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商誉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对商誉会计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商誉会计相关 问题的几点思考
●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会 计 学 院 罗 俊 琦
【 摘
要 】商誉 作 为一 种 不 可辨
一
、
商誉 会 计 的 发 展 演 变 历 程
商 誉 最 早产 生 于 1 5 7 1年英 国会 计 学
标 志 性 阶段 ,美 国著 名会 计 学家 E l d o n S .
相 结 合起 来 描述 , 对 于 推 方 法 对
比
( 一) 商誉 的 确 认 。确认 是商 誉 计量 、 记录 、 报 告 的起 点 和 基 础 , 按 照 国 际惯 例 和 我 国 相 关 会 计 准 则 。 自创 商 誉 不 予 确 认. 因此 相关 会 计处 理 规 定 几乎 均 是 针对 外购 商誉 。《 国 际会计 准则 2 2号 》 ( I A S 2 2 )
发 展 ,商誉会 计 理论 发展 滞后 、
家 L e a k e对 “ G o o d w i l l ” 的记 录 ( 阎 红玉 ,
1 9 9 9 ) 。从 法 律意 义 上 来 讲 ,可 以定 义 为
“ 企 业 所 取 得 的 能 使 其 受 益 的 一 切 有 利 条
感 价 值论 、 超 额 收益 价值 论 和 总计 价 账 户 论 。在此 基 础上 , 关 于商 誉 的 理解 会 计 学 界 逐 渐演 变 为 三种 具 有代 表 性 的观 点 : 超 额 盈利 观 、 剩余 价值 观 、 无 形资 源观 。 我 国商 誉 会 计 的发 展 始 于改 革 开 放 后 ,仅有 2 0几 年 的时 间 ,但 发 展速 度 较 快, 向着 国际趋 同方 向迈 进 。关 于商 誉 的
对商誉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受 到企 业 的重 视 , 有 较好 的商 业 信 誉 , 以 为企 业 创 造 拥 可
出 比同行 业其 他 公 司都 要 高 的超额 收 益 。我 国《 业会 计 企
会 计 目标 的要 求 , 商誉 在 本质 上 能够 为 企业 带来 超 额 的 收
誉 显得 尤为 必要 。
现 行 会 计 准 则认 为 自创 商 誉 的 开发 成 本很 难 从 账 簿
中完整 反 映 ,笔 者认 为这 一 点 并不 影 响商 誉 价值 的确认 ,
因为会 计计 量 仅仅 是 一个 近 似 的过 程 和结 果 , 会 计上 也 在
离, 成为了一项独立的长期资产 , 但商誉作 为一种不可辨
商誉 作 为企 业 的一 项 资产 , 在我 国会计 准 则 中没 有专
门 的定义 。美 国著 名会计 学家 亨德 里 克森 (S edis ) E . nr e H kn
对商 誉 的性 质从 会 计 的角 度作 出了三 种 解释 : 1 “ ( ) 好感 价
值论 ” ()超额 收益 价值 ” ()总计价 账户 论 ”被称 为商 ;2 “ ;3 “ ;
不 一定 就会 有 相应 的支 出 , 因此 以形 成商 誉 的个 别 因素 无
法 准确 确定 ,或者 商 誉功 效 和 成本 之 间 的对应 关 系 为 由 , 否 定 自创 商 誉 价 值 的 确认 有 失 偏 颇 , 于 此 , 者 认 为 有 基 笔 必 要将 自创 商誉 纳 入 现有 的会 计 核算 体 系 , 只有 这样 才 能
购过程 中购买方所支付的对价超出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 资产份额的部分。目 前我国会计上只对合并商誉予以谨慎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是在未来可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
商誉是企业并购活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概念,但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进行思考,并探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以及商誉的价值和减值。
一、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属于无形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商誉需要在并购交易后确认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商誉的确认主要发生在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当支付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超出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确认可以反映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支付的溢价部分,也可以说明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获得的无形价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在资产负债表中,商誉被计入无形资产项目,而在利润表中,商誉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也能够说明企业在并购活动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
商誉的确认也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吸引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
二、商誉的价值及减值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但商誉的价值也是需要被关注和评估的。
商誉有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一旦商誉价值发生减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将商誉价值调整至减值后的价值。
商誉的减值主要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竞争、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及减值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备受争议。
商誉的价值及减值测试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誉的价值需要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市场法。
成本法是指以商誉确认时的收购成本为基础,逐年摊销商誉;而市场法则是以市场价格评估商誉价值,市场法更能够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商誉的减值测试也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是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净现值来进行。
关于商誉会计的思考
关于商誉会计的思考摘要:商誉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商誉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积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也有的是外购的。
本文认为,只要当商誉有客观的计价依据时,无论其自身形成还是外购都应当确认。
关键词:商誉会计思考一、商誉的涵义、特点及形成因素商誉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企业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不具备独立的存在形态,只能依附企业的整体而存在。
形成商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地缘因素、人缘因素、质量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等。
所谓地缘因素,是指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而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超额利润,如地处城市繁华地段、当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人缘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拥有优质的服务、和谐的劳工关系和良好的公共关系而拥有更多的客户,由此带来的超额收益;质量因素,是指由于产品质量明显高于同行业同类产品而带来的超额收益;技术因素是指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操作人员的经验及熟练程度,先进的制造工艺及机器的良好性能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组织因素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较好的组织经验及较好的组织才能而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
企业商誉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过程,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形成商誉,如规模效应、垄断、矿藏的品位质量等。
企业商誉的存在没有法定的时间限制,只要企业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持质量和技术的先进性,其商誉就可能持续下去。
在影响和决定商誉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企业能否获得超额利润,取决于企业员工能否利用有利条件创造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
二、商誉的确认商誉有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也有的是外购的,但按照各国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只有当一个企业合并另一个企业时,所支付的价款超过取得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才能作为商誉入账。
企业自行形成的商誉不得入账,企业自行形成商誉所支付的各种款项,应在支付时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并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超出对方净资产的价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会计思考对于商誉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能被物理上触摸或测量,因此其价值很难确定。
但商誉又是企业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与其它竞争对手的区别化因素之一。
因此,商誉的处理对于企业财务表现和财务报表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会计思考中,商誉的处理受到一些约束和规定。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应该每年定期评估其价值,并分类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部分。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应该通过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确认。
商誉应该有下列标准进行评价:
1.业绩:商誉的价值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绩进行评估;
2.黑天鹅:商誉评估的时候,应该考虑非常规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法律纠纷等;
3.内部控制:商誉不能与内部控制进行混淆,商誉不等于内部控制的缺陷;
4.财务风险:商誉的评估应该包含财务风险的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商誉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企业的核心业务,组织文化,实际表现等发生变化时,商誉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总之,商誉的会计思考应该注重企业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商誉应该不断地进行评估和定期审计。
商誉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数字,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
关于商誉的几点思考与分析
关于商誉的几点思考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
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对商誉进行了分析,对商誉提出了新的认识,回顾了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誉;会计处理;确认;计量一、绪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企业是一个法人或非法人实体,有自己的名誉,从会计的角度来讲,它就是商誉资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关商誉问题也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商誉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企业并购逐渐增多,而商誉是企业合并中的难题,国内外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尽完善也不尽相同。
因此,让企业正确认识商誉及其价值,解决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2.商誉的研究思路在现时的财务报告系统中,商誉是作为一项资产入账还是作为一项权益入账,此问题会给企业的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不管未来商誉会计的发展之路如何,有一点必须坚信,即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应该体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
只要企业存在商誉,就应该在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种商誉。
当然,商誉会计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围绕着相关的商誉会计问题及其争议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下去。
二、商誉的有关认识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既可能形成无形资产,也可能形成无形负债。
结合商誉的概念,我们了解到商誉有如下特点:①商誉是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
②商誉的确认是指“正商誉”,不包括“负商誉”。
即“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商誉处理,如果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负商誉,则计入当期损益。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非物质资产,它是企业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管理经验、人才等方面的积累与沉淀,是企业在市场中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产生的影响力和附加价值。
商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然而,商誉也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保证。
在财务会计中,商誉的处理必须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对于商誉的计量和处理,财务会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商誉的识别和确认。
商誉是企业的非物质资产,通常是企业因收购或合并等交易所产生的差额,但是其计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财务会计应该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仔细评估商誉的来源和价值,避免虚构企业价值和不必要的商誉支出。
其次是商誉的摊销。
商誉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被用尽,因此在预期期限内需进行摊销。
但是商誉的摊销时间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一方面考虑商誉的盈利预期和商品寿命等因素,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财务会计应该在摊销商誉时需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在摊销方法和期限上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后是商誉的减值测试。
商誉在使用和摊销过程中,其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商誉的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的减值损失。
财务会计应该在减值测试中充分考虑商誉的经济环境、市场前景、发展潜力以及管理质量等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减值测试程序和方法。
综上所述,商誉在财务会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财务会计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会计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优化商誉的计量和处理方法,以充分发挥商誉在企业中的价值作用。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合并和收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超过其净资产价值的溢价部分。
商誉在企业会计中的处理方式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其价值无法准确确定且难以衡量。
本篇文章将探讨商誉在会计中的思考。
商誉的存在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
当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来扩大规模时,它往往会为了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支付溢价。
这种溢价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价值通常是由管理层根据市场的反应和企业过去的历史记录决定的。
虽然商誉的价值不确定,但它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誉的存在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声誉。
商誉代表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能力,这种信誉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商誉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长机会,例如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或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商誉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商誉的价值和存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商誉的价值往往是基于主观估算的,容易受到管理层个人判断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这种主观性使得商誉的准确衡量成为一个难题。
商誉往往无法在短期内转化为现金流量,因此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企业在收购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商誉,但未能实现预期的盈利增长,那么企业可能需要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
鉴于上述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根据IASB 第3号准则,商誉被认定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必须按照确定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即商誉应当在收购发生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可观察的公允价值测定。
商誉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必须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么企业必须将商誉减值计入损益表。
商誉在企业合并和收购过程中产生,具有重要的会计和经济意义。
商誉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地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商誉的衡量和准确确定仍然存在困难和争议。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商誉的准确衡量和处理。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在会计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指企业以财务上的投入取得的不易量化的经估价后形成的财务账面价值,一般企业在实施合并、非经常性业务调整时,商誉的处理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对相关核算、处置都授权,所以有关商誉的会计思考应
该是全面,客观,标准化。
首先,企业拟定新合并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商誉及其变动,清楚了解商誉形成、
版本、变动等特点,把握商誉问题细节,如商誉量限、计提条件与冲销思路等。
针对控制权变动对商誉的影响,及时作出处理表述。
其次,要十分注意商誉的计提与折旧问题,根据当前市价来确定商誉的估价方
法与金额,以免出现账面负值或过高的商誉,扰乱财务状态的正常反映。
再次,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准确的检测商誉价值,对影响商誉价值发生变动事项,要及时并合理采取减值准备,以保证财务数据的
充分、准确、及时相符。
最后,商誉也要受到有效的管理保护,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遵守德勤combined 报表或者非经常性报表的准则,以及,企业的相关合并账面价值的账面报表准则。
此外,要对可能对商誉产生影响的会计事实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分析及披露,以保证会计报告能客观、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要在推行会计核算体制严谨,有效管理,增加市场和投资者对企业活动和
财务状况的信誉。
投资者也可以有利于了解市场,分析企业的商誉可以更好的把
握企业的商业价值,做出更精准的财务状态判断,使投资者早日变为大赢家!。
最新商誉会计处理的困惑与思考
商誉会计处理的困惑与思考商誉会计处理的困惑与思考商誉会计处理的困惑与思考商誉增值不做账面调整是为了避免盲目乐观的稳健要求,但这一规定只顾及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另一方面。
为了据实反映商誉账面价值的减损,《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每年都要测试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以便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一商誉的本质:是资产,还是费用?商誉是特定企业因其具有各种优越条件,从而能够取得比同行业其他企业都要高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有价值的,是所有投资人都趋之若鹜的。
但这种超额收益的能力不可能凭空而来。
如果是企业自创取得的商誉,则必然经过一系列刻意的培育并花费大量的资金;如果是企业外购的商誉,也必须花费一定的代价通过兼并重组来获得。
既然是花费了一定的支出后取得的一种未来获利的能力,显然它就与资产的定义相吻合,应该是一项经济资源。
例如,在北京吃烤鸭最正宗的当然要属“全聚德”了,一只“全聚德”烤鸭的价格是180元,而其他饭店烤鸭的价格是80元甚至更低。
全聚德的烤鸭比其他饭店贵出一倍还多是因其品牌卓著,这就是商誉的价值。
从上述分析可知,商誉对于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是起作用的,但商誉并不是生产和销售商品产品的必要条件。
商誉的成本费用与产品价格之间很难找出一个可以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
尽管实务中也用未来收益现值的方法来估算商誉的现在价值,但将其作为人账价值时却仍需经过市场交易价格的认定。
也就是说,商誉的入账价值采用历史成本属性。
这里的历史成本是指为取得商誉而发生的实际耗费。
那么,如同把广告宣传费用计入销售费用、把信息资料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一样,把商誉的成本在期间费用中列支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将商誉费用化的观点。
可在当前的会计准则中,无论是IAS,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把商誉视为一项资产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内。
并且,只有外购商誉的成本才准予列入资产,而自创商誉的成本只能费用化并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
为什么同属于商誉,却享受不同的两种“待遇”?唯一能够做出的解释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由于很难计量企业为自创商誉而支出的耗费究竟有多少形成了差额收益的能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费用化。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在并购、合并或其他业务活动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
商誉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企业的品牌价值、市场地位、客户关系、人才团队等因素的存在。
商誉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了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但商誉的存在也给企业的会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扰。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处理中的难点之一。
商誉的确认是在企业并购或合并交易中确定的,计量则是在后续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的。
商誉的确认通常需要依据专业的评估和估值报告,而在后续的计量中,则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
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商誉的价值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行业竞争、管理团队等。
在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会计师需要保持审慎和客观,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估值,从而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或不公允。
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测试也是会计处理中的难点之一。
商誉在确认后需要定期进行摊销,以反映其在时间上的消耗和价值的变动。
商誉还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其价值未受到贬值或损失。
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测试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市场情况等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量和分析。
会计师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环境,准确判断商誉的价值和未来盈利潜力,制定合理的摊销和减值测试计划,以维护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商誉的处理还涉及到税务和法律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商誉在企业并购或重组中产生,对应的税收和法律规定也各不相同。
会计师除了需要了解会计准则和规定外,还需了解相关的税务和法律法规,确保商誉的处理符合相关的法律和税收要求。
尤其是在跨国并购和重组中,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务和法律制度,会计师需要具备跨文化和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全面的风险管控和合规管理。
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会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保持对财务和商业领域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灵活运用各种会计方法和技术,妥善处理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和减值测试等问题。
关于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准 则 第 2号 ——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 定 , 资 企 业 在 确 认 应 规 投
享 有被 投资 单位 净损 益 的份 额时 ,应 当 以取得 投资 时 被投
资 单位 各项 可辨 认 资产 的公 允价 值为 基础 ,对 被投 资 单位 净 损益 进行 调 整后 确认 。在 上例 中若 子公 司 的一项 上 期末 取 得 的 固定 资 产公 允价 值超 过其 账 面价值 2 0万 元 ,预计 0
业会 计准 则 的相关 规定 和会 计处 理方 法 ,但 整个 过 程实 际
上 隐藏 了一个 关键 性 的实施 要件 ,即并购前 双 方签 署 的协 议 。 类协 议是 否符 合法 律 或企业 会计 准则 的规 定 , 系到 此 关 整个 分 步并 购实施 计 划执行 的合 法合 规及 有 效性 。就 其作 用 机理 及 其 在整 个 分步 并 购实 施 计 划执 行 的效 果 分析 , 应 该 属于 “ 赌协 议 ” 对 的性质范 畴 。所谓 对赌 协议 , “ 即 估值 调 整 机 制 ( AM) , V ” 最初 被 用 于 私人 股权 资 本 对 国 内企 业 的 投 资 中 , 指投 资方 与融 资方 在达 成投 资协 议 时 , 是 针对 未来 不确 定 情况 所做 的一 种约 定 。 果达 到 了约定 的条 件 , 资 如 投 方 就可 以行 使某 种权 利 ; 果没有 达 到约定 的 条件 , 资 方 如 融 则 可 以行使 另外 一种 权利 。其 产 生的根 源在 于企 业未 来 业
录后 产生 的商 誉金 额 中就 可能 包括 了子 公 司可辨 认 资产 公
允价 值 高于账 面 价值 的金 额 ,它并 不能 体现 子公 司 未来 的 超额 收益 能 力 , 是一 种被 动商 誉 。 三 、 步 实施并 购 的商誉 会计 处理 与盈 余 管理 分
对商誉会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I理论探索对商誉会计问题的几点思考◎文/艾志群摘要:在资本市场地位日益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日益广泛的新形势下,本文对商誉会计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梳理,分析了现行商誉会计存在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研究、制定专门的商誉会计准则、综合运用减值测试和摊销法进行商誉后续计量等建议。
关键词:商誉会计;商誉确认;商誉减值0引言2018年底至2019年初,沪深上市公司业绩爆雷现象频发。
相关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无数投资者蒙受损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是上市公司纷纷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公司2018年度出现大幅亏损。
虽然,会计界对商誉会计的研究历史不短,理论成果丰硕,形成了相应的会计规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了商誉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等。
但在资本市场地位日益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日益广泛的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商誉会计有关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
1商誉及商誉确认问题商誉会计理论核心问题是商誉确认问题,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
有人认为,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也有观点认为,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目前看,对于商誉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还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提出商誉的“三元论”中的超额收益论。
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利润超过不包括商誉的总投资的正常报酬部分的价值。
该观点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阎德玉(1997)曾指出:“超额收益论的科学性在于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
”即便如此,理论界对商誉的定义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
目前,相关研究往往只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界定,并非从内涵、特性等方面给出关于商誉明确的、定性的定义。
方案-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
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业务的不断,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因此,对于商誉理论和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此,我们提出对商誉的理论认识和实务的意见,供理论和实务界人士参考。
一、商誉性质和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商誉的性质,学术界有许多论述,比较最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的看法。
他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论点:1.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
对于这一论点的解释是:“人们通常认为商誉是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
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特权和有方等。
”(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2.商誉是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
这里所说的“企业超额盈利”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因为短期超额盈利只能被认为是偶然利得,不能因此而确认企业有商誉。
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企业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获得比其他同行更高的利润,这种将于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即构成企业的商誉。
这是仅从会计计量角度而言。
3.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帐户。
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总计价帐户论’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帐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帐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阎德玉:《论商誉会计理论重构》)。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会计帐户处理角度看,未入帐资产概念认为商誉是计量了未入帐资产的结果。
其实企业拥有许多的未入帐资产,如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忠实的客户和有利的地点等等。
关于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商誉及其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作者:刘智宏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04期摘要:商誉有其特殊的内涵,我国会计准则对商誉的确认与后续计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在实务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本文就商誉及其初始确认、主动商誉与被动商誉、分步实施并购的商誉会计处理与盈余管理几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商誉会计处理思考一、商誉及其初始确认问题商誉是特定企业因其具有各种优越条件,从而能够取得比同行业其他企业都要高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如果是企业自创取得的商誉,则必然经过一系列刻意的培育并花费大量的资金;如果是企业外购的商誉,也必须花费一定的代价通过兼并重组来获得。
既然是花费了一定的支出后取得的一种未来获利的能力,显然它就与资产的定义相吻合,应该是一项经济资源。
200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 号——企业合并》第43段规定,被购买方成本超过分配到所购资产和所承担负债中去的金额净值的超出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即商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可见,不论是FASB 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商誉的初始计量中,都是通过差额“倒轧”的方式来确定商誉价值,这导致商誉初始确认的不准确性。
而且购买价格容易受到并购双方估价、议价能力,或类似对赌协议的影响,我国运用购买价格来进行倒轧,更会使得确认的商誉含有其他非商誉成分,偏离商誉的实质。
二、主动商誉与被动商誉企业合并分为吸收合并或创立合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家企业后,只有一个企业法人存续,其合并商誉在合并后的存续企业的账面上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商誉”列示。
这是合并企业的主动行为,姑且称之为“主动商誉”。
然而,有些企业并未实行法律意义上的合并,仅因施行长期股权投资而取得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性股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就需要“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抵销”,这时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大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享有份额的金额,就会出现抵销不净的差额,由此也产生了商誉,显然这是“被动商誉”了。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也称为溢价。
商誉的存在是因为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和商誉产生的。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争议,很多公司和投资者对商誉的核算和摊销方式存在不同的看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商誉的核算方式是一个争议点。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在收购交易中,应按照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金额和商誉计量金额的差额,确认商誉。
而商誉的计量是根据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合理估值来确定,通常是根据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计算的。
这就导致了商誉的金额可能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引发了商誉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争议。
商誉的摊销方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进行减值测试。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处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这种处理方式对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为商誉减值的识别和计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商誉的会计处理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对商誉的正确处理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和实力,但如果商誉的计量和摊销不合理,就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造成误导。
商誉的存在也会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如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利润表的净利润等,这就需要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商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如何合理处理商誉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企业需要在收购交易中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商誉的金额,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评估和估值工作,尽量避免商誉的过高或者过低计量。
企业需要加强商誉的减值测试和识别,及时发现商誉减值问题,避免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对商誉的核算和摊销进行更加清晰的规定和指导,确保商誉的会计处理符合真实性、公允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公司在并购或其他交易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实际价值的金额,包括被收购公司的品牌价值、知识产权、客户关系等。
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通过商誉资产的计量可以反映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商誉的会计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誉的确认问题:如果公司在并购交易中支付了商誉,需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
但是,商誉的确认必须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即仅在商誉具有实际价值的情况下才可以确认。
2. 商誉的计量问题:商誉的计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商誉的情况进行具体考虑。
一般情况下,商誉应当按照收购后该商誉的实际价值进行计量,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摊销。
3. 商誉的减值测试问题:商誉的减值测试是一个重要的会计考虑因素,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检验。
如果商誉被认为已经失去了其实际价值,需要进行减值处理。
4. 商誉的披露问题:商誉的披露应当充分、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商誉的状况、数值和计量方法等信息。
这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实际价值和商誉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
总之,商誉的会计思考需要考虑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测试和披露等各个方面,以保证财务报表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支付超出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的差额,即超额支付的部分。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无形资产。
与有形资产不同,商誉往往不能直接观察和度量,但它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估值、摊销和减值等方面。
首先来看商誉的估值问题。
商誉的估值要基于合理的理由和可靠的数据,可以采用市场价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各种估值方法。
不同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以确保商誉的估值能够反映其真实价值。
商誉的摊销是指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分期摊销的过程。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商誉的最长摊销期限为20年,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摊销期限。
商誉的摊销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预计的未来收益来进行,以确保商誉的摊销能够合理反映其使用寿命。
商誉的减值是指商誉价值的下降,导致其账面价值超过可回收金额的情况。
一旦发现商誉减值的迹象,企业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损失的计提。
减值测试通常包括估算未来现金流量、使用适当的贴现率进行现金流折现、和比较可回收金额和账面价值等步骤。
如果减值测试结果表明商誉有减值的可能,企业必须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
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可靠数据进行估值、摊销和减值处理,以确保商誉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和未来的收益。
企业还需要及时进行减值测试,保持商誉价值的准确性,避免对企业造成财务损失。
只有通过科学的会计思考和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商誉这一重要无形资产。
对商誉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商誉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企业会计理论的进步,商誉会计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商誉准则有很多种,特别是在盈余通用计量原则改革之后,更多的公司开始将商誉记录在其财务报表中作为其财务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
商誉会计理论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商誉会计理论及其在公司报表中,尤其是财务报表中的确认方法、估计方法和报告方法,以及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首先,定义商誉是至关重要的。
商誉的定义是“由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规模和企业形象所产生的额外价值,并且可以有效地从市场价格中体现出来”。
然而,在不同的税法体系和会计体系中,它可能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实现形式,因此非常重要的是阐明它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具体情况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形式。
其次,商誉会计理论在确认方面存在挑战。
由于商誉本身是无形资产,因此在财务报表中无法完全确认它的金额,只能用估量的方法来算出它的金额。
考虑到商誉会计实践的多样性,企业在确认商誉金额时,必须根据其始终贯彻的会计政策来进行,并且考虑到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以便得出可靠的结论。
再次,商誉会计理论在估计方面也存在挑战。
针对商誉估计,管理者可以采取各种管理估计方法,如收入分配模型,折旧模型,价值模型,实质模型,投资选择模型等,来对商誉进行估计,从而使其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
由于商誉估计不同于其他会计记录,因此在进行估计时,必须考虑到商誉的特点,以便在估计时得出有效的结果。
最后,商誉会计理论在报告方面也存在挑战。
企业应该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报告商誉,以满足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信息的要求,以及监管机构对企业信息报告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要确保商誉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便投资者和其他相关方能够准确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
商誉会计理论是当今会计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会计程序的实施中,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要深入研究商誉会计理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充分理解它的实质内涵,探讨它在确认、估计和报告方面存在的挑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商誉会计理论的有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会计处理的几点思考
'对商誉的性质,美国
学家E·S·Hendrickson的观点为国内理论界普遍接受。
他在《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观点:(1)好感价值论。
即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
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2)超额收益论。
商誉是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
一个企业拥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长时期的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
这一理论把握了商誉作为企业资产的基本条件,即
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
(3)总计价账户论。
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帐户,它表明该企业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他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个体组成部分的总和”。
[1]\xa0
多年来,会计学者和
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因素作了各种研究。
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奥尔松在《商誉会计》中,从自创商誉的角度将构成商誉的因素归纳为15项:(1)杰出的管理队伍;(2)优秀的销售
;(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有效的广告;(5)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6)良好的劳资关系;(7)优秀的资信级别;(8)领先的员工训练
;(9)在社会中较高的地位;(10)才能或资源的发现;(11)优惠的纳税条件;(12)有利的政府政策;(13)与其他公司的良好协作关系;(14)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15)竞争对手的不利。
\xa0
\xa0
二、自创商誉的
处理\xa0
\xa0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自创商誉由于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因而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
英国的《标准会计事务公告—22商誉会计》指出:“购买商誉与自创商誉的特性没有差别,然而,由于在特定时点发生企业的市场交易这个事实,尽管对企业的计价是主观的,购买商誉的价值可以被确定,而自创商誉是不可以的。
”[2]这反映了会计界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般态度。
事实上,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出的如此巨大的商誉价值不可能产生于企业被收购的时点上,外购商誉仅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呈现的一个短暂状态,商誉更多是以自创商誉的状态而存在的。
从理论上看,首先,会计上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实质上是遵守了收付实现制原则,而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作为企业长期有效的管理逐步形成的商誉,在形成之日不确认入账,只在实现交易时才入账,作为超额收益能力,究竟代表被收购企业何年何月的业绩呢?会计上奉行权责发生制的目的在于正确地贯彻配比原则,从而正确地计量各期损益,如果自创商誉在形成之后的较长受益期间内,只确认其带来的收入,不确认其带来的耗费,则实际上是歪曲了配比原则的贯彻执行,这样计量得到的利润或亏损很难说是客观和公允的。
其次,会计上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而抛弃了相关性原则。
的确,自创商誉的计量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较大的难度,计量结果不够准确。
然而,会计上的可靠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是有形资产的计量也未必都是完全可靠的。
况且,如果认为只有外购商誉价格才符合确认的基本标准——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那么,在交易过程中,收购价的大起大跌又怎样解释商誉价值的可靠性呢?最后,会计上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虽然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但是却有悖于重要性原则和充分披露惯例。
如果说重要性原则和充分披露惯例要求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情况应充分予以揭示的话,则一个企业长期存在超额利润的情况不能说不重要,形成这一情况的
原因不能不予以
,否则当一个被并购企业突然冒出来巨额商誉时,会计报告就难以解释原委。
\xa0
所以,笔者认为自创商誉是存在的,是必须确认的,正如收入确认中承包长期工程收入就可以按
进度确认收入,那么商誉这种特殊的无形资产也是可以进行确认的。
对于具体计量,可以成立专门的商誉评估机构开展评估。
商誉因其本身的特征决定了与一般资产不同的评估方法。
一般认为资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但市场法和成本法不适用于商誉的评估,这是商誉的特征对评估方法的制约。
市场法不能适用于商誉的评估缘于商誉不能脱离其所属企业而独立存在这一特征,没有单独进行交易的商誉,所以也没有商誉市价。
成本法不适用于商誉的评估则缘于商誉的价值构成与成本无关的特征。
\xa0
在
中,商誉的评估方法主要是收益法,而收益法又分为两种:超额收益法和割差法。
\xa0 1.超额收益法\xa0
商誉价值=被评估企业单项资产评估价值之和×(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适用本金化率\xa0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经营状况一直较好,超额收益比较稳定的企业。
此法将商誉的性质与其实际评估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商誉是企业超额收益的资本化价值这一原理。
2.割差法\xa0
商誉价值=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企业的各单项可辨认资产评估价值之和\xa0
笔者认为采用割差法评估商誉是不妥的。
首先,我们来看割差法的评估思路。
第一,运用整体评估的方法评估企业整体资产价值。
第二,运用单项评估的方法评估各类有形资产的价值和单项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价值。
第三,把整体评估值减去各单项评估资产价值之和,即是企业的商誉。
\xa0
从思路上看:(1)整体评估与单项
的性质不同。
整体评估以预期收益方法得到整体资产价值,单项评估以成本法或市场法得到有形资产价值和无形资产价值,二者的计量标准不同,直接相减不妥。
(2)商誉的性质决定了其价值是通过整体企业表现出来,而其价值也包括其他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效益,不免重复。
(3)评估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因而,在企业整体资金价值一定条件下,商誉的价值随着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份额的增大而减小,显然不符合商誉的客观性。
\xa0
相比之下超额收益资本化法评估商誉比较科学,其思路如下:第一,对企业单项有形资产和单项可确指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加总得出企业单项资产值总和。
第二,收集估算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
第三,把企业单项资产评估值总和乘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取得按行业平均收益水平计算企业各单项资产总和所创造的收益值。
第四,以企业过去若干年收益为依据,预测未来的年平均收益值。
第五,用企业未来的年平均收益值减去企业各单项资产总和所创造的收益值,就是企业由商誉创造的超额收益。
第六,选用适当的资本化率把企业年超额收益还原,即商誉的评价值。
\xa0
运用该方法应注意三个问题:(1)必须综合考虑企业商誉的各类构成因素,不能只靠企业特定的以前年份的经营成果去估计其预测收益。
(2)必须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
(3)对企业收益、负债及一些重要营业收入和费用项目的变动趋势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商誉产生的过程中所耗费的人、财、物等各项费用已计入到相应的资产或期间费用之中。
所以自创商誉不存在将来的摊销问题。
将自创商誉在报表上进行列示,主要是为报表的使用人提供更加有利于其进行决策的财务信息。
因此,只要能得到自创商誉的公允价格,
是可以加以会计确认和计量的。
因不同的评估机构有不同的评估结果,根据谨慎性原则,可以较低的评估结果作为自创商誉的入账价格。
为了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根据前述的原理,可以设“自创商誉”账户,与此同时另应设一个权益类账户“自创商誉价值”与之相对应。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单列“商誉”项目,同时在所有者权益中增加“自创商誉价值”项目。
如自创商誉经评估确认时:\xa0
借:自创商誉(资产类账户)\xa0
贷:自创商誉价值(权益类账户)\xa0
每年进行再评估如有增值时:\xa0
借:自创商誉\xa0
贷:自创商誉价值\xa0
若发生减值,则做一相反分录,每年调整自创商誉的价值,但不予以摊销,以及时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通过这两个账户反映调整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并不影响企业当期损益,企业由自创商誉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已体现在企业当期各项财务指标与行业水平的比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