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
地质灾害突发性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技术支持组、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
2. 各组成员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各组成员开展工作。
(2)技术支持组: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评估、预警等工作。
(3)现场救援组:负责地质灾害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财产转移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防疫等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等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宣传等工作。
三、预警与响应1. 预警(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2)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等级,发布预警信息。
(1)根据地质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等工作。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人员疏散、财产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1)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进行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2)对疏散居民进行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2. 现场救援(1)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对伤员进行救治,防止疫情传播。
3. 物资保障(1)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4. 信息宣传(1)及时发布地质灾害信息,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2)宣传应急处置措施,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五、善后处理1. 调查评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原因调查、损失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024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2024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____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 前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运动或地质构造变化,导致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形式的一种自然灾害。
针对____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我们整理了以下八大方面的措施和步骤,以期能够在突发灾害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 预警体系建设为了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建立一个高效的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预警体系应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预警及时传递系统和警报发布系统。
监测系统可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地震震源、地下水位等,并将数据及时上传至中央控制中心。
及时传递系统包括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
警报发布系统要确保信息准确、清晰,并采用不同的声光信号来警示群众。
3. 突发灾害情报搜集与分析建立一支专业的灾害情报搜集与分析团队,负责收集各种渠道获取的有关灾害的情报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以便更好地把握灾害的规模、影响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该团队应包括地质、环境、气象、卫生、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人员,以便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4. 救援力量储备和组织安排在灾害之前,应提前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和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种有救援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力量,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灾害发生时,要迅速调集这些救援力量,并按照灾情的分配,组织有序的救援工作。
5.人员疏散和临时安置当地政府应根据预警系统的信息和地质灾害的规模,及时制定人员疏散和临时安置的方案。
同时,在人员疏散时要注意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安全和需求,并且要关注心理疏导等方面问题,使疏散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6. 灾后生活保障灾后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政府要及时配送食品、饮用水、帐篷、医疗物资等基本生活物资,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政府还应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灾民度过灾后的心理困扰。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识别与预警
1、通过地质灾害遥感预警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利用遥感信息及时发现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建立灾害预警体系,及早发现、及时预警、及时防御,防止灾害延续向周边蔓延。
2、根据灾害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完善灾害预警的技术模型,掌握灾害发生与发展的时间、空间规律,及早预警。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
1、组建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社会治安部门和有关部门专家组成,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对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分析该灾害会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3、认真梳理灾害应急历史,基于应急历史文化资源汇总应急保障技术资料并加以完善,深入总结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对及预防措施,落实具体应对措施。
(三)灾害应急预案落实
1、健全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及时分发于社会各界,使人们能够及时、正确地接受灾害预警及应急指令。
2、建立健全应急报警系统。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制。
(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发生地质灾害时,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迅速反应,协同作战,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
(4)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市级组织机构成立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县级组织机构成立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各部门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2)防灾减灾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
(3)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4)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确保救援物资、人员运输。
(5)医疗卫生部门:负责灾区医疗卫生保障和伤病员救治。
(6)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灾区房屋安全鉴定、重建等工作。
(7)教育部门:负责组织灾区学校复课,保障师生安全。
(8)民政部门:负责灾区救灾物资发放、灾民安置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地质灾害监测部门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2)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启动(1)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灾害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为了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一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供参考。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定义和种类介绍1. 突发性地质灾害: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于自然力量的作用,地质体发生突变,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
2. 地震:地球表面的地壳突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导致地震波及地表和地下都发生震动,造成严重破坏。
3. 泥石流:由于陡坡的阻水物失效或持续强降雨导致山体发生滑坡,使大量的土石、溪流水混合成泥石流。
4. 滑坡:由于地面的坡度过大、冻胀、地震等因素引起地表土壤的失稳而向下滑动。
5. 地面塌陷:地下矿井或沉积物层空洞发生塌陷,导致地面向下缩陷的现象。
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1. 组织编制预案: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编制单位和编制流程。
2. 数据分析:对所辖地区的地质灾害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3. 危险性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确定可能受灾区域和受灾程度。
4. 预警系统建设: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
5. 应急资源调配:整编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基地,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物资供应。
6. 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救灾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7. 修订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救灾经验,定期修订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三、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指派负责人组成。
(2)负责灾情的汇报、指挥调度、人员安置、资源调配等应急工作。
(3)与上级指挥部及群众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灾情。
2. 灾情监测与预警(1)组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灾情。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具有毁灭性的地质现象,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这些灾害在发生之后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止和减少灾害的损失,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下面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的方案:一、地震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场所的防护能力,如加固建筑物,提供逃生通道。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应急知识。
(3)规划安全的避灾场所,如震后避难所。
2.突发事件:(1)在地震过程中,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宽阔的空地、露天场所等。
(2)在室内时,躲避在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和颈部。
(3)震后,及时报警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并避免接触电线、大型物体等危险。
二、泥石流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泥石流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
(2)加强植被保护,避免过度采伐和滥伐。
2.突发事件:(1)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迅速转移至高地或安全地带。
(2)避免穿越泥石流通道,以免被冲走。
(3)撤离后,及时报警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二次灾害。
三、滑坡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地形地貌的调查和监测,发现滑坡迹象及时报告。
(2)加强植被保护,稳定土壤。
(3)合理规划建筑物的位置,避免在滑坡易发区建设。
2.突发事件:(1)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避免滞留在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方。
(2)迅速向高地或安全地带转移,并保持警惕,防止滑坡风险。
(3)撤离后,及时报警并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四、地下水涌出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和监测。
(2)规划合理的地下水利用,避免过度开采。
2.突发事件:(1)及时报警并迅速转移至高地或安全地带。
(2)避免进入地下室或地下通道,以免被淹。
(3)注意防潮、防雨措施,避免二次灾害。
五、火山喷发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定期监测火山活动,及时预警。
(2)规划安全区域,避免建设在高风险地带。
2.突发事件:(1)及时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是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其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通常会对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我们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下是应急预案内容:
一、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的设立
当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需要立即成立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救援工作和指挥各种应急措施的实施。
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必须包含应急领导小组和行动指挥部,并且必须确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二、应急物资的准备和运输
应急物资是指在发生灾害时必须用到的救援材料和器械,包括救生设备、防护器材、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等。
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必须确保足够的应急物资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及时送到现场。
三、应急人员的培训和装备
应急救援队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程序和操作规程,同时需要培训队员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应急能力。
此外,应急救援队伍需要配备必要的装备,例如搜救器材、通讯器材、自救器材、防护装备等。
四、信息收集和传递
及时的信息收集和传递对于突发地质灾害救援至关重要,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必须建立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及时掌握灾害的发生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和群众发布最新信息,以便及时组织救援工作。
五、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参与
突发地质灾害发生时,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参与是救援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急组织和指挥机构必须及时调动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力量,参与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
以上是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点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优秀9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篇一为切实做好我校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确保大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演练预案。
一、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方针地质灾害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二、领导成员及职责1、如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严重地质灾害险情时,白云小学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2、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引导学生疏散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1)综合协调组:由校长于以佳负责。
主要职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负责协调、落实并督促、检查各项应急工作;有关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现场联络等工作。
2)现场抢险组:由教务主任韦昌贵、安全管理员姚福洲和少先队辅导员沈定翠负责。
主要职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和必要的设备,抢救被压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3)引导学生疏散组。
由生管老师及各班班主任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组织本班学生有秩序逃。
4)治安保卫组:由体育教研组吴炳云、数学教研组组长杨天寿、语文教研组组长吴蕾和门卫陈支书负责。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校园内无关人员,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担负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的老师和个人,必须服从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险情汇报和抢险处理程序(一)险情汇报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有地质灾害险情,学校要坚持昼夜24小时值班制度。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对地质灾害现场的应急处置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地质灾害现场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灾害发生初期1.组织救援队伍: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救援队伍,包括地震救援队、抢险救援队和医疗救援队等,确保专业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2.进行紧急救援:救援队伍应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对受灾人员进行搜救和紧急救治,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
3.开展现场勘察:对灾情进行初步勘察,了解地质灾害的范围和程度,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4.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参与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二、救援和救助阶段1.救援被困人员:根据勘察结果,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2.组织转移人员:对于无法继续居住的地区,应及时组织居民进行疏散和转移,确保人员的安全。
3.开展医疗救护:提供紧急医疗救护和医疗救援,包括伤员的紧急救治和运送,以及疫情防控工作。
4.开展应急供应:组织和配备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如食物、水和药品等,确保被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5.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对灾区社会秩序的维护,防止恶性事件发生,确保灾区安全和稳定。
三、灾后重建阶段1.灾后评估:对灾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灾害对地区的影响和损失程度,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
2.开展灾后救助:对受灾群众进行灾后救助工作,提供住房安置、就业帮扶和精神慰藉等支持。
3.启动灾后重建: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的灾后重建规划和措施,实施重建工作。
4.加强灾后管理:加强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开展灾后防灾工作:加强对灾后防灾工作的开展,包括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控能力。
以上是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应对地质灾害过程中,应急处置方案需要根据灾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本(5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本(5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本【篇1】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是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三)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不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含1000万元)的;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含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的;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
(五)地质灾害险情按照受威胁的人数,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1、特大型: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不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不含1亿元)的;2、大型: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不含500人)1000人以下(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3、中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不含100人)500人以下(含5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不含500万元)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4、小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含1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灾害背景分析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力学、构造或气候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自然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给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制定一份专业且全面的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2.原则:迅速反应、科学组织、有序救援、全力保障。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成立后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2.救援力量组织救援力量包括公安、消防、医疗、抢险队、通信、交通等各相关部门,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和需要,及时调动和组织这些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3.责任分工①地方政府负责对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②公安部门负责救援现场的疏导和人员安全保障。
③医疗部门负责伤员的及时救治和医疗保障。
④抢险队负责现场的抢险和救援工作。
⑤通信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的搭建和维护。
⑥交通部门负责救援现场交通的疏导和保障。
四、应急救援措施1.组织抢险救援地质灾害发生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调动公安、消防、医疗、抢险队等力量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救助被困人员,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2.做好疏导工作公安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灾害现场进行疏导工作,确保群众的安全和次生灾害的防范。
3.建立救援现场指挥部救援现场指挥部设立于灾害现场的安全区域内,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4.及时救治伤者医疗部门要迅速派出队伍,将重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同时对轻伤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
5.加强通信设备建设和维护通信部门要迅速调集通信车、塔等设备,保障抢险现场的通信畅通,确保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良好联络。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南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南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地下水、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使公众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我们制定了以下应急指南,以确保安全和减轻损失。
一、了解地质灾害风险在突发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了解特定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和其他自然灾害不同,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专业组织和机构合作,收集地质灾害信息,包括频率、发生位置、类型等,帮助公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建立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针对特定地区的地质灾害,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预案应包含应急组织机构的成立和职责分工、应急物资储备、疏散路线和避难点等信息。
同时,预案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确保信息和资源的快速共享。
三、提前预警和监测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因此提前预警和监测是确保公众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以实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
同时,通过现代化的地震监测设备和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向公众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加强公众应急教育和培训公众应急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抵御地质灾害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组织定期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公众了解应急流程和方法。
同时,宣传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灾后救援和重建当地质灾害发生后,救援和重建是保障公众安全和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确保及时救治伤员和受灾民众的生命安全。
在灾后重建中,应注重科学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地质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挑战。
通过互相学习和经验分享,可以提高地质灾害应对能力和减少损失。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大对地质灾害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援助。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大全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大全一、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和地表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导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现象。
突发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要点1.灾害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评估,确定灾害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组织架构设置:建立健全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
3.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包括应急通信设备、医疗救援器材、食品水源等。
4.人员培训演练:定期组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升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滑坡灾害应急预案范本1.灾害特点:滑坡是由于地层内部松散破碎的地层材料由于持续的潜移默化而引发的,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
2.预警机制:建立滑坡监测预警体系,一旦发现滑坡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员疏散避险。
3.应急响应:快速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和物资迅速赶往灾区展开救援工作。
泥石流灾害应急预案范本1.灾害特点:泥石流具有快速流动、规模广泛、破坏力强等特点,对人员和建筑物都构成巨大威胁。
2.安全疏散:建立泥石流撤离路线和避险点,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到指定安全区域。
3.救援措施: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力量,进行人员搜救、医疗救护和物资救援工作。
四、结语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在平时进行不断的演练和完善,提升救援能力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 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工作。
(四)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国土资源部、民政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卫生部等相关部门。
(二)各部门职责国土资源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民政部负责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财政部负责应急救灾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管理工作;交通运输部负责保障救灾交通干线的安全畅通;水利部负责水情监测和水利工程设施的抢险工作;卫生部负责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等。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一)预防措施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和预警。
(二)预警信息发布国土资源部和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四、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和规模,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篇通过事先撰写活动方案,我们能够明确应急预案,从而在活动中游刃有余地处理突发问题,大家在遇到一些特殊事故时,肯定要启动应急预案,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篇1一、基本情况我乡位于县最南部,与重庆市梁平县接壤,幅员面积32.0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
共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8万人。
全乡地形以平坝为主、低山丘陵为辅,我乡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以为主,其他各村小规模的滑坡也分布较广。
目前,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5处,危及面积405亩,其中耕地235亩,威胁农户86户294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给我乡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乡政府成立由乡长雷勋章为指挥长,乡人大主席于世林,党委委员、副乡长李继明,党委委员,副乡长薛峰,党委委员、副乡长柏海川为副指挥长,党政办、派出所、财政所、社事办、综治办、卫生院、建管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负责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若出现地质灾害问题,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抢险及转移安置组、后勤保障组。
其职责分工是:(一)办公室:党委委员,副乡长薛峰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分别从党政办、社事办、建管办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传达贯彻指挥部决策;组织抢险救灾力量,协调各部门关系;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收集有关的地灾,按时上报监测报表;公布抢险救灾临时规定。
(二)抢险及转移安置组:武装部长、副乡长柏海川任组长,分别从经发办、派出所及民兵组织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指挥抢险救灾队伍及时奔赴一线,组织群众撤离;负责组织抢险车抢险当路的畅通;维护险区内社会治安等。
(三)后勤保障组:党委委员、副乡长李继明任组长,分别从社事办、财政所、文化站、卫生院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1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1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篇1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xx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成立xx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本地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抢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内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上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应对灾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1)指挥长: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2)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及专家组成。
2. 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部负责:①组织、协调、指挥本地区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②制定、修订地质灾害应急预案;③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④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⑤组织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2)相关部门及单位职责:①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提出防治措施;②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信息,协助开展地质灾害预警工作;③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灾区治安秩序,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④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灾区交通运输畅通;⑤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援工作,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⑥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根据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措施;(2)组织相关部门及单位开展预警工作,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群众。
地质灾害应急方案范文
地质灾害应急方案范文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威胁。
在面对地质灾害时,制定有效的应急方案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一个地质灾害应急方案的范文,以供参考。
地质灾害应急方案范文一、地质灾害的定义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突发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
二、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防范规划,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相关部门和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救援工作;•第一时间进行伤员救治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加强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3.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食品、医疗药品、通讯设备等;•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如救生绳索、手电筒等;•组织应急志愿者队伍,提供人力支持。
三、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流程1. 灾情确认•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影响范围等;•组织专业队伍对灾情进行初步评估。
2. 应急救援•组织救援队伍实施灾害现场搜索和救援工作;•确保救援人员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伤员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疏散工作;•转运严重伤员至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治疗。
4. 灾后重建•完善灾后评估报告,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加强社区和村庄的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总结地质灾害是一种具有严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预防、及时应对,才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
希望通过上述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地质灾害应急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流程。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7篇】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7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篇一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还是社会突发事件,都可能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减轻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急预案的定义和重要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事先制定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和减轻灾害: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我们可以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测和预防,并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减轻其影响。
2、保障公众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迅速调动资源,控制事态的发展,保障公众的安全。
3、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可以减少动荡,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中,始终要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
3、系统性:应急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要有良好的协调和配合。
4、可操作性:应急预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四、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1、应急组织体系:包括指挥机构、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等,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应急资源储备: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的储备和调配。
3、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系统、决策程序、应急处置程序等。
4、事后处理与恢复:包括灾后评估、恢复重建、总结经验等。
五、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管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应急预案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了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2、定期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性的突发事件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共同应对挑战。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范文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范文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地质作用引起的、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危害的突发事件。
在面对地质灾害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以便各地有关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应用。
一、灾害概述与级别划分1.灾害概述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多种类型,具体情况视地质条件而定。
2.级别划分根据发生地质灾害的规模与影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灾害,灾害级别划分标准应当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制定。
二、应急响应措施1.预警与信息发布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注意防范。
2.疏散与救援一旦地质灾害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通讯联络保持与各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及时协调救援行动,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三、物资储备及装备准备1.应急物资储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应急药品等物资,以备灾害发生时的急需。
2.装备准备准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如头盔、手套、救援工具等,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和有效开展工作。
四、灾后评估与重建1.灾后评估灾后应对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处置措施。
2.重建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灾后重建计划,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强防灾减灾的工作。
五、总结与展望地质灾害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希望各地单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贯彻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一、总则(—)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察是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成灾过程即致灾速度较快的地质灾害。
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人员伤亡多少,经济损失大小,受威胁的人数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1/ 22按照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依次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临灾状态:是指岩(土)体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位移、变形明显加剧,短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临灾应急: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称为临灾应急。
灾害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按照《市人民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市政府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范文最新推荐------------------------------------------------------ 1、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救援队伍;2、迅速有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分析、评估工作,判断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及其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4、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5、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机构的组织和分工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灾后重建组、物资保障组。
其组成与职责分工:1、综合协调组(办公室)(1)由市国土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气象局,安监局、公安局、卫生局,滑坡泥石流预警一级站、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负责人组成。
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在指挥部决定启用本预案后,通知协调其他各组、各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观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3/ 22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上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闻报道、涉外事务、接受援助等工作;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灾险情评估组(1)由市国土局、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
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络,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1)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武警中队、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
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武警中队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范文最新推荐------------------------------------------------------ 4、医疗救治组(1)由市卫生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现场治安组(1)由市公安局、武警支队、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市公安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5/ 22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1)由市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发改委、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复与重建方案。
(四)地质灾害发生后,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应全力参加、配合施救组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等,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五)本市相关单位以及担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服从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的武警中队、基层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组成,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当地人民政府要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灾害规模较大时,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市武警支队及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支援。
---------------------------------------------------------------范文最新推荐------------------------------------------------------ 2,抢险救援人员由现场抢险组统—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平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
财政部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民政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絮和维持灾民生活—段时间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等救济物资;交通部门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中小企业、商务部门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四、地质灾害的等级与影响分析准备(一)地质灾害等级判断根据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有关材料,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地质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
地质灾害发生时,依据已掌握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状况,迅速确定实际发生灾害的等级。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准备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具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该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财产情况,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
同时,必须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威胁对象、影响范围等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分析。
7/ 222、地质灾害发生后,灾险情评估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原来已掌握的资料,评估灾害的稳定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产生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抢险救灾现场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线路的安全性等。
五、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一)地质灾害的调查程序1、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应立即组织灾险情评估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明灾害的规模、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害点的稳定性,指导抢险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