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中,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汉族的吉祥观念对少数民族吉祥物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汉族吉祥物中也包含了许多来自少数民族的内容。一些少数民族之间也有共同的吉祥物。然而,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占据主流,与汉族吉祥物相比较,少数民族吉祥物的来源、内容、象征意义,特别是吉祥物载体(即表现形式),都表现出十分鲜明的本民族特色。
一、各民族共有的吉祥物
各民族文化间互相交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这种交融,自中华民族形成之日起,一直贯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古代的东夷、百越、苗蛮、氐羌、戎狄等民族集团,既是形成汉族的成分,又是构成某些少数民族的核心。这些古老的民族集团的图腾崇拜物、自然崇拜物有不少演化成中国古代灵禽瑞兽。东夷、百越、氐羌的鸟崇拜,戎狄、氐羌的兽崇拜,苗瑶的盘瓠崇拜,是许多吉祥灵物的祖源。《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成周之会,……氐羌以鸾鸟,……方人以孔雀。”龙图腾崇拜,最初也起源于东南的濮越民族,《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民族“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氐羌族群也有古老的龙崇拜传说。白虎的崇拜源出于西部少数民族先民,古代传说中的“西王母”,实际是西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其形象是对图腾物的描绘。《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火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古代以白虎为西方之象,与西王母为“虎形”有关。自古以来,驯养和使驭骆驼是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特长。光彩夺目的唐三彩中有许多精美的骆驼、牵驼俑,骑驼人都是西北少数民族形象。唐代民谣说“山南鸟鹊巢,山北金骆驼”,汉族吉祥物中,骆驼的吉祥是“八方进宝”,正是由于少数民族给中原地区带来骆驼,才产生这种吉祥观念。总之,汉族传统吉祥物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崇尚物的成分,而这些吉祥物,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崇尚。
十二生肖是一种特殊的传统吉祥物。十二生肖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至今仍是没有完全解开的一个谜。十二生肖的产生,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分不开。清代学者赵翼有一种说法,认为十二生肖本为古代
游牧民族的习俗,汉代“昭君
出塞”,中原地区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十二生肖在汉族地区流传开来。越翼在《陔余丛考》中写道:
陆深《春风堂随笔》谓,本起于北俗。此说较为得之。《唐书》:“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宋史·吐蕃传》:“仁宗遣刘涣使其国,厮啰廷使者劳问,具道旧事,亦数十二辰属,曰兔年如此,马年如此。”《辍耕录》记,邱处机奏元太祖疏云:“龙儿年三月奏”,云云。顾宁人《山东考古录》亦载泰山有元碑二通,一泰定鼠儿年,一至正猴儿年。此其明证也。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以动物纪年的方法与汉族十二支结合,是中原地区使用十二生肖的起点。尽管很难确认十二生肖就是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然而,十二生肖的形成与少数民族有某种关系,这是可以肯定的。
十二生肖,反映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渊源关系有着久远的历史。
汉族许多吉祥图案,也受到许多少数民族的喜爱,广泛采用在织绣物和各种工艺品中。朝鲜族的“十长生图”,包括日、云、山、水、松、竹、不老草(灵芝)、龟、鹤、鹿等,都是汉族的传统吉祥物。“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图案,在壮、苗、白、畲、朝鲜、土家、布依、侗、水、土等民族的织绣品中也是受人们喜爱的纹样。白族大理石工艺美术的传统题材有“百鸟朝凤”、“二龙抢宝”、“双凤朝阳”、“凤采牡丹”、“孔雀开屏”、“梅花双喜”等。满族最喜爱的吉祥物是玉如意,锡伯族最喜爱的吉祥物是麒麟,寿字纹、字纹、盘长纹等在许多少数民族的织绣物、建筑装饰物中都被广泛运用。
一些出自少数民族的吉祥图案,也被汉族所吸收,成为传统吉祥图案的一部分。例如,由八种佛家法物组成的“八吉祥”纹图,包括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简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其纹图是由藏传佛教佛画图案演变而来的。
少数民族吸收采用汉族吉祥物,并不是完全照搬。从形式到象征寓意,都经过改造加工,使之具有本民族特色。以凤凰为例,汉族的凤凰华丽,乃具有百鸟之王的高贵气派。苗族的凤凰纹样粗犷、拙扑。水族的凤凰秀丽活泼。土族的凤凰简单明快。土家族织绵的凤凰演变成几何图形,以斜线为经纬。侗族帽花上的凤凰玲珑小巧,像一只小鸟落在牡丹花上。水族剪纸中,张牙舞爪的龙被改造成团花形状,不见龙爪,
龙头也与驱干合为一体,以放射形线条突出龙鳍、龙尾,装
饰性极强。苗族的龙别具一格,躯体粗壮,也不见龙爪,龙体用锯齿纹、螺旋纹装饰,龙头长出牛犄角,称为“牛龙”。在少数民族的龙凤纹图中,权威的象征意义不复存在,其寓意全在于祈盼生活美好、幸福、吉祥。苗族的麒麟头上长牛角,四足为牛蹄。背上乘坐一个儿童,以牛改造的麒麟,生活气息浓郁,隐约可以悟出“麒麟送子”纹图的影子。
有些吉祥物,虽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所共有,但由来不同,象征意义也不同。最典型的是蝴蝶。蝶在汉族吉祥物中,象征爱情,象征春天,组成“蝶恋花”、“花蝶迎春”图。蝶还以谐音“耋”、“瓞”,与其它吉祥物组成“寿居耄耋”、“瓜瓞绵绵”吉祥图案。有的少数民族吉祥图案中也有“蝶恋花”题材。蝶是苗族、水族、白族重要的吉祥物,苗族传说中以蝴蝶为始祖象征,称为“蝴蝶妈妈”,剪纸、刺绣中多见这一题材。水族传说蝴蝶是古时一农妇孩子的救命恩人,因而流传下来“蝴蝶梯田”吉祥纹样,寓意勤劳致富,平安幸福。白族以蝴蝶象征忠贞爱情,是出自本民族《蝴蝶泉》的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相互吸收,相互交隔,使中华各民族的吉祥文化结下了难解难分的纽带联系。
二、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
我国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是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负载着民族传统的心理和意识,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因而,各民族的吉祥文化差异很大,有些民族的吉祥物比较丰富、成熟,有些民族的吉祥物比较缺乏、单调。一般而言,与汉族交错杂居的民族,吉祥物受汉族影响比较深。一些长期保留着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民族,如独龙、怒、傈僳、布朗、基诺、德昂、佤等族,吉祥物比较少,崇拜物和吉祥物还没有完全分离,吉祥图案还不成熟。也有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受高级宗教影响较深,吉祥观念集中地体现在崇教信仰之中,崇教崇拜物制约了民族吉祥物的形式,因而吉祥物也不鲜明。例如回族,除了民俗工艺中流行的审美性吉祥物以外,没有典型化的、本族认同、约定俗成、特色鲜明的吉祥物,在第三届艺术节上,回族向大会敬献的吉祥物是“滩羊”,是民间刺绣中的一种受人喜爱的纹样,这种喜爱物虽然也是吉祥物,但在分布
广泛的回族中是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仍值得研究。
宗教信仰崇拜物,是少数民族吉祥
物的主要根源。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中,都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物脱离宗教形式,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生活之中,自然转化为吉祥物。
一些民族有影响的代表性吉祥物,是由图腾崇拜演变而来的,如柯尔克孜族的白鹿、羌族的羊头、白族的金鸡、哈萨克族的白天鹅、畲族的凤凰、黎族和壮族的青蛙、苗族的蝴蝶、塔吉克族的山鹰、拉祜族和佤族的葫芦,等等。
自然崇拜物演变的吉祥物在少数民族中大量存在。纳西族妇女衣饰绣制圆盘,俗称“披星戴月”,象征日、月、七星,寓意吉祥。以日、月、星辰为吉祥物,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装饰纹样中都可以看到。基诺族经过“成年礼”的小伙子都要穿上绣有“月亮花”图案的衣服,象征永恒爱情。南方少数民族铸造使用的铜鼓鼓面上,太阳纹占据中心。湖南的盘瑶和花瑶,妇女头帕和小孩的背带上喜绣圆形并有光芒的“太阳花”。广西南丹、荔波地区男子白裤膝部以四组对称红线绣成略为正方形图案,如太阳放射光芒,也称“太阳花”。基诺族把吉祥大鼓称为“生通”,意为“太阳鼓”。凉山彝族漆器工艺木碗以太阳纹为中心图案装饰,象征光明美好,欣欣向荣。景颇族的《目脑示标》上的日月纹象征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亮。许多民族都有古老的石崇拜。满族以石象征悠远和永恒。珞巴族在村寨外设一块大石称“岗日宁东”,意为神石。海南黎族以石为“牛魂”象征。仡佬族过春节时将从山下拣回的各色艳丽石子穿成串挂在家畜栏旁,称为“挂珍珠”,祈祝牲畜平安。羌、藏、纳西、土、撒拉等族以白石为吉祥物,都是出自对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
巫信仰、萨满信仰中的“神物”、“灵物”,往往传变成吉祥物。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萨满衣服多为紫红色,出自对火神崇拜。这些民族,也以火为吉祥。太阳神是藏族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在藏族服饰中,字纹常和月、火纹连用,后藏地区妇女衣服背饰常见纹,是代表太阳的符号。蒙古族以石为吉祥崇尚物,出自敖包祭祀。鄂温克、鄂伦春族的皮靴和手套图案,纹样奇特、古朴,是萨满信仰的遗迹。
瑶族道教师公、道公的道袍、法衣上都绣有龙纹样,这对于龙的吉祥图案在瑶族中流传,有着重要影响。在瑶族中,龙头银镯、瑶绵中的“龙骨花”、龙形银项圈、龙头布鞋等都是受人喜爱的吉祥物。
佛教对于傣、阿昌、藏等族的吉祥物有着重要影响。在佛教经典中,
以象喻佛,称“象王”。白象在佛教中最受崇拜。傣、阿昌、藏等族崇尚白象,以白象为吉祥物,出自佛教信仰。孔
雀在佛教中也是吉祥神鸟,在菩萨称“孔雀明王”。傣族的孔雀公主传说,最早出自佛教神话。傣族以孔雀为吉祥物,与佛教信仰有关。藏族吉祥物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这与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精湛的绘画有直接关系。藏传佛教绘画称“唐卡”,亦称“卷轴佛画”、“藏布画”。吉祥纹样是唐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八吉祥”、“扎西则吉”(八吉祥物)、“六灵”、“才让南周”(六种长寿)、“屯巴本西”(和气四瑞)、“格桑梅陀”(“幸福花”)、“七政宝”等一系列传统吉祥图案,在少数民族吉祥物中独树一帜。
在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之物,也是少数民族吉祥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历史上,我国北方和西北以及西藏地区的民族的狩猎经济、畜牧经济十分发达,因而,驯养牲畜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尤为重要,因而对家畜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蒙古族的骏马、西北各族的骆驼、藏族的牦牛、鄂伦春族的鹿、鄂温克族的驯鹿、南方少数民族的牛、羌族的羊、回族的滩羊、塔塔尔族的白公羊都是每个民族崇尚的吉祥物。有些民族把使用的工具、武器看作吉祥物,如保安族的保安刀、阿昌族的阿昌刀、傈僳族的弩。某些民族以自己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为自豪,赋予吉祥寓意,视为本族吉祥物,如门巴族的“切玛”(铜盘)、高山族木制饮酒器双联杯、纳西族东巴挂毯、满族的玉如意、京族的珍珠、锡伯族的玉麒麟、黎族的人龙锦、羌族的羊头锦、土家族的阳雀织锦、水族的“拐”(银饰)、独龙族的独龙毯、土族吉祥如意纹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德昂族的花篮、壮族的绣球、布依族的糠包、普米族的“笃笆”(竹篾盒)、彝族的漆器等等。在一些民族中,传统乐器在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因而成为受人喜爱的吉祥物,如苗族的芦笙、布朗族的三弦、仫佬族的锡角(一种吹奏乐器)、怒族的达比亚(状似琵琶的乐器)、瑶族的长鼓、基诺族的大鼓、朝鲜族的长鼓、佤族的木鼓等等。曲棍球是达斡尔族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达斡尔人将曲棍球视为喜爱的吉祥物。一些少数民族代表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也成为本民族的吉祥物,如白族的三塔、侗族的鼓楼等等。
在民俗文化中形成的寓意幸福美好的动物、植物,也都成为各民族喜爱的吉祥物。鸣声悦耳动听的百灵鸟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族吉祥物。象征和平自由的白鸽是俄罗斯族吉祥物。乌孜别克族以白斑鸠
象征喜事临门。壮族以成双成对的斑鸠象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善舞的白鹇是哈尼族最喜爱的吉祥物。土家族以歌声婉转的阳雀为吉祥之鸟,用做织
绵主体纹样,象征春天,寄托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的象征意义具有原始性、朴实性和生活性,表现出各民族的自身的传统价值观,见不到汉族吉祥物所蕴含的厚禄高官、富贵荣华、传宗接代的儒家观念。少数民族吉祥物展现的主题主要有:(一)怀念祖先,祈求平安、丰年;(二)祝福爱情忠贞、自由、幸福、美满;(三)赞美勤劳、勇敢、坚毅、强大;(四)祈盼喜庆、如意。少数民族吉祥物表现出各民族人民在困苦的自然条件和艰难的社会条件下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