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提要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陆地边界线长多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多公里。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最东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乌苏里江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沿海和岛屿:从北到南: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陆:渤海、琼州海峡东部;中国最大的岛屿:******省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 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学习初中地理时我们知道地图很难懂,读图方法需要良好的指导。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任何学科都需要有技巧的学习。
初中地理读图方法指导(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可问题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挺浓,但成绩却提高不了,这是为什么呢?一、当今学生读图能力弱的原因1.对地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通过与很多学生的交谈以及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地图在地理学习中重要性的了解,总以为考试来临之前,拿本书,临时抱佛脚,就会万事大吉,不大注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读图能力不足也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了读图的重要性,在地理学习中也注意认真仔细读图,但是对读图的步骤缺乏一定的了解,不会读图,更别说理解地图的整体含义。
二、针对读图问题采取的措施1.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在每节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举实例来分析论证。
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找一些地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读图热情。
2.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的重要保证,学习地理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比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时不时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地理地图的图片,用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便于记忆的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可以做一些地理游戏,用地理地图做道具,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很快地培养读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教室中等合适的位置悬挂地理展示图片,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地理图片的存在,潜移默化中,联想到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民风民俗。
3.图文并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对于重点图片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从而一步一步地画图。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知识点地理中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和方法之一,用于展示天文、地形、物力、人文等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旨在对地球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知识点。
一、地图的分类按照地图的目的和利用方式,地图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是常用的地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质地图:展示天文、气象、地形等地理要素的地图。
2.人文地图:展示城市、人口、经济等人文要素的地图。
3.地图集:包含多种地图和图表的综合性地理参考资料。
二、地图的投影方式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物体,但是当我们把地球放到一个平面上时,它会产生形变。
为了消除这种形变,人们发明了不同的投影方式。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投影方式:1.等角投影:保持角度不变,但是会产生形变。
2.等距投影:保持距离不变,但是会产生形变。
3.等面积投影:保持面积不变,但是会产生形变。
三、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比。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中常用的比例尺有:1.语言比例尺:用语言描述比例尺。
2.图形比例尺:用图形表示比例尺。
3.数值比例尺:用数值表示比例尺。
四、地图的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中用来代表地理要素和空间关系的符号。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使用的符号有:1.颜色:用颜色表示不同的自然或人文要素。
2.线条:用线条表示不同的地理关系,比如道路、铁路、河流等。
3.标记点:用点表示某些自然或人文要素,比如山峰、城市、村庄等。
五、地图的制作过程地图的制作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1.采集资料:收集各种地理信息,包括地形、物候、地貌等。
2.绘制底图:根据采集的资料绘制基本的地图底图。
3.精细化绘制:对底图进行加工处理和精细化设计,包括边框、符号、比例尺等。
4.印制和制图:将地图印制成纸质或者电子形式,按照需要的比例尺和规格制作地图。
总之,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图知识点是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地图分类、投影方式、比例尺、符号和制图过程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复习

汛期: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
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间。
北方河流汛期开始时间 晚 ,结束时间 早 ;南方相反。 汛期从北向南越来越 长 。
十三、黄河的治理 十四、长江的开发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度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桃花峪, 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34个省级行政区:
= 2个3省+ 个5自治区+ 个4直辖市+ 个特2 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 熟记其轮廓、位置
四、众多的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
为 13.7 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黑河 腾冲
人口最多:广东 人口最少:澳门 面积最大:新疆 面积最小:澳门
1月0℃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寒 温 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跨三个温度带的是热:内蒙古、
云、陕、新
带
热
带
热 带
跨四个温度带的是:甘
十、东西干湿的差异 400 200 800 1600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
跨四个干湿区的是:内蒙古、 陕、甘、藏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区
长江黄河比较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渤海
东海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图表解读,期末复习必备攻略!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图表解读,期末复习必备攻略!地理的重点之一是地图。
新版地理教材中图形和表格数量多,信息含量大,学时要给予重视。
【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知识链接1】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20°W和160°E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20°W向东过0°经线至160°E之间为东半球,主要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大洋洲;20°W向西过180°经线至160°E的范围为西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而南极洲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20°W至160°E两条经线间的范围,为东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知识链接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温带。
【图1.2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知识链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球上各个不同的纬度每年接受到不同的太阳热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几条重要的纬线把地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这五个温度带。
【分析1】从俄罗斯、加拿大在地球上所处的五带位置来看,这两个国家大部分国土分别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总结】中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北温带,南部只有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分布有寒带。
这样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2】从海陆位置来看,蒙古是亚洲的内陆国,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是太平洋的岛国,四面环海,沿海又多良港,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必背知识点地图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学习地图知识是地理学习的核心,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地图不仅是一种空间信息表达方式,更是优化决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图必背知识点。
一、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是指将三维的实地环境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为二维的图像。
很多时候,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取决于制图方法的选择。
1. 等经纬线制图法:按照一定的经纬度间隔,将地球的表面划分为等面积的小面块,用等间距的经纬线将其连接,在地图上形成一系列平行与交叉的网格线。
2. 等角投影制图法:遵循角度不变的原则,将球体的表面投影到平面,通常用于大规模地图的制作。
3. 等面积投影制图法:保持面积相等的原则,将三维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通常用于区域和世界地图的制作。
4. 圆柱投影制图法:将地球投影到一个圆柱表面上,再展开成平面地图。
这种制图方法最常用于航空地图、海洋地图和旅游地图等。
二、地图的符号和色彩搭配符号和色彩是地图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确的符号和色彩搭配可以使地图更加直观易懂。
1. 放大比例越大的地图,地图上的符号相对大小应增大。
2. 面积比较大的地点(如城市、省份)应采用醒目和显著的符号,而面积较小或不太重要的地点则采用较小或较淡的符号。
3. 颜色的选择应尽量简洁明了,以易于辨识和区别为原则。
一般来说,高海拔区域、林地、草地和湿地等区域的颜色较浅,而低洼和河流、湖泊等地区的颜色较深。
三、读图方法和地图元素地图除了制作方法和符号色彩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读图方法和地图元素,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图。
1. 坐标和比例尺:在地图的界面上,通常会提供地图的坐标和比例尺,不同地图比例尺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是十分重要的。
2. 等高线:这是标志同等海拔高度的线条,通常在高海拔区域的地图上使用。
3. 标注清楚的地名和地域:地名和地域的标注应该清晰明了,大小、字体、颜色等要恰当分配。
八年级地理地图初中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地图初中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人类在其中的生存和发展的学科。
学习地理学需要了解大量的地图和地图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八年级地理地图初中知识点,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地图基础知识1.什么是地图?地图是一种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等图形形式,将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理现象,比如山脉、河流和城市等,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的几何和平面表现法。
2.制图的基本原则标尺比例、图例、方向、坐标系等是制图的基本原则。
标尺比例是指地图上标尺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
图例是指用来解释地图上标记符号或界线的图形或文字。
方向是指地图上表示朝向的箭头,以及在地图上用于方向导航的线和点。
坐标系是在地图上给每个点一个特定的位置,用于确定特定地点的物理位置。
二、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地图上的符号和标记是用来标识不同地理元素的标志,例如河流、山脉和城市等。
这些符号和标记可以是文字、图案、颜色、线条或面积等。
1.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制图时使用的图案或图形,用于表示特定地理元素。
例如,河流通常用蓝色的线表示,山脉通常用棕色的线表示,而城市和城镇则用不同的图案和颜色标记。
2.地图标记地图标记是用于标记地理元素和区域的文字或图标。
例如,城市和城镇经常在地图上用名称或代号表示,而山脉、河流和其他自然地形则使用名称和高度。
三、地图测量和定位1.测量地球的距离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
使用标准的公英尺度或其他度量系统,您可以测量地球的横跨距离,或者通过使用卫星和其他遥感技术,您可以在地球上进行更精确的距离测量和定位。
2.定位您的位置通过一些基本的技巧,如标志性地标、环境特征和方向线,您可以在地图上确定您所处的位置。
例如,如果您在一座大城市中,您可以查看周围的建筑物、商业区和公共交通线路,以确定您的位置。
四、地图的使用1.读取和解释地图地图上的信息和标记可以被理解和解释,以揭示有关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和关系。
例如,您可以通过读取海拔线、水位线和其他特征,得到有关山脉、河流和海洋的信息。
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知识思维导图

方
生产方式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Hale Waihona Puke 水田、水稻、 一年两熟至三熟
地 区 人文差异
交通运输 主要饮食
陆路 面食
水运 米饭
文化传统
扭秧歌
赛龙舟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
自然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北方
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南方
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北 自然差异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
河流
流量小,冬季结冰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地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区
和 重要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南
旱地、小麦、
八年级地理图题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图题知识点地理图题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考试内容,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高中考试中。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地理图题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帮助学生了解八年级地理图题的考试要点,包括阅读、理解地图以及答题技巧。
阅读地图地理图题阅读起来非常直观,但实际上,则需要认真而细致的读取地图上的各种信息。
以下是可能需要阅读的信息:1. 地图标题:地图标题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确定地点和范围。
2. 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缩放比例。
学生需要确定比例尺以计算距离、高度等信息。
3. 图例:图例是解释地图上的符号(例如颜色、形状等)的一张图表。
地图上各州、河流和山脉的颜色可能不同,学生需要在图例中找到对应的含义。
4. 坐标轴:坐标轴(x轴和y轴)显示网格上每个单元格的位置。
这些轴上的数字还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5. 景点:地图上常有景点和地理特征的标注,比如:山脉、溪流、景点等,同学们要牢记相应的位置信息。
理解地图除了阅读地图之外,理解地图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解技能:1. 筛选信息:学生需要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并排除那些与问题无关或说不相干的信息。
2. 比较信息:地理考试常常要求学生比较地区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学生应该能够识别和解释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3. 预测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地图上的数据来预测结果。
例如,推测某一区域的气候、经济发展等。
答题技巧不仅需要阅读和理解地图,学生还要知道如何回答有关地理图题的问题,并在考试中熟练掌握策略:1. 记录和标记:建议学生在地图上标记和记录重要信息。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的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复杂地图中。
2. 给予原因:如果问题需要解释某些地理概念或现象的原因,学生不能遗漏理由。
3. 检查答案:在答题之前和答题之后,都要检查答案是否准确,确保没有丢失任何重要信息。
结论掌握地理图题知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标题、比例尺、图例、坐标轴和景点)地图和对地理信息的理解,以及回答问题的策略,学生可以在地理学科中获得良好的成绩。
(完整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识图题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识图题总结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识图题总结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识图题主要涉及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应用,通过观察、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
一、地球与地图1. 世界地图: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和分布。
2. 中国地图: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位置和名称。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太阳系成员:太阳、地球、其他行星、卫星等的位置和运行轨迹。
2. 地球的特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等。
三、水资源与利用1. 世界水资源分布图: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水资源丰富度。
2. 中国的水资源:中国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库的分布。
3.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文循环等。
四、土地资源与利用1. 世界陆地分布图: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陆地面积和利用程度。
2.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主要土地类型和分布。
3. 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五、人口与城市1. 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人口分布稠密度。
2. 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各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3. 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六、交通与通信1. 交通运输方式:陆上、水上和空中交通运输的特点和应用。
2. 交通网络:中国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线网络。
3. 通信方式: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方式和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识图题的主要内容概述,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理要点(带重要点图)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期)地理要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大部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为: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5.我国南北跨越的的纬度近50度,相距约5500千米;我国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相距约5200千米。
6.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海陆兼备。
7.我国的海洋有4个,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是内海,面积最小,南海面积最大,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
8.我国领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洋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岛屿6500多个,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其次是海南岛。
9.我国海洋跨越近37个纬度,最大盐场: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最大渔场:舟山渔场(位于东海),南海的渔场、油气田及鱼类产量最多。
10.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东部:日本、韩国;东南部:菲律宾;南部: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一单元:从世界看中国(二)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邻国最多、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是跨纬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河南省人口最多。
2.与湖北省相邻的6个省级行政单位:重庆、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3.既临海又有陆上国界的2个:辽宁、广西;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辽宁、山东。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桂、粤、台)。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读【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知识链接】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就要看该种物质是否在原始状况下就有价值.自然资源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存在,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再生过程非常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图表解读】绿肥是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它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供肥能力.在我国水稻种植区,每年水稻收割后,在耕地上种植一季绿肥作物.来年春天将绿肥犁入农田,不仅增加了肥源,恢复稻田的肥力,对改良土壤有很大作用.图中的绿肥作物,是一种常见的绿肥──紫云英,又叫红花草、草子,是豆科越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图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知识链接】煤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与地壳运动有关,也有提到其他原因的.【图表解读】从绝对意义上说,非可再生资源也是可再生的,但由于其形成、再生速度非常缓慢,所经历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几乎是不可再生,如煤炭的形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为煤炭,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可认为是非可再生资源.【图3.3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举例】【知识链接】可再生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因此,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和时间.如果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它就可能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图表解读】人们为了追求当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环境的污染,长期以来,把大量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量排往太湖水域,致使太湖水域污染严重,造成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图为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流域蓝藻污染时,无锡市某超市被抢购一空时空荡荡的饮用水货架.在休渔期非法捕捞、违规使用超细渔网捕捞、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日益减少.图为在2012年捕捞的旺季,在海南琼海渔民捕得的鱼中,大鱼罕见,比比皆是小鱼.【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知识链接】我国地域广阔,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也多种多样.有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其中前三项属于农业用地,中间三项属于建设用地,后三项是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图表解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非常齐全,且每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大面积分布,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工矿生产和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到,从目前科学技术条件看,中国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所占的比例为15.7%,所占的比重特别大,造成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那些容易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又特别小,像耕地、林地这些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就更小,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是:类型齐全,各类土地所占的比重不尽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我国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企图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的想法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图3.10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表解读】本图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学习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图例,弄清楚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它们分布的地区.我国各地的气温、降水、地形的差异较大,导致土地资源的分布也不尽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这里属于平原或低缓丘陵地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土地利用程度高,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在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山区,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北等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超过400毫米,地形以高山、山地和盆地地形为主,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牧业.而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自然条件较差,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我国土地资源的又一个特点:地区分布不均,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土地利用类型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水田季风区湿润区平原、丘陵旱地季风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平原、高原、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山地、丘陵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高原、山地难以利用的土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高原、山地、丘陵【图3.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知识链接】从现在人们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来看,破坏的程度比较严重.有些地方乱占、滥垦、滥伐、滥牧和污染土地现象严重,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解决我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宣传、法制、开源、节流等双管齐下,更需要政府部门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并进行人地和谐的整体规划.【图表解读】四幅图中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危害及对策存在的问题危害对策飞来的山峰乱建设滥占耕地大量的农田被占用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统一规划,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或滥垦草原草场退化建设人工草场,营造防护林;合理放牧水土的怒吼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统一规划土地的辛酸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土地污染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图3.13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知识链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江河总流量,称径流量.通常用径流量表示当地地表水资源的情况.【图表解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注意图中的那条红线是水资源南北方分界线,宽度表示河流径流量沿河的增长.我国地表径流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上同降水量分布一致,但地区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为严重,东南部是径流量最大的地区.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5%.,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到全国的34%和39%.南方和北方相比,前者人均水量为后者的4.5倍.总的来说,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季降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大,冬春季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图3.15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表解读】兴修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水库的重要功能是调控径流和水量,即在枯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水量,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它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图3.16南水北调工程示意】【知识链接】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来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图表解读】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对比分析走向优点缺点总评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送到华北地区有京杭大运河的天然湖泊可以利用,修建较快,靠近长江口,抽水有保证需要梯级抽水,费用较高最具现实意义中线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水质较好线路长,新挖渠道工程较大,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多现实意义大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水质好且距离短地形复杂,穿越山区多,工程量大,沿途生态环境脆弱最具生态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2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读(四)【知识链接】东部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是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旱粮的主要分布区;以南为水田为主,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耕地以水田为主,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图表解读】认真阅读图例,通过读图得出每种农作物在我国的具体分布。
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方主要农作物存在有较大的差异。
粮食作物:北方以小麦、玉米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大豆,南方油菜;粮料作物:北方甜菜,南方甘蔗;棉花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
【图4.12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知识链接】本图为中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重点建设“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
“七区”指的是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汾渭平原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华南主产区、甘肃新疆主产区。
【图表解读】从发展农业的条件出发,这些主产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西部农产品的分布地区都是在山麓地带的平原,因为这里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强、水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
北方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南方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
水稻、甘蔗的生长喜高温、需水量大,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所以南方盛产水稻、甘蔗。
南方河湖多,所以水产品产量大。
而小麦、玉米、大豆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主要分布在北方。
【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知识链接】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读图知识点地理读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读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态、构造、地理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重点掌握的读图技巧和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中最主要的读图工具之一,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可以了解世界各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信息。
读地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的实际距离与地图上所表示的距离的比值。
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广泛,但地图上的细节就越少。
2.地图的方位:北方向通常表示为一个箭头,学会辨别各个方向的表示方式,方便地理位置的判断。
3.地图上的符号: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如山地的符号、水系的符号等,需要认真分辨。
二、读航空摄影图航空摄影图是通过航空相机拍摄得到的地球表面照片,可以清楚地展示地面的地貌、水系、建筑等状况。
读航空摄影图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航空摄影图的构图要素:构图要素包括景深、透视、遮挡、重心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要素可以准确地了解图中的地貌和建筑物的位置。
2.航空摄影图的地形特征:通过辨别图中的地形特征,如高地、低地、陡坡、缓坡等来判断地形的类型。
三、读人口统计地图人口统计地图是表现某一地区人口分布、密度、数量等情况的地图。
读人口统计地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密度、数量:通过分析图示的人口密度、数量来了解某一地区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2.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迁移、外出务工等情况,通过人口统计地图可以清楚地了解人口流动的情况。
总结:地理读图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读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态、构造、地理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读地图、读航空摄影图和读人口统计地图等技巧和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掌握这些读图技巧,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图表解读(三)河南省伊川县葛寨乡寄宿中学赵敬君【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知识链接】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自然资源,就要看该种物质是否在原始状况下就有价值。
自然资源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存在,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再生过程非常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
【图表解读】绿肥是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它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供肥能力。
在我国水稻种植区,每年水稻收割后,在耕地上种植一季绿肥作物。
来年春天将绿肥犁入农田,不仅增加了肥源,恢复稻田的肥力,对改良土壤有很大作用。
图中的绿肥作物,是一种常见的绿肥──紫云英,又叫红花草、草子,是豆科越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图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知识链接】煤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与地壳运动有关,也有提到其他原因的。
【图表解读】从绝对意义上说,非可再生资源也是可再生的,但由于其形成、再生速度非常缓慢,所经历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几乎是不可再生,如煤炭的形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为煤炭,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可认为是非可再生资源。
【图3.3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举例】【知识链接】可再生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因此,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再生资源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即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和时间。
如果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它就可能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八年级上册重点地图再熟练版

八年级上册重点地图读图复习(一)一、中国的疆域、海洋、岛屿及主要邻国:1、中国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等(图中)。
2、中国疆域四端:【图】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别大。
②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我国东、西部时间差异大。
3、我国海洋、内海、岛屿、海峡。
【图】5、陆上邻国14个。
【图】东:朝鲜、俄罗斯;面: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西南:巴基斯坦、印度;东南亚:缅甸、老挝、越南。
注意:与我国陆地国界有不连续接壤的国家是:俄罗斯、印度。
6、隔海相望国家6个。
【图】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二、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高原、盆地、平原及丘陵。
1、中国主要山脉:【图】①东西走向,3组。
②南北走向,3座。
③东北—西南:3组。
④西北—东南:2座。
⑤弧形山脉:1座。
2、中国9条主要河流。
【图中找出】3、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3大平原、3大丘陵名称、位置【图】4、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省分界山;南岭是湖南省和广东省分界山;武夷山是福建和江西省分界山;天山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山脉;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分界山脉;巫山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脉;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分界山脉。
二、中国的行政区:考点:1、能在图中一一对应位置、形状说出我国34个省级单位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记住我国较为特别的省区:【结合上图】①中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8个)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中国跨经度最广、邻省最多(8个)的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最东、北省:黑龙江(黑,哈尔滨);最西:新疆(新、乌鲁木齐);最南:海南(琼,海口)②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云、桂、粤、台)。
③我国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省是:辽宁(辽、沈阳)、山东(鲁、济南)。
④我国大陆海岸线起、止的省是:辽宁(辽、沈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图表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图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居民的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地球的重要自然科学,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八年级上册涉及了多个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下面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成和结构地球的外层包括了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等,构成了地壳、大气、水圈,地球还有磁场、地震、火山等活动,表明了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很复杂的。
2. 地理区位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要描述地理位置就需要使用经纬度。
经度指地球表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纬度指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面的夹角。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必要的自然物质和能源,比如森林、矿产、水资源、草原等。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开发、滥伐滥采等问题。
4. 区域分区为了便于研究,人们通常按照地理条件和人文特征,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亚洲、欧洲、非洲等;而国内则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区域。
5. 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地球上有众多不同的自然环境,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总体,是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维持生命的基础。
6.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指为旅行者提供游览、娱乐和度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二、图表展示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图表来进行辅助,下面是本篇文章为大家准备的几个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 中国地理区位图2. 自然资源分布图3. 生态环境指数分布图通过以上三幅图表的展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地理位置的明确,众多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指数分布状况。
这一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对于地球的基本认知,更好地尊重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档
可修改
一、政区图 识记要求(34个省、行政中心、临海4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①省级行政区 东北3: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北部边疆1:内蒙古(呼和浩特)
黄河中下游发6:河北(石家庄)
河南(郑州)、山西(太原)
山东(济南)
北京、天津
长江中下游7: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
江西(南昌)安徽(合肥)
浙江(杭州)江苏(南京)
上海
南部沿海7:广东(广州)
广西(南宁)、福建(福州)
海南(海口)台湾(台北)、香港、澳门
西南5: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
西藏(拉萨)、重庆
西北5: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
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
②邻国(看书P7图,注意: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
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二、几个重要的省的轮廓,常考(一定要记下、省名、简称、行政中心)
三、主要的地形
识记要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 1、四大高原
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3、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
东西走向
①天山-②阴山、③昆仑山-④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⑥大兴安岭-⑦太行山-⑧巫山-⑨雪峰山
⑩长白山-○
11武夷山、○12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13横断山 四、黄河图
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H 阿尔泰山 祁连山
精选文档
①源头:(青海)巴颜喀拉山
流入:(山东)渤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内蒙古)河口
(河南)孟津
③支流:渭河、汾河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内蒙古、
黄土、华北平原
⑤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五、长江图
①源头:(青海)唐古拉山
流入:(上海)东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③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平原
⑤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库:丹江口
⑥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⑦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六、中国铁路
(一)三横:①京包-包兰线E
②陇海-兰新线F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G
五纵:①京沪线 A ②京九线B
③京哈-京广线 C ④焦柳线D
⑤宝成-成昆线H
(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M
(三)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京包、京广、京九、京沪)郑州(京广、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包兰、兰新、陇海)
成都(宝成、成昆)、徐州(京沪、陇海)
七、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见P33图2.15)
八、我国的干温地区图(见P36图2.17)
九、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P39图2.21)
十、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见P40图2.23)
十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常考(见P67图3.8)
十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见P110图4.25)
十三、辽中南地区(见P111图4.26)
十四、沪宁杭地区(见P112图4.27)
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