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法律人的冲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智能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人工智能对于律师工作的取代:

自主化程度较低的法律服务工作,存在被AI取代的风险,例如法律检索工作,利用人工智能很少出现遗漏的情况。(当然这也意味着新执业律师在成长为具有高级技能的律师之前,将承受更漫长和更艰辛的执业初期。)另外人工智能并不可能完全取代律师或法律服务行业,法律服务行业除了机械地了解法条、政策外,含金量更高的是对法律规定、政策规定的解读,良好的法律解释能力是评判法律服务人员专业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自己对法律法规的解释来帮助客户或者说服法官、当事人,也是法律服务人员的价值所在,这一点也难以取代。毕竟人工智能天生就缺少人类独有的创造性和同理心等特征。简而言之,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机械性、重复性、劳力性的基础工作,但却无法取代核心性的、创造性、高阶性的智慧工作。科技终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并让我们变得更有价值,而非取代我们的价值。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五方面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带来了下一波产业浪潮,基础研究领域的进步使全球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战略转变。从产业界的视角出发,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如下法律问题:一,个人数据保护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因此如何对数据进行保护、是否要赋予数据所有权,就是值得思考的。二,算法歧视问题。例如,当运用大数据对个人征信进行评估时,由于系统设计的主观性和数据本身的不全面性,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够客观。三,监管以及由此引发的责任分配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的归责问题,尤其是在加入机器学习之后,这一困境将更加凸显。四,人工智能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这个问题已在中国出现。五,机器人的法律人格问题。这既关涉法律,更关涉伦理。

人工智能的分类

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未来世界能像人一样进行思维的机器人;弱人工智能则主要起辅助作用,比如作为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在法律方面,就是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法条与其他法律文本,应用层面,则是用计算机检索、提取法条和法律文本。

为什么法律界能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案多人少的形势日益严峻。现实情况促使政法机关不得不采取更加高效率的手段去应对。二是公正司法的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建立一种标准化的裁判基准或裁判模型,将其运用到案件处理当中,会使裁判结果更加公正。

怎么做

面对人工智能,法律人或主动、或被迫,但都必须要作出调整、改变和适应。法律人士应当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使人工智能的基础操作系统符合人类伦理和法律。政府应当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吸收更多人工智能人才参与立法、行政和司法工作。法律人应当积极参与到技术研发中,为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提供场景、提炼规则,制作各种证据指引和知识图谱,推进机器深度学习。总之,投入多大人工,就会有多大智能。

书评

首先,法律人应当具有创新意识。作为中国西部的一名法律人,该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如何在三重变革的巨大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创新工作方式,应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外部挑战,尽管由于国情和法律市场发展不均衡,这些挑战尚未完全现实来到。而作为一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法律人,研究法律服务市场巨大变革下对法学理论研究的影响,更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其次,法律人应当具有警惕意识。在作者看来,法律知识和服务更多被看作一种普通商品,未来法律服务将演变成福特的工业化流水线制,法律服务被肢解为标准化的流程和环节,各个部分尽量地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完成,法律专业性壁垒有逐步被打破的趋势。费尔德曾说道,“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而在三重变革的驱动之下,法律这个同时存续于精神理念及世俗生活的行业如何体面地发展、完善,普通法律人如何维系其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法律人需要警惕和反思的重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