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郑和生平个人简历.doc

郑和生平个人简历.doc

郑和生平个人简历在历史书上对郑和有所了解,那么你知道他的生平吗?下面是的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郑和生平个人简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郑和生平个人简历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

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

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

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

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

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

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

在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

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

史称三宝太监。

出任正使这是由于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洋。

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

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 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

形容郑和的诗句

形容郑和的诗句

形容郑和的诗句郑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七次航海远征,开辟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地理探索上,更是在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方面。

以下是一些描绘郑和形象的诗句:1. 千帆海上行,郑和势如风。

这句诗意味着郑和的舰队众多,犹如一片帆海展开,航行在大海上,气势如风,展现出他的雄伟和威严。

2. 星光照海涯,郑和航路赞。

这句诗强调了郑和的航行扩展了中国的知识边界,照亮了无垠的海洋,也赞美了他为国家开辟了新的航路。

3. 征帆万里行,郑和映古今。

这句诗中的“征帆万里行”表达了郑和的船队遨游万里,穿越了浩瀚的海洋。

他的壮举也成为了古今传世,永远铭记在历史长河中。

4. 文明遍四方,郑和播文化。

这句诗强调了郑和航行的背后所携带的文明,他将中国的文化带到了四方,播撒了文化的种子,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5. 国家船舶翻千山,郑和航迹铺万川。

这句诗描绘了郑和船队的壮观景象,他们劈开重重山峦,穿越广阔的江河,航迹铺满了万里川流,体现了郑和带领船队的伟大。

6. 南洋热风吹,郑和携礼旅。

这句诗情景交融地描绘了郑和航行时的场景,南洋的热风吹拂,而他带着珍贵的礼物展开了征程,充满了神秘和惊喜。

7. 万里航程近远游,郑和功业足书胸。

这句诗表达了郑和航行的广阔范围,他航行万里,跨越近远,但在他的心中,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伟大功业,这成为了他内心永恒的记忆。

以上是一些形容郑和的诗句,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郑和的雄心壮志,他的航行事迹不仅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也让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贸易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50字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50字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50字
郑和,是明朝广东南海人,他被朱棣封为“正使”、“总兵官”,率领水师七下西洋。

郑和下
西洋的目的,是向外国展示中国的强大实力,巩固海上贸易地位,开展外交活动,增进邻
邦友好关系。

郑和出航时,船队分为大小船舶,搭载着数以万计的船员和将士。

他们在船上齐心协力,
互相照应,共同克服风浪、传播文明。

在郑和的领导下,船队在遇到风暴、海盗等困难时,也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顺利渡过难关。

在每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科技、农业等方面的优势,也从外
国各地学习了不少新知识。

他带回了许多洋货、洋书、洋种等物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
科技,推动了中国的文明古代化。

郑和还与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非洲等地的居民进
行了友好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的一段辉煌历史,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这部电视剧逼真地
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家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
璀璨光辉。

让人们更加了解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也让人们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了
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不仅有精彩的剧情和场面,也有深刻的
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学习郑和的团结协作精神,从中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
传承和创新,让中国文化的璀璨继续闪耀在世界文明的舞台上。

小学历史人物知识点大全

小学历史人物知识点大全

小学历史人物知识点大全在小学历史课程中,学习历史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小学历史人物的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历史。

一、商朝的首领─禹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帝王,他被尊称为“大禹”。

相传禹治理了洪水,创建了夏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禹的治水事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之一,他用心良苦、细致周密的方案,最终使得洪水得以平息,人民重获生活安宁。

禹也被后世尊为圣人,他的治水精神也成为后代治国安民的楷模。

二、秦朝的始皇帝─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帝制的历史。

秦始皇着力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例如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

然而,秦始皇有时也被批评为暴君,因为他实行的严酷法制和高压统治导致了很多人的苦难。

三、三国时期的英雄─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也是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他以勇猛善战、忠诚果敢而闻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羽被封为“武圣”,并且被视为义气和信义的典范。

他的形象在历史上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四、北宋时期的文化名臣─苏东坡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名臣,他是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非常高,他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影响深远,被誉为“苏轼之风”。

苏东坡也是一位开明的政治家,他主张改革,并且积极地为人民谋福祉。

苏东坡的书法艺术也很精湛,他的书法作品亦风靡后世。

五、明朝的航海家─郑和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航海家和军事将领,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达到了东南亚、非洲等地,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

郑和的航海活动为中国和世界交流和文化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航海事迹也被后世赞誉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通过学习这些小学历史人物的知识点,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郑和传记读后感

郑和传记读后感

郑和传记读后感《郑和传》是一部以明朝七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传记小说,作者是炎黄子孙。

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详实的史料,展现了郑和作为一位伟大航海家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了他的背后故事和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共鸣。

在阅读《郑和传》之前,我对郑和并不了解。

通过这本书,我对他的人生轨迹有了全新的认识。

郑和是明朝宦官,却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航海经验,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航海家。

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穿越海洋,往返无数的国家和地区。

他的船队传递了中华文明的瑰宝,也带回了其他文化的精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读完《郑和传》,我对郑和的勇敢和智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传记中,郑和面对海上风险和外界困难,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冷静,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局面。

他建立了广泛的外交网络,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保护了中国的海上贸易利益。

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领导能力,使他成为历史上备受瞩目的航海家。

除了郑和的冒险和领导能力,他的人格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对他的船员们关心备至,关爱船队成员,并且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和习惯。

在他的领导下,船队的队伍团结一致,凝聚力十分强大。

郑和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使每一位读者都受到了启发。

此外,通过阅读《郑和传》,我也对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海上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明朝时期,海上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

郑和领导的船队不仅带来了珍贵的商品和文化,也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郑和开拓了中国的航海历史,使中华文明得以扬名世界。

总的来说,读完《郑和传》,我对郑和这位伟大航海家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他的贡献和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深深地被他的勇气、智慧和人格魅力所打动。

同时,通过这本书,我对中国海上贸易和与外国的交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本传记不仅是一部关于郑和的故事,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海上历史的重要著作。

它给读者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值得一读。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1、喜爱儿童、热爱自然的冰心奶奶2、珍惜时间、惜时如金、严以律己的鲁迅3、不屈不挠、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海伦·凯勒4、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5、威武雄健、亲切友好、大智大勇、勇于探索、足智多谋的郑和6、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司马迁7、平淡无奇、幽香缕缕、洁白纯净的父母之间的爱(茉莉)8、天资聪颖、能说会唱的母亲9、鲁莽无力的牛皋、彬彬有礼的岳飞、待人宽容的总理10、英勇无畏、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红军战士《七律长征》11、爱兵如子、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彭德怀12、英勇无畏、心系人民、团结奋战、舍生忘死、齐心协力的人民子弟兵《大江保卫战》13、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的小外甥二、1、举世无双、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2、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宏伟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3、风景如画的音乐之都维也纳4、可爱的灰椋鸟气势非凡、规模宏大的灰椋鸟归林场面5、神五: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神六:费俊龙、聂海胜神七: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个场面:送行——发射——问候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上没有水,没有生命7、神奇的、具有诱人前景的克隆技术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有:柳树、马铃薯、仙人掌(课文);吊兰、桑树、甘蔗、芋艿(课外)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三.明白的道理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告诉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2.《早》:向梅花学习,向鲁迅学习,珍惜时间,做到时时早,事事早。

3.《海伦·凯勒》、《二泉映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人生之路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矢志不渝、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希望之光定会驱散绝望之云。

4.《郑和远航》:我们要向郑和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苦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5.《谈礼貌》:事例(1)牛皋与岳飞问路,态度不同,结果不同。

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篇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千古咏诵的英雄形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做到这一点,真可谓是真英雄也。

从古到今,我最佩服的是大青天包公。

他不仅仅是一位铁面无私的丞相,还是个服务人民,为人正直的英雄。

包公一生从来没有接受半点贿赂,有一次一个人犯了罪,他为了能打赢官司,送给包公三箱白银和一只玉金猫座,但都被包公一一回绝了,他是那么正直!包公的铁面无私更加表现在他对亲人中。

他的叔叔和别人在外面打架,包公把他的叔叔重打了三十大板。

包公不仅铁面无私,而且救济灾民,收养孤儿,在当地被人们视为英雄,更是我心中的'偶像。

我们做人不正要像包公那样吗?无独有偶,河南舞钢市八台镇副镇长吕净一,从年开始和曾经一手提拔过他的贪心官李长河较劲。

几年后,尽管恶者最终受到了处罚,但吕净一也丢官、失业、入狱、这些事搞得他家破人亡。

调查他的人都说:“这吕净一真是干净啊。

”甚至同监都感叹:“吕净一在狱中没有叹过气,精神还好,真叫有骨气!”虽然自己落难了,但吕净一对妻子说:“穷时不寻亲,落难不寻友,你要注意不要因我们连累亲友,我们都要谨言慎行。

”包公和吕净一把英雄的赞歌从古唱到了今,唱响了中华大地,唱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堂:他们不循私枉法;他们不为财而所惑;他们刚正;他们坚韧;一身正气直冲云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正义和责任感,更看到了出污泥而不染的勇气和骨气。

我崇拜他们,更坚信自己,将来的自己,一定会成为这样的英雄!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篇2题目: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我心目中的英雄历史人物"的作文,我想写一写我最崇拜的人物——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他出生于陕西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很勇敢聪明。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郑和下西洋》讲述的是明朝时期的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因为他知识渊博,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下西洋》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1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到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沿着非洲东海岸南行,到了南温带,与南极圈纬度只差25度,所以说最早发现南极的人应该是郑和,而且郑和下西洋还有很多神秘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探索,他的精神和大明的国力是我们后世应自豪的。

每次远航船只都在200多艘以上、人数都在27000人以上,规模之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明朝永乐年间经济之强!公元前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大明船队与众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持续二十八年的大规模航海,为维护海上秩序,保护商路畅通,为亚非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是人看到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更是不能不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

虽然时空已经跨越六百年,当我们再次回味起这一伟大的壮举时,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国家,也了解了世界。

历史这样告诉我们:创造和平、安定、友爱的国际环境,应是人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

在2002年出版的畅销书《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中,前英国皇家海军潜水艇指挥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的分队曾经实现环球航行,并早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便已发现美洲和大洋洲的论点。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伦敦的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同时展出一张1763年绘制的附注有永乐16年(1418年)的中国航海地图。

该中国航海地图有详细的航海区域,以及绘画美洲、欧洲、非洲的的轮廓。

除此以外,该图更附有对美洲土著(肤色黑红、头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肤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制品)的描术。

唯一缺憾是该航海地图中没有不列颠岛的记载。

根据该地图的收藏家中国律师刘刚称,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从一个上海商人处购得该地图,并且因为读过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而得知该航海地图的历史重要性及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随着历史的推移,一些名留青史的人物也随之被人们所传颂。

他们不仅有着顶尖的智慧和出色的胆略,更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众多名人中,郑和便是一个被历史所铭记的名字,他通过七次下西洋,让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在海外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重要一笔。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一、谁是郑和郑和,明代成化年间著名航海家、远洋船队司令,他于1368年出生于南京市江宁区,曾被明成祖朱棣封为“三宝太监”之一。

他是下西洋的总统领导大军战功显赫,是一位传奇航海家。

自小年少便成为宫廷太监,19岁即成貂婵翁,当时的性别是不能与外界接触,所以成为太监被视为是一个富有前途的方向。

郑和很年轻就承担起了宫廷内大量重要职务,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和形象。

他聪明过人,勇猛无畏,得到了明朝皇帝的信任和赏识,郑和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一位备受称赞的航海家。

二、每一次下西洋的意义郑和家族是海商。

他们可能属于古代中国海上最具实力的商业家族。

15世纪初,中国交际的中心自东京迁至南京,随后南片鼎盛时代诸多工匠、商人迁入南京;此外,明代政治相对稳定,海盗也稍有影响,中国自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民生也日益富足。

实际上,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十分深远。

他率领中国船队走向亚非欧三洲,为中国的贸易和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第一次下西洋是为了庆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第二次下西洋是为了祭拜在越南领海遭遇海难死去的永乐帝朱棣儿子振荡王;第三次下西洋是为了维护边疆,威慑日本、暴发后的第四次代表了中国向中亚地区开展贸易的决心;第五次下西洋是赴尚比亚为当时的大君波查判司资助,第六次下西洋是为了结盟锡兰(斯里兰卡),其意义更多是为了表达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巨大文化交流,最后一次下西洋则是为了充实明永乐年间的马群和特产等国家财产。

通过这些下西洋,郑和实现了中国、东南亚、印度、非洲、欧洲等地的文化及商业交流,开辟了中国海上贸易之路,此举充分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光辉,在世界海权的声势上更加盛大辉煌。

【历史】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

【历史】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

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六篇】1️⃣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业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少年质子到秦国君主,再到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秦始皇的一生是对“奋斗”二字的最好诠释。

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文化的融合。

然而,他的暴政与焚书坑儒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

秦始皇的陵寝兵马俑,至今仍震撼着世界,成为了他不朽功绩与复杂性格的见证。

2️⃣ 项羽:悲情英雄的末路项羽,西楚霸王,以其勇猛善战、豪情壮志著称。

他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威震四方,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然而,项羽的性格中也不乏骄傲与残暴,这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鸿门宴上的犹豫与妇人之仁,让他失去了除掉刘邦的最佳时机。

乌江自刎,项羽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留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与思考。

3️⃣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的一生,是智慧与忠诚的完美结合。

从隆中对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到赤壁之战中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智谋,再到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壮志未酬,诸葛亮始终坚守着对刘备的承诺与对蜀汉的忠诚。

他的《出师表》更是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忠臣典范。

4️⃣ 武则天:女帝的传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与争议。

从一个宫女到皇后,再到称帝,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手腕,一步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她推行科举制度改革,重用贤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同时,她也因手段狠辣、任用酷吏而饱受诟病。

武则天的统治时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她的一生,是对女性力量与权力欲望的深刻探讨。

5️⃣ 岳飞:精忠报国的典范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勇猛善战,多次击败金军,收复失地。

岳飞的《满江红》更是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与誓死抗敌的决心。

然而,岳飞的忠诚并未得到朝廷的完全信任,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郑和的小故事

郑和的小故事

郑和的小故事郑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冒险。

他率领中国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也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郑和的小故事。

郑和出生在明朝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展现出了对航海的浓厚兴趣。

他聪明机智,勇敢无畏,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水手。

在他十四岁那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郑和的父亲被朱棣任命为宦官,郑和也成为了朱棣的贴身侍从。

1405年,朱棣决定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开辟贸易通道,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郑和的船队由数百艘大型宝船组成,船上装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

他们的目的地是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与当地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郑和的航海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他们要面对海上的风暴、海盗的袭击以及未知的海域。

但是郑和和他的船队始终坚持下去,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

在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与当地的国家建立了友好的贸易关系,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和文化。

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贸易,他还承担着外交使者的角色。

他带着明朝的国书和礼物,访问了许多国家的国王和贵族。

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技术非常感兴趣,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郑和也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带到了世界各地,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郑和的航海活动持续了近三十年,他的船队访问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郑和的航海事业被誉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郑和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勇于探索和冒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郑和面对重重困难和危险,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相信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郑和的航海事业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他的贡献被世界所认可和尊重。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从郑和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开拓未来。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中国拥有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勇敢的精神和对国家和民族的作出杰出贡献而被人们所崇敬和尊重。

这些历史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和时期,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以下将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人物。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仁爱、礼治、道德修养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君子和完善社会伦理道德。

他的学说被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基石之一。

二、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他是楚国人,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多次给予了忠告并劝阻君王不要违背正道。

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阴谋,屈原最终流亡他国并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诗歌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曹操机智勇敢,多才多艺,聪明过人。

他积极参与政治斗争,策划了多场重要战役,成功统一了北方诸侯国的力量。

曹操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的作品《龟虽寿》等被后世誉为文学经典。

曹操的形象在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传颂,被视为智勇兼备的典范。

四、武则天(公元625年-公元705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着中国唐朝延续了15年之久。

武则天智慧过人,政治手腕高超,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提高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水平。

她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文化保护者和赞助者,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武则天的成就为后世统治妇女树立了榜样,也为女性权益和地位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郑和(1371年-1433年)郑和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带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人物形象归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人物形象归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人物形象归类复习安徽省青阳县酉华镇中心小学罗正茂人物形象归类序号人物人物品质1郑成功英勇善战、为民造福、热爱祖国2 肖邦才华横溢、勤奋创作、心系祖国、至死不渝3 廉颇爽直磊落、知错就改、骁勇善战4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5 谭千秋恪尽职守、大爱无私热爱生活爱岗敬业6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临危不惧、以身殉职(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为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7 乔伊、老妇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真情相助8 夏洛蒂姐妹孜孜不倦、坚强不屈、抗争偏见、逆境成才9 霍金不断求索、勇敢顽强、挑战命运、乐观心态10 鲁滨逊机智勇敢、坚强毅力11 姥姥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技艺高超12 牛郎勤劳善良、富有爱心、吃苦耐劳12 织女美丽善良、心灵手巧14 老牛敦厚忠诚、知恩图报、善解人意15 击鼓后生粗犷、豪迈、开放,(“茂腾腾”——健壮、朴实与活力)16青海高原一株柳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不抱怨、不畏怯17 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淳朴热情16 巴金乐于奉献、真情写作、珍惜时间16 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矢志不渝、赤子之心17 詹天佑工作负责、一丝不苟、杰出才能、热爱爱国17 林肯宽容大度、仁爱正义、谦逊朴实、勤劳简朴、不卑不亢18 哥白尼、沈括勤学好问、善于观察人物美誉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维克多·雨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肖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相关人物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史可法刘仁轨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交响乐之父——海顿炸药之父——诺贝尔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世界光纤之父——高锟飞机之父——莱克兄弟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两弹元勋——邓稼先几何之父——欧几里德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用画笔绘画出你心中一位英雄的形象作文

用画笔绘画出你心中一位英雄的形象作文

用画笔绘画出你心中一位英雄的形象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英雄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就用画笔把我心中的英雄形象描绘出来吧!首先,我需要一支毛笔和一张宣纸。

毛笔蘸上浓重的墨汁,先在纸上勾勒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是的,英雄一定很高大,身材挺拔有力,展现出他异于常人的威风和魄力。

接下来,我要画英雄的脸庞。

上挺拔的鼻梁,双眉紧锁,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似乎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睿智。

嘴唇紧紧地抿着,显示出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不移。

脸上有几分狰狞,这正是无数次战斗和磨难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英雄身穿盔甲,手持宝剑。

盔甲闪闪发亮,上面满是痕迹,记录了无数次生死搏斗。

这些伤痕,就像勋章一样,见证了他不畏艰难前仆后继的英勇。

宝剑似乎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当英雄高高举起时,仿佛能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英雄的双脚踏在群山之巅,脚下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这是他征服重重艰难险阻,攻克重重高峰的写照。

他屹立不倒,熊熊烈火也无法将他吓倒!英雄的身后,是一轮灿烂的夕阳。

这夕阳好像在祝福着他,照耀着他前行的路。

是啊,英雄就是这世界上最璀璨的太阳,用勇气和智慧的光芒温暖和启迪着世人。

天边还有几朵洁白的云彩。

这些云代表着英雄高尚纯洁的品德和操守,永不被世俗所污染和玷污。

云彩在微风的吹拂下时而飘忽,时而稳固,就像一个英雄有时也会动摇,但总能坚定自己的信念。

英雄的脚下还有一条湍急的河流。

这条河流暗喻了英雄一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坎坷,汹涌澎湃的河水曾无数次将他席卷、冲垮,但最终他都挺过来了,并且越挫越勇。

这条河流也预示着英雄前路在望,一如这激流东去,永无止境。

最后,为这位英雄添上一个光环吧。

这代表着英雄不朽的精神和崇高的品德,永远闪耀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给世人以力量和希望。

看,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了!他高大威武、刚毅果敢、智勇双全,克服重重困难,终能战胜一切,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世人。

我们都要以英雄为榜样,永不放弃,努力奋斗,去实现理想和抱负!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画笔把一位英雄画出来?我想你们一定很期待这个有趣的任务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心灵之笔,描绘出一位勇敢无畏、正直善良的英雄形象。

中国通史第二十三集:郑和下西洋

中国通史第二十三集:郑和下西洋

中国通史第⼆⼗三集:郑和下西洋第23集:郑和下西洋(上)第23集:郑和下西洋(下)第23集:郑和下西洋南京明城墙⽇出、⽇落,每天在这⾥重复,新⽣、死亡,时时在这⾥上演,光明与⿊暗,狂暴与温柔,怒吼与低吟,⽆数正反相合的元素,在这⾥奇妙的交织,⼤海,神秘莫测,喜怒⽆常,⼤海,让⼈恐惧,⼜令⼈向往。

⾃古以来,中国⼈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次次出海远航,遭遇惊涛骇浪,甚⾄折戟沉沙,沉睡海底,但是,天与海的尽头传来⼀声声召唤,⼀代⼜⼀代先民,继续吟唱这壮美的海之歌。

⼜⼀只船队正在远航,来⾃六百多年前的中国,它即将书写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这只庞⼤船队的领导者名叫郑和。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位传给了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年号建⽂,史称建⽂帝,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长达四年的皇权争夺战⾃此爆发,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名太监为朱棣出⼊战阵,屡建奇功,他就是郑和。

郑和本姓马,明朝初年,明朝军队平定云南,将⼗⼀岁的郑和带到都城南京,成为宦官,后来他被分配到燕王朱棣府中服役。

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郑和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赐姓郑,成为永乐皇帝朱棣最信任的宦官之⼀。

⽑佩琦:他在靖难之役中就表现⾮常勇猛,对于明成祖夺权建⽴了功业,当时就显⽰出了他的才能。

南京明城墙朱元璋平定天下后,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洪武末年,已经是仓禀充实,天下太平,朱棣继位后,这位雄才⼤略的皇帝为明朝定下了明亮的基调,经济增长,⽂化繁荣。

朱棣似乎是⼀个天⽣喜欢宏达计划的⼈,他编纂了⼤部头的古代百科全书《永乐⼤典》,疏浚了⼤运河,建造了世界上最⼤的宫殿群-紫禁城,并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正是永乐皇帝宏⼤叙事中浓墨重彩的⼀部分。

对于下西洋的原因,《明史》中是这样说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中国富强。

⽑佩琦:我们怎么样理解,耀兵异域且⽰中国富强,明成祖交给他的⼀封敕书,这封敕书这样说,要把我的意图向普天下多少讲清楚,我的意图是什么呢,是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照临,霜露所需之处,⼈民⽼幼皆欲遂其⽣业,这是⼀个伟⼤的抱负,也就是说,普天之下,我要让所有的⼈都过上好⽇⼦。

鸣梁海战观后感

鸣梁海战观后感

鸣梁海战观后感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历史剧,《鸣梁海战》在剧中展现了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并以一场生死搏斗的战役为背景,通过人物的情感、智慧与勇气,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智慧。

《鸣梁海战》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4世纪,明朝初年的海盗肆虐,海上贸易困难重重,这对明朝政权的建立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

于是,明朝政权决定派出由郑和率领的舰队,对海上的海盗展开全面剿灭。

电视剧通过翔实的历史背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郑和和他麾下的舰队面对困境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勇气。

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人员,更是文明的使者和个体的英雄。

郑和本人是一位聪明睿智的人,他深知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他领导的舰队也是!他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使船只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在这次海战中,郑和与舰队充分发挥了航海技术和战术的优势,以计谋、策略和协同作战取得了胜利。

电视剧中的鸣梁海战是一场极为激烈的海上战役。

郑和率领的舰队面对着数量庞大的海盗舰队,形势严峻。

然而,郑和和他的船员们并没有被局势所吓倒。

相反,他们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实力和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电视剧中的鸣梁海战一幕令人热血沸腾,郑和的船队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技巧和勇气。

他们克服了困难,通过灵活的协同作战、出其不意的策略让敌人阵脚大乱,最终彻底击败了海盗的侵略,为明朝的航海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鸣梁海战》是一部不仅仅展示了古代航海技术和历史事件的剧集,更是通过智慧、勇气和团队精神,向观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这部剧通过郑和和他麾下的舰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退缩,而是要敢于挑战自我,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它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电视剧中,郑和的船员们无私奉献,相互协作,共同面对挑战。

正是团队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胜利。

《鸣梁海战》所展现的历史事件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我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辉煌,更是激励了当代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200字

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200字

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200字《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篇一郑和啊,那可是个超牛的人物呢!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就像一颗超闪亮的星。

从明朝那会儿出发,带着船队就驶向那茫茫大海,那船队规模,简直大得不像话,像个海上的超级舰队。

他下西洋,有人说就是去显摆明朝的强大,可我觉得也许没那么简单。

也许他就像一个好奇的探险家,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啥样。

他的航行可是促进了好多交流呢。

就像他带着中国的丝绸、瓷器啥的,把这些好东西传播出去,同时也带回来好多外国的新鲜玩意儿。

这就好比一场文化大派对,各国的文化在这个派对里相互碰撞。

不过呢,也有人争议说这花费太大了,可要是不这么做,哪能让那么多国家知道咱中国的厉害呢?要是当时我能在他的船上,那得多酷啊,跟着他在大海上乘风破浪,说不定还能发现个新大陆啥的。

郑和的航行,从历史角度看,不管咋说都是一件超级酷的事儿,对世界的发展肯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篇二郑和下西洋,这事儿在历史上可太有说道了。

我有时候就想啊,他到底为啥要搞这么大的阵仗呢?他那船队,就像一群海上的巨兽,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从历史角度看,他的航行可不光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有人说他是去宣扬国威,嗯,这有点道理。

就像一个土豪拿着自己的宝贝到处给人看,说“看,我家多有钱”。

但我觉得他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也许他是想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呢?这就有点像在大海里捞针了,可他还是带着船队出发了。

他的航行确实让很多地方知道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国。

他把中国的文化、技术啥的就像撒种子一样撒向各地。

不过,他这一趟趟的,花费那可海了去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疯狂地烧钱,就为了一个不太明确的目标。

但反过来说,要是没有他的航行,世界的航海史可能就没那么精彩了。

他就像一个开拓者,在那片蓝色的未知领域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可这脚印背后,是多少人力、物力啊。

哎,这郑和下西洋,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争议满满,但又不能忽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从历史角度评价郑和》篇三郑和,这个名字在历史的课本里可挺显眼的。

长安三万里人物特点

长安三万里人物特点

长安三万里人物特点
《长安三万里》是由郑渊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传奇经历。

在小说中,郑和被描写为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人物:
1. 忠诚奉献:郑和对明朝王朝忠心耿耿,不畏艰险,成功完成了多次使命。

他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威望,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航海事业。

2. 调和包容:郑和是一个具有包容心和谦和态度的人。

他在与各国的交往中,能够以和平、友善的方式处理各类问题,维护了明朝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3. 智勇双全:郑和非常聪明和机智,他在航海中经常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但都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中脱身并取得胜利。

4. 诚实守信:郑和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在航海中始终保持诚实和守信的态度,与各国的贵族和王侯之间建立了一种稳固的信任关系。

综上所述,《长安三万里》中的郑和是一个忠诚、智勇双全、谦和包容、诚实守信的人物。

他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伟大航海家的风采,并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审美和推崇。

小学五年级历史人物

小学五年级历史人物

小学五年级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经历了无数优秀的人物熏陶和影响。

在我们学习的历史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小学五年级学过的一些历史人物。

一、孔子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生于公元前551年,是春秋时期的人物。

孔子提出了“仁爱”和“君子”的概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大学》中的一段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基础,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屈原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公元前340年。

他的代表作《离骚》和《天问》等,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对时事的关切。

屈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最终因不能容忍祖国被侵略而投江自尽。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他的诗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教育。

通过学习他的人物形象和作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三、项羽项羽是中国秦末汉初的重要人物,和刘邦一起推翻了秦朝,并建立了汉朝。

他被视为英雄和民族解放斗士。

项羽勇猛善战,但在战略决策上却有时显得冲动和不稳定。

最终,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失败,最后选择了自刎。

项羽的事迹告诉我们,战争不仅需要勇气和力量,还需要智慧和稳定性。

四、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她在7世纪时成为唐朝的皇帝,统治了中国超过半个世纪。

武则天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提高了社会地位,加强了对外交往,扩大了国土。

她的统治有其争议性,但她在历史上却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女性领导人。

五、郑和郑和是中国古代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他生活在明朝时期,曾领导七次远航,探索了印度洋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的远航活动促进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的航海技术和对外扩张的精神为后来的航海者和探险家们树立了榜样。

以上是我们小学五年级学习的一些历史人物。

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历史的发展演变,培养了解和尊重历史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鄭和下西洋是歷史大事,但是對於此項歷史事件,不同時代的人,認知不同,不同背景的人,認知也不同。

何者為真,何者為實,乃是理解鄭和(下西洋)的基本課題。

茲以時代為序,追溯六百年來世人所認知的種種不同的鄭和的形象,並探討各種形象之特點與因緣。

壹.鄭和的形象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鄭和下西洋是一項歷史事件,但是人們對這項史事的認知或理解,並不是直接觀察其事,而是透過種種的媒材,間接得知此一事件。

回溯各時代的相關史料,可以復原當時的鄭和形象。

人們所以得知的歷史資料,主要有:檔案、碑記、見聞錄、學者著作、文學創作,以及考古出土文物。

這些史料為數不多,但並不單純,見聞錄有的忠實,有的真假雜陳;碑記,有的據實而書,有的別有用心;檔案,真假並見;學者見解有的具有慧眼,有的不免於蒙蔽;文學創作,有的傳達史實,有的另有意圖;考古出土文物,真真假假已經聚訟紛紜;而對於文物的解釋,也是人各一辭。

這些史料,有的十分忠實,有的則帶著一些障礙。

六百年來,各時期的人接觸不同的史料,而得到不同的鄭和形象。

六百年來鄭和形象的變化,歷經六個階段:明初、明中期、明末清初、清中期、清末民國、近二十年。

貳.六百年來的六個階段一.第一階段--- 明代早期1405-1433(明永樂3年—宣德8年),二十八年。

這段期間,留下三種史料:官方檔案,紀事石碑,與下西洋人員的見聞記錄。

1.官方檔案二種,《明實錄》與《衛所武職選薄》。

《明實錄》為明代歷朝帝王的行政紀事,含永樂、宣德期間下西洋活動的記載。

[1]《衛所武職選薄》為明代各朝武職人員的籍貫、階級、參與戰役等紀錄,含若干鄭和下西洋武職人員的檔案。

[2]2.刻文紀事石碑六件a.〈故馬公墓志銘〉,鄭和父親的墓志銘,碑在雲南晉陽,大學士李至剛撰於永樂3年,文曰:「字哈只,姓馬氏,世為雲南昆陽州人……子男二人,長文銘,次和,女四人。

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賜姓鄭,為內官監太監……。

」[3]記載鄭和故里,家世,以及內官監太監職位。

b.〈南京靜海寺殘碑〉,文曰:「一、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清海道。

永樂四年,大船駐于舊港港口,即古之三佛齊。

……首陳祖義、金志名等,于永樂五年七月內回京。

由是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

……國王亞烈苦奈兒謀劫錢糧船隻。

」提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下西洋的年代與事蹟,含舊港陳祖義、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事件,以及船隻類型,船隻大小。

[4]c.婁東劉家港天妃宮〈通番事迹碑〉,文曰:「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餘艘...抵于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餘國,永樂三年...往古里等國...陳祖義...至五年回還。

...永樂十九年,統領舟師遣忽魯謨斯等各國使臣....宣德五年,仍往番國開詔。

」[5]文凡819字,列述六次下西洋年月、所至國家,以及重要事件,立碑於第七次下西洋出發之前。

d.福建長樂天妃行宮〈天妃靈應之記〉碑,文曰:「….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由占城國…古里國、柯枝國,抵于西域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大小凡三十餘國….永樂三年,統領舟師,至古里等國。

時海寇陳祖義…五年回。

……永樂十九年,統領舟師,遣忽魯謨斯等國使臣久侍京師者,悉還本國…宣德六年…駐泊茲港,等侯朔風開洋…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冬吉日…鄭和、王景弘…立石。

」[6]共1177字,內容與前述〈通番事跡碑〉大體相同,唯略增少許資料。

e.泉州聖墓〈鄭和行香碑〉,文曰:「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忽魯謨廝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靈聖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

載永樂15年下西洋之前,鄭和行香於泉州伊斯蘭教聖墓。

f.〈布施錫蘭山佛寺碑〉今存斯里蘭卡哥倫坡博物館,內容略為:「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景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鍚蘭山立佛等寺供養:金…銀紵絲絹織金紵絲寶旛古銅香爐戧金座全古銅花瓶戧金座全黃銅燭臺戧金座全黃銅燈盞金金座全硃紅漆戧金香盒金蓮花香油臘燭檀香…,永樂七年歲次己丑二月甲戌朔日謹施。

[7]碑文以漢文、泰米爾文、波斯文,分別歌頌佛祖、泰米爾神祇、波斯聖者,所列供奉禮品清單,則三種文字內容相同。

此外尚有二碑,見於文獻記載但未見其實物,為〈古里碑〉和〈柯枝碑〉。

[8]3. 馬歡《瀛涯勝覽》隨同鄭和下西洋人員之中,三人記錄見聞成為專書,其中馬歡《瀛涯勝覽》,初稿完成於永樂14年(1416),載所至22國見聞,每國記述約有一千言。

[9]二.第二階段,明代中葉約為宣德九年至嘉靖間(1436-1566),一百三十年間,代表性文獻有七:1.鞏珍《西洋番國志》,宣德9年(1434)完稿,時在下西洋之後一年。

記錄航海所至20國。

2. 費信《星槎勝覽》,正統元年(1436)完成,時在下西洋結束後三年。

載「親監目識之所至」22國,「採輯傳譯之所實」22國。

3.〈周聞墓志銘〉,成化六年(1470)立於太倉。

此件碑文原稱〈明武略將軍太倉衛副千戶尚侯聲遠墓志〉,墓主周聞六使西洋,卒於成化6年(1470)。

銘文主要內容如下:「侯本姓尚氏…合肥人,大父…值元鹿失驅,豪傑蜂起…從征魯蜀,厥績益大,官衡州衛百戶…告替於長子義,改南寧,遽歿於官,無嗣。

侯乃義之同母弟也,于是代焉。

壬午遷太倉,時甫十有八,豐儀瓌碩,老成純雅,識見超卓,上下咸爰羡焉。

永樂己丑命內臣下西洋忽魯謨斯等國,選侯偕行。

癸巳再往…丁酉復命以行…辛丑繼往,而中道取回。

甲辰又往,仁廟詔停止之。

宣德辛亥繼往,更二寒暑而回。

…冒險履危,生還者尠。

侯凡六往…同時受命者皆弗能及也。

」[10]碑文記載周聞六次下西洋,「同時受命者皆弗能及也」,內文詳載六次出洋回洋年代與所至地。

4. 陸容《菽園雜記》,大約成書於成化間(1465-1487),乃後世文人追記前代之事,渉及鄭和下西洋文字有262字,謂永樂七年(1409)九月出發,永樂二十二年(1424)詔書停止。

侯顯同行,出洋凡四十一國。

謂「諸番風俗土產,詳見於太倉費信所上《星槎勝覽》」。

5. 祝允明《前聞記》,大約著作於弘治間(1488-1505),渉及鄭和下西洋文字有402字,提到《瀛涯一覽》、《星槎勝覽》,謂二書記載「異聞」。

主要內容是具體記述宣德五年之航行,謂出使人員有二萬多人,是年閠十二月自龍灣開航;六年二月到長樂,同年十一月再從長樂出發,十二月到占城,七年正月啟航。

接著記述航海所經歷各地名稱和年月日。

宣德七年十二月到達最航點,魯乙忽謨斯,八年二月回航,是年六月回到太倉。

船號有清和、惠康、長寧、安濟、清遠等;船名有大八櫓、二八櫓等。

[11]6.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成書於正德十五年(1520),渉及鄭和下西洋文字,有474字,見于該書自序。

略謂,永樂、宣德間,鄭和出訪各國,侯顯、馬歡從行,發自福州五虎門,往復幾三十年,至二十餘國,近者占城,遠至天方。

提到三本著作《星槎》、《瀛涯》、《鍼位》。

[12]7.錢穀《吳都文粹續集》,成書於嘉靖間(1522-1566),是書卷二十八〈道觀〉著錄太倉〈通番事迹碑〉,內文約八百字,記述鄭和七次下西洋歷史次航行之年代,所至三十餘地點之名稱,以及六次六西洋重大事件。

三.第三階段,明未清初大約為萬曆到乾隆初(1573-1739),有167年。

代表性文獻有六:1.嚴從簡《殊域周咨錄》,成書於萬曆十一年(1583),其書卷八〈瑣里、古里〉條,將近兩百字的記載,記述一件奇特之事--- 成化間詔索鄭和出洋水程,車駕郎中劉大夏匿之,兵部尚書入庫檢索不得,大夏曰「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

此特一敝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

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無哉?」[13]2.《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羅懋登著,成書於萬曆25年(1597),是大部頭的章回小說,共有一百回,一般版本的總頁數達一千餘頁。

是書大談神仙妖魔之事,從三教教主談到天師與邪魔鬥法,中間穿插鄭和下西洋故事。

書中顯示,鄭和下西洋始於永樂7年,至永樂14年返國,僅此一次,前後七年,到訪三十九國,取回許多寶物。

書中並詳述鄭和寶船長四十四丈;除了寶船,尚有馬船、水船、糧船、座船、戰船;航行之時,船隻排列編組,形如燕子展翼,利於自衛和作戰。

對於鄭和航行的許多細部描寫,為他書所未見。

[14]3.〈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收於茅元儀《武備志》卷二百四十。

《武備志》天啟年聞成書,崇禎元年(1628)年進呈。

此圖共二十頁,另有序一頁。

圖繪內容起自南京寶船廠,直到木骨都束、忽魯謨斯,圖之首頁有序文,八行文字共一百四十二字,其結語稱「內豎鄭和,亦不辱命焉,其圖列道里國土,詳而不誣,載以昭來世,志武功也。

」[15]4. 尹守衡《明史竊》,明崇禎間成書,卷25〈宦官傳〉提到若干宦官事蹟,但未標示宦官姓名於篇目或篇首,行中之中述及鄭和,謂「欲蹤跡(建文君)…(永樂)四年…帥舟師三萬人…賚西洋…三十餘國,威宣海外,一破國都再虜逆命王,一禽大盜酋,所至國納歀朝貢,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是內臣之專征閫外,自和始也。

」[16]5. 傅維麟《明書》,清順治間成書。

其書卷158,159〈宦官傳〉介紹宦官二十五人,鄭和列於第三位,謂「兩奉敕駕海舶入西洋封諸夷國…人稱三寶太監…蹤跡建文。

凡至其國,皆圖其山川城郭,條其風俗物產歸成帙以進…」[17]6.《明史》,成書於乾隆四年,卷304〈宦官傳〉介紹眾宦官,鄭和列於首位,列數七次下西洋,盡數所至海外三十多國,並列舉鄭和之大功:戮舊港酋長陳祖義,俘錫蘭國王亞烈若奈兒,俘蘇門答剌王子蘇幹剌,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

謂「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夸外番…為明初盛事。

」[18]四.第四階段,清代中期約為乾隆初至同治間(1740-1874),135年。

這段期間,未見新的史料出現,也未見有關鄭和的論述。

五.第五階段,清末至1970光緒元年(1875)到1970,95年間,研究風氣甚熾。

1875年英人梅輝立,開風氣之先,以現代學術方法發現並研究鄭和,發表專文〈十五世紀中國人在印度洋的探險〉。

[19]其後,歐美學者持續研究此一課題。

兩年後,格倫威爾德(W. P. Goeneveldt)有研究專文,十年後菲利浦(Philipps)陸續發表三文,含蓋十分重要的〈鄭和航海圖〉、《瀛涯勝覽校注》。

進入二十世紀,歐美學者研究不輟,夏德(F. Hirth)、羅克希爾(Rockhill)等人有重要著作。

進入三十年代,荷人兌溫達(J.J.J. Duyvendak),法人伯希和(P. Pelliot)著作最多,研究深入,影響深遠。

[20]漢學家的研究風氣,到1970年出現集大成的著作,作表作為英人米勒士《英譯馮承鈞〈瀛涯勝覽校注〉》[21]。

清代中期以後,中國學者談論鄭和,首見於1903年〈支那航海家鄭和傳〉,而後1905年梁啟超發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