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慧城市建设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b2c5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b.png)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其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人工智能被视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城市实现智能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保障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将介绍一些国内外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一、深圳市 "城市大脑"深圳市作为中国最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创新发展速度迅猛。
深圳市推行"城市大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集合了城市交通、环境、社会服务以及公共安全等各方面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控制决策等手段,实现了全方位、全时空的城市运营管理与服务,提高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
城市大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提高治安预警能力、交通智能化管理、更便捷的社会服务等。
城市大脑的建设为城市智慧化、数字化、人性化带来了贡献。
二、新加坡的智慧交通管理新加坡政府一直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搭建起智慧交通系统是其中之一。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新加坡政府实现了全面的交通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此来制定更加高效的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方案。
新加坡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的实现,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还通过智能化监控交通违规行为来提升交通安全。
同时,这种方式还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度。
三、上海市的"城市大脑"上海市也积极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早在2016年就开始探索建立"城市大脑",并在 2018年全面投入。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上海建立了公共汽车车辆调度中心,智能调度大数据,以及打造公交互联网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和操作。
此外,上海市还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融合交通、治安、环境和能源的综合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优化了城市管理的效率,还整合了多方面的数据,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四、日本东京市的智慧社会共建日本东京是全球人类聚居中心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以"社会共建"为理念。
智慧城市案例
![智慧城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b14a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2.png)
智慧城市案例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的集成,实现城市运行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以展示智慧城市的实践成果。
一、深圳——智慧交通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智慧交通是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和交通拥堵预测,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此外,深圳还引入了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电子收费系统的使用,提升了交通支付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新加坡——智慧环境新加坡是全球知名的智慧城市典范。
在智慧环境建设方面,新加坡运用了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例如,新加坡通过网络传感器对空气质量、噪音水平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城市管理中心。
这些数据被用于城市规划和环境改良,使城市居民能够享受更加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芬兰赫尔辛基——智慧能源芬兰的赫尔辛基在智慧能源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赫尔辛基能源公司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将城市的电力供应与需求进行智能调控,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的可持续性。
赫尔辛基还与城市居民合作,通过智慧电表和能源监测系统,提供实时的能源使用信息和建议,帮助居民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四、日本东京——智慧治安日本的东京市在智慧治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京市采用了视频监控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对城市的全方位监控与预警。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行为分析算法,东京市能够实时监测和识别可疑行为,提高了治安防控的效率。
此外,东京市还利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数据,进行情报分析和事件应对,确保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五、美国洛杉矶——智慧医疗美国洛杉矶市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洛杉矶市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互联医院网络,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及其范围解释
![智慧城市建设概念及其范围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3b14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c.png)
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步研究智慧城市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技术基础,以节能、高效、环保为智慧城市主体目标的未来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以公共安全、电子政务、数字执法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政务。
以智慧水务、智慧能源、智慧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
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生活。
一、智慧城市基础概念1智慧城市定义“智慧城市”这一概念首先由IBM公司在2009年提出,目前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对于其定义,国际上尚没有公认的权威定论。
很多组织都对智慧城市的含义进行过诠释,这其中既有IBM等世界知名企业,也有包括斯坦福大学、维也纳理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
比较流行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表格1智慧城市定义比较IBM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等技术手段感测、分析以及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城市和居民的需求作出智能响应。
日立集团智慧城市,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利用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有环境意识的城市。
维也纳理工大学 智慧城市是一个在智慧经济、智慧居民、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六个方面有优秀前瞻性,并建立在以上各种 能力的智慧型连接和自我决策、独立、有知识的公民活动之上的城市。
斯坦福大学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
智慧城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安全、环保、绿色、高效;第二,将先进集成的材料、传感器、电子设备、网络与由数据库、追踪器、决策制定算法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相连;第三,利用这些材料、传感器、电子设备、网络对城市所有实体或虚拟结构——包括能源、水、交通等——进行设计、建造和维护。
西班牙ESADE学院智慧城市,即是通过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使城市资源管理更加智能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发改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6660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b.png)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日本。
当时,日本政府提出了社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概念,旨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
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欧美国家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理念,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概念,如数字城市、电子城市和虚拟城市。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许多国家开始将智慧城市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
智慧城市项目蓬勃发展,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到了2010年以后,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智慧城市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们开始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创造更加智能、便捷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许多城市纷纷推出相关计划和项目。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交通、智能能源、智慧环保和智慧医疗等领域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
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隐私和安全问题
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如何平衡资源的分配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体而言,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
智慧城市旨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仍将继续推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城市挑战和需求。
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
![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b4926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7.png)
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大城市竞相开展的一项工作。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城市的交通、能源、环境、安全等方面全面升级,实现城市的更加便捷、安全、舒适和环保。
目前,世界上多数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是在新兴城市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中国的深圳、美国的旧金山等。
然而,一些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性。
下面介绍一些全球最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
东京日本的东京作为全球著名的现代化城市,也在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其中最著名的项目是“东京城市管家计划”。
该计划将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运营。
例如,通过交通数据的分析,实时掌握道路拥堵情况,并及时做出调度。
通过环保数据的监控,实现地球温度下降的目标。
西雅图美国的西雅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比较有名。
该市政府推行了一项名为“云骑士”的计划。
这项计划主要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的效率和利用率。
通过与电网的耦合控制,实现能源的存储和分享。
巴黎与东京和西雅图不同,法国的巴黎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更注重城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巴黎市政府推出了多个计划,如“绿色路线”、“欧洲数字城市”和“巴黎意图”等。
通过这些计划,巴黎将发展出更为智能的交通系统、智能化的景观照明和智能的垃圾管理系统等。
同时,巴黎市政府还鼓励开发商建设更多绿色建筑,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第一个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
该市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全集成的智慧城市,其中包括全自动化的地铁系统、雨水收储系统和能源储存系统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优化城市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是全球各大城市的必经之路。
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城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实现更加繁荣的未来。
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解析
![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49fc3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5.png)
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解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智慧城市建设,把科技力量引入城市运营的各个领域中,以增强城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那么智慧城市建设到底是什么?它能为城市带来哪些变化?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应用先进的IT、通信、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运营和服务体系,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形态。
简单来说,智慧城市是把网络技术和城市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高效、更智能的城市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是让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化,以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效率,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1.提升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智慧城市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归纳,形成一个用户画像,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分析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帮助实时监测路况,提高流量管理和节能减排,便民服务平台,让市民可以享受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
2.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保水平智慧城市建设可提升城市能源、物质利用效率,提高城市资源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了城市运作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例如,城市垃圾管理中采用智能分类的方法,通过减少无用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将城市的生态环保发挥到极致。
3.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可促进城市经济朝着数字化和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方向发展。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和服务得到了优化,市民的生活得到了更好的提升,从而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1.日本智慧城市案例:东京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和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智慧城市的典型代表。
东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于:网络设施发达、数字服务完善、城市治理高效、安全保障较好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前景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11eb9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前景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动。
智慧城市是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打造的具有可持续发展、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便捷等特点的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管理创新的一种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和机遇。
一、智慧城市的现状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主要是利用成熟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城市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在交通、医疗、教育、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地政府纷纷制定相关规划和战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主要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主要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扩散,推动中小城市的信息化和产业化升级。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景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治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人们对于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慧城市的建设无疑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增值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还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通过构建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打破传统行业的壁垒,实现产业融合和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将成为外部投资的重要方向,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来到城市投资和创业。
三、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技术难题。
与传统的城市建设相比,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而这些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存在系统可靠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其次是用户认知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但是大部分市民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认知度较低,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智慧设备和服务,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宣传。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c7df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智慧城市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
其中,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等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中国,许多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例如,上海通过建设“大数据谷”和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交通拥堵缓解和城市管理智能化;北京通过智慧用水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包括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韩国和日本,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韩国的仁川自由经济区通过建设智慧港口和智能建筑,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日本的东京则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和智慧能源系统,实现了交通管理和能源管理的智能化。
二、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1.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连接各类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城市各个方面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将实现交通流量的精确监测和调度,智能能源系统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2. 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智慧城市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例如,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检测异常行为;智能医疗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
3. 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大量的城市数据,可以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交通数据和人流数据,可以更好地优化交通路线和公共交通的运营。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ca30b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6.png)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智慧城市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走在了前列。
以美国为例,纽约市通过整合城市的交通、能源和环境等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控制,减少交通拥堵;智能电网可以根据能源需求进行智能调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旧金山则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了先进的技术,通过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了犯罪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
欧洲的一些城市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阿姆斯特丹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智能建筑和智能交通,减少了城市的碳排放量。
巴塞罗那则注重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感知垃圾的满溢程度并及时通知清理。
在亚洲,新加坡以其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先进的技术应用而闻名。
新加坡通过建设一体化的城市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时,新加坡在智能交通、智能水务和智能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则侧重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例如,一些城市通过推广智能家居和远程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
此外,日本还在能源管理和城市防灾方面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提高了城市的应对能力。
在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率先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北京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城市的交通管理。
通过实时分析交通流量数据,智能调整信号灯时长,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70cd9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f.png)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的趋势,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推动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
1. 新加坡:作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之一,新加坡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了城市的高效管理和数字化服务。
例如,他们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水质和交通流量,通过智能系统调整公共交通和垃圾收集。
2. 韩国:韩国的首尔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目标。
他们推出了“Smart Seoul 2015”项目,通过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环保和智慧生活等方面,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生活质量。
3. 美国:美国的旧金山市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他们采用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能源使用的监测和优化。
此外,他们还通过智慧交通和智能公共设施,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体验。
4. 日本:日本的东京市借助先进的技术,打造了高度智能化的城市。
他们利用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了高效的城市管理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智慧灾害管理系统,提高了城市的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总的来说,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城市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智慧城市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柏之叶智慧城市
![柏之叶智慧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27b83eaf844769eae109ed0b.png)
柏之叶智慧城市日本千叶Kashiwa-no-ha Smart City Chiba, Japan面向打造“环境共生·健康长寿·新产业创造”未来城市的挑战针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能源、安心·安全、高龄化、低增长时代等诸多课题,柏之叶智慧城市以实现「世界未来概念形象」这一构想为目标,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以打造人与环境共存,具有高强度抗灾能力的「环境共生」城市,各年龄层都能享受安心健康生活的「健康长寿」城市,孕育成为日本发展新活力的创新领域的「新产业创造」城市这三个概念为主导,柏之叶智慧城市力争使「世界未来概念形象」逐步成为现实。
GATE SQUARE是一项在低碳环保、被动式节能、采用高效设备、导入太阳能发电装置等节能环保和环境共生方面十分卓越的规划。
此外,鉴于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的警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了面向商户和居民提供安心·安全以及事业持续建设单位: 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整体设计:Hopkins Architects合作设计:株式会社钱高组(GATE SQUARE),株式会社成濑・猪熊建筑设计事务所(KOIL)实施设计·监理:鹿岛建设株式会社竣工日期:2014年摄影:读卖广告社,三井不动产文字作者:荣千治Client: Mitsui Fudosan Co.,Ltd Integral design: Hopkins ArchitectsCooperative design: The Zenitaka Corporation (GATE SQUARE), Naruse·Inokuma Architects (KOIL)Exicution/ supervision: Kajima Corporation Completion: 2014Photography: Yomiko Advertising, Mitsui FudosanDescription: Chiharu Sakae计划(BCP)、生活持续计划(LCP)等服务。
智慧日本:“I-Japan战略”
![智慧日本:“I-Japan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40a9a83ec3a87c24028c40b.png)
智慧日本:“I-Japan战略”信息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2002年7月,全球众多联网及移动电话使用者因观看日韩世界杯而到访日本。
为了应对当时有线和无线网络应用匮乏的情况,日本政府召开IT战略会议,创立IT战略总部,集中研究国家信息化战略。
2003年1月,IT战略总部提出了推行“e-Japan”战略的口号。
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计划,旨在推进日本信息通信技术建设,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相关产业,计划到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网的环境,并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
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推出了以2015年为截止期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战略2015”。
“I-Japan”战略旨在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新的活力,积极实现自主创新。
“I-Japan”战略的要点在于实现数字技术的易用性,突破阻碍数字技术适用的各种壁垒,确保信息安全,最终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打造全新的日本。
““I-Japan”战略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一是建立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人才教育核心领域信息系统,二是培育新产业,三是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
(一)建设内容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主要是从汽车交通和基础信息网络两大方面入手,建立智慧城市的雏形,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扩展。
在汽车交通方面,丰田公司提出“智能化高速公路”设想,包括汽车、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三大块。
汽车实现高度信息化,车载终端可以利用外部信息选择最佳行驶方案,可以选择安全运行状态,避免追尾、碰撞障碍物和违规行驶等问题。
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所有公路均由信息技术控制,随时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并避免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
在信息网络方面,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现已初见成效。
目前光纤网络已经进入城市的各个环节,网络带宽达100G以上,模拟电视全部退出,有线电视已经成为家庭信息终端机。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44238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6.png)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实践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一直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改善市民生活。
本文将探讨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特点、挑战和成果。
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正是日本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和社会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日本注重深化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和发展的融合,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是强调以人为本。
在设计和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日本注重市民参与和需求导向,积极倾听市民的诉求,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来推动城市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日本政府会组织市民参与的会议、座谈会等活动,就城市发展的方向、公共服务的改善等议题与市民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
在日本,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
政府、学术界、企业和市民团体之间会组织各种合作项目和活动,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例如,政府会与企业合作开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项目,以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日本智慧城市建设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作为科技强国,日本一直在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不断变化。
日本政府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学术界开展研究和创新,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
同时,日本也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以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当然,日本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隐私和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个人信息被采集和使用,如何保护市民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日本政府和相关部门会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市民的信息不会被滥用和泄露。
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
![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478c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6.png)
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新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城市各领域的数据和资源,提供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下面列举了十个新型智慧城市的优秀案例。
1. 新加坡智慧岛城: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具智慧化城市之一。
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道路拥堵监测和路线优化,提高了交通效率。
同时,利用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智慧供水和垃圾管理系统,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 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作为芬兰的首都,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和移动支付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看公交车到达时间,并使用手机支付车费。
此外,赫尔辛基还通过智能路灯和垃圾管理系统,提高了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 美国旧金山:旧金山利用智慧城市技术建设了智能停车系统。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查找附近的停车位,并在线支付停车费用。
这一系统有效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4. 中国深圳: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城市,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公共安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和智能公交车辆管理,提高了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提高了城市的治安水平。
5. 日本东京:东京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智慧医疗系统。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网和能源监测,优化了能源分配和利用效率。
智慧医疗系统通过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英国伦敦:伦敦利用智慧城市技术,建设了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环境监测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数据分析,提高了交通流畅度和减少了交通事故。
智慧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监测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噪音水平。
7. 韩国首尔:首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了智能公共服务和智慧旅游系统。
智能公共服务系统通过手机应用提供了城市信息查询、公共设施预约和市民投诉等服务。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756b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1.png)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进行全面感知、高效运行、智能管理的城市发展模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本文将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现状进行研究。
首先,国外智慧城市建设较早,发展较为成熟。
以美国为例,早在2000年,纽约市就启动了“纽约市电子市政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化手段,实现了城市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此外,美国其他城市如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等也先后推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了交通、环境、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在欧洲,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英国的伦敦市推出了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了路况监测、交通信号优化和交通指引等功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等城市也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致力于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市民生活品质。
在亚洲地区,韩国是一个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不仅拥有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建筑,还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应用到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
此外,中国的香港、日本的东京、新加坡等城市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进展,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与国外相比,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将智慧城市建设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推动城市改造和创新发展。
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通过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善市民生活。
此外,中国的西安、青岛、杭州等地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总体而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正在迅速发展,各国都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安全性、隐私保护、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还有待解决。
日本的城市规划如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日本的城市规划如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2d794b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3.png)
日本的城市规划如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在当今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日本作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城市规划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日本的城市规划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
在规划之初,便广泛征求民众意见,让居民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中。
这种参与式规划不仅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确保规划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
例如,在社区建设方面,规划充分考虑了居民的日常活动范围和出行便利性,设置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医疗机构等,打造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交通规划是日本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日本的城市交通系统高效便捷,这得益于其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市中地铁、公交、轻轨等公共交通网络密集,站点分布合理,换乘方便。
同时,为了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出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运营线路和时间等。
此外,还大力推广自行车出行,建设了专用的自行车道,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能源规划方面,日本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通过在城市中大规模安装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设施等,提高了能源自给率。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使用。
在建筑领域,推行节能标准,新建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降低了建筑能耗。
信息化建设也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城市中广泛覆盖高速宽带网络,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路灯、智能垃圾桶等。
这些设施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自动调整工作状态,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充分应用,通过对城市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为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了城市的精准规划和管理。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596418b30b1c59eef9c7b41f.png)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概览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和探索一直不断向前推进,在探索的进程中,“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
以前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城市中的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等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
而现在,信息技术正在给城市发展带来实现巨大变革的条件。
“智慧城市”就是主动驾驭这一趋势,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以一种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这样美好的发展愿景驱使下,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应用,努力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城市”。
本文针对当前世界各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做些简单介绍。
一、美国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
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明盛(Sam Palmisano)在会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这一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
随后,在精心规划和部署下,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支柱之一,进行了改革与投入。
此外,美国在其他的城市信息化方面也做出了努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有:1.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电网。
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布《经济复兴计划进度报告》中宣布,美国计划在未来的3年之,为百姓家庭安装4000万个智能电表,同时投资40多亿美元推动电网现代化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博尔德市较早地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该工程将现有的测量设施改造成强大、动态的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并通过配电网络提供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服务,将现有的变电站改造成具备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发布等优化性能的“智能”变电站,届时该市将成为一座全集成的智能电网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9b2d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2.png)
智慧城市建设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
下面列举一些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1. 深圳深圳是中国最早开始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
深圳市政府在2011年发布了《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六大领域的建设目标。
深圳市政府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环保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2. 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先者之一。
上海市政府在2016年发布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六大领域的建设目标。
上海市政府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环保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3. 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
北京市政府在2017年发布了《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0年)》,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六大领域的建设目标。
北京市政府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环保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4. 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先者之一。
新加坡政府在2014年发布了《新加坡智慧国家蓝图》,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六大领域的建设目标。
新加坡政府通过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环保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实现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5. 东京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
东京都政府在2014年发布了《东京都智慧城市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六大领域的建设目标。
国外城市管理创新案例
![国外城市管理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df8721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9.png)
国外城市管理创新案例国外城市管理创新案例:1. 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系统:新加坡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城市之一,为了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新加坡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并通过调整红绿灯时间和交通信号优化路线,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2. 荷兰的自行车共享系统:荷兰是自行车文化的典范,为了鼓励更多人使用自行车代替汽车,荷兰推出了自行车共享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城市各个角落放置自行车站点和智能锁,方便市民随时借用和归还自行车,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和空气污染。
3. 美国芝加哥的开放数据项目:芝加哥市政府推出了开放数据项目,将大量的城市数据(如交通流量、环境污染、犯罪率等)公开发布。
这些数据对于市民和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也促进了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
4. 日本东京的智慧建筑管理:东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为了提高城市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东京引入了智慧建筑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用电、用水和空调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进行智能调控,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5. 英国伦敦的拥堵收费:伦敦是世界上第一个引入拥堵收费的城市。
该政策于2003年开始实施,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费用。
这一措施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6.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雨水收集系统: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干旱地区的城市,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墨尔本推广了雨水收集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屋顶雨水并储存,用于植物浇水、冲厕和清洗等用途,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7. 德国柏林的社区花园:柏林市鼓励市民在城市空地中建立社区花园,为市民提供种植蔬菜和草药的机会。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空地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市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的凝聚力。
8. 加拿大温哥华的可持续城市规划:温哥华市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城市规划政策,包括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倡低碳出行、推广绿色建筑等。
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现状
![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6cf3e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7.png)
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现状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智能化设备,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型态。
近年来,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目标。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现状。
一、目标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提高城市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优化城市各项运营管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减少交通拥堵和等待时间。
2.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智慧城市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为居民提供更智能、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居民对家中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监测和调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4. 增强城市安全防控能力:智慧城市通过建立智能安防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城市的安全防控能力,减少犯罪发生和处理时间。
例如,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自动报警,提高城市的治安水平。
二、现状1. 国内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面临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挑战。
目前,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例如,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经率先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设智能交通、智能灯光、智能环保等项目,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国外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美国的硅谷地区、英国的曼彻斯特等先进城市已经应用了大量的智能化技术来改善城市治理和居民生活。
日本的东京和韩国的首尔等亚洲城市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重要进展。
3. 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智慧城市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城市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2月1日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顾问 寺崎 明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介绍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
指南服务×解决方案
⑦ 支援业务的实施 ⑥ 外包服务、系统运营 ⑤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的提供 ④经营革新、业务革新解决方案的提交 ③有关企业经营、政策立项的建议 ②市场分析、业务分析、经营评估 ①社会、产业的预测与展望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
NRI海外分支机构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2002年7月)
野村综研(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上海分公司
(2005年8月)
莫斯科分公司
(2008年10月)
人口 1.4
0.0
10.0
20.0
30.0
40.0
7
道路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8
铁路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Europe Limited
(1972年11月)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Hong Kong Limited
(1976年1月)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1984年7月)
野村综研(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
(2005年10月)
NRI SecureTechnologies, Ltd. North America Branch
(2009年4月)
NRI Pacific
(1994年4月)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America, Inc.
中国移动
北京紫光百会科技
中国联通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
中国电信
研究所
中兴通讯(ZTE) 中华资通国际股份
北京奥科美技术 北京世纪东方国铁
北京逸海京通科技 科技
大用软件
软铸通讯科技
北京东方正通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5
1.日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
2.泛在网时代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3.日本所面临的社会基础设施面的危机 4.今后日本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
日本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日方事务局
中方事务局
干事企业(11家)
野村综合研究所
NTTdo c o m o 柯尼卡美能达 情报通信研究机构
dairix 凸版印刷 日本电气 日立制作所 popic
ROHM ALPS ELECTRIC
干事企业(16家)
北京邮电大学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 研究院
教育
経済
15
泛在网化的建设在全国各城市拉开帷幕
领域
产
业
交
通
物
流
防
灾
公共安全
环境、能源
生
活
医
疗
应用实例
使知识型劳动者进行远程办公成为可能;通过搭载GPS功能 的手机,向人们提供观光信息;地方土特产品的直销系统; 预防鸟兽对农作物的侵害。
联机实时交通系统;行人指路系统
利用电子标签,提高物流效率;食品可追踪系统
ICT安全・安心21战略 泛在网社会宪章的选定 等
国际战略 技术战略
以2010年为目标,为解决将来所要发生的课题作出贡献
环境、能源
交通、物流
防灾、公共安全
医疗、福祉
行政服务
生活
雇用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均GDP
125
人実均質GTGPDP
10.8
120
1,600 1,100
社会基础设施量
115 老老老齢龄龄年化化齢人人人口口口
5.1
110
600
105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2000 2003
100
高度经济增长期
日元升值 泡沫经济期
100 (年度)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80%
90%
100%
日日本本
83.0
10.5 5.1 1.5
美米国国
53.2
26.3
9.8
10.7
英英国国
54.3
21.8
12.6
11.3
フラ法ン国ス
29.4
32.2
按照规定时间运 行,运行次数能够
满足需要
按照规定时间运行,但 由于运行次数不能满足 需要,有时会出现拥挤
的场面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9
供水设施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0
建设高品质的城市服务是以往的一贯目标 (例)道路
在欧美主要国家,约7成左右的人认为,
道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起伏或破损。
0%
10%
20%
30%
40%
19.1
8.8
路面存在起伏或破损, 路面卫生状况不甚理
想。
路面存在多数起伏 或破损,路面卫生
状况很差。
出处)野村综合研究所实施的调查(2010年8月)11
(例)铁路
在日本居住的8成以上的人认为,铁路、地铁的运行次数 能够满足需要,且能够按照规定时间运行。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成员
中国以及日本的企业、大学、研究所,共计 27家机构
活动内容
就物联网项目向政府进行建议提案 承接来自政府或企业的物联网项目 召开物联网研讨会 通过书籍、网站、大众传媒发布相关信息 会员企业间的交流
北京信息通信协会
该 协 会 组 织 之一
中日物联网推进联盟
The China and Japan Business Alliance on the IOT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年度)
18
需要使短时间内建设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 满足成熟社会所要求的质与量
(千人)
140,000
【今后人口长期变化与社会基础设施量】
(兆円)
800
120,000 100,000
16
1.日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 2.泛在网时代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3.日本所面临的社会基础设施面的危机
4.今后日本城市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7
高度经济增长期中投资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 将在今后50年内陆续进入更新阶段。
(1967年1月)
野村综研(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9月)
首尔分公司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America, Inc. Dallas Branch Office
(1995年4月)
(2008年8月)
台北分公司
(1994年8月)
马尼拉分公司
(1997年9月)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收集防灾信息;通过手机短信 发送紧急信息
通过电子标签、搭载GPS的手机,守护外出的儿童及在家的 老人
智能电网;智能房屋
通过在线学习系统进行终身学习;区域社交网络服务
远程图像诊断、在宅医疗、救急医疗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0 Copyright(C) 2011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0
(年度)
19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 东日本发生大地震
震级:9.0 余震区域:南北500㎞ 超过10米的海啸袭击了日 本东北三省的沿海地区 受灾区域内的人口 约为44万人, 面积约为500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