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山水画的意境》教案(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山水画的意境》教案(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山水画的意境》教案(内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欣赏自然之美。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独特的意境。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对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欣赏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独特的意境,学会欣赏山水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山水画的美丽与意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独特的意境。

2.难点:学会欣赏山水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山水画的相关图片、画作,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分析。

2.准备与山水画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3.准备与山水画欣赏相关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美丽与意境,激发他们对山水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其独特的意境,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与山水画欣赏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山水画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出中心论
【灵魂】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点。
作者开宗明义,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
地阐述了意境之于山水画的关键作用。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用横线划出相关
语句。
第1页共6页
(1)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 默 读 课 把握核心
写情。
文,用横 概念。
(2)为什么要讲究意境?
明确:意匠。
什么是意匠?意境和意匠有什么关系?
从最后两段圈画相关语句。
明确: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
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画画要有意境,否
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
把握核心
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
概念之间
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一定要苦心
的关系。
经营意匠。
【夔.门】kuí,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 塘峡之西门,是四川名胜之一。
第 10 段引用杜甫的两句话,充当道理论 据,点明诗人创作不但要有意境还要有意匠, 诗文创作构思布局要苦心研究,“语不惊人死 不休”,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教师小结: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时,先 明确论证方法,再概括实例,最后点明论证观 点及表达效果,这样答题才能规范完整。
古典诗词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诗词有了 阔……
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诗画同源,山水画
与意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李可染先生所写的文艺论文《山水
画的意境》去一探究竟。
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板书题目作者。
明确学习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 学生齐读 目标和重
系,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
四、归纳整理,梳理思路 1.方法指导: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文文字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易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山水画的认知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水画意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水画意境,欣赏山水画的美。

2.难点:深入体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山水画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2.讨论法:教师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水画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名作品。

2.素材:收集相关的山水画作品,用于课堂欣赏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学生边听边欣赏课件中的山水画作品,感受文字和画面的结合。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水画意境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布局、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述方法,尝试自己描绘出作品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色彩等基本技法。

- 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山水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色彩等基本技法。

- 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历程等。

- 讲解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色彩等基本技法。

- 讲解山水画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2. 演示法 - 教师现场示范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构图、笔墨、色彩等。

- 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山水画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内涵。

- 组织学生讨论山水画作品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4. 实践法 - 安排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部分 - 播放一段山水画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 提问学生对山水画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部分 - 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笔墨、色彩等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意境和氛围的绘画形式。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3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一一、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

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

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

学以致用。

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

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

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

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一. 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的第14课,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进而领会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对中国山水画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山水画的意境理解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境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山水画的意境,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境之美。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境之美。

2.欣赏法: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分析其意境。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山水画,体验意境之美。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山水画作品和资料;准备画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准备画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意境之美,让学生对山水画有初步的认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 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 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2.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略文章以古诗词为例指导读者鉴赏山水画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山水画。

从这些画中,你能体会到山水画的意境吗?什么是意境?如何才能获得意境呢?让我们走进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来找找答案吧!【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李可染画作欣赏【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略有改动。

李可染的山水画创作,经历了一个由“写实”到“写意",由“写生”到“创作",由“写境”到“造境"的发展历程。

1954年,李可染开始了写生之路,为变革山水画而进行探索。

他提出“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主张,这里的“魂”就是他在《山水画的意境》中所强调的意境。

课文节选自《漫谈山水画》一文。

该文是孙美兰(李可染的弟子)根据李可染的讲课笔记整理的,最初发表于《美术》1959年第5期。

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

【文学常识】山水画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文体知识】文艺评论文属于特殊议论文,它既有普通议论文的论说性,又有艺术性。

作者的观点、结论,往往是在对实例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的。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画的定义和特点。

2. 理解山水画传递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欣赏山水画作品,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展示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准备画笔、水彩颜料和画纸。

3. 课堂活动所需的板书或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或屏幕上展示一幅山水画作品,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你们对山水画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山水画有什么特点?讲解(15分钟)1. 定义山水画:山水画是一种以山、水、云、石等自然景物为主题的绘画艺术形式。

2. 山水画的特点:a. 以自然景物为主题,强调自然美。

b. 追求意境,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力。

c. 运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和构图手法。

欣赏(20分钟)展示几幅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画作中传递出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每幅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创作(40分钟)1. 给学生分发画纸、画笔和颜料。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作品,尝试用水彩颜料进行模仿或创作。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

让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笔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展示与评价(2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和建议。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山水画作品所传递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多欣赏和创作山水画,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山水画作品,并说明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他们继续欣赏和研究山水画作品,积累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情感体验。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山水画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演示,以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技法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观摩更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3. 开展山水画比赛或展览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并与他人交流。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了解山水画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山水画的构图和基本技法;3.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山水画的定义和特点;2.山水画的构图要素;3.山水画的绘制技法;4.山水画的名家作品欣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山水画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并观赏几幅经典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和意境。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要素(15分钟)分析山水画中的物象、组合、平衡和整体气象等构图要素,解释它们对山水画意境的影响。

同时,以示范作品为例,详细解说构图要素的具体应用方法。

3.山水画的绘制技法(30分钟)介绍山水画的常用绘画技法,如线条运用、墨色运用、创造亮点等。

并结合实例示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法的运用方法。

4.学生练习绘制山水画(4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到的山水画绘制技法,自主选择山水画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5.作品欣赏和评价(1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估:1.综合评价学生的作品:根据作品的构图、技法运用和整体效果进行评价;2.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3.以小组形式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

选取几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五、教学延伸:1.拓展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山水画名家作品,培养对不同风格山水画的鉴赏能力;2.参观画展或美术馆:组织学生参观山水画专题展览或美术馆,亲身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艺术魅力;3.继续练习和创作: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创作,通过多次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六、教学资源:1.山水画名家作品图片;2.绘画工具和材料(纸张、墨、颜料、画刷等);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山水画相关图片和资料。

教学设计结束。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详细描述
分析山水画中常见的意境类型,如雄 浑、秀丽、幽深等。探讨山水画如何 通过构图、笔墨运用和色彩搭配来表 现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山水画的创作技巧
总结词
学习并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详细描述
介绍山水画的创作步骤,包括构思、构图、笔墨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创作一幅具有意境的山水画 。
内容深度
对于每个知识点,是否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析, 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 求。
与实际结合
教学内容是否与实际的山 水画创作、鉴赏相结合, 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 用。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多样性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讲解、示范、小组讨 论、个人练习等。
学生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 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02 教学内容
山水画的基本概念
总结词
理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 基本特点。
详细描述
介绍山水画的起源,阐述其在中 国绘画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 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包括构图、 笔墨、色彩等方面的表现。
山水画的意境表现
总结词
掌握山水画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
详细描述: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背景和基础知识。同时, 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营造等方面的技巧。
巩固练习
总结词:实践操作
详细描述:布置一些山水画创作或临摹的练习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发 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尝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教学设计
7.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山水画教学的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山水画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学生在深入理解和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进行《山水画的意境》这一章节的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重难点三:个性化教学与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学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设想: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富有山水画意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山水画产生好奇心。
2.新课导入: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山水画的意境表现,让学生对山水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示范讲解:教师现受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4.鉴于学生在性格、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山水画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山水画基本知识的掌握。由于山水画涉及的技法、历史背景等方面较为丰富,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4版部编九下语文教案14课《山水画的意境》

2024版部编九下语文教案14课《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文章内容概述
01
阐述山水画的意境概念和内涵
文章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山水画的意境,强调了意境在山水画中的重要地
位,是画家通过笔墨、构图等手段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02 03
分析山水画意境的创造方法
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山水画家是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感悟生活、运用 笔墨技巧等方法来创造意境的,包括了对景写生、意象造型、笔墨语言 等方面的探讨。
山水画创作基本步骤演示
01
02
03
04
观察与构思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山水,了解 山水的形态、色彩和光影变化,
构思画面的主题和意境。
构图与布局
指导学生运用散点透视、高远 法等构图方法,合理安排画面
的远近、高低、虚实关系。
勾勒与皴擦
示范山石的勾勒和皴擦技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笔法和墨色的
表现效果。
点染与设色
这句话说明了山水画家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要运用艺术手段 对自然进行加工和提炼,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通过点、线、面的…
这句话阐述了笔墨在山水画意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画家是如何运用笔墨技巧来 表现自然景物和创造艺术形象的。
03 山水画技法与意 境表现
举例说明山水画意境的多样性
文章通过举例不同山水画家的作品,展示了山水画意境的多样性,说明 了不同画家在意境创造上的差异和个性。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先总述山水画的意境概念和内涵,
然后分别阐述意境的创造方法和 多样性,最后再总结全文。
逻辑严密
文章在阐述山水画意境的过程中, 逻辑严密,层层深入,从概念到方 法再到实例,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 地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教案第1 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

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

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

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1)字音惆怅(chang)真挚(zhi)渲染(xuan)胸有成竹(xiōng)朝朝暮暮(mu)浮光掠影(yǐng)(2)词义【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第二部分(5~10):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教案标题:山水画的意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理解山水画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山水画的意境。

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准备:1. 展示山水画的图片、书籍和视频资源。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3. 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整洁,有足够的光线。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元素和表现手法。

2. 提问学生对于山水画的印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中国山水画、日本水墨画等。

2. 解释山水画的特点,如追求意境、注重构图和笔墨的运用等。

示范与实践:1. 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解读其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主题,并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3. 演示不同的绘画技法,如水墨渲染、干笔勾勒等,让学生尝试运用。

创作与分享:1.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山水画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3.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山水画艺术家或艺术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示范与实践、创作与分享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和评价环节,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山水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山水画有初步的了解。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山水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山水画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山水画的画面和表现形式。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山水画吗?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山水画的意境。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意境深远、笔墨精妙、构图巧妙等。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勾、皴、擦、染、点等。

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包括:写实、写意、工笔等。

教师强调山水画的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通过笔墨、构图等手段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和思想。

1. 2. 3. 1. 2. 1. 2. 3. 4. 5. 1. ◦ ◦ ◦ 2. ◦ ▪ ▪ ◦ ▪ ▪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14部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精品教案

14部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精品教案

14部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精品教案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部编九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中,有一篇关于山水画的文章《山水画的意境》,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特点、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构图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山水画时能深入体会其意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呈现题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

2.阅读指导:(1)师生共同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师生一起讨论以下问题:a.什么是山水画?它具有哪些特点?b.为什么山水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c.山水画有哪些意境?如何表现这些意境?3.听音指导:(1)播放一段山水画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2)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完背景音乐后,让他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观察指导:(1)呈现几幅山水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其中的意境。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描述其中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5.体验指导:(1)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一位山水画家,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山水意境。

(2)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6.总结指导:(1)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山水画的特点是什么?b.山水画的意境有哪些?如何表现这些意境?(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课堂延伸:1.展示名家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山水画的魅力。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山水画的意境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意境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具有个性化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重点:1.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

2.山水画意境的感知和表现方法。

3.水墨画技法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1.学生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和表现。

2.学生对水墨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图片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对山水画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山水画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内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背景和内涵。

2.教师讲解山水画意境的感知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解读山水画的意境。

三、技法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皴、点、染等,并示范操作。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技法的运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水墨画技法能力。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水墨画技法创作具有个性化意境的山水画作品。

2.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意境表达。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回顾山水画的意境和技法。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山水画展览,深入了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邀请山水画艺术家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水墨画技法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课题
我要讲的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山水画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山水华作品的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了解山石、树木、云水的构图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初步认识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画山水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古代、近现代山水画作品和学习山水画基本画法和教师对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的示范,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观察和描绘方法,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不同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质,创作方法笔墨的运用产生切实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对中国山水画已经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艺术是画家通过山水画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感悟自然,表达对祖国、家乡和山川造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1)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山水画,练习山
石树云以及水的画法,重视实践性。

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神韵,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意境表达。

(2)难点:是对手山水画不同表现方法的认识,学习山石、树、云、水的基本画法,并对所学技法加以运用表现,注重在中国画的表现上讲究章法、笔墨、造型及意境。

这样确立重难点的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情趣,以及学生在本课中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简单形象的描绘,提高对中国山水画的观赏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对家乡山川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加倍真爱民族艺术。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演示教学法
3、观察启示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程序如下:(2个课时80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关于山水画的视频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2、赏析图片,讲解教学内容。

(10分钟)
赏析:赏析古代及近现代画家描绘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探究:(图片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学生总结:(1)中国山水画通常离不开树、石、云、水等景物。

(2)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山水画中笔墨神韵,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3、教师示范山水画基本表现技法(10分钟)
教师运用勾、皴、檫、点、染表现山石结构。

4、教师运用讲述法讲解山水画的章法、笔墨、意境。

(10
分钟)
5、学生练习、老师指导(15分钟)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
水画。

学生练习勾皴擦点燃的表现技法及章法,笔墨意境的运用,教师在旁指导。

6、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20分钟)
运用前面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法,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水画。

7、交流评价,展示自我。

(10分钟)
学生互相评价并欣赏作品。

五、板书设计
板书知识结构:
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山水云的基本技法—五种基本技法—
勾、
| | 皴、擦、点、染作画步骤笔法、墨法
| |
勾、皴、擦、点、染勾、皴、擦、点、染
| 积墨、泼墨、破墨
山水画技法的基本要点
六、教学反思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增加文化内涵。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

思效:教师作出的合理评价获得了学生的信赖,更加促进了以后美术课的学习,了解了一些只能过过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技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思得: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国粹的了解和认识。

思失:没有加强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是没有做太多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思改:(1)在上课时注重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2)注重角色互换,拉进师生距离,不让学生产生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中
王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