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人体的排泄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合集下载

生物排泄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排泄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排泄知识点总结初中一、排泄的定义排泄是生物体利用排泄系统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从体内排除出去的过程。

废物包括二氧化碳、水、溶解在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等。

排泄是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人体的排泄系统人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路系统、肝脏和肺脏。

1.肾脏是排泄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起到了过滤血液、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作用。

2.尿路系统包括尿管、膀胱和尿道,它们负责收集和排泄体内产生的尿液。

3.肝脏起到了解毒、合成和分解废物的作用。

4.肺脏通过呼吸作用排泄二氧化碳和水。

三、排泄过程1.肾脏的排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滤过、重吸收和分泌。

滤过是指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管中;重吸收是指将一部分有用物质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如葡萄糖、氨基酸和盐类;分泌是指肾小管壁上的细胞将体液中的盐类、尿素、尿酸等废物分泌到尿液中。

2.尿路系统负责将从肾脏中过滤出的尿液收集到膀胱中,并在适当时机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3.肝脏的排泄过程包括解毒、合成和分泌。

解毒是指肝脏将毒素转化成无毒物质排出体外,合成是指肝脏合成胆汁,分泌是指通过胆汁将产生的废物排泄出去。

4.肺脏通过呼吸作用排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气体交换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四、排泄产物1.尿液是肾脏排泄产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水、尿素、尿酸、盐类和少量氨基酸等。

2.大便是肠道排泄产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未被消化吸收的纤维素、细菌、胆固醇等。

3.尿素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以尿液形式排泄出去。

4.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以尿液形式排泄出去。

5.二氧化碳和水是通过呼吸作用排泄出去的产物。

五、排泄系统的重要性排泄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能够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如果排泄系统出现问题,就会积聚废物和毒素,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六、排泄系统的常见疾病1.肾脏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十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十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B、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C、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D、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 )A、大肠B、皮肤C、呼吸系统D、泌尿系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排泄( )A、二氧化碳的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C、粪便的排出D、汗液的排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

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A、1-2-3B、2-1-3C、3-1-2D、3-2-1【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

这些器官是( )。

A、胰脏和大肠B、肺和肾脏C、小肠和大肠D、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正常情况下,人体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减少,尿素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增加,尿素减少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 )。

A、主动脉B、入球小动脉C、出球小动脉D、肺动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人体的排泄途径是( )A、呼吸系统B、随汗液排出C、泌尿系统D、以上都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胚、受精卵→种子C、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D、反射弧: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D、氧、尿酸、尿素含量不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如图是表示人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A过程是指营养物质被______的过程.C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C过程中胸廓上下径的变化与______的运动有关.D过程是_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经过D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增加.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与______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______以分泌汗液的形式排出.【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田世国,为救患尿毒症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使病危的母亲重获新生.在肾脏中,尿的形成包括______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生理过程.从免疫的角度看,其母亲身体会对植入的肾出现识别和排斥现象,这种免疫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排出体外。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一、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1. 大小便的生理过程大便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进食、消化吸收、粪便形成、排泄等过程。

大便由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多个器官组成。

消化过程中,食物在胃酸的作用下被分解,然后进入十二指肠,经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后,进入小肠进行吸收,最后到达结肠形成粪便。

小便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经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后,形成尿液,然后通过尿管和膀胱排出体外。

2. 大小便的频率和规律正常成人每日排尿次数为4-6次,排便次数为1-3次。

排泄的频率和规律受到饮食、饮水、身体状态、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排泄护理的重要性排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排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大小便异常情况,预防尿潴留、便秘等排泄问题,帮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二、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1.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提供充足的饮水等。

2. 便秘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间隔较长的情况。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饮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进行盆底肌锻炼等。

3.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患者无法自控尿液排泄的情况,常见于老年患者和产后妇女。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使用吸湿性垫片等。

4. 窥视排尿异常患者窥视排尿异常常见于妇科手术后的妇女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等。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提供适当的生理生活指导等。

5. 造口和肛瘘护理造口和肛瘘是指肠道与体表之间直接相通的通道,常见于肠胃手术后的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造口袋、加强防感染措施、规律排便等。

6.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等。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私密卫生、加强盆底肌锻炼等。

三、特殊情况及护理技巧1. 残疾人排泄护理残疾人排泄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残疾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坐便椅、便桶等,保持患者的私密性和尊严。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5.4人体的排泄常考题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5.4人体的排泄常考题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5.4人体的排泄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秋•萧山区期末)如表是对健康人的原尿、尿液及血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

表中A、B、C依次是()主要成分A中(克/100毫升)B中(克/100毫升)C中(克/100毫升)水90 98 96蛋白质8.00 0.00 0.00葡萄糖0.10 0.10 0.00无机盐0.72 0.72 1.10尿素0.03 0.03 1.80A.尿液、原尿、血浆B.血浆、原尿、尿液C.原尿、尿液、血浆D.血浆、尿液、原尿2.(2020春•泗水县期末)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代谢终产物的是()A.尿素B.食物残渣C.二氧化碳D.尿酸3.(2019秋•吴兴区期末)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C.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D.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4.(2020•济南模拟)测试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三种成分X、Y、Z的含量如表。

入球小动脉中肾小囊中输尿管中物质含量(克/100毫升)X 0.03 0.03 1.8Y 8 0.03 0Z 0.09 0.09 0则X、Y、Z分别是()A.葡萄糖、蛋白质、尿素B.尿素、蛋白质、葡萄糖C.蛋白质、葡萄糖、尿素D.尿素、葡萄糖、蛋白质5.(2020•双柏县模拟)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物质血浆原尿尿液O √××P √√×Q √√√A.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B.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6.(2020•浙江模拟)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

最新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八十三

最新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八十三

最新精选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八十三第1题【单选题】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两者均增多B、两者均未增多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时气温为5℃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 )A、减少、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举例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的传递: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管→原尿→肾小球→尿液C、能结出果实的花需经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D、氧气进入人体过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 )。

A、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B、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C、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有( )A、水B、尿素C、葡萄糖D、无机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A、血液流经肺部时对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B、对无机盐的吸收C、对葡萄糖的吸收D、肾小管的重吸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团队将具有重吸收功能的肾脏细胞移植到具有过滤功能的微芯片滤膜上,制成人工肾脏,植入动物体内,能正常排出尿液。

初中生物排泄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排泄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排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哪个器官?A. 肺B. 肾C. 皮肤D. 肠胃答案:B2. 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和水,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排出体外?A. 呼吸B. 出汗C. 排尿D. 排便答案:A3. 出汗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调节体温B. 排出尿素C. 排出多余的水D. 排出多余的盐分答案:A4. 人体尿液中主要的废物成分是?A. 尿素B. 尿酸C. 肌酐D. 所有以上答案:D5. 人体排泄的途径中,哪种途径排出的废物量最多?A. 呼吸B. 皮肤C. 肾脏D. 肠胃答案:C二、填空题6. 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呼吸系统7. 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答案:泌尿系统8. 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排出汗液,有助于调节体温。

答案:皮肤9. 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排出食物残渣。

答案:消化系统10. 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果不被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_________。

答案:危害三、判断题11. 人体通过呼吸排出的废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对/错)答案:对12. 人体出汗是一种排泄方式,但不是排泄废物的主要途径。

(对/错)答案:对13. 人体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是排泄废物的主要途径。

(对/错)答案:对14. 人体通过排便排出的废物主要是食物残渣,而不是代谢废物。

(对/错)答案:对15. 人体排泄的废物如果不被及时排出,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案: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和水;泌尿系统通过形成尿液排出尿素、尿酸、肌酐等代谢废物;皮肤通过出汗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同时有助于调节体温。

17. 为什么说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主要器官?答案: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主要器官,因为它通过形成尿液来排出大量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和肌酐等。

《人体内废物排出》知识点整理

《人体内废物排出》知识点整理

《人体内废物排出》知识点整理排出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的方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如:排便排泄三途径:①皮肤:可以排汗②呼吸系统:可以排co2、水③泌尿系统:可以排尿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体有2个肾。

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肾单位模式图:⑪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⒁肾静脉其中③④⑥三个结构合称为肾单位⑫人体内约有200万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⑬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

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⑭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动脉血。

②出球小动脉两端连的都是毛细血管。

③肾单位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静脉血④从肾静脉流出的血的特点:含有尿素最少的静脉血。

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⑪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过滤到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而大分子物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未被过滤⑫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有用成分被重吸收,而无用成分经肾小管后形成尿液若尿中发现血细胞或蛋白质则是肾小球病变;若尿量突增则可能是肾小管病变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分:成分最多最全的液体是血浆;蛋白质极少或无其它成分都有的是原尿成分最少最简单的液体是尿液和葡萄糖0.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囊;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管1.尿中尿素浓度比原尿高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3种:建立沼气池和生态厕所以及高温堆肥。

八年级上册生物排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排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排泄知识点生物排泄是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异物,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生物排泄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人类的排泄系统人类的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其中,肾脏是排泄系统的核心,它可以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制造出尿液,并排出体外。

输尿管负责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中,膀胱则负责储存尿液,尿道则将尿液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功能肾脏是排泄系统的最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个:1. 调节血液的体积和成分。

肾脏可以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将其制造成尿液,并将其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液中的水分和离子平衡,保护身体对于高浓度的废物的自我净化作用。

2. 调节血压和液体平衡。

肾脏通过对血压的调控来维持血液的体积和液体平衡,保护身体免受血压升高或降低的侵害。

3. 产生荷尔蒙。

肾脏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它能够产生多种荷尔蒙,如肾上腺素和醛固酮等,来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三、尿液的成分尿液的成分是多种的,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氨、尿素、尿酸和肌酐等。

其中,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化肥和工业原料的物质。

四、排泄的调节排泄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和荷尔蒙的调节。

通过神经和荷尔蒙的调控,我们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和尿量的增加或减少。

当我们喝水过多或是做出剧烈运动等活动时,我们的身体将会增加尿量以保持体内的相对稳定性。

而当我们暴露在高温环境或是处于卧床休息等情况时,我们的身体将会减少排尿以防止脱水等问题的产生。

五、结语生物排泄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异物,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通过学习生物排泄的相关知识,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的身体构成和生命机能,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第4板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主题五第4板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
“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 出合理的改进建议:_使__用__不__同__大__小__颗__粒__模__拟__不__同__成__分__,__并__在__部__位__①__处__戳__
出__若__干__小__孔__,___使__代__表__尿__素__等__物__质__的__小__颗__粒__能__通__过__,__代__表__血__细__胞__和__大__分__子__
出汗:通过皮肤的汗腺以_汗__液___的形式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 尿素等
排泄途径 呼气: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 排尿:通过泌尿系统以__尿__液____的形式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对 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
意义: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 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参考值(单位:g/L) 0 0 20 0.5 11
4. (2024成都10题2分)健康人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物质在肾单位不同部 位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C ) A. 蛋白质 B. 尿素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5. (2024巴中8题3分)“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喝啤酒撸烤串成为一种“新 时尚”。但若经常喝啤酒撸烤串易导致尿酸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 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 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 B. 尿酸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C. 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会引起尿量改变 D. 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尿液的形成:原尿流经_肾__小__管___时,大部分水、全部__葡__萄__糖____、部分无机 盐等被_肾__小__管_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 尿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除尿液)组成*肾脏的结构微观看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而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过程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每天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3、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

例题解析【例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B.肾小体C.肾小管 D.肾小囊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尿的形成的有关知识。

肾单位是尿形成的基本单位,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尿量增多,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作用受到影响。

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加导致。

答案:C A【例2】下面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的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数据单位是克/毫升)。

物质样品A 样品B 样品C葡萄糖0.1 0.1 0.1无机盐 1.6 0.75 0.9蛋白质0.0 微量7.0尿素 2.0 0.03 0.03(1)样品A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样品B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样品C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样品B中的葡萄糖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出现的,样品A中葡萄糖是经过作用而没有的。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目标1.介绍泌尿系统的共同组成及各器官的边线和功能,认知排出的概念,掌控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构成过程。

2.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实物),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1.本章的重点是排泄的概念,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水解时回去产生许多的废物,它们在人体内蓄积多了,对人体有毒,必须及时排泄体外。

人体就是怎样将这些废物排泄体外呢?教师: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存有多种,但以尿液为主要形式。

这文言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尿就是如何构成和排泄的?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况下,喝水多时,尿量有什么变化?喝水少时,尿量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人体每天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尿液的各种成分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就是本章必须自学的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泄(1)-------尿液的构成。

二、新课讲解1、排出的概念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有进食这一观点,那么排出与进食存有什么相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对照:二者的排出物分别就是什么?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产生的?排泄的途径各就是什么?排出的主要途径就是什么?2.观察泌尿系统的挂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共同组成,说一说泌尿系统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够晓得肾脏就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3.通过观察活动,认识肾脏的内部结构:活动(1),若学校条件容许,最出色能够存有教师的【模拟实验】观测肾脏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肾的皮质与髓质、肾盂。

(若教师展开模拟实验,由于标本大,必须协调折页或投影片传授,肾脏实物必须放到解剖学盘中使学生传看看。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七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七篇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4 人体的排泄知识点练习第五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不正确的是(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肾脏产生的尿液排出:尿道膀胱→输尿管D、胚胎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母体→胎盘和脐带→胚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C、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D、调节水分平衡无需神经系统参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葡萄糖和蛋白质B、尿素和蛋白质C、尿素和葡萄糖D、无机盐和葡萄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原尿、尿液、血浆B、原尿、血浆、尿液C、尿液、原尿、血浆D、血浆、原尿、尿液【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

A、肾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尿液B、输送尿液C、储存尿液D、排出尿液【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流人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如果你周围有肾结石病人,根据所学内容,你认为他应该在饮食方面注意:______。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1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总复习 专题1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血浆
肾小囊中
肾小管末端
甲 0.72%
0.75%
1.25%

0.1%
0.1%
0%
四、中考真题演练
17.如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C ) A.尿素 B.无机盐 C.葡萄糖 D.水
三、训练与提高
18.依据下图分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 A.甲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与肺外气压差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 次呼气过程 B.乙图表示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一天中室内空气中氧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C.丙图表示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D.丁图表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尿素含量的变化
A.①
B.②
C.③
D.④
四、中考真题演练
3.(2021太原)人体肾单位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对血液起过滤作用的是( B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四、中考真题演练
4.(2019邵阳)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分别 是( D ) A.静脉、过滤作用 B.动脉、过滤作用 C.静脉、重吸收作用 D.动脉、重吸收作用
三、训练与提高
2.(2019广东)题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 生理结构。
三、训练与提高
(1)A系统 为 _____呼 吸 _____ 系 统。 过程 ① 中 ,胸 廓容积扩 大时 ,人 体处于 ____ 吸气 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进行过程②时,血液的氧含量将会_____增加_____。 (2)B系统中,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____葡萄糖______,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小肠____。过程③中,无机盐由B系统进入C系统的过程称为_____吸收_____。 (3)C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____毛细______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C系统的动力器官 是_____心脏_____。 (4)在D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___过滤_______作用和④的___重吸收_______作用最终形成 尿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要想学好生物,保持一个良好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复习提纲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膀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三、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和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四、尿的排出尿道(排出尿液)五、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

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细胞体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轴突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髓鞘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神经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二、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图片见书P89)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眼球壁的大小中膜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2.视觉的形成:(1)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2)形成视觉:经折光沿着视神经传导外界光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3.耳的结构和功能:(1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2)听觉的形成沿外耳道沿着听小骨传导沿着听觉神经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大脑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人体排泄系统的代谢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人体排泄系统的代谢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人体排泄系统的代谢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人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代谢活动。

其中,排泄系统在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代谢过程,并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一、人体排泄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排泄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它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能够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

输尿管则负责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当尿液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产生尿意。

尿道则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肾脏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以及水分等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的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就是尿液。

三、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分泌三个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血液中的物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的都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这个过程就像用筛子筛东西,只有小颗粒能通过筛孔。

例题: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大,那么尿液中可能会出现()A 红细胞B 葡萄糖C 无机盐D 尿素答案:A解析: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大,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也可能滤过进入原尿,从而出现在尿液中。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 99%的水分、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例题: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葡萄糖,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作用。

A 过滤B 重吸收C 分泌D 储存答案:B解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液,所以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还能将一些物质分泌到管腔中,如氢离子、氨等,最终形成尿液。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综合训练5.4人体的排泄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综合训练5.4人体的排泄

5.4人体的排泄1.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 的作用是重吸收B. ②中的液体是原尿C. ③的作用是滤过D. 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2.下图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l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

A. 血液B. 原尿C. 血浆D. 尿液3.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B. 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C. 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D. 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4.肾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原因是()。

A. 肾小体和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B. 肾小体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C.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和髓质,肾小管分布于皮质D. 肾小体分布在髓质,肾小管分布于皮质5.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也会出现尿中含糖的现象。

这说明( )A. 胰岛素分泌过少B. 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C.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D. 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6.肾脏和输尿管相连的具体部位是()。

A. 肾小管B. 肾髓质C. 肾盂D. 肾皮质7.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C5H4N4O3)含量过高。

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

如图尿酸流经②结构再进入到④结构的过程属于()A. 肾小管的滤过过程B. 肾小球的滤过过程C. 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D. 肾小球的重吸收过程8.如图所示为人体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能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肾脏B. 输尿管C. 膀胱D. 尿道9.尿液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A.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形成尿液B. 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C.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形成尿液D. 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盂→形成尿液10.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 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 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11.测试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管、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两种成分P 和Q 浓度如下,请问P 和Q 分别是()A. 葡萄糖和蛋白质B. 尿素和蛋白质C. 尿素和葡萄糖D. 无机盐和葡萄糖12.一个健康的人如果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A. 两者均增多B. 两者均未增多C.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D. 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13.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填出图中所示部位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14. 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A、B、C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和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基础知识巩固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由(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和(排除尿液)组成
*肾脏的结构
宏观看包括皮质和髓质、肾盂。

微观看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每个肾单位包括
和两部分,而肾小体又包括和两
部分。

*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除过程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浆中的和以
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

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
升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重吸收到肾小管
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余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

每天
排除的尿液大约为1.5升。

3、尿的排出:尿首先通过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
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

4、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
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描述排泄途径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三条途径:、、等是。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皮肤的结构
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

真皮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皮肤的功能
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分泌等功能。

*汗液的形成
血液流经分泌部时,血液中的水分、无机盐等进入分泌部形成汗液。

例题解析
【例1】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
管 D.肾小囊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尿的形成的有关知识。

肾单位是尿形成的基本单位,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尿量增多,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重吸收作用受到影响。

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增加导致。

答案:C A
【例2】下面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的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数据单位是克/毫升)。

物质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葡萄糖0.1 0.1 0.1
无机盐 1.6 0.75 0.9
蛋白质0.0 微量7.0
尿素 2.0 0.03 0.03
(1)样品A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B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C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B中的葡萄糖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出现的,样品A中葡萄糖是经过作用而没有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

根据A、B、C三个样品中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和尿素的含量,来分辨三种液体。

正常人的原尿中只含微量的小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含量与血浆相同,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答案:(1)尿液尿液中有无机盐、尿素,没有
葡萄糖和蛋白质
(2)原尿原尿中有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3)血浆血浆中既有蛋白质、葡萄糖,又含有无机盐和尿素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例3】某人划破了手指导致出血,伤口至少深至皮肤的( )。

A.表皮
B.生发层
C.角质
层 D.真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由角质层和生发层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中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伤口流血了,至少已经伤至真皮。

答案:D
典型中考试题
1. 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的形成包括了图中[2]肾小球的作用、[7]肾小管
的作用和分
泌三个过程。

(2)图中[1]入球小动脉内和[3]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
血。

(3)图中[5]肾小囊腔内形成的滤液称为。

(4)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组成的。

2.右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写序号,“”内填写文字。


(1)图中[4]、[5]、[6]合称为。

(2)形成尿的过程中,当血液流经[5] 时,
会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时,肾小管会对原
尿中的有用成分进行重吸收。

(3)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填“高”或“低”),
就会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所分泌
的不足引起的,因而对该类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这种激
素制剂来治疗。

3. 下表是正常人血浆、原尿、尿液中主要物质浓度的比较表,请据表分析作答:
成分样品A 样品B 样品C
蛋白质 0 7—9 微量
葡萄糖 0 0.1 0.1
尿素 2.0 0.03 0.03
无机盐 1.6 O.91 0.91
(1)样品是原尿,它与样品B比较,几乎不含。

(2)样品是尿液,它与样品B比较,和无机盐的浓度明显要高。

(3)样品A与样品C中的物质含量明显不同,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肾小管的作用造成的。

4. 图4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二氧化碳、氧气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1)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OC为________内的血管。

BC段血管中流的是_________血。

(2)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
OC为_______内的血管。

BC段血管中的血液流入
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___。

(3)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
示________含量的变化,OA段血管是
____________。

(4)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都是____________血管,与物质交换
功能相适应,这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图解。

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小肠时的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
的主要场所。

(2)血液流经肾脏时的含量减少,这是因为肾脏是
的场所。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

(4)包括上述各器官在内的各个结构层次构成的所进行的
生命活动是互相的,从而使生物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通过上述各器官系统,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不断地进行和的交换与转变,这就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
1.(1)滤过(或过滤) 重吸收(或重新吸收)
(2)动脉 (3)原尿 (4)肾小管
2.(1)肾单位(2)肾小球(3)高胰岛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理解水平。

难度:中等难度题。

3.(1)C 蛋白质 (2)A 尿素,(3)重吸收
4.(1)肺动脉血
(2)肾脏右心房
(3)氧气动脉
(4)毛细管壁薄(或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小。

(2分)
5.(1)营养物质吸收 (2)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 (3)氧能量
(4)生命系统协调配合 (5)物质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