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蝗虫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样方法,C错误;
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
D.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
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酸既有DNA也有RNA,DNA有脱氧核糖,RNA中有核糖。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
B.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
C.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3.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DNA一般相同是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而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含有核酸,前者含有核糖体,后者不含有核糖体,A错误;
B、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则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
故选B。
8.持续干旱的地区容易发生蝗灾,导致玉米等农作物减产。科学家对某蝗灾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所有蝗虫和玉米等作物构成一个群落
B.蝗虫灾害加快了当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
C.标志重捕法是调查蝗虫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
D.蝗灾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符合“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5.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
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故选C。
2.2019年1月2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一岁半的、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A6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故选C。
3.医学上把LDL称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富含胆固醇的蛋白质(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体内多余的LDL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上,会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内有2/3的LDL可借助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完成对LDL的降解(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LDL
C、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错误;
D、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7.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分析】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详解】
A、生物群落是一定地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蝗虫和玉米等作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蝗虫灾害的发生可促进当地优势种的取代,使演替的速度加快,B正确;
【详解】
A、由于只有被除草剂严重污染过的土壤才可能含有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分解菌,所以为了获取能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采集土壤样品,A正确;
BC、为了淘汰不能分解FE的微生物,而仅保留能分解FE的菌种,则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应以FE作为唯一碳源,应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以FE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筛选,B错误,C正确;
【详解】
A、动物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
B、5只克隆猕猴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其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B正确;
C、取自卵巢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Ⅱ中期时,才可进行核移植,C错误;
D、体细胞核移植时供核的供体可不受年龄影响,且体细胞数量多,所以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D正确。
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正确;
D、对比W+H2O组和W+NaHSO3组,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
C.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
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故正常人血液中pH通常在1.35~1.45之间;通过呼吸系统把CO2不断排出,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
A、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
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B正确;
C、神经细胞接受剌激后能产生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向临近部位传导,因此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兴奋不同步,C错误;
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Baidu Nhomakorabea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B.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
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详解】
A、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由单层膜包被,富含蛋白酶等各种酶,图中信息表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降解LDL,A正确;
B、胆固醇属于脂质类物质,它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相似相溶性,因此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因此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C、LDL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属于胞吞,胞吞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
D、据吸收光谱可知,经W1菌株降解后在239nm处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D正确。
故选B。
【点睛】
理解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详解】
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
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
【详解】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此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A正确;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B正确;
C、体内多余的HCO3–是顺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跨膜运输,故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协助扩散方式排出体外,C错误;
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D正确。
(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筛选出固氮微生物。
(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4)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此种物质,以抑制对该物质不具抗性的微生物生长,而不影响对该物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B.5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
C.体细胞核移植需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做受体细胞
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克隆动物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提供细胞核的生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提供细胞质的生物,但其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相似。
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LDL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
D.LDL受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表示LDL的降解过程,图中可以看出,LDL与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然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蛋白质降解,释放出胆固醇。
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pH为1.35~1.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
C.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D.据吸收光谱可知,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的制作
(1)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以石油是唯一碳源,筛选出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长。
D、LDL受体为蛋白质分子,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无关,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内流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
D.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
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酸既有DNA也有RNA,DNA有脱氧核糖,RNA中有核糖。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
B.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
C.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3.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DNA一般相同是因为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而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含有核酸,前者含有核糖体,后者不含有核糖体,A错误;
B、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则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
故选B。
8.持续干旱的地区容易发生蝗灾,导致玉米等农作物减产。科学家对某蝗灾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所有蝗虫和玉米等作物构成一个群落
B.蝗虫灾害加快了当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
C.标志重捕法是调查蝗虫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
D.蝗灾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符合“J”型增长
【答案】B
【解析】
5.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
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故选C。
2.2019年1月2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一岁半的、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A6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故选C。
3.医学上把LDL称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富含胆固醇的蛋白质(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体内多余的LDL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上,会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内有2/3的LDL可借助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完成对LDL的降解(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LDL
C、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错误;
D、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7.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分析】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详解】
A、生物群落是一定地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蝗虫和玉米等作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蝗虫灾害的发生可促进当地优势种的取代,使演替的速度加快,B正确;
【详解】
A、由于只有被除草剂严重污染过的土壤才可能含有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分解菌,所以为了获取能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采集土壤样品,A正确;
BC、为了淘汰不能分解FE的微生物,而仅保留能分解FE的菌种,则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应以FE作为唯一碳源,应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以FE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筛选,B错误,C正确;
【详解】
A、动物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
B、5只克隆猕猴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其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B正确;
C、取自卵巢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Ⅱ中期时,才可进行核移植,C错误;
D、体细胞核移植时供核的供体可不受年龄影响,且体细胞数量多,所以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D正确。
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正确;
D、对比W+H2O组和W+NaHSO3组,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
C.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
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故正常人血液中pH通常在1.35~1.45之间;通过呼吸系统把CO2不断排出,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
A、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
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B正确;
C、神经细胞接受剌激后能产生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向临近部位传导,因此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兴奋不同步,C错误;
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Baidu Nhomakorabea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B.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
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详解】
A、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由单层膜包被,富含蛋白酶等各种酶,图中信息表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降解LDL,A正确;
B、胆固醇属于脂质类物质,它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相似相溶性,因此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因此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
C、LDL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属于胞吞,胞吞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
D、据吸收光谱可知,经W1菌株降解后在239nm处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D正确。
故选B。
【点睛】
理解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
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详解】
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
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
【详解】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此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A正确;
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B正确;
C、体内多余的HCO3–是顺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跨膜运输,故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协助扩散方式排出体外,C错误;
D、血浆pH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D正确。
(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筛选出固氮微生物。
(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4)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此种物质,以抑制对该物质不具抗性的微生物生长,而不影响对该物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B.5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
C.体细胞核移植需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做受体细胞
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克隆动物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提供细胞核的生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提供细胞质的生物,但其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相似。
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LDL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
D.LDL受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表示LDL的降解过程,图中可以看出,LDL与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然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蛋白质降解,释放出胆固醇。
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pH为1.35~1.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
C.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D.据吸收光谱可知,W1菌株对FE有明显降解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的制作
(1)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以石油是唯一碳源,筛选出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长。
D、LDL受体为蛋白质分子,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无关,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内流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