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缓控释肥的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各类缓控释肥的优缺点

各类缓控释肥的优缺点

之间 ;还有 一些厂家不 用石蜡 ,用 不到缓释作用 ;氮含量高 ,最 好是 的厚薄 来控制膜在不 同环境下 的分
0 . 3 %~ 2 %树 脂包 衣 S C U, ̄ P S C U 。
3 8 %~ 4 0 % ,氮 含 量 高 不 仅 仅 是 成 本 解 速 度 ,不 幸 的是 , 目前 这 样 的公
氮钾 肥分 6 ~ 7 次 追 肥 ,越 冬 长 茬 的
( 来 源 : 中 国农 业 信 息 网W W W .
a g r i . g o v . c n 2 0 1 4 -0 9 -l 6)
( 4)产 量 水 平 1 1 0 0 0 ~ 1 4 0 0 0 公 和 钾肥 按 生 育 期 养 分 需求 定 期 分
重视 中后 期 追 肥 。 ( 5)蔬 菜 地 酸 化 严 重 时 应 适
磷肥 ( P , 0 )2 0 2 5 公斤/ 亩 ,钾肥
( K , 0)4 0 ~ 4 5 公 斤/ 亩。
全 部 有 机 肥 和 磷 肥 作 基 肥 施 用 ,初花期 以控为主 ,全 部的氮肥 6 ~ 1 1 次追施 ;每次追施 氮肥数量不
秸 秆 多 的 堆 肥 ,少 施 禽 粪 肥 , 实 行 斤 ,硫酸钾0 . 5 公斤 ,根据苗情喷施 磷 肥 ( P , 0 )8 ~ 1 1 公斤/ 亩 ,钾 肥
有机无机肥配合 和秸秆 还 田。 ( 2)依 据 土壤 肥力 条 件和 有 分 供 应 ,适 当 调整 氮 、磷 、钾 化
( 5)产量水 平7 0 0 0 — 1 1 0 0 0 公 氮钾肥分 1 0 ~ 1 1 次追肥 。 磷肥 ( P 2 0 5 )1 2 ~ 1 6 公 斤/ 亩 ,钾 肥
2)产 品 特 点

缓释肥料

缓释肥料

二、控释和缓释肥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一)目前国际市场上实际应用的控释和缓释肥 目前世界缓释和控释肥的消耗总量大约是65万t/a,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约 占世界总用量的70%,日本和欧洲各占15%左右。在日本,大多数控释和缓释肥 用在农业上,主要是种植蔬菜、水稻和水果,仅一小部分用于草坪和观赏园艺。在 美国和欧洲,约占总量的90%是用于高尔夫球场、苗圃、专业草坪和景观园艺, 仅有10%用于农业。如蔬菜、瓜果、草莓、柑桔和其它水果上。
物的养分吸收曲线相吻合。本文所用的控释和缓释肥概念是指在肥料养分释
放过程中,以缓慢或可控制的方式满足上述标准的一类肥料。
(二)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
控释和缓释肥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分为3种类型:(1)物理障碍性因
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料肥料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和无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 膜);(2)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解的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 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物)和主要以化学降解的化合物(如异丁烯环二脲):(3)微溶性 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化磷酸盐等。Fan和Singh根据释放控制方 式将控释和缓释肥划分为扩散型、侵蚀或化学反应型、膨胀型和渗透型4类。 在氮肥中加入生物抑制剂(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已被认为是提供了某 种意义上的氮素缓慢释放,特别是在阳离子交换量(CEC)较高的土壤中。但它们在 施入土壤后只是延缓了尿素水解转化成铵或抑制硝化细菌将铵离子氧化而转变成 NO2-和NO3-的过程,不能称作缓释或控释肥,而被称为稳定性肥料。
实为脲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脲酶活性而达到减缓尿素转化的目的。我国目前生产
的缓释肥料品种尚不能很好解决肥料释放与作物所需相吻合的难题,达不到自控 缓释指标,技术含量不高。

新型缓控释肥料之二

新型缓控释肥料之二

水稻、花卉、蔬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
7
欧洲各国侧重于微溶性含氮化合物缓释肥料的研究。德国研究重点以聚合物为 包膜材料生产包膜肥,它可以控制释放或适时释放养分,较好地匹配了作物对养分 的需求。英国的控释肥专利是在磷酸盐玻璃中引入 K、Ca、Mg,形成玻璃态控释 肥,而氮以CaCN:的形式加入。这种肥料有一个不释放养分的诱导期,适合幼树 苗生长。法国的缓释肥料一是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包裹金属过氮化物作为土 壤添加剂;二是用聚合物包膜肥料与细菌结合在一起。西班牙用松树木质素纸浆废 液包膜尿素制得系列肥料。荷兰开发了一种用菊粉、甘油、土豆淀粉与肥料捏合制 成生物可降解的包裹肥。前苏联制备包膜肥的专利为脲醛UF、磷酸、铝粉和丁二 烯胶乳多层包膜及用聚乙烯乙酸脂和磷酸包膜尿素,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5%。捷 克斯洛伐克用脲醛树脂包膜尿素,通过改变包膜剂粒度和包膜层厚度可以调节养分 的释放速率。
还有包硫氯化钾(SCK)、包硫磷酸二铵(SCP)等。改进的包硫尿素在其表面包一层
烯烃聚合物,产品名为Polys,这种产品售价比聚合物包膜肥料便宜,在美国市场 上被广泛使用。Osmocote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包膜肥料。美国的控释肥料很多
是与速效肥料掺混使用,为防止掺混时包膜破裂,开发了耐磨控释肥;为减轻聚
膜肥料,表现出等养分可控制性高,但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其温度效应值是2,即
温度每升高lO℃,作物的生化过程速度增加一倍,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吸收比较容 易达到协调一致。
5
4 包膜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 4.1 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缓/控释肥料的国家,以包硫尿素(SCU)为主,此外
1
2 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类型及加工方法 目前,缓/控释肥的控释原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控释方法主要 分为包膜法、非包膜法和综合法。物理法主要是应用物理障碍因素阻碍水溶性肥料 与土壤水的接触,从而达到养分控释的目的。这类肥料以亲水性聚合物包裹肥料颗 粒或把可溶性活性物质分散于基质中,从而限制肥料的溶解性。即通过简单微囊法 和整体法的物理过程来处理肥料达到缓释性。应用这一方法生产的肥料养分控释效 果比较好,但往往需配合其他方法共同使用。化学法主要就是通过化学合成缓溶性 或难溶性的肥料,将肥料直接或间接的以共价或离子的键接到预先形成的聚合物上, 构成一种新型聚合物。如:将尿素转变为较难水解的脲甲醛(UF)、脲乙醛(CDU)、 异丁又二脲(又称亚异丁基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草酰胺,或使速溶性铵盐转变 为微溶性的金属磷酸铵等。如果先用整体法,后在表面形成一层渗透膜所制成的肥 料为物理化学性缓释肥料。化学法生产的缓/控释肥料控释效果比较好,但往往作 物生长初期养分供应不足,且成本也比较高。生物法就是应用生物抑制剂(或促进剂) 改良常规肥料。目前生物抑制剂应用的主要对象是速效氮肥,主要指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和氨稳定剂等。生物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单纯使用时养分控释 效果不稳定,肥效期较短,往往需要借助于肥料的物理化学加工和化肥深施技术。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

四大控缓释肥的优缺点目前,在中国农业上大面积的推广缓释性氮肥,常见的有包硫尿素、脲甲醛、硝化脲酶抑制剂和树脂尿素等。

很多经销商和农民分不清每种产品的效果差异,以及每种产品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每种产品技术特点以及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1、包硫尿素(SCU、PSCU等等)(1)生产方法将硫磺熔融喷涂到大颗粒尿素上面,然后加微晶石蜡或者改性蜡封闭微孔,含量一般为32%-40%之间;还有一些厂家不用石蜡,用0.3%-2%树脂包衣SCU,即 PSCU。

(2)产品特点 SCU和PSCU的释放是通过不同的肥料颗粒的膜先后破裂,组成了养分先后释放的顺序,最终形成SCU的缓慢释放。

质量差的SCU产品特点:硫磺比例过高,即氮含量低的产品,要么立刻放出来,要么整季都放不出来。

不幸的是,中国目前的产品大部分SCU都是如此,大家都是冲着这个概念而来,很少有静下心来认真做产品的公司。

质量好的SCU特点:膜完整而均匀,没有空隙和其它瑕疵。

稍微有问题的膜,尿素会很快出来,达不到缓释作用;氮含量高,最好是38%-40%,氮含量高不仅仅是成本低含量高,更重要的是释放可控,即包住的释放时间不会太长。

(3)应用优缺点 SCU或者PSCU的主要是硫磺的膜在水分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硫磺被空气氧化或者微生物分解而缓慢形成膜破裂或者产生微孔,尿素被释放出来,不同的颗粒组成先后释放的顺序。

SCU或者PSCU适合中等湿度的区域的旱地作物,温度不要太高。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释放越快;反之越慢。

一般来说,水田和东北旱地不太适合。

当然如何技术水平高在保证膜完整的前提下,通过膜的厚薄来控制膜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速度,不幸的是,目前这样的公司我还没有发现。

优点:成本低,有一定的缓释性;缺点:相同的产品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下释放期差异非常明显;会产生酸,不适合南方酸性土壤。

2、脲甲醛(1)生产方法尿素和甲醛先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通过加入尿素和甲醛的比例以及PH值最终确定分子量的大小。

缓控释肥料

缓控释肥料

新型肥料之缓/控释肥料一、几种肥料的基本概念控释肥料:是指能够控制养分供应速度的肥料。

此类肥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包膜肥料(一般是包膜氮、磷、钾复合肥)。

缓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是不同于控释肥料,但肥效比普通水溶性肥料长的肥料。

缓释肥料的概念:缓释肥料是肥料中的养分的供应速度明显小于普通水溶性肥料中养分供应速度的一类肥料。

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属于一种新型复合肥料,其中经特殊工艺加入了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尿素的水解以及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并活化土壤中的磷元素,提高氮磷利用率,延长肥效,从而做到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与普通化肥相比,施用120天时,稳定性肥料的有效氮含量提高60%~120%,可将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2%~45%。

在我国将缓释、控释和稳定性肥料统称为缓/控释肥料。

二、我国发展缓/控释肥料的必要性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总体利用率约为30%。

其中氮肥为30—35%,磷肥为15—20%,钾肥为35—50%。

利用率低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资源的浪费问题。

以2001—2004年氮肥年平均施用量2530万吨(纯N),当季利用率按较高的35%计,每年损失的氮肥大约有1640万吨。

如果这些氮肥完全按尿素来计算,就相当于3560万吨尿素。

按平均生产成本1700元/吨(市场售价约2400元/吨)计,损失的氮肥相当于人民币600亿元左右(按市场价850亿元)。

按现有技术水平,利用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是完全有可能的(发达国家的利用率为50—60%)。

按提高氮肥利用率10%计算,每年可以比现在少损失氮肥250万吨,折成尿素则为540万吨,相当于少损失人民币92亿元(按市场价为130亿元)。

按生产1吨尿素需要1吨标煤计算,提高10%的利用率就相当于每年节省540万吨标准煤。

如果要生产这些尿素,需要建10个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大型装置。

因此,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提高氮肥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控释肥专业知识普及

控释肥专业知识普及

控释肥专业学问普及摘要:缓控释肥料具有提高化肥采用率、削减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削减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

推广控释肥对经济进展、节能减排、环境爱护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控释肥不同于缓释肥缓释肥是缓慢释放的肥料,比正常的肥料释放慢,包括包硫尿素(膜随机裂开式缓释);胭甲醛、IBDU 等缓慢释放氮肥;硝化、月尿酶抑制剂,只对氮肥有限的缓释,对磷钾没有缓释。

控释肥是采纳聚合物包衣的肥料,膜上的微孔通常只有几百纳米,液态的水根本无法通过膜,只能以水分子形态进入膜内,所以除了水分子能自由进出膜内,肥料颗粒完全和外部隔绝,而养分通过膜的渗透压排解膜外。

所以,养分的释放快慢只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膜微孔的孔隙有关,当一种控释肥施入土壤后(微孔已设定),只和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关,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温度。

而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控释肥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

一般的肥料施入土壤后,前期养分过度,植物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汲取,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中,简洁下雨流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所以肥料平均采用率只有35%左右,而后期又缺乏养分。

控释肥实际上是把前期的不用养分节省拿到后期供应给植物,同时削减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喂肥。

因此,肥料采用率能达到70%左右,近根使用最高能达到80%以上。

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

有些专家说,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吻合,这是一种抱负主义的想法,很不严谨,顶多也是曲线近似。

控释肥的释放曲线有三种,一种是High release(抛物线的前一半),即前期快速释放,这种膜通常厚度较薄或材料性能差;其次种为匀速释放,即温度恒定的前提下,每天释放基本完全一样,假如温度有波动,只是差异很小,主要由于这种包衣材料膜没有膨胀性,微孔或孔隙的大小是恒定的;第三种是的释放曲线,这是特别抱负的曲线,通常这种肥料前期释放很慢,后期释放加快,实现S释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材料包衣很厚,而材料本身性能不强,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华南农大的水溶性树脂即采纳此种方式,通常成本很高,令一种是膜材料性能很强,包衣率很低且可以前期的超低释放,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释放速度加快。

常见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选用缓控释肥方法

常见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选用缓控释肥方法
2 . 2看 外 观
生 影响 , 有可能会产 生二氧化硫 , 加速 土壤酸化 。
1 . 3肥 包 肥 型
主要 是利用 有机或 无机 的粘结 剂等 将具 有 巨大表面 积 、 内表面 积 无机矿 物 ( 如 钙镁磷 肥 、 膨润 土 ) 或 者碳 粉 ( 如 竹 炭 粉) 包裹在肥 料表面 , 并吸附 溶 出的养分 , 延 缓 养 分 释 放 。 优 点: 由于采用的磷酸 铵盐包尿素 , 养 分 释 放 后 的 壳 是 养 分磷 和 氮 , 因 此 会 被 作 物 完 全 吸 收 ,不 存 在 二 次 污 染 ;而 且 价 格 适 中 , 以 目 前 原 材 料 的 行 业 算 , 市 场 售 价 比 普 通 肥 每 吨 贵 4 0 0 " - ' 5 0 0元 。 缺 点 : 此 产 品 的包 裹 物 质 多 为 无 机 材 料 并 经 有 机 或 粘 结 剂 而 成 。 由 于 影 响 因素 太 多 ,难 以 达 到 满 意 的控 释 效
1 . 1 树 脂 包 衣 型
树 脂 包 衣 型 控 释 肥 就 是 在 肥 料 外 围均 匀 地 包 覆 一 层 树 脂 膜, 包膜将膜 内养分与膜 外水分分离 , 对 养 分 起 到 物 理 保 护 作 用。 优点 : 养分释放 主要依赖于温度 变化 , 土壤水分含 量 、 p H、 干 湿 交替 以 及 土 壤 生物 活 性 对 释 放 几 乎 无 影 响 。 当 温 度 升 高 时 ,植 物 生 长 加 快 ,养 分 需 求 量 加 大 ,肥 料 释 放 率 也 随之 加 快; 当温 度 降 低 时 则 相 反 。缺 点 : 此 技 术 所 需 要 的 生 产 设 备 及 包膜 材料均是从 国外进 口, 生产成本 高 , 市场 售 价 比 同 养 分 普 通肥 贵 8 0 0  ̄ 1 0 0 0元 / 吨 。另 外 , 脂 溶性 树 脂 的包 膜 是 聚 合 物 , 本身难 以降解 , 长期使 用必然造成 土壤 污染 。

缓控释肥种类及实用技术农学农林牧渔专业资料

缓控释肥种类及实用技术农学农林牧渔专业资料

C 多方争取支持
•计划项目: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成果转化等 •财政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施肥补贴、 生态补偿等 •科技项目: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 •推广项目:高产创建、标准创建等 •国际项目:生态保护、948等
D 着力市场监管
•途径:加强市 场检查、质量 抽查等 •目的:营创公 正、公平的市 场竞争环境
●环境污染较重:土壤盐碱化、酸化、结构 变差;水体副营养化;空气污染等
我国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
其它 30%
农业生产成本投入
肥水药
其它
肥水药 70%
肥料利用效率低的后果
土壤盐碱 化、酸化、 结构变差
湖泊富 营养化
工业 污染
经济、社会 和环境环境
质量下降
影响农 村发展
生物 多样性
下降
提高肥料利用率势在必行
缓控释肥的发展前景
国际发展趋势 国内发展需求 行业发展方向
国际发展趋势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等 •绿色消费:回归自然等 •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等 •绿色肥料:缓控释肥料等
国内发展需求
•转变发展方式: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 态、安全 •建设二型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推行科学施肥:减量施肥、提高效率
缓控释肥的系列标准
•《缓控释肥行业标准》 •《硫包衣尿素标准》 •《缓释肥料》国家标准 •《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
(近期将由工业和信息 化部颁布)
缓控释肥的应用
•2000年:全球缓释肥料消费100万吨,北美 (美国、加拿大)60%、日本20%、以色列 15%,其它国家5%,中国几乎没有地位
•2009年:全球包膜缓释肥料消费180万吨, 中国占到1/3,约60万吨;主要品种为包裹 肥料、树脂包衣肥料、硫包衣肥料、脲醛 和稳定肥料

缓控释肥的几大类型

缓控释肥的几大类型

缓控释肥的几大类型1.树脂包衣型树脂包衣型控释肥就是在肥料外围均匀地包覆一层树脂膜,包膜将膜内养分与膜外养分分离,对养分起到物理保护作用。

优点:养分从这种产品中的释放主要依赖于温度变化,土壤水分含量,PH值,干湿交替以及土壤生物活性对释放几乎没有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植物生长加快,养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释放率也随之加快;当温度较低时则相反。

缺点:成本高;脂溶性树脂的包膜是聚合物,本身难以降解,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土壤污染。

前景:昂贵的价格将制约其走向大田,新的包膜材料及工艺开发尚有难度,未来几年市场占有率难以大幅上升。

2.硫包衣型硫包衣技术有较长的生产历史,最早产品是硫包衣尿素,其技术关键是将硫磺熔融后,在高压下喷涂在预热处理的肥料表面,然后,在其表面喷涂蜡烛或聚合物,密封硫磺包裹产生的空隙或裂隙,从而延缓养分的释放。

优点:由于硫磺包衣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因此生产成本较树脂包衣要便宜。

市场售价也大大低于树脂包衣控释肥;同时,硫也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因此使用硫包衣型产品可一举两得。

缺点:硫磺本身可以作为杀菌剂使用,较大量的单质硫施用于土壤中,会对土壤中已有菌群产生影响,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硫,加速土壤酸化。

前景:价格较便宜,还能给作物提供硫元素,易被农民接受。

3.肥包肥型该技术是利用有机或无机的粘结剂等将具有巨大表面积、内表面积无机矿物(如钙镁磷肥,膨润土)或者炭粉(如竹炭粉)包裹在肥料表面,并吸附溶出的养分,延缓养分释放。

优点:由于采用的磷酸铵盐包裹尿素,养分释放后的壳是养分磷和氮,因此会被作物完全吸收,不存在二次污染,而且价格适中。

缺点:此产品的包裹物多为无机材料并经有机或粘结剂而成。

由于影响因素太多,难以达到满意的控释效果。

前景:价格虽然也不算太贵,但控释效果难掌握,真正能生产出此类优质产品的企业不多。

4.脲酶抑制剂型此类产品制造技术是在尿素或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在不同部位及时段定量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延长。

控释肥基础知识及实用技术

控释肥基础知识及实用技术

化肥消费比例上升占总产量70%;
新型肥料的开发是保证肥料提高单产的重要手段,新型肥料
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农业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我国目前施肥的现状
化肥用量大、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 30%—35%、10%—20%和35%—50%,低 于发达国家10—15个百分点

我国与发达国家肥料利用率的对比
(三)酶学抑制
通过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调节
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缓尿素的水解和对氨 态氮的硝化作用,从而达到肥料氮素缓慢释 放。 土壤脲酶抑制剂:氢醌、N-丁基硫代磷 酰三胺、邻-苯基磷酰二胺、硫代磷酰三胺、 T-磷酸三环已胺。 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
(四)基质复合与胶结控释
小麦用控释肥注意事项
一、要用高磷高氮的配肥。
二、使用量要合适。 三、在返青期要追肥,每亩施尿素10—15kg。
四、种肥隔离。
一、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需肥规律基本吻合 减少施肥次数、节约劳动成本播种前一次施用,可满足作物 整个生长期的需求,减轻了农民为追肥而付出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支出。 二、养分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 与等氮、磷、钾普通肥料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 大大减少肥料养分损失。 三、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可提高农作物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提高蔬菜、瓜果的可溶 性糖、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提高糖、酸比,从而改善作 物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茄果类蔬菜及 瓜果。表现为个大、形正、色艳、口感好,并能提前上市。
缺点: 1、不适宜干旱土地及沙质土地使用。在缺少 水分的情况下,养分无法有效释放,可能导 致作物因无法吸收有效养分而影响长势,造 成作物减产。 2、包裹剂的残留有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

各种形态的缓释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各种形态的缓释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各种形态的缓释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缓释氮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以及对其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等领域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概述部分内容如下:引言缓释氮(Slow-release nitrogen),是指通过某种机制在植物生长阶段中逐渐释放出来的氮元素。

相比于传统的水溶性氮肥,缓释氮具有较稳定的供应速率和较长的持续释放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对氮营养的需求,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缓释氮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备受关注。

它不仅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因此,研究和应用各种形态的缓释氮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篇长文将围绕缓释氮展开深入研究,对其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形态的缓释氮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还将总结缓释氮的应用价值,并展望未来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缓释氮的特点和作用,相信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各种形态的缓释氮。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然后,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缓释氮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各种形态的缓释氮的特点和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缓释氮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同时展望未来缓释氮的发展趋势。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缓释氮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解释为何缓释氮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将阐述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综合评估各种形态的缓释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缓释氮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种形态的缓释氮,包括但不限于氮肥颗粒、氮肥包袋和氮肥涂层等。

对于每种形态的缓释氮,我们将讨论其工作原理、释放特点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新型肥料学 第五章 缓控释肥

二、目前缓释和控释肥料的一些指标: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European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缓释肥特别工作组(TC260/WG4/Task Force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TFsrf) 提出的建议与声明:
➢ 如果某种肥料的营养或营养成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如25℃,)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就可以定义为缓释肥 料:
7. 部分缓控释肥料 将缓控释肥料与没有缓控释功能的肥料掺混在一起而使
部分养分具有缓控释效果的肥料。 8. 缓控释养分量 指部分缓控释肥料中缓控释总养分所占肥料质量的质量
分数,以在25℃静水中浸泡24h后未释放出且在28天的累积 释放率不超过75%的,但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时其累积释放 率能达到80%的那部分养分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第五章 缓控释肥
教学要求 掌握缓控释肥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缓控释肥生产的基本原理 掌握缓控释肥的施用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控释和缓释有关概念的区分
(一)有关概念 (1)“释放”(release)是指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
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 降解等), (2)“缓释”(slow release)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 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 分的释放速率; (3)“控释”(controlled release)是指以各种调控 机制使养分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 时间rate/pattern and duration)与作物吸收养分的 规律相一致。
配合式为15-15-15的三元缓控释复混肥料中有10%的氮具有缓控释效果, 则称氮为缓控释养分,定量表述时,则指10%的氮为缓控释养分。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ppt课件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ppt课件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1
2.3改性天然橡胶包膜肥料
天然橡胶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成膜发粘, 并不 适合用作肥料的包膜材料。但天 然橡胶经过硫化,通过添加一些物质进行 改性处理后就可以用作肥料的包膜材料。 用改性天然橡胶制成的缓释肥料,其膜硬 且无粘性,便于储存和施用。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2
2.4热塑性树脂包膜肥料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6
1.3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包裹肥料
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也可以用作包裹材料制 备缓释肥料,通常先将肥料颗粒与金属的碳酸盐 或氢氧化物混合,随后往上喷涂长链有机酸,稍加 热就可在肥料颗粒表面上反应形成金属盐包膜, 最后用蜡密封。工艺中也可将金属氧化物和惰性 物如滑石、石灰石、粘土等或一些营养物质混使 用。这类包膜肥料制备所需时间较短,成本低 廉储存性能好。
在制备过程中,将树脂溶液或熔体包覆在肥 料颗粒表面,可形成一层疏水聚合物膜。 (a) 熔融状态下的聚合物树脂; (b) 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物树脂; (c) 在颗粒表面由两种或多种组分反应形成的聚合
物树脂; (d) 分散或溶解于水中的聚合物树脂(聚合物分散
液或乳液) 。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13
(a) 类型的例子有熔融的聚乙烯树脂,其缺点 在于包膜温度较高,并且包膜层必须迅速冷 却。
包膜控释肥类型与工艺
8
2、有机化合物及聚合物包膜肥料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比较低,易于熔化,水 溶性差,在土壤中易于腐化分解,因而在包 膜肥料中可用作包膜 。包膜原料主要有
蜡、油、松香、天然橡胶、聚烯烃类树 脂、聚氨酯和醇酸树脂等一些特定的橡 胶类物质及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等,在文 献中见到的有松香、石蜡、烯烃聚合物 或共聚物、尿素-甲醛和聚酯等。

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应施于根际
水稻育苗控释肥施于根际
然而,尿素、硝酸铵、氯化钾等速溶性肥料集中施于 根部,将会使根区土壤溶液盐浓度过大,土壤溶液渗透 压增高,阻碍土壤水分向根内渗透,使作物缺水而受到 伤害。
直接施于根部的氮肥,即使浓度达不到“烧死”作 物的程度,也会引起根系对养分的过度吸收,引起 茎叶旺长,容易导致病害、倒伏等,造成作物减产。 因此,氮肥应至少分2次施入。
第三节 缓控释肥的施用Fra bibliotekApplication of a CRNF (Meister) to a rice seedling nursery . The total amount of N for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is applied.
一、在覆塑料地膜的作物上,可以一季作物,只
(二)、 缓释和控释肥料的定义
缓释肥料:指在生物或化学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氮化合
物(如脲甲醛UFS)肥料,通常被称为缓释肥(SRFS) 控释肥料:采用对生物和化学作用等因素不敏感的膜材 料来包膜的肥料通常被称为控释肥(CRFS)
(三)、控释和缓释肥的类型
按照其溶解性释放方式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障碍性因素控制的水溶性肥料,如包膜颗 粒肥料和基质复合肥料,包膜颗粒肥料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热塑性和树脂类) 和无机包膜肥料(如硫磺,矿物质包膜); 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可进一步划分为生物可降解的 微溶有机氮化合物(如脲甲醛和其它脲醛缩合物) 和 主 要 以 化 学 降 解 的 化 合 物 ( 如 IBDU (Idobutylidene diurea)异丁烯环二脲); 微溶性的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磷铵盐,部分酸化 磷酸盐等。
脲甲醛特点: 速效+中效+长效混合,使作物在一季均有养分供应 旱涝季节均有效 省时、省力、省成本,增产 高效、节能,环保无残留

缓控释氮肥分类

缓控释氮肥分类

根据其缓释机制和控释形式不同,缓控释氮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树脂包膜型缓控释氮肥:将尿素等氮肥颗粒包裹在树脂包膜中,通过与土壤中的水分发
生反应,实现氮素的控释。

2.膜型缓控释氮肥:将氮肥颗粒包裹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聚合物薄膜中,通过膜的渗透性,
逐渐释放氮素。

3.高分子复合型缓控释氮肥:将氮肥颗粒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处理,使其在土壤中长期
缓慢地释放氮素。

4.复合控释肥:将多种肥料原料进行混合,并加入控释剂,形成的肥料能够长期缓慢地释
放氮素。

这些缓控释氮肥均以缓慢控释的形式,逐渐将氮素释放到土壤中,降低了农业生产中氮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的知识介绍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的知识介绍:
物理型缓控释肥
物理型缓控释肥料就是通过简单的物理过程处理,使肥料具有缓控性。

物理型缓控释肥料大多为包膜肥料,一般通过一些手段如加热、喷涂、干燥等在肥料颗粒表面喷涂一层或几层惰性物质,形成致密的低渗透性膜,因而能控制水进人肥料核心以及养分溶液从膜内向外部扩散的速度,进而延缓肥料中养分的释放速度。

常见的包涂材料主要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无机化合物作为包裹膜材料的有硫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无机化学肥料等。

而有机物作为包膜材料的有石蜡、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不饱和油、天然橡胶等。

就目前缓控释氮肥的研究来看,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制造过程不涉及化肥的化学反应,通过包膜材料成分和厚度的调整,来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该类肥料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能灵活地调节其释放特性,制造工艺方法简单易行,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较大优势。

化学型缓控释肥
化学型缓控释氮肥养分释放机理比较复杂,综合概括包括两类:一是化学添加物不与目标肥料结合;二是化学添加物与肥料结合形成新物质。

在化学添加物不与目标肥料结合的情况中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
形式是在目标肥料中添加阻溶性物质。

以缓释尿素为例,在尿素中添加含铜、锌、锰化合物及植物所需的其他微量元素的无机盐、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可使尿素的溶解速度减慢,从而减缓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种形式是在目标肥料中添加养分释放抑制物质,如在尿素中混加脲酶活性抑制剂、硝化抑制剂。

加入脲酶抑制剂能降低脲酶的活性,从而使尿素的分解速度变慢,即减慢氨化过程。

加入硝化抑制剂能选择性地抑制亚硝酸菌、硝酸菌、脱氮菌的活性,从而减少氮肥的硝化和脱氮作用,主要硝化抑制剂有卤代苯酚、硝基苯铵、卤化苯铵、硫脲、甲硫铵酸、吡啶、嘧啶、硫脲、双氰胺(DCD)等。

另一类是化学添加物与目标肥料结合形成新物质,如甲醛与尿素在特定条件下缩合生成脲甲醛;乙酸醛与尿素在酸性环境下生成环状结构物质;异丁醛和尿素反应生成的亚异丁基双脲(IBDU)等,这类缓控释氮肥的养分释放机理是该化合物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如生物作用、土壤pH值、水分含量、温度等)分解,特定化合物与尿素之间的化学键断开,重新生成尿素和特定化合物,然后尿素再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素。

其释放速度取决于组合物键的性质、立体化学结构、疏水性、降解难易度、肥料形状、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比率及微生物的作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