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发电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合集下载

电力工业发电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电力工业发电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英文标准名称:Norm of water intake-Part 1: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中标分类: P41 发布日期: 2002-12-20 采标情况:实施日期:2005-1-1 标准个数: 1 作废日期: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2004-9-291范围本部分给出了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取水量定额。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工业发电厂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取水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得条款通过GB/T 189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3术语和定义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单位发电量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ower generationquantity火力发电厂生产每兆瓦时电需要从各种水源中提取的水量。

3.2装机取水量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rated capacity按火力发电厂单位装机容量核定的取水量。

3.3重复利用率 recycle rate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4计算方法4.1一般规定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区购得得其他水;主要用于生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运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绿化、浴室、食堂、厕所等)用水。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沪水务〔2019〕1408号•【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沪水务〔2019〕1408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将《上海市用水定额(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19年12月31日目录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计算方法5 用水定额值前言用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创造单位产值或提供单位服务所规定的合理取水量标准。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由省级相关行政部门制订用水定额的规定,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要求,促进全社会、全行业达到节水、减排、降损、增效的目标,满足精细化用水管理的需求,制订《上海市用水定额》,基本覆盖了本市现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19个门类、279个中类的387个产品或服务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2个产品。

提出单位:上海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归口单位:上海市水务局起草单位:上海市供水管理处上海市水利管理处华东师范大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服务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的定额指标,用于指导本市农业、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32716-2016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GB/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 20203-2017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 50288-201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T 50363-201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L 56-2013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GB/T 50458-2009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13-2015 灌溉试验规范GB/T 18916.1-201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B/T 18916.3-2012 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GB/T 18916.39-2019 取水定额第39部分:煤制合成天然气GB/T 18820-2011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 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282-9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DB31/T 567-2011商业办公楼宇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DB31/T 478.1-2014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部分:火力发电DB31/T 478.2-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部分:电子芯片DB31/T 478.3-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3部分:饮料DB31/T 478.4-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4部分:钢铁联合DB31/T 478.5-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5部分:汽车DB31/T 478.6-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6部分:棉印染DB31/T 478.7-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7部分:石油炼制DB31/T 478.8-2010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8部分:造纸DB31/T 478.9-2011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9部分:化工(轮胎、烧碱)DB31/T 478.10-2011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0部分:食品行业(冷饮、饼干、固体食品饮料)DB31/T 478.11-2011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1部分:电气行业(锅炉、冷冻机、升降梯、自动扶梯)DB31/T 478.12-2011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2部分:建材行业(商品混凝土)DB31/T 478.13-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3部分:船舶(民用)DB31/T 478.14-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4部分:航天(民用)DB31/T 478.15-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5部分:烟草DB31/T 478.16-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6部分:基建(城市房屋建设)DB31/T 478.17-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7部分:仓储DB31/T 478. 18-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8部分:人工煤气DB31/T 478.19-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9部分:塑料制品(塑料粒子、塑料制品)DB31/T 478.20-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0部分:农副食品加工(馒头面粉)DB31/T 478.21-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1部分:污水处理业DB31/T 478.22-2014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2部分:陶瓷DB31/T 478.23-2017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3部分:植物油DB31/T 478.24-2017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4部分:豆制品DB31/T 478.25-2017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5部分:乳制品DB31/T 478.26-2019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6部分:原水及自来水制水厂行业(原水、自来水)DB31/T 478.27-2019 主要工业产品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7部分:医药制造业(中成药、注射剂)DB31/T 680.1-2012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1部分:沐浴DB31/T 680.2-2012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2部分:单位内部生活DB31/T 680.3-2017 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3部分:游泳池DB31/T 680.4-2017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4部分:体育场馆DB31/T 680.5-2019 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5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业(公园)DB31/T 680.6-2019 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6部分:娱乐业(高尔夫)DB31/T 680.7-2019 城市公共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第7部分:零售业(超市大卖场、商场)水利部《关于印发宾馆等三项服务业用水定额的通知》(水节约〔2019〕28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3〕367号)3术语和定义3.1 用水量用水户的取水量,包括从公共供水工程取水(含再生水、海水淡化水)、自取地表水(含雨水集蓄利用)、地下水等,不包括重复利用水量。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发布)1)、绝缘监督部分1.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2.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4.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5.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6.DL/T 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7.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8.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9.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2部分:直流高电压试验》10.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介质损耗因数tan δ试验》11.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4部分:交流耐压试验》12.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13.DL/T 475-2006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14. DL/T 492-2009 《发电机环氧云母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导则》(2009-12-1实施)15.DL/T 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16.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17.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8.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22.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23.DL/T 617-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24.DL/T 618-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25.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26.DL/T 626-2005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27.DL/T 627-2004 《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28.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9.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30.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1.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2.DL/T 729-2000 《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电气部分》33.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34.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5.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6.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37.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38.DL/T 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39.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40.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41.DL/T 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42. 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43.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44.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45.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OkV~500kV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46.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0kV~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47.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48.国电发[2000]589号《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49.电安生[1996]589号《电力工业部变压器类设备管理规定》50.能源办[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试行)51.电供[1991]30号《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52.能源电供[1990]146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条例》2)、电测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发布)5.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5号发布)6. JJG 01-1994 《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7. JJG 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8. 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9. 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10. JJG 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11. 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12. 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13. JJG 366-2004 《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14. JJG 494-2005 《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15. JJG 505-200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检定规程》16. JJG 531-2003 《直流电阻分压箱》17.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18. JJG 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19. JJG 603-2006 《频率表检定规程》20. JJG 622-1997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21. JJG 690-2003 《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22. JJG 780-1992 《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23. JJG 1005-2005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24. JJG 1021-2007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25.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6. JJF 1022-1991 《计量标准命名规范》27. 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28.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9. 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30.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31. DL/T 460-2005 《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32. 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33.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34.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35. 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36. DL/T 973-2005 《数字高压表检定规程》37. DL/T 979-2005 《直流高压高阻箱检定规程》38. DL/T 980-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39.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40.DL/T 5043-19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41.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42.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43. SD 110-19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44. Q/GDW 140-2006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规程》45.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规范》46.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3)、继电保护监督1.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 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3.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DL/T 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5. DL/T 559-2007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6. 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 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9. DL/T 624-1997 《微机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10.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11.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12.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13.DL/T 1073-2007 《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4.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5. DL/T 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2009-12-1实施)16. Q/GDW 267-2009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17.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18.调继[2005]22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19. (82)水电生字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0.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21.国电调[2002]13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4)、励磁监督1. GB/T 7064-2002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2. GB/T 7409.1-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3. GB/T 7409.2-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4. 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5. 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监督规程》6.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技术规程》7. DL/T 650-1998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8.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9. DL/T 843-2003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10.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11. 国家电力公司标准《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年版)》12. 国家电网公司Q/GDW 142-2006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13. 国家电网公司 Q/GDW 143-2006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14.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5. 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5)、节能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7年10月28日修订)2.国电发[2001]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3.国电发 [2001]477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4. 电综[1998]179号《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5.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009-12-1实施)6. 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7. 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8. 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2009-11-1实施)9. GB/T 6422-2009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2009-11-1实施)10.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11.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12. 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13.GB/T 14100-2009 《燃气轮机验收试验》(2010-1-1实施)14.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009-11-1实施)15.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2010-5-1实施)16. 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2009-5-1实施)17. 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18. GB/T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9.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办法》20.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21.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2. GB/T 21369-2008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23.GB 24500-2009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10-9-1实施)24.DL/T 455-2008 《锅炉暖风器》25.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试验规程》26.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27.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28.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29. DL/T 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0.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31.DL/T 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32.DL/T 606.2-1996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33.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34.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35.DL/T 606.5-2009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2009-12-1实施)36. 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37. 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38. DL/T 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39. DL/T 750-200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40.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41.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42. 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43. 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44. DL/T 926-2005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45. 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46. 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47. 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48. DL/T 958-2005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49. DL/T 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50.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51. 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52.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53. 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54. 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55.DL/T 1106-2009 《煤粉燃烧结渣特性和燃尽率一维火焰炉测试方法》(2009-12-1实施)56.DL/T 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2009-12-1实施)57.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2009-12-1实施)58.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009-12-1实施)59.DL/T 5435-2009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2009-12-1实施)60.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61.JB/T 4358-2008 《电站锅炉离心式通风机》62.JB/T 5862-200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63. JB/T 8059-2008 《高压锅炉给水泵技术条件》64.JB/T 9633-1999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6)、环保监督1.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3. GB 1556.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4. GB/T 3286.1-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5. GB/T 6719-200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2009-10-1实施)6.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8. 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 GB/T 13931-200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10.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11.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2. GB 18599-2001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3. GB/T 19229.1-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第1部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设备》14. GB/T 21508-2008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15. GB/T 21509-200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16. 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7. 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8.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19. HJ/T 178-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20. HJ/T 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21.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22. HJ/T 255-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23. 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24. 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25.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26. HJ/T 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27. 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28. HJ/T 397-2007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29. 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格林曼烟气黑度图法》30. HJ/T 416-2007 《环境信息术语》31. DL/T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2. 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33. DL/T 514-2004 《电除尘器》34. DL/T 519-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定》35. DL/T 748.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36. DL/T 748.9-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37. DL/T 748.10-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38. DL/T 894-200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39. DL/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40. 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41. DL/T 960-2005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42. 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43. DL/T 1050-2007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44. 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5. DL/T 1121-2009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2009-12-实施)46. 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47. 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48. 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49. DL/T 5403-200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50. DL/T 5417-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1. 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52. DL/T 5436-2009 《火电厂烟气海水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3. JB/T 10921-2008 《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5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5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5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200257.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59.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6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200661.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662.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63.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200764.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20107)、金属监督1.能源部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2.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4.GB/T 9222-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5.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009-12-1实施)6.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7.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8.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9.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10.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11.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12.DL/T 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13.DL/T 654-2009 《火力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2009-12-1实施)14.DL/T 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15.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6.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17.DL/T 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18.DL/T 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19.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20.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21.DL/T 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22.DL/T 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23.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24.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25.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6.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27.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8.DL/T 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29.DL/T 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30.DL/T 939-2005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31.DL/T 940-2005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32.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33.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34.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35.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36.JB/T 3375-2002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37.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8)、化学监督1.GB/T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3.GB/T 2536-1990 《变压器油》4.GB 7252-2001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6.GB/T 7596-2008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7.GB/T 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8.GB/T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9.GB 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10.GB/T 12145-200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1.GB/T 14541-2005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12.GB/T 14542-2005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13.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14.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15.DL/T 502-2006 《火力发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6.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17.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18.DL/T 571-2007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19.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2.DL/T 677-2008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3.DL/T 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24.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25.DL/T 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26.DL/T 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27.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28.DL/T 805-200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29.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0.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31.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32.DL/T 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33.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34.DL/T 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5.DL/T 952-2005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6.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37.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38.DL/T 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39.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40.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1.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42.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43.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电厂化学篇》44.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45.SD 202-19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9)、热工监督1.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GB/T 4213-2008 《气动调节阀》3.GB/T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5.DL/T 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6. DL/T 590-1996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7.DL/T 591-1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8.DL/T 592-1996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9.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0.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1.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2.DL/T 658-2006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3.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4. DL/T 677-2009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009-12-1实施)15.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16.DL/T 775-2001 《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17.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18.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19.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0.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21.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22.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3.DL/T 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条件》24.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25.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26.DL 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27.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28.DL/T 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9.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30.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31. DL/T 5210.4-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2009-12-1实施)32.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33. DL/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009-12-1实施)34.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5.DRZ/T 01-200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10)、电能质量监督1.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2.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3.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4.GB 156-2007 《标准电压》5.GB/T 1980-1996 《标准频率》6.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7.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9.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2009-5-1实施)10.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2009-5-1实施)11.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12.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13.DL/T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4.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2009-12-1实施)15.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16.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17.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18.DL/T 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11)、汽轮机监督1. GB/T 6075.2-2007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2部分:50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发和电机组2.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3.GB/T 13399-1992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4. GB/T 11348.2-2007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_第2部分》5.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会议资料 DL/T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宣贯材料张敏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体系和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电网企业节能技术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火力发电企业节能技术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规划、设计和基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生产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能源计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节能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节能技术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节能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会议资料 DL/T1052-2007前言电力行业标准《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T1052-2007(以下简称导则)已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为了有利于本导则的贯彻执行,特编写了节能技术监督导则宣贯材料。

用水定额管理方案

用水定额管理方案
五是突出时效性,恪守动态渐变。取水定额是随着生产技术的 发展而变化的动态用水指标。确定的取水定额值只能标志某一时 刻某一工业产品的用水水平。
工业取水定额标准
标准类别
标准号
GB/T 18820-2011
标准名称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 18916.1-2012 GB/T 18916.2-2012
1
2
橡胶制品业
1
1
100
4
5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8
1
5.6
18
通用设备制造业
5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4
80.0
33
34
33
16 48.5 38
2
5.9
34
12 36.4 33
食品制造业
11
6
54.5 133
14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业
13
6
46.2
18
3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各行业调查对象统计表
用水户分类
年用水量大于5万m3
年用水量小于5万m3
名录对 象数 (个)
调查对 象数 (个)
所占比 例(%)
名录对 象数
(个)
调查对 象数
(个)
所占比 例(%)
名录对 象数
(个)
专业设备制造业
6
6
100
标准名称
取水定额 白酒 取水定额 毛纺织产品 取水定额 电解铝生产 取水定额 铜冶炼生产 取水定额 铅冶炼生产 取水定额 核电 取水定额 麻纺织产品 取水定额 长丝织造产品 取水定额 粘胶纤维产品 取水定额 丝绸产品 取水定额 淀粉糖制造 取水定额 柠檬酸制造 取水定额 铝土矿生产

Q HN-1-0000.08.025-2015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节能监督标准(出版稿)

Q HN-1-0000.08.025-2015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节能监督标准(出版稿)
II
Q/HN-1-0000.08.025-2015
前言
为加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技术监督管理,提高燃煤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以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电厂的管理要求,结合国内外 发电的新技术、监督经验制定。
4.1 设计选型监督 ....................................................................................................................................... 4 4.2 制造、安装、调试监督 ..................................................................................................................... 13 4.3 经济调度监督 ..................................................................................................................................... 14 4.4 生产运行监督 ..................................................................................................................................... 15 4.5 检修维护监督 ..................................................................................................................................... 22 4.6 技术改造监督 ..................................................................................................................................... 25 4.7 节能试验监督 ..................................................................................................................................... 28 4.8 能源计量监督 ..................................................................................................................................... 31 4.9 燃料监督............................................................................................................................................. 35 5 监督管理要求 ............................................................................................................................................ 38 5.1 节能监督管理的依据 ......................................................................................................................... 38 5.2 日常管理内容和要求 ......................................................................................................................... 41 5.3 各阶段监督重点工作 ......................................................................................................................... 45 6 监督评价与考核 ........................................................................................................................................ 47 6.1 评价内容............................................................................................................................................. 47 6.2 评价标准............................................................................................................................................. 47 6.3 评价组织与考核 ................................................................................................................................. 4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单位装机容量取水量定额 .................................................................................. 4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热力试验必要的测点 .......................................................................................... 5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机组运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运行小指标报表............................................... 5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节能技术监督部分资料档案格式 ...................................................................... 55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技术监督不符合项通知单................................................................................... 71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节能监督定期工作项目列表............................................................................... 72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技术监督信息速报 .............................................................................................. 77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节能技术监督季报编写格式 .............................................................................. 78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节能技术监督预警项目........................................................................................ 85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 87

火力发电厂取水定额标准

火力发电厂取水定额标准

表1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指标单位:m3/(MW·h)┌─────────┬───────────┬───────────┐│机组冷却形式│单机容量<300MW │单机容量≥300MW │├─────────┼───────────┼───────────┤│循环冷却供水系统│≤4.80 │≤3.84 │├─────────┼───────────┼───────────┤│直流冷却供水系统│≤1.20 │≤0.72 │└─────────┴───────────┴───────────┘表2装机取水量定额指标单位:m3/(s·GW)┌─────────┬───────────┬───────────┐│机组冷却形式│单机容量<300MW │单机容量≥300MW │├─────────┼───────────┼───────────┤│循环冷却供水系统│≤1.0 │≤0.8 │├─────────┼───────────┼───────────┤│直流冷却供水系统│≤0.2 │≤0.12│└─────────┴───────────┴───────────┘定额使用说明1.取水定额包括火电企业生产时使用的“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和设计火电企业时使用的“装机取水量定额”;2.循环冷却系统指带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3.直流冷却系统指从江、河、湖、海等水体取水,使用后向同一水体排水的冷却水系统;4.在申请取水许可证和确定电厂取水能力时,允许留有10%的裕度;5.空冷电厂定额可稍高于直流冷却供水系统电厂定额指标;6.热电联产电厂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对外供汽、供热不能回收而增加的取水量(含自用水量);7.当利用以城市污水为水源由城镇供水工程供给的工业用再生水时,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10%;8.配备湿法脱硫系统的电厂,其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脱硫系统所需的水量;9.对于1990年及以前投产的机组,可按定额增加10%。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是指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资源的使用标准。

2021年的火力发电取水定额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环保要求、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变化。

一般来说,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保障生产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具体来说,火力发电取水定额可能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政策法规,2021年可能出台新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对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提出新的要求,可能会要求火力发电厂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火力发电厂的排放标准可能会有所提高,这也会影响到取水定额的制定,可能会要求火力发电厂采取更加节水的生产工艺。

3. 水资源管理,地方水资源管理部门对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也会影响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制定,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取水定额进行调整。

4.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火力发电厂可能会采用新的节水技术和设备,这也会影响到取水定额的制定,可能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2021年的火力发电取水定额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法规、环保要求、水资源管理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变化。

火力发电厂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合理制定和执行取水定额,以实现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标。

《取水定额》 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

《取水定额》  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

取水定额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前言GB/T 18916《取水定额》,目前已制定的有:——第1部分:火力发电;——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第3部位:石油炼制——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第5部分:造纸产品。

本部分为GB/T 18916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8820-2002《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所规定的原则制定。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书铭、柯晓莉、邱华、宋伯尧。

取水定额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1 范围本部分给出了棉印染产品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产品取水量定额。

本部分适用于棉印染产品(包括纯棉、棉混纺和化学纤维产品)生产过程中取水量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89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单位产品取水量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roduct企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从各种水源提取的水量。

3.2重复利用率recycle rate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水量的百分比。

4 计算方法4.1 一般规定4.1.1 棉印染产品取水量的取水范围指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的产品(蒸汽、热水等),以进入企业计量为准。

用于主要生产(工艺加工全过程,退浆、煮炼、漂白等前处理工艺,印花、染色的印染工艺及后整理工艺,化纤碱减量工艺)、辅助生产(软水站、锅炉房、空压机站、污水站等)和附属生产(办公楼、食堂、浴室、厂内宿舍、厂内绿化等)。

火力发电用水定额

火力发电用水定额

火力发电用水定额一、火力发电厂的水资源需求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通过燃烧煤、石油或天然气等燃料来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电厂。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生成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因此,火力发电厂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火力发电厂主要用水可以分为冷却水和锅炉给水两个方面。

冷却水主要用于冷却汽轮机的冷却器,以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而锅炉给水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用于锅炉内部的蒸汽产生。

火力发电厂的水资源需求量与火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煤质以及运行方式等因素有关。

二、火力发电厂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1. 循环冷却水系统:火力发电厂可以通过建立冷却水循环系统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冷却水经过冷却器后,可以通过再循环系统回流到冷却器继续使用,从而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2. 污水回用:火力发电厂可以通过处理废水后,将部分污水进行回用。

经过适当处理的污水可以用于冷却系统的补充水源或作为锅炉给水的补充。

3. 高效节水设备:火力发电厂可以采用节水设备,如喷淋系统、喷雾冷却系统等,来降低用水量。

这些高效节水设备能够实现对水的精确控制,减少水的浪费。

4. 水资源管理和监控:火力发电厂可以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对用水量、用水质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益分析:火力发电厂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节水措施的投资成本和节水带来的效益,计算出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回报周期,从经济层面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火力发电厂的水资源管理挑战火力发电厂的水资源管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水资源的供应不稳定是一个重要问题。

火力发电厂通常依赖于当地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的供应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能受到限制。

其次,水资源的管理需要与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平衡。

火力发电厂在使用水资源的同时,也会产生废水和废热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减排。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2021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火力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电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大量的水资源的需求。

火力发电厂通常会利用水资源来冷却发电系统和排放热量,以确保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为了避免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制定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显得尤为重要。

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是对火力发电厂使用水资源的数量进行限制和规范,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根据我国《火力发电厂取水管理办法》,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是对火力发电厂使用水资源的数量、水质和取水方式进行限制的规定。

根据该办法,火力发电厂应当在开工前向地方水利部门申请取水许可,明确取水地点、取水数量、取水方式等相关信息,并按照取水许可的规定进行取水。

火力发电厂还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采取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在制定火力发电取水定额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火力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发电量、运行方式、进出水温差等因素。

根据中国水电工程学会发布的《火电厂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指南,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取水定额= A × B × CA为火力发电厂年度总发电量(万千瓦时),B为火力发电厂单位电量取水量(升/千瓦时),C为安全系数(根据不同地区的取水资源状况确定)。

据统计,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取水量占全国总取水量的比例较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取水需求。

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日益严峻,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制定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控制火力发电取水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火力发电厂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水资源全过程管理,建立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取水量和水质,确保取水合规。

用水定额研究进展浅议

用水定额研究进展浅议

用水定额研究进展浅议张丽;张云;钱树芹;王伟【摘要】用水定额对建立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用水定额研究现状,分析了用水定额制定的基本方法;最后指出目前国内用水定额研究存在的问题.【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用水定额;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作者】张丽;张云;钱树芹;王伟【作者单位】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510611,广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510611,广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510611,广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510611,广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31用水定额是衡量各行业、各企业用水、节水水平及考核节水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建立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国内用水定额研究发展历程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水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性及当时水资源还未出现紧缺的局面,水资源没有被作为国内主要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水资源紧缺,人们才开始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利用工作,虽然在短期内建立取水、用水标准化体系有困难,但是节水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有关部门所认识,定额管理开始得到关注。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北方部分城市在节水领域引进定额管理理念,且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成为缓解城市工业用水短缺的重要措施。

相比其他的产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我国用水定额制定工作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国内各地节水办公室相继建立,部分城市对用水量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进行定额制定和试行计划定额管理。

1984年,由建设部和国家经委共同编制了包括冶金、煤炭、石油、化学、纺织、轻工、电力、铁道、邮电、建材、医药、林业、商业、农牧渔等14个行业的《工业用水定额(试行)》标准,但该试行定额主要用于城市规划和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仍难以作为考核工矿企业用水量的标准。

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

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
HG/T 3998-2008 纯碱取水定额
HG/T 4000-2008 烧碱取水定额
HG/T 4186-2011 硫酸取水定额
QB/T 2931-2008 饮料制造取水定额
SL310-200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水利部 国家统计局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3]367号)
130
现有企业
m3/t
100
新建企业
脱墨废纸浆*
m3/t
30
现有企业
m3/t
25
新建企业
未脱墨废纸浆*
m3/t
20
现有企业
m3/t
20
新建企业
机械木浆*
m3/t
35
现有企业
m3/t
30
新建企业
222
造纸
新闻纸*
m3/t
20
现有企业
m3/t
16
新建企业
印刷书写纸*
m3/t
35
现有企业
m3/t
30
新建企业
本标准与《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2007年)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定额值由原来的1个取值范围明确为1个数值;
新增53个工业产品用水定额,淘汰8类工业产品定额,对19类工业产品进行了归类调整;
增加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④ 农业用水定额分区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6个。
广东省用
1
本标准规定了Βιβλιοθήκη 业、生活和农业用水定额。ICS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1461-2014
广东省用水定额
Guangdong nom of water use

取水定额国标

取水定额国标

取水定额国标
取水定额国家标准是我国为规范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而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取水定额国家标准:
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2002):该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的编制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各类工业产品取水定额的制定。

2.《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B/T 18916.1-2002):该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包括单位发电量取水量、装机取水量等。

3.《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GB/T 18916.2-2002):该标准规定了钢铁联合企业的取水定额指标,包括吨钢取水量等。

4.《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GB/T 18916.3-2002):该标准规定了石油炼制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

5.《取水定额第4部分:棉印染产品》(GB/T 1891
6.4-2002):该标准规定了棉印染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

6.《取水定额第7部分:酒精制造》(GB/T 18916.7-2004):该标准规定了酒精制造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

7.《取水定额第12部分:乙烯生产》(GB/T 18916.12-2009):该标准规定了乙烯生产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

8.《取水定额第16部分:合成氨》(GB/T 18916.16-2006):该标准规定了合成氨行业的取水定额指标。

这些国家标准为我国工业企业的取水管理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

附件: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修订)标准说明节能评价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2009版)》(以下简称《评价标准》)以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现场规程、实践经验为依据,针对节能降耗的所有工作活动及能耗指标进行逐项评价。

《评价标准》得到了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系统内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评价标准》的内容共分为9个部分,第1部分为节能管理,主要对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规范节能管理工作内容;第2部分为能源计量管理及其相关指标。

第3至第7部分为与供电煤耗有关指标,包括煤、油、电指标,为了便于现场查评,将其分成了5个部分进行评价;第8部分为水耗,主要目的是通过水耗的指标查评,促进企业的节水工作;第9部分为与电厂节能有关的大宗消耗材料,包括酸碱耗、补氢率、磨煤机钢耗等。

《评价标准》总分为5000分,各指标分值权重是综合了节能降耗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及指标在发电成本中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

节能评价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能耗指标和各要素采用量化评价,用得分率来衡量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工作状况。

根据电厂的设备或系统状况计算出应得分;实得分与基础分之比为得分率。

得分率计算公式为:得分率=实得分/基础分×100%。

实得分=全厂指标实得分+各机组指标实得分的加权平均值;基础分=全厂指标基础分+各机组指标基础分的加权平均值;《评价标准》引用的国家、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定以及集团公司现行的相关管理制度有:《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电安生[1997] 399号)《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试行)》(电安生[1993] 457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国电发[2001]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国电发[2001]477号)《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关于防止火力发电厂凝结器铜管结垢腐蚀的意见》([81]生技字52号)《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GB 17167-2006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DL/T 1030-2006 《煤的工业分析自动仪器法》GB/T 《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 18916[1].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B/T 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8117-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2145-199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JB/T 8190—1999 《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运行维护导则》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8—2004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与使用导则》DL/T —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DL/T —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4部分:制粉系统》DL/T —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DL/T —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器试验方法》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9—2007 《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DL/T 610—1996 《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 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DL/T 742—2001 《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DL/T 776—2001 《火力发电厂保温材料技术条件》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DL/T 936—2005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创建星级发电企业活动的意见》(国电集生[2005]136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1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指导意见》《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国电集生[2007]514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管理办法》(国电集财[2005]274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制度》(国电集生[2004]47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办法(暂行)》(国电集燃[2009]367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制度》(国电集燃[2009]444号)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序号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标准分扣分标准扣分备注1节能管理340管理体系40(1)节能管理机构及节能责任制落实检查企业有关节能管理的文件及制度,现场检查各级节能人员管理职责的划分情况5未成立节能领导小组扣5分;无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为组长的节能领导小组扣3分;领导小组责任不明确扣2分5未建立三级节能网络扣5分;未每年核定调整节能网成员扣3分;三级节能网络未落实工作职责扣2分3未设立节能管理责任人扣3分;没有对节能管理责任人明确节能职责扣2分(2)节能管理和节能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查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3节能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等不全扣3分(3)企业内部节能管理制度检查本厂《节约能源实施细则》、《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等。

节水管理规范 第3部分:火力发电企业DB13T 5651.3-2023

节水管理规范 第3部分:火力发电企业DB13T 5651.3-2023

节水管理规范第3部分:火力发电企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节约用水管理的基本要求、节水管理指标、节水管理制度、节水技术方法、计量与监测。

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8.1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GB/T 12452 水平衡测试通则GB/T 21534 节约用水术语GB/T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B13/T 5448.1 工业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3 术语和定义GB/T 21534和GB/T 247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发电量的取水量。

[来源:DB13/T 5448.1-2021,3.3]浓缩倍数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使循环水中的盐类不断累积浓缩,循环水的含盐量与补充水的含盐量之比。

[来源:GB/T 21534-2021,8.33]工业废水回用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再利用的水量占排水量的比率。

[来源:GB/T 21534-2021,8.3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占用水量的比率。

[来源:GB/T 21534-2021,8.25]水计量器具配备率实际安装配备的水计量器具数量占标准要求配备的水计量器具数量的百分比。

[来源:GB/T 24789-2022,3.3]用水计量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和范围内,计量的水量占其全部水量的比率。

[来源:GB/T 21534-2021,8.27]4基本要求企业节水工作应识别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文件的合规要求,评价合规风险,建立管理过程,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应对和管控。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G1028《GB/T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2587《GB/T2587-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2588《GB/T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2589《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3484《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3485《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4272《GB/T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5623《GB/T5623-2008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6422《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6425《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G7119《GB/T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8174《GB/T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8175《GB/T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8222《GB/T8222-200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10201《GB/T10201-2008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12021.3《GB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2206《GB/T12206-2006城镇燃气热值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12452《GB/T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12723《GB/T12723-2008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13234《GB/T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13471《GB/T13471-200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13611《GB/T13611-2006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14909《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G15316《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15318《GB/T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G15320《GB/T15320-2001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15512《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G15587《GB/T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15910《GB/T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5912.1《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15913《GB/T15913-2009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G16614《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16615《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16616《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16618《GB/T16618-1996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16664《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5《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6《GB/T16666-2012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6667《GB/T16667-1996电焊设备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780《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16802《GB16802-1997城镇燃气调压器》G17166《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17167《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17357《GB/T17357-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G17896《GB17896-2012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7981《GB/T17981-2007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18709《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18710《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18820《GB/T18820-201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18870《GB/T18870-2011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18916.1《GB/T18916.1-2012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18916.2《GB/T18916.2-2012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G18916.3《GB/T18916.3-2012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G18916.4《GB/T18916.4-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18916.5《GB/T18916.5-2012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G18916.6《GB/T18916.6-2012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G18916.7《GB/T18916.7-2014取水定额第7部分:酒精制造》G18916.8《GB/T18916.8-2006取水定额第8部分:合成氨》G18916.9《GB/T18916.9-2014取水定额第9部分:味精制造》G18916.10《GB/T18916.10-2006取水定额第10部分:医药产品》G18916.11《GB/T18916.11-2012取水定额第11部分:选煤》G18916.12《GB/T18916.12-2012取水定额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G18916.13《GB/T18916.13-2012取水定额第13部分:乙烯生产》G18916.14《GB/T18916.14-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G18916.15《GB/T18916.15-2014取水定额第15部分:白酒制造》G18916.16《GB/T18916.16-2014取水定额第16部分:电解铝生产》G19573《GB19573-200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9762《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0901《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02《GB/T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43《GB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1056《GB/T21056-2007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21248《GB21248-2014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49《GB21249-2014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0《GB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1《GB21251-2014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2《GB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6《GB21256-2013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7《GB21257-2014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8《GB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39《GB/T21339-2008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40《GB21340-2008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1《GB21341-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2《GB21342-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3《GB21343-2008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4《GB21344-2008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5《GB21345-2008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6《GB21346-2008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7《GB21347-2012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8《GB21348-2014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9《GB21349-2014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0《GB21350-2013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1《GB21351-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67《GB/T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8《GB/T21368-200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9《GB/T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70《GB21370-2008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77《GB21377-2008三轮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78《GB21378-2008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92《GB/T21392-2008船舶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93《GB/T21393-2008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454《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5《GB21455-2008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6《GB21456-2008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518《GB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19《GB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0《GB21520-2008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1《GB21521-2008复印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34《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22336《GB/T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23331《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24489《GB/T24489-2009用能产品能效指标编制通则》G24560《GB/T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G24561《GB/T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G24562《GB/T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G24563《GB/T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G24564《GB/T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G24565《GB/T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G24566《GB/T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G24789《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24848《GB24848-2010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49《GB24849-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51《GB/T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4915《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25323《GB25323-2010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4《GB25324-2010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5《GB25325-2010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6《GB25326-2010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7《GB25327-2010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8《GB/T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G25329《GB/T25329-2010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25957《GB25957-2010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6281《GB/T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26282《GB/T26282-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26657《GB/T26657-2011砂型烘干炉能耗评定》G26719《GB/T26719-2011企业用水统计通则》G26756《GB26756-2011铝及铝合金热挤压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6757《GB/T26757-2011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G26758《GB/T26758-2011铅、锌冶炼企业节能规范》G26916《GB/T26916-2011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G26922《GB/T26922-2011服务业节水型单位评价导则》G26923《GB/T26923-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G26924《GB/T26924-2011节水型企业钢铁行业》G26925《GB/T26925-2011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G26926《GB/T26926-2011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G26927《GB/T26927-2011节水型企业造纸行业》G26928《GB/T26928-2011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G27681《GB/T27681-2011铜及铜合金熔铸冷却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规范》G27705《GB/T27705-2011BCT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6《GB/T27706-2011PRC-AP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7《GB/T27707-2011草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9《GB/T27709-2011带二氧化氯的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1《GB/T27711-2011叠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2《GB/T27712-2011非木浆多效蒸发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3《GB/T27713-2011非木浆碱回收燃烧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4《GB/T27714-2011废纸脱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6《GB/T27716-2011横管式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8《GB/T27718-2011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0《GB/T27720-2011卡米尔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1《GB/T27721-2011磨石磨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2《GB/T27722-2011木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4《GB/T27724-2011普通长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7《GB/T27727-2011筛选、CEHP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2《GB/T27732-2011洗涤筛选、氧脱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6《GB/T27736-2011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方法通则》G27737《GB/T27737-2011制氧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883《GB/T27883-2011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27886《GB/T27886-2011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G27969《GB/T27969-2011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G28284《GB/T28284-201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28377《GB28377-201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8《GB28378-2012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9《GB28379-2012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80《GB28380-2012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381《GB28381-2012离心鼓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8557《GB/T28557-2012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G28714《GB/T28714-2012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28736《GB28736-2012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749《GB/T28749-201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G28750《GB/T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28751《GB/T28751-2012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29052《GB/T29052-2012工业蒸汽锅炉节水降耗技术导则》G29115《GB/T29115-2012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G29116《GB/T29116-2012工业企业原材料消耗计算通则》G29147《GB/T29147-2012钢铁生产余热资源计算方法涂镀》G29149《GB/T29149-201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9435《GB29435-2012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9455《GB/T29455-2012照明设施经济运行》G29456《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29723.1《GB/T29723.1-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1部分:主要通风系统》G29723.2《GB/T29723.2-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2部分:主排水系统》G29723.3《GB/T29723.3-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3部分:空气压缩系统》G29723.4《GB/T29723.4-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4部分:主提升带式输送系统》G29725《GB/T29725-2013节约型企业评价通则》G29749《GB/T29749-2013工业企业水系统集成优化导则》G29870《GB/T29870-2013能源分类与代码》G29871《GB/T29871-2013能源计量仪表通用数据接口技术协议》G29872《GB/T29872-2013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29873《GB/T29873-2013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G30163《GB/T30163-2013高炉用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节能技术规范》G30253《GB30253-2013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4《GB30254-2013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5《GB30255-2013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6《GB/T30256-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泵类液体输送系统》G30257《GB/T30257-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通风机系统》G30258《GB/T30258-2013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59《GB/T30259-2013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60《GB/T30260-2013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G30261《GB/T30261-2013制冷空调用板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262《GB/T30262-2013空冷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715《GB/T30715-2014钢铁生产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实施指南》G30716《GB/T30716-2014能量系统绩效评价通则》G30720《GB30720-2014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721《GB30721-2014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839.1《GB/T30839.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1部分:通用要求》G30839.4《GB/T30839.4-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G30839.41《GB/T30839.4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1部分:推送式电阻加热机组》G31276《GB31276-2014普通照明用卤钨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50627《GB/T50627-2010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RB101《RB/T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RB102《RB/T102-2013能源管理体系纺织企业认证要求》RB103《RB/T103-2013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要求》RB104《RB/T104-2013能源管理体系交通运输企业认证要求》RB105《RB/T105-2013能源管理体系煤炭采选业认证要求》RB106《RB/T106-2013能源管理体系水泥企业认证要求》RB107《RB/T107-2013能源管理体系公共建筑管理组织认证要求》RB108《RB/T108-2013能源管理体系家电企业认证要求》RB109《RB/T109-2013能源管理体系人造板及木制品企业认证要求》J50151《JB/T50151-1999炼钢电弧炉炉座能耗分等》J50152《JB/T50152-1999炼钢平炉能耗分等》J50153《JB/T50153-1999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J50154《JB/T50154-1999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55《JB/T50155-1999冲天炉能耗分等》J50156《JB/T50156-1999电瓷焙烧窑炉能耗分等》J50157《JB/T50157-1999棕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58《JB/T50158-1999工业锅炉房能耗分等》J50159《JB/T50159-1999压缩空气站能耗分等》J50160《JB/T50160-1999氧气站能耗分等》J50161《JB/T50161-1999发生炉煤气站能耗分等》J50162《JB/T50162-1999热处理箱式、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3《JB/T50163-1999热处理井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4《JB/T50164-1999热处理电热浴炉能耗分等》J50165《JB/T50165-1999感应熔铜炉能耗分等》J50166《JB/T50166-1999感应熔铝炉能耗分等》J50167《JB/T50167-1999熔铜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8《JB/T50168-1999熔铝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9《JB/T50169-1999碳化硅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0《JB/T50170-1999白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1《JB/T50171-1999陶瓷磨具烧成窑能耗分等》J50172《JB/T50172-1999树脂磨具硬化炉能耗分等》J50173《JB/T50173-1999火花塞窑炉能耗分等》J50174《JB/T50174-1999电镀工序能耗分等》J50175《JB/T50175-1999电碳焙烧窑和石墨化炉能耗分等》J50176《JB/T50176-1999绝缘材料制品加热工序能耗分等》J50177《JB/T50177-1999铅酸电池化成工序能耗分等》J50178《JB/T50178-1999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工序能耗分等》J50179《JB/T50179-1999木材蒸汽干燥室能耗分等》J50180《JB/T50180-1999蒸-空锻锤车间锤群能耗分等》J50181《JB/T50181-1999供热系统节能分等》J50182《JB/T50182-1999箱式多用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83《JB/T50183-1999热处理连续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84《JB/T50184-1999砂型干燥炉能耗分等》DL686《DL/T686-1999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DL738《DL/T738-2000农村电网节能技术规程》DL890.401《DL/Z890.401-2006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组件接口规范(CIS)框架》DL890.404《DL/T890.404-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高速数据访问(HSDA)》DL890.405《DL/T890.405-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通用事件和订阅(GES)》DL958《DL/T958-2005电力燃料名词术语》DL965《DL/T965-2005热力设备检验机构基本能力要求》DL1051《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1052《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1053《DL/T1053-2007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SL304《SL/Z304—2004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验收规程》CJ260《CJ/T260-2007电子式热分配表》CJ271《CJ/T271-2007蒸发式热分配表》CJJ33《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YB4210《YB/T4210-2010彩色涂层钢带生产线焚烧炉和固化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11《YB/T4211-2010热浸镀锌生产线加热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42《YB/T4242-2011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B4243《YB/T4243-2011钢铁企业冷轧板带热处理线和涂镀线工业炉环保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S101《YS/T101-2002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1《YS/T102.1-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铅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2《YS/T102.2-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3《YS/T103-2008铝土矿生产能源消耗》YS105.1《YS/T105.1-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锡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5.2《YS/T105.2-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19.1《YS/T119.1-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熟料回转窑系统》YS119.3《YS/T119.3-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竖式石灰炉》YS119.4《YS/T119.4-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高压溶出系统》YS119.5《YS/T119.5-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蒸发器》YS119.6《YS/T119.6-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脱硅系统》YS119.7《YS/T119.7-2004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管道化溶出系统》YS119.8《YS/T119.8-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气态悬浮焙烧系统》YS119.9《YS/T119.9-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流态化熔烧炉系统》YS119.10《YS/T119.10-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板式降膜蒸发器系统》YS119.11《YS/T119.11-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单套管预热高压釜熔出系统》YS124.1《YS/T124.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1部分:回转窑》YS124.2《YS/T124.2-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YS124.3《YS/T124.3-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3部分:电气煅烧炉》YS124.4《YS/T124.4-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4部分:焙烧炉》YS124.5《YS/T124.5-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5部分:石墨化电阻炉》YS131《YS/T13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能耗限额》YS663《YS/T663-2007电解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铝液保持炉》YS664《YS/T664-2007铝用炭素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热媒炉》YS693《YS/T693-2009铜精矿生产能源消耗限额》YS748《YS/T748-2010铅锌矿采、选能源消耗限额》JC428《JC/T428-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429《JC/T429-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干燥室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JC431《JC/T431-2012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JC523《JC/T523-2010纸面石膏板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JC713《JC/T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791《JC/T791-2007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2《JC/T792-2007隧道式砖瓦干燥室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3《JC/T793-2007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HG3998《HG/T3998-2008纯碱取水定额》HG3999《HG/T3999-2008合成氨取水定额》HG4000《HG/T4000-2008烧碱取水定额》HG4186《HG/T4186-2011硫酸取水定额》HG4187《HG/T4187-2011尿素取水定额》HG4188《HG/T4188-2011湿法磷酸取水定额》HG4189《HG/T4189-2011聚氯乙烯取水定额》HG4190《HG/T4190-2011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1《HG/T4191-2011石化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2《HG/T4192-2011氯乙烯合成用低汞触媒》SY6422《SY/T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HY045《HY/T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MT1070《MT/T1070-2008煤矿在用主提升带式输送机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MT1071《MT/T1071-2008煤矿在用主通风机装置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JT306《JT/T306-2007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JT379《JT/T379-1998船舶燃料供应行业术语》JT384《JT/T384-1998港务船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711《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限值》JT719《JT/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LY1062《LY/T1062-1992锯材生产综合能耗》LY1451《LY/T1451-2008纤维板生产综合能耗》LY1703《LY/T1703-2007实木地板生产综合能耗》F01002《FZ/T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F01104《FZ/T01104-2010机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F01105《FZ/T01105-2010针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SB10427《SB/T10427-2007大型商场、超市空调制冷的节能要求》JJJF1261.4《JJF1261.4-2012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5《JJF1261.5-2012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6《JJF1261.6-2012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G1261.12《JJF1261.12-2013微型计算机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F1356《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
英文标准名称:Norm of water intake-Part 1: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中标分类: P41 发布日期: 2002-12-20 采标情况:实施日期:2005-1-1 标准个数: 1 作废日期: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2004-9-29
1范围
本部分给出了火力发电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方法及取水量定额。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工业发电厂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取水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得条款通过GB/T 189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2452 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单位发电量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power generation
quantity
火力发电厂生产每兆瓦时电需要从各种水源中提取的水量。

3.2装机取水量
quantity of water intake for unit rated capacity
按火力发电厂单位装机容量核定的取水量。

3.3重复利用率 recycle rate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4计算方法
4.1一般规定
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区购得得其他水;主要用于生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运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绿化、浴室、食堂、厕所等)用水。

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苦咸水以及生活区取水量。

采用直流冷却系统的电厂的取水量不包括从江、河、湖等水体取水用于凝汽器冷却的水量。

4.2单位发电量取水量
单位发电量取水量按式(1)计算:
Vui=Vi/Q (1)
式中:
V ui——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兆瓦时(m³/(MW·h),也可用kg/(kW·h));
V 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取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³);
Q—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的发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4.3装机取水量
装机取水量按式(2)计算:
Vc=V h/N (2)
式中:
Vc—装机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每百万千瓦(m³/s·GW);
Vh—热季最大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
N—装机容量,单位为百万千瓦(GW)。

4.4重复利用率
重复利用率按式(3)计算:
R=(V r/(V i+V r))100% (2)
式中:
R—重复利用率,%;
V 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利用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
(m³);
V 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取水量总和,单位为立方米(m³)。

5.火力发电厂取水定额
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指标见表1。

表1 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指标单位:m³/(MW·h)
装机取水量定额指标见表2。

表2 装机取水量定额指标单位:m³/(s·GW)
6定额使用说明
6.1取水定额包括火电企业生产时使用的“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定额”和设计火电企业时使用的“装机取水量定额”;
6.2循环冷却系统指带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
6.3直流冷却系统指从江、河、湖、海等水体取水,使用后向同一水体排水的冷却水系统;
6.4在申请取水许可证和确定电厂取水能力时,允许留有10%的裕度;
65 空冷电厂定额可稍高于直流冷却供水系统电厂定额指标;
6.6热电联产电厂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对外供汽、供热不能回收而增加的取水量(含自用水量);
6.7当利用以城市污水为水源由城镇供水工程供给的工业用再生水时,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10%;
6.8配备湿法脱硫系统的电厂,其取水量应按定额增加脱硫系统所需的水量;
6.9 对于1990年及以前投产的机组,可按定额增加10%;
6.10 取水定额管理中,水平衡测试应符合GB/T 12452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