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余映潮教学设计板块式思路

合集下载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精品文档6页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精品文档6页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是一个通病,与之相伴的是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紊乱、教学效果低效。

而“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映潮老师的首创,是余映潮老师教学艺术主导的风格特征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

我常常想,“板块式”教学思路下的课堂教学就像是游览一处园林,园林的名称就是课题,余映潮老师则是一名高超的园林艺术设计师,预先设计好这处园林。

然后他又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员,引领学生们在这处园林尽情地游览,一处景点、一处景点地慢慢玩赏,细细琢磨,悟到实效。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余老师说:“板块式教学思路是我的创造,也是我的主流教学模式。

”纵观余老师一系列教学设计和他所上的示范课的实录,我认为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板块式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余映潮在《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自序中说:“我没有建立什么思想体系,也不刻意追求形成什么语文教学派别,但我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求做到非常贴近一线的教学。

‘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是我的教学常规。

”“学生主体”自钱梦龙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写入语文新课程标准之中,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

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能否落实,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关乎学生语文素质能否得到快速提升、健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

所以,“学生主体”必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之中。

对此,余老师在他的一篇篇课例的设计、一课课的示范教学中,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回答。

他的设计,无论是两个板块,还是三个板块(基本上三个板块),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

无论是听、读,还是说、写,都给学生留有充分活动与思考的时间,都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有一套相应的操作方式和办法。

余映潮的教学设计实践(3篇)

余映潮的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余映潮,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其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以余映潮的教学设计实践为例,探讨其设计理念、方法及特点,以期为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二、余映潮的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余映潮认为,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知识建构余映潮强调知识建构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如何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3. 强调实践与体验余映潮认为,教学设计应注重实践与体验。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体验。

4. 关注多元评价余映潮主张多元评价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因此,在设计教学评价时,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余映潮的教学设计方法1. 以问题为导向余映潮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他认为,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围绕核心问题,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2. 注重情境创设余映潮认为,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

3. 强化合作学习余映潮提倡合作学习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他认为,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协作中共同成长。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分享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分享

特点:以教师 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注重
启发式教学
步骤:提出阅 读要求、指导 阅读方法、组 织阅读活动、 总结阅读成果
评价:评价学 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及时反
馈和指导
自读模式
自读模式: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 讲读模式: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记笔记,注重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导读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问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阅读内容 速读模式:注重快速阅读和信息提取,适用于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
YOUR LOGO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余映潮谈阅读教学设计分享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余映潮简 介
03.
阅读教学 设计原则
04.
阅读教学 方法
05.
阅读教学 模式
06.
阅读教学 策略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作品,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感素养。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 品中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情感培养:通过阅读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学 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情 感。
06
语言积累与运用
重视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素材库
结合阅读材料,进行语言训练和 思维训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化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创设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 中运用语言
思维训练与提升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一」苏州园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教学重点】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学法指导】1、从文体特点人手,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在阅读勺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

以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解决办法】1.复习说明文有关的文体知识。

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

3.结合课文放映苏州园林的照片,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板书课题)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明确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明确说明文的阅读要点。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明确: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的布局——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的布局——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的布局——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摘要】:余映潮是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研员。

作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成果丰富,教艺精湛,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他创造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定义、特点、设计角度几个方面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思路特点设计角度一、什么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要弄清楚什么是“板块式”教学思路,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教学思路。

在余映潮看来,教学思路是指对课堂教学所安排、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即一节课如何开始、怎样步骤清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怎样收束的过程。

教学思路设计的要素是: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步骤明朗,教学板块清晰。

教学思路的安排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的“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就往往体现在这教学思路上。

教学思路清晰是所有语文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第一反映;如果没有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一片浑浊。

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是教学思路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

它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策划、安排课堂教学顺序与层次的理念与要求。

“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研究与运用,其意义在于让课堂教学过程清晰而又简明,让教学重点突出而又内容深厚,让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深入。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特点1.教学的有序性。

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

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3篇)

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余映潮,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他的教学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从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本余映潮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

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注重阅读与写作余映潮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他提倡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会鉴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3. 强化语文实践余映潮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文知识。

他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演讲、诗歌朗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余映潮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方法1. 课堂提问法余映潮在课堂上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他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课堂讨论法余映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 朗读教学法余映潮重视朗读教学,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他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4. 语文实践活动法余映潮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四、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效果1. 学生语文素养显著提高通过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 学生兴趣浓厚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3篇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3篇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自然。

二、教学方式的构建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面与文字叠放,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领悟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篇说明文适合培养学生自我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构成“整体把握”——“具体感受”——“审美探究”的学习过程。

三、教材分析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说明文。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

因此,作为说明文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说明文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2、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

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

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余映潮【范本模板】

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余映潮【范本模板】

余老师说——有时候,事物形态的改变能够带来工作、劳动、生产的巨大效益,比如用集装箱取代货物的散装。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需要有改变“事物形态”的思维。

体味一下阅读教学中的“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感受。

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余映潮(一)请看课文《长城》: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下面是《长城》教学思路的设计:《长城》四读第一读课文朗读,认字识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垛子瞭望屯兵陡峭凝结第二读默读课文,趣味品析同学们默读课文,体味课文中4个段落的内容与作用,尝试用下面的话题对课文进行趣味赏析——话题:假如没有这一段……师生简析课文“段”的作用,形成美妙见解:第一段,略写整体;第二段,详写局部;第三段,联想抒情;第四段,议论收束。

第三读美段细读,美点品析话题:说说课文的第二段话好在哪里。

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课堂交流与对话.第四读课文读背,语言积累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四段,当堂背诵这两个段落。

用图示来表示,《长城》的教学思路是:1.课文朗读,认字识词2.默读课文,趣味品析3.美段细读,美点品析4.课文读背,语言积累很明显,此课的教学是由四“块”内容整合而成的,每一“块”的教学都是一次扎实的学习、训练活动。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探析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探析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探析1. 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余映潮老师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其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的深入探析,挖掘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期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章首先对余映潮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梳理,分析其核心理念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余映潮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以揭示其教学设计的独特魅力对余映潮教学设计进行评价,总结其在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及启示。

2. 余映潮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余映潮先生的语文教学设计理念,深植于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怀。

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余映潮先生强调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特点。

他主张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余映潮先生倡导整合与创新。

他主张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广泛涉猎,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他还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余映潮先生认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在他的教学设计中,常常融入大量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语文的魅力。

余映潮先生非常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

他主张教学评价应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方法。

同时,他强调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通过有效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创新。

他的教学设计理念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余映潮_教案(3篇)

余映潮_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的叙述者,学习作者构思的技巧;品味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用四字短语概括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人物、分析情节、感悟情感,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爱如山,感悟父辈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二、教学重点1. 人物形象的把握,特别是父亲的形象。

2. 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3. 小说叙述者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主题,感悟父爱如山。

2. 分析作者构思的技巧,体会叙述者视角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作者简介和作品简介。

2. 引导学生关注叙述者,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叙述者?”(二)学习活动一:品析人物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父亲的形象特点,用四字短语概括。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 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如执着追求、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

(三)学习活动二:分析情节1. 分析小说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2. 提出问题:“小说为什么以‘台阶’为题?”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台阶是父亲一生的追求,象征着家庭地位的提升。

(四)学习活动三:感悟情感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小说主题:父爱如山,感悟父辈的艰辛。

2. 拓展阅读:推荐其他描写父爱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品析人物、分析情节、感悟情感,让学生了解了小说《台阶》的主题,体会了父爱如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介绍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简介、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及成果。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余映潮教学理念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有新的认识。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注重阅读”、“培养思维能力”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三、余映潮教学风格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风格,包括“生动有趣”、“严谨扎实”、“富有激情”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四、余映潮教学方法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五、余映潮教学成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成果,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成果,包括所教学生的优异成绩、所获荣誉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六、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快速阅读”、“深度阅读”、“阅读笔记”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七、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包括“观察生活”、“思维拓展”、“修改润色”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八、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余映潮教学模式简介

余映潮教学模式简介

余映潮教学模式简介让我们先来看看余老师的板块教学模式(引自余映潮报告):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思路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1.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其教学过程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其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

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它呈现出一种板块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由于教学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它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进行教学的内容板块,从而有力地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水平。

3.由于"板块"二字的出现,教师就要考虑板块的切分与连缀,考虑板块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考虑板块组合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就改变了常规的备课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创意的水平。

4.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5.教学过程中因为"板块"的清晰存在而容易协调教学节奏,能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表现。

6.教学中"板块"组合的形态、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由于"板块"内涵的本质内容是整合教学资料与安排课堂活动,所以它可以用于各种文体或各种课型的教学之中。

蒹葭教学设计余映潮

蒹葭教学设计余映潮

蒹葭教学设计余映潮引言在当代教育领域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程规划和教学组织的关键部分。

蒹葭教学设计方法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在教学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本文将深入探讨蒹葭教学设计方法,并以余映潮教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蒹葭教学设计方法的理念1.1 青年教师的成长蒹葭教学设计方法强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是教学的推动者,其教学设计应跳出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

1.2 学生参与与合作蒹葭教学设计方法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应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与创造力。

1.3 跨学科与实践应用蒹葭教学设计方法倡导跨学科的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在实践中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问题导向和项目驱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余映潮教授的教学设计实践2.1 教学理念的转变余映潮教授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对于蒹葭教学设计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实践。

在他的教学设计中,他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2.2 项目驱动的学习在余映潮教授的教学设计中,他积极推动项目驱动的学习方法。

通过设立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一次生态保护的项目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和实施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2.3 跨学科的融合余映潮教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他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切割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在他的教学中,他鼓励学生跨学科地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三、蒹葭教学设计方法的案例分析以余映潮教授的教学设计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蒹葭教学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他的教学中,他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任务的分工与合作。

板块式思路的(优秀版)word资料

板块式思路的(优秀版)word资料

板块式思路的(优秀版)word资料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的教学设计。

示例:余映潮关于《狼》的教学设计预习要求:①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

②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

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

2.抢答(检查预习)——,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

(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

缀苫倚薪暇黠三、读——读懂词意。

(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

(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犬()洞()隧()②理解词意:去()股()盖()耳()③理解词意:少时()顷刻()变诈()几何()④辨析词意: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四、读——读顺句子。

(6分钟左右)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五、读一一读懂故事。

(14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

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

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

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形成的内容如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品评一:写屠夫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品评二:文章开门见山,写两狼追一人,揭示险恶的情境,扣人心弦。

关于余映潮教学思想与板块教学研究

关于余映潮教学思想与板块教学研究
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要将教学 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板块 , 这就要求 教 师在备课阶段对 教学 内容仔细认真地研究 , 另外 还要 打乱课文原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另外 , 板 块教 学模 式打乱了以往参 考书上的传统套 路 , 教学过程 中所提出来 的问题 都是经过教师精 心设置 的 , 学 生无 法通过参考 书获取答案 , 必须要经过 自己的思 考, 对 文章进行深入 阅读 , 通过 自身努力寻找 出答案 , 激发 了学生
( 一) 板块式教学模式 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余映潮教学思想的探讨 , 及余 映潮语 文课堂教学 学 内容 的不 同 , 将教学 内容分 出若干个不 同的板块 , 每一个板 块 方法的深入研究 , 可 以为广大教师朋友们 掌握语 文教学的独特方 都 有 核 心 问题 , 且 板 块 与 板块 之 间彼 此 相 关 , 教 学 内容 层 层 推 进 , 法, 并且可 以根据这一方法整理出更加科学 的 、 合理 的、 符合 自身 由浅及 深 , 让学生对教学 内容循序 渐进地把握 。 对于教 师来讲 , 教 教学特点的教学思路 。
也是我 国语 文新 课标 中的重要要 求之一 , 但是如 何落实学生 教
育 主体这一观念一直是教师在教学 中遇到 的困扰之一。 余映潮为 此提 出了“ 板块式教学思路” , 这种“ 板块式教学思路 ” 也可 以称之 为“ 分步组 合式思路 ” 。 其 主要特点就是让教学内容 以“ 板块” 形式 呈现 , 这种“ 板块” 的设计要 以学生的活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为 着手点 。用教学板块的形式对学 习内容加 以整合 , 这种教学思路 与一般教学 的主要 区别在于 : 在 一般 的阅读教学模 式中 , 教学 的 思 路是呈线状 的 ,基 本过程就是逐段分 析或者将文章划 分成为 若 干个部分 , 进行部分分析 , 最后对课 文进 行总结。“ 板块式教学 思路 ” 则不然 , 是在一堂课或者一篇课 文的教学过程中 , 对文章从

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
笔者在评点中说道:
……
从教者所设计的四个“主问题”看,这节课呈现一种“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每一问题,都引发一次研究、一次讨论、一次点拨。四个主问题形成四个教学的“板块”,结构清晰且逻辑层次分明;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既丰富、全面,又显得比较深刻。
再从四个“主问题”本身看,问题的设计极富特征。这四个问题,可称为“串问”或“顶针问”,四个问题一个接一个,涉及的内容一个比一个精细、深刻,似乎一气呵成,组成了完满的教学结构。……
6.教学过程中因为“板块”的清晰存在而容易协调教学节奏,能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表现。
7.实际教学之中,“板块”组合的形态、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由于“板块”内涵的本质内容是整合教学资料与安排课堂活动,所以它可以用于各种文体或各种课型的教学之中。
6.《云南的歌会》:
话题一:《云南的歌会》的结构层次美在哪里?
话题二:《云南的歌会》的民风民俗美在哪里?
话题三:《云南的歌会》的描写片段美在哪里?
这是从“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从以上教学思路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板块式”思路的比较明显的特点:
1.简洁,实用,好用。教学过程非常清晰,非常有序。能够十分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绪不清的问题。
选几个词儿读一读
选几个句子说一说
选一个精段品一品
这是从“学生活动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2.课文《行路难》:
欣赏课文中的美句
解析课文中的难句
这是从“课文理解”的角度形成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4篇)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4篇)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文(4篇)第一篇: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象征的手法)(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反思本文写自1940年,茅盾曾经的文字多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角,此篇热情地歌颂了抗战中的士兵百姓。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余映潮: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余映潮: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余映潮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

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

但从中学语文大面积上的阅读教学来看,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思路的意识比较淡漠。

教学模式普遍地表现为“导入课文——熟悉课文——课堂讨论——收束教学”这样一个俗套的流程。

由于在“课堂讨论”中提问过多或讲析过多,这里往往形成一个内容繁杂时间冗长的“不歇气”的教学“大板块”,从而使课堂教学缺少节奏。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让课堂教学的步骤明朗起来,生动起来,艺术起来。

可进行如下方面的一些创新尝试。

1.从“思路清晰”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学中的提问设计:1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看见了什么?2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听见了什么?3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闻到了什么? 4 同学们,透过诗句,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这个微型教例的思路表现在哪里表现在4个提问之上。

教师每一次的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四个提问彼此并列而又有一定的从易到难的层进关系,教学过程由于这4个提问的出现而分成几个教学板块,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教师引导着学生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整首诗的教学显现出了明晰可见的思路。

2.从“重点突出”的角度进行创新。

如蒲松龄《狼》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的主体内容就品析得相当精彩:一读,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二读,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三读,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四读,从“叙议结合”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五读,从“段内层次”的角度理解课文的脉络。

这个教例表现出思路清晰的特点,课堂上的“五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都进行了切分。

这个教例又表现出了重点突出的特点,教师将教学视点集中在“课文脉络”之上,运用“多角度反复”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不仅使课堂教学不断出现新的兴奋点,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学法熏陶。

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

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51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曾晓云(柳州市第八中学 广西 柳州 545006)有人说,他在中学语文界是一个特例——一方面在于他的课堂实践是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出发;更在于50岁之后才走上讲台的他却仍能把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

借助对“板块式”教学相关文献的研读,并通过对余老师著作、教学实录的学习,我感受他独特教学思路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试图剖析它美的所在,深探其美的存在价值及对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作用。

这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概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带来了这样一个“热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什么样的?余映潮老师创造性地建立了“板块式”的教学思路,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搭建了新桥梁,为语文教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内涵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2页](二)“板块式”教学思路诞生与发展余映潮老师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机械式“背、记、练”的现状,首创了“板块式教学思路”。

这套教学思路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前“酝酿”。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诞生”。

21世纪初至今“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余映潮于1997年(50岁时)开始登上讲台,做示范课了。

余映潮老师以生动的教育实践来印证自己的教学思路。

如“余映潮语文潮语文论坛”,“映潮说课”,“映潮评课”等栏目的开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互动平台。

二、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层次美”在谈及板块式教学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时,余映潮老师说道“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将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教学设计板块式思路周崇典XX年4月2日“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

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1.教学过程中的“板块”显现得比较鲜明。

2.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

3.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

4.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5.“板块”的“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

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6.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如果用“板块式思路”来安排教学,一般由三至六个“板块”进行结构;超过六个“板块”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匆匆带过。

另外,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板块式思路”还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课堂教学清晰的教学层次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

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此类教学设计,不管是三步、四层,还是五块、六点,都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都显得步履扎实,思路清晰。

下面请看两个教学设计实例。

例一:《论求知》教学简案。

课的总起: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述阅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分层推进:有如下四个教学板块。

1.识词实践(约8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认读字词,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听写下面的词语:消遣装潢运筹偏执愚鲁挑剔吹嘘炫耀揣摩梗概蒸馏博学狡黠掩饰2.背读实践(约8分钟)每人背三至五条名言,择其一条,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如: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3.析读实践(约8分钟)讲析课文中重要的一个段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请同学们自主解决如下问题:①这一段的结构模式是,②这一段的层次划分是,③这一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④这一段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中,“明智”与“聪慧”能互相换位吗?⑤“塑造”一词为什么用得好?⑥如果就分总式结构写段,总说句除了用“总之”领起外,还可以用哪些词语?4.学用实践(约13分钟重点学习、运用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所谓“三列”,就是一个句子成分、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小段由三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并列成分构成。

如: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成偏执的书呆子。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学习之后,同学们自选内容,就“青春”(或“书”“时间”“学习”“读书”)等,每人写一个“三列式”的句子或者段落。

这个设计的特点是线条简洁,内容朴实。

教师将课文中重要的语言训练内容分为四个学习的板块,较完美地覆盖了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例二:《卖油翁》教学简案。

教学板块:四读四说——全课教学由“读”与“说”两个板块“系列”相互交叉构成。

1.导入,初读课文。

(约6分钟)①介绍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北宋吉州永丰(现在江西省永丰县)人,著名文学家。

②学生读课文,老师检查预习情况。

解决字音的认读与字义的理解问题。

2.第一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译文(约10分钟)①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顺畅。

②学生自读自译。

③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

④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

⑤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⑥学生再读课文。

3.第二个教学板块:读课文析文句。

(约10分钟)①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语调的轻重。

②教师以句子为单位,以对句子的表达作用进行理解为重点,要求学生发言。

教师示范:“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开篇就用这句话写人物,写了人物的特有技能以及他对自己的欣赏。

学生们发言,老师点拨。

如:“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这句话有两层,写了陈尧咨的一次活动,由此引出一个更重要的人物卖油翁,作者一下子就把他的神情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这句话写卖油翁看射箭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示他对陈尧咨射技不是十分地肯定,这就给故事的发生、发展设置了悬念。

3.第三个教学板块:读课文品字词。

(约10分钟)①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景。

②请同学们用“……用得好……写出了”这个句式谈谈对字词的品味:“善射”用得好,写出了陈尧咨的特长;“自矜”用得好,画出了陈尧咨的神态。

“睨”和“微颔”用得好,写出了卖油翁不以为奇的心理和神情。

“忿然”用得好,写出了陈尧咨的恼怒;“笑而遣之”用得好,写出了陈尧咨的折服。

卖油翁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用得好——它们反复出现,借卖油翁之口点出了事物的真谛,也表现了卖油翁的谦逊与朴实。

4.第四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感受。

(约8分钟)①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

②同学们就“感受”进行发言准备。

③学生发言,老师评点。

这个设计的特点是双线结构,内容精细。

“读”与“说”两个“板块系列”中的小板块彼此依存、交叉、交替、连缀,教学的过程显得严整而又细腻,表现出一定的结构之美和造型之美。

由于需要“读”与“说”,便充分而科学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在课中有充分的活动与丰富的积累,有创造的条件与成功的希望。

由于小板块的细致划分且学习要求与角度的变化,学生能够读得起来,也能够说得起来,整个教程同样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块一块我们可以体会到:由于板块式教学结构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方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教学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在这种“微型”课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调控技巧,使课堂教学呈现热气腾腾的教学局面。

由上述教例,我们可以体会到: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

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由上述教例,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在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进行教学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对“教学板块”的设计与安排不要老是千“课”一面,不要显得呆板和机械。

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有如下的两种途径。

第一,要因课文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思路。

课文有文体的不同,有语体的不同,有长短的不同,有深浅的不同,有教学中的地位不同,我们应针对这些不同而精心运筹,巧妙组合,使各课的教学思路有各自的特色与风采。

如:《紫藤萝瀑布》是精短的散文,可对其设计“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赏析”的教学思路。

《桃花源记》是奇美的文言散文,可设计“景美—人美—人情美—故事美”的教学思路。

海伦的《我的老师》是朴实的长篇散文,可设计“浏览—感悟—精读—积累”的教学思路。

《十三岁的际遇》是优美的较长的散文,可设计“理解一篇—突破一点—记诵一段”的思路。

《琵琶行》是长篇文言自读课文,可设计“诵读—听读—选点品读—佳句积累”的教学程序。

《过万重山漫想》是篇幅很长的美文,可用“欣赏美文—品析美点—领悟美意(用诗的语言,多元地表现主题)”的流程来组织教学。

如此等等,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不落窠臼。

第二,可尝试对一篇课文设计几种不同的思路。

就拿《卖油翁》来说,我们前面设计了四读四说的“板块交叉式思路”,其实我们还可以构想如下的教学蓝图:1.三块式:品析积累背读2.四块式:正字音明词义析文句背全文(或:朗读译读品读背读)3.五块式:以读课文为线——说词义译文句析内容演情景背全文4.六块式:校读字音点读字词译读文句问读疑难演读情景背读全文如果能够像这样精思傅会,课文的阅读教学一定会灵活多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