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一、研究方法概念
(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
理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探寻因果关系)
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

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

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a. 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b. 问题的顺序
c. 答案的选项
d. 问题的措辞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那么很
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
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
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大部分不合乎伦理的行为是由于研究者所承受的压力,使他
在伦理上投机取巧。

研究者面临的压力包括:建立职业生涯、出版论文、取得声望、获得荣耀、保住工作、
顺利毕业等等
伦理行为源自于研究者在接受专业训练过程中对伦理原则的内化而产生的敏感度。

心理学研究伦理总结:
1、身体伤害:绝对不可以对研究对象做出不必要的无法挽回的身体伤害;
2、心理压力:绝对不应该制造不必要的压力,如果压力会产生长时间的作用,研究者应该持
续跟踪观察,并且为被试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3、用到欺骗的研究者可以描述涉及的基本程序,只隐瞒所检验的假设的具体信息。

实验结束
后告知被试有关实验的一切情况。

4、绝不强迫任何人参与研究;参与必须是自愿的,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5、特殊群体:研究涉及无能为力者(如小孩或精神迟滞者)是不合乎伦理的,除非满足两个
条件:法律监护人授予书面同意以及研究者遵守所有的不伤害被试的伦理原则;
6、在必要的最低限度以及正当的研究目的下,触犯他人的隐私,保护研究对象的信息免于曝
光。

第二章
一、社会学习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诞生背景:
梦的解释:“梦是被压抑的欲望与潜意识的产品”
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指说出来的未经分析的梦,隐梦是指其背后隐含的意义由分析联想得到。

对梦的解释并不是就其对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而是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思想内容。

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且为意识能接受;
第二个步骤起着扮演检查官的角色,它促成了梦的伪装变形。

(2)迷笼实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的联结,桑代克称它为联结联结主义(一种心理学习理论)(3)动物和人遵循同样的学习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4)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将条件反射分为S-R和R-S两种:
S-R:巴甫洛夫和华生,经典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行为是自发的,如看到强光流泪)
R-S:斯金纳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经典研究:
斯金纳箱:老鼠的按杠杆行为(老鼠按杠杆得到食物)
斯金纳箱:鸽子的迷信行为(隔15秒投放食物)
区分强化的种类: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例如:正强化:背诵完课文就可以出去玩;负强化:背诵完课文就不用收拾屋子。

正惩罚:没有背诵完课文就要收拾屋子;负惩罚:没有背诵完课文就不能出去玩。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榜样强化
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当人们已经社会化了的时候,就不再是靠外在的奖惩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包含自我调节的模式
(他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强化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二、社会认知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个体的行动永远朝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其认知系统一致性的方向进行。

海德于1958年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认知一致性的概念,阐述了认知结构平衡理论。

①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②平衡理论假设了一个认知情境:一个认知主体(P)与二个认知对象(O和X)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
O是P的认知对象的个体
X是与P和O有特定关系的事物、现象、观点、或人。

O和X处于同一单元中的。

认知主体P对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

P对O和X同正或同负则平衡,一正一负不平衡。

(三角形正负号判断)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阐述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不一致
决断后效应:人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易于采取贬低的态度。

如何按照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人内部解除失调感的过程
三种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①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②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③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
合理的解决。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多线索分析理论):
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以使用3种原因:
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象或客观刺激物(行动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人或事物);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或关系。

凯利认为,要找出行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该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相一致,强调行动者
一贯性:行动者的行为在不同场合是否一贯,强调情境和场合
区别性:行动者的行为对不同的人或对象是否相同,行为者只对特定刺激对象产生反应,还是对许多不同的刺激对象产生相同的反应?强调对象
判断归因:如果一致性(行动者)低、一贯性(情境)高、区别性(对象)低,则应归因于行动者;
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则应归因于对手(对象);
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则应归因于环境。

第三章
一、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心理构成(ABC理论)
1.认知: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

不等于客观事实
2.情感: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情感可能会比认知的成分更重要。

3.行为倾向(意向、倾向、偏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态度的三种成分有时候会发生不一致的情况。

(2)态度与行为模式:态度如何影响行为?
计划行动理论:做出某一特定行为的决定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遵循逻辑顺序的推理过程。

行为意向由三个因素决定:1、对行为的态度2、主观规范3、有意识的行为控制
二、态度的理论
(1)强化论
度布认为:态度是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的某些特定刺激与具有动因性反应之间的强化联系而成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往往以对社会现象的好坏评价而表现出来。

态度即是对于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可区别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斯戴兹,国家名称幻灯片,伴随肯定性单词的国家名称态度多具肯定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希尔苏姆,电话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褒奖性回答的言语报酬,则褒奖性答案提升。

(2)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理论:(科尔曼)
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认同或同化: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个体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3)态度的改变:个体已经形成的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态度的改变有两方面的含义:方向性的改变 & 强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的方式——劝说(说服):传播媒介影响人们
说服的途径:中心途径(动机引导——全面思考、关注论据);
外周途径(没有动机引导——关注外部线索)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谁是劝说者或信息传播者【①品德与能力②沟通者的威望(专家身份)③动机和立场④社会身份⑤吸引力⑥相似性(心理与情感距离)】2、说了些什么3、对谁说——听众或信息的接受者4、情境
睡眠者效应: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
1、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高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颇大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可见,其中降低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高所产生的情感效应。

2、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低或差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很低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其中提高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低所产生的情感效应。

三、偏见:不喜欢他人
(1)偏见:仅仅单独根据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而对其成员形成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是一种态度:态度通常是以图式来起作用的。

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
偏见是一种态度,包含态度的三个成分
负面的消极的刻板印象可以成为偏见的认知成分
歧视偏重于行为方式
(2)偏见的其他认知机制:独特性、假相关、外群同质性
①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独特性形成自我意识(错误地认为他人的反应针对我们的某种独特性);少数群体的个体越独特,多数群体就越会高估这一群体的人数;独特性促进假相关
②假相关:人们过高评价相对小群体的不良行为的发生率的倾向。

(解释:罕见事件或刺激的
独特性)
③外群同质性: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比本群体成员具有更高的相似性。

(解释:接触经
验)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群体时,我们更容易看到多样性;当我们面对自己群体以外的其他群体成员时,会认为他们很相似)
(3)偏见的后果
1、自我实现的预言,偏见是一种预先的判断,这一种预先的判断会引导我们对事件的解释
2、刻板印象威胁
第四章
(1)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威胁:一种情境威胁,知道自己被刻板印象评判后产生的感觉。

第五章
(1)印象管理: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涉及的是表演技巧的问题。

印象管理策略概括为以下四种:理想化表演(掩饰)、误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补救表演
第六章
(1)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认知主体、认知客体、情境
认知主体:原有经验、价值观、情绪情感状态、认知偏见、文化背景
认知客体: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
情境:空间距离、背景环境
(2)基本归因错误只发生在我们解释他人行为时:
作为一个评价者——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原因:观察者与行动者在解释行为结果时掌握的信息不同
观察者:不了解环境条件;行动者:了解行为的环境条件
注意焦点不同:
观察者:将环境看成稳定不变的因素;行动者:将自身看成稳定不变的因素
(3)印象形成模型(举例):
平均模型: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累加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加以平均。

加权平均模型: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刻板印象、自我实现预言、保守性偏差、负面偏见
首因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

卢钦斯提出人们的知觉顺序会影响认知。

近因效应,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自我实现预言,皮哥马利翁效应的神话故事:经典研究:聪明鼠、教师期望效应
第七章
(1)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强化原则、社会交换、联结原则
强化原则:阿伦森提出了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
①始终肯定 +6.42
②始终否定 +2.52
③提高:否定——肯定 +7.67
④降低:肯定——否定 +0.87
社会交换: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长期交往依赖于互惠原则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互补性、熟悉性、接近性
(3)爱情的种类:
由克莱德和亨德里克设计的爱情问卷中对对爱情进行了分类:
1、浪漫式爱情(罗曼蒂克的爱):爱情是强烈的情绪体验。

一见钟情是这种爱的典型,外表吸引则是关键。

2、占有型爱情:一位占有型的爱人情感上是紧张的、嫉妒的,完全被伴侣迷住。

他(她)完全依赖于自己的伴侣,所以很害怕被拒绝。

3、友谊之爱:爱情是一种舒适的亲密关系,逐渐地从朋友、共同分享和自我暴露中发展起来。

最好的朋友的爱是深思熟虑的、温暖的、富于同情心的。

4、实用主义的爱:也就是“爱情就是在市场上挑选一位合适的伴侣,它要求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平衡,两个人能够很好相处,并满足双方的的基本需要。


5、利他的爱:这种爱情是无条件的关心、给予和原谅。

爱情是一种责任,是对被爱者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给予。

6、游戏的爱:这种人对爱情就像其他人打网球或者下象棋一样:享受爱情游戏并且在游戏中取胜。

哈特菲尔德的激情式爱情和同伴式爱情
(4)爱情的三角理论
由斯滕伯格通过实验提出,认为爱情具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情感成分)、激情(动机成分)、承诺(认知成分)
第八章
(1)帮助行为的原因:
进化论的观点、社会规范的观点、学习理论的观点、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移情-利他主义理
论的观点
(2)巴特森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基本假设:人们常常纯粹是出于同理心而帮助别人。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而不会考虑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

(3)旁观者效应: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实事件中亲社会反应的可能性。

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

(4)旁观者效应的解释:
1、社会责任扩散的原理: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2、评价焦虑:害怕难堪或被嘲笑
旁观者干预决策树
决定人们面对突发事件时是否给予帮助包含5个基本步骤
第九章
(1)攻击行为:企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2)攻击行为的挫折—攻击理论:侵犯是挫折的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前提条件。

(3)挫折攻击理论的修订
无法接受的挫折→愤怒+攻击线索→攻击行为
(4)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1、厌恶事件(疼痛、炎热、拥挤等)
2、攻击线索
3、媒体影响:电视、性暴力、电子游戏
4、群体影响
5、个人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