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超敏反应《医学免疫学》人卫版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变态反应Allergy、 过敏反应Anaphylaxis )
指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 织细胞损伤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
消除Ag
Ag
免疫应答
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
超敏反应的分类
I 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其机理为:多巴改变了红细胞膜上的Rh系统的e抗原 产生抗RBC抗体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导致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青霉素)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青霉素 (半抗原)
+
蛋白 (血细胞 膜或血浆)
完全抗原
抗体
免疫复合物+补体
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新生儿溶血症
Rh– 初孕
Rh+
➢ IgE为亲细胞抗体,未结合Ag时即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c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 敏状态。
➢ IgE 的产生依赖于细胞因子IL-4
Th2分泌的IL-4能增强IgE的合成
(1)IL-4是一个Ig类转换因子,为B细胞提 供活化信 号,从而 使B细胞由产生IgM转换为产生IgE。
刺激支气管、 子宫和膀胱 等处的平滑 肌收缩
促进粘 膜、腺 体分泌
增多
2.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
新合成介质:主要是细胞膜磷脂代谢产物、细胞因子 及嗜酸性粒细胞产生的酶类物质和脂类介质。
白三烯(leukotrienes,LTs) 前列腺素D2(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 多种细胞因子:TNF、IL-1、 IL-4、IL-5、IL-10和CSF
超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4.生物活性介质 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肝素等. 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肝素等. 引起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后------诱导产生 诱导产生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后 IgE类抗体 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类抗体 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机体处于 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 机体处于 致敏状态. 致敏状态. 通常靶细胞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甚至更 如长期不接触变应原, 长,如长期不接触变应原,致敏状态可 逐渐消失. 逐渐消失.
三,临床常见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最迅速,最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迅速, 严重 甚至导致死亡 1. 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 药物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 引发最为常见 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 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 引起(注意:提高青霉素质量, 引起(注意:提高青霉素质量,现用现 配). 2. 血清过敏性休克:再次使用动物免疫血清 血清过敏性休克: 如破伤风抗毒素, 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 紧急预防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紧急预防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可 在短时间内死亡. 在短时间内死亡.
(二)激发阶段
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 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 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 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三)效应阶段
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官, 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官, 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1,平滑肌痉挛 , 2,小血管扩张 , 3,粘膜腺体分泌增加 ,
22 常见的超敏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22 常见的超敏反应及其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即过敏反应。
(一)特点①主要由 IgE 介导;②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③通常引起功能紊乱,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④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二)变应原、变应素、细胞常见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菌丝和孢子, 动物的皮屑、牛奶、鸡蛋、虾类,血清和青霉素等。
参与Ⅰ型变态反应的抗体IgE又被称为变应素。
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主要有B 细胞、Th2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三)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大致分为致敏、发敏和效应三个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交联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刺激这些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使机体处于发敏状态。
在效应阶段,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快速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哮喘、皮疹、腹泻、休克等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包括两类,一类是预先形成储备在颗粒内的介质,主要为组织胺和激肽原酶;一类是细胞活化后新合成的介质,主要有LTs、前列腺素D2(PGD2)、PAF及多种细胞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使内含颗粒脱出,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这些物质可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嗜酸性粒细胞还能释放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LT,对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常见疾病1.过敏性休克可在接触变应原后数分钟内发生,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动物免疫血清过敏性休克等。
②过敏性鼻炎。
③支气管哮喘。
④皮肤过敏反应。
⑤消化道过敏反应。
(五)Ⅰ型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1.检出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2.脱敏疗法。
3.减敏疗法。
4.药物治疗①抑制生物介质释放的药物: 如色氨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②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③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药: 肾上腺素可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毛细血管、升高血压。
Ⅰ型超敏反应要点口诀为:E导双快个体异,组织无损功能滞。
Ⅱ型超敏反应概述
Ⅱ型超敏反应概述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抗体介导的组织破坏、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等。
在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中,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进而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NK细胞等)杀伤该细胞。
这种杀伤机制被称为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反应。
在抗体介导的组织破坏中,特异性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系列效应,如补体系统激活、炎症介质释放等,最终导致组织破坏。
而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则是通过抗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所在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Ⅱ型超敏反应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反应等。
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导致红细胞破坏。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与细胞核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和组织中,导致血管炎和组织损伤。
在药物过敏反应中,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荨麻疹、发热、关节炎等。
鉴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机制,治疗该类型超敏反应的方法主要包括抗体清除、抗体治疗和免疫抑制等。
抗体清除是通过使用血浆置换或血浆吸附等技术,将循环中的抗体从血液中去除,以减少抗体介导的反应。
抗体治疗的方法包括使用抗体来中和特定的抗原,例如使用抗毒素来中和毒素引起的反应。
免疫抑制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免疫反应。
例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
除了治疗方法外,预防Ⅱ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关键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该过敏原。
此外,对于使用药物的患者,应注意对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在使用药物时注意描述自身过敏史,以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总之,Ⅱ型超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可以导致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反应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
超敏反应
逃避CTL攻击
(2)粘附分子表达降低
减弱CTL攻击
5. Fas反击 肿瘤细胞表达FasL,诱导CTL凋亡
第四节
70年代:低谷
肿瘤免疫治疗
80年代: 基因、蛋白质、细胞工程技术
四大疗法:(1)疫苗疗法 (2)过继免疫疗法 (3)免疫导向疗法 (4)细胞因子疗法
90年代:基因转移技术,(5)基因疗法
评价: (1)防止肿瘤扩散、转移
过敏反应三要素:
(1)经第二次注射的动物较第一次注射的动物 敏感 (2)第二次注射的动物与第一次注射的动物症 状不一样
(3)两次注射的间隔需2~3周
特点:
(1)发生快
几秒~几十分钟,多数30min内
(2)通过血清被动转移 1921, Prausnitz, Kü stner (P-K试验) (3)IgE介导 1966,Ishizaka (石阪,JPN)
(二)活性介质
1. 颗粒内储存介质
(1)组胺:主要的介质
(2)激肽原酶:激肽原→缓激肽
(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
2. 新合成介质
(1)白三烯(LT)
(2)前列腺素(PGD)
(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三)调节 1. 嗜酸性粒细胞
吞噬颗粒
酶 → 灭活组胺、LT、PAF
2. cAMP
(2)杀伤残留肿瘤细胞
(3)非实体瘤有效
治疗肿瘤方法:
(1)手术
(2)化疗
(2)放疗
(4)免疫学疗法(生物学疗法)
(5)中医中药疗法(我国)
一、疫苗疗法(主动免疫疗法) 1. 肿瘤细胞型疫苗
病毒感染的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裂解物
2. 肿瘤相关抗原疫苗
较有希望
I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和机制
I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和机制Ⅱ型超敏反应是由抗体(IgG或Ig M)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 K细胞的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又称为细胞溶解型(cytoly ticty pe)或细胞毒型(c ytoto xicty pe)超敏反应。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一)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均可成为Ⅱ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杀伤的靶细胞。
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主要包括: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 L A抗原;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之间的共同抗原;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抗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后,抗体结合于细胞膜上的抗原通过下列途径或机制导致靶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①固定并激活补体裂解靶细胞;②借助于免疫调理(IgGFc段与吞噬细胞F c受体结合)和免疫黏附(C3b与吞噬细胞C3b受体结合)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破坏;③抗体IgG的Fab段与靶细胞抗原结合后,其另一端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或N K细胞上F c受体结合,通过ADCC发挥细胞外非吞噬性杀伤作用;④刺激或阻断靶细胞受体功能。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血型和HL A型不合所引起的血细胞破坏,有溶血性和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两类。
如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即溶血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反复输入异型H LA的血液所致,受者体内诱发抗白细胞的抗体或抗血小板的抗体,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
免疫学第十章超敏反应
Tc细胞的作用 ---- 通过穿孔素、颗粒酶等导致靶细胞的 裂解或凋亡
与常规的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一样
病( 二 ) 常 见 迟 发 型 超 敏 反 应 疾
格链孢子
长蠕孢子
Dust Mite
禾本科花粉
豚草花粉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结构
表面受体 (Fc RⅠ) 部位
特性
由一条α 链一条β 链和二条相同 的 γ 链组成, α 链胞外功能区能与 IgEFc段结合. β 和 γ 链可介导信 号转导. β和 γ 链的胞浆区含有免 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方式
颗粒中预合成 的物质
新合成的物质 释放 细胞因子
组织胺(早期反应)
激肽释放酶 蛋白水解酶 过氧化物岐化酶
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
白三烯(晚期反应)
前列腺素D2 血小板活化因子
腺体分泌增加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IL-4 IL-6 TNF
参与IgE类别转换
IL-1 IL-3 GM-CSF 活化嗜酸性粒细胞
特
点
主要病变为慢性炎症反应,以单核细胞、淋巴
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
主要参与成分
抗原
胞内寄生菌、病毒 细胞抗原如肿瘤抗原、移植抗原 某些化学物质
细胞
CD4+和CD8+T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一、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初次接触抗原
APC提呈抗原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T
细胞
效应阶段――再次接触抗原
消化道过敏反应
临床医学超敏反应
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
针对超敏反应的不同阶段,开 发具有靶向性的新型药物,如 抗炎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 剂等。
研究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 型治疗手段在超敏反应中的应 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超敏反应 的方法,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 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提高公众对超敏反应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超敏反应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识别有关,当免疫系统将 某些物质识别为威胁时,会触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导致炎 症、组织损伤等。
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 超敏反应的发生涉及多个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当免疫 系统首次接触过敏原时,抗原呈递细胞将过敏原呈递给T淋巴细 胞,并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时,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触发 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案例二: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
总结词
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后,体内免疫系统对药物成分产生 过度反应,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药物引起的超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 性休克甚至死亡。预防药物过敏的方法包括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以及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预防为主
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应采 取预防措施,如家中不养宠物 、不接触花粉、使用空气净化
器等。
注意饮食
对于食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 食用过敏食物,选择低过敏食 品。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 、均衡的饮食等,有助于增强 免疫力,减少超敏反应的发生 。
随身携带药物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随身 携带抗过敏药物,如盐酸肾上
深入探究超敏反应的机制与防治方法
第14章:超敏反应
2、特点与分类:
1)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等
2)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等
3)注射治疗性药物:青霉素、磺胺等
4)其它:某些酶类物质
(二)变应素及其产生
变应素( allergin ):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
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 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 Fc 段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使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第三篇 免疫病理 第14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 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 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 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分
类
I型超敏反应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细 胞(NK细胞等)借助所表达的IgG FcR与靶细胞表 面IgG的Fc段结合,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
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麻风、梅毒 2、接触性皮炎 3、移植排斥反应
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5-12小时出现超过5cm的红肿、出血、坏死 3、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
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特征
二、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超敏反应
2、细胞刺激型Ⅱ型超敏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一)发生机制:
1、变应原:
外源性:病原M:链球菌、病毒。异种血清、药物(青霉素等)。
内源性:自身变性组织成分,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性IgG、系统性红班狼疮患者的核Ag、肿瘤Ag
2、IC的形成与沉积(发病条件):
(3)药物过敏性血C减少症: 药物:*青霉素、磺胺、安替比林等。
机理:
(A)半抗原吸附型: (药物半抗原+血C)→机体→Ab
↓再次用药时Ab与血C结合
↓补体、吞噬C、NKC
血C溶解、破坏。
(B)免疫复合物型: (药物半抗原+体内蛋白质如血浆蛋白)→机体→Ab
再次用药时→药物+Ab粘附在血C→溶解、破坏
2、发病机制:
(1)致敏阶段: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
Ag→APC:抗原肽-MHCII/I分子
↓表达于APC表面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
效应(致敏)T细胞 记忆T细胞(部分)
CD4+TH1细胞(TDTH) ↓相同Ag
CD8+CTL细胞 效应T细胞
(2)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
(1)Ag长期存于体内。
(2)有发病学意义IC(大小):当Ag稍>Ab时,*19S、中等大小可溶性IC
(3)血管通透性↑
(4)与局部组织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有关:
*IC易沉积部位(肾小球、关节、心肌)毛细血管壁
3、IC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1)补体的作用:
(2)中性粒C的作用:
(3)血小板的作用:
(二)临床常见病:
B、抗毒素血清皮试: 1:10抗毒素血清0.1ml、注入前臂内侧皮内,15-30'后观察结果:注射局部无红肿--阴性,红肿--阳性.
22 常见的超敏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22 常见的超敏反应及其发生机制22 常见的超敏反应:1. 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或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引起的过敏性皮炎。
发生机制是接触物质会激活皮肤上的炎性细胞,产生许多过敏性物质,如细胞因子、血小板介素和自由基,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血,水肿,发热和瘙痒等。
2.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鼻部的常见过敏症,其发生机制是当过敏原接触鼻腔时,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的炎性细胞,从而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干扰素,过敏性蛋白,导致鼻腔内炎性症状,如嗅觉障碍,流涕,鼻塞,咳嗽,喉咙痛等。
3.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指某些食物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或某种免疫应答,使身体产生过敏反应。
发生机制是当食物中的过敏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抗体,并促使白细胞释放过敏物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口唇肿胀,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4.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其发生机制是当过敏原进入呼吸道时,会激活呼吸道上的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过敏蛋白,导致气道组织发炎,气道收缩,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5. 过敏性湿疹:过敏性湿疹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或有害物质与皮肤接触而引起的慢性过敏性皮炎。
发生机制是物质进入皮肤后,会引起皮肤上的炎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干扰素,过敏蛋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症状。
6. 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是由于眼部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眼部炎症病变,发生机制是过敏原进入眼部后,会激活眼部上的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过敏性蛋白,导致眼部炎症,如眼睛发红,流泪,痒痛,眼睛灼热等。
7. 皮肤过敏:皮肤过敏是指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产生的皮肤反应,发生机制是当皮肤接触过敏原时,会激活皮肤上的炎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过敏性蛋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症状。
8.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是由于过敏原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病变。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I型超敏反应是一种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通常称为即时型超敏反应,也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类型之一、它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对一些普通的、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这种反应通常在暴露于被称为过敏原的特定物质后立即发生。
本文将讨论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原则。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暴露:一个个体在初次接触到一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入侵物质,并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2.变态反应:产生的IgE抗体会结合到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表面,并促使它们释放储存在细胞内的组织胺。
3.组织胺释放:当个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原时,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导致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组织胺。
4.炎症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白细胞的活化。
这些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包括红肿、瘙痒、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5.组织损伤:长期暴露于过敏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I型超敏反应,以下是一些防治原则:1.避免过敏原:最理想的方法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对于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灰尘螨等,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湿度适宜、穿戴适当的衣物和戴上面罩等。
2.药物治疗:针对症状的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来帮助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织胺药物,如口服的第一代(如苯海拉明)和第二代(如氯雷他定)药物、局部应用的皮质类固醇,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等。
3.特异免疫疗法(SIT):SIT是一种通过逐渐引入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来改变患者的免疫系统反应。
它的目标是增加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对过敏原的过敏反应。
SIT在对花粉症和过敏性哮喘等慢性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4.紧急处理: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为首要选择。
这可能包括停止暴露于过敏原、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并迅速就医。
医学检验技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
医学检验技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什么?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我们总结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反应发生机制,具体内容如下: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如下:(1)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消退亦快;为可逆性反应。
(2)由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所介导。
(3)主要病变在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4)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5)补体不参与此型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通常分两个阶段:(一)致敏阶段在此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特异的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产生针对特异变应原的IgE抗体。
此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1.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人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称为变应原。
常见的变应原有:鱼虾、蟹贝、牛奶、鸡蛋;花粉、尘螨及其排泄物;动物皮毛或羽毛;真菌或其孢子;昆虫或其毒液;青霉素、磺胺类及化学物品等。
2.IgE抗体的产生: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而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较高,特别是特异性IgE含量异常增高。
3.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肥大细胞分为两类: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黏膜肥大细胞,分布于黏膜下层。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 Fc受体,可与IgE的Fc段结合。
(二)发敏阶段当有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的Fab段超变区特异性结合,触发靶细胞的细胞膜活化,使其脱颗粒及合成新的生物活性介质。
颗粒中的生物活性介质及新合成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相应的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病理改变。
1.靶细胞脱颗粒及膜活化。
2.生物活性介质及其对效应器官的作用。
超敏反应概念与发生机制
过敏性哮喘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过敏性胃肠炎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荨麻疹及湿疹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荨麻疹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四、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一)查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 (二)脱敏和减敏治疗 (三)药物治疗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一)查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速发反应和迟发相反应
(1)速发相反应特点
①发生迅速; ②多为功能紊乱; ③储存介质参与。
(2)迟发相反应特点
①发生较慢,4~8小时内发生,可持续1~2天; ②伴有炎性改变; ③新合成介质、多种细胞因子等参与。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 负反馈调节机制 1、直接吞噬、破坏细胞脱出的颗粒 2、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 3、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血清过敏性休克
临床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用马破伤风抗毒素 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这是因为马免疫血清中的抗破伤风毒素抗体对人 来说是异种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休克发生速度很快, 从接触抗血清至死亡,时间间隔约为15~120分钟不等。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过敏性鼻炎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生物活性介质
储存的介质:
缓激肽 组织胺
新合成的介质
小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
白三烯(LTs)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前列腺素(PGD2)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I 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 激发阶段
效应阶段
超敏反应概念和发生机制
超敏反应
类型 发生机制
1.变应原:①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青霉素、磺胺、 普鲁卡因、有机碘化合物)②吸入性变应原(花粉颗
反应特点
1.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2.由 IgE 抗体介导,补体不参与;
常见疾病
1.全身超敏反应 ①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 ②血清过敏性休克 2.局部性超敏反应 过敏性哮喘)②消化道过敏反应 ③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菌素 试验是典型的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 2.接触性皮炎: 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 型超敏反应; 3.移植排斥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的 一个显著临床表现。
皮肤试验: 1.结核菌素皮试:阳性结果以红肿和硬 结为主 2.斑贴试验:阳性结果以红肿和水疱为 主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 反应)
假阴性常见原因:①变应原抗原性丧失或浓度过低; ②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③受试者正使用组胺类药或激素类药; ④注射部位过深或注射量太少。
结核菌素皮试的目的: ①了解机体是否对结核分支杆菌有免疫力及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观察; ②排除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③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①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
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超 敏反应或细胞 溶解型超敏反 应)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 型或血管炎型 超敏反应)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甲状腺功能亢进
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 血细胞抗体是Ⅱ型超敏反应的主要介质 检测抗血细胞抗体对Ⅱ型超敏反应的诊 断有重要意义
主要免疫学检测
1.皮肤试验 ①皮内试验(阳性结果以风团为主) ②挑刺试验(阳性结果以红晕为主) 2.特异性 IgE 检测:特异性 IgE 的增高对 Ⅰ型超敏反应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 变应原(细胞表面抗原或与细胞结合的Ag) 特异性的IgG 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
通过激活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参与造成细胞 溶解组织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一、发生机制
• • • • (一)、靶细胞表面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二)、抗体及其所致细胞毒作用 1、通过激活补体传统途径或通过补体裂解产 物C3b介导的调理作用,使靶细胞溶解破坏 • 2、IgG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 段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通 过调理吞噬和ADCC作用使靶细胞破坏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 输血反应,血型不符的输血 • 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Rh血型不符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红细胞抗 体 •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 等 • 甲状腺机能亢进(Ⅱ型特殊型)甲状腺刺 激素受体的抗体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 有变应原(持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自身抗原长 期存在)并产生特异性IgG IgM及IgA抗体 • 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沉积于局 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 • 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及嗜中性粒 细胞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 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 伤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 概念
超敏反应是机体对某些抗原初 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剌激时, 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 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 反 应 俗 称 变 态 反 应allegy或 过 敏 反 应 anaphylaxis。
超敏反应的类型
•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 •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 解型) •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 管炎型) •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致敏阶段:
抗原à机体à产生IgE à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FcεRI);
(二)发敏阶段
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相同抗原à与IgE Fab段(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结合àIgE (两个或两个以上)交联àFcεRⅠ的微集聚à启动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à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激活补体溶解细胞:
IgG、IgM类抗体与膜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介导溶细胞效应
2.促进吞噬细胞吞噬:
抗体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而介导的调理吞噬;补体的C3b通过与C3bR结合介导免疫黏附和调理吞噬。
3.ADCC效应:
NK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
4.改变靶细胞功能: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抑制靶细胞功能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一)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可在血流中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
引起沉积的原因主要有:1.血管活性胺等物质的作用:免疫复合物可直接吸附血小板,使之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或通过激活补体,产生C3a、C5a片段,使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局部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免疫复合物在血流中循环,遇到血流缓慢、易产生涡流、毛细血管内压较高的区域如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则易于沉积并嵌入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之中。
(二)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
1.补体作用:免疫复合物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和水肿;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浸润。
膜攻击复合物可加剧细胞损伤。
2.中性粒细胞作用:中性粒细胞浸润是Ⅲ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病理特征。
局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过程中,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酶和碱性蛋白等,使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损伤。
3.血小板作用:免疫复合物和补体C3b可使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充血和水肿;同时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机制,可在局部形成微血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进而出血,加重局部组织细胞的损伤。
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是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
这些抗原经抗原呈细胞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Ⅱ/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的表面,使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CD4+Th1细胞和CD8+CTL细胞活化。
活化的细胞进一步增生分化为效应细胞,一部分效应细胞分化为记忆性细胞。
当抗原特异性记忆性T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接触后,迅速增生分化为效应细胞,引发Ⅳ型超敏反应。
CD4+Th1效应细胞释放趋化因子、IFN-γ、TNF-β、IL-2等细胞因子,产生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损伤效应。
趋化因子招募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抗原存在部位。
IFN-γ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使之释放溶酶体等炎性介质引起组织的损伤。
TNF-β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TNFα对局部的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
CD8+效应性CTL在识别抗原性物质后,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介质导致靶细胞的破坏;也通过Fas配体诱导靶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