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障碍儿讲义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肢体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肢体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肢体障碍儿童的外观通常与常人不同,行动受到限制,需要使用辅助器具或长期复健,较难胜任过重或持久的工作。
除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而引起的肢体残疾(如脑瘫儿童)会并发智力和感官缺陷外,肢体障碍儿童一般心理特征与普通儿童并无明显的区别。
但因为行动上的不便以及他人的好奇、注视和不适当的同情,会使肢体障碍儿童处于紧张状态,常专注于伪装、防卫,有较强烈的不安全感,也不容易接纳自己,在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突出特点。
哈维和万林威( Harval&Greenway)研究发现肢障者比一般人的自我价值感低落,有较高的焦虑,对自己缺乏整体性的概念;里维纳和伊雯( Livneh&Evans)的研究显示肢障者适应障碍历经12个阶段:震惊,焦虑,期待奇迹,否认事实,悲伤,沮丧,退缩,内心愤恨,外伤攻击性,认命,接纳,适应.。
因此,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外界刺激敏感,遭受挫折时,易产生自卑感;②学习生活上面临较多的困难,因长期受到照顾会养成依赖心理,成就动机不足;③人际交往受限,行动不便,易产生焦虑、孤僻、敌视等心理问题。
这些情绪长久持续,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
由于肢障儿童各自的教养方式、人际环境、家庭经历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自卑自卑感未必是每个肢体障碍儿童都有的人格特质,但有些肢障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依赖状态下,依靠他人料理日常生活,甚至包括用餐、沐浴、如厕等,难免会自感无能而自惭形秽。
加上他人因好奇而注视、取笑、不适当的同情,会时时触及其伤痛,打击其自信心。
此夕卜,在团体活动中,有些肢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行为受到限制,不能参加游戏和运动,或在竞争活动中处于劣势,也会引发其自卑自怜和自我价值感的失落。
几乎所有讨论残疾人或肢体障碍儿童的研究都会提到自卑的问题。
心理学家阿德勒( Adler)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有“向上意志”,总想要比他人优胜。
关于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的教育
关于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的教育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坎坷,但就是有一些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他比别人要承受更多,比如那些生下来就带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
我们园里有一个叫苏亮亮的小朋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去年来我园报名时被老师退了回去,今年又来报名了,起初我们三位老师真有点害怕,怕孩子万一……,我们谁也负不起责任。
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家人难过的表情,我们最终决定收下这名孩子。
我想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本身就很不幸,他们比正常儿更需要关心和爱护,他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无论是上课、盥洗还是户外活动,我的目光关注最多的是他,看他的表情、脸色、嘴唇是否有异常。
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时,我们更是专心地关照他,看到他很吃力的样子,就让他停下来休息,告诉他运动量要适中,有什么不舒服就告诉老师。
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成了其他孩子眼中的“特殊”孩子,渐渐地小孩们就不愿和他玩耍,让他变得更加孤独了。
像这样的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明显残缺,行动很不方便,很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比较严重的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饮食、排泄与起居都需要家长帮助,因此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和依赖感。
大多数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从小就屡遭挫折,有时还会受到冷眼、欺凌、取笑或不合时宜的同情,这些都会增加他们的挫折感。
对挫折心理的研究表明,遭受挫折者一般多采取下列几种不同的方法来维护自尊,一是退缩行为,畏避公开的场合,习惯于孤僻独居,在幻想中寻找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反抗行为,以攻击他人泄愤,有的性情暴戾残忍;三是防卫森严,惟恐自我贬值,靠扭曲现实来自欺欺人,严防别人察知自己生理与心理上的虚弱之处;四是补偿行为,竭尽全力克服障碍,为达到某种成功,不惜付出最大的代价。
那对于那些肢体残疾儿童和病弱儿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特殊教育呢?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种类型,肢体残疾儿童和病弱儿童教育目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其特殊的教育目的主要有3个:(一)要让肢残和病弱儿童树立乐观、顽强的生活信念和健康的心理。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通用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通用3篇)智障健康教育模板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听鼓声取物品、蒙眼跳两个游戏项目提高学生听觉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学生深入;通过游戏的方式展开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康复;重复多次训练、延长训练时间对学生注意力训练效果更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康复训练本来是一件乏味苦恼的事情,单纯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减退,但是游戏的课堂会提高学生训练的乐趣,间接提升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并按游戏规则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在训练中也要保障自己的安全。
教学准备:绳子、胡萝卜多个、蒙眼布、垫子教学过程:一、准备操二、复习播放《兔子舞》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围着圈学兔子跳。
三、新授(一)听声音,取物1、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胡萝卜,看看你们谁能数对?怎么数呢?首先,认真听老师敲几下鼓?学生回答。
然后,数几下就拿几个胡萝卜。
(示范)2、点名训练:学生一个接一个训练;3、一起训练,看谁表现的又快又准;(二)蒙眼听游戏规则:我们蒙上眼睛,听着鼓声的方向,鼓声的方向来自谁家,就摘下蒙眼布,跳到这个小动物家。
(先集体做,再一个一个来游戏。
)注:难度递进,由简单到难的过程,可以先放两个动物,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增加小动物。
四、放松训练1、小兔子完成了任务,是不是很累?下面我们坐到垫子上给我们自己的腿放松一下(手指放松歌)。
2、紧张、放松训练、呼吸训练。
五、小结:今天我们两个游戏主要通过听训练我们的听觉注意力,同学们,以后上课时,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老师讲课,多学知识。
六、对每个学生今天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
教学效果及反思: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毛志北、梁振坤、朱德源三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毛志北进步最明显,整节课注意力最集中;梁振坤、朱德源两名同学上课注意力较为集中,但相较毛志北集中程度较差,相信长时间反复多次训练注意力会有所提高,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关于病弱儿童和肢体障碍儿童的教育
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浅谈肢体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长工实验学校1709班毛雪娟肢体残疾是一种残疾类型,指四肢残缺或者四肢躯干畸形、麻痹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丧失或障碍。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坎坷,但就是有一些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比别人要承受更多,比如那些生下来就带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叫陈子誉的孩子,因基因遗传,不能正常行走。
去年来我校报名时老师们都不愿意收,起初我们几位老师还真有点害怕,怕孩子万一……,我们谁也负不起责任。
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和妈妈难过的表情,我们最终决定收下这名孩子。
我想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本身就很不幸,他比正常孩子更需要关心和爱护,于是他成了我班重点保护的对象。
无论是上课、课间还是户外活动,我的目光关注最多的是他,看他的表情、脸色、嘴唇是否有异常。
我常常在想,我要向他传递的是什么?是温暖?是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或许我要向他传递的,更是坚定的生命力。
确定了我的引导方向,于是在平时的教学及生活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来着手:一、营造爱的氛围,使其融入集体生活根据心理学的“角色效应”,我精心策划了一次班会课。
在那一节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双腿残疾,当摔倒在地上时,怎么办?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孩子们很快便深刻地体会到了双腿残疾有多么不方便,尤其当自己有困难时,多么渴望别人的帮扶。
这群可爱的孩子,从此以后,争先恐后地帮助他,给他倒水、打饭、搬椅子、背他上厕所……这一幕幕,经常发生在我们班的日常生活当中。
为了让他得到更好的照顾,我找到卢俊凯主任,学校安排他妈妈在食堂打工,这样解决了他上学放学的不方便。
二、传递正能量,使其获得安全感对于陈子誉这个特殊的孩子,我更注重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他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获得安全感。
我从不吝啬对他施以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和激励的语言。
上周运动会,他跟我请假,说自己不但不能给运动员加油,还总麻烦同学们很不好意思。
我跟他说,妈妈要上班,妹妹要上学,一个人在家多无聊,况且这两天天气很好,晒晒太阳,有更多的机会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肢体障碍儿童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肢体障碍儿童是指在出生、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身体功能障碍的儿童。
在我国,肢体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案例以一名肢体障碍儿童为例,探讨肢体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案例描述小明(化名),男,10岁,来自我国某贫困山区。
小明出生时因早产,导致肢体发育不良,被诊断为肢体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的肢体功能障碍逐渐显现,行走困难,双手活动受限。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小明一直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
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方法和资源,小明的学业和社交能力发展缓慢。
(二)案例问题1. 小明缺乏系统的教育,学业成绩不佳;2. 小明因肢体障碍,难以适应学校生活;3. 小明缺乏社交能力,难以融入同龄人。
二、教育干预措施针对小明的教育问题,教育工作者采取了以下干预措施:(一)心理辅导1. 建立信任关系: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小明进行多次沟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2. 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树立自信心;3. 培养小明的抗挫折能力,让他学会面对困难。
(二)康复训练1. 生理康复:针对小明的肢体障碍,教育工作者为他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帮助他改善肢体功能;2. 心理康复: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克服自卑心理;3. 社会康复:教育工作者鼓励小明参加社交活动,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三)教育支持1. 个性化教学: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教育工作者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他的兴趣和特长;2. 家庭教育:教育工作者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小明的发展;3. 资源整合:教育工作者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小明提供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支持。
三、教育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取得了以下进步:1. 小明的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行走能力有所提高;2. 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 小明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能够与同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残障儿童由于身体或智力方面的不足,往往承受着比其他儿童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因此,为残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残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残障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他儿童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
首先,残障儿童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形成的挑战。
由于他们身体或智力存在缺陷,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无助和排斥感,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残障儿童常常面临外界的歧视和排斥。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活动中感到困扰和尴尬,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最后,残障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
具体来说,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 增强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使残障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残障儿童常常会面临情绪上的波动和困扰,因此,教育者应该通过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 培养积极的应对能力。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残障儿童需要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4. 提供社交技巧培训。
由于残障儿童在社交活动中面临一定的障碍,教育者应该帮助他们学习并掌握有效的社交技巧,提高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质量。
三、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1. 个别心理辅导:针对残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压力。
2. 心理训练课程:组织开展适合残障儿童的心理训练课程,通过培养他们的情商和认知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17篇)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17篇)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活动目标1.了解情绪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的魅力。
2.学习控制自我的情绪,能够关注他人的情绪,用微笑感染他人。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欢乐的完美情感。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绘画材料若干。
教学重点:了解情绪和人面部表情的关系,理解微笑有让人美丽和被人喜欢的魅力,学会关注他人的情绪,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欢乐的完美情感。
教学难点:幼儿能真正理解微笑的实际好处,在不高兴、不开心的时候学会调节自我的情绪和情绪,学会用微笑感染别人。
教学流程:看“微笑”一听“微笑”一谈“微笑”DD创“微笑”DD表达“微笑”。
活动过程一、看“微笑”1.师:小朋友们好!听到你们的回答,我的情绪已写在脸上,请小朋友看我的表情,能看出我此时的情绪吗对,我很欢乐,所以我把微笑送给你们。
请收下吧。
教师先请小朋友欣赏一个幻灯片,(播放笑脸课件,由许多幼儿笑脸制作而成)2.组织幼儿讨论观看短片后的感受。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师:你们看了笑脸心里感觉怎样样(很舒服、欢乐)师:微笑能告诉别人“我喜欢你,很高兴见到你,使我欢乐的是你…,所以人们看到微笑的表情会很欢乐。
二、听“微笑”、谈微笑1、师:微笑不仅仅使人欢乐,并且微笑的人也是很美的,请小朋友欣赏诗歌《微笑》幼儿欣赏配乐诗朗诵《微笑》微笑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微笑比花更香。
当微笑写在脸上,脸就显得个性漂亮,当微笑藏在心底,心里就充满了欢喜,2、提问:a,诗歌里是怎样说微笑的b,为什么说微笑是花园里的花朵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引导幼儿讨论:因为微笑的脸让人看了感觉个性漂亮;并且心里感觉十分甜蜜,充满了欢喜。
3、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请小朋友跟着录音朗诵一遍。
(再次播放微笑课件)4、讨论: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这样美丽的微笑呢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微笑的作用。
小结:经常带着微笑的人,到处都会受到欢迎。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肢障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 自感无能,靠他人料理日常生活 2.自我中心
忽视别人,难以摆脱我向思维,缺乏社会交往
3. 孤独感 物理、心理空间受限 4.焦虑 安全感的匮乏 5.自我控制欠佳 不良的适应模式、自身不利因素形成的无力感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个体因素
1.年龄因素
各个年龄段认识不同,反应方式不同 2.残疾性质 3.残疾程度(轻度和重度)
成员分工
蒋玉容: 李筝: 刘文宁: 搜集资料 制作 主讲
——肢体障碍儿童的 心理健康教育
一、肢体障碍的概念 二、肢体障碍儿童的分类 三、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四、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
What?
肢体障碍(简称肢障),又称肢体残疾,是指四 肢或躯干等有缺陷而失去正常的运动机能。
返回
肢体障碍儿童的分类
1.脑瘫 是指大脑损伤,是因儿童大脑发育成熟前受损伤所致 的一种综合征。 pic 2.脊柱裂 是指脊柱的分开或分裂,是没有将脊髓闭合在其中的 一种脊椎骨畸形情况。 3. 肌肉营养障碍 是指一组以身体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为标志的遗传性疾 病。 4.脊椎神经损伤 通常是由穿透性刺伤、脊柱拉伤、脊椎骨骨折或脊髓 受压而导致的骨髓所受的伤害。
公众的认识和态度影响肢障儿童的心理
返回
怎么去预防他们的心理问题呢
先卖个关子,嘿嘿~~~~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个人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和长处 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3.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二)家庭方面
1.父母和子女发掘生活中的乐趣,勇敢 面对问题 2.夫妻之间对事之间保持成熟的态度 3.亲戚朋友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支持 4.家庭中每个成员具有开朗而诚实的态 度。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重要方面。
然而,对于残障儿童来说,心理健康的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方法。
1. 心理健康对残障儿童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于所有儿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残障儿童来说,它具有特殊的意义。
残障儿童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自弃、焦虑、抑郁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他们的身体状况、学习困难以及来自社会的歧视和排斥相关。
因此,残障儿童需要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和适应能力。
2.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倾听和支持残障儿童经常会感到无助和被忽视,因此,给予他们充分的倾听和支持非常重要。
教育工作者、家庭成员和同伴应该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向他们传达关爱和理解。
这种支持可以通过定期心理辅导、家庭陪伴和同伴支持小组等形式实施。
(2)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训为了帮助残障儿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接受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
这些教育和培训可以包括积极心态的培养、压力管理技巧的学习以及适应困境的方法等。
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绘画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参与和理解。
(3)鼓励积极的自我形象残障儿童常常面临着对自己身体和能力的否定和怀疑。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发展他们的特长和潜力,并给予肯定和赞扬。
此外,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成员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残障并不意味着无能或无价值。
(4)创造包容和友善的环境一个包容和友善的学校和社区环境对于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成员应该加强对残障儿童的宣传和教育,以消除对残障的歧视和偏见。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促进残障儿童与非残障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3. 家庭与学校合作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庭成员应该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
肢体残疾学生心理辅导教案中班
肢体残疾学生心理辅导教案中班引言:肢体残疾是指身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受损或缺失,给肢体残疾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困扰。
这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许多挑战,包括情绪问题、自尊心减退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面的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一、了解个别差异,建立信任与尊重1. 了解学生状况对于每个肢体残疾学生,教师需要详细了解其具体情况,包括身体能力、日常需求和专业治疗。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
2. 创造友好环境在班级中营造一个友好而接纳的环境对于促进肢体残疾学生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鼓励同伴认识和接纳他们。
3. 鼓励自我表达为了加强与肢体残疾学生的联系,教师应鼓励他们展示个人才能和兴趣,并支持他们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二、提供情绪支持1. 倾听和接纳教师应主动倾听肢体残疾学生的情绪表达,包括对困难、挫折以及身体上的不适的反馈。
尊重并接纳他们的情绪有助于建立起互信关系。
2. 资源支持提供合适且易于获取的资源,例如图书馆、网络等,让肢体残疾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增强他们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自信心。
3. 鼓励积极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利用个人优势去处理困难时遇到的问题。
培养肢体残疾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并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促进自尊与价值感1. 强调个人长处为了提高肢体残疾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侧重于强调他们的个人长处和成就。
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有所贡献。
2. 培养友谊与互助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合作项目,鼓励肢体残疾学生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自尊心,还有助于促进班级内的团结与友善氛围。
3. 推广多元价值观引导肢体残疾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人格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向学生传达包容和尊重个体差异的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家校合作1. 家庭支持与家长建立优质沟通机制,了解肢体残疾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需求。
幼儿园关爱之心:残障儿童心灵成长与辅导教案
幼儿园关爱之心:残障儿童心灵成长与辅导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关爱残障儿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对于残障儿童的心灵成长与辅导,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教案和方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主题,并提供一些思路和教学建议。
一、认识残障儿童的心理特点1. 残障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需要了解残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由于残障儿童在感知、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心理特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些残障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而另一些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辅导。
2. 了解残障儿童的需求我们需要了解残障儿童的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爱、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我们需要根据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
二、残障儿童心灵成长的重要性1. 心灵成长对残障儿童的影响残障儿童的心灵成长对他们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
良好的心灵成长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独立性,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并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2. 心灵成长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关系另残障儿童的心灵成长也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密切相关。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孩子的兴趣、情感和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心灵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残障儿童心灵成长的辅导教案1.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残障儿童,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包括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听觉障碍儿童,可以采用视觉化的教学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2. 创设有利于心灵成长的教育环境还需要创设有利于心灵成长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来促进残障儿童的心灵成长。
3. 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需要培养残障儿童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帮助他们理解并接纳不同的个体,从而建立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
四、我对幼儿园关爱残障儿童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关爱残障儿童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3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课前提示: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
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
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
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1)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去他们的新家)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桥被水冲断了)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非常着急)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我背你们过河)小乌龟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帮你)大象又说了什么呢?(我来帮你)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过了)教师总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情景表演(1)教师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分别扮演鸡妈妈、鸡宝宝、小鸭子、小乌龟、大象。
(2)教师讲故事,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3)教师评价幼儿的表演。
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可以怎样帮助别人。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他人欣赏的快乐,并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习他人优点。
2、教育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也感受到被3、使学生感受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应该因缺点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优点而轻视他人。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1一、学生的基本情况:xxx,二年级学生,男,7岁。
二、家庭情况:父母均在外打工,爷爷做监护人。
并且父母关系不很好,有离婚的倾向,母亲几乎不回家来,也很少联系孩子和关心孩子。
三、个性特征:该生虽很然聪明,但极为的不爱学习,讨厌写作业,爱与别的同学追逐打闹玩耍,并且也很胆大,经常和高年级孩子对峙,身上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1.该生不太讲卫生,生活习惯差。
2.上课不听讲,不写作业。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1、父母的监管不到位,而监管人爷爷却又溺爱管不住。
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能缺失,孩子的认知及行为习惯都有待家长的培养和提高。
3、陈玉宝胆子大,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五、具体措施:1、与家长沟通。
首先,让家长了解家长在孩子跟前陪伴的重要性,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肩负的责任,懂得家长才是孩子更好的老师。
2、教家长如何加强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并懂得如何家校共管。
3、孩子在校,作为教师的我要严格要求他。
4、教孩子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父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加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学习的态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与写作业。
特别是思想境界提高了,坏习惯和毛病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学会关心他人,爱护班集体,并且热爱老师。
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肢体障碍儿童讲义的心理健康教育
精品jin
——肢体障碍儿童的 心理健康教育
一、肢体障碍的概念 二、肢体障碍儿童的分类 三、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四、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
What?
肢体障碍(简称肢障),又称肢体残疾,是指四 肢或躯干等
你觉得萧虹有哪些心理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 因是什么?
肢障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 自感无能,靠他人料理日常生活
2.自我中心
忽视别人,难以摆脱我向思维,缺乏社会交往
3. 孤独感 物理、心理空间受限
4.焦虑 安全感的匮乏
5.自我控制欠佳 不良的适应模式、自身不利因素形成的无力感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1.脑瘫
是指大脑损伤,是因儿童大脑发育成熟前受损伤所致
的一种综合征。
pic
2.脊柱裂
是指脊柱的分开或分裂,是没有将脊髓闭合在其中的 一种脊椎骨畸形情况。
3. 肌肉营养障碍
是指一组以身体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为标志的遗传性疾 病。
4.脊椎神经损伤
通常是由穿透性刺伤、脊柱拉伤、脊椎骨骨折或脊髓
受压而导致的骨髓所受的伤害。
1.伙伴关系
遭到正常儿童的排斥与偏见
2.学校教育
因未被学校接纳而面临教育不公平问题
3.公众反应
公众的认识和态度影响肢障儿童的心理
返回
怎么去预防他们的心理问题呢 先卖个关子,嘿嘿~~~~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个人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和长处 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3.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二)家庭方面
个体因素
1.年龄因素 各个年龄段认识不同,反应方式不同
2.残疾性质 3.残疾程度(轻度和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障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 自感无能,靠他人料理日常生活
2.自我中心
忽视别人,难以摆脱我向思维,缺乏社会交往
3. 孤独感 物理、心理空间受限
4.焦虑 安全感的匮乏
5.自我控制欠佳 不良的适应模式、自身不利因素形成的无力感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1.伙伴关系
遭到正常儿童的排斥与偏见
2.学校教育
因未被学校接纳而面临教育不公平问题
3.公众反应
公众的认识和态度影响肢障儿童的心理
返回
怎么去预防他们的心理问题呢 先卖个关子,嘿嘿~~~~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个人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和长处 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3.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二)家庭方面
个体因素
1.年龄因素 各个年龄段认识不同,反应方式不同
2.残疾性质 3.残疾程度(轻度和重度)
Back
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 肢体障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2.家长的心理调试水平 影响对肢障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3.家庭内部关系 不良的关系将产生离心力,良好的关系将 产生向心力
Back
社会因素
2.坚持正面教育,用鼓励的方法培 养孩子的自信心
3.创设自由空间,让孩子有主动探 索的机会
组员:李筝、蒋玉容、刘文宁
THANK YOU
1.父母和子女发掘生活中的乐趣,勇敢 面对问题
2.夫妻之间对事之间保持成熟的态度 3.亲戚朋友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支持 4.家庭中每个成员具有开朗而诚实的态
度。
(三)社会方面
1.鼓励与正常儿童交往 2.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3.促进公众接纳,完善服务体系 4.进行康复训练
肢障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不屈 的面对生活
1.脑瘫
是指大脑损伤,是因儿童大脑发育成熟前受损伤所致
的脊柱的分开或分裂,是没有将脊髓闭合在其中的 一种脊椎骨畸形情况。
3. 肌肉营养障碍
是指一组以身体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为标志的遗传性疾 病。
4.脊椎神经损伤
通常是由穿透性刺伤、脊柱拉伤、脊椎骨骨折或脊髓
受压而导致的骨髓所受的伤害。
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健 康教育
精品
——肢体障碍儿童的 心理健康教育
一、肢体障碍的概念 二、肢体障碍儿童的分类 三、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四、肢体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
What?
肢体障碍(简称肢障),又称肢体残疾,是指四 肢或躯干等有缺陷而失去正常的运动机能。
返回
肢体障碍儿童的分类
返回
back
案例分析
萧虹,是一个先天性左手臂残缺的小女孩,生 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中,父母将其送到正 常的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入园初,萧虹哭闹 情绪严重,妈妈离开后显得很焦虑。平时在园 中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游戏比赛时输了 就大哭大闹发脾气,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没有 左手时她总是说“等我长大了,它就会长出来 的……”父母因为愧疚心理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还多次要求老师给予特殊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