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

现代 园艺
浅谈高黎贡山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
杨春 梅
( 贡山县 自然保 护局 , 云南 怒江 6 7 3 5 0 0 )
摘
要: 贡山县 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 北段 , 全县地势呈“ 三山 夹两江” 高山峡 谷地貌 , 全县森林覆盖率 为 7 7 . 2 %,
7 实现保 护 区与周 边社 区共 管 的建议
7 . 1 加 强保 护 区队伍 建设
2 贡 山县高 黎 贡 山 自然保 护 区周 边社 区情 况
由于 自 然条件差 , 交通、 通讯 、 文化较 为落后 , 社 区范围内的 大多数 自 然村 为贫困村 , 其 中贫 困人 口 9 5 6 0 人 ,占总数 的 7 5 . 3 %, 由于保 护 区周 边是 一个边疆 少数 民族 聚居的地 区 , 交 通闭 塞, 经济发展滞后 。 千百年来 , 世代 居住 的独 龙族 、 怒族等少数民 族, 一直延续 着刀耕火种 、 追 山打猎 、 放牛牧羊 等传 统生产 生活 方式。贡山县尚未建立保护区时, 由于当地群众耕作方式落后 、 生活贫 困, 导致少数 村民不得不铤而走 险去 破坏保护 区的资源 , 对保护区的依赖性大护区队伍建设 , 提高保护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 管理水平。保 护区管理和周边社 区发展的成果如何 , 直接体 现出保护区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因此 , 必须进一步强化保 护区队伍建设 , 提高保护区管理者素质。
7 . 2 发展 有 利 于 自然资 源保护 的特 色产 业 继 续 加 大保 护 区建设 和 周边 社 区发展 的投入 力度 , 努力 改 善保 护 区和 周边 地 区的基 础设 施建 设 。 扶 持和 发展有 利 于 自然 资 源保 护 的经 济产业 , 增加 社 区群 众 的经 济 收入 。对社 区群众喜爱和发展积极性高的沼气建设 、 节柴灶推广和退耕 还 林 及 经 济林 果 种 植 项 目 , 给予 优 先安 排 和 政策 扶 持 , 努力 营造 高黎 贡 山保护 区边 缘 的绿 色 防护 屏障 。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开发

Part
02
第二部分 类型 区位 规模
Page 6
Part
03
第三部分 性质及资源类型
》三江并流——性质
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 无可争议的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高山纵谷自然奇观 举世罕见的峡谷群 全球最为壮观的低纬冰川和雪山群 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巨大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越来越受关注。
七叶一枝花
》三江并流——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本区动物种类占我国动物种类25%以上,哺乳动物173种、 鸟类414种、爬行动物59种、两栖动物36种、鱼类76种。 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77种,包括滇金丝猴、云豹、黑颈鹤 等。
是亚洲大陆动物的分化中心和起源中心,是珍稀濒危动物和特 有动物的品种宝库。
雪豹
《“三江并流”八个片区规划》
统一和整合区域内其他相关部门建设规划 的技术标准。
《“三江并流”重点景区详细规划》
“三江并流”的保护和利用,将严格按规 划进行。
Part
07
第七部分 问题分析
及建议
问题分析总结: 一、自然遗产保护区当前面临的困惑 ㈠ 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开发演变为破坏 例如:人为开发造成泥石流加剧
》三江并流——地景(怒江大峡谷)
》三江并流——水景(金沙江马蹄湾)
》三江并流——生景(高黎贡山)
》三江并流——胜迹(松赞林寺)
》三江并流——风物(独龙族纹面老人)
Part
05
第五部分 服务设施
》三江并流——服务设施系统
区内外交通:以公路为主,大多地势险要 住宿设施:星级酒店到民宿等次不一 食宿状况:以当地菜肴和川菜馆为主
云南腾冲.曲石生态旅游度假小镇A、B、C区规划总结

云南腾冲.曲石生态旅游度假小镇A、B、C区规划总结摘要:曲石镇位于腾冲县城北部,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两岸,距县城30公里处。
这里自然景观独特,有神奇的柱状节理、赏心悦目的黑鱼河、万亩古银杏树和古板栗树园林、千年侧柏王、神秘的扯雀塘、秀丽的高黎贡山、野猪箐桥及龙川江两岸的奇景,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吸引着广大游客到此观光旅游,疗养度假。
曲石生态旅游度假小镇正是依托曲石乡内自然景观、古村落及该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成集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旅游地产及高星级酒店、体育运动休闲中心、体验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小镇综合性项目。
笔者有幸参与了其中的A、B、C三区的规划设计,属于项目首期。
开发商为使项目在腾冲地区乃至全国一鸣冲天,在首期规划设计及产品选型上尤为重视,要求甚高,结合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本次规划设计可谓是小心翼翼。
一、项目概况本次规划主要为首期的3个片区,分别是A区、B区和C区。
A区是腾冲曲石镇生态旅游度假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块规划面积19.03公顷,约285.5亩。
B区地块是腾冲曲石镇生态旅游度假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块规划面积7.73公顷,约116亩,位于曲石镇烟厂西边,地块周边绿树环绕,环境条件极为优越。
C区位于腾冲县曲石镇西南,整个规划区呈类似椭圆图形。
地块内地形坡度基本在15%以内,用地适宜作为低密度别墅用地,可满足居住建筑布局的需求;规划区现状高程变化范围大致为1597.82米~1574.09米,高差23.73米。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9.2公顷,约288亩。
项目依托曲石乡内自然景观、古村落及该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与大自然的协调共融,表示对环境的尊重。
力求打造出一个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项目。
规划构思一、人本性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周边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把满足人的居住、交往、游憩等基本需求作为本次居住区规划的根本基点。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精简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是XX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区域、国家乃至国际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的重大责任,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在美丽中国、美丽XX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赋予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科学编制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对促进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片于1983年经XX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总面积81443hm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大型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以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及温性针叶林为主的山地垂直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秃杉林、大树杜鹃林、XX 榧树林、怒江红杉林、怒江冷杉林、油麦吊云杉林等为代表的珍稀特有植被群落,大树杜鹃、光叶珙桐、长蕊木兰、喜马拉雅红豆杉、XX 榧树、十萼花、水青树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特有植物及其生境,羚牛、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熊猴、豚尾猴、林麝、印度野牛、白尾梢虹雉、黑颈长尾雉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特有动物及其栖息地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国家、省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条例为依据,遵循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XX省两强一堡战略决策,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引入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建设理念,坚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中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高黎贡山伯舒拉岭调研报告

高黎贡山伯舒拉岭调研报告高黎贡山伯舒拉岭调研报告一、引言伯舒拉岭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境内,是连接中国和缅甸两国的重要通道之一。
为了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伯舒拉岭调研。
二、经济发展现状调研在伯舒拉岭,我们发现农业是主要的经济产业。
因地形陡峭,适宜的耕地较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山蔬菜等作物。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当地农民普遍面临着土地产出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导致收入较为困难。
此外,伯舒拉岭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该地区地处境内外两国的交界处,自然风光秀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交通相对不便,发展受到限制。
三、生态环境问题调研我们对伯舒拉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地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由于伯舒拉岭地处高海拔山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相对简陋,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其次,大量的游客涌入,旅游开发中存在建设规划不科学、资源开发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此外,伯舒拉岭富含矿产资源,但采矿活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提出建议为了解决伯舒拉岭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引进新的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
2.发展旅游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方便游客的出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当地旅游业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3.加强环境治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提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总结通过此次伯舒拉岭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环境问题。
希望上述建议能够给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助力该地区经济稳步发展,并保护好宝贵的生态环境。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许联超
【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
【年(卷),期】2001(014)003
【摘要】@@ 生态旅游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出发,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作了评介,从广度和深度上论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许联超
【作者单位】昆明市粮食局第三直属库,昆明,65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99
【相关文献】
1.生态旅游发展的社区影响研究——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J], 肖朝霞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功能区划探析--以高黎贡山百花岭--江苴生态旅游区为例[J], 郑云峰
3.基于SWOT分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南段为例 [J], 肖朝霞
4.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措施分析 [J], 李欢萍
5.基于AHP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生态质量评价 [J], 周应再;余新林;徐聪丽;易传辉;楚原梦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摘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云南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游览时间分布不匀等不利因素。
因此,要通过加快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促进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高黎贡山、条件与对策1.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总面积124459公顷,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段的怒江省级保护区并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北迄西藏,南北长约400公里,总面积达40.55万公顷的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它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20米。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和“世界雉鹊类的乐园”。
200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山脉的中上部,北纬24°56′—28°22′,东经98°08′—98°50′之间,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
北段位于北纬27°31′—28°22′,东经98°08′—98°37′之间,北与西藏察隅县接壤,东起怒江峡谷,西至担当力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面积24.32万公顷;中段位于北纬25°11′—26°15′,东经98°40′—98°49′之间,西至高黎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东以泸水县、福贡县海拔2500m以上无人居住处为界,向南延伸到泸水县古登乡,北至福贡县的架科底乡,面积3.78万公顷;南段位于北纬24°56′—26°09′,东经98°34′—98°50′之间,东以泸水县和保山市隆阳区境内的高黎贡山东坡海拔1090m以上的山腰为界,西以泸水县、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坡海拔1900m以上的山腰为界,面积12.45万公顷。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摘要:云南保山高黎贡山森林茂密,生态良好。
如今,有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恶化。
在社会环境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下,环境管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已被纳入重要管理愿景。
尤其是面对生态环保新格局,环境治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修复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子孙后代的大工程。
如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管理、保护与修复,成为高黎贡山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从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高黎贡山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高黎贡山环境保护和修复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我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五位一体”布局作了全面设计,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未来发展思路新思想,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以及修复也应受到广泛关注。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具有自然基因库、自然实验室以及自然博物馆等特殊属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与修复,意在为未来生态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高黎贡山发源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北与西藏伯苏拉山相连。
到了云南,主脉为南北走向,贡山县南、泸水县北是中缅边境山脉;在历次地质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河流冲刷的作用下,高黎贡山已成为我国西部低纬、高海拔、相对山体差异最大的山。
高黎贡山植被分为热带季风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本和草甸七类植被。
高黎贡山的物种资源使高黎贡山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及“物种基因库”。
从山脚到高黎贡山山顶,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山色秀丽,生态良好。
如今,高黎贡山中下部大面积森林转为农用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渐扩大,保护区周边的集体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周围地区开始吞噬保护区。
保旅产办发20073号

保旅产办发〔2007〕3号2007年上半年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确定项目落实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议精神,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大旅游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保政发…2006‟175号)要求,现将2007年上半年省政府滇西边境旅游现场会确定项目落实情况通报如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腾冲机场建设。
工程总投资4.3316亿元。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1959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45.25%。
其中:投资4707万元,完成征地1883亩;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回填碾压增加实验段工程完成投资4104万元;机场公路完成投资4100万元,与热海路的共用段工程已完成投入使用,其余路段路基工程已完成黑碎层铺筑;其它完成投资6688万元,进行了其它配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2、三条主干公路的建设改造。
(1)保腾高速公路。
保腾高速公路。
项目概算总投资42亿元,由省公路投资公司投资建设。
省发改委于2006年12月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现正在进行设计招标,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部分工程。
腾密公路境外段。
全长96公里,概算总投资5.8亿元。
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7年4月完工,4月26日举行通车庆典,累计完成投资44000万元,其中07年完成9000万元。
目前正在进行坍方清理和缺陷工程修复。
(2)保山—龙陵—芒市—瑞丽的高速公路。
总长228公里,其中:保山—龙陵段78公里,总投资554431万元,进展顺利,2006年底累计完成402076万元,2007年1~6月份完成42956万元;龙陵—瑞丽段总长150公里,现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3)腾冲—梁河—盈江—陇川的公路。
全长163千米,概算总投资19.8亿元,该路已纳入全省交通总体规划,将于今年年10月底前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3、通往重要景点的旅游专线公路。
(1)百花岭景区公路。
其中岗党-百花岭-金厂河三级公路改建工程23公里,总投资2750万元,2007年计划安排省预算内资金92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高黎贡山调研报告

高黎贡山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高黎贡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被誉为“东方的珠穆朗玛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黎贡山的状况以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调研目的我们的调研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高黎贡山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情况;2.了解高黎贡山的旅游资源以及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3.分析高黎贡山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提出相关建议,推动高黎贡山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工作。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研: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获取关于高黎贡山的背景信息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2.实地考察:我们前往高黎贡山,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采访调查:我们对当地政府官员、保护机构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1. 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情况高黎贡山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不少是珍稀濒危物种。
同时,高黎贡山的山地地形和气候条件,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旅游资源和保护措施高黎贡山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当地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例如制定了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建立了保护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旅游压力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高黎贡山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旅游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更好地协调和管理。
其次,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保护措施的实施。
五、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工作的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推动高黎贡山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工作: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高黎贡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特殊植物和动物物种的保护。
最新版山区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方案

山区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策划方案目录一、策划背景(一)策划依据(二)旅游区的景观价值(三)旅游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二、旅游区现状(一)旅游区基础条件(二)旅游区开发现状(三)旅游区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三、旅游客源市场现状与预测(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四、总体构思与创意策划(一)指导思想与开发原则(二)旅游区性质定位(三)旅游开发模式(四)旅游形象策划(五)旅游产品策划五、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策划(一)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二)潞江旅游片区(三)芒宽旅游片区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一)旅游环境评价(二)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三)旅游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四)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五)社区与小城镇的建设与整治一、策划背景(一)策划依据1、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级工程我国将分别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
我国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将重点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2、滇西旅游线是XX省重点培育的精品旅游线路XX省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制定了名牌精品旅游产品战略,决定不断强化精品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着力培育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和10个左右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名牌产品,加快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培育和推出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与水平的精品旅游线路。
以腾冲火山热海为重点的滇西旅游线是全省重点加以培育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有条件打造跻身于全省名牌精品旅游产品之列的世界级生态旅游产品,成为XX旅游的新亮点。
根据XX省旅游规划工作会议精神,到2010年要把滇西建成全球北纬22°~26°之间沙漠、干旱严重地区的唯一“稀有植物避难所”,建成以火山地热景观、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奇异风情园”。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社区生态旅游资源及潜力分析

Ec o— t o ur i s m Re s o u r c e s a nd Po t e n t i a l An a l y s i s o f Da t a n g Co mm u ni t y i n Ga O l i g O ng s ha n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摘要 : 高黎 贡 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 大塘社 区具有丰 富 的 自然 资源 , 有 全裸裸 重唇 鱼 、 白眉长臂 猿 、 大
树杜 鹃 、 桫椤 等珍 稀动植 物 , 奇特 的地 质 资 源造 就 了丰 富的 地 热 能 源 , 并且 拥 有丰 富的 人 文 资 源。
为更好 地保 护和 宣传 生物 多样性 , 同时促 进 大塘 社 区经 济发 展 , 文章从 促进 经济发展 和 区域社 会进 步等 方 面分析 了开展 生 态旅 游 的必要性 和发展 前景 , 并提 出发展 生 态旅 游的措施 。
Fo r e s t I nve nt o r y and Pl anni ng
高 黎 贡 山 自然 保 护 区大 塘社 区生态 旅 游 资源 及 潜 力 分 析
尹 正凤 , 何 茜 , 李 旭
( 1 . 高黎 贡 山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保 山管 理 局腾 冲分 局 , 云南 腾冲 6 7 9 1 0 0 ; 2 . 西南林业大学 , 云 南省 森 林 灾 害 预 警 与 控 制 重 点 实 验 室 , 云南 昆明 6 5 0 2 2 4 )
YI N Z he n g f e n g。 H E Xi , LI Xu
,
( 1 .T e n g c h o n g S u b s t a t i o n o f B a o s h a n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B u r e a u,Ga o l i g o n g s h a n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e Re s e r v e,T h e n g e h o n g,
生态旅游区规划标书

生态旅游区规划标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本生态旅游区位于_____,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备开发成为优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二、项目目标1、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提供优质旅游体验:为游客打造丰富多样、具有教育意义和娱乐性的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社区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4、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将本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三、旅游区规划范围及面积本生态旅游区规划范围东至_____,西至_____,南至_____,北至_____,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四、旅游资源分析1、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区内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树种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水资源:有清澈的溪流、湖泊和瀑布,水质优良。
地形地貌:山地、丘陵、峡谷等多样的地形地貌,景观独特。
2、人文资源历史遗迹:存在古老的寺庙、碑刻等文化遗产。
民俗风情: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制作等。
五、功能分区规划1、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定生态系统最为脆弱和珍稀物种栖息地为核心保护区。
措施:严格限制游客进入,只允许科研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开展研究工作。
2、生态观光区范围:包括森林景观、溪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区域。
活动:设置观光步道,游客可欣赏自然风光,进行摄影、徒步等活动。
3、休闲度假区范围:选择环境优美、宁静的区域。
设施:建设度假木屋、露营地,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
4、文化体验区范围:以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集中区域为主。
活动:开展民俗表演、文化展览,游客可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
5、科普教育区范围:设立在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
设施:建设科普展馆,配备专业讲解员,为游客普及生态知识。
六、旅游产品规划1、生态观光产品森林漫步:组织游客沿着规划的步道,深入森林,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高黎贡山百花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估

百花岭生态旅游 开发 的现状进行 了评估 , 对现存 的问题进 行分析 , 出 _今 后开发 的建议 , 提 r 以期促进 高
黎 贡 山生 态 旅 游业 的可 持续 发 展 。
【 键词 ]高 黎 贡 山 ; 态 旅 游 ; 发 ; 估 关 生 开 评
【 中图分 类号lF 9 .7 5 27 4
动物 收 容 拯救 中心 、 动物 野 化 园 、 营 点 野
然景观 , 即两江夹一山( 怒江 、 高黎贡山 、 龙江 ) 风光 。景 区集原始森林 、 野生动植物 、 奇峰怪石 、 古 道 、 日战争 文化 、 抗 民族 风情 为一 体 , 著名 的南 方丝 绸古 道 穿越 整个 景 区 , 生态旅 游 资源 非常 丰 富
和集 中 , 开 展生态 旅游 的理 想 场所 , 是 可开 展野 生动 植 物观 赏 、 自然 风光 游览 、 考 、 科 科普 、 险 以 探 及历 史文化 考 察 、 民族风 情游 等生 态旅 游活 动口 l  ̄44 6 46 -。 根据 不 同 的位 置 、 景点 特 色 、 游 主题 、 旅 内容 , 花岭 一 江苴 生 态旅 游 区共 划 分为 l 百 O个旅 游 小 区 , : 虹桥 小 区 、 岗小 区 、 阳谷 小 区 、 即 双 芒 阴 南方 丝 绸 古 道小 区 、 大炉 厂 野 生动 物 收 容拯 救 中 心 、 厂河小 区 、 金 戳通 天小 区 、 降溪 生态旅 游 小 区 、 苴小 区 、 考小 区 。 步调 查有 9 景点 , 江 科 初 9个 各 景区 、 景点 布局情 况详 见 表 1 。
阴阳谷生态 山水风 光 、 泉 、 布 、 始 仙人石 、 温 瀑 原 老地基 、 麻沟水鹿 观赏 周、 观画廊 、 望想台 、 仙人居 、 三级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

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 李欢萍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未来国家的发展思路,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而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保护与管理同样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及自然博物馆的特殊属性,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势必对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地处我国云南省西部,并与中缅边境接壤,属于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地理经纬度上看,主要位于东经98°08′—98°50′,北纬24°56′—28°22′,从行政区划上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多个区县,包括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和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保护区总面积达405,549公顷,属于云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以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等结构为主,占比分别为45.3%、35.2%和19.5%。
同时,保护区还属于多民族聚居地,该区域内主要分布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赋予了保护区更丰富的人文价值。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物种丰富,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价值。
根据相关调查,保护区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090米,拥有种子植物4303种,其中约44.83%为特有种。
从保护区生物分布看,其囊括了兽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及昆虫类,总数达到2300余种,涉及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54种、动物72种。
因此,凭借其丰富的自然物产,保护区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雉鹊类的乐园”“哺乳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被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确认为“世界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百花岭景区为例

收 稿 日期 :2 1 -51 0 1 —6 0
基 金项 目 :云 南 省 教 育 厅 科学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 0 0 0 3 ;保 山学 院科 学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 931 K 21Y 5 ) 01 1 ) 0 作 者 简 介 :肖朝 霞 (' 5一 ) 17 9 ,女 ,云南 保 山 人 ,讲 师 ,硕 士 ,从 事 旅 游 管 理 、 生 态 旅 游 研 究 。
21 0 1年 第 8期
边疆 经济 与文 化
THE BORDE ECON0MY R AND CUL TURE
N仉 8 2Ol . l
( 总第9 2期)
G n r1 N“ 9 ee . a 2
【 经济发展 】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
以 百 花 岭 景 区 为 例
关 键 词 : 高黎 贡 山 自然 保 护 区 ; 生 态旅 游 管 理 ;问 题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150 6 7 9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 9 2 1 )80 1-4 6250 ( 0 1 0 -0 90
高黎贡 山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建 于 1 8 9 6年 ,是 云南省 面积最 大 的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被 誉 为 “ 人类 的 双面 书架” 。丰沛 的动植 物 资源和 辉煌 灿烂 的 民族 文 化旅 游 资源 交错 融 合 。 因此 ,高黎 贡 山是 中 国众 多 保 护 区中为数不 多 的被 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所 列 的 “ 与 生物 圈 自然 保 护 区 ” 人 ,并 被 世 界野 生 动 物基 金 会评 定 为具 有 国际重 要意 义 的 A级保 护 区 。高 黎贡 山作 为 “ 江 并 流 ” 重 要 组 成部 分 ,还 被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三 世界 遗产委员 会列人 《 世界 自然 遗产 名 录》 。
高黎贡山旅游攻略

高黎贡山旅游攻略简介高黎贡山是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滇西北的中缅边境地区。
它是中国境内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山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登山和探险目的地之一。
高黎贡山地处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探索。
如何到达交通1. 飞机从国内其他城市出发,最便捷的方式是坐飞机到达昆明,然后转机前往普洱。
从普洱机场有前往高黎贡山的班车,可以直接到达山脚下。
2. 长途汽车从昆明、丽江等城市有长途汽车直达高黎贡山。
这种方式比较便宜,但需要耐心面对长时间的车程。
3. 自驾车如果条件允许,自驾车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方式。
从昆明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向北,经过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最终到达高黎贡山。
景点推荐1. 高黎贡山主峰高黎贡山主峰海拔7578米,是中国境内第三高峰,也是攀登者们的梦寐以求的目标之一。
登顶高黎贡山需要具备一定的登山技巧和经验,同时需要有很强的体力和耐力。
但即使不登顶,观赏山顶云海和日出也是非常震撼的体验。
2. 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高黎贡山脚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峡谷之一。
这里景色壮观,有陡峭的悬崖、奇特的石柱和瀑布等。
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乘坐观光车来欣赏这里的美景。
3. 怒江大峡谷索道怒江大峡谷索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客运索道。
乘坐索道,游客可以俯瞰怒江大峡谷壮丽的景色,感受壮丽的自然景观。
但要注意,乘坐索道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量。
4. 鲁能高黎贡山高尔夫球场鲁能高黎贡山高尔夫球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尔夫球场,位于高黎贡山脚下。
这里的球场设计独特,融入了山水元素,打球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
当地特色傈僳族文化高黎贡山地区主要居民是傈僳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游客可以在当地村落体验傈僳族传统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高山美食高黎贡山地区的特色美食有石板烤鸡、番薯粉、野生菌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技术路线--------------------------------------------------- 1一、规划依据 ------------------------------------------------------------------ 1二、基础资料 ------------------------------------------------------------------ 2 第二章规划背景--------------------------------------------------------------- 2一、旅游区概况---------------------------------------------------------------- 2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5三、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7 第三章旅游区资源评价 ------------------------------------------------------- 9一、旅游资源概况 ------------------------------------------------------------- 9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9 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12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12二、客源市场预测 ------------------------------------------------------------ 16 第五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一、规划指导思想 ------------------------------------------------------------ 17二、发展目标 ----------------------------------------------------------------- 17三、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17 第六章旅游区性质与主题形象 ---------------------------------------------- 19一、旅游区性质--------------------------------------------------------------- 19二、主题形象 ----------------------------------------------------------------- 19第七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1一、范围界定与规划期限----------------------------------------------------- 21二、旅游区结构--------------------------------------------------------------- 22三、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2四、土地利用规划 ------------------------------------------------------------ 24第八章近期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 25一、旅游建设项目策划 ------------------------------------------------------- 26二、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 40三、游览组织规划 ------------------------------------------------------------ 41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4一、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原则 --------------------------------------------- 44二、旅游服务体系 ------------------------------------------------------------ 44三、片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44 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46一、道路系统规划 ------------------------------------------------------------ 46二、给水工程规划 ------------------------------------------------------------ 49三、排水工程规划 ------------------------------------------------------------ 50四、电力工程规划 ------------------------------------------------------------ 51五、电信工程规划 ------------------------------------------------------------ 53 第十一章专项规划 ---------------------------------------------------------- 54一、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 54二、社区规划 ----------------------------------------------------------------- 55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 56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 57 第十二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 57一、旅游区环境评价与环境质量标准 ---------------------------------------- 57二、旅游容量 ----------------------------------------------------------------- 58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60四、旅游区环卫系统规划----------------------------------------------------- 63 第十三章分期建设规划 ----------------------------------------------------- 64一、近期建设规划 ------------------------------------------------------------ 65二、中远期发展规划---------------------------------------------------------- 67三、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 69 第十四章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70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70二、建立健全旅游资金支撑体系 --------------------------------------------- 70三、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71四、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73五、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的科技水平------------------------------------------- 73附表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主要景点一览表----------------------------- 74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技术路线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年10月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2年11月19日)5、《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国家林业局,林护发[2000]131号)6、《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1-2003)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2003)9、《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3-2003)10、《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局,2001年)11、《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1997年5月28日)12、《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云南省林业厅,1997年)13、《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10月)14、《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11月)15、《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保山市旅游局,2001年)16、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技术深度要求二、基础资料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4年原林业部批准)2、《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方案》3、《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示范区百花岭-江苴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保山市旅游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2002年)4、《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集镇核心区北部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人民政府、保山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2002年)5、《高黎贡山-怒江峡谷(中段)风景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保山市隆阳区计委、保山市隆阳区旅游局)6、《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2002年)7、《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保山市旅游局,2002年)8、《保山高黎贡山-潞江坝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2003年5月)9、《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2003年7月)第二章规划背景一、旅游区概况(一)自然环境1、地形与区位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保山市西部的怒江流域高黎贡山西坡和怒江热谷内,处于整个怒江大峡谷的中段,北起交界的怒江州泸水县、南至龙陵县、西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与腾冲县接壤,区域东西最大宽度20多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涵盖芒宽、潞江、曲石、界头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