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精)p讲义pt课件
合集下载
--ppt课件-解表剂
![--ppt课件-解表剂](https://img.taocdn.com/s3/m/cabc70518bd63186bdebbc0b.png)
恶寒,发热, 无汗,头身痛
喘 苔薄白,脉浮
紧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 当其冲,寒邪收引凝滞,使 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 郁滞,经脉不通
寒邪外束肌表,影响肺气宣 肃下行则上逆
风寒束表
恶 寒
方解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解表散寒,宣 肺平喘
解肌发表, 温通血脉
降利肺气,配伍麻 黄宣肺平喘
桂枝
常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苏叶、 防风等为主组成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
因寒邪束表,每致营阴郁滞,肺失宣降, 故此类方剂每配伍活血通脉的川芎及宣降肺
气的杏仁、桔梗等。
杏仁
桔梗
麻黄汤
《伤寒论》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 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症状 分析
论桂枝汤
• 解肌和发汗同中有异,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这不只是一个 概念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桂枝汤。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臣以苦酸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 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泄皮 毛,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 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 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 见.亦可见麻黄汤之发汗与桂枝汤之解肌之一斑。解肌之 剂的桂校汤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即吸热稀粥)“以 助药力“,同时温覆,方可使汗出病愈。这便是桂枝汤用 于解表时为何要啜热稀粥的道理。
用法
• 注文作为解表药的服药法则,归纳言之,至少有 五个方面:一,服解表药后,要适当地令病人覆 衣加被,约2小时左右,达到全身微汗出,不要汗 出过多,以免耗伤正气而邪仍不解。二,要中病 即止,不必尽剂。三,要在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 每隔2小时服一次,若第一、二次服后汗不出而病 不解,第3次服药时间可稍提前,这对临床尤为重 要。今人无论治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常习惯于 早、中、晚的日三服之法,甚或早晚各服一次的 日二服之法。不知这种日三服或日二服之法,对 于治疗杂病里证尚可,若用于治疗外感病
喘 苔薄白,脉浮
紧
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 当其冲,寒邪收引凝滞,使 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 郁滞,经脉不通
寒邪外束肌表,影响肺气宣 肃下行则上逆
风寒束表
恶 寒
方解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解表散寒,宣 肺平喘
解肌发表, 温通血脉
降利肺气,配伍麻 黄宣肺平喘
桂枝
常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苏叶、 防风等为主组成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
因寒邪束表,每致营阴郁滞,肺失宣降, 故此类方剂每配伍活血通脉的川芎及宣降肺
气的杏仁、桔梗等。
杏仁
桔梗
麻黄汤
《伤寒论》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 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症状 分析
论桂枝汤
• 解肌和发汗同中有异,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这不只是一个 概念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桂枝汤。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臣以苦酸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 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泄皮 毛,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在《本草 纲目》中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 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 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 见.亦可见麻黄汤之发汗与桂枝汤之解肌之一斑。解肌之 剂的桂校汤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即吸热稀粥)“以 助药力“,同时温覆,方可使汗出病愈。这便是桂枝汤用 于解表时为何要啜热稀粥的道理。
用法
• 注文作为解表药的服药法则,归纳言之,至少有 五个方面:一,服解表药后,要适当地令病人覆 衣加被,约2小时左右,达到全身微汗出,不要汗 出过多,以免耗伤正气而邪仍不解。二,要中病 即止,不必尽剂。三,要在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 每隔2小时服一次,若第一、二次服后汗不出而病 不解,第3次服药时间可稍提前,这对临床尤为重 要。今人无论治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常习惯于 早、中、晚的日三服之法,甚或早晚各服一次的 日二服之法。不知这种日三服或日二服之法,对 于治疗杂病里证尚可,若用于治疗外感病
第四章 解表剂课件
![第四章 解表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81de2b227916888486d78e.png)
用法
水煎服,服药片刻啜热粥或温开水一碗, 并盖被保暖,以助药力。
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一两半 防风一两 半 苍术一两半 细辛五分 川芎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脉浮
苔白滑
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小青龙汤--方义分析
病机:外寒里饮证。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君:麻黄
桂枝
佐:白芍
佐使:甘草
臣:干姜
细辛
佐五味子 佐半夏
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小青龙汤--运用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 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 不宜使用。
感冒清热颗粒
《中国药典》
荆芥穗200 薄荷60 防风100 柴胡100 紫苏叶60 葛根100 桔梗60 苦杏仁80 白芷60 苦地丁200 芦根160
脉浮按之无力。 使用注意:
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
随证加减: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芪; 湿邪较甚,酸痛重加,加威灵仙、桑枝、秦
艽、防己;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
第章解表剂PPT课件
![第章解表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fbea8b783e0912a3162ac4.png)
第35页/共106页
急则治其标,应以调理胃肠气血为主, 适当加健脾益气之品。方用香苏散加味:香 附、苏梗、陈皮、枳壳、大腹皮、党参、茯 苓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佛手、白术各 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3剂症减,6剂而痛止胀消纳增。后以补中益 气汤合理气活血药治疗1月余,胃肠钡餐透视: 胃下垂上升4cm,胃黏膜皱襞正常,病愈出 院。[白家温.香苏散加味治疗胃肠道疾病举 隅.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36]
第12页/共106页
【方解】
风邪在表
恶风
君 桂 枝—解肌发表
风
卫气浮盛
外
调和营卫
邪
卫强— 发 热 与邪抗争
感
风
解 调 臣 白 芍—敛阴和营 肌和
袭
腠理不固
自汗
营弱
寒
营阴外泄
脉浮缓 表
发营
生 姜—助桂解表
表卫 佐
和中益胃
虚
表
肺气不利
鼻鸣 证
大 枣—助芍和营
胃气不和
干呕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第13页/共106页
遇寒易作 饮 证
饮溢肌肤 肢体浮肿
解温 表肺 散化 寒饮
君
麻黄 桂枝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化气行水
臣 干 姜 温肺化饮 细 辛 解表祛邪
燥湿化痰
半夏
佐
和胃降逆
白 芍 收敛肺气 五味子 防耗气阴 使 甘 草— 调和诸药
第28页/共106页
【配伍特点】解表散寒与温化水饮并行, 内外合治,相互促进;辛散温燥与酸 收润敛相合,散不伤正,敛不留邪。
第10页/共106页
桂枝汤
《伤寒论》
第11页/共106页
急则治其标,应以调理胃肠气血为主, 适当加健脾益气之品。方用香苏散加味:香 附、苏梗、陈皮、枳壳、大腹皮、党参、茯 苓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佛手、白术各 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3剂症减,6剂而痛止胀消纳增。后以补中益 气汤合理气活血药治疗1月余,胃肠钡餐透视: 胃下垂上升4cm,胃黏膜皱襞正常,病愈出 院。[白家温.香苏散加味治疗胃肠道疾病举 隅.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36]
第12页/共106页
【方解】
风邪在表
恶风
君 桂 枝—解肌发表
风
卫气浮盛
外
调和营卫
邪
卫强— 发 热 与邪抗争
感
风
解 调 臣 白 芍—敛阴和营 肌和
袭
腠理不固
自汗
营弱
寒
营阴外泄
脉浮缓 表
发营
生 姜—助桂解表
表卫 佐
和中益胃
虚
表
肺气不利
鼻鸣 证
大 枣—助芍和营
胃气不和
干呕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第13页/共106页
遇寒易作 饮 证
饮溢肌肤 肢体浮肿
解温 表肺 散化 寒饮
君
麻黄 桂枝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化气行水
臣 干 姜 温肺化饮 细 辛 解表祛邪
燥湿化痰
半夏
佐
和胃降逆
白 芍 收敛肺气 五味子 防耗气阴 使 甘 草— 调和诸药
第28页/共106页
【配伍特点】解表散寒与温化水饮并行, 内外合治,相互促进;辛散温燥与酸 收润敛相合,散不伤正,敛不留邪。
第10页/共106页
桂枝汤
《伤寒论》
第11页/共106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PPT精选文档40页
![方剂学课件5解表剂-PPT精选文档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a68fad9dfab069dc5122014d.png)
麻黄——辛苦温、宣肺散风
石膏—辛甘大寒、清肺泄热
相制为用—君
杏仁 — 苦微温、调肺平喘 ----------------臣
炙草 — 甘温、调和药性 --------------佐使
05.11.2019
课件
28
3、说明 ①为何麻石二药为君? ②如何由辛温峻剂麻黄汤变为辛凉剂?
四、应用: 1、原则范围:治喘要方,喘为必备,不论有无表证皆可 2、正确掌握麻与膏用量比例关系。
33
六、临床应用
1、范围原则: 2、常用加减
①伤风咳嗽 ②风湿明显 ③瘟疫初起 ④成人无虚外感
3、也是寒湿痢疾初起之主方—
体现了“逆流挽舟法”。
05.11.2019
课件
34
复习思考题:
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三方均治喘,比较功用主治之异同?
05.11.2019
课件
35
05.11.2019
银 荆—药多量重
2、长于清热解毒—(银、翘、薄、蒡)、 竹、芦、桔、草—辛凉平剂。
05.11.2019
课件
22
桑—外感风热表证之轻证(风温初起)
1、病机:邪在肺卫,清肃无权。
2、主症:发热恶寒轻微短暂,口微渴,咳
嗽、苔薄黄,脉浮数。
银—外感风热表证之重证(温病初起)
1、病机:温热袭表、热毒内传
2、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舌
05.11.2019
课件
17
一、组成 原方无用量,现代用量酌情使用。
外散—散风寒湿
二、作用
内清—清解里热
重表兼里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05.11.2019
课件
18
三、配伍
羌活:辛温解表,散风寒湿邪—君
石膏—辛甘大寒、清肺泄热
相制为用—君
杏仁 — 苦微温、调肺平喘 ----------------臣
炙草 — 甘温、调和药性 --------------佐使
05.11.2019
课件
28
3、说明 ①为何麻石二药为君? ②如何由辛温峻剂麻黄汤变为辛凉剂?
四、应用: 1、原则范围:治喘要方,喘为必备,不论有无表证皆可 2、正确掌握麻与膏用量比例关系。
33
六、临床应用
1、范围原则: 2、常用加减
①伤风咳嗽 ②风湿明显 ③瘟疫初起 ④成人无虚外感
3、也是寒湿痢疾初起之主方—
体现了“逆流挽舟法”。
05.11.2019
课件
34
复习思考题:
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三方均治喘,比较功用主治之异同?
05.11.2019
课件
35
05.11.2019
银 荆—药多量重
2、长于清热解毒—(银、翘、薄、蒡)、 竹、芦、桔、草—辛凉平剂。
05.11.2019
课件
22
桑—外感风热表证之轻证(风温初起)
1、病机:邪在肺卫,清肃无权。
2、主症:发热恶寒轻微短暂,口微渴,咳
嗽、苔薄黄,脉浮数。
银—外感风热表证之重证(温病初起)
1、病机:温热袭表、热毒内传
2、主症: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舌
05.11.2019
课件
17
一、组成 原方无用量,现代用量酌情使用。
外散—散风寒湿
二、作用
内清—清解里热
重表兼里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
05.11.2019
课件
18
三、配伍
羌活:辛温解表,散风寒湿邪—君
中药药理PPT解表剂[可修改版ppt]
![中药药理PPT解表剂[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f944487375a417876f8f30.png)
中药药理PPT解表剂
主治病证
表证: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 水肿、痢疾等病初起时
表现恶寒、发热、头疼、 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
白、脉浮等症状
注意事项
❖ 辨别表里及寒热虚实 ❖ 表里同病,一般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 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
❖ 取汗适度,以遍身微汗为佳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正 解
人参三分
陈皮(去白)半两
茯苓(去皮)三分 表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
桔梗(去芦)半两
参 苏
甘草(炙)半两
饮
·
·扶正解表·参苏饮 ·
【方解】
➢君:苏叶、葛根—发散风寒,解肌透邪。 ➢臣: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陈皮、枳壳—理气宽胸。 ➢佐:人参—益气,扶正托邪。
茯苓—健脾,渗湿消痰。 木香—行气,醒脾畅中。 ➢使:甘草 —补气安中,调和诸药。
病名 点
主症
麻黄汤
桂枝汤
方中均有桂枝、炙甘草,均可解表 散寒,治疗风寒表证
麻黄、杏仁 芍药、生姜、大枣
解表散寒力强,兼 解表散寒力弱,
可宣肺平喘
并可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缓
·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 细辛 生地黄
△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效。
【主要药理研究】
·扶正解表·参苏饮 ·
1、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抗炎、抗病毒 2、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现代应用】
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解表方药
———动物模型
1.解热
中枢性解热药 可能在于阻断EP(内生性致热源)产生以后的环节
主治病证
表证: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 水肿、痢疾等病初起时
表现恶寒、发热、头疼、 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
白、脉浮等症状
注意事项
❖ 辨别表里及寒热虚实 ❖ 表里同病,一般先解表或表里同治 ❖ 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
❖ 取汗适度,以遍身微汗为佳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正 解
人参三分
陈皮(去白)半两
茯苓(去皮)三分 表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
桔梗(去芦)半两
参 苏
甘草(炙)半两
饮
·
·扶正解表·参苏饮 ·
【方解】
➢君:苏叶、葛根—发散风寒,解肌透邪。 ➢臣: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
陈皮、枳壳—理气宽胸。 ➢佐:人参—益气,扶正托邪。
茯苓—健脾,渗湿消痰。 木香—行气,醒脾畅中。 ➢使:甘草 —补气安中,调和诸药。
病名 点
主症
麻黄汤
桂枝汤
方中均有桂枝、炙甘草,均可解表 散寒,治疗风寒表证
麻黄、杏仁 芍药、生姜、大枣
解表散寒力强,兼 解表散寒力弱,
可宣肺平喘
并可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缓
·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 细辛 生地黄
△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效。
【主要药理研究】
·扶正解表·参苏饮 ·
1、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抗炎、抗病毒 2、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现代应用】
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解表方药
———动物模型
1.解热
中枢性解热药 可能在于阻断EP(内生性致热源)产生以后的环节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68498dbe23482fb5da4c82.png)
薄荷——助君药散风热
桔梗、杏仁——助君药宣肺止咳
(臣)
连翘、芦根——清热生津
(佐)
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药性。 (佐使)
◆配伍特点
①诸药量轻,解表清热力微(辛凉轻剂) ②桑、桔、杏配伍,宣肺止咳效佳。。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方要点]
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银翘散
(《温病条辨》)
[主治]温病初起
本方要求
掌握小青龙汤中芍药与五味子的 配伍意义。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薄荷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甘草
[主治]风温初起 证候特征:咳嗽明显的表热轻证 ◎病机:风热犯表(主),肺气失宣(次) ◎立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配伍意义
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清肺止咳(君)
风寒表实证
风寒表虚证
无汗而喘,脉浮紧 有汗无喘,脉浮缓
本方要求
1、掌握桂枝汤的制方原理 2、熟悉桂枝汤的用法 3、掌握麻黄汤与桂枝汤二方之异同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
思考:
1.本方所治表证有何特点?(病机、症状) 2.证兼里热,方中大队辛温之药是否有燥
津助热之虞?
[组成]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掌握黄芩、生地的配伍意义(清兼
证之热、制辛温之燥)。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主治]外寒内饮证。 [制方原理]
◎病机要点:外寒(主证)内饮(次证) ◎立 法:解表化饮
◎配伍意义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半夏 ——温肺化饮,助麻桂解表。 芍 药——敛阴,防过汗或温燥伤津; 五味子——敛气,防肺气耗散 甘草——和中调药
解表剂PPT课件
![解表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986d0caf45b307e9719718.png)
谓之伤寒。
第11页
返回导航
麻黄汤--制方原理
生物
结构
君 臣 佐 佐使
药物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功能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相须为用,透达营 卫,增发汗散寒解
温经散寒,透达营卫 表之力 降利肺气,佐麻黄助止咳平喘
缓麻桂之峻烈,调麻杏之宣降
第12页
返回导航
麻黄汤应用
生物
• 辩证要点:恶寒发热 无汗而喘 脉浮紧
生物
九味羌活汤--病机分析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
脉浮,苔白或微黄。
第25页
返回导航
外
外感风寒表实证
感 风
寒
风寒夹湿证
湿 邪
,
里
里有蕴热
有
蕴
热
君 臣
佐 使
第26页
九味羌活汤--制方原理 生物
不 主治 风寒束表 同
风寒表实重证兼有 郁热
组成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70个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 二两 杏仁40个 石膏鸡子 大 生姜三两 大枣12枚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 发汗解表,清热除
平喘
烦
第16页
返回导航
麻黄汤及附方比较
生物
麻黄汤
三拗汤 华盖散
相 主治 外感风寒,咳喘 同 组成 麻黄 杏仁 甘草
生物
第六章 解 表 剂
• 定义 • 适用范围 • 分类 • 使用解表剂使用注意
第1页
返回导航
解表剂的定义
生物
• 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 功能①发汗解肌②疏达腠理③透邪外出 • 主治表证 属“八法”之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f4fe95022aaea998f0fd1.png)
和营卫药:甘草、大枣、生姜
辛温解表药 敛营和阴药:芍药
为主,配伍 温里祛寒药:干姜
祛痰化饮药:半夏、干姜
清热药:石膏
ppt课件
23
1.2 辛凉解表剂
Prescriptions that Release The Exterior with Acrid And cool Herbs
ppt课件
24
辛凉解表剂
的作用。也就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4.本方与桑菊饮比较。
ppt课件
35
• 扶正解表剂
• Prescriptions that Release The Exterior due to Deficiency
ppt课件
36
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表阳被遏,正不祛邪 憎寒壮热
风气虚 肌 风寒束表 无汗,头痛强痛
寒
所以,有人称本方“乃滋阴和阳,调和营
卫,解肌发表之总方”。
ppt课件
13
辛温解表剂
桂枝汤
? 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出一证,何
用桂枝汤来发汗?会不会导致汗出过多而 伤阴?
桂枝汤证----病汗,常带有凉意,病汗虽 久,不足以去病。
服药后之微汗----药汗,带有热意,药汗
瞬间,功成而著。 ppt课件
14
辛温解表剂
病机 外感风寒,内有水饮
治法 解表pp散t课件寒,温肺化饮 18
辛温解表剂
小青龙汤
方中为什么 没有配伍止 咳平喘药?
君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除表邪
• 臣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助麻、桂解表
• 佐 五味子——敛气(制辛散耗气)
• 佐 芍药——养血 (防温燥伤津)
• 佐 半夏——祛痰和胃散结
方剂学-解表剂PPT参考幻灯片PPT文档共158页
![方剂学-解表剂PPT参考幻灯片PPT文档共1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f994e0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b.png)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方剂学-解表剂PPT参考幻灯片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方剂学-解表剂PPT参考幻灯片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