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华师版)

合集下载

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液晶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材料,具有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性质,其分子排列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性。

这种有序排列的结构使得液晶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如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

因此,液晶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军事装备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行讨论。

一、液晶材料的制备液晶材料的制备需要进行物质的合成、分离及提纯等多个环节,以获取高质量的液晶样品。

1. 合成液晶分子液晶分子的合成是液晶材料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的液晶材料合成方式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来制备物质。

根据需要合成的结构,选取合适的有机合成路线来构建目标分子。

现今,有机合成技术日益发展,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案来构建目标分子。

例如,采用N-乙酰氨基酸自由基的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合成含有乙炔基的有机分子;也可以通过阴离子型取代等方法来合成新的液晶材料分子。

2. 分离和提纯液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纯度和纯度一致性,还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溶液析出法在液晶分子在溶剂中萃取的时候,有些液晶分子会出现沉淀,而有些液晶分子则会在溶液中平衡分布。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和温度来控制液晶分子的统计分布,从而实现纯化和分离。

(2)逆流chromataography法逆流chromatography法是通过多次循环区分液相和固相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净化混杂物和其他有机杂质,提高液晶样品纯度。

(3)过滤净化法在溶液过滤筛板后,将过滤残渣和方案基本液体中的固体不能通过的物质进行比对和区分,然后加入一定的溶剂,沐浴和加热溶液,可以得到相应的液晶样品。

二、液晶材料的应用液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以下简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

1. 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是目前市场最为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在液晶材料中加入电场,并调节电场强弱,使得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排列状态,从而控制液晶显示器的显色效果,实现图像的显示。

新型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新型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新型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显示技术中的一种主流,其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然而,传统的液晶材料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能耗较高、颜色鲜艳度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地探索新型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文将从材料制备、性能表征以及应用实践三个方面来介绍新型液晶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

一、材料制备目前,有关新型液晶材料的制备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便是分子设计的思路。

该方法通过对分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对分子空间构型的控制,从而实现液晶材料的制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来实现材料的制备。

例如,氨基酸是一类含有胺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够形成液晶相。

有些研究者就是通过合成含有氨基酸的化合物来制备液晶材料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基于生物方法的合成技术。

例如,蛋白质是一类含有多种氨基酸的生物大分子。

有些研究者就是通过将蛋白质与其他化合物结合,从而制备出了新型的液晶材料。

二、性能表征对于新型液晶材料的性能表征,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温度响应性能:液晶材料的质量特征之一便是其温度响应性能。

新型液晶材料通常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温度响应性能,这是由于其分子设计和合成工艺的优化所致。

2.光学特性:光学特性包括折射率、吸收率、透过率和色散性能等。

与传统液晶材料相比,新型液晶材料通常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光学特性,这为其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下提供了更好的特性保障。

3.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液晶材料中最基本的一个特征。

新型液晶材料的分子结构通常比传统液晶材料更为复杂,更为有序,这有利于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更好的性能。

三、应用实践新型液晶材料的应用场景较广,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其应用实践:1.电视:液晶电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液晶产品之一。

新型液晶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视的成像质量,使其进行更好的显示效果。

2.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液晶材料的原理及应用

液晶材料的原理及应用

液晶材料的原理及应用1. 液晶材料的概述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能够在外加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改变自身光学性质的材料。

液晶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分子排列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光学特性。

液晶材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向列型液晶和向列型液晶。

通过调节液晶分子排列的方式,可以实现液晶的控制和调制,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液晶电视、液晶屏等领域。

2. 液晶材料的原理液晶材料的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以及外加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分子的取向变化。

液晶分子是长而细长的有机分子,通常由两个平面性的苯环、苯环之间的键以及两个侧基构成。

液晶分子具有两个主要的取向方向:平行于液晶层面(homogeneous)和垂直于液晶层面(homeotropic)。

当没有外加电场或磁场时,液晶分子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排列,形成所谓的液晶相。

液晶分子在不同的取向方式下,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3. 液晶材料的应用液晶材料在电子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以及其他液晶屏幕中。

以下是液晶材料的一些主要应用:3.1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电子显示设备,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来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器具有低功耗、薄型化、高对比度和广视角等优点,因此在计算机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通过改变电场的作用方式来控制液晶中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控制光的透射和反射。

通过在液晶屏上加上适当的后光源和色彩滤光片,可以显示出彩色图像。

3.2 液晶电视液晶电视是利用液晶显示器技术制造的电视机。

与传统的显像管电视相比,液晶电视具有更薄、更轻、更省电的特点,并且可以产生更清晰且更高对比度的图像。

液晶电视通过将液晶显示器与电视机结合,可以通过电视信号输入显示高质量的图像。

液晶电视通过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对图像的控制和显示。

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有机液晶材料是一种独特的材料,其在科学和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光电子学、显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这篇文章将会重点介绍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

一、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比较多样,其中包括热熔法、化学合成法、悬浮法、溶液法等。

以下是其中几种重要的制备方法。

1. 熔融法熔融法是指将液晶材料在温度高于其熔点的条件下,通过加热融化成为液态,随后逐渐冷却,从而制备得到有机液晶材料,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制备方法。

2. 溶液法溶液法是指将液晶分子溶解在有机溶剂或者水溶液中,随后通过蒸发、冷却或者加入复合材料的方式将液晶分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这是制备有机液晶材料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溶液中,液晶分子常常会形成各种形态的聚集态,这些聚集态的排列方式非常有利于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从而形成有机液晶体系。

3.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指通过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将不同的化学物质反应在一起,从而制备出有机液晶分子。

二、有机液晶材料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有机液晶材料在光电子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制备成为基于有机液晶的光调制器、光开关和光路延迟器等器件。

1. 光调制器光调制器是一种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设备。

基于有机液晶的光调制器具有优异的调制性能和响应速度,可以进行高速、高效地光调制操作。

2. 光开关光开关是一种可以控制光的传输和切断的器件。

基于有机液晶的光开关具有低功耗、高速度和长寿命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和光通信等领域。

3. 光路延迟器光路延迟器是一种可以控制光信号延迟时间的设备。

基于有机液晶的光路延迟器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宽带宽的特点,可以用于光通信、图像处理和医疗等领域。

三、有机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有机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可以制备成为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件。

1. 普通液晶显示器普通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典型产品。

基于有机液晶的普通液晶显示器具有宽视角、高对比度和低功耗的特点,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华师版)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华师版)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姓名:学号:预习密码:7【前言】1、实验目的(1)了解液晶材料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与应用。

(2)掌握DCC法合成胆固醇丙酸酯液晶材料的操作技术。

2、实验意义胆固醇酯是一种具有液晶相的化合物,其在一定条件下,会随温度、磁场、电场、机械应力、气体浓度变化,而发生色彩的变化,可用于制作液晶温度计、气敏元件、电子元件、变色物质等,还可用于无损伤探伤、微波测量、治病诊断、定向反应等化学、化工、冶金、医学等领域。

不仅如此,某些胆甾醇酯类化合物作为乳化剂等在食品、化妆品领域有重要应用。

胆固醇酯类化合物可由羧酸与醇直接酯化反应制得,但传统的酸催化方法酯化收率很低,因此近来国内外开发了各种新方法,如酰氯酯化法、酸酐酯化法、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脱水酯化法等,以及最近的酶催化酯交换法。

其中#虽然酰氯酯化法应用最多,但存在原料酰氯需要现制现用、副产物HCl去除麻烦、整体合成路线长等问题。

相比之下,DCC脱水缩合法合成胆甾醇酯类化合物,没有酸酐酯化法仅限于少量酸酐的局限,没有酯交换法需要制备其他低级醇酯的麻烦,而且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通常比较高。

但是,DCC脱水缩合法中常见的脱水促进剂,如4- 吡咯烷基吡啶、4- 二甲基吡啶(DMAP)、2,4,6-三甲基吡啶盐酸盐等,试剂的价格都比较昂贵。

目前,DCC脱水缩合法合成胆固醇丙酸酯和胆固醇苯甲酸酯鲜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因此本文采取DCC作酯化反应的脱水剂,分别用DMAP和N,N- 二甲基苯胺作除水促进剂研究胆固醇丙酸酯和胆固醇苯甲酸酯的合成,发现用廉价的N,N- 二甲基苯胺作除水促进剂也可以合成胆固醇丙酸酯,虽然其产率不及DMAP,但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丙酸酯合成成本。

3、实验综述【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2、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有机合成实验玻璃仪器一套(必须含蒸馏,抽滤设备)、磁力搅拌器、薄层检测用荧光仪、水泵、显微熔点仪(2)实验试剂胆固醇、丙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氯甲烷、石油醚(30°~60°C)、乙醚、薄层检测用硅胶GF254、无水乙醇、HCl溶液(1mol/L)、NaOH(1mol/L)、蒸馏水、无水MgSO43、实验步骤(1)DCC法合成胆固醇苯甲酸酯①加料在干燥的带有磁力搅拌子、干燥管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胆固醇()、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苯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溶剂二氯甲烷(90mL),在常温下搅拌,固体先溶解,后逐渐有白色沉淀生成。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自组织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和组成来调节其性能。

因此,液晶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显示、光电子、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两方面入手,探讨液晶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液晶材料的合成液晶材料的合成是液晶研究的重要基础,液晶材料的性质取决于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因此液晶材料的合成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化学和材料学知识。

液晶材料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液晶材料合成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成指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再通过单晶体生长或自组装制备液晶材料。

化学合成法的优点是合成方法灵活,可以制备多种结构和性质的液晶材料。

其缺点是合成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反复优化,成本较高。

目前,化学合成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常用的液晶材料5CB、8CB、MBBA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的。

2.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一种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自组装形成液晶结构的方法。

自组装法的特点是合成简单、成本低,且可以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形态的液晶材料。

自组装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变溶剂、温度、pH值等条件来控制分子的自组装,形成不同形态的液晶结构。

目前,自组装法已经成为液晶材料合成与研究的热门领域,例如自组装法合成的液晶高分子、液晶胶体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生物法生物法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合成液晶材料的方法。

生物法的优点是合成产品纯度高、结构规整、长度可调控等,是一种“绿色”的合成方法。

生物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利用生物体内的分子机制来制备高品质的液晶材料,例如利用RNA序列选择催化合成液晶聚合物等。

二、液晶材料的性能研究液晶材料的性能研究是液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液晶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结构和组成,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试手段来研究和评估。

液晶材料的性能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性能热性能是液晶材料性能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

液晶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液晶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液晶及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液晶和有机发光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在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液晶和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液晶的合成和应用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

液晶的分子结构是有序排列的,因此,液晶具有很多特殊的属性,比如光电效应,温度敏感性等。

液晶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下半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液晶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新的分子设计合成的液晶材料;另一种是利用传统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光学性质,制备复合液晶材料。

液晶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液晶显示器、计算机屏幕、电视等,在娱乐、通讯、安防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根据液晶材料对温度、电磁场等的响应特性,制备温度、电磁场传感器等。

二、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有机发光材料是指在激发条件下,发生光致发光现象的有机材料。

其特点是发光强度高、表现形式多样、可与聚合物材料相融合等,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化学合成,同时也涉及到光电物理学,即光致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质研究。

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半导体有机材料,生物合成等。

化学合成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通过在分子结构中引入σ和π能级对的调整,使得有机分子表现出电子传输特性和荧光发射特性。

有机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荧光分析、生物成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领域。

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在空气污染、健康、安全等方面,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也有着很多应用,例如,环境污染检测、生产作业检测等等。

三、液晶和有机发光材料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液晶和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液晶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新材料的合成、光电性能的提高和机理研究。

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材料领域中,合成液晶材料是一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本文将对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合成液晶材料的概念合成液晶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分子材料,其分子具有较长的、通常为5-20个乙烯单位的亲水基和亲油基。

这种材料形成液晶态时,由于分子朝向的不规则性而呈现出一定的有序性。

液晶材料在电子显示器、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二、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1. 合成方法合成液晶材料有几种主要的方法,如在分子中引入二氧化硅(SiO2)、甲基丙烯酸甲酯(MA)等化学物质,使液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

传统的合成方法是化学合成,即通过在实验室中使用化学试剂和设备进行材料合成。

2. 特性分析合成液晶材料的性质是其最大的特点,其特性取决于分子内部的结构。

液晶分子具有规则排列,自我限制,易于平面排列等一系列特性,具有多种应用前景。

3. 应用研究液晶晶体显示(LCD)是液晶材料的典型应用之一。

除此之外,合成液晶材料还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存储器、液晶阀等诸多领域。

三、合成液晶材料的应用1. 液晶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显示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显示器。

当前最常用的液晶显示器是LCD,经过多年的改进,LCD已经成为了嵌入式应用中一种非常成熟的显示技术。

2. 新型太阳能电池利用合成液晶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是最新的研究领域之一。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主要以硅制造,其中,液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3. 高倍压液晶阀高倍压液晶阀是一种利用液晶分子取向变化来控制光的进出的装置。

这种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储存器及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中。

四、结论合成液晶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倍压液晶阀、新型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也日趋成熟。

合成液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推动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具有各种独特的性质,在信息显示、光学器件、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性能是液晶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目前,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有机合成和非有机合成两种。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液晶分子。

有机液晶材料分子通常由分子折叠部分、连接基部分和烷基链组成。

有机合成需要具备先进的有机合成技术和对产物的单晶结构表征能力,一般需要多级反应合成。

例如,制备液晶物质Azoxybenzene,首先合成偶氮苯亚甲基键联合物Cyanobenzene-4-azobenzene-4'-methylene(CBAM),然后乙酸锌还原开环生成Azoxybenzene。

非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合成方法合成液晶物质。

包括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合成和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

高分子液晶材料的制备主要有自组装法、交联法、配合物法和MPC(Mitsubishi Polyester Carbonate)等方法,利用高分子材料自身的排列与组装化为液晶材料。

无机液晶材料一般利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方法合成。

二、液晶材料的性能液晶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相转变温度范围、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

相转变温度范围是液晶分子从无序液态到有序液晶态的转变温度范围,它决定了液晶材料的应用温度范围。

热稳定性是指液晶分子在加热或长时间放置后分子排列不易发生改变,是液晶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重要性能之一。

机械强度主要指液晶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光学性质包括:色散性、偏光特性、制备的液晶薄膜厚度等。

色散性是指液晶分子导致的光学旋转,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偏光特性是指液晶分子沿着特定方向排列后对入射光的偏振和旋转,对显示器等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厚度是制备液晶薄膜时要控制的关键性能,它决定了薄膜的亮度、对比度和光学优异度。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显示和光学器件市场的不断扩大,液晶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无机液晶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显示技术、传感器、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在显示技术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其制备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前景。

一、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是实现其应用的前提。

常见的无机液晶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法、熔融法、气相沉积法等。

溶液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溶液中溶解无机液晶材料的前体物质,再通过溶剂挥发或加热等方式得到无机液晶材料。

熔融法则是将原料物质直接加热至熔融状态,再通过冷却凝固得到无机液晶材料。

气相沉积法则是通过气相反应将无机材料沉积在基底上。

二、无机液晶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1. 液晶显示器无机液晶材料在液晶显示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液晶显示器是由无机液晶材料组成的,利用电场效应来调节其透明度,从而实现信息的显示。

这种显示技术具有能耗低、反应速度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设备。

2. 光电调制器光电调制器是利用无机液晶材料的光电特性来实现光场的调节控制。

通过改变无机液晶材料的电场条件,可以调节入射光的强度、偏振态和相位,从而实现光的调制和控制,为光通信、光信息处理等领域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三、无机液晶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1. 光电传感器无机液晶材料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关键材料,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号的感知和检测。

无机液晶材料具有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可应用于光学仪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 光电存储器无机液晶材料在光电存储器中起到存储和读取光信号的作用。

通过改变无机液晶材料的各种物理参数,如电场、温度、光照强度等,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存储和读取,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和读写速度,可应用于光存储器件、光存储器等方面。

四、无机液晶材料制备与应用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机液晶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实验8-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实验8-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实验8-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分子排列结构和特殊的光学性质。

液晶材料的应用广泛,包括显示器、光洁度测量仪、化学传感器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合成一种液晶材料,并观察其在局部的磁场作用下的性质。

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相关实验技术;2.掌握液晶材料的性质表征及其在局部磁场作用下的特殊性质;3.加深对液晶材料应用的了解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实验原理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分子排列结构和特殊的光学性质。

液晶分子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亲水基团,另一个是亲油基团。

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液晶分子能够自组装成为不同的有序结构,如列相、满分子相等。

这些结构的形态和性质取决于液晶分子的结构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液晶材料的应用广泛,包括显示器、光洁度测量仪、化学传感器等。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特殊取向规律来控制光的透过和反射,形成图像。

当施加磁场时,会改变液晶分子的分布,从而改变液晶的取向和光学性质。

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液晶材料在磁场感应器件、光学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步骤设备和试剂•一支磁棒;•一只玻璃试管;•一只分离漏斗;•10毫升水;•10毫升无水乙醇;•0.1克S-4-(4-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四甲酯(MTPA)。

操作步骤1.向玻璃试管中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加热至70℃左右;2.将0.1克S-4-(4-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四甲酯(MTPA)加入玻璃试管中,充分搅拌溶解;3.缓慢加入10毫升水,继续搅拌混匀;4.等试剂完全溶解后,用冰水浴降温;5.当溶液温度降至30℃以下时,加入磁棒并在磁场下搅拌;6.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液晶相会出现。

观察液晶相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合成了液晶材料,并观察到了在局部磁场作用下的特殊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相的出现和消失与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有关。

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

液晶是一种在常规的固体和液体状态之外,形成特殊相的物质。

液晶智能材料是指可以通过外部刺激,使其智能响应和控制的材料,其具备了传统物质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和多样的应用前景。

下面本文将从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涉及到材料的合成、设计和调控等方面。

其中,液晶分子的设计和合成是关键的步骤。

液晶分子结构的调控可以通过改变其侧链、主体桥连接方式以及引入其他功能性基团等措施实现。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溶剂、温度和手性剂等条件,改变液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得到不同种类的液晶智能材料。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发展,液晶智能材料的制备也逐渐向高分子材料转移。

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液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例如,可控自组装高分子复合物可以实现智能荧光和可逆形变等性质,可以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液晶智能材料的应用液晶智能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计算机、电视等等领域。

它们通过液晶智能材料的光学特性,可以实现像素的控制和显示,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刷新速率和对比度等特点。

2. 光伏电池液晶智能材料可被用于光伏电池中,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通过将液晶材料加入到太阳能电池的阳极中,可以实现对阳极的导电控制和对能量的输出控制。

3. 气体传感器液晶智能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气体传感器,通过把液晶智能材料引入到气体传感器的结构中,使其对气体的吸附和反应达到超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极大提高了气体检测的可靠性和精度。

4. 压力传感器液晶智能材料也被用于制作压力传感器,其可以精确地测量机械压力、震动等物理量。

利用液晶智能材料的特殊反应启动系统和有效测量技术,可以开发出新一代超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液晶复合材料(Liquid Crystal Composite Material,简称LC-CM)是一种由液晶分子和有机/无机高分子基质构成的复合材料。

液晶复合材料基于液晶分子的独特性质和高分子材料的良好可加工性,已经成为一种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使用广泛并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新型材料。

本文将从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备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普通液晶材料可以说是类似的,都需要三个基本部分:液晶分子、导向面和外电场。

但是液晶复合材料要比普通的液晶材料更为复杂,因为需要将液晶分子与高分子基质相结合。

首先是液晶分子的制备。

一般选择一些形状规则、分子量较高、分子长短适中的液晶分子作为研究对象。

液晶分子设计的好坏对于液晶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十分重要。

其次是高分子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行为以及液晶复合材料的性质。

接下来是液晶分子和高分子材料的静电纺丝制备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高效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这种技术可在实验室环境下获得具有优异光学和电学性能的LC-CM。

液晶分子与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比例直接影响到静电纺丝的效果。

在静电纺丝过程中,传统网状结构的高分子会向两侧拉伸,产生强电场吸引分子排列,液晶分子则会在高分子纤维上对齐。

经过高温固化处理,液晶分子与高分子材料深度融合,形成一个三维的液晶结构。

二、应用液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1. 光学显示器件液晶复合材料是光学显示器件的重要构成材料之一。

例如,液晶屏幕就是利用液晶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旋转来改变其透过性的。

人们正在研究一种新颖的量子点液晶复合材料,它可以较好地综合量子点和液晶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亮度和更广的色域。

2. 生物医学领域液晶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液晶凝胶仿生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人工肢体配件、生物芯片等领域。

液晶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

液晶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

液晶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液晶分子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它具有如液体般流动性和如固体般有序性质。

液晶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液晶分子的合成液晶分子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合成液晶分子需要考虑其所需的化学键、硬度和柔韧度等物理化学性质。

1.合成方法目前,液晶分子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缩合法、取代法和聚合法。

缩合法是通过两个分子互相作用,形成带有液晶性质的大分子。

取代法是指在分子中引入含有液晶性质的基团,再对其进行取代反应,最终形成新的液晶分子。

聚合法则是通过聚合物化学反应,将含有液晶性质的单体分子连接成大分子。

2.液晶分子的结构液晶分子的结构多样。

在晶体中,液晶分子有序地排列成层状或列状结构,以此形成晶体的有序性。

不同的液晶分子结构可用来合成不同性质的液晶材料,这对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液晶分子的应用液晶分子的应用广泛,包括液晶显示、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1.液晶显示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显示技术之一。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顺向排列,因而液晶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液晶显示器件。

液晶显示器件的构造复杂,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液晶材料。

实际上,不同的液晶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也主导不同的显示效果和显示颜色。

液晶显示器件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对液晶分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2.光电器件液晶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液晶分子可以用来制造光电传感器、高分子复合材料、光学控制器等。

利用液晶分子的独特性质,光电器件可以实现光控开关、光调控、照度计等多种功能。

3.传感器液晶分子对分子结构的敏感性也为其在化学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利用液晶分子的分子结构变化,可以设计并制备出高灵敏的分子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中各种不同的物质。

总之,液晶分子的合成和应用都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液晶分子的独特性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也创造了大量实用化的材料和技术,为现代化的科技生产和生活创造了条件。

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有机液晶材料是一种具有液晶相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核心和可变取向的侧链。

有机液晶材料以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性能,在液晶显示器、光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机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有机合成法、固相法和溶液法。

有机合成法是通过有机化学合成反应,将已有的有机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得到具有液晶相的化合物。

固相法则是通过固相反应,在高温下通过化学反应将无液晶相的物质转变为有液晶相的物质。

溶液法是将已有的液晶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调整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使其重新形成液晶相。

二、有机液晶材料的应用1. 液晶显示器有机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材料之一。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基于液晶材料的光电技术,其特点是薄、轻、节能。

有机液晶材料通过调整分子取向和排列方式,可以改变光的透过程度,实现液晶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2. 光伏领域有机液晶材料在光伏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光伏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有机液晶材料通过光电转换的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

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有机液晶材料具有成本低、柔性可弯曲等特点,使其在光伏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光电子器件有机液晶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光电子器件中。

光电子器件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者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器件。

有机液晶材料通过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和偏振方向,实现光信号的转化和传输。

该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提高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和效率。

4. 其他领域应用有机液晶材料还在其他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例如,在化妆品中,有机液晶材料可以用于改善乳液和粉底的质地和稳定性;在医学中,有机液晶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医用显像剂和生物传感器等。

总结:有机液晶材料作为一种具有液晶相的有机化合物,在液晶显示器、光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液晶聚合物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光学性质好、可塑性强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而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

一、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溶液聚合和相分离法。

1. 溶液聚合法其中,溶液聚合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液晶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它主要是将单体和液晶分子混和,经间歇性加热使单体聚合,从而得到液晶聚合物材料。

在具体的操作中,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主要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单体种类的选择单体的选择是液晶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基础,不同的单体选择会导致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形态、强度等不同。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单体种类有多种,例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酸二甲酯等。

(2)液晶分子的选择液晶分子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到液晶聚合物材料的阶段结构和显示特性等。

优质的液晶分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能够在高温下保持液晶相。

(3)加热条件在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中,加热条件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一般来说,制备液晶聚合物材料需要进行间歇式加热,使液晶分子能够充分溶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单体分子的聚合。

2. 相分离法相分离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液晶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相分离的原理来制备液晶聚合物材料。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单体和液晶物质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混合物物性发生改变,然后将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此时,会出现相分离现象,即非溶剂区和溶剂区形成两个相别。

最后,去除溶剂便可得到液晶聚合物材料。

二、应用研究液晶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在显示器领域的应用。

在显示器领域,液晶聚合物材料主要应用于液晶屏幕的制备中。

液晶屏幕是电子时代的重要创新之一,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机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了显示器领域,液晶聚合物材料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1 前言1.1 实验目的①了解液晶材料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与应用②掌握DCC法合成胆固醇丙酸(苯甲酸)酯液晶材料的操作技术1.2 液晶概述1.21 液晶的发现液晶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88年。

据资料记载,液晶是在1888 年由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发现的。

他注意到,把胆甾醇苯甲酸酯晶体加热到145.5℃,晶体会熔化成为混浊粘稠的液体,145.5℃就是它的熔点。

继续加热,当温度上升至178.5℃时,这混浊的液体会突然变成清亮的液体。

开始他以为这是由于所用晶体中含有杂志引起的现象。

但是,经过多次的提纯工作,这种现象仍然不变;而且这种过程是可逆的。

第二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O·Lehmann)发现,许多有机物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在这种状态下,这些物质的机械性能与各向同性液体相似,但它们的光学特性却与晶体相似,是各向异性的。

这就是说,这时的物质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物理特征,同时又像普通流体那样具有流动性。

莱曼称之为液晶(Liquid crystal)。

1.22 什么是液晶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物体可以处于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不同的状态。

其中液体具有流动性。

它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没有方向上的差别。

固体(晶体)则不然,它具有固定的形状。

构成固体的分子或原子在固体中具有规则排列的特征,形成所谓晶体点阵。

晶体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各向异性。

由于晶体点阵的结构在不同的方向并不相同,因此晶体内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也就不同。

而液晶,因为它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物理特征,同时又像普通流体那样具有流动性,处于固相和液相之间,所以它是物体的一种不同于以上三种物相的特殊状态。

由于液晶相处于固相和液相之间,因此液晶相(mesophase)又称为中介相(介晶相),而液晶也称为中介物(mesogen)。

1.23 液晶的分类众所周知,物质一般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聚集状态。

其实,还有等离子态、无定形固态、超导态、中子态、液晶态等其他聚集态结构形式。

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液晶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长程有序液晶结构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光学和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光纤通讯、生物医学和光伏领域等。

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液晶材料的分类液晶材料按照分子形态和性质分类可分为各向同性液晶(简称N 相),向列型液晶(简称 N 相)、螺旋型液晶(简称 Ch 相)和胆甾型液晶(简称 Sm 相)等几大类。

其中向列型液晶应用最广,包括烷氧基苯酰亚胺(简称 MBIA)、烷基苯酰亚胺(简称DBCO)、环氧腈酸酯、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等。

二、液晶材料的合成液晶材料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包括溶液法、凝胶法、扩散法、电化学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液晶分子、溶剂和助剂混合后加热搅拌,生成液晶材料。

凝胶法则是在无机/有机材料的溶胶中加入液晶等有机分子制备,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形成均匀、刚性的复合凝胶。

电化学法则是指使用电化学反应来制备液晶材料,这种方法能控制分子结构和偏振效应。

例如,通过电化学反应将 4-甲氧基苯酚和 PVA 溶液合成的液晶材料,能够在自然光下形成光振幅反转现象,这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至关重要。

三、液晶材料的应用液晶材料广泛应用于全息照相、信息存储、光通信、智能触摸屏、液晶电视、光伏电池、生物医学等领域。

其中,液晶显示器是目前液晶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其原理是通过长程有序液晶结构的受激发态转变来实现信息显示。

液晶显示器通过调整液晶分子在电场控制下的取向来控制光的通过和不通过,从而显示出图像和文字。

这种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方向而实现信息显示的方式,比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更加省电、环保和占用空间更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图像质量和观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液晶材料也不断地改进和研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总之,液晶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不断挖掘、研究、应用液晶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将有助于推动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发展,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器件应用研究

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器件应用研究

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器件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液晶材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子、光学等领域的材料,已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

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物质,它的分子结构呈现有序排列的晶体性质,同时又保持了液体的流动性质。

液晶材料的制备液晶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主要是从天然来源如脂肪、棕榈油、鱼油等中提取液晶物质,或者通过现代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而化学方法则主要侧重于响应物的化学合成。

例如,液晶分子加入侧链或配体等,通过它们的化学相互作用和复杂结构的构建实现液晶材料的合成。

在液晶材料制备中,对于分子的不对称性和外部形状的容差要求非常高,这需要制备过程中仔细控制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生长条件。

此外,液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制备液晶材料的核心要素。

液晶分子通常是极端敏感的,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材料展现出不同的液晶相。

液晶材料的器件应用液晶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新型的显示器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上。

这些设备需要显示高质量图像和视频,而液晶技术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彩色和稳定的视觉效果。

液晶显示器可分为TN、STN和LCD等三种类型。

另外,液晶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液晶光学器件,如液晶光开关、液晶灯、液晶投影仪等。

例如,液晶光开关可以实现光的调制,把光从一根光缆转移到另一根光缆,达到光纤通信的目的。

液晶灯则是一种高效的绿色光源,广泛应用于照明等领域。

结语液晶材料的制备及其器件应用研究领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域,其发展也将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液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姓名:学号:预习密码:7
【前言】
1、实验目的
(1)了解液晶材料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与应用。

(2)掌握DCC法合成胆固醇丙酸酯液晶材料的操作技术。

2、实验意义
胆固醇酯是一种具有液晶相的化合物,其在一定条件下,会随温度、磁场、电场、机械应力、气体浓度变化,而发生色彩的变化,可用于制作液晶温度计、气敏元件、电子元件、变色物质等,还可用于无损伤探伤、微波测量、治病诊断、定向反应等化学、化工、冶金、医学等领域。

不仅如此,某些胆甾醇酯类化合物作为乳化剂等在食品、化妆品领域有重要应用。

胆固醇酯类化合物可由羧酸与醇直接酯化反应制得,但传统的酸催化方法酯化收率很低,因此近来国内外开发了各种新方法,如酰氯酯化法、酸酐酯化法、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脱水酯化法等,以及最近的酶催化酯交换法。

其中#虽然酰氯酯化法应用最多,但存在原料酰氯需要现制现用、副产物HCl去除麻烦、整体合成路线长等问题。

相比之下,DCC脱水缩合法合成胆甾醇酯类化合物,没有酸酐酯化法仅限于少量酸酐的局限,没有酯交换法需要制备其他低级醇酯的麻烦,而且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通常比较高。

但是,DCC脱水缩合法中常见的脱水促进剂,如4- 吡咯烷基吡啶、4- 二甲基吡啶(DMAP)、2,4,6-三甲基吡啶盐酸盐等,试剂的价格都比较昂贵。

目前,DCC脱水缩合法合成胆固醇丙酸酯和胆固醇苯甲酸酯鲜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因此本文采取DCC作酯化反应的脱水剂,分别用DMAP和N,N- 二甲基苯胺作除水促进剂研究胆固醇丙酸酯和胆固醇苯甲酸酯的合成,发现用廉价的N,N- 二甲基苯胺作除水促进剂也可以合成胆固醇丙酸酯,虽然其产率不及DMAP,但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丙酸酯合成成本。

3、实验综述
【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2、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
有机合成实验玻璃仪器一套(必须含蒸馏,抽滤设备)、磁力搅拌器、薄层检测用荧光仪、水泵、显微熔点仪
(2)实验试剂
胆固醇、丙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氯甲烷、石油醚(30°~60°C)、乙醚、薄层检测用硅胶GF254、无水乙醇、HCl溶液(1mol/L)、NaOH(1mol/L)、蒸馏水、无水MgSO4
3、实验步骤
(1)DCC法合成胆固醇苯甲酸酯
①加料在干燥的带有磁力搅拌子、干燥管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胆固醇
(1.93g0.005mol)、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24g,0.0056mol)、苯甲酸(0.68g,
0.0056mol)、4-二甲氨基吡啶(0.147g,0.0012mol)、溶剂二氯甲烷(90mL),在常
温下搅拌,固体先溶解,后逐渐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反应监测搅拌下反应20-24h后,以30份石油醚和1份乙醚混合液为展开剂,薄层
检测反应终点(产物Rf为0.76-0.77)。

③后处理反应结束后抽滤,除去未反应完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生成的酰脲,用HCl
溶液(1mol/L)、NaOH(1mol/L)、蒸馏水(各50mL)分别洗涤滤液后,然后加入
MgSO4干燥。

④产品精制蒸馏除去溶剂二氯甲烷后的黄色油状粗产品,加入无水乙醇重结晶三次
(每次10mL),抽滤,干燥,得到白色针状晶体。

⑤产物鉴定称量,计算产率,测定熔点等。

4.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2)反应物的用量与规格
(3)实验现象
R f = 0.4/ 0.8 = 0.5
理论产量:0.005mol ×490.78g/mol =2.45g 实际产量:1.07g
产率=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 1.07g / 2.45g ×100% =43.7%
三、结果与讨论
制得的产品是白色粉末状固体,产量为1.07g,产率是43.7%。

反应后,以30份石油醚和1份乙醚混合液为展开剂,对粗产品进行薄层分析,得到的Rf值是0.5,比理论值小(理论值为0.76),分析得到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混合物中有其他物质增加了溶质的溶解度,使得溶质的移动距离减小,二是展开剂上升到薄层的顶端后才取出薄层板,尚未晾干就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导致观察到的溶剂的移动距离长了,这两原因都导致Rf值变小。

另外,产率为43.7%,产率偏低,主要是由于产品精制的时候,需用无水乙醇重结晶3次,每次产品都有损耗。

测定熔点时,观察到产品在135℃时开始熔化,在140℃时完全熔化,比文献值低,说明产品不纯,导致熔点降低。

四、结论
通过DCC法合成胆固醇苯甲酸酯,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产率43.7%,纯度不高。

五、参考文献
[1] 罗世华.液晶聚合物合成和应用.山东化工.2002年第31 卷
[2] 徐晓鹏.液晶材料的分类发展和国内应用情况.化工新型材料.2006 年11 月
[3] 张宝龙.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007
[4] 范星河.液晶聚合物设计、合成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