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 微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教育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课题,并针对小学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成果进行探讨。
二、重要性小学课题研究是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深入发掘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小学课题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三、方法小学课题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教学实验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收集大量信息的有效手段,可以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实地观察可以直接观察教学场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实验则可以验证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成果小学课题研究的成果丰硕。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升。
此外,小学课题研究还为教育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五、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小学课题研究案例,以供参考:a. 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研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不同形式的课堂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b. 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了解学生对不同书籍和阅读环境的喜好,从而提出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
c.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通过实践教学和教学实验,探索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六、结论小学课题研究是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同时,小学课题研究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小学课题研究,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小学课题研究的报告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报告小学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因此,本次研究选题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研究目标1. 针对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数学概念进行游戏设计,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2. 探索数学游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设计趣味性强、教育性好的数学游戏,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
2. 实验组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学习,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学习。
3.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成绩对比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数学游戏的兴趣普遍较高,而对照组学生则普遍对传统的讲解和练习方式感到无聊。
2. 实验组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较高,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照组学生则多数表现为被动和消极。
3. 实验组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
五、结论与启示1.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度。
3. 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作用有限,仅仅通过数学游戏无法取代传统的讲解和练习方式。
六、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次研究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学班级的实验,并没有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未来可以选择更多的班级进行实验,分析数学游戏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水平学生的影响。
此外,可以探索更多种类和类型的数学游戏,并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小学教育课题报告范文
小学教育课题报告范文
近年来,小学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本文通过实地走访了多所小学,了解了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育在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相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许多学校注重应试教育,过多的应试压力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本文分析了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其次,小学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存在。
另外,小学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小学教育的质量。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最后,家长和社会应重视小学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但也存在着改善的空间和机会。
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有望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微课题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本课题概述(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品质不够集中,发展不太稳定,导致低年级教师面对的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
尤其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时间短,在课堂上出现的注意力分散问题更为严重,表现为:上课做小动作,和周围的同学随意说话,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置之不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
注意力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吸收,使课堂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降,若长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对后续学习与成长均不利。
学生的注意力的品质不是先天遗传的,主要是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得出来的,教师是课堂这个大舞台的指挥官,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责,有意识的训练,注重学生注意力培养,使学生能集中精力进行知识点学习,提高效率,为此怎样训练一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势在必行。
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能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品质,让学生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改进课堂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注意力集中的参与学习,省时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小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研究,找到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的好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堂课中都能有所学有所想有所获。
2.促使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地调控和开展教学活动,高超地把握动态的课堂,能够把握教育契机,拥有教育智慧,提高课堂有效性,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精选5篇)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精选5篇)学校数学课题讨论报告篇1一、讨论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讨论背景1、时代背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竞争演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演化为教育的竞争。
教育的创新、教学的改革已成了永恒的主题。
只有培育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实践型人才、才能在参加国际竞争中获得胜利。
2、数学教学改革进展的背景(1)数学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同学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进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学问(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阅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要努力使同学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于实际情境的信念;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形成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以反映将来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支配教学内容。
以与学校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使同学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进展数学、把握数学。
(2)传统的数学教学现状需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社会,与同学的生活阅历脱节,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只重视数学学问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同学实践力量、创新精神的培。
(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学问与同学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3)同学的学习活动单一、被动,缺少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
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同学的生活阅历,忽视培育同学主动参加数学学习的意识和爱好,忽视让同学活泼、主动地学习。
(4)评价上对书本学问、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同学学习的态度、情感及实践力量关注较少。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改革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我们开展本课题的讨论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我们的数学内容是布满生活气息的,从而使同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亲密相关性。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本次课题研究。
二、研究背景(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当今社会,信息快速传播,知识不断更新,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素养。
(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三、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了_____所小学的_____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问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第一手数据。
3、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5、实验研究法在部分班级进行教学实验,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等。
(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现状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等方面,学生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小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植物的生长》。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生长过程是我们必须了解的重要知识。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1. 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线、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因为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水分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它能够帮助植物进行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温度和空气也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2.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植株的成长和开花结果等阶段。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幼苗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植株的成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开花结果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养分供应。
3. 植物的生长特点。
植物的生长特点包括生长速度快慢、形态特点和生长习性等。
不同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植物生长速度快,有些生长速度慢,有些植物形态特点鲜明,有些植物形态特点不明显,有些植物生长习性顽固,有些植物生长习性温顺。
三、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组织了同学们到校园和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调查。
同学们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实验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组织了同学们进行实验研究。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对它们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从而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规律。
四、研究成果。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还在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同学们也增强了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明白了保护环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研究心得。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了解了植物对环境的依赖和对人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微课题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小学数学微课题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微课题研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微课题研究的认识,明确微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课题选择与论证(1)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可行性的微课题。
(2)对所选课题进行论证,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2. 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现状。
(2)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步骤和实施方法。
(3)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3. 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展示(1)教师按照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
(3)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4)进行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微课题研究培训,提高教师对微课题研究的认识。
2. 安排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微课题进行研究。
3.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
4. 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给予指导和建议。
5. 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活动总结1. 总结微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2. 评选优秀微课题研究成果,表彰先进。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推广微课题研究成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本次小学数学微课题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微型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22年5月,确定研究课题,准备申报立项;2.实施阶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上传研究日志。
3.总结阶段:2023年1月—2023年2月梳理教学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22.01-2022.04)(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阅读各教育报刊杂志并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文献。
(2)确立课题,申报课题。
(3)落实任务,确立研究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4)运用多种方法,开始实施研究。
2、实施阶段(2022.05-2022.12)(1)开展相关的“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观摩研讨,实践研究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撰写研究性日志。
3、总结阶段(2023.01—2023.02)(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
(2)论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经验成果。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观察法:对本校数学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情况。
3、个案研究法: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归纳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经验教训,提高研究质量。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教学研究报告一、引言小学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对小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目标及内容1. 教学目标小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创造力、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等。
2. 教学内容小学教学内容应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和艺术等学科,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小学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和教具等资源的使用。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和实验器材等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和教具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
四、教学评价方法1. 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程度。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小组讨论、观察和实践等多种形式。
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五、教师的角色与能力1. 教师的角色小学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
教师应起到榜样和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师的能力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情感教育的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六、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材、教学设备和学生资源等。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教学研究实践报告
小学生教学研究实践报告引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小学生教学研究实践旨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报告将总结教学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分享经验与心得。
一、实践目标本次教学实践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其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次实践教学的内容为《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互动游戏等。
1. 教师讲解和示范通过简单生动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同时,教师展示了实际的植物,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盆植物。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观察日志中。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相互合作、分享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游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互动游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比如,教师设计了一个“抢答大赛”,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抢答,并通过答题来检验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实践过程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得出了以下一些实践心得和体会: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经常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团队合作。
学生们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互相支持,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题研究报告案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微课题研究报告案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一、发现和界定问题近两年来,“微课”在中小学快速掀起热潮。
引起教育部门、教育专家和广大师生的高度注重,随着学校教育技术的持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不但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顺应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变。
特别是语文学习,知识点相对复杂,学生学习总是找不到北,所以“微课程”以它“短”“小”“精”特点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美国戴维·彭罗斯就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他将建构主义方法转化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并在此后将“微课程”理念在该学院得以应用。
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决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近年來“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但是当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故仍需对现有实践中的微课程模式,尤其是学科微课程的开发与学习,实行深入的审视与总结。
微课程使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在课堂上无法实际操作的内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为学生指点迷津,给予学生“最完美”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使得课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统一、连续,激励学生自主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堂”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二、制定计划针对以上问题及其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计划,以便逐渐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总体思路先以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突破口,采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水平。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1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
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行了;这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被动阅读,逐渐产生学习厌恶感,最后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的习惯。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体验。
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一、引言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几个小学语文课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有益研究成果。
二、课例一:《小猫钓鱼》《小猫钓鱼》是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在课前选择了一幅画面生动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描述画面中的事物。
通过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观察、思考和描述能力。
其次,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要细节。
同时,教师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以促进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最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和表演,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语言的力量。
通过齐读、反复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其语感。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多种策略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例二:《草房子》《草房子》是一篇叙事性作品,常用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
这个课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
首先,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读难点和重点内容,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作品的结构和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作品。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观点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扩展思考,拓宽视野。
通过这个课例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课例三:《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经典课文。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我们认识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更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注重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
我们通过实际教学操作,发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探究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1、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是影响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提出了教材设计的几点建议,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
2、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我们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研究等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三)总结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启示1、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和教育理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评估。
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我们希望这份研究报告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促进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学校和教师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有效教学的策略主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研究成效是评价教师教学最有效的指标,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有效时间和课堂效益为目标,以实现教师自身发展为基础。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是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思想和行为的关键,也是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展示专业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师应针对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美术课程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教育智慧,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资源,以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还原于美术教育的本质。
小学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研究报告是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学术性作品,旨在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来为读者提供权威的结论和建议。
本文即是一份小学研究报告范文,通过对小学教育的研究,探讨了小学生学习动机、教学方法及家校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业成就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者深入了解了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受到成就需求、社交需求和自主需求的影响。
而其中,成就需求被认为是学习动机的核心,小学生在学习中追求自己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
其次,研究者将实施了教学干预,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个性化辅导等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这些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小学生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对小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研究者对比了传统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启发式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比之下,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研究者还研究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家校合作与小学生学习的研究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而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对学生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对家校合作与小学生学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
在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精心策划和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将向大家做一份简要的汇报。
首先,我们选取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向。
通过问卷调查
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团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其次,我们团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不仅深入
研究了学习兴趣的心理学理论,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活动方案。
比如,我们组织了一次“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户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迹,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我们还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最后,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较大,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我们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努力奋斗。
感谢大家的聆听!。
小学研究报告
小学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是一份关于小学教育的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2. 目标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社交技能。
小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3. 内容小学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语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阅读、写作、听说等基本技能,并学习文学、修辞和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数学方面,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形状、数据分析等内容。
此外,小学教育还包括科学、社会、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育内容。
4. 方法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此外,小学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艺术、体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
5. 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优化课程设置,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教学,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增加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6. 结论小学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教育目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我们应该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创新的教育方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
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1、探索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对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2、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的整合与拓展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的外延。
2、课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如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1、评价指标的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2、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微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微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是进城打工子弟,家长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
孩子没有礼貌,学习状态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实验小学的孩子难教育是困扰在老师心中的难题。
鉴于这情况,我便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这几个月,在市区两级教研室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实践,及时反思,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
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对于我来说,课题研究虽在以前搞过,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的理念,教学方法已落后于当前的青年教师,所以当研究课题申报后,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我和我校其他课题研究老师探讨,向专家请教,翻阅资料,借鉴已有的经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年3月——2019年5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6月——2019 年11月)1、分析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
2、分析课例,深入课堂,潜心钻研,总结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学习名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先进的经验,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
3、总结经验,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可行性策略。
4、撰写研究论文,上传读书心得,教学案例分析,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作细致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12月)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课题经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1、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懂得了家长的爱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遇到事情会和父母沟通,会听取父母的意见,不再强词夺理。
2、在学校里,学生比以前文明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微课题研究报告一、什么是微课在国外,早已有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
美国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一分钟课程。
在国内,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的[1]。
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2]。
出“三微研究”(“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3]。
李玉平说,微课程属一种多媒体学习载体,由“文字、画面、音乐”组成,微课程是间于“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之间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4]。
按“中国微课”网站上微课大赛关于“微课”的项目说明,“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实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微课视频一般为5分钟,建议不超过10分钟[5]。
此观点与胡铁生观点是一致的,本文持这种观点。
二、微课的特点胡铁生总结微课有4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6]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
这是我对微课的总体印象。
微课以5——10分钟的讲解,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教授。
微课制作能够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能够是纸笔加手机模式,用笔在纸上边讲解边写画,用手机将这个过程录下来;最常用的是PPT讲解过程的屏幕录像,由设计者就着PPT或其他设计工具制作的课件实行讲解,录制这个讲解过程。
因为时间限制在5——10分钟,所以内容设计及讲解时,要做到精准控制,要将设计的精华部分展示出来。
整体效果追求“妙”,就是要达到讲解时将设计思想完美展示,传达的是清晰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空内做到结构又相对完整,语言准确,让教师观看了,能清楚地明白其设计意图,领悟其设计的与众不同的精妙之处,让学生看了,能因精巧的设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而印象深刻,达到掌握该知识点之目的。
微课时长限制在5——10分钟,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这部分知识操作性强,教学中多借助教具(传统的钉子板或现代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我根据EXCEL使用经验,利用EXCEL 图形在表格中可方便移动这个特点,设计了一堂用EXCEL教平移的案例,效果不错。
曾向其他老师介绍,他们也觉得设计很好,仅仅他们无法按我的做法来上课,因为他们操作电脑不如我熟练。
现在利用微课形式,我录成微课,老师能够参考,甚至能够直接拿来,作为该知识点的讲解表现给学生,学生课外也可通过看微课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微课,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它就是将视频教程作为教学资源之一而产生的一种资源形式。
视频教程,对很多计算机学习者来说,是很熟悉的了。
一款软件有了新版本,随即就会有专门的制作团队,开发这款软件新版本的学习教程,而视频教程最具吸引力。
为了便于在网上传播,开发者根据软件应用由入门到高级,将教程细化为最小单元的知识点,甚至将一个较复杂的知识点再拆分为若干小节,结果就是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仅3——5分钟,多的也10分钟左右。
教程直接放在网上,由一个目录页连接起来,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条件和学习进度,每次学习其中若干个知识点。
这种学习方式,不似以前看VCD教学光盘那样,很难从个把小时的内容中找出想要查看的片段来。
微课就是在这样的教学形式的影响下,随着移动媒体用于教学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微课与课堂录像的比较。
课堂录像是教师面对真实学生课堂的真实展示,准备工作比较长,人员及设备要求很高。
微课,能够理解为在教研会上,通过PPT 说教学设计,或是阐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在这样的发言环境,说话者会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阐述出来。
微课,能够理解为面对特定学生的讲解,这个(或这批)学生可能是优等生,可能是学困生,那么讲解时就会调整设计,以真正达到因材施教。
微课,是在新兴媒体应用于教学而产生的全新应用形式。
因为“微”“精”的特点,适宜在手机等移动媒体上传播,解决了优质课录像因下载过程漫长,完整观看比较费时而让一些人没了耐心的问题。
微课与说课的比较。
说课是教师就自己的设计实行的解说,这是说给教师同行参考的,是为教研而准备的。
微课是面向学生的,当然也为教师研究教法作参考,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说课要求“完备性”,说课者将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预期效果等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全面阐述。
微课要求“精”“微”,突出重点、难点、疑点,以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讲明关键问题。
就如几秒钟广告设计与半小时专题宣传片的区别。
专题宣传片能从较广较深多角度对宣传对象实行全面介绍,而小广告语言追求微言大义,形式新颖独创,效果追求过目不忘,艺术上意韵悠远。
三、微课的应用前景技术发展到今天,制作微课(视频课程),也不再是高级玩意了。
前文已述,一般的智能手机就能做了,如果不作过高要求,普通电脑,配普通耳麦,安装一个屏幕录像软件(这个软件很容易找得到)就能够制作了。
当技术简单到不需专门培训,而教师又有创新激情时,他的富有创意的微课设计就自然产生了。
不管是校本教研,或者是区域教研,利用好“微课”技术,能够让教师觉得创意设计大可作为,推广开来,积累下来,区域教研也会上一台阶。
佛山市基于微课建设的区域教研经验,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中获得很高评价[7]。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能够预见将具有较好的教育应用前景。
对教师来说,微课能够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来利用,它突破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有了微课资源的支持,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教师也将在这样的资源应用中得到更好的专业提升。
对学生来说,如果有充足丰富的微课资源,那么就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实现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
我曾做过一个利用电子日历来探究年月日知识的课件,也曾尝试在不同环境上过该课。
我发现,对于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教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提供探究学习材料和作一些引导,使研究有较强的目的性。
在“年月日”知识学习中,利用电子日历,能够较好地实现互动学习。
现在的做法,教师把电子日历用法做示范性说明,做成微课视频提供给学生,再给学生设计好的一些表格便于记录探究过程,学生填完表格就完成了数据收集,再根据数据来“大胆猜测”和“小心求证”(很有必要再次用日历查证)。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研究过程和结果,得出一些结论,生成相关“闰年、平年、大月、小月、一年有多少天”等年月日的陈述性知识。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对“大月小月规定(是不是每年都一样,是怎样规定的)”和“月历与星期关系(某个月第一天是星期几)”等过程性知识也因自己参与探究而有深刻理解。
课堂教学也能够探索有效利用微课资源来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Moodle应用中,能够将教师讲解制成微课,供学生预习时观摩,也可制作疑难剖析微课,供学生课后查看。
再比如,有些实验操作类,除了课堂演示,还可插入其他教师现场讲解的微课视频以作补充。
特别是有些演示可能达不到标准状态时,这种补充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它既有真实性,不像纯虚拟实验使人怀疑,也有完美表现力,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正在快速发展。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具有现代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
必须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以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基础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教育改革的热点。
新的《课程标准》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观点。
创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把学生的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三者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促动并得到发展,实现素质教育。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放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促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实践,人们愈加重视对课堂教学实行挖掘,提出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研究性,更多地方是注重学生“会学”水平。
开放式教学不受教学条件限制,尤其实用于象我们学校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能够因陋就简,顺利地实行教学改革。
开放式教学体现了新教学理念的很多思想,适合现代改革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值得应用。
五、解决问题的思路①通过创设情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②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和目标。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转变。
结束了重知识轻水平或轻态度的片面观点。
③克服课堂教学封闭性、单调性,通过开发与更新相结合,扩大了教学的实践性,兼容性,为教育改革服务。
④进一步挖掘家庭、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社会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动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六、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采用(1)开放的议论教学(2)开放的表演教学(3)开放的故事教学(4)开放的调查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具备思维水平、养成思维品质,全面提升学习成绩,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七、解决问题的计划1.准备阶段:2014年9月,学习新的课改理论,确定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制定方案。
2.研究阶段:2014年10月——11月,实施方案,实行科研课题实验,随时记录情况,改进不足,积累经验,积累材料。
3.总结阶段:2014年12月,整理材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交流经验。
八、落实计划的步骤(1)在平时教学中实行尝试和渗透,将课堂做为实验基地,突破单一封闭的教学,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2)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即时实行教学反馈,掌握第一信息,丰富材料。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由安排、自由组织、自由活动,创设民主的课堂。
九、解决问题的过程材料1、切入课题要迅速因为微型课要求时间的短少,更不允许在导入环节“绕圈子”、“摆排场”,必须要求切入课题要迅速,所以对切入课题的方法大有必要作些文章。
能够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能够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能够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能够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等进入课题。
切入题目的方法是灵活的,切入题目的途径是多样的,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那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这是进入课题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