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途径
摘要: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根据研究,低碳城市的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两个层面,在城市规划中可从空间布局、产业、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落实,在新的发展时期大连市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低碳城市建设。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场“低碳革命”正席卷全球。

城市是人口及经济的汇集地,城市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75%,在低碳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低碳城市建设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热情高涨。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碳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落实?大连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持特色的同时进而实现“低碳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对现阶段低碳城市建设相关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并结合大连市的实际情况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几点拙见。

正文
1.低碳城市的基本涵义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
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在城市中发展低碳经济,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社会的目标。

因此,低碳城市的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两个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强调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低碳社会”概念强调生活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碳减排。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概念的融合。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总结认为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2.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途径
与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相比,低碳城市的衡量标准相对单一,即通过一个综合的碳排放量指标就可以衡量一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

但是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的发展战略到居民的衣食住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无不涉及到低碳问题。

因而,低碳城市规划应是一个综合的、涉及各方面内容、的城市发展规划。

本文认为,低碳城市规划应主要从空间布局、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这四个方面着手。

(1)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增加交通出行的次数和距离,人为增加交通能耗和碳排放。

在规划中要实现空间布局低碳化,着重把握三个要素:一是职住平衡。

建设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居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和需求,提倡土地的混合使用,在同一街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应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大类) ,使在一定规模的地块上就业和居住人数大致平衡。

二是密度引导。

城市组成要素( 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等) 在空间上的分布上应达到一定的强度,即容积率达到合理的水平,倡导城市空间紧凑发展模式,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通过以上两项空间布局措施减少城市的机动车出行需求,降低交通碳排放。

三是绿化布局。

在保证一定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实行绿化带、小公园在空间上分散设置,增大绿地的单位密度,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建筑的供冷需求。

同时,尽可能增加乔木数量,以增加碳吸收能力。

(2)产业规划
我国工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能耗和温室气候排放总量的比例约70%,低碳产业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对于产业发展规划,着重抓住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制定产业改造升级的路线图,推动现有产业的转型发展。

二是推动低碳新型产业的发展,构建低碳排放特征的新兴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列出了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资源能源消耗低、产业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
综合效益好等特征,同时也具有低碳排放特征,是低碳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3交通规划
交通碳排放几乎与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相关,大到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小到居民的出行习惯,都影响交通的碳排放。

要实现低碳交通,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交通的需求管理,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

通过紧凑、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平衡、公共服务性设施的合理覆盖,减少居民日常出行的总量、缩短出行距离,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

二是确定公交优先的理念和交通发展模式。

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

在控制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同时,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减少道路上的机动车交通量,减少交通碳排放总量。

(4)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基础,由于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方案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运行过程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和能源种类,决定了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锁定效应,一旦建成就会在很长时间内运行,消耗大量能源和排放温室气体。

因此,基础设施也是低碳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基础设施的低碳规划,需根据不同基础设施分别
实行不同的指标和措施进行控制。

对于能源供应设施,一是要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尽可能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二是要用相对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气,替代高碳能源;三是要提高能源转换和传输效率,减少单位能源供应量的碳排放。

3. 大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装备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

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取得了许多成就。

目前,大连市全域城市化全面推进,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新的历史时期下,大连如何结合自身城市特色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本文提出几点拙见:
(1)城市空间布局
受丘陵地形的限制,大连市城市建设用地相对较少,因此,应在紧凑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思路下强化土地混合使用的的原则,合理分配城市功能单元,进而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强度分区,在地势平坦、距离山体较远的区域可进行高强度开发;山体周边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山林地,保护城市绿肺。

保护现有各种绿地,防止被侵占和改作他用,增加乔木的种植数量,降低绿化维护成本,提高对碳吸附净化作用。

(2)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老装备制造业基地,对传统装备制造等产业进行升级换代。

具体包括关停仍在使用已淘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鼓励先进技术引进和自我创新,通过技术工艺的升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此外,加速对新型低碳产业的引入。

除服务外包、汽车整车生产外,会议会展经济等其他新兴产业、经济模式非常适合目前大连“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策略,应重点扶持。

最后,淘汰或搬迁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大型产业项目,此类项目不仅属于高能耗产业,对环境影响很大,而且具有重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3)公共交通
首先,减少不必要得交通出行量。

中心城区城市产业“退二进三”留下的用地空间需要进合理的产业在分配,避免出现大型单一功能的城市功能组团,避免钟摆式交通和卧城的出现而减小交通出行量。

其次,继续强化公共交通优先的低碳发展理念。

大连市核心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5%,在国内名列前茅,随着地铁项目的实施,这一比例将再度提升。

但是规划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两条线路并不能完全涵盖大连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因此,继续加强地铁线外围其他区域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重新调配资源,组成以地铁为主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地铁与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以及步行交通之间的换乘体系是解决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

(4)能源结构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原料占整体能源比例的70%以上。

随着
大连新港和旅顺lng码头的建成使用,大连应借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所占比例,降低产业碳排放量。

同时关注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动态,进一步调整产业能源结构也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结语
本文希望通过对其概念和内涵的初步研究,从规划视角对低碳城市建设有一个新认识,并对大连低碳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解读。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长久的过程,低碳城市规划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及长期坚持实施,为此而共勉。

参考文献:
1. 潘海啸、汤旸暘、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载《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6期
2. 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角》载《城市规划》2010年第2期
3. 陈群元、喻定权:《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手段》载《城市》2010年第10 期
4. 叶祖达:《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载《城市规划》2010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