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秒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件(共29张PPT)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 1 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秒针走( )圈。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解题思路]
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走了 1大格,是 5 分 钟。1 分钟秒针走 1 圈,5 分钟秒针走 5 圈。
第 3 课时 时间的计算
易错警示 (1)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当“分”满 60 时,要向“时 ”进一。 (2)计算结束时刻,时间向后推算,要用加法;计算开 始时刻,时间向前推算,要用减法。
第 3 课时 时间的计算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 小凡和小宁上午 7:10 开始打乒乓球,共打了 1 小时 10 分,他们上午( )结束。
整理和复习
续表
考点
内容梳理
体验 1 秒 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体验 1 秒与 1 分钟有多 与 1 分钟 长。眨一下眼是1 秒,手敲一下桌面也是 1
有多长 秒。1 分钟能写十几个字,1 分钟能上一层楼。
整理和复习
续表
考点
内容梳理
1. 1 时=60 分。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 1 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 2. 时与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分、 分化成时:分前面的数可以分成几个 60,时就是 秒之 几。 间的 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 60 相加。 换算 3. 1 分=60 秒。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典例 2 估一估。 (1)1 分钟走( (2)10秒能踢(
)步。 )下毽子。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间》中的《秒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秒针,理解秒的概念;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等于60秒,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时间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秒的概念的理解,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教学重点: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展示钟表的运行,引导学生观察秒针的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秒的概念,1分钟等于60秒。
(2)示范如何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使用计时器进行秒的计时实践,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拓展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六、板书设计1. 《秒的认识》2. 内容:(1)秒的概念:1分钟=60秒(2)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3)时间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思考:如何珍惜时间?2. 答案:(1)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开放性问题,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和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课后反思如下:1.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时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1.1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1《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秒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的测量3. 秒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秒的应用及时间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秒的概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测量。
3. 结合实际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秒的知识。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沙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沙漏的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引出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显示。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秒的测量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用秒来测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测量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秒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2)教师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活动,用秒来测量时间,并记录下来。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的测量方法,并能将秒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秒的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合理安排时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认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时间认识》中第2节《秒认识》。
详细内容将围绕秒概念、秒在时间单位中位置、以及秒实际应用进行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秒概念,理解秒是时间基本单位之一。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生活实践,感受秒在生活中重要性。
3. 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秒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难点:理解秒与分、时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秒表、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游戏,让学生感受秒存在。
例如,进行一个20秒计时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简单任务。
2. 新课导入利用时钟模型和PPT,引导学生认识秒,并讲解秒是时间基本单位。
3. 例题讲解(1)1分钟等于多少秒?(2)如果一堂课40分钟,那一共是多少秒?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秒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秒、分、时2. 1分钟 = 60秒3. 1小时 = 3600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分30秒等于多少秒?(2)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8小时,那一周(5天)工作多少秒?(3)举例说明秒在生活中应用。
答案:(1)90秒(2)28800秒(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秒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时间,并记录下来,加深对秒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关于时间单位知识,如:天、周、月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活动设计要简单易懂,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
2. 适时提醒学生关注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秒存在。
二、例题讲解1. 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秒概念及其与分、时关系。
《秒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秒的认识》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定义,理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序观念。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秒的定义2. 秒与分之间的关系3. 观察时间的方法4. 珍惜时间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定义,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观察时间的方法,珍惜时间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提问:“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2. 新课内容a. 讲解秒的定义: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
b. 讲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1分钟=60秒,即60秒组成1分钟。
c. 引导学生观察时间的方法:可以通过钟表、手机等工具观察时间。
d. 讲解珍惜时间的意义: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用手机或钟表计时,观察1分钟有多长。
b.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4. 总结与反思a.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秒的认识有哪些收获?”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了解了秒的定义,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学会了观察时间的方法,明白了珍惜时间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自己一天中各项活动的时间,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
2. 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制定一个时间管理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秒的定义、秒与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时间的方法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互动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秒的定义,理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序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定义,秒与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察时间的方法和珍惜时间的意义。
秒的定义: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
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17张PPT)

1. 4人一组,每人从组长那里选择一个信封。 2.老师计时30秒,每人根据信封里的内容完成。
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时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做熟饭大约需要
20( 秒)
25( 分)
2.做下面的事情,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打开电视大约用( 2秒 ) 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 5分 ) 刷牙大约需要( 3分 ) 吃早饭大约需要( 10分 )
所以下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一个时钟6时敲6下,10秒敲完,照这样计算,敲10下 需要多少秒? 10÷(6-1)=2(秒)
2×(10-1)=18(秒) 答:敲10下需要多少秒。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秒的认识》
请你在( )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分 ) 从重庆西站开车到我们学校大约要1( 时 ) 平平从家到学校大约要5( 分 ) 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大约要3( 秒 )
秒针
认真视察秒针是怎么走的?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现在走了几秒? 秒针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1大格呢? 时针走1大格呢?
通过这些生资活料中,你你们们还有见什过么和感秒受?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①喷气式飞机1秒飞行500米。 ②月亮绕地球运行1秒约8000米。 ③电脑1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 ④人造卫星1秒飞行7900米。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和秒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1、老师说“开始”,就闭上眼睛。
2、你认为15秒到了,就悄悄地举手,睁开 眼睛看看是多少秒。
3.(1)安安早上6:00起床,平平早上6:30起床,
谁起得早?
安安起得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秒的认识》(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
(2)
(3)
(4)
(5)
(6)
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眨一下眼是1秒
成人心脏跳动一下大约有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喷气式飞机每秒可飞行500米.
人造卫星每秒可飞行7900米.
现代化车间每秒可:拍拍手 跟着秒针的节奏来拍
谢 谢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 名
小 军
小 明
小 刚
小 亮
成 绩
17秒
15秒
18秒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小 明
15秒
2
小 亮
16秒
小 军
17秒
3
小 刚
18秒
4
谁是冠军?
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19秒到家,小红用了18分18秒到家,谁先到家?
答:小兰先到家。
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我1分钟跳绳120下。
我1分钟可以写20个字。
我的脉搏大约1分钟75次。
填一填。
(1)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针,它走1小格是( ),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秒针走半圈是( )秒。
秒
1秒
60
1
30
(2)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秒的认识》 第一课时
10
9
8
7
6
5
4
3
2
1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倒计时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秒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秒的概念,并能运用秒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用秒来计量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秒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让他用秒表计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
然后我会提问:“这位同学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接触秒的概念。
2. 探究秒的认识(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讲解如何用秒来计量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计算下列时间:30秒15秒、45秒+20秒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分钟 = 60秒用秒来计量时间:例题: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练习:30秒 15秒 = 15秒45秒 + 20秒 = 65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表计时,让孩子练习用秒来计量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秒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单位“秒”,了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秒的概念,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时间,如看电视、上学、吃饭等。
但是,他们对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表达和计算时间。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秒的存在,理解秒的意义,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秒的存在,理解秒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
3.教学道具:钟表、计时器、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时间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计量时间的?有时间单位吗?”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秒的长短。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让学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练习。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间》,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秒,了解秒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读取秒,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能够准确地读取秒。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秒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秒的概念,秒针的运行规律,读取秒的方法。
难点:秒与分之间的换算,时间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秒表。
学具:学生用钟表,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时钟模型,展示秒针的运行,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秒针与其他针的关系。
2. 新知识讲解(1)介绍秒的概念,1分=60秒。
(2)讲解秒针的运行规律,秒针走一圈为60秒,即1分钟。
(3)读取秒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读取给定的时间,如:3时25分10秒。
(2)计算给定的时间,如:从3时25分开始,经过35秒,现在是多少时间?4. 随堂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读取秒。
(2)完成计算题,巩固秒的计算。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用秒表进行计时,比较哪组计算时间更准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秒的认识》2. 板书内容:(1)秒的概念:1分=60秒(2)秒针的运行规律:秒针走一圈为60秒(3)读取秒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从4时30分开始,经过50秒,现在是多少时间?(3)1分30秒等于多少秒?2. 答案:(1)2时45分20秒,5时10分30秒。
(2)4时30分50秒。
(3)90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秒的认识和计算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布置实践活动,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秒的概念和换算的掌握。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法:将不同时间单位转换为秒后,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乘除法:根据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乘除运算。
-例如,计算3分钟加上20秒的时间,可以先将3分钟转换为秒(3*60=180秒),然后加上20秒。
4.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时: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秒来计时,如比赛、作息时间等。
(3)优秀层:这部分学生对时间单位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秒的计算和应用也较为熟练。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快速掌握新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对秒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秒的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秒的认识”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秒的认识”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解析:首先将100分钟转换为秒(100*60=6000秒),然后减去50秒。
-答案:6000秒-50秒=5950秒。
6.例题六:计算2分钟加上3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2分钟转换为秒(2*60=120秒),然后加上30秒。
-答案:120秒+30秒=150秒。
7.例题七:计算5分钟减去2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5分钟转换为秒(5*60=300秒),然后减去20秒。
(4)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秒的认识

1. 15秒能做什么?选择活动并记录下来。
2.
(教材P6 第1题)
一、比一比。 60分○>60秒 100秒○>1分
60分○=1时 1时○>55分
1分<○85秒 100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 )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 )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 )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大约20( 秒 )。 3.我们的睡眠要达到9( 小时 )。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分钟)。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 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160-140=20(秒) 答:小刚做得更快;快20秒。
1秒有多长呢?
眨一下眼
点一次头
张一次嘴
……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1秒钟飞行250米
我1秒约行20米。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有些电脑1秒可以完成
3万亿 次运算。
➢ 秒的认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1秒。它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60秒,此 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3.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1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十、九、八、七、六、 五、四、三、二、一!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
针是秒针。秒针走1
秒
小格的时间是1秒。
针
秒针走一圈经过多长时间? 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在本次《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从一开始对秒、分、时的模糊认识,到能够熟练读取钟表上的秒数,甚至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课堂上,我尝试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感受到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大家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让学生们对秒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自职责,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想法,共同完成计时任务,如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计时游戏,记录每个成员完成的时间,并计算出小组总时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时的情景?”比如,煮鸡蛋需要计时,比赛需要计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的奥秘。
举例解释:
-通过动态演示或教具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1秒的短暂,1分的中等长度,1小时的较长时长,形成时间观念;
-通过观察钟表模型,指导学生学会识别秒针,读取秒数,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设计练习题,如“小明从8时30分开始做作业,做了25分钟后休息,问小明休息时是几点几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间分配上,讲授新课的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略显紧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压缩讲授新课的时间,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互动讨论的机会。
4.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时间,增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秒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秒的认识适用年级: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教学内容:1. 秒的定义和特点2. 秒与分、时之间的关系3. 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和特点2. 秒与分、时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1. 秒与分、时之间的换算2. 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钟表模型或实物3.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
2. 提问: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分、秒是时间的三种基本单位,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秒的定义: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
2. 讲解秒的特点:秒是时间单位中最小的一个,1秒等于60毫秒。
3. 讲解秒与分、时之间的关系:- 1分等于60秒- 1时等于60分,即1时等于3600秒4.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钟表模型,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5.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比赛、计时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如:- 1分30秒等于多少秒?- 2时30分20秒等于多少秒?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秒的定义、特点、与分、时之间的关系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秒来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如刷牙、洗脸等,并计算出所需的时间。
2. 请学生用秒来计时,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书包、穿衣服等,并记录所需的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提高了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秒的认识》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有多长。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3.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秒表进行计时。
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
2. 秒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秒的认识。
2. 秒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秒表或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
2. 提问:时钟的秒针有什么特点?它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的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也就是1分钟。
二、探究秒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出示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秒针。
2. 提问:秒表的秒针有什么特点?它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表的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也就是1分钟。
4. 引导学生思考:1秒有多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感受1秒的长度?5.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通过数数、听声音等方式来感受1秒的长度。
三、秒的实际运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秒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时1分钟、30秒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秒?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体育比赛、做实验、烹饪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5.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秒有了哪些认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秒有多长,我们可以通过数数、听声音等方式来感受。
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家长协助,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时钟,感受1秒的长度。
2. 学生用秒表计时,记录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和秒表,让学生对秒有了直观的认识。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时间》中的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材详细内容为:认识秒,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了解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2. 让学生掌握秒与分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秒与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秒的认识,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表模型、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短跑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运动员们是如何知道比赛开始和结束的?引导学生发现秒表在比赛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每分钟有60秒。
(2)展示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行规律,学会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3)讲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小明在跑步,从开始跑到结束一共用了30秒,他每秒跑了多少米?解题步骤:(1)引导学生列出已知条件:总时间30秒,路程未知。
(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小明每秒跑的路程。
(3)计算答案:小明每秒跑了3米。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在钟表上找出5秒、10秒、15秒、20秒、25秒、30秒所对应的位置。
(2)将1分钟换算成秒。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秒的认识2. 板书内容:(1)秒的概念:时间的基本单位,每分钟60秒。
(2)读取秒针所表示的时间。
(3)秒与分之间的关系:1分=60秒。
(4)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1分20秒等于多少秒?(3)小华每秒可以走2米,他1分钟能走多少米?2. 答案:(1)见钟表模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课件)(共21张PPT)

战斗机飞行2600米
卫星飞行7900米
计算机运行约 5000000000次
作业超市
1.课后探究
秒 60 分 60 时 ? 日 ? 月 ? 年
2.制作小达人:尝试制作一个钟表 3.我是生活小达人
二选一
穿一套衣服 跳绳50下
洗漱
估计用时
实际用时
开始
开始
15秒
下面哪些事情可以在三十秒里完成?
写自己的名字
上完一节课
读《田园四季歌》一小节
做完《七彩阳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 变化。 2.思考并讨论秒和分有什么关 系。
体验60秒
音乐开始就开始,音乐停 就停止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晚上睡觉大约10( 时 ) 系红领巾大约20( 秒 ) 做一顿饭大约35( 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电子表
6时55分 57秒
认识秒
活动一
1.独立思考:看一看钟 面上秒针的走动情况, 想一想秒针是怎么计时 的? 2.小组交流:说说你的 发现。
感知秒
感知秒
感知秒
感知秒 10 秒
感知秒 10 秒
感知秒
游戏规则: 在10秒内趴下,看谁更接近 10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秒的认识》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2.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2. 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1.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 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1. 课件2. 计时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提问:你们认识钟表吗?钟表上有哪些指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时间单位。
二、新课1. 认识秒a. 出示课件,展示秒针走动的过程。
b. 提问:你们知道秒针走一小格代表多少秒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针走一小格代表1秒。
2.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a. 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秒的时间。
b. 请学生用手指表示5秒的时间,教师计时。
c. 请学生用手指表示10秒的时间,教师计时。
3. 认识1分=60秒a. 请学生观察钟表,提问: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走一小格,即1分=60秒。
4. 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a. 请学生计算:2分有多少秒?3分有多少秒?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分=120秒,3分=180秒。
三、巩固练习1. 出示课件,展示不同时间的钟表,请学生说出时间。
2. 请学生用秒来表示不同的时间,如:30秒、60秒、90秒等。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还学会了时间的简单换算。
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秒,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了1分=60秒,学会了时间的简单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训练
1.判断。
(1)钟面上最短的针是秒针。
()
(2)秒针走一圈是1分。 ( )
课堂训练
【答案】 × ;√ 【解析】 (1)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三根针,其中最 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 (2)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刚好是1分钟,因此得解。
【答案】 2,10;100;330;5,20 【解析】 把分化成秒要乘单位间的进率60,把时化成分要乘单位间的进率60,把秒化成分要除以单位间 的进率60,把分化成秒时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60,据此进行解答。
5. 小明从一楼到二楼用20秒,他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四楼,一共用了( A.40 B.60 C.80
课堂训练
4.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1)做一次深呼吸要4( ) (2)明明跑50米用了10( ) (3)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 (4)爸爸每天工作约8( )
课堂训练
【答案】 秒;分钟;秒;小时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做一次深呼吸要4用秒做单位;明明跑50米 用了10用秒做单位,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用秒做单位 ,爸爸每天工作约8用小时做单位。
小结
时间单位
分
秒
时
1时=60分 1分=60秒
巩固练习
1.判断。
(1)小明用60秒写完了一篇作文。 ( )
(2)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
【答案】 ×;√ 【解析】 (1)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写完了一篇作文用的时间应用“分 钟”做单位,据此解答。 (2)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走过了12 大格。每一大格是5秒,所以共走过5×12=60(秒),即1分钟。
课堂训练
2.认真填一填。
(1)
时钟先生说:我身上有___根针,走得最快的是___针;秒针走一圈是___秒,也就
是___分钟。
(2)分针走半圈是___ 分,时针走半圈是___ 时,秒针走半圈是___ 秒。
课堂训练
【答案】 3,秒,60,1;30,6,30 【解析】 (1)根据钟面的知识来解答问题,钟面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秒针最快,秒针走1 圈是 60秒,也就是 1分钟;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也 就是1小时;直接得解。 (2)在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共有60个 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 走半圈是6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半圈 是30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 大格是5秒,走半圈是30秒;据此进行解答。
课堂训练
5.转换单位。 3分=( )秒 240秒=( )分 300秒=( )分 4分=( )秒
课堂训练
【答案】 180,4,5,240 【解析】 把分化成秒要乘单位间的进率60,把时化成分要乘单位间的进率60,把秒化成分要除以单位间 的进率60,把分化成秒时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60,据此进行解答。
表示时
1: 15
表示分
“:”闪烁一次是1秒
10:1910
右下角的数表示“秒”
新知探究
体验1秒有多长
新知探究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2秒。 秒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
新知探究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 小格是1分钟,1分=60秒。
新知探究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课堂训练
3.选择。 (1)妈妈做一顿饭大约用了( A.40秒 B.40分 C.40时 (2)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 A.50格 B.5圈 C.50圈
)。 )。
课堂训练
【答案】 B ;B 【解析】 (1)40秒太短,40时太长。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5小格, 秒针走5圈。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学习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温故而知新
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
经常用什么来表示时间?
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新知探究
钟面上的秒针
时针 (粗又短)
秒针 (细又长,走的最快)
分针 (粗又长)
新知探究
电子表上的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时、分、秒
1.1 秒的认识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答案】 12;60;1;60;1 【解析】 在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 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 秒;据此进行解答。
4.转换单位 130秒=( )分( )秒 1分 40秒=( )秒 5分30秒=( )秒 320秒=( )分( )秒
)秒。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从1楼到2楼共走了 (2﹣1) 个楼层,那么每个楼层用的时间是20÷(2﹣1)=20秒; 从1楼到4楼需走 4﹣1=3个楼层,因此从1楼到4楼需要的时间是20×3=60(秒), 据此解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感谢你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2.分针从2走到5,分针走了( A.3分 B.15分 C.3时
)。
【答案】B 【解析】 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 格是5分,分针从 2走到5,分针走过3个大格,即3×5=15分。
3.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 )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 )分,等于( )时;秒针在钟面 上走一圈是( )秒,等于(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