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第三章
第三、四、五、六、七章(毛邓三)
![第三、四、五、六、七章(毛邓三)](https://img.taocdn.com/s3/m/fdb5d921ed630b1c59eeb56e.png)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主讲:郭晓康理论的形成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46-47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半封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动力之一,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对象。
P48总路线集中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P51-52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主讲:郭晓康道路和基本经验意义P53-57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P59-60历史意义: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提出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理论。
2.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主讲:郭晓康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理论和道路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P62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P67历史意义:1.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解放生产力,在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毛邓三复习资料一
![毛邓三复习资料一](https://img.taocdn.com/s3/m/08b0d533b90d6c85ec3ac6a1.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A 八七会议B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 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A 十三大B 十四大C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 十五大5.邓小平理论是()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D 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 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执政为民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A 发展先进生产力B 发展先进文化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发展B 全面C 协调D 以人为本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邓小平D 王稼祥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改革开放D 为人民服务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毛邓三纲要目录
![毛邓三纲要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642ff4e2e3f5727a5e96272.png)
1,为什么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3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③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④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0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正真坚持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19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践基础: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的依据·22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现实基础....③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重要借鉴....7,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31·32第一要义是发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各方面都发展;协调——各方面的发展要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P32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b14fdf7770bf78a65295438.png)
毛邓三每章重点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结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答:1)它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现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2)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它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毛邓三》
![《毛邓三》](https://img.taocdn.com/s3/m/3662e3f24693daef5ef73dcc.png)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在农村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矛盾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给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57)
3、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三节,p59)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第二节,p69)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P79)
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邓三概论-第3章
![毛邓三概论-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8bab8fd0d233d4b14e6923.png)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特殊优点)
开滦煤矿工人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①性质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称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
– 民族的文化 – 科学的文化 – 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 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
从1936年12月至1939年12月,毛泽东先后 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 〉发刊词》等文章,进一步从理论上系统 地论述了中国革命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农 村,而是走相反的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和 完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在解决新民 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的同时,提出了新 民主主义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纲领, 作为贯彻执行新民 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
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 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终极前途:社会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则成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 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开端。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归纳(全)
![自考毛邓三知识点归纳(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388cbd69dc5022aaea00ca.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第二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最新理论理论成果)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战争与革命①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和平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毛泽东思想——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②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科学发展观——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③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我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写入党章和宪法的时间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写入《党章》;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写入《党章》;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党工作的基本路线和方法)、独立自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邓三
![毛邓三](https://img.taocdn.com/s3/m/5f707c1ba8114431b90dd87b.png)
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答:错误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错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第二,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党中央的一些总结革命经验、提出重大理论原则、制定重要政策的,在党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献,都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发生过重大作用。
第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中既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错误思想尤其是他晚年的错误思想是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正确。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变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毛邓三重点章节整理
![毛邓三重点章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2b084ce518964bcf847ccf.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1938年毛泽东《论新阶段》最先提出了“马克思思想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结合毛邓三的发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4、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经济,中国入世,申奥成功。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依据。
1、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毛邓三第三章课件
![毛邓三第三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ed69a084868762caaed5b8.png)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因为不改变这种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农村生产力就无从发展,广大农民群众 就得不到真正解放。
翻身农民 的土地执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极强的垄断性、买办性、 封建性和腐朽性。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一 方面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又 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也是对 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 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三)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逐步走向成熟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作业:
• 请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革命的 一般理论,分析说明中国革命道路的复 杂性。
• 请来自湘、鄂、赣、闽的同学讲述当地 一理、语言环境。
2019/7/31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概论教研室
2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上海工商界庆祝 公私合营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倾向
陈独秀
王明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 领是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 取得胜利的伟大纲领。实 践这一纲领, 就是我们要 造成的新中国。
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是中国近代政治进 步的主要障碍。
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
![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34aed6fa1eb91a37f0115c86.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1、P5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3、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11—P274、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1—P275、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1—P27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28—P34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8、P32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39、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3310、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
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毛邓第三章
![毛邓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157a2ed102de2bd96058861.png)
贫农和雇农
富农 中农 贫农和雇农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的同盟军” 的同盟军”。 第一,农民问题, 第一,农民问题,即消灭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和地主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和地主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 第二,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绝大多数革命 80% 性极强,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性极强,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农村是中国革 命的根据地, 命的根据地,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 战争。 战争。
19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中国的 19世纪60 70年代 伴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 世纪60- 年代, 部分地主和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投资办厂, 部分地主和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投资办厂,这些 企业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企业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 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 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使得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
(三)实践基础
为了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 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 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 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禁烟运动
洋务运动
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 事实证明, 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旧式的农民战争, 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 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 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 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 种种方案, 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 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毛邓三概论课件第三章
![毛邓三概论课件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addd7437ee06eff9aef8071e.png)
21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 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 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 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 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 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 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毛邓三复习题及答案一至八章
![毛邓三复习题及答案一至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c3d1fdd049649b6648d74751.png)
毛邓三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二、单项选择题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 C )决定的。
A、“五大”B、“六大”C、“七大”D、“八大”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C )。
A、实事求是B、遵义会议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D )正式提出的。
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D )。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5、( D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B、时代主题的转换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经济全球化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苏东剧变D、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8、以人为本就是以( A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B )。
A、实事求是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 C )。
A、实事求是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E )。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ABC )结合起来。
A、中国实践B、中国历史C、中国文化D、中国政治E、中国经济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CE )。
毛邓三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邓三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78fa75784254b35effd340d.png)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它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 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它对外依附于 帝国主义,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对广大劳动人民 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 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 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对象。因此,中国的民族资 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变
(一)转 必然性:旧主民主主义主革义命革的命到的来失。败,呼唤新民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为什么要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 请同学们回答 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
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二P633)
——毛泽东
认识了国情才能认清中国为什么要搞新民主主义 革命,认识了国情是弄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
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1840一1919)
1.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太平天国起义(农民阶级)、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失败了。
2.历史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推 到了政治的前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革命浪潮 迅速席卷全国,清政府顷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 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只是 昙花一现。
毛邓三第三章 1
![毛邓三第三章 1](https://img.taocdn.com/s3/m/d870f6b6f524ccbff121847c.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党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 中不懈探索的结果。 • 从 1922 年 7 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 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 1926年前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 1930年前后形成新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 1939-1940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 到成熟,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道德三大法 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从而形成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时代特点 资产阶级软弱 无产阶级特点
“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 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 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 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 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 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 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3页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第二节
• •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毛邓三
![毛邓三](https://img.taocdn.com/s3/m/fe4ed35f3b3567ec102d8a02.png)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时间值同意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当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时间,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愿望的科学认识。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理论等等。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生科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时间,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b80257eff9aef8941e06e5.png)
毛邓三的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一,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会所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有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各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话。
3,这些理论成果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之林.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1,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倡导调查研究,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党的建设
如何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 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 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 持党的先进性?
52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 理论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近代中国贫穷落 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中国经济 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8
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地阻 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孔
陈
蒋 宋
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 人民大众
上海工商界 庆祝公私合20 营。
第二,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 革命有区别又有联系
❖ 区别:它们是不同阶段的革命,两者 的对象、任务、性质都是不同的。 ❖ 联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 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 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21
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 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 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 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军队政治工作的 创始人周恩来
毛泽东发表演说
48
(4)实行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是人民 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显著标志。
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严格纪律
红军战士包袱
上的“六项注 意”。
49
第二,人民战争理论(武装斗争就是 人民战争)
50
第三,游击战争思想 (游击战争是我军作战的主要形式)
第四,农村根据地建设思想 (农村根据地是我军作战的战略 后方和作战依托) 第五,一整套的战略战术
第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 实践参照。
第五,为落后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
具体途径,提供了信心与支持。
56
辨析题
•中国革命战争只能采用 武装斗争形式。
57
• 答:错。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 凶狠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 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重视武装 斗争,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 式。非武装斗争的形式,如工农的斗争、 青年妇女的斗争、经济的斗争、思想战 线上的斗争、白区的斗争等斗争形式虽 然是辅助的、次要的,但也是非常必要 的。没有其他形式斗争的配合,武装斗 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发展的不 平衡性决定;
中国社会矛盾和政治局面的复杂性,为统 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
38
近代中国的阶级 结构是“两头小 中间大”,即无 产阶级和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都只 占少数,最广大 的人民是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这 些中间阶级。
39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 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时代;
•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 先锋队一一中国共产党;
•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
渡到社会主义。
17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社会主义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两步走”思想
第一,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 社会主义革命。
18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即改变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 义社会。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
19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上海人民庆祝社 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明确概括: 1948年4月, 毛泽东: 《在晋绥干 部会议上的 讲话》
毛泽东 关于新 民主主 义革命 总路线 的手迹
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视察上 海申新九厂
28
思考讨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否应该在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的同时反对民 族资本主义?
29
教师点评:
民族工商业代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同官僚资本有本质的区别 ; 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操纵国计民生, 不会给新中国带来危害;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内容
性质
地位
关系
对待 方式
劳 动 者 之 阶级利益根本 主体 基本的,主要的, 放手
间 的 联 盟 ,一致基础上的
第一位的,是统 发展
主要是工 农联盟
劳动阶级联盟
一战线的基础和 依靠力量
和加
强
劳 动 者 与 被剥削者与剥 组成 非基本的,不 尽
可 以 合 作 削者之间的联 部分 可缺少的
能
的非劳动 者之间的
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
业者、自由职业者
青年学生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
大“ 学一 生二 在 演九 讲”
运 动 中 北
12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
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党对民族资产阶级 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1946年,民盟主席张澜拒
绝参加伪国大。
1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36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验
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送 给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件 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 送你们三件法宝,这就是:统一战 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
——毛泽东
37
(一)统一战线
如何理解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 想的重要内容?
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 定;
(3)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认 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42
“八七”会
议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七”会议确 定了土地革命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记录
43
2、武装斗争的主要内容 (武装斗争的关键是人民军队建设)
毛泽东检阅南下部队。
44
第一,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 唯一宗旨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 始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33
依据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分割 状态、农村薄弱,内无民主,外无独 立)
●大革命影响下的良好群众基础。(农 民可靠)
●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
34
内容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30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人 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31
毛泽东和国民政府中央考察团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3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人民大众——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0
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
农民是人民大众的主体;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被掠夺和被剥削对象; 农民生活最为悲惨; 农民具有最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 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11
城市小资产阶级:
盟
大
联盟,主
要是与民
族资产阶
级之间的
联盟
可 扩
40
(二)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 点和优点之一 1、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请回答:为什么中国革命 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 形式?
41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缺乏合法斗 争的条件,这一特殊的国情了决定了中 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及其掌 握着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决定了中国革命 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 领导权问题。
一大会址
14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中国革命为什么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为什么是新 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5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革命的任务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方面看:基本内容是土地
(3)(2)(1) 做筹打 群款仗 众 工 作
红军战士笔记本中 记载的红军三大任务 45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 的根本原则
❖ “三湾改编”:决定建立健全军队各级党组织
三湾村
46
❖古田会议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了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古田会议会址
47
(3)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不骄、不躁 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 奋斗的作风。
5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
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
论。
第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国革命指 明了方向。
第三,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国家学说,指导了新中 国的建立。
58
辨析题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59
あリがと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