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材料的研究

合集下载

压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压电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当施加电场或机械应力时,可以产生电荷分布和电位变化。

这种材料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超声波、微机械系统、压力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等等。

本文将讨论压电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第一部分:压电材料的性能1.1 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压电材料的最基本性质。

当压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电极化现象,使得材料上出现电荷分布的变化,从而导致材料内部产生电位差,这个过程就是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压电材料最重要的特性,它决定了压电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性能。

通常,压电材料的压电系数越大,其应用范围就越广泛,性能就越好。

1.2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主要反应了材料内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磁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能力。

介电常数越大,材料对电场的响应就越明显,从而压电效应也越强。

1.3 稳定性和耐久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压电材料的重要性能,它决定了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压电材料通常在高温、高湿和高电压条件下工作,所以需要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潮和耐压性能,以保证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二部分:压电材料的应用2.1 超声波压电材料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超声波,它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无损检测和水下探测等领域。

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振动产生的,可以传播到大约1000米远的距离,而且能够穿透许多材料,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2 微机械系统微机械系统是将微小的压电材料组成器件,用于制造微型和纳米尺度的机械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应用于MEMS(微型电子机械系统)和NEMS(纳米尺度机械系统)。

2.3 压力传感器压电材料也可以应用于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观察压电晶体的厚度变化来检测压力变化,从而提供对压力变化的感知。

这种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监测许多物理量,例如气压、水压、重力等等。

2.4 无线传感器压电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无线传感器,通过材料压电效应产生的信号来进行能量收集,并通过改变压电效应值来发送信息,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的运作。

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技术可以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测量和监测的功能。

而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压电材料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反应速度,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一、压电材料的基本原理压电材料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在受到外界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产生电势。

压电效应是由于晶格结构不对称引起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导致晶格产生形变,从而改变其电极化程度,引起电荷的分布和电势的产生。

由于压电材料具有这种特殊的物理特性,因此在传感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的应用1.压力传感器压电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压力和力量的装置,可以将受力产生的微小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压电材料作为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以感知压力的大小和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常用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工厂和汽车等领域。

2.加速度传感器压电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物体加速度的装置,可以检测出物体在三个空间维度的加速度情况。

压电材料作为加速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以感知物体的突然运动和停止,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常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导航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3.声波传感器压电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声波传感器。

声波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声波强度和频率的装置,可以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压电材料作为声波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以感知声波的振动和压缩,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常用于环境监测、声学研究和音频设备等领域。

4.温度传感器压电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温度的装置,可以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压电材料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以感知物体的热扩张和热收缩,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常用于医疗设备、温控设备和热力学研究等领域。

三、压电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尽管压电材料在传感技术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一、概述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功能材料,它们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自1880年居里兄弟发现压电效应以来,压电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就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深入到众多领域,如传感器、换能器、振动控制、声波探测、生物医学等。

在压电材料的研究方面,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型压电材料,优化其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

目前,压电材料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等领域。

这些新型压电材料在压电常数、介电常数、机械品质因数等关键指标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压电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应用方面,压电材料在传感器和换能器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例如,压电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压力、加速度、振动等物理量,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环境监测等领域。

压电换能器则可用于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广泛应用于声呐、超声检测、通信等领域。

压电材料在振动控制、声波探测、生物医学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压电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1. 压电材料的定义与特性压电材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具有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

这类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反之,当压电材料置于电场中时,材料会发生形变,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传感器、换能器、振动控制等。

压电材料的特性主要包括压电常数、介电常数、机械品质因数等。

压电常数反映了材料的压电效应强弱,是衡量压电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介电常数则描述了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荷存储能力。

机械品质因数则反映了材料在振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情况。

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正在成为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

同样,压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纳米压电材料作为新颖的功能材料,因为其具有压电效应和尺寸效应的特殊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

一、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1. 硅基纳米压电材料以硅为基础的压电材料因其强的压电效应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成为了广泛研究的对象。

基于硅基压电材料的纳米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等技术来制备。

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通过微影技术、等离子体蚀刻、光刻等技术来制备硅基纳米压电材料。

2. 有机基纳米压电材料相比于硅基压电材料,有机基压电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更加成熟,应用更加广泛。

基于有机材料的纳米压电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的纳米薄膜制备技术和自下而上的化学合成技术。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引入压电材料基组成的分子,在化合物层面上调控微观结构,实现有机基纳米压电材料的制备。

二、纳米压电材料的应用研究1. 生物医学应用纳米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尺寸效应,因此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物医学领域是纳米压电材料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利用纳米压电材料的良好的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制备出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探针、智能药物等医疗设备,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2. 环境监测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污染监测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纳米压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可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利用纳米压电材料来制备环境传感器,监测大气、水体等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化学物质等,以保障环境质量。

3. 智能电子应用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需求日益增加。

纳米压电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可以被用于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中。

例如可嵌入人体的智能假肢等医疗设备,还可以应用于电子纸、柔性电路等领域。

4. 能源领域应用纳米压电材料在光转换、能量收纳、能量存储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物理性质的材料,它们能在机械应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或者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形变。

这一特性使得压电材料在众多领域,如传感器、执行器、能量转换和收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压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回顾压电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性质,包括压电效应的起源、压电常数等关键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压电材料的主要类型,如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等,介绍它们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压电材料在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的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压电材料如何被用于制作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振动能量收集器等设备,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我们还将关注压电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压电发电和压电储能等。

我们将展望压电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新型压电材料的开发、性能优化以及新应用场景的拓展等问题,并探讨压电材料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压电材料研究和应用现状的概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压电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特殊材料,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多种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将压电材料分为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三大类。

压电晶体:压电晶体是最早发现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如石英晶体。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高精度测量、振荡器、滤波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晶体材料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是通过一定的陶瓷工艺制备而成的压电材料,如铅锆钛酸盐(PZT)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因此在传感器、执行器、换能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新压电材料的研究发展ppt课件

最新压电材料的研究发展ppt课件
在航天领域,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陀螺,是在 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的“舵”。依 靠“舵”,航天器和人造卫星,才能保证其既 定的方位和航线。传统的机械陀螺,寿命短, 精度差,灵敏度也低,不能很好满足航天器和 卫星系统的要求。而小巧玲珑的压电陀螺灵敏 度高,可靠性好。
在潜入深海的潜艇上,都装有人称水下侦察兵 的声纳系统。它是水下导航、通讯、侦察敌舰、 清扫敌布水雷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也是开发海 洋资源的有力工具,它可以探测鱼群、勘查海 底地形地貌等。在这种声纳系统中,有一双明 亮的“眼睛”——压电陶瓷水声换能器。当水 声换能器发射出的声信号碰到一个目标后就会 产生反射信号,这个反射信号被另一个接收型 水声换能器所接收,于是,就发现了目标。目 前,压电陶瓷是制作水声换能器的最佳材料之 一。
目录
一:压电材料分类 二:压电材料简要发展历史 三:压电材料的功能应用和实际应用 四:压电陶瓷—信息时代的新型材料 五:目前国内外压电材料的开发和研究热

二:压电材料简要发展历史
1,1880 年,居里兄弟发现了石英晶体存 在压电效应后使得压电学成为现代科学与 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
近年来,人们用细晶粒压电陶瓷进行了切割研 磨研究,并制作了一些高频换能器、微致动器 及薄型蜂鸣器(瓷片20 ~ 30μm 厚),证明 了细晶粒压电陶瓷的优越性。随着纳米技术的 发展,细晶粒压电陶瓷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仍 是近期的热点。
7 无铅压电陶瓷
目前所用的压电陶瓷绝大部分为铅基压电陶瓷。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发展环境协调性材料(绿色材料)及 技术是材料发展的趋势之一。
目前对BaTiO3、钛酸铋钠(BNT)、铋层状结 构以及铌酸盐四大类无铅压电陶瓷体系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与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与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与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1. 引言能源收集与存储问题在当代社会中备受关注,寻找可持续且高效的能源收集和储存方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压电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功能材料,在能源领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与储存领域的应用研究。

2. 压电材料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一种体积效应,即在施加压力或应变时,产生电荷偏移的现象。

这种效应可以由压电材料表现出来,其中包括压电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

在受到外力刺激时,压电材料内部的极性分子会发生形变,从而引发电荷的分离。

这种电荷分离过程可通过采集电荷来收集能量,或者通过施加电场来储存电荷。

3. 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中的应用压电材料在能源收集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3.1 压电发电器压电发电器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机械压力或振动产生电荷。

这种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境能量的收集,如步行或运动中的压力、汽车行驶中的震动等。

压电发电器可用于供电感应器、移动设备充电,以及低功率电子器件的供电等。

3.2 压电传感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使其具备了敏感感应机械变形的能力。

因此,它们常用于压力、力量和振动等参数的传感器。

通过将压电材料制成传感器,可以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外界力的测量与分析。

这种技术在能源收集中的应用广泛,例如使用压电材料传感器收集水流压力产生的能量。

4. 压电材料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4.1 压电储能器压电材料可以作为储能器件,用于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

通过施加电场,压电材料可将电荷储存起来,形成能够供电的系统。

在能源储存中,压电储能器被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电路保护以及电力管理系统中。

4.2 压电储能装置的创新应用近年来,根据压电效应的特性,研究人员也在压电材料上探索新的能源存储方式。

例如,使用压电材料嵌入到电容器中,将电荷存储在压电材料的背景极化中,以实现高密度的储能。

5. 压电材料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压电材料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也颇具潜力。

材料压电性能的提升研究

材料压电性能的提升研究

材料压电性能的提升研究引言: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材料,以提高性能和应用范围。

压电材料是其中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即在施加压力时产生电荷分布不均,从而产生电位差。

压电材料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一、结构调控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控压电材料的结构,可以对其压电性能进行改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引入微纳结构,如纳米颗粒、纳米线等,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

增加比表面积可提高材料的电荷分布不均性,从而增强压电效应。

此外,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界面结构等也可以改善压电效应。

二、添加杂质杂质的添加是提升材料压电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添加适量的杂质可改变材料的电荷分布,从而增强压电效应。

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元素或化合物来改变材料的晶格结构,进而提升其压电性能。

此外,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也被发现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压电性能。

三、控制制备工艺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压电性能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合成温度、时间,以及其他工艺参数,调控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等,从而改变其压电性能。

例如,采用特定的烧结工艺可以增加晶界的数量及其柔韧性,并提高材料的电荷分布不均性,从而增强压电效应。

四、新型材料的研发除了对现有材料的改进研究,科学家们还不断探索新型压电材料。

例如,钙钛矿型压电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压电性能和光学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此外,二维材料、混合框架材料等也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研发新型材料,能够进一步提升压电效应,使压电材料在能源、传感器、储存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材料压电性能的提升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结构调控、添加杂质、控制制备工艺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压电材料的性能,拓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压电材料将会在能源转换、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引言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当外界施加力或压力时,会发生电荷分离,从而产生电势差和电场。

其应用广泛,涉及到传感、控制、电信、声纳等多个领域。

压电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是压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压电材料分类压电材料根据其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可分为无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和生物压电材料三类。

1. 无机压电材料无机压电材料是指无机材料中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主要包括晶体和陶瓷两种,如晶体硅、石英、铁电体等。

2. 有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指的是含有分子内部电荷重新分布结构的有机物质,如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3. 生物压电材料生物压电材料是指生物体中具有压电效应的物质,如一些骨骼、牙齿、肌肉等。

三、压电材料制备压电材料的制备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种制备方式,都离不开材料的前处理、原料选择、合成方法、加工工艺等环节。

1. 前处理前处理主要包括清洗、烘干、研磨等工序。

清洁表面是保证良好结晶的重要因素,烘干则有助于去除水分和有机物质。

此外,研磨可使得材料更加均匀分散,有利于标准样品的制备。

2. 原料选择原料的选择对于材料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无机压电材料而言,一般选择具有极性化学键的物质作为原料,如硅酸盐等;有机压电材料中,聚偏氟乙烯等共价键较强、极性较大的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电致伸缩性能。

3. 合成方法合成方法也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无机压电材料主要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等方法得到。

有机压电材料的合成则更加复杂,如聚合物的化学氧化法、分子印迹法等。

4. 加工工艺材料的加工和制备一样,对于材料性能也有巨大的影响。

无机压电材料一般采用直接烧结、热压等方法进行加工。

有机压电材料则需要通过拉伸、涂覆等方法进行加工。

四、压电材料性能研究压电材料的性能研究是压电技术的关键,其中包括对压电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介电性质、热学等性质进行研究。

1. 电致伸缩性能电致伸缩性是压电材料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通常使用压电常数来表示。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压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传感器、驱动器、定位器等领域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增加,压电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压电材料的制备过程和应用研究。

一、压电材料的制备压电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工制备,另一类是化学合成。

手工制备的压电材料主要是靠人工切割和打磨晶体得到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于所有材料,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

化学合成的压电材料是利用化学成分进行制备的,工艺简单、成本低,但适用性相对较差。

化学合成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固相反应和水热合成。

固相反应是指将粉末压缩形成块状后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晶体。

水热合成是指将试剂在高温高压水溶液中进行反应并生成晶体。

两种方法都能制备出良好的压电材料,但水热合成的晶体性能更加优越,且单晶生长更容易,因此水热合成方法在压电材料制备中被广泛使用。

二、压电材料的应用研究1. 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主要包括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

电感式传感器是将压电材料转化为电感器进行测量,通常用于压力和重量等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电容变化量进行测量,通常用于温度和湿度等测量。

2. 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是一种通过压电效应实现物理振动的材料。

它可以应用于音频设备、电机、超声波器等领域。

压电陶瓷可以在电压驱动下实现高振动速度和大振幅,具有高效和高准确性的优点。

3. 压电发电压电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发电领域。

将压电陶瓷拉伸或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势差,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利用这种效应制成压电陶瓷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高效、长寿命等优点。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多地被应用于环保能源、航天航空等领域。

4. 压电振荡器压电振荡器是一种将机械振荡转化为电能的材料。

压电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晶体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振动,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电势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压电研究背景分析报告

压电研究背景分析报告

压电研究背景分析报告压电材料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材料。

它具有压电效应,即当被施加压力或形变时会产生电荷分离和极化现象。

因此,压电材料被广泛用于传感器、机械振动能量的收集与转化以及电子设备中。

压电材料的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压电材料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

当时,科学家发现在某些晶体(例如石英、钒酸锂等)中,当施加压力或形变时会产生电荷分离和极化,这就是压电效应。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这种特殊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这些早期的研究为后来压电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压电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

在20世纪,科学家们不仅发现了新的压电材料(例如压电陶瓷、压电聚合物等),而且提出了更为准确的压电效应的描述理论。

他们研究了压电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为压电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压电材料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发展。

从声音传感器到高精度定位器,从微波发生器到压电转换装置,压电材料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电子设备中,压电材料被广泛用于声表面波器件、微型加速度计、壁压传感器等。

同时,压电材料的研究也催生了新的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手表、电子琴等,这些产品中都采用了压电材料。

最后,压电材料的研究目前仍在不断进展。

科学家们正在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他们致力于研究新型的压电材料,设计新的压电装置和器件,以及寻找更合适的工艺和生产方法来制备压电材料。

总的来说,压电材料的研究背景分析可以从其起源、发展和应用领域来进行。

这些研究为压电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压电材料的研究将继续为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创新做出贡献。

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研究

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研究

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研究压电效应是指压电材料在受到机械力或应变时会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并且在施加电场时会发生机械位移。

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换能器、震荡器和谐振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研究。

一、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压电效应是一种电-机耦合效应,即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基于晶格结构的不对称性,当材料受到机械应变时,正或负的电荷会在晶格中重新分布,从而产生电势差。

在施加电场时,这些电荷会发生位移,导致材料发生机械变形。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常见的压电材料包括无机压电材料和有机压电材料。

无机压电材料如石英、硅酸锂等具有优异的电-机性能,适用于高精度的应用。

有机压电材料如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亚胺(PI)等则具有较高的柔性和可塑性,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压电效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 实验方法压电效应的研究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手段来进行验证。

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震荡法、谐振法、压电测试、电压-位移测试等。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直接测量和分析压电材料的压电性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2. 理论模型为了深入理解和解释压电效应的原理,研究人员发展了各种理论模型。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等效电路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可以模拟压电材料的电-机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模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应力分布,从而揭示压电效应的微观机制。

四、压电效应的应用1. 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来检测和测量机械应变或压力的装置。

其原理是将压电材料与机械结构相结合,当受到机械应变或压力时,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荷变化可以被检测到并用于信号采集和处理。

2. 压电换能器压电换能器是利用压电效应实现电-机能量转换的装置。

常见的压电换能器包括声波发生器、声波检测器和压电振动器等。

通过施加电场或机械应变,压电换能器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一章压电材料的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材料特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压电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功能材料,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它具有使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能力,被广泛运用于声波发生器、振动器、压电陶瓷晶振、光纤通信以及多种传感器中。

本文主要围绕压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展开,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压电材料研究现状。

第二章压电材料的制备技术2.1 压电材料的材料种类压电材料种类繁多,按照物理特性的差异,可分为单晶、陶瓷、聚合物以及复合材料四类。

单晶压电材料主要有硬质聚氨酯、PZT 基材晶体等,常用的陶瓷压电材料有锆钛酸铅、普鲁士蓝钠等。

聚合物材料具有轻质、柔软等特点,常用的材料有聚偏氟乙烯、聚氨酯、聚酰亚胺等。

复合材料常常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压电材料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

2.2 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反应凝胶法、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旋涂法、膜法等。

其中,固相法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主要是将各种化学原料混合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经过高压烧结得到固态材料。

反应凝胶法是一种新型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高纯度、高密度以及组织均匀的陶瓷材料。

而溶胶凝胶法则可以制备出纯度较高的薄膜。

其他几种制备方法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章压电材料的性能研究3.1 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压电材料能够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产生电荷,并且也可以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产生电荷。

它们的压电特性主要包括压电效应及其反应的共振频率和压电系数等特性。

通过对压电特性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压电材料的物理机理以及磁性特性。

3.2 压电材料的介电特性介电特性是指压电材料在电磁场作用下的电介质性质。

它可以通过给定的电场强度下产生的电位移来量化。

通过对介电特性的研究,可以探究压电材料的电学特性,以及其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介电性质等。

3.3 压电材料的热力学特性压电材料的热力学特性包括温度特性和热膨胀学特性等。

压电材料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压电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特性,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也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因此,压电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感、控制和储能等领域。

随着电动车、智能家居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储存和利用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已经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而压电材料的储能性能优异,可以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

本文将简要介绍压电材料的原理和分类,并重点讨论压电材料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原理与分类压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材料中,当施加机械应变时,会产生电荷分布的不对称性,从而形成电势差。

反过来,当施加电场时,也会产生应变。

这种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效应就是压电效应。

这种效应的物理基础是材料的晶格结构和电子云分布的对称性不变性,即所谓的晶体对称性。

根据其晶体结构和压电性质的不同,压电材料可以分为无机压电材料和有机压电材料两类。

无机压电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压电材料之一。

它们通常由钛酸盐、锆酸盐、铅酸盐和氧化钨等化合物组成。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压电系数和高稳定性,可以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工作。

无机压电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和储能装置等。

有机压电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压电材料,通常由聚合物或小分子化合物组成。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柔软性好的特点,可以实现柔性储能装置。

与无机压电材料相比,有机压电材料的稳定性和压电系数仍然需要提高,但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它们可以用于传感、智能材料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

压电材料在储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压电材料因其特殊的储能性能,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材料。

根据其应用领域不同,分别可以将压电材料应用于普通储能、电动车储能和移动设备储能等方面。

普通储能方面,压电材料可以作为储能装置的一种新型选择。

目前,由于超级电容器容量小、电池在优质可再生能源中无法快速充电的限制,储能装置的存储效率和动力性能一直局限于特定领域。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度和灵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传感器正是近年来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是检测和测量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的器件。

它可以应用于医疗诊断、汽车工业、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

然而,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也受到了材料的限制。

压电材料的研究及其在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压电材料的概念压电材料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可以产生电势差的材料。

它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也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这种效应全称为压电效应,是由于一些晶体结构的不对称性而引起的。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晶体、硬质陶瓷、聚偏氟乙烯等。

2. 压电材料的制备压电材料的制备需要严格的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

其中,石英晶体是最常用的压电材料之一。

制备石英晶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熔融法和水热法。

熔融法利用高温使石英块熔化,随后液态石英凝固,这时晶体的结构已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进行后续热处理,得到所需的压电效应材料。

水热法则是将化学试剂溶解于水中,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结晶体,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处理。

3. 压电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压电材料的最主要应用之一就是传感器的制备。

压电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机械和物理变量。

将它们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可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测量。

压电传感器主要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力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3.1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将相关压力转化成电信号输出的仪器。

它由传感器芯片、连接线和外壳组成。

压电材料被用作传感器芯片,直接通过压电效应将机械变形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3.2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真实加速度和振动的频率。

它通常由一个质量加速器和一种压电元件组成。

当质量加速器发生运动时,压电材料会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电信号将传送到控制电路。

3.3 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来测量物体加速度的仪器。

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概述压电材料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材料,它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这种特性使得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压电材料的基本特性压电材料主要包括晶体和陶瓷两种类型。

晶体包括石英、铅锆钛矿等,陶瓷包括铅锆钛酸钠、铅镁铌酸钛等。

这些材料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 压电效应:在机械变形作用下,材料能够生成电荷;在电场作用下,材料能够发生机械变形。

2. 热释电效应:在材料被加热时,会产生电势差。

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

3. 机械耦合效应:在机械变形作用下,材料的电特性会改变,反之亦然。

这种效应被广泛用于振动感应器等领域。

根据以上特性,可见压电材料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潜力。

第三章压电材料在振动能量收获中的应用振动能量收获是一种能够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其中压电材料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从工业机器、汽车、桥梁等结构的振动中收集电能,为电子设备供电。

利用压电材料实现振动能量收获的原理是:将压电材料固定在振动板上,当振动板发生振动时,压电材料便开始产生电荷。

通过在压电材料周围加装电路连接器将这些电荷采集回来,并通过电路调节和储存最终转化为电能。

与其他振动能量收获技术相比,利用压电材料的振动能量收获具有以下优点:1. 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振动场景。

2. 成本低:由于材料较为常见,成本较低,且结构简单,因此造价较低。

3. 极佳的稳定性:由于无需误差补偿,因此该技术具有极佳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目前,压电材料在振动能量收获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

第四章压电材料在无线感知网络中的应用无线感知网络是由一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低成本、低功耗的节点组成的系统,可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式感知和处理。

由于节点往往分布在较难到达的区域,带电电池的寿命有限,给无线感知网络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压电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研究

压电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研究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压电效应的功能材料,能够产生和感应电荷,以及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

这一特殊性质使得压电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传感器、声波设备、微机械系统和能量收集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压电材料的特性以及其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首先,压电效应是压电材料的核心特性。

压电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电荷极化,即所谓的压电效应。

这种效应源于材料晶格结构的不对称性,使电荷在晶格之间移动,形成外部电场。

同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压电材料也能发生机械变形,即逆压电效应。

这两种效应的相互转化为压电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其次,压电材料的应用研究集中在传感器领域。

压电材料能够将机械变形转化为电信号,因此被广泛用于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和力传感器等设备上。

例如,压电陶瓷材料常用于制造无线电传感器,可以测量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压力变化。

另外,压电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震动或地震。

这些应用在汽车工业、医疗设备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传感器应用外,压电材料还在声波设备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扬声器和麦克风中,压电材料被用来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或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这是因为压电材料能够稳定地产生和感应电信号,使得声波设备的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压电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超声波发生器和传感器,用于医学成像、清洁和材料分析等领域。

压电材料在微机械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机械系统是一种能够对微小物体进行操控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光学和电子学等领域。

压电材料的特性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实现电-机耦合,在微机械系统中实现精确的控制和操作。

这种特性使得压电材料被广泛用于微镜、微电机和微喷头等微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最后,压电材料还被应用于能量收集领域。

压电材料可以将机械变形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量的收集和转换。

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测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材料压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材料压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材料压电性能的研究与应用压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反过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材料。

这种材料在电子设备、声学传感器、振动控制以及能量收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材料压电效应的原理入手,探讨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一、压电效应的原理压电效应是指在某些晶体和陶瓷材料中,当施加力学应力或变形时,会在材料内部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

压电效应是由于晶体的非中心对称结构导致的,晶体结构的非对称性使其可以在外加力或变形作用下引起电偶极矩的改变,进而产生电荷。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压电材料主要可以分为无机压电材料和有机压电材料两大类。

无机压电材料包括铁电单晶、铁电陶瓷以及纳米压电材料等,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和稳定性;有机压电材料则主要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压电聚合物等,其优点在于柔性、可塑性较好。

三、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1. 无机压电材料研究进展无机压电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电系数和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在压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来提高其压电性能,例如采用掺杂、制备纳米材料等方法。

此外,利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也能够增强压电效应,如纳米颗粒填充、层状压电材料的堆叠等。

2. 有机压电材料研究进展有机压电材料由于其柔性和可塑性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和能量收集器件中。

研究者不断优化有机压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分子结构设计,以提高其压电性能。

特别是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由于其较好的可加工性和压电性能,成为有机压电材料研究的重点。

四、压电材料的应用1. 传感器领域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使其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声学传感器中,利用压电效应可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声音的采集和分析。

此外,压电传感器还可用于测量压力、应变等物理量。

2. 振动控制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也可应用于振动控制领域。

例如,将压电材料应用于振动吸收器件中,可以通过压电效应对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和抑制。

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压电材料是一类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其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形变,而在外力作用下也能产生电场。

由于其良好的传感特性,压电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液体传感器、声波传感器和超声波装置等领域中。

而电化学压电材料的研究则是基于传统的压电材料,在制备工艺和电性能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本文将主要介绍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一、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压电材料的制备主要依靠电化学铸造法、电解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方法。

以下将对三种方法进行介绍。

1.电化学铸造法电化学铸造法是制备电化学压电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电解制备高质量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和电场条件,以控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

根据不同的预期性能选择不同的电解液和工艺条件是实现电化学铸造法成功的关键。

电化学铸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压电陶瓷材料,在形状方面的限制比其它方法要小一些,而且具有较高的成品率和较低的成本。

2.电解沉积法电解沉积法是通过电解实现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

将电压应用于电解液中的材料,将物质在材料表面或者孔隙中进行沉积。

该方法可制备各种表面改性和不同形状的压电材料。

电解沉积法主要的优点在于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和环境控制比较简单,且可以实现高岭土、恒电材料、复合涂层等的表面改性,得到高分辨率准确度达到总行分辨力可达0.1μm的良好起功光伏性能。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也是制备电化学压电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溶胶凝胶的方式在基板上制备出一定厚度的陶瓷压电薄膜。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寻找合适的前驱体、控制凝胶-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及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等。

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制备的压电材料具有较好的表面平整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故适合制备一些需要较高表面平整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压电材料。

二、电化学压电材料的性能优化研究电化学压电材料的性能优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压电性能的提高、阻抗谱特性的优化、表面和界面性质的改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阐述了各类新型压电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入手,介绍了压电材料的分类及发展应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压电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近年压电材料的研究状况,并系统地简介了压电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压电材料压电效应压电材料的分类研究方向实际应用压电材料的应用遍及大家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应用压电材料。

香烟、电热水器、汽车发动机等的点火装置要用到压电点火器;电子手表、声控门、电话等要用到压电谐振器或者是蜂鸣器;收音机要用到压电微音器、压电扬声器;数码相机要用到压电马达等等。

压电材料不仅在工业和民用产品上使用广泛,在军事上也有大量应用。

雷达、军用通讯和导航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压电陶瓷滤波器和压电SAW滤波器。

压电材料还应用于结构缺陷的识别、柔性结构振动的控制以及医学上的免疫检测、人工耳蜗等。

一、压电材料与压电效应
1880年,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兄弟发现:把重物放在石英晶体上,晶体的表面会产生电荷,产生的电荷量与其承受的压力成比例,这一发现被称为压电效应。

随即,居里兄弟又发现了逆压电效应:即在外电场作用下,压电体会产生形变。

压电效应表现为:当某些电介质在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会发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端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当去除外力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是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逆压电效应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
我们可以将压电材料分为以下六类:
(1)单晶材料,如石英、磷酸二氢氨等;
压电单晶体,是指按晶体空间点阵长程有序生长而成的晶体。

这种晶体结构无对称中心,因此具有压电性。

如水晶(石英晶体)、镓酸锂、锗酸锂、锗酸钛以及铁晶体管铌酸锂、钽酸锂等。

(2)陶瓷材料,如锆钛酸材料、钛酸铅材料;
压电陶瓷,是指用必要成份的原料进行混合、成型、高温烧结,由粉粒之间的固相反应和烧结过程而获得的微细晶粒无规则集合而成的多晶体。

具有压电性的陶瓷称压电陶瓷,实际上也是铁电陶瓷。

在这种陶瓷的晶粒之中存在铁电畴,铁电畴由自发极化方向反向平行的180 畴和自发极化方向互相垂直的90畴组成,这些电畴在人工极化(施加强直流电场)条件下,自发极化依外电场方向充分排列并在撤消外电场后保持剩余极化强度,因此具有宏观压电性。

如:钛酸钡BT、锆钛酸铅PZT、改性锆钛酸铅、偏铌酸铅、铌酸铅钡锂PBLN、改性钛酸铅PT等。

(3)压电半导体材料,如氧化锌等;
(4)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等;
压电聚合物,如偏聚氟乙烯(PVDF)(薄膜)为代表的其他有机压电(薄膜)材料。

这类材料因其材质柔韧、低密度、低阻抗和高压电电压常数(g)等优点为世人瞩目,且发展十分迅速。

(5)复合材料,如PZT/聚合物、PT/聚合物等;
复合压电材料,这类材料是在有机聚合物基底材料中嵌入片状、棒状、杆状、或粉末状压电材料构成的。

(6)玻璃陶瓷,如Li2Si205、Ba2TiSi06等。

三、压电材料的研究方向
如今,压电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在弛豫铁电单晶体、高居里温度压电陶瓷、压电复合材料、三元及多元系固溶体、无铅压电陶瓷这五个方面,下面以压电复合材料、三元及多元系固溶体、无铅压电陶瓷三种为例介。

(1)压电复合材料
压电复合材料,是指由压电陶瓷和聚合物按一定的连通方式、一定的体积或质量比,以及一定的空间几何分布复合而成的材料。

压电复合材料比原来的单相材料要复杂,性能方面的相加性、综合性和乘积性弥补了单
相材料的不足。

压电复合材料是为了满足水听器的性能要求而得到发展的,目前主要用于大面积水听器基阵,水下接收和发射单元等器件。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极化处理工艺,复合材料在较高压力下的退极化问题,压电复合材料除外的其他耦合模式的开发与应用、压电陶瓷相压电性的提高,压电复合材料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研究。

(2)三元及多元系固溶体
以PZT陶瓷为基础,加入各种元素制成三元系、四元系等压电陶瓷。

多元系压电陶瓷具有以下优点:能弥补低元系陶瓷性能单一的缺陷,具备压电、介电和机械性能比较全面的优点,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近些年来,大功率压电材料以高机电耦合系数,高机械品质因数和低介电损耗成为压电陶瓷材料领域里的又一研究热点。

(3)无铅压电陶瓷
目前,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极为活跃,根据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绿色材料及技术是发展材料的趋势之一。

日本在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上,论文和专利数量最多,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国内的中科院上海研究所于2001年成功地开发了钛酸铋钠基元铅压电陶瓷系列
,但现今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远不如铅基压电陶瓷,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四、压电材料的实际应用
(1)生物领域
将生物陶瓷与无铅压电陶瓷复合成生物压电陶瓷来实现生物仿生;纳米发电机用氧化锌纳米线将人体运动、肌肉收缩、体液流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供给纳米器件来检测细胞的健康状况PVDF薄膜用在人体和动物器官的超声成像测量中。

(2)军事领域
压电材料能在水中产生、接受声波, 用于水下探测、地球物理探测、声波测试等方面;PZT薄膜因其热释电效应而应用在夜视装置、红外探测器上;利用压电陶瓷的智能功能对飞机、潜艇的噪声主动控制;压电复合材料用在压力传感器检测机身外情况和卫星遥感探测装置中。

(3)光电信息领域
压电材料具有电光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光折变效应等光电特性, 在光电方面的应用有声表面滤波器、光快门、光波导调制器、光显示和光存储等;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可以对外界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传输、储存, 用在机器人和其它智能结构中, 用PVDF压电材料制成触觉传感器已能感知温度、压力及识别边角棱等几何特征。

【参考文献】
[1] 严瑾瑜.压电效应及其在材料方面的应用.数字技术及应用100-101页
[2] 黄国平等.压电材料的发展与展望.科技广场,2001,(01)
[3] 孟洪等.PMNT及其在水声换能器上的应用[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4,(03)
[4] 李邓化等.新型压电复合换能器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胡柳等.压电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绿色科技,2010,(10)
[6] 盖学周.压电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和现状[J].中国陶瓷,2008,5(44):9-13
[7] 张传忠.压电材料的发展及应用[J].压电与声光,1993,3(15):64-10
[8] 钟俊辉.国外压电材料发展概况[J].电子材料,1995(10):1-5
[9] 胡南,刘雪宁,杨治中.聚合物压电智能材料研究新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4(5):75-82
[10] 刘仁鑫,王万章.压电材料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5(34)4-5
[11] 穆健,李淑红,张春雷.压电材料在柔性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4,3(17):33-36
[12] 李传兵,廖昌荣,张玉璘等.压电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J].压电和声光,2002,1(24):44-49
[13] 李月明,程亮,顾幸勇等.高居里温度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陶瓷学报,2006,3(27):309-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