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为指导本市平原地区湿地保护恢复及建设,更好地发挥湿地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湿地保护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制定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技术规范。

一、建设范围

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森林建设工程范围内涉及的各种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池塘、水产池塘等湿地保护、恢复及建设。

二、建设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从维护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的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来建设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为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栖息空间;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材料和工艺;岸带宜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护岸措施。

(二)经济性原则

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湿地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费用;建设中,合理利用现有湿地景观资源,充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三)整体性原则

应维持和恢复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湿地植物、水系、地形地貌等组成要素形成一个连续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维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四)美学原则

湿地景观建设的整体风貌应与湿地生态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地域特色和现有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要按照湿地景观建设的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湿地的独特性、景观协调性、可观赏性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三、建设主要内容

(一)水体景观建设

湿地内以水为主体的景观建设,应通过地形改造等工程,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措施来营造包括浅滩、池塘、沼泽、小湖、开敞水面、河流片段等类型。

(二)植被景观建设

根据湿地植物的干、枝、叶、花、果等观赏要素与季相特征、塑造不同季节的湿地植被景观;根据湿地植物自然形态、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法,塑造各种形态的植物景观。

(三)人文景观建设

人工营造的步道、木栈道等湿地硬质景观应与湿地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湿地所在地的民俗、传说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在不破坏湿地环境条件下,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生态工艺、充分利用湿地所在地的自然材料。

四、主要技术要求

(一)湿地植物恢复技术

1.湿地植物选择

湿地植物应选择能够抵抗冬季低温冻害等抗逆能力强和抗病虫害强的湿地植物种类,并考虑其在湿地恢复中所起的作用。如所起的作用是进行污染物处理,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耐受能力强和净化效果好的湿地植物种类,主要选择植物有:芦苇、香蒲等;如所起的作用是营造湿地景观,应选择颜色丰富(包括叶、茎和果实的颜色)、植物形状以及株高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湿地植物种类,主要选择植物有:水葱、水芹、千屈菜、水生鸢尾类等;如所起的作用是营造野生生物栖息地,应选择可提供隐蔽场所

和食物供给的湿地植物种类,主要选择植物有:芦苇、菰、慈姑等。

2.湿地植物配置

植物恢复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恢复区植被多样性和植被盖度得到提高、景观优美和增强湿地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等方面,因此,湿地植物配置可以按照功能或者水文环境变化进行。

(1)功能配置模式

主要包括物种多样化模式、优势种主导模式、水质净化型模式以及景观功能型模式。

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漂浮、沉水等湿地植物依序构成湿地恢复区植被系统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挺水植物选择芦苇、菰、香蒲、旱伞竹、藨草、水葱等,湿生植物包括斑茅、红寥、野荠麦等;浮叶植物主要包括睡莲、荷花、芡实等;沉水植物主要包括竹叶眼子菜、黑藻、穗状狐尾藻等;漂浮植物有水葫芦、浮萍、豆瓣菜等。

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湿地恢复区起主导作用,是植被恢复工程的主体部分,也是湿地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如在水产池塘中以大片的荷花种植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白和水葱。

水质净化型模式:以净化功能较强的湿地植被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的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如:芦苇、香蒲为主,点缀睡莲、浮萍等。

景观功能型模式:主要用于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配置时要考虑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自净功能统一协调。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要求。如种植芦苇、水葱,搭配千屈菜、鸢尾、香蒲、菖蒲、慈菇等,形成多色彩的湿地植被景观。

(2)水文环境变化配置模式

包括常水位以上滩地植被带恢复配置模式、常水位以下植被带恢复配置模式、滨水带(水陆交界地带)植被恢复配置模式、隔离带植被配置模式以及固坡及护岸植被带配置模式。

常水位以上滩地植被带恢复配置模式。以种植低矮湿生植物的幼苗为主。如:斑茅、红寥、野荠麦等。常水位以下植被带恢复配置模式。以种植高大挺水植物的幼苗或繁殖体为主。如:芦苇、香蒲、水葱等。滨水带植被恢复配置模式。以种植湿生灌木繁殖体或幼苗为主。如:柽柳、旱柳、天目琼花、灌木柳、紫穗槐、榆树等。隔离带植被配置模式。以种植高大乔木和灌木为主。如:杨树、刺槐、柳树、榆树、柽柳、君迁子、紫穗槐等。固坡及护岸植被带配置模式。以种植根系发达的灌木为主。如:紫穗槐、天目琼花、红瑞木、丝棉木等。

(3)栽植方式

栽植密度:水生湿生植物斑块式间种,种植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5株。

苗木规格:要栽植大规格苗木,其中落叶乔木干径6厘米以上;常绿乔木3米以上;花灌木3年生以上、分枝3个以上;芦苇要求多年生地下茎30厘米以上,香蒲、菖蒲、水生鸢尾以及慈菇要求为多年生带主芽地下茎。

苗木质量:苗木要求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型完整、匀称,根系发达,乔木和灌木苗木达到二级以上质量标准。

(二)湿地水域恢复技术

湿地水域恢复技术应用于水文条件遭到破坏的退化湿地。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对水体形状、规模、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稳定水域面积,优化湿地恢复区域内水资源分配格局,重新建立水体间良好的水平联系和垂直联系,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保证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正常输入输出,调节湿地生物群落的水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