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十大关系
编辑记者考试试题_综合知识
编辑记者考试试题综合知识1.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创造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4.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5.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6.“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8.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他们的核心内容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定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
11.对个体农业,个体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把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12.共产党正式提出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文献是:《论十大关系》13.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7.人在价值关系中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既可以是价值的客体,又是价值的主体,其他存在物只能是价值的客体。
18.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9.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20.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21.分析资本的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值产生的具体所在: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使用价值上。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
23.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毛泽东。
24.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谈过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5.2005年7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举行正式的会谈。
《论十大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十大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作者:王志飞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6期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深刻地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涉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论十大关系》蕴含着丰富和谐思想,探索这些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和谐社会;启示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15-02一、《论十大关系》的科学内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仔细分析了当时国内和国外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仔细认真地听取了三十四个部门的汇报,后来又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反复讨论,集思广益,主席最终提出了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内容广泛,涉及面广,意义非凡。
从本质上讲,十大关系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仔细处理的十个方面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1]44《论十大关系》就是围绕着这十对矛盾,仔细分析探讨了如何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实现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在这十大关系中,前五条侧重于讨论经济关系,后五条则侧重于讨论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论十大关系》讨论的核心是经济关系,关键在于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提出十个问题,都是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
姓名:***学号:**********建国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
这七年是中国有新民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前三年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后四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1952年底,在全国基本上建立了地方人民政权,这为社会主义的过渡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为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力的保。
新中国建立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先稳住革命的成果,然后再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人民政府最先做的就是没收官僚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之一,是彻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国营经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
解放战争之前,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一半多。
其中大都控制了全国金融机构和垄断贸易公司。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是解放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基本接管了长江以北得的官僚资本企业,后来又对剩下的进行了整改。
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的同时,还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了长期被帝国主义盘踞的中国海关,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经济方面的利益。
在没收官僚资本和外资企业在加上原有的工业的基础上转变为国有企业,这不仅使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壮大而且树立了自己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新中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建国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各种经济成分延着新民主主义轨道,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稳步的发展,并为调整社会需求,稳定市场物价,发展工农也生产,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_论十大关系_中的和谐思想
《 论十大关系》 中的和谐思想
胡德岭
( 河南大学 文学院, 河南 开封 %&#’’! )
摘要: 《 论十大关系 》 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 文章所论述的十大关系大致划分为经济关系的和谐、 政治 关系的和谐、 民族关系的和谐、 国际关系的和谐等思想。这些不仅是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而且对我 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和谐思想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0&( 1#%(-2 3 ’ 4- 5"# !#- 0&6(+ 7#8&5/(-’"/9’
/0 12 * 3456 , 789:3;< => ?4@2A83 (A;BC /2585 054D2AB4;<C E84>256 %&#’’!C FG458 :;’5+&<5= H5 ;G2 I25 J8K=A L238;4=5BG4MB 4B =52 => F=NA8O2 J8= P2O=56 Q B 4NM=A;85; R=ASB =5 B=94834B; 9=5B;A:9;4=5 45 FG458T IG4B @==S 2N@=O42B ;G2 4O28B => G8AN=5< 45 29=5=N49 A238;4=5BC 45 M=34;4983 A238;4=5BC 45 58;4=583 A238;4=5B 85O 45 45;2A58;4=583 A238;4=5BT IG2B2 4O28B 8A2 D2A< 4NM=A;85; 6:4O23452B >=A @:43O456 8 G8AN=54=:B B=94834B; B=942;< 45 FG458 ;=O8<T >#. ?(+%’= J8= P2O=56U H5 ;G2 I25 J8K=A L238;4=5BG4MBU 4O28 => G8AN=5<
《论十大关系》之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简述
《论十大关系》之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简述作者:张听桐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0期[摘要]《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 年春发表的,这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
在这篇著作里,毛泽东通过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
作为指引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著作,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国后对我国国情的正确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哲学智慧在新世纪新阶段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影响二者共同发展的关键,现今如果想协调二者的发展依然要注重处理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论十大关系;毛泽东;中央与地方中图分类号:TM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36-01在《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开创性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十种矛盾关系,并在坚持正确思想和原则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解决这些矛盾关系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党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并显示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有大致的框架和思路。
《论十大关系》这篇著作的发表距今已有57年的历史,它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毛泽东同志在其中阐述的思想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适应于当今的国家建设。
其中,理论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观点;在社会发展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统筹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是指统一规划,考虑各种条件,把各方面的因素要同时照顾到,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现阶段我国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实现各个层面的全面发展,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这一宝贵的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实现各领域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国家大,情况复杂的国情,指出: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很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局面,因此在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时,要有地方的积极参与。
驳高尚全:深化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驳高尚全:深化改革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卫兴华·2015-06-09·来源:红旗文稿2今年以来,一位学者(乌有之乡网刊编者注:后文引用的“学者”文为高尚全文)发表了很多文章,其某些理论观点确有可取之处,但是,其有关深化改革的理论观点,尤其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言论,却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一、必须强调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否则既违背宪法和党章,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又违背中国的历史事实马恩列毛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条件下的国有经济早有明确的定位:即国有经济是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而该学者竟然否定这一定位。
他说:“不能简单地把国有化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国有经济如何定位,目前争议较大。
有些人认为,国有经济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从历史的实践来看,这种‘基础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他的这一说法显然是与宪法和党章以及中央文件的规定相左的。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总纲”中也明确规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历届中央有关文件都指出了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8月18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这指明了国有经济是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而且是基础中的支柱。
中国的改革道路和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宪法规定的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要点识记1、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9、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10、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12、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5、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
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18、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9、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0、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2、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种社会形态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的矛盾。
26、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27、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成考政治选择题题库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矛在于是否承认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遵义会议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科学社会主义
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实行“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
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世界观是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事物的本质是
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的内在联系
事物发展中的辩证否定的根源是
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毛泽东
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解释的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1992年南方谈话
邓小平提出的分“三步走”发展我国经济的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是
毛泽东
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人是
王稼祥
速度、比例、效益的辩证关系变现为
速度是前提,比例是条件,效益是核心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
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提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论断的领导人是
周恩来
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三三制政权
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和主要内容是
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大关系
加快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中央与地方、军力与民力、国际与国内、沿海与内地、工业与农业、物质与文化、借鉴与创新“十大关系”,以利于最广泛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合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强军梦而奋斗。
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大关系■ 王楗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是“四个全面”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常态下实现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远略。
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已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进入工作、推动实践,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初见成效。
但也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不够深入等问题。
加快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中央与地方、军力与民力、国际与国内、沿海与内地、工业与农业、物质与文化、借鉴与创新“十大关系”,以利于最广泛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合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强军梦而奋斗。
一、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宏观层面必须把握的一个问题。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的领域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经济与社会两大领域。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既需要在经济领域展开,又需要在社会领域推进。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为社会进步创造基础条件,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经济发展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动力、环境条件的重要保障。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既需要在经济领域展开,又需要在社会领域推进,以使经济社会各领域共同追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价值目标,使经济与社会要素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下全面进行优化配置。
十大关系
经济法专题之基于经济和法律的思考的收入分配改革我国正在进行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至今未能取得更多的实质性的进展,主要源于未能将适用于改革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及时地转向均衡发展战略,因此导致了在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发展与分配公平、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公权行使与私权保护、资本价值与劳动价值、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城市扩张与城镇发展、政策手段与法律手段十大关系的失衡。
克服这种失衡既要靠政策的力量,更要靠法律的力量。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十二五期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主要突破点而提了出来。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取得更多的实质性的进展。
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贫富悬殊依然存在,为什么会出现分配不公,用什么手段克服分配不公,一直为党和国家所重视和人民群众所关注。
综观现有的研究和国家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措施,在我们看来,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思考,比如在对分配不公原因的揭示上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在克服手段上更多的是着眼于政策的力量,而忽视法律的作用。
分配不公是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源于未能处理好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发展与分配公平、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公权行使与私权保护、资本价值与劳动价值、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强势集团与弱势群体、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城市扩张与城镇发展、政策手段与法律手段十个方面的关系。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在处理以上十大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失衡,又不能不归结于我们未能将适用于改革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及时地转向均衡发展战略,与此相对应,在克服分配不公的手段上也未能完成从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律的转变。
为此,本文着重从法律的角度对上述十大关系的处理提出一些看法,意在表明无论是现在已经着手进行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还是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设计,都应当尽可能地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我国国资管理体制运行中的十大问题
我国国资管理体制运行中的十大问题(文/李振涛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咨询师)国有企业改革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应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归纳为十大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进一步影响和制约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推进。
——编者语最新资讯英媒: 中国禁止国企使用美国咨询公司服务求是咨询管理专家媒体访谈录-我司董事长安林博士建议国家应“建立外部董事制度”求是咨询管理专家媒体访谈录-企业观察报评论员安林:离开规范的董事会国企改革“混”不下去董事长安林博士受邀参加《改革内参》“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国企改革”内部研讨会求是咨询管理专家媒体访谈录-三峡集团换帅背后:领导层不和是“公开的秘密”问题之一:党管干部"操作化"党管干部本是一项原则,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省(委)管干部"、"市(委)管干部"的现象。
即便企业副职也多由国资委党委(及组织部门)和省(直辖市、地市)委组织部负责选拔。
有的地方,对国有企业纪委书记的提名和安排,也基本比照党中央对省级纪委书记管理的做法,由省(直辖市、地市)纪委行使,并最终决定。
而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身份认定的领导人,还可享受政府规定的诸如看病可走绿色通道的"红本本"待遇。
问题之二:政企关系"党企化"在诸如省委——省政府——国资委——国有企业这一链条上,由于党管干部的"操作化",政企关系似乎已变成了实质性的"党企关系"。
于是,政企分开,在党企不分的情况下,失去了应有意义。
北语 18秋《毛概》作业1234
18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6道小题, 总分值64分)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A. 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B.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 有计划地组织生产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答案:D 答案系屏“文档贡献者”。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首要的理论问题是___A. 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搞清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D.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答案:B3.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C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 资本主义社会B. 新民主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答案:B5.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处于首位的是A. 党的思想建设B. 党的组织建设C. 党的作风建设D. 党的制度建设答案:A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自力更生7.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A. 无偿没收B. 四马分肥C. 核价收购D. 实行定息8.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 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C. 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0.中国共产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___A. 发展生产力B. 消灭剥削C. 有无群众观点D. 消除腐败11.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大工23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3-学习资料[答案]
大工23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3-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是()。
[AA.项]发展
[BB.项]稳定
[CC.项]繁荣
[DD.项]巩固
[正确.答案]:C
2.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AA.项]团结—批评—团结
[BB.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C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D.项]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正确.答案]:C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
[AA.项]资产阶级专政
[BB.项]无产阶级专政
[CC.项]工农联合专政
[DD.项]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正确.答案]:D
4.以下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
[AA.项]国有企业工人
[BB.项]外资企业工人
[CC.项]政府机关职员
[DD.项]农民
[正确.答案]:B
5.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AA.项]科学发展
[BB.项]以人为本
[CC.项]改革开放
[DD.项]民主法治
[正确.答案]:A
6.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AA.项]生产发展
[BB.项]村容整洁
[CC.项]管理民主
[DD.项]生活宽裕
[正确.答案]:A。
论民企十大关系
论民企十大关系热度12已有 492 次阅读2011-12-24 09:51 |系统分类:管理·经营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中国企业最活跃的经济组织。
和其他的任何组织一样,民营企业同样面临着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些关系,或说矛盾,有的是对立的,有的又是同一的,而企业就是在这样的既矛盾又统一的环境条件下和运动过程中,或迅速发展,或衰败倒闭。
因此,理清并把握这些关系,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一、老板与员工在企业这个经济组织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应该说是最重要的,有时处理不好甚至会变的尖锐起来。
如果把企业比做一条船,那么老板就是船长,员工就是船员。
船长和船员之间,应该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老板辨别指引前进的方向,船员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保证企业这条船驶向大海,尤其在遭遇狂风恶浪的危机时刻,船长的坚定沉着,船员的通力合作,是保证这条船不被大海吞没的首要前提。
平民出身的老板(有别于靠特殊关系暴富者),不容易。
在创业阶段,没有可依靠的关系,没有可依赖的资源,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尤其是这些年,老板们自身的学习也在不断加强,素质、能力和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老板还是应该明确这样的一个概念:要把员工当成自己的事业伙伴,而不要当成你的“打工者”。
要使员工成为你的事业伙伴的前提,利益是根本。
华为的“利益均沾”原则值得借鉴,老板要切实领会“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所蕴涵的道理,要真正做到,需要的不仅仅是胆略和勇气,更需要具备这样的一种博大的胸怀。
员工属于弱势群体,尤其在现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相关政策不到位、工会组织行同虚设的情况下,他们还没有力量和老板去抗衡。
之所以很多人成为企业的“过客”,主要原因不在于员工,而是来自企业的环境和老板的态度。
作为员工自身来讲,应该克服“打工”心态,理性地对待老板,理性地对待企业,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地提高职业化修养,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当代中国经济》听课笔记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一)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过程✓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一般特征的预测✓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三)社会主义是进入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过渡时期的任务不是消灭阶级,而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国有经济,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物质条件。
✓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公有制和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上是可以兼容的。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发展等科学理论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
✓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局限性。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保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论断✓马克斯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列宁:社会主义将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解放前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演变(一)“一五”期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二)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经济建设要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道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若干矛盾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改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八大决议(三)党的指导思想“左”的错误✓1958-1960年“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1961年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左的错误的纠正✓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对经济秩序和国民经济的极大破坏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认识✓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进入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两层含义:一是已经进入,二是不发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基础✓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以往我国在所有制关系问题上的总结✓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一定范围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十二大报告,论述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1987年十三大报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993年十四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概括✓1997年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制度这一概念(二)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国情: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200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
2024永城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
2024永城市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实写的典型景物有_____。
A.冰雪,惊涛,高原,群山B.长城,黄河,群山,朔风C.冰雪,明月,长城,群山D.冰雪,长城,黄河,群山【答案】:D2.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2006年10月,浙江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开始注入第一桶石油,这意味着中国将告别缺乏石油战略储备的历史,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B.供求关系影响价格C.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值决定价格【答案】:B3.下列选项中,()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
A.形象和抽象的关系- 1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答案】:B4.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答案】:B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的趋同或认同过程。
A.国际生产布局B.经济规则制度C.社会政治制度D.产品生产标准【答案】:B6.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设置的B.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C.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D.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答案】:B7.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它指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B.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D.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答案】:A8.(单选题)丝绸之路起点是()A.洛阳B.燕京C.金陵D.长安【答案】:D9.“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A.一个名叫“丁”的厨师B.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答案】:A10.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主要探讨的是()。
专题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 乡镇企业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强 企 业活力,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发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建设天 津滨海新区、加入世贸组织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尚中国
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意识形 态挂帅,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60年代外交关 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外交
【练一练】
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 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这里主要是钢,只要 1959 年达到 2 500 万吨,我们钢 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 的是( )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7、中外改革史
(1)阿里改革:创办近代工厂,保护民族工业 (2)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先创办国营模范工厂, 后扶植私人企业
【知识拓展】建国后中共在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政治 经济 学术 教育
“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民 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 “教育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 育造成严重破坏。
(1)《论十大关系》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中共八大 (4)八字方针 (5)“左”倾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国民经济建设遭严重干扰和破坏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严重倒退
(1)总体特征: 曲折发展
全面 建设 社会 主义 时期 文革 时期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70年及应对逆全球化策略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70年及应对逆全球化策略作者:朱煜来源:《领导文萃》2019年第23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改革开放后40年,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和维护者。
当前面对多边贸易体制停滞、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逆全球化挑战,中国如何更好处理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刊特约记者就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逻辑,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参与全球化进程,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如何应对逆全球化等相关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东升。
《领导文萃》: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落后农业国,转变成高度开放的世界第二大现代经济体。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有重大区别,其历史演变脉络是什么?翟东升: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演变有两大动力源,一是中国内部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的延续;二是受到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对我国对外战略的约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可划分为三个30年的历史阶段,当然这里的30年是泛指一个大概的时间区间。
对比这三个30年,我们不难看出,每个时代的核心特征、主流思潮、经济运行特点、国际格局都是大不相同的;与之相应,中国所学习的主要对象、对待世界市场体系的态度、资本形成的方式、倚重的社会阶层都是与时俱进的。
第一个30年,从1949年到1978年。
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是冷战、反霸权斗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左翼激进革命主义席卷亚非拉国家。
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將凯恩斯主义奉为圭臬,政府在宏观调控、产业规划和社会福利方面强化财政政策的作用。
浅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浅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既是对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刘经济体制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实践有力推动的结果。
(一)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业化的初步建设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当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非常薄弱,现代工业很少,科技水平不高。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时,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当时在人们观念中广泛认同的是: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判断社会属性的标志。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都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
但是,这种排斥或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又是有其内在缺陷的。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民的需求的多样化,这种缺陷就越来越突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其主要表现:一是经济决策集中于国家行政机构,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很快的经济实际,产生瞎指挥,造成浪费,而决策者又不承担经济责任;二是企业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又无自主权,缺乏活力和竞争意识,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三是在收入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从一般原理来看,职工作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以工资等报酬形式购买的资产,作为具体自然人,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企业与职工最基本的纽带是智力或体力的劳动与报酬的等价或合理交换,任何一方感觉到这一交换的不合理时,都有权解除这种关系,这一点在私有企业里得到最典型的体现。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职工的身份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总的说来,职工越来越体现出多重身份,但无外乎这么两种。一是单纯的劳动者身份,二是劳动者与出资者的双重身份,这又分两种情况,即个人入股式的出资者或国有企业职工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出资者。
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最为复杂,首先是劳动者,然后是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出资者,如果企业改制吸收职工股份,那他又成为一名股东。
国有企业职工也是权益最多的职工,首先享有劳动者的权益,然后是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享有该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还有可能享有股东权益。随着混合型经济的发展,国企职工与非国企职工在权益上的区别将仅仅体现在有无所在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而这种权益在某一具体企业里是无法直接行使的。这样我们可以说,无论哪种所有制企业的职工,他都要么是单纯的劳动者,要么是劳动者加股东。
国有企业和你的关系
国有企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但却常被忽略的。所谓国有企业就是国有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里最主要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并由代表全民利益的人民政府来集中行使所有权,并且是收益的最终索取人。然而国有资产不容分割,我们又不能确定某一具体国有企业里的哪颗螺丝钉属于自己;我们还感觉不到出资人应有的那种对企业的管理欲,我们的出资回报也以非货币形式体现于日常工作生活中,这样就使我们几乎忽略了“主人”的身份。甚至一个私有企业老板发誓要把同行的国有企业打跨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将因此蒙受损失。
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的关系
国有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是主要以国有资产为资本的企业。我们看到,并非所有国有资产都进入经营领域,进入经营领域的国有资产也未必全部进入国有企业,这样,政府单纯管理国有资产,而并没有对所有进入经营领域的国有资产行使管理。因此,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并非仅仅管理国有企业就可完成的,那些进入非国有制企业的资产及未进入经营领域的国有资产同样是管理的范围。当然,我们这里所探讨的侧重于对经营领域的所有国有资产,尤其不能忽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里的那一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以参股、租股、债权等形式投资到非国有制企业的国有资产将会占到相当大比例,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可以看出,在国有资产的布局中,
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
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
政府是国有企业出资人或最大出资人,拥有出资的最终所有权;企业是企业财产的法定代表,拥有支配和经营权。政府和企业是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关系,这样,如果政府参与经营,实际上成为出资人侵犯经营者权益;如果企业要代表出资人行使权益,不仅没有资格,还会造成出资的不安全。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是分离而相互制约的,这就是“政企分开”的基本内涵。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越俎代庖,所有权与经营权统揽于一身;现在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行使充分的经营权时,还被政府委托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所有权与经营始终捆在一起推来抛去,这就是大家常常为之无奈的“老板缺位”和“经营者错位”现象。国有企业改革,迄今为止未曾跨过“政企分开”的门槛儿。
不管你是工人、农民、还是其他身份,全国国有企业及国外中国投资的国有企业里都有一份你的合法的资产,但是你真的从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走向社会时,你又无权从企业里撤出一分钱。死不带走,生而俱来,平均拥有,共享收益,作为中国公民,你天生就是国有资产的主人,所以你必然是任何国有企业的一位出资人,所以你必然是任何国有企业的一位出资人,是真正的老板。但你又不能对任何国有企业指手划脚参与管理和索取回报,也不必去直接承担因亏损而形成的债务。国家是法定的总代表,它代表行使权力。尽管多年以来,这种行使效果连国家自己也很不满意。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这么来的,可以看出,国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革首先是国家对
论国有企业十大关系
国有企业是企业中最复杂的一种“智力魔块”,国企改革不仅要协调企业内部关系,还要与复杂的外部环境要素相适应。近二十年来,我们拼拼插插,一路探索,有时候,简直就像一个生手摆弄“智力魔块”一样一筹莫展——
有一种叫做“智力魔块”的玩具,插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几何体,拆开来却成了一堆零散的塑料块儿,要想把它们重新拼插起来,既需要按一定顺序,又需要摆正各个角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种玩具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有人告诉我,拼“智力魔块”的关键是要研究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似乎蕴含着一个哲理,因为任何多么复杂的事物总是因为分析变得简单。企业也像一个“智力魔块”,不过它的组成要素更为复杂,以致于企业成为无数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企业管理成为一门科学的艺术。无疑国有企业是企业中最复杂的一个“智力魔块”,近二十年来,我们拼拼插插,一路求索,有时候,真像一个生手摆弄“智力魔块”一样一筹莫展。我们不妨运用“智力魔块原理”把国有企业彻底拆开,仔细研究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本质上是出资者与经营者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在一个混合所有的股份制企业里,这种关系的协调更容易被说明。这个企业的多个出资人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行使所有权,并且仅仅是所有权,它关注投资的用向、运营状况和实现收益,而对这个过程没有多少参与权;这个企业的
总经理在总体目标下支配企业财产、调动各种资源、完成收益过程,行使着单纯的经营权。董事会可根据业绩指标对总经理考核和任免,总经理可以根据报酬的多少来决定去留。如果达成合作,双方便会形成相互的制约;如果合作不成,那就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总经理不会要求、董事会也没有义务对总经理本人的升迁、就业负责。可以明确地说,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政府和国有企业实质上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