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的
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
•【字号】豫发改农经〔2014〕1742号
•【施行日期】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的批复
豫发改农经〔2014〕1742号
固始县发改委:
你县《关于呈报河南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的请示》(固发改[2014]52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你县已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反馈湿地项目审查结果的通知》要求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原则同意固始淮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部分建设内容的变更。

1.封滩育草面积由120公顷调减为50公顷,人工辅助植被恢复由170公顷调减为50公顷。

2.核减环志站,哨卡建设面积由100平方米/处调减为50平方米/处。

3.对部分设备的造价进行调减。

二、工程总投资由1503.19万元调整为1207.91万元。

该项目调整后,申请中央投资483万元,其余由地方自筹解决。

请你委接文后,抓紧进行下步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附件:
关于印发湿地项目审查结果的通知2014年(略)
河南固始淮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审查明细表(略)。

湿地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前言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某某州位于某某省中部偏西,地理坐标为东经98°52′~101°03′,24°41′~26°42′之间,东邻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和普洱市、临沧市毗邻,西接保山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与丽江市接壤。

州政府在某某市下关镇,距某某省省会昆明市338公里。

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3.4%,坝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

东西跨距320公里,南北纵距270公里。

某某白族自治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腹心地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河流都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水系,而且还是红河水系的上游,这在某某省是独一无二的。

以上四大水系的支流有漾濞江、顺濞河、西洱河、弥苴河、漾弓江、落漏江、弥沙河、沘江、漕涧河、雪山河、银江、大西河、乐秋河、金盏河、桑园河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毛状分布在全州12个县市境内。

境内主要湖泊有洱海、剑湖、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青海湖、母屯湖等,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2200米之间的盆地内。

还有高山湖泊云龙天池,海拔2800米,苍山之巅洗马潭,海拔4000米,均属淡水湖泊,总面积2.81万公顷,总蓄水量308.088万立方米。

由于某某白族自治州的湿地所处的特殊位置、在生物多样保护、区域气候调节和调蓄洪水等方面发挥的生态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受到了各级政府和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包括滇池在内的某某天然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下,某某州湿地特别是天然湖泊的保护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 项目名称 (6)1.2 项目主管部门 (6)1.3 项目承担单位 (6)1.4 项目承办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概况 (6)1.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1.6 编制范围 (8)1. 7 主要研究结论 (8)第二章环境概况 (13)2.1 自然环境概况 (13)2.2 社会经济概况 (15)第三章黄河湿地概况 (17)3.1 地理位置 (17)3.2 土地权属类别和占地面积 (17)3.3 地形地貌 (17)3.4 土壤 (18)3.5 生物资源 (19)3.6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0)3.7 周边建筑物和环境 (21)3.8 交通条件 (21)3.9 土地利用现状 (21)3.10 湿地主要问题 (22)第四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4.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1)第五章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 (33)5.1 工程预期目标 (33)5.2 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34)5.3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分期规划 (39)5.4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39)5.5 三方案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情况 (53)5.6 多方案比较和方案的选择 (54)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59)6.1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目标 (59)6.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调控和优化原理 (61)6.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内容 (67)6.4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分区 (67)6.5 入湿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76)表6-1 河道修复工程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79)6.6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方案 (79)表6-2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81)6.7 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81)6.8 湿地生态重建方案 (84)6.9 湿地系统管理工程方案 (89)6.10 湿地景观建设工程方案 (95)第七章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设计方案 (99)7.1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和工程建设目标 (99)7.2 方案设计原则 (100)7.3 工作路线 (103)7.4 湿地概况 (103)7.5 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区面积与位置的确定 (105)7.6几种生态技术工艺介绍: (112)7.7西部开垦区工程方案比选 (115)7.9北部污水区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138)7.10 设计及运行说明 (140)7.11 工程量 (141)第八章安全与节能 (144)8.1 安全施工措施 (144)8.2 节能措施 (144)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45)9.1 项目区环境现状 (145)9.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45)9.3 环境保护措施 (145)9.4 环境影响评价 (146)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7)10.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7)10.2 资金筹措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0)11.1 建设工期 (150)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0)11.3 项目实施进度表 (150)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151)1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151)12.2 人力资源配置 (152)第十三章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 (153)13.1 编制依据和说明 (153)13.2 财务评价 (153)13.3 国民经济评价 (153)第十四章工程效益分析 (157)14.1 社会效益分析 (157)14.2 环境效益分析 (158)第十五章存在问题与建议 (161)15.1 加强管理,杜绝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 (161)15.2 污水的达标排放 (161)15.3 适度发展旅游。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7)1. 自然地理条件 (8)2. 生态环境状况 (9)3. 社会经济状况 (10)三、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分析 (11)1.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4. 土地利用与规划 (16)5. 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 (17)四、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21)2. 技术与人才储备 (22)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23)4. 市场需求与营销策略 (24)5. 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估 (26)五、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27)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9)2. 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30)3. 交通组织与游览路线 (31)4. 景观设计与艺术表现 (33)六、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34)1. 建设进度计划与实施安排 (36)2. 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37)3. 公园运营与维护方案 (38)4.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 (39)七、结论与建议 (41)1. 结论总结 (42)2. 建议与展望 (4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滞后等。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湿地生态遭到破坏和威胁,呼吁开发科学的保护措施以保护湿地。

一、湿地保护措施1.园区建设:通过建设湿地公园等景点,鼓励市民进入湿地区域,提高公众的湿地认知和环保意识,激发群众保护湿地的热情。

2.建立保护制度: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切实保障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修复:通过人为干预和生态技术手段,恢复和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再次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科研:湿地保护需要科学的研究支撑,及时总结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切实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湿地保护区划设:划定湿地保护区后,在保护区内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有效防止非法活动对湿地资源的破坏,使之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的利器。

3.湿地土地利用管理:加强湿地土地利用管制,探索科学的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机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4.人类活动控制:湿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如不规范的草原放牧,无序的湖泊补水,无序的湖岸开发,对其环境有很大的伤害。

对于这些活动,必须加强科学调控,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状态。

5.引导公众保护湿地:对群众进行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

三、结语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和恢复,是实现国家环境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同时,需加强科学研究,完善湿地生态保护机制,提高公众的湿地环保意识,共同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修复对策探究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修复对策探究

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修复对策探究21世纪是注重生态文明的新世纪,未来人类生存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也是生态和环境的竞争。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而城市湿地则是城市的守护神。

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湿地生物群与其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是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

标签: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对策1我国湿地生态现状分析(1)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由于诸多人为原因,我国的湿地面积锐减。

近年来,青海湖的湖面面积减少了301.6km2,昔日的鸟岛变成了半岛。

目前,鄱阳湖的天然水域面积从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缩小到了3900平方公里;洞庭湖区面积1949-1975年30年间减少了1659平方公里。

三江平原直到现在仍然在被大量的开垦为农田。

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化肥、农药被排入湿地,湿地水质遭到极大破坏,污染的加重也使得湿地的生态功能日益下降。

(2)城市化对湿地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急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对湿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水面率逐步降低,不透水面积逐步扩大,导致城市湿地系统逐步消失[4] 。

湿地面积逐步减少。

同时人口增加,大量的生产生活用水未经处理排入湿地,超出其自净能力,是湿地水体、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据统计,长江每年接受的废水、污水量,是20世纪70年代的3倍。

我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灘除湿地约119万公顷,有因经济建设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也就是说,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被毁掉了。

(3)生态环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环境的污染、温室气体无休止的排放以及等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严重,气候暖干化,冰川消减,风蚀、冻蚀,雪线上升,鼠害、虫害,地温升高,冻土退化,降水减少,草场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都对湿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马踏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踏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3 是蓄洪防旱,调节周边水源丰枯的需要
2.2.4 是促进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马踏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小清河南岸,桓台县与博兴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58′54″~118°09′10″, 北纬 37°01′37″~37°06′14″,地跨桓台县起凤、荆家、田庄、邢家四镇。东西长16.5km,南北宽13.5km,总面积12425.5hm2。
3.1.2 气候条件
马踏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高空西风带,属温带半干旱、半温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32.7小时,的平均气温12.5℃,无霜期平均198天,多年平均降水量586.4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县的50.1%。充足的光照,较多的热量,温和的气候,加之无霜期较长和雨热同季,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极为有利。
3.1.3 土壤条件
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砂姜黑土和潮土两大土类。包括砂姜黑土、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四个亚类及湖积物、黑土裸露、黄土薄覆盖、潮土、河潮土、盐化潮土、黑潮土、湖积湿潮土八个土属和十八个土种。土壤富含矿物质养分,自然肥力较高。
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2.1 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组织保障
实施马踏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是大势所趋 , 符合国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关政策。
1.1.7 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2年,2009年~2010年。
1.1.8 项目总投资
山东马踏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总投资为 3333.12万元。其中: 湿地保护工程1289.65万元,占总投资的38.69%;湿地恢复工程529.00万元,占总投资的15.87%;能力建设工程1197.75万元,占总投资的35.93%;其他费用165.90万元,占总投资的4.98%;预备费150.82万元,占总投资的4.53%。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样本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方案样本

青龙河源保护区湿地2015年中央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15年7月一、基本情况1、湿地资源概况青龙河湿地位于辽宁省最西部,与河北省平泉县、宽城县、青龙县为邻。

青龙河为滦河的一级支流,凌源青龙河流域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在东经118°53'—119°17.78',北纬40°40.5'—41°40.5'之间,流域范围包括凌源市10个乡镇、89个村,凌源市内干流长53.3km,主要支流为清水河、窟窿山支流,凌源青龙河湿地面积1504km2,80%在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

2、湿地保护管理情况历年来,青龙河湿地无专设机构,无投资恢复建设,基本维持原生状态;批建保护区后,特别是青龙河湿地列入辽宁省重要湿地(第二批)名录后,保护区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力度,维护了青龙河湿地在维护当地生物资源多样性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3、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基本情况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凌源市政府领导下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为朝阳市编委批准的独立法人单位,现有编制10人,管辖保护区范围内的8个乡镇,经费纳入凌源市财政预算。

流域内湿地无专职管理机构,保护区与当地实施社区共管,下步,保护区要设湿地保护科,专职专责。

4、以往年度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实施情况5、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湿地水质亟待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青龙河湿地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情势也发生变化,在枯水期,部分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河段,水质已经劣于地表Ⅲ类,对流域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质构成直接威胁。

(2)湿地污染源应系统治理由于青龙河流域湿地多年来实现乡镇分散管理,管理力量薄弱,造成河槽阻水建筑物多,河床淤积严重,河堤单薄,两岸建筑物杂乱,农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直接排放河道,河流景观灰暗凌乱,河岸两侧基础设施不配套。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各国纷纷设立自然保护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措施,从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交错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不仅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能够调节气候、防洪、净化水质、维持土壤肥力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由于城市化、农业开发、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湿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主要载体。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限制开发活动、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从而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1. 强化管理和监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和监测。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巡护力量、建立监测站点等手段,可以加强对湿地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违法行为和环境问题,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生态修复和栖息地恢复充分利用湿地的自然修复能力,通过植被恢复、水质净化、栖息地重建等措施,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栖息地恢复工作。

可以引入适宜的物种,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3.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唤起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热情。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湿地保护活动,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4. 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规律和技术手段,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意义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实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拟以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为示范对象,开展可行性研究,旨在探讨保护区的建设工程可行性,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阐述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2. 选定市场分析的关键因素和分析方法,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市场需求及潜在市场。

3.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等专业方法,对保护区建设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场地选择、土地利用、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等。

4. 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包括项目预算、施工周期、工程实施方案等细节。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规和政策,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经验和实践,为本次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相关机构和群众进行调查,以了解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需求和关注点,为工程建设提供市场分析数据。

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保护区的场地、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现状等,确定最佳建设方案。

4. 分析法。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保护区的建设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最佳实施方案。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开展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期得到以下成果:1. 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该保护区建设工程的最佳实施方案,为今后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2. 保护区建设规划。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和氧气的摇篮,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还是稀有濒危物种的乐园。

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保护意识、规范开发利用、强化管理监督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保护意识保护意识是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湿地保护宣传中心,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培养公众对湿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加强对游客和地方居民的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保护知识,引导人们文明游览,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湿地植被。

二、规范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性,我们需要加强对湿地开发利用的规范管理。

制定严格的湿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办法,明确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范围和方式,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项目。

对于已经存在的违法违规开发行为,要依法予以取缔和整治,恢复湿地原貌。

鼓励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和观光项目,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让游客在保护的前提下,感受湿地的自然之美。

三、强化管理监督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管理监督是保障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湿地资源的日常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湿地破坏行为。

强化湿地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湿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湿地保护与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保障。

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科学研究,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模式和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湿地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技术手段,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将具有特殊生态环境、珍贵自然资源和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的自然资源,在法律上保护起来,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保持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

其中,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保护与恢复事关区域生态安全和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下就是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湿地保护(一)政策制定和法规建设湿地保护立法和政策制定是湿地保护的基础工作。

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对湿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湿地保持法》、《国家湿地保护规划》等相关法规,通过最高立法机关作出的法律法规,对湿地保护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同时,建立湿地保护专门机构,制定湿地保护的研究计划以及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大众对湿地保护意识,从而推动湿地保护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湿地保护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湿地保护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将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资源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分类管理,科学规划,实施保护。

同时,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及时了解湿地的生态状况和资源现状,制定不同阶段的保护管理措施,有效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湿地管理加强湿地的日常监管,控制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这需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方面,对商业性开发、资源开采、旅游活动等行业需建立完善的制度,实行“最小化干扰”的措施,保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在管理中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保护湿地的同时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

二、湿地恢复(一)湿地恢复的途径湿地恢复可以从水文方面、生态方面、土壤方面等入手进行。

例如:当水深过浅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时,应调整水位,增加湿地水源,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还可以进行湿地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湿地植被进行修复,从而恢复或建立湿地植被群落,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湿地自然情况的问题,减缓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促进坏境的快速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加剧,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一些珍稀植物和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湿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原因,全球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自然保护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管理区域。

在自然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可以减缓湿地退化和生态破坏的速度。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实现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自然保护区在湿地保护和恢复中还起着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作用。

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1. 制定严格的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制度自然保护区应当制定严格的湿地保护规划和管理制度,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脆弱性,合理划定湿地保护区域和开发利用限制区域,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建立湿地保护区网络3. 推进生态修复和恢复工程针对已经退化和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应当实施生态修复和恢复工程,通过人工干预和生态工程手段,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

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可以有效减缓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速度,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4. 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应当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保护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湿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湿地环境中的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5. 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应当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持地质和土壤稳定等多种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自然保护区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以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本文将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是各种生物的栖息地,还是重要的水资源、养殖资源和矿产资源。

湿地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洪涝、保持地质和土壤稳定等多种生态功能。

湿地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承载了大量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湿地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尽管湿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导致了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湿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湿地被填埋、开垦和污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大量的动植物丧失了栖息地。

由于过度开发和滥捕,导致湿地中的生物资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由于游客的乱捞和乱扔,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湿地的保护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应当强化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和破坏行为。

应当建立健全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确保湿地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所有对湿地的污染行为。

应当强化对游客的管理,加强景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严格限制游客的行为,防止他们对湿地造成破坏。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1.2 项目主管单位:平顶山市林业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平顶山市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1.1.4 法人代表:李建成1.1.5 项目性质:国有、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1.1.6 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顶山市西南6km处,属沙河上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2′14″~33°45′45″,东经113°02′31″~113°14′45″之间。

涉及平顶山市的湛河区、新华区和鲁山县3个县(区)的7个乡镇、28个行政村。

湿地保护区的管理点、检查站沿保护区北界和保护区西南界设立;界桩、界碑和管护标牌在保护区试验区边界设立;湿地恢复工程以及科研工程中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分布在保护区内;管理中心、管理站、宣教、科研等工程在保护区外建设。

1.1.7 建设内容及规模(1)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保护区3个管理站、7个检查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2080m2;完成界碑、界桩及标牌设置,总数150个(块);在新华区设置防火瞭望塔1个,配备防火车1辆,防火设备80套,建立管护码头3个,配备水上巡逻艇3艘。

在管理中心设置野生动物救护站,建筑面积200m2,笼舍500m2,购置救护设备1套;在越冬侯鸟集中分布区建立3处野外给饲站,每个给饲站建贮藏室15m2;设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建筑面积200m2,购置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设备1套,监测车1辆。

实施退耕还滩60hm2,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恢复植被110hm2,封滩育草100hm2。

(2)科研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科研站,建筑面积共300m2,辅助建筑工程80m2,购置科研设备、信息设备、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各1套。

(3)宣教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宣教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00m2,辅助设施80m2,购置宣教设备1套。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一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6)1.1 项目名称 (6)1.2 项目主管部门 (6)1.3 项目承担单位 (6)1.4 项目承办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概况 (6)1. 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1.6 编制范围 (8)1. 7 主要研究结论 (8)第二章环境概况 (13)2.1 自然环境概况 (13)2.2 社会经济概况 (15)第三章黄河湿地概况 (17)3.1 地理位置 (17)3.2 土地权属类别和占地面积 (17)3.3 地形地貌 (17)3.4 土壤 (18)3.5 生物资源 (19)3.6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0)3.7 周边建筑物和环境 (21)3.8 交通条件 (21)3.9 土地利用现状 (21)3.10 湿地主要问题 (22)第四章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5)4.2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1)第五章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 (33)5.1 工程预期目标 (33)5.2 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34)5.3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分期规划 (39)5.4 黄河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39)5.5 三方案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情况 (53)5.6 多方案比较和方案的选择 (54)第六章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方案 (59)6.1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目标 (59)6.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调控和优化原理 (61)6.3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内容 (67)6.4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分区 (67)6.5 入湿地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76)表6-1 河道修复工程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79)6.6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方案 (79)表6-2 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主要项目及工程量 (81)6.7 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81)6.8 湿地生态重建方案 (84)6.9 湿地系统管理工程方案 (89)6.10 湿地景观建设工程方案 (95)第七章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设计方案 (99)7.1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和工程建设目标 (99)7.2 方案设计原则 (100)7.3 工作路线 (103)7.4 湿地概况 (103)7.5 湿地生态强化净化及资源化工程区面积与位置的确定 (105)7.6几种生态技术工艺介绍: (112)7.7西部开垦区工程方案比选 (115)7.9北部污水区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138)7.10 设计及运行说明 (140)7.11 工程量 (141)第八章安全与节能 (144)8.1 安全施工措施 (144)8.2 节能措施 (144)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45)9.1 项目区环境现状 (145)9.2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45)9.3 环境保护措施 (145)9.4 环境影响评价 (146)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7)10.1 项目总投资估算 (147)10.2 资金筹措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0)11.1 建设工期 (150)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0)11.3 项目实施进度表 (150)第十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151)1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 (151)12.2 人力资源配置 (152)第十三章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 (153)13.1 编制依据和说明 (153)13.2 财务评价 (153)13.3 国民经济评价 (153)第十四章工程效益分析 (157)14.1 社会效益分析 (157)14.2 环境效益分析 (158)第十五章存在问题与建议 (161)15.1 加强管理,杜绝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 (161)15.2 污水的达标排放 (161)15.3 适度发展旅游。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千湖湿地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千湖湿地

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千湖湿地聚力生态文明建设山水千湖——千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我县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主要由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完成。

一、基本情况陕西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县千河谷地下游,主要由冯家山水库及渭河一级支流千河千阳段构成,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7156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402公顷,水库及河岸两侧耕地、林地、荒地面积5754公顷。

涉及我县南寨、崔家头、城关、陈仓区桥镇冯家庄村3个镇的8个村,635户2392口人。

主要对湿地内大天鹅、灰鹤、芦竹、荷花等珍稀动植物实施生态保护,同时进行水源地保护。

湖内有10多种淡水鱼。

有属于国家级保护鸟类的大天鹅、灰鹤、白鹭、豆雁、针尾鸭等野生珍稀水禽以及丹顶鹤、黑鹤、白鹳等多种珍稀迁徙鸟类共71种,其中湿地鸟类41种。

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1402公顷,缓冲区2066公顷,实验区3688公顷。

保护区内现有湿地植被类型2个、16个群系,高等植物57种。

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生态系统完整独特,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水禽栖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每年冬季有大量多种鸟类在此栖息和逗留。

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21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总面积573.2公顷,地跨草碧镇、城关镇、水沟镇3个镇12个行政村,912户4392口人。

公园西起草碧镇新兴村和水沟镇柿沟村,东至城关镇千阳中学南北宽约7.7公里,东西长约6.3公里。

公园规划为湿地保护保育区、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观光休闲区、湿地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

二、主要做法一是全力修复湿地生态植被。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修复退化湿地植被。

沿千福公路两边荒坡地带,填土整理,种植小冠花、波斯菊、美国石竹、婆婆纳等宿根花卉70亩,修复植被裸露区域,美化环境。

在千河南北两岸栽植雪松、侧柏、杨树、柳树等大苗9.3万余株,营造水源涵养林660亩。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保护与恢复项⽬建设可⾏性研究报告第⼀章总论第⼀节项⽬概况⼀、项⽬名称:*******湿地保护与恢复项⽬⼆、建设单位:***林业⼯作站三、法⼈代表:***四、主管部门:***8五、项⽬性质:新建六、项⽬建设地点与范围:项⽬建设地点位于***⽣态功能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地理座标东经92°42′18″~93°17′27″,北纬43°36′15″~43°43′50″,总⾯积48000公顷,*******湖⾯平均海拔1585m。

七、项⽬建设内容与规模:1、湿地保护⼯程:在***县城建设湿地保护管理局1处,⾯积500平⽅⽶,附属设施建筑⾯积340平⽅⽶;在*******东、⼤河乡、⼆道河⼦、⽯仁⼦乡建设湿地管护站4处,⾯积400平⽅⽶;建设防⽕了望塔1处;建⽴病⾍害防治站1处,⾯积100平⽅⽶;设⽴标桩450个,限制性标牌10个,解说性标牌10个;购置资源管护、防⽕等设施设备。

2、湿地恢复⼯程:天然植被封育⾯积5800公顷,围栏109公⾥,⼈⼯促进天然更新植被⾯积3500公顷;营造⽣态林115公顷;野⽣动物栖息地恢复⾯积600公顷,设投⾷点10处;围堰蓄⽔⾯积200公顷,建⽴缓坡⽔塘3万⽴⽅⽶。

3、能⼒建设⼯程:设⽴科研监测中⼼1处,⾯积200平⽅⽶,⽔⽂站4处,⾯积100平⽅⽶,⽓象站2处,⾯积200平⽅⽶,⽣态定位站2处,⾯积100平⽅⽶,鸟类环志站1处;宣传教育中⼼1处,⾯积260平⽅⽶;购置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设施设备。

⼋、项⽬建设期限与进度:项⽬建设期4年,从2007年⾄2010年九、项⽬投资:项⽬投资1973.87万元,其中⼯程投资1700.97万元,占总投资的86.17%;其它费⽤1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2%;基本预备费102.90万元,占总投资的5.21%。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1579.97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财政配套资⾦393.90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某县林业局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某县A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人代表:XX*1.1.4 项目性质该工程项目依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中有关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内容进行规划。

属于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

1.1.5 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X盟XX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2′10″一112°49′32″,北纬40°27′15″一4O°38′50″ ,保护区为西南—东北走向的不规则矩形,保护区长轴约26km,短轴长约13km,保护区面积302.03km2。

保护区的北界、东界以XX县至XX市公路为界,南界大致以XX*乡至XX河大桥的土路为界,西界以农牧总场处起,贯通海西滩涂南北的土路接至海南滩涂的东西土路为界。

1.1.6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3年,即2008年—2010年。

进度:2008年进行可研文本的编制、审批、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及初步设计及土建工程施工和办公用车采购;2009年进行管护设施建设、湿地恢复建设、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2010年工程的续建,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

1.1.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施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1)湿地保护工程①保护管理局、管理站办公设备购置保护管理局:办公家具12套,便携式计算机4台,台式计算机6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激光打印机2台,激光复印机2台,数码照相机2台,数码摄像机1台,GPS定位仪3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2台,移动电话3台,VDSL高速网接入设备1套,办公用车1台。

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配备简易办公家具3套,便携式计算机1台,台式计算机1台,移动电话1台,对讲机2对,GPS 定位仪1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1台,数码照相机1台,巡护摩托1辆,无线上网设备1套。

②管护设施建设界桩60个,围栏50km,设立6座界碑,指示牌24个,瞭望塔1座。

③鸟类救护站鸟类救护站用房150m2,救护笼舍200m2,并需配备解剖镜、显微镜、麻醉枪、救护仪器等相应的仪器设备,及饲料存储加工设备等。

(2)栖息地恢复工程规划在A海湖东北和东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800hm2;A海湖西和西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900hm2,及滩涂沼泽湿地恢复340hm2;A海湖西岸浅水区恢复水生植物600hm2,拦设渔网22km,修建4座小型闸坝,修建引水渠3.8km。

(3)科研监测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中心500m2,并配备设施设备;在湖北保护管理站设建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点,配备监测设施设备;建鸟类环志站1个,面积60m2,配置必要的环志设备。

(4)科普宣教工程宣教中心建筑面积600 m2;在A海湖的沿岸设建2处野外科普基地。

(5)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保护区综合办公楼1100m2,建车库、传达室、配电房等附属建筑100m2。

1.1.8项目总投资经计算,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为2523.37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86.42%;其他费用为257.60万元,占8.82%,预备费为139.05万元,占4.76%。

工程费用按照建设类型分:建安投资1772.0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0.22%;设备投资751.37万元,占工程费用的29.78%。

工程费用按建设内容分:湿地保护工程202.94万元,占工程费用的8.04%;栖息地恢复工程1508.6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59.79%;科研监测工程为199.59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90%;科普宣教工程279.5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1.08%;基础设施建设254.56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0.0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78.18万元,占工程费用的3.10%。

建设投资筹措来源为:内蒙古A海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按照国家规定西部省份的8:2计算,其中国家投资为2336.02万元,地方配套或自筹584.00万元。

1.2 建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2-201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200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2000-2005年)。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采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1.4 结论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以加强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A海湖湿地管护、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等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恢复A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为工程措施,为水鸟提供优良栖息地、繁殖地,保障A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维护A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及科普宣教基地,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本项目建设与管理基础较好,组织保障有力,总体布局合理,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项目建设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另外,该项目的实施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通知》精神,及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的具体体现,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西部湿地资源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台阶,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除了向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外,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的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丧失,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等环境问题使湿地及其效益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如何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X盟XX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保护区总面积302.03km2。

A海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是内蒙古的第三大湖泊,是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湖,也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A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A海湖泊水体环境和滩涂环境,改善和保护水鸟栖息和繁殖地,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

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将A海湖湿地列为中国重要湿地。

A海湖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东端偏南半干旱季风气候尾闾区的地堑型盆地,属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北靠阴山支脉蛮汉山及东延的山地,东邻XX丘陵与玄武岩组成的黑山头相接,西侧比较开敞,以低矮的分水岭和黄河水系分开。

湖水的来源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主要靠发源四周山地的季节性河流、山洪水和地下水补给。

据调查统计,区内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9种,其中挺水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葸4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草、菹草、聚草3种;浮叶植物菩菜、睡莲2种。

浮游动物有29种,浮游植物藻类约78属,底栖动物19种,鱼27种。

A海湿地鸟类l4目27科5O属68种,A海鸟类中古北型鸟类有36种,占总数的52.9%,其次为全北型,有lO种,占总数的16.5%。

A海鸟类以候鸟为主,有56种,占总数的82.4%,候鸟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l3种。

A海珍稀濒危鸟类有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等。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北师大生物系、南开大生物系、中科院动物所和湖泊所等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对A海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方案。

2000年XX县组织有关专家对A海进行了科学考察,认为A海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亟待抢救;A海湖泊湿地除了具备水产养殖和旅游功能外,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生态功能,另外为水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停歇中转站,维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

除了海西滩涂外,海南滩涂、海北滩涂、海东滩涂标高稍高于A海海湖面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处于半自然和自然状态,急需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A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1997年5月XX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凉政土城环〔1997〕15号),又于200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晋升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政字〔2001〕321号)为自治区级。

目前,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0年11月,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将对受到破坏而退化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列为优先领域。

在2002年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明确指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以管理体制与体系改善、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

200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发办[2004]50号),并指示“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并于2005年8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计划在2006至2010年期间投资90亿元以保护我国日趋减少的湿地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