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门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天门

历史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东都,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应天门为宫城的正南门。

应天门

沿革

唐宋年间相继沿用。隋代的时候称之为则天门、紫微宫门,郑的时候,也就是王世充政权的时候,改称为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洛阳后,因其大过奢华而火焚之。唐初重建后改称则天门,至睿宗李旦时因避其母讳改为应天门而沿用至今,晚唐五代这个时期改称五凤楼。东都城由郭城、皇城、宫城等组成。宫城和皇城建于地势较高的郭城西北隅。应天门为宫城的正南门。

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相传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国第八次遗唐

应天门复原

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

1959年开挖中州渠时,这座承载着洛阳旧梦的应天门几乎被破坏殆尽。1992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100多万元修复应天门遗址,但只是修了个周公庙旁的东阙墙墩。

文献记载,应天门有重观,名字叫做紫微观。应天门遗址位于洛阳市都城博物馆和洛阳日报社之间,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部穿过。在其范围内前后进行过4次发掘。现为一段砖土遗迹。

应天门遗址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应天门遗址考古勘察,80年代发掘出了门道基石、城门洞与城台墩基。

90年代又对应天门东阙遗址进行了发掘,探明东阙的形制为三出阙,初步推断应天门是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南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的建筑群体,其外观形制相当于北京明清紫禁城的午门。

形制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

应天门遗址3D复原图

建筑群,规模恢弘,气势壮观。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应天门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一百二十米以上,南北达六十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其雄伟壮观是不难想象的。

门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其建筑形式直接影响到北宋汴梁的丹凤门和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门址大致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门址约当盛唐时期,残存遗迹主要有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东西朵楼、东西两阙。除了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米,南北残宽23米,台体残高0.3-0.5米。晚期城门约当晚唐五代北宋这个时期,即文献所载的五凤楼遗址。门址直接坐在早期门址之上,残存遗迹有墩

台、门道、东西飞廊、东西朵楼、东西两阙以及东西马道,除此之外,在东阙的东西两侧还发现有宋代的建筑基址。应天门遗址的东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复原长55.2米,南北残宽25.2米。

新发掘出的这处应天门遗址遗迹,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内轴线西侧。该遗迹的北侧有两排立砖,立砖南面有用小鹅卵石砌成的一段十三四米长的排水沟。在立砖和排水沟的东头,有一石制柱础。另外还出土隋五铢铜钱一枚。据考古工作者推测,小排水沟可能是隋唐时期用以排泄建筑物上雨水所用。

意义

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应天门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隋唐东都城门建制特点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它对后代都城建设也有深远影响,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右图为建筑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俄罗斯国家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杨鸿勋教授对应天门做出的科学复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