直径并验算带速V (8)1.5.4 确定带传动的中心距和带的基准长度 (8)1.5.5验算小带轮的包角 (8)1.5.6 确定带的根数 (8)1.5.7计算带的张紧力F (9)1.5.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9)1.6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齿数 (9)1.7绘制传动系统图 (10)二、动力设计 (10)2.1确定传动件计算转速 (10)2.1.1主轴计算转速 (10)2.1.2各传动轴计算转速 (11)2.1.3各齿轮计算转速 (11)2.1.4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11)2.2 各传动组齿轮模数的确定和校核 (11).2.3 齿轮强度校核 (13)2.3.1校核a传动组齿轮 (13)2.3.2 校核b传动组齿轮 (14)2.3.3校核c传动组齿轮 (14)2.4主轴挠度的校核 (15)2.4.1 确定各轴最小直径 (15)2.4.2轴的校核 (16)2.5片式摩擦离合器的选择及计算 (16)2.5.1决定外摩擦片的内径d (16)2.5.2选择摩擦片尺寸 (17)2.5.3计算摩擦面对数Z (17)2.5.4计算摩擦片片数 (18)2.5.5计算轴向压力Q (18)三、结构设计 (18)3.1带轮的设计 (18)3.2主轴换向机构的设计 (18)3.3制动机构的设计 (19)3.4齿轮块的设计 (19)3.5轴承的选择 (19)3.6主轴组件的设计 (19)3.6.1各部分尺寸的选择 (19)3.6.1.1主轴通孔直径 (19)3.6.1.2轴颈直径 (19)3.6.1.3支承跨距及悬伸长度 (20)3.6.2主轴轴承的选择 (20)3.7润滑系统的设计 (20)四、设计小结 (20)五、参考文献 (20)一、传动设计1.1电机的选择(1)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400mm(2)主电机功率:3KW(3)主轴最高转速:1660r/min参考《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以下简称《设计指导》)P16选择Y100L2-4型异步电动机。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_变速箱壳体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_变速箱壳体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7532f916bd97f192279e9e0.png)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简介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上广泛使用着大量的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等工艺装备。
这些工艺装备的制造过程总称为机械制造,生产这些工艺装备的工业即是机械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各种工程材料的加工技术,研究其工艺,并设计和制造各种工艺装备。
机械制造业师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向其他部门提供工具、仪器和各种机械设备的技术装备部。
据西方工业国家统计,机械制造业创造了60%的社会财富,完成了45%的国民经济收入。
如果没有机械制造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那么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群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机械制造业的竞争,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年代,必须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及机械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工件的定位于基准、机器的装配等内容,阐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最基本的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箱体零件的特点(1)支承并包容各种传动零件,如齿轮、轴、轴承等,使它们能够保持正常的运动关系和运动精度。
箱体还可以储存润滑剂,实现各种运动零件的润滑。
(2)安全保护和密封作用,使箱体内的零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保护机器操作者的人生安全,并有一定的隔振、隔热和隔音作用。
(3)使机器各部分分别由独立的箱体组成,各成单元,便于加工、装配、调整和修理。
(4)改善机器造型,协调机器各部分比例,使整机造型美观。
第三节设计的目的:设计任务的目的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数控机床及其维修、数控特种加工技术、UG训练教程等课程)的知识。
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策画
![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策画](https://img.taocdn.com/s3/m/d353fabb5901020206409c2f.png)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自专业机械加工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中型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二、设计参数: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400mm主电动机功率:7.5千瓦主轴最高转速:1600转∕分主轴最低转速:35.5转∕分三、设计要求:1、主轴变速箱设计计算;2、主轴变速箱结构设计;3、绘制主轴变速箱装配图;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设计时间:开始日期:2011年1月3日结束日期:2011年1月14日学生姓名:马海指导教师:黄勤目录1.车床参数的拟定- ------------------------------------------------------21.1车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22.运动设计- ------------------------------------------------------------4 2.1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确定-----------------------------------------4 -------------------------------------------42.2转速图的拟定--------------------------------------------------------62.3齿轮齿数的确定及传动系统图的绘制------------------------------------73.结构草图设计-- --------------------------------------------113.1确定计算转速-------------------------------------------------------113.2传动轴的估算和验算-------------------------------------------------12 3.3齿轮模数的估算和计算-----------------------------------------------16 3.4轴承的选择与校核---------------------------------------------------21 3.5摩擦离合器的选择与验算---------------------------------------------23 3.5摩擦离合器的选择与验算---------------------------------------------24 ------------------------------------------------25------------------------------------------------------25参考文献- -------------------------------------------------------------261.车床参数的拟定1.1车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1、 主轴的极限转速由设计任务书可知:机床主轴的极限转速为:m in 5.35m in 1600min max r n r n ==、、 则其转速范围考虑到设计的结构复杂程度要适中,故采用常规的扩大传动分级变速,并选取级数z =12,设其转速公比为ϕ。
(整理)变速箱设计说明书.
![(整理)变速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621beeaad51f01dc281f17e.png)
1、传动方案的分析拟定1.1设计任务设计带式传送机的传动系统,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2传动系统参考方案(a)(b)图1-1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方案图1-1所示为带式运输机的两种方案,下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方案(a)是一级闭合式齿轮传动和一级开式齿轮传动,成本较低,但是使用寿命较短,也不适用于较差的工作环境;方案(b)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这种方案结构尺寸小,传动效率高,适合于较差环境下长期工作。
1.31.4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项运转:空载起动,工作载荷较平稳;输送带工作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两班制(每天工作6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大修期为2~3年,大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为380/229V.综上分析,传动系统选择方案(a)如下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件动力传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2、电动机的选择2.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由于设计方案中已经明确要求用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所以选择三相交流电动机比较实用,可以免去电流转换的麻烦。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
2.3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和型号(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个传动效率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3-3.η总=η3球轴承η2齿轮×η2联轴器×η滚筒=0.986×0.972×0.992×0.96=0.833(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kw Fv p w 55.3833.010005.11970总1000=⨯⨯==η2.4确定电机转速2.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同一功率的异步电动机有同步转速3000r/min 、1500r/min 、1000r/min 、750r/min 等几种功率。
,经查表按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 =3~5 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xi =9~25,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 =i n ×w n =( ~25)*(v/πD )*60 =(9~25)*(1.5/0.35π)*60=736~2048r/min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减速器的传动比,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P100表12-1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67dc4d37e21af45b307a8f3.png)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摘要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
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目录摘要. (I)第1 章绪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课程设计的内容.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图样技术设计. (1)编制技术文件. (1)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2)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2)技术要求. (2)第2 章运动设计. (3)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转速范围. (3)转速数列. (3)确定结构式. (3)确定结构网. (3)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3)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4)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4)第3 章动力计算. (5)带传动设计. (5)计算转速的计算. (6)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7)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1)第4 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2)电动机的选择. (12)轴承的选择. (12)变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13)第5 章校核. (14)轴的校核. (14)轴承寿命校核. (15)第6 章结构设计及说明. (16)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16)展开图及其布置.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第1章绪论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主轴变速箱课程设计
![主轴变速箱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f31041e518964bcf847c18.png)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系别机械学院班级机械本102 学生姓名丁昊学号 2010518209 指导教师王天煜,刘劲涛职称教授起止日期:2013年 12月30日起——至2014年 1月15日止专业设计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设计任务书—第6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本102 姓名:丁昊 学号:2010518209一、题目: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 二、主要技术参数:1、卧式车床,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
反转:max max 正反正反三、设计内容:1、运动设计:根据给定的转速范围及公比,拟定传动方案,确定结构形式,画转速图,画传动系统图(研究分析齿轮排列方案),计算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
2、动力计算:根据电动机功率,确定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对主要零件(如带、齿轮、主轴、传动轴、轴承等)进行计算(初算和验算)。
3、结构设计:进行传动轴系,变速机构,主轴组件,操纵机构,换向和制动装置,箱体,润滑和密封的布置和结构设计。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四、应完成的任务本学期第18、19、20周课程设计,以设计说明书数据为依据,绘制: 1、主轴变速箱草图一张(A2)——手绘;2、展开图一张(A0)——计算机CAD 绘图,主轴零件图1张。
3、三维立体图——pro/e 仿真;五、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字体端正,层次分明,格式排版准确。
2、图纸图面清洁,标注准确,符合国家标准;六、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 1、封皮2、设计任务书;3、成绩评审意见表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5、目录(标题及页次);6、机床用途和性能(简要);7、运动设计和拟定(简要方案比较分析;画传动系统图要规范); 8、主要零件的估算或计算和验算(主轴组件刚度计算); 9、重要结构的选择分析; 10、设计小结;11、参考文献(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年月);至少6篇目 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 1第二章课程设计的步骤--------------------------------------------------- 2 第一节运动设计-------------------------------------- -------------- 2一、确定极限转速-------------------------------------- -------- 2二、确定公比---------------------------------------------- ------ 2三、求出主轴转速级数Z-------------------------------- ------- 2四、确定结构式---------------------------------------------- --- 2五、绘制转速图------------------------------------------ ------- 2六、绘制传动系统简图------------------------------------------ 3七、确定各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 3八、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第二节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 5一、求各轴的计算转速------------------------------------------ 5二、传动轴直径的初定------------------------------------------ 5三、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6四、计算各齿轮的参数------------------------------------------ 7五、确定各轴间距------------------------------------------------ 8六、带轮的选择--------------------------------------------------- 8七、片式摩擦离合器的计算----------------------------------- 9八、主轴轴承的计算----------------------------------------------- 10九、主轴和齿轮的连接--------------------------------------------- 11十、润滑与密封----------------------------------------------------- 11十一、其他问题------------------------------------------------------ 11第三章课程设计的验算-------------------------------------------------- 11一、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验算-------------------------------------- 11二、主轴的弯曲刚度验算-------------------------------------------- 15三、主轴组件的静刚度验算----------------------------------------- 16四、滚动轴承的验算-------------------------------------------------- 18设计小结------------------------------------------------------------------------- 19 参考书目------------------------------------------------------------------------- 20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 变速器设计计算说明书
![毕业设计 变速器设计计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c934fa700abb68a982fbd7.png)
毕业设计变速器设计计算说明书1.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本课题是取材于汽车中比较实用的皮卡汽车,皮卡车在载货或在雨、雪路面上行驶时,动力性好,越野性能出色。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高性能、安全、可靠、舒适性的需求,所以对变速器的性能要求也更高。
因此,本课题主要是对机械式变速器的设计。
本课题目的根据给定皮卡车的车型参数,来设计皮卡车变速器系统,使汽车在各种工况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通过对皮卡汽车变速器的课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强化我们的开发和设计能力。
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不断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汽车变速器在汽车传动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在的汽车上广泛采用活塞式内燃机,其转矩和变速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以满足复杂条件的使用要求。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来高,使用寿命,能源消耗,振动噪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速器的性能。
1894年变速器由法国人路易斯·雷纳·本哈特和埃米尔·拉瓦索推广在汽车上使用,从此变速器在汽车上就得到广泛的运用。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变速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尤其在近几十年,汽车工业在各个国家的高速发展,更加带动了变速器的进步。
随着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变速器主要发展方向:1)节能与环境保护:研究高效率的传动副,来节约能源,采用零污染的工作介质或润滑油来避免环境污染,根据发动机的特性和行驶工况来设计变速器,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以保证汽车在最高传动效率和最低污染物排放区运行,2)应用新型材料:各种新材料的使用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提高。
3)高性能,低成本,微型化:对变速器进行机构创新的研究,探索变速器的新类型;对传动副的材料和机理进行研究,提高寿命,减小质量;进行变速器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研究,以求提高特性,降低噪声;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变速器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CD-130汽车变速器箱体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CD-130汽车变速器箱体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8398aeea58da0116c17494f.png)
说明书目录一、摘要二、 CD130汽车变速箱◆2.1 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2.2 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分析◆2.3零件图上的主要技术要求三、 CD130汽车变速箱体加工工序制定◆3.1 变速箱体机械加工特点◆3.2 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加工工艺分析◆3.3 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具体加工工序四、夹具综述◆4.1 夹具设计中的特点◆4.2 夹具设计的发展的趋势◆4.3 机床夹具的组成◆4.4 机床夹具的作用五、精铣窗口面及凸台面的铣床夹具◆5.1 方案技术要求◆5.2 精铣窗口面及凸台面的铣床夹具设计◆5.2.1 定位基准的选择◆5.2.2 定位元件的设计◆5.2.3 铣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5.2.4 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六、设计小结七、参考文献一、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机床夹具的设计。
机床夹具是夹具中的一种,将其固定到机床上,可以使被加工件对刀具与机床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并克服切削力的影响。
使加工顺利进行。
机床夹具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合随行夹具几种.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了使工件在该工序所加工的表面能达到规定的尺寸和位置公差要求,在开动机床进行加工之前,必须首先使工件占有一正确位置。
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加紧。
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二、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分析:◆2.1 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本次课程设计是对CD130汽车变速箱箱体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以及对于粗镗轴承孔工序的镗床夹具进行设计。
变速箱壳体课程设计
![变速箱壳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6094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4.png)
变速箱壳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速箱壳体的基本结构、材料及制造工艺;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变速箱壳体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3. 帮助学生理解变速箱壳体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关系及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变速箱壳体三维建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CAE软件进行变速箱壳体强度、刚度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对变速箱壳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工艺的热爱和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变速箱壳体设计、分析和优化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变速箱壳体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讲解变速箱壳体的组成部分、作用及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变速器结构与原理- 内容列举:壳体结构、材料、功能、连接方式2. 变速箱壳体设计原理:介绍变速箱壳体的设计原则、关键参数及其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设计原理- 内容列举:设计原则、强度计算、刚度计算、振动噪声控制3. 变速箱壳体制造工艺:分析变速箱壳体的主要制造工艺及其特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制造工艺- 内容列举:铸造、焊接、机加工、表面处理4. 变速箱壳体三维建模与CAE分析:讲解如何利用CAD/CAE软件进行变速箱壳体的建模、分析及优化。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 内容列举:CAD建模、CAE强度刚度分析、结构优化5. 变速箱壳体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变速箱壳体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档DCT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档DCT](https://img.taocdn.com/s3/m/96c7388ba0116c175f0e4826.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档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结构研究与设计姓名:孔令兴学号:20091096班级:车辆09级4班指导教师:陈奇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2年5月目录概述 (3)第一章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简介 (5)1.1 传统变速器以及其他新兴自动变速器存在的问题 (5)1.2 DCT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一、DCT自动变速器的结构 (6)二、DC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9)1.3 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工作特点 (11)第一章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路线的设计 (12)2.1 传动轴的设计 (12)2.2 各档传动路线的设计 (13)第三章传动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 (17)3.1 各档位传动比的确定 (17)(一)、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17)(二)、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18)(三)、其他各档位传动比的设计计算 (19)3.2 传动齿轮参数的确定 (19)(一)、中心距的设计 (19)(二)齿轮结构特征参数的设计 (20)(三)、各档齿轮齿数分配 (22)总结 (27)参考文献 (28)概述变速器是汽车的关键部件。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研发动力性能好、机械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变速箱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自动变速器(AT)、手自一体变速器(AMT)、机械式无级变速器(CVT)以及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DCT ) 除具有自动变速器起步和换挡品质优良、实现自动变速的特点外, 还具有手动变速器( MT ) 传动效率高、安装空间紧凑、质量轻、制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产品加工制造过程对MT具有良好的工艺继承性, 发展应用前景良好, 是现有量产配套的各类变速器的有效替代产品。
目前, DCT 虽主要用于轿车, 但就其工作原理而言,亦可以应用于大、中型车辆及工程机械、自走式农业机械等其他非道路车辆, 应用范围较广。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使用说明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b255ffa647d27284a735187.png)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1.3操作性能要求...................................... :••…二、参数的拟定2.1主电机的选择...................................... :……22确定转速范围....................................... :••…三、传动设计3.1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3.1.1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 .::.3.1.2传动式的拟定..................................3.1.3结构式的拟定..................................3.2转速图的拟定:::•…四、传动件的估算4.1三角带传动的计算 ......... … .....................4.2传动轴的估算...................................... ……421传动轴直径的估算.........4.3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4.3.1齿轮齿数的确定........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4.3.3齿宽的确定............4.4 带轮结构设计 ................五、动力设计5.1主轴刚度验算5.1.1选定前端悬伸量C ......5.1.2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5.1.3计算C点挠度..........5.2齿轮校验......................六、结构设计及说明6.1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6.2展开图及其布置................6.3齿轮块设计....................6.3.1其他问题..............6.4主轴组件设计..................七、总结 .............................第一章概述一.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及其它先行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进行设计工作的基本训练。
变速箱设计说明书
![变速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f86b16bed5b9f3f90f1cfd.png)
摘要变速箱的重要动作就是更换不同的齿轮组合,我们可以拨动手排档的档位来改变齿轮的相对位子,借着不同齿轮间的咬合与连接,以达到变换“齿轮比”(简称齿比)的目的,完成我们换档的目的。
有级式变速器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
它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
本次设计从最大、最小转速参数的设计到标准公比的选用到转速的确定、齿数、齿轮的确定等都严格按照要求设计。
查阅了多种设计资料确定了主传动系统结构、转速图,各轴直径的计算和它们刚度强度的校核,齿轮的齿数、模数和主传动链的设计,从而确定了主轴箱的大体结构,从而绘制出装配图和各向视图。
关键词:主轴齿轮箱体轴承AbstractGear box's important movement is the replacement different gear combination, we may dial begin gear's files position to change gear's relative seat, is borrowing linking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gear's, achieve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gear ratio” (i.e. tooth ratio) the goal, completes the goal which we shift gears. The having steps type transmission gearbox uses the broadest one kind at present. It uses the gear drive, has certain definite value velocity ratio. this design from biggest, and the least turns soon the parameter designs the standard compares of choose to use to turn to really settle soon, wheel number, the wheel gear really settles etc. all stric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Checking various designs data made sure the main drive to m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otate speed diagram, diameter calculation in each axes with they just checkout the intensity of them, the wheel of the wheel gear number, the modulus and the design of the main drive to move a chain, thereby make sure the big body structure of the principal axis box, thus draw an assemble diagram with each to see diagram.Keyword: principal axis gear box bearing绪论设计的过程是通过分析、创造和综合而达到满足特定功能目标的一种活动。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变速箱设计说明书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变速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a9278d8a58da0116c1749c5.png)
目录任务书 (1)第一章汽车变速器的概述 (2)§1.1 汽车变速器的功用 (2)§1.2汽车变速器的一般结构 (2)§1.3汽车变速器的分类 (3)§1.4变速器的自锁互锁和倒挡锁 (4)第二章变速器的方案设计 (6)§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6)§2.2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8)第三章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1)§3.1 传动比的选择 (11)§3.2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 (13)§3.3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 (14)§3.4齿轮强度校核 (16)第四章轴的校核 (18)§4.1 中间轴的强度计算 (19)§4.2 轴的刚度验算 (21)第五章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2)参考文献 (25)设计总结 (26)第一章汽车变速器的概述§1.1 汽车变速器的功用1.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
由于汽车行驶条件不同,要求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扭矩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例如在高速路上车速应能达到100km/h,而在市区内,车速常50km/h 左右。
空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行驶阻力很小,则当满载上坡时,行驶阻力便很大。
而汽车发动机的特性是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转矩变化范围更不能满足实际路况需要。
2.实现倒车行驶汽车发动机曲轴一般都是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的,而汽车有时需要能倒退行驶,因此,往往利用变速箱中设置的倒挡来实现汽车倒车行驶。
3.实现空挡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
例如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发动机不熄火时松开离合器踏板离开驾驶员座位。
为保证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对变速器有如下要求:(1)应正确选择变速器的挡数和传动比,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2)设置空挡和倒挡,保证发动机与驱动轮能长期分离,使汽车能进行倒退行驶;(3)换挡迅速、省力,以便缩短加速时间并提高汽车动力性能,目前有发展自动、半自动和电子操纵机构的趋势;(4)工作可靠。
设计C6140机床的主轴变速箱(采用机械传动结构)
![设计C6140机床的主轴变速箱(采用机械传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de7192ced630b1c59eeb508.png)
设计任务1设计C6140机床的主轴变速箱(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设计参数:⎩⎨⎧==min /1400min/112max min r n r n⎩⎨⎧==min /14404r n KWn 额电额 ● 主轴箱变速系统实现正转12级变速,反转6级变速(采用摩擦离合器实现)● 加工工件最大直径400mm ; ● 加工工件最大长度1000mm ; ● 主轴通孔:φ40~φ55mm ; ● 主轴前锥孔:莫氏6号; ● 主轴电动机采用三相异步电机;设计图纸量:(比例1 :1)● 主轴箱展开图1张(0号图) ● 主轴箱剖面图1张(1号图) ● 主轴零件图 1张(1号图)(选做)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1)任务书 ● (2)目录 ● (3)机床用途 ● (4)机床主要参数确定● (5)传动方案及传动系统图拟定 ● (6)主要零件的计算和验算● (7)操纵机构、制动机构和润滑的说明 ● (8)设计的体会 ● (9)参考资料一、设计目的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二、设计步骤1.运动设计1.1主动参数参数的拟定已知条件:⎩⎨⎧==min /1400min/112max min r n r n ⎩⎨⎧==min/14404r n KWn 额电额 转速级数:12=z 确定传动公比ϕ: 根据公式因为已知5.121121400min max ===n n R n ,1-=z n R ϕ ∴ Z=ϕlg lg nR +1 ∴ϕ=)1(-Z n R =115.12=1.25811根据标准公比ϕ。
取标准公比系列ϕ=1.26. 因为ϕ=1.26=1.064,根据标准数列。
首先找到最小极限转速112,再每跳过3个数取一个转速,即可得到公比为1.26的数列:112,140,180,224,280,355,450,560,710,900,1120,14001.2结构分析式⑴ 22312⨯⨯= ⑵ 32212⨯⨯= [3] 23212⨯⨯=从电动机到主轴主要为降速传动,若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较接近电动机处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节省材料,也就是满足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因此取22312⨯⨯=方案。
轮式挖掘机离合器及变速箱设计说明书
![轮式挖掘机离合器及变速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f1f21f227916888486d72a.png)
目录摘要... .................................................................................................... (V)关键词... ................................................................................................. .V 前言... .................................................................................................... .Ⅵ第一章变速箱的功用、要求和类型... ............................... .. 11.1变速箱的功用... ....................................................................... . 11.2对变速箱的要求... ................................................................. .. 11.3变速箱的类型... ....................................................................... . 1 第二章变速箱的传动方案... .................................................... (2)2.1变速箱类型选择及传动方案设计.................................. . 32.1.1类型选择... ........................................................................... . 32.1.2倒档的形式及布置方案... ................................................... . 32.2传动简图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 (5)2.3变速箱操纵机构方案分析... ............................................ (5)2.3.1变速箱操纵机构的功用... ................................................... . 52.3.2变速箱操纵机构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 .. 62.3.3操纵机构组成... .................................................................. .. 62.4变速箱传动方案的设计..................................................... .. 62.4.1整体总布置... ..................................................................... (6)2.4.2驾驶员的使用习惯... ......................................................... (6)2.4.3提高平均传动效率... ......................................................... (7)2.4.4改善齿轮受载状况... ......................................................... (7)2.4.5传动方案... ........................................................................... . 7 第三章变速箱设计计算... ....................................................... . 103.1变速箱主要参数的选择.................................................. (10)3.1.1发动机参数选择... ............................................................. .. 103.1.2档位数的确定... ................................................................ (10)3.1.3各档位传动比的确定... .................................................... (10)3.1.4轴的直径... ......................................................................... .. 113.1.5中心矩 A... ........................................................................ (12)3.1.6齿轮参数选择... ................................................................ (12)3.1.7齿轮的强度校核... ............................................................. .. 193.2 变速箱轴的设计计算... ....................................................... .. 243.2.1轴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 (24)3.2.2轴尺寸初选... ...................................................................... . 243.2.3轴的结构形状... ................................................................ (25)3.2.4轴的受力分析... ................................................................ (26)3.2.5轴的校核... ......................................................................... .. 263.2.6第一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 . 273.2.7第二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 . 283.2.8轴上花键的设计计算... .................................................... (30)3.3 变速箱轴承的选择... ........................................................... (31)3.3.1几种轴承的特点... ............................................................. .. 313.3.2类型的选择... ...................................................................... . 323.4 啮合套的设计... ...................................................................... .. 33 第四章变速箱的拆装顺序... ................................................... .. 354.1变速箱的装配顺序... ............................................................ ..354.2变速箱的拆卸... ..................................................................... .. 364.3变速箱总成装配应注意的问题... .................................... .. 36 第五章离合器分析... .................................................................... . 375.1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 . 375.2 离合器的功用... .................................................................... . 375.3 汽车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 (37)第六章摩擦离合器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 ...... .. 386.1 摩擦片外径及其它尺寸的确定... .................................. .. 386.1.1 摩擦片外径 D ... ................................................................ ..386.1.2 摩擦片内径 d ... ................................................................. .. 396.1.3 摩擦片厚度 h ... ................................................................. (40)6.1.4 校核离合器所选尺寸... ................................................... (40)第七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 ............... (41)7.1从动盘总成... ........................................................................ .. 417.1.1从动片... ............................................................................ (42)7.1.2从动盘毂... ......................................................................... .. 427.2压盘和离合器盖... ............................................................... .. 447.2.1 压盘设计... .......................................................................... . 447.2.2 离合器盖设计... ................................................................. .. 467.3离合器分离装置的设计... ................................................ (47)7.3.1 分离杆... ............................................................................. .. 477.3.2 分离轴承及分离套筒... ..................................................... .. 497.4圆柱螺旋弹簧设计... ......................................................... (50)7.4.1 结构设计要点... ................................................................. .. 507.4.2 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 . 507.4.3 弹簧的计算... .................................................................... (51)7.4.4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 (54)结论... ..................................................................................................... . 56 参考文献... ......................................................................................... (56)致谢... . (57)轮式挖掘机离合器及变速箱设计摘要:本次设计是在对轮式挖掘机的离合器及变速箱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离合器及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构造及制造工艺进行分析与对比,设计出更好更能满足现今工程生产需要的轮式挖掘机的离合器及变速箱。
变速箱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变速箱夹具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bce6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变速箱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变速箱夹具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学生能够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了解不同类型夹具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3. 学生了解并掌握变速箱夹具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变速箱夹具的三维建模,并完成工程图绘制。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使用要求的变速箱夹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夹具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变速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设计,关注制造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变速箱夹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变速箱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涉及教材中关于变速箱的构造、原理等内容,包括齿轮传动、离合器、同步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夹具设计基本知识:包括夹具的功能、分类、设计原则,以及夹具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
3. 夹具设计流程及关键参数:详细讲解夹具设计的步骤,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参数计算、结构设计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运用CAD软件进行变速箱夹具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介绍相关软件操作技巧。
5. 夹具设计实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夹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等,以及其优缺点。
6. 夹具设计优化:探讨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夹具设计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79692f580216fc710afd0b.png)
在 中,因基本组和扩大组排列顺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案,有2种方案,根据传动线要“前密后疏”,降速要“前慢后快”的原则,选择结构式 ,画出结构网图见图1-2。
图1-2 结构网图
拟定转速图。电动机和主轴的转速是一定的,当选定了结构式和结构网后,就可分配各传动组的传动比并确定中间轴的转速,再加上定比传动,就可画出转速图。本设计中结构式共有两个传动组,变速机构共需2根轴、主轴1根、电动机轴1根,故转速图需4条竖线,主轴共9级转速,中间各轴的转速可以从主轴开始往前推,总的传动比 。故轴Ⅲ的9级转速为:63、90、125、180、250、355、500、705、1000r/min。传动组C的传动比为 ,传动比分配为 , , ,所以轴Ⅲ转速 63、90、125、180、250、355、500、705、1000。传动组B的传动比为 ,传动比分配为 , , 故轴Ⅱ的转速为250、355、500、705、1000 ,带传动传动比为 ,拟出转速图见图1-3。
D点受力:
由于 ,故 。
由于工作温度低于120度,故查表得温度系数
球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
所以,轴承寿命满足要求,同理Ⅱ、Ⅲ的轴承校核寿命满足要求。
2.6
均选普通平键A型键,键的型号见表2-1.
表2-1 键的选择
键的位置
型号尺寸
带轮
齿数30的齿轮
齿数20的齿轮
齿数25的齿轮
齿数53的齿轮
齿数30的齿轮
齿数72的齿轮
当传动比采用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时,齿数和以及小齿轮齿数可以查表得到。有时,为了满足传动比的要求,可以使同一传动组内各传动副的齿数和不等,然后采用变位的方法使中心距相等,但各传动组的齿数和不能相差太多。当采用三联滑移齿轮时,还应检查滑移齿轮之间的齿数关系,,即,对于不变位的标准齿轮,最大和次大齿轮之间的齿数差应大于或等于4。课程设计中根据转速图进行计算各传动副齿轮的齿数,具体计算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任务书 (2)2、传动方案拟定 (4)3、电动机的选择 (4)4、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6)5、齿轮传动的设计 (7)6、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11)7、传动轴的设计 (12)8、滚动轴承的设计 (19)9、键连接的设计 (21)10、联轴器的设计 (23)11、箱体的设计 (24)12、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26)13、设计小结 (27)14、参考资料目录 (28)设计题目:闭式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一,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1——V带传动;2——电动机;3——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 6——滚筒注:传动不逆转,载荷平稳,启动载荷为名义载荷的 1.25倍,传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设计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2.减速器装配图1张<A0或A1)3.零件工作图1——3张。
一、传动方案拟定:采用V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选择电动机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Pd=Pw/η。
滚筒的工作效率为0.96. Pw=Fv/1000ηw ,以Pd= Fv/1000ηw η。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效率)为ηwη=η1×2η×2η×2η3×η3×η4×η5×η6式中:η1、η2、η3、4η、η5、η6分别为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卷筒轴的轴承及卷筒的效率。
取η1=0.96、η2=0.99、η3=0.97、η4=0.97、η5=0.98、η6=0.96,则ηwη=0.96×0.99×0.99×0.99×0.97×0.97×0.97×0.98×0.96=0.80所以Pd= Fv/1000ηwη=4.04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工作转速为:n卷筒=60×1000·V/<π·D)=(60×1000×1.6> /<400×π)=76.4 r/min根据手册P6表2.2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V带传动比I1’=2~4,取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3~5。
则总传动比理论范围为:Ia’=6~2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为N’d =I’a×n卷筒=(16~20>×76.4=458.4~1528 r/min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确定电动机功率的原则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ed稍大于Pd。
本题的Pd=4.04Kw。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手册查出一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传动比,可见方案比较适合。
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其主要性能:电动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三、各轴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果汇总五、齿轮传动设计设计一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齿轮传动,已知:传递功率P0=4.04KW电动机驱动,小齿轮转速n1=320r/min,大齿轮转速n2=76. 4r/min,传递比i=4.188,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使用期限五年.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用45调质钢,硬度为230HBS;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
因为是普通减速器,由表《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中表选8级精度,要求齿面粗糙度Ra≤3.2~6.3um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因两齿轮均为钢质齿轮,可应用式Pag186(10.22>求出d1值,确定有关参数与系数。
1)转矩T1、T1=9.55×106p/n=9.55×106×4.04/320=115746 N.mm2)载荷系数K、查表10.11取K=1.13)齿轮Z1和齿宽系数ψ。
小齿轮的齿数z1取为25,则大齿轮齿数Z2=4.188×25=104.7。
故取Z2=105因单级齿轮传动为对称布置,而齿轮齿面又为软齿面,由表10.20取ψd=1。
4)许用接触应力【σH】由图《机械设计基础》中10.24查的σHlim1=580MPa,σHlim2=550Mpa,由表10.10<Pag180)查得S H=1,公式N1=60njL h<Pag180),N1=60njL h=60×320×1×<365×5×24)=8.4096×108,N2=N1/4.188=8.4096×108/4.188=2.008×108 查图10.27得:Z NT1=1.02,Z NT2=1.1,由式<10.13)可得【σH】1= Z NT1σHlim1/S H=513MPa,【σH】2=Z NT2σHlim2/S H=572.4 MPa故d1≥76..43×【<1.1×115746×5.2)/<1×4.2×513×513)】1/3=64.4272mm、m=d1/z1=64.633/25=2.57709mm,由表10.3<Pag165),取标准模数m=2.75mm。
5)计算主要尺寸。
d1=mz1=2.75×25mm=68.75mmd2=mz2=2.75×105=288.75mmb2=ψd×d1=1×68.75mm=68.75mm经圆整后取b2=70mm, b1=b2+5mm=75mma=m/2<z1+z2)=0.5×2.75×130=178.75mm.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由式<10.24)得出σF,如σF≤【σF】则校核合格确定有关系与参数:<1)齿形系数Y F查表10.13得Y F1=2.65,Y F2=2.18<2)应力修正系数Y S查表10.14得Y S1=1.59,Y S2=1.80由图10.25查得σFlim1=210MPa,σFlim2=190MPa。
由表10.10查得S F=1.3由图10.26查得Y NT1=1、Y NT2=1由式<10.14)可得[σF1]=162MPa,[σF2]=146MPa故σF1=2kT 1/(b 1m2z 1>Y F Y S=2×1.1×115746×2.65×1.59×1000/(69×2.752×25>=82<[σF1]=162MPa、σF2=82×2.18×1.8/(2.65×1.59>=76.3659<[σF2]=146MPa齿轮齿轮弯曲强度校核合格。
<3)验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V 1=π68.75×320/(60×1000>=1.1519m/s。
V2 =π275×76.4/(60×1000>=1.155m/s。
由表10.22可知,选8级精度是合适的。
n w=960/3/<105×25)=76.19r/minγ2=(76.4-76.19>/76.19=0.275%<5%,输送带允许带速误差为±5%合格。
数据汇总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h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六、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4.04Kw,转速n=960r/min,从动轴<高速轴)n1=320r/min,每天工作24h,由表8.21知Ka=1.2(1)P c=Ka×P=1.2×4.04=4.848KW(2)选取带型号。
Pc=4.848KW,n1=960r/min。
由图8.21选取普通V带型号(3)确定带轮直径d1,d2。
按表8.3选取标准值d1=106mm,d2=315mm。
误差<323.047-320)/320=0.00952,在±5%内为允许值。
验算带速V=πd1n1/60000=5.328m/s,带速在5—25m/s范围内(4)确定带的基准直径长度Ld,和实际中心距a0.7<d1+d2)≦d0≦2<d1+d2),L0=2a0=3.14<d1+d2)/2+<d1-d2)<d1-d2)/4a0=1879.505mma≈a0+<Ld-L0)/2=640mm。
中心距的a的变化范围为amin=a-0.015Ld=613mm,amax=a+0.03Ld=694mm。
验算小带轮包角a1a1=180°-<d1-d2)×57.5/a=161.2879°>120°确定V带根数zZ≥Pc/【p0】’p0=0.954kw,由表8.11查得△P0=0.11908kw,由表8.11查得包角系数Ka=0.96得普通V带根数Z=4.848/0.96/1.01/<0.954+0.11908)=4.65948圆整得Z=5根设计结果:选用5根,中心距a=640mm,小带轮直径d1=106mm,大带轮直径d2=315mm,轴上压力Fq=1468.2389N七,齿轮轴的设计1.1轴,高速轴的设计(1> 确定输入轴上各部位的尺寸<如图)1..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已知条件知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属于中小功率,对材料五特殊要求,故选用45钢并经调质处理。
查书1(见备注>273页表14.2得强度极限σB=650MPa,在查书1,272页表1402得许用弯曲应力【σ-1b】=60MPa。
2. 按钮转强度估算轴径。
根据书265页表14.1得C=107~118.又由式<14.2)得d≥(3>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错误!从大带轮开始右起第一段,由于带轮与轴通过键联接,则轴应该增加3%~5%,取D1=Φ30mm,又带轮的宽度B=<Z-1)·e+2·f=<5-1)×15+2×9=78mm,则第一段长度L1=80mm错误!右起第二段直径取D2=Φ38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厚度,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带轮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30mm,则取第二段的长度L2=70mm错误!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6208型轴承,其尺寸为d×D×B=40×80×18,那么该段的直径为D3=Φ40mm,长度为L3=20mm<因为轴承是标准件,所以采用基孔制,轴与轴承间为过盈配合P7/h6)错误!右起第四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D4=Φ48mm,长度取L4= 10mm错误!右起第五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d5=74.25 径为Φ68.75mm轮的宽度为70mm,则,此段的直径为D5=Φ74.25mm,长度为L5=70mm错误!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D6=48mmL6=10mm,用基孔制,轴与轴承间为过盈配合P7/h6)错误!右起第七段,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取轴径为D7=Φ40mm,长度L7=18mm(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错误!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68.75mm错误!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 9.55×106·P/n=115746N·mm 错误!求圆周力:Ft, Ft=2T2/d2=2×115746/68.75=3367.1563N错误!求径向力Fr, Fr=Ft·tanα=3367.1563×tan200=1254.1006NFt,Fr的方向如下图所示FHA=FHB=Ft/2=3367.1563/2=1683.578NⅠ-Ⅰ截面处的弯矩为: MHC1=1683.578×57.5=96805.7436N·mmⅡ-Ⅱ截面处的弯矩为:MHC2=1683.578×20=3367.156 N·mm<3)、作垂直平面内的弯矩图:支点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